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事迹心得体会.doc

观看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事迹心得体会.doc
观看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事迹心得体会.doc

观看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事迹

心得体会

单位:长葛市增福镇曹庄小学

姓名: 尹春艳

观看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事迹有感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这是感动中国节目给予张玉滚老师的颂词。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全体老师在一起学习了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例,感动之余,感受颇多。

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17年的艰苦磨炼,练就了张玉滚老师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玉滚老师先后被评为“省、市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感动中原十大教育人物”“全国师德标兵”“时代楷模”称号等荣誉称号。张玉滚校长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要学习张老师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玉滚老师用青春守护黑虎庙小学,用17年光阴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要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的品质和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在任何时候都要既脚踏实地又敢为人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不忘初心,坚守岗位

张玉滚老师是干事创业的活教材,见贤思齐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活雷锋的感人事迹。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张老师只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虽然收入

微薄,但他17年资助学生多达300多名。从教的黑虎庙小学因交通困难,学生每学期的课本都是他靠着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担挑进大山的。而这一挑,就是5年。面对山里学校缺师少教的现实,张老师不得不把自己练就成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样样精通的“全能型”教师。

张玉滚老师扎根贫困山区十七年,为了乡村孩子的梦想,不怕吃苦,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深处,把山村的孩子送出大山,给他们带去希望和幸福,并成就了孩子们的梦想。而他自己,白了头发,沧桑了脸庞。但是,一个个骄人的成绩,却足以让其貌不扬的张老师挺直了脊梁。如今,我们向张老师学习,学习那种真正的师德,学习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担当,学习他不忘初心的坚守,学习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三、无私奉献,不图回报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教师已经守不住本心的今天,张玉滚老师的事迹在洗涤我们心灵的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情洒山乡无怨悔,无私奉献不图报。

山里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在哪儿居住,谁家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谁家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十几年来,他骑坏了3辆摩托车。大山深处的小学基本都是半寄宿制,学生中午要在学校吃饭。50多个寄宿生都是自己在险房里做饭,年龄较小的学生,做的饭夹生不熟,学校又办不起集体食堂。张玉滚见状,说服在

外打工的妻子回来和他一起给学生做饭。妻子在一次轧面条时,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造成终身残疾。但妻子一直毫无怨言,直到现在还在为学生的一日三餐忙碌着。在偏远深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山区林子较大,时常面临野兽、洪水、山体滑坡的威胁。家长接送不及时,还有的孩子根本无人接送。2012年的一天晚上,学前班有位留守儿童张朋,晚上10点多了还没到家。正在改作业的张玉滚挂掉家长的电话,立刻和妻子一起打着电筒去找。最后发现张朋在回家的路上靠在大石头旁熟睡着,脸上还爬着许多小蚂蚁。他们连忙蹲下身子,抖掉孩子身上的蚂蚁,背起张朋就走,经过一个多小时才把张朋送到家。张朋的爷爷感激地说“多亏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把张朋送回来,我孙子就让野兽给吃了,我可怎么向他爸妈交代啊......像这样的事例多不胜数,张老师就是家长们心中的活雷锋,教师们学习的好榜样。

张老师所在学校极度贫困,教学条件简陋,学生生存环境险恶,但是张老师凭借一根扁担,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承载了几百名学生的希望。众多的走出大山的孩子,肯定忘不了那根温情的扁担。它是压在张老师肩上的重担,是张老师充满热情的果敢的担当,更是山村孩子走向广阔天地的桥梁。

面对着这个衣装褴褛的同行,面对着这个有着坚定理想的小学校长,面对着这个时代楷模,我觉得,张老师对授予他的所有荣誉都应受之无愧。他用双肩担负着山村孩子的希望,用自己的全能之才铸就着无数家庭的梦想,张老师,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以张玉滚老师的作风为标榜,树立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的

价值追求。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爱岗敬业的作风,确保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纯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