《修辞无处不在》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无处不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修辞无处不在》是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必修2“梳理与探索”中的第二篇活动课。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二、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词义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

词达到最佳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

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

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设计思路主要是就是以修辞活动为纲,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

比如;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二、说教法。

(一)“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

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

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

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二)“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可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搜集这样的例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丰富自己的文采。

(三)“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

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

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样的句子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学过,这里主要就是要唤起学生

的记忆,系统复习一下。1、大部分辞格是横跨几个层面的,像“排比”句,从语音上来说,有一种

整齐匀称的美感;从句子组合的角度讲,这又是运用了整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2、任何一种修辞手段,必须受到上下文的约束,如果与上下文所设定的语境不符,即使辞藻再华美,用词再巧妙,也只

能成为败笔。

三、说学法。

(一)修辞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当结合言语实践学习修辞。

(二)修辞是多种同义形式的最佳选择。应当尽量掌握多种同义形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选择的余

地。如果只知道一种表达形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修辞。

(三)言语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对象、语境、内容、语体等等。运用修辞格式和手段必须结合

具体情况。如果在严肃的场合使用俏皮话、在娱乐的场合使用对偶、排比等都显得不得体,这时候,再美

的词藻、再工整的句式也不会收到好的修辞效果。

(四)修辞贵在创新。不论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还是辞格的运用,都应当有新意,防止落入俗套。

有句话说,第一个说女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女人是花的人就是蠢材。所以,创新是修辞的灵魂。

四、说教学重点。

(一)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二)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为四小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一)导入:

通过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文字,悉心领悟、体

验修辞的妙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让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大家觉得这段文字美不美?美在哪?哪个字眼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这段文字语言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美的语言,一定是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整和组合。而对语言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这也是咱们这堂课梳理探究的话题“修辞无处不在”。

(二)新授:“大修辞”

狭义的修辞:指运用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的修辞:不仅包括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还包括炼字、炼句(炼,锤炼。炼字,就是

对词语进行选择和搭配;炼句,着眼于句子的选择)。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从语言层面来看,修辞可分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三类。

1、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为了增强语言的声音美,使语言匀称

协调,富有整齐美,有变化,不呆板。我们可以使音节配合、声调协调和押韵和谐。如: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读起来琅琅上口。押韵,这样可以造成语音上

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如杭州西湖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开头,作者就运用了叠音

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非常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

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

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

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

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

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冷冷清清”既是写环境,更是写心境。常言道“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戚戚”,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

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

中。我们读此诗的时候就要注意体验作者的处境,才能充分感悟作者的感情。

2、词语修辞

着重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汉字,才会准确、鲜明和生

动,在表达上产生精当贴切、含蓄深厚的效果。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

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如:历来传诵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这样

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是点睛之笔,据说先后改掉了“到”、“入”、“过”等字,既有动态又有静态之美,更有比拟的修辞效果。写出了生机勃勃,春满江南的形象,也表达出了作

者的心境。又如: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是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

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其中的“卧”字就用得非常新颖、传神,一般来讲,“卧”指人躺下或动物趴下,显然这里把自然界拟人化了。文中的“卧”赋予村庄

一种的姿态。这一“卧”字,就是针对济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

着”这个特定的语境而选择的最恰当最完美的用词。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要用准、用好一个词不容易,要创新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这就需要我们去多斟酌、多实践、多创作,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诗人贾岛)和“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苦吟诗人卢延让)都证明

了这一点。

3、语句修辞

着重的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

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

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空的”“下端开了裂”是“破碗”和“竹竿”的定语,却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为了强调“空的”,祥林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