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一:数学推理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一:数学推理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一:数学推理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一

数学推理基础知识

目录

等差数列

定义: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必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a

1

+(n-1)d

前n项和公式为:S

n =na

1

+n(n-1)d/2或S

n

=n(a

1

+a

n

)/2

注意: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例题讲解:

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差数列例题:12,17,22,,27,32,()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2,1,7,16,(),43

A.25 B.28 C.31 D.35

【3】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基本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有关。

例题:15. 11 22 33 45 ( ) 71

A.53 B.55 C.57 D. 59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11,11,12,12,14,所以答案为45+12=57。

【4】2,5,8,( )

A 10

B 11

C 12

D 13

【解答】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5】3,4,6,9,( ),18

A 11

B 12

C 13

D 14

【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等比数列

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注:q=1 时,an为常数列。

必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 =a

1

×q(n-1)【(a

1

≠0,q≠0)。】例题讲解:

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1】基本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9,(),81,243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例题:1,2,8,(),1024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3】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二级等比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的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

例题:6 15 35 77 ( )

A.106 B.117 C.136 D.163

『解析』典型的等比数列变式。6×2+3=15,15×2+5=35,35×2+7=77,接下来应为64×2+9=163。

【4】3,9,27,81( )

A 243

B 342

C 433

D 135

【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

【5】8,8,12,24,60,( )

A 90

B 120

C 180

D 240

【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6】8,14,26,50,( )

A 76

B 98

C 100

D 104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和数列

定义:

如果前N-1项的和等于第N项,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和数列。

必背公式:

An=a1+a2+….a(n-1) (1、n均为下标)

例题讲解:

和数列分为典型和数列,典型和数列变式。

1。典型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例题:1,1,2,3,5,8,()

解析:最典型的和数列,括号内应填13。

2.典型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加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加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3,8,10,17,()

解析:3+8-1=10(第3项),8+10-1=17(第4项),10+17-1=26(第5项),

所以,答案为26。

积数列

定义:

如果前N-1项的积等于第N项,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积数列。

必背公式:

An=a1*a2*….a(n-1) (1、n均为下标)

例题讲解:

积数列分为典型积数列,积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积数列: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例题:1,2,2,4,(),32

A.4 B.6 C.8 D.16

解析:1×2=2(第3项),2×2=4(第4项),2×4=8(第5项),4×8=32(第6项),

所以,答案为8

2.积数列变式:前两项的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相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2,5,11,56,()

A.126 B.617 C.112 D.92

解析:2×5+1=11(第3项),5×11+1=56(第4项),11×56+1=617(第5项),

所以,答案为617

平方数列

定义:

如果第一项等于1的平方,第2项等于2的平方…….第N-项等于N的平方,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平方数列数列。

必背公式:

A1=1 a2=4 a3=9……….An=n的平方

例题讲解:

平方数列分为典型平方数列,平方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平方数列:典型平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平方。

例题:196,169,144,(),100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平方数列,答案为125。

【2】平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0,3,8,15,()

解析:各项分别平方数列减1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24。

【3】1,4,9,(),25,36

A 10

B 14

C 20

D 16

【解答】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的平方,第五和第六个数字分别是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的平方。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

【4】66,83,102,123,()

A 144

B 145

C 146

D 147

【解答】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的平方再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基

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

立方数列

定义:

如果第一项等于1的立方,第2项等于2的立方…….第N-项等于N的立方,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立方数列。

必背公式:

A1=1 a2=8 a3=27……….An=n的立方

例题讲解:

立方数列分为典型立方数列,立方数列的变式。

【1】典型立方数列:典型立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立方。

例题:125,64,27,(),1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立方数列,答案为8。

【2】立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立方数列进行简单变化,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11,33,73,(),231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3,6,9,12,15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137。【3】1,8,27,( )

A 36

B 64

C 72 D81

【解答】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1,2,3,4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

【4】0,6,24,60,120,( )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质数数列

定义:

数列中所有项均为质数上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

质数又称素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例题讲解:

(1)2,3,5,(7),11 所有数都是质数

(2)4,6,10,14,22,(26)质数数列除以2

(3)20,22,25,30,37,(48)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分数数列

定义:

数列中所有项均为分数上的数列叫做分数数列。

例题讲解:

一般这种数列出难题较少,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1)1/2 4/3 9/4 16/5 25/6 (36/7)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

(2)2/3 1/2 2/5 1/3 (1/4)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下一个为2/8

双重数列

定义:

数列中每两项之间存在等比或者等差等关系的数列叫做双重数列。

例题讲解:

(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

1/7,14,1/21,42,1/36,72,1/52,()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

(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两个数列,22,25,31,40,()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

(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 8.04, 16.07, (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组合数列

定义:

数列中每几项为一组,存在复杂组合数列关系的数列叫做组合数列。

例题讲解:

此种数列最难。但各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变态的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教材所述的所有数列的基础上,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1,3,7,17,41()

A 89

B 99

C 109

D 119

选B。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

【2】65,35,17,3,( )

A 1

B 2

C 0

D 4

选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

【3】4,6,10,18,34,()

A 50

B 64

C 66

D 68

选C。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依次相减,得2,4,8,16(),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

【4】6,15,35,77,()

A 106

B 117

C 136

D 163

选D。等差与等比组合。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 【5】2,8,24,64,()

A 160

B 512

C 124

D 164

选A。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

【6】0,6,24,60,120,()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选B。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7】1,4,8,14,24,42,()

A 76

B 66

C 64 D68

选A。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

依次相减,得3,4,6,10,18,()

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公务员考试资料下载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

【8】5,4,10,8,15,16,(),()

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

【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逐差法

【核心知识】

逐差法是指对原数列相邻两项逐级做差,进而推出数列规律的方法。对于数列特征明显单调,倍数关系不明显的数列,应当优先采用逐差法。其中,数列的单调性的主要表现为数列完全单调和绝对值单调两种形式。逐差法是解答数字推理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在没有明确思路的情况下均可以尝试逐差法。对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试题进行分析发现,仅通过一次做差得到基础数列的题目少之又少,通常需要对多次做差后得到的数列经过一步或两步的变换才能得出最后的规律。

【真题精析】

例1.2,5,8,11,14,( )

A.15 B.16 C.17 D.18

[答案]C

[解析]数列特征明显单调且倍数关系不明显,优先采用逐差法。

差值数列是常数列。如图所示,因此,选C。山东公务员考试

【真题精析】

例1、(2006·国考A类)102,96,108,84,132,( )

A.36 B.64 C.70 D.72

[答案]A

[解析]数列特征明显不单调,但相邻两项差值的绝对值呈递增趋势,尝试采用逐差法。

差值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如图所示,因此,选A。

逐商法

【核心知识】

逐商法是指原数列相邻两项逐级做商,进而推出数列规律的方法。对于单调性明显,倍数关系明显或者增幅较大的数列,应当优先采用逐商法。其中,单调性明显,即可以表现为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单调性,也可以表现为正负交替出现,但是绝对值具有单调性。

使用逐商法之后,需要重点注意做商后得到的商值数列和余数数列的规律。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四种情况:商同、余同,商同、余不同,商不同、余同和商不同、余不同。

【真题精析】

【真题精析】

例1、2,5,13,35,97,( )

A.214 B.275 C.312 D.336

[答案]B

[解析]数列特征明显单调且倍数关系明显,优先采用逐商法。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商值数列是数值为2的常数列,余数数列是J2-I:h为3的等比数列。如图所示,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2009·福建)7,21,14,21,63,( ),63

A.35 B.42 C.40 D.56

[答案]B

[解析]数列特征明显单调且倍数关系明显,优先采用逐商法。

商值数列是以3,2/3,3/2 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如图所示,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8,8,12,24,60,( )

A.90 B.120 C.180 D.240

[答案]C

[解析]逐商法,做商后商值数列是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

例1.(2009·江西)160,80,40,20,( )

A.1/5 B.1 C.10 D.5

[答案]C

[解析]数列特征明显单调且倍数关系明显,优先采用逐商法。

加和法

加和法

【核心知识】

加和法是指对原数列进行求和,从而得到数列规律的方法。对于

(1)单调关系不明显;

(2)倍数关系不明显;

(3)数字差别幅度不大的数列;

应该优先使用加和法。对于符合加和法使用原则的数列,优先对其进行两项求和,两项求和后无明显规律时,再对其进行三项求和以及全项求和。

【真题精析】

例1. -3,3,0,3,3,( )

A.6 B.7 C.8 D.9

[答案]A

[解析]数列特征:(1)单调关系不明显;(2)倍数关系不明显;(3)数字差别幅度不大。优先采用加和法。

【真题精析】

例1、(2008·湖北B类)2,3,5,10,20,( )

A.30 B.35 C 40 D.45

[答案]C

[解析]数列特征明显单调且倍数关系不明显,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e6161652.html,优先做差后得到结果选项中不存在;则考虑数列特征:(1)倍数关系不明显;(2)数字差别幅度不大,采用加和法。

还是无明显规律。再仔细观察发现,2+3=5,2+3+5=10,2+3+5+10=20。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2+3+5+10+20=40。此数列为全项和数列,其规律为:前面所有项相加得后一项。如图所示,因此,选C。

累积法

【核心知识】

累积法是指求取原数列各项的乘积,进而得到数列规律的方法。对于

(1)单调关系明显;

(2)倍数关系明显;

(3)有乘积倾向的数列;

应该优先采用累积法。对于符合累积法使用原则的数列,优先对其进行两项求积,两项求积后元明显规律时,再对其进行三项求积以及全项求积。

【真题精析】

例1、1,2,2,4,8,32,( )

A.64 B.128 C.160 D.256

[答案]D

[解析]数列特征:(1)单调关系明显;(2)倍数关系明显;(3)有乘积倾向。优先采用累积法。

【真题精析】

例1、1,1,2,2,4,16,( )

A.32 B.64 C.128 D.256

[答案]C

[解析]数列特征:(1)单调关系明显;(2)倍数关系明显;(3)有乘积倾向。积后无明显规律,尝试三项求积。山东省公务员考试

即从第四项起,每一项都是前面三项的乘积。因此,选C。

【真题精析】

例1、(2008·河北)1,2,2,4,16,( )

A.64 B.128 C.160 D.256 [答案]D

[解析]数列特征:(1)单调关系明显;(2)倍数关系明显;(3)有乘积倾向。优先采用累积法。

做积后无明显规律。仔细观察发现,1×2=2,1×2×2=4,1×2×2×4=16,1×2×2×4×16=(256)。此数列是全项积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面所有项的乘积。因此,选D。

拆分法

【核心知识】

拆分法是指将数列的每一项分解成两部分或者多部分的乘积或加和的形貌,根据分解后的各部分对应元素之间的规律来寻求数列关系的方法。其中,在公

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部分常用的拆分法有因数分解法、幂指数拆分法和位数拆分法。

【真题精析】

例1. (2007·国考)0,2,10,30,( )

A.68 B.74 C.60 D.70

[答案]A

[解析]数列项数较少,做一次差后无明显规律,不能继续做差,因此考虑使用因数分解将原数列化为如下形式:

0×1 1×2 2×5 3×10

分别观察由0,1,2,3和1,2,5,10组成的数列,前者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后者做一次差后得到奇数数列,推断其第五项分别为4和17,故所填数字应为4X17=68,答案为A。

【真题精析】

例1. 1,2,5,10,17,( )

A.24 B.25 C.26 D.27

[答案]C山东省公务员考试

[解析]此题的突破口建立在“数字敏感”的基础之上。由数字5,10,17,联想到5=4+1,10=9+1, 17=16+1,故可以判定此数列由多次方数构造而成。

原数列: 1 2 5 10 17 (26)

各项减1:0 1 4 9 16 (25)

变形为:02 12 22 32 4 2 (52)

平方数列的底数是自然数列。如上所示,因此,选C。

【真题精析】

例1. (2009·天津)187,259,448,583,754,( )

A.847 B.862 C.915 D.944

[答案]B

[解析]原数列单调关系明显,倍数关系不明显,优先使用逐差法无明显规律;

观察数列特征:多位数连续出现,幅度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位数拆分。对原数列各数位进行求和:1+8+7=16,2+5+9=16,4+4+8=16,5+8+3=16,7+5+4=16,(8+6+2=16),原数列中所有项各位数字相加之和为16。因此,选B。

分组法

【核心知识】

分组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数列按照一定的分组方式分为两部分或多部分,根据分组后各郡分内郡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推求数列关系的一种方法。在行测考试的数字推理部分,常用的分组方式为单元素分组法和多元素分组法。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全.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全目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复习指南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概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分析………………………………………………………………………………6 考点精讲………………………………………………………………………………6 难点分析………………………………………………………………………………16 真题回顾………………………………………………………………………………17 模拟练习………………………………………………………………………………19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分析………………………………………………………………………………35 考点精讲………………………………………………………………………………35 真题回顾………………………………………………………………………………40 模拟练习………………………………………………………………………………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分

………………48 考点精讲………………………………………………………………………………48 真题回顾………………………………………………………………………………57 模拟练习………………………………………………………………………………58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公共行政………………………………………………………………………………65 公共服务………………………………………………………………………………84 公共政策………………………………………………………………………………8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道德概述………………………………………………………………………………9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95 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内涵………………………………………………96 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9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

推理题及答案

推理题及答案 1、一个教授逻辑学的教授,有三个学生,而且三个学生均非常聪明!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个题,教授在每个人脑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纸条上都写了一个正整数,且某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每个人可以看见另两个数,但看不见自己的)教授问第一个学生:你能猜出自己的数吗?回答:不能,问第二个,不能,第三个,不能,再问第一个,不能,第二个,不能,第三个:我猜出来了,是144!教授很满意的笑了。请问您能猜出另外两个人的数吗? 答案:经过第一轮,说明任何两个数都是不同的。第二轮,前两个人没有猜出,说明任何一个数都不是其它数的两倍。现在有了以下几个条件:1.每个数大于02.两两不等3.任意一个数不是其他数的两倍。每个数字可能是另两个之和或之差,第三个人能猜出144,必然根据前面三个条件排除了其中的一种可能。假设:是两个数之差,即x-y=144。这时1(x,y>0)和2(x!=y)都满足,所以要否定x+y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x+y=2y,解得x=y,不成立(不然第一轮就可猜出),所以不是两数之差。因此是两数之和,即x+y=144。同理,这时1,2都满足,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x-y=2y,两方程联立,可得x=108,y =36。 这两轮猜的顺序其实分别为这样:第一轮(一号,二号),第二轮(三号,一号,二号)。这样分大家在每轮结束时获得的信息是相同的(即前面的三个条件)。那么就假设我们是C,来看看C是怎么做出来的:C看到的是A的36和B的108,因为条件,两个数的和是第三个,那么自己要么是72要么是144(猜到这个是因为72的话,108就是36和72的和,144的话就是108和36的和。这样子这句话看不懂的举手): 假设自己(C)是72的话,那么B在第二回合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是如果C是72,B的思路:这种情况下,B看到的就是A的36和C的72,那么他就可以猜自己,是36或者是108(猜到这个是因为36的话,36加36等于72,108的话就是36和108的和): 如果假设自己(B)头上是36,那么,C在第一回合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是如果B是36,C的思路:这种情况下,C看到的就是A的36和B的36,那么他就可以猜自己,是72或者是0(这个不再解释了): 如果假设自己(C)头上是0,那么,A在第一回合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是如果C是0,A的思路:这种情况下,A看到的就是B的36和C的0,那么他就可以猜自己,是36或者是36(这个不再解释了),那他可以一口报出自己头上的36。(然后是逆推逆推逆推),现在A在第一回合没报出自己的36,C(在B 的想象中)就可以知道自己头上不是0,如果其他和B的想法一样(指B头上是36),那么C在第一回合就可以报出自己的72。现在C在第一回合没报出自己的36,B(在C的想象中)就可以知道自己头上不是36,如果其他和C的想法一样(指C头上是72),那么B在第二回合就可以报出自己的108。现在B在第二回合没报出自己的108,C就可以知道自己头上不是72,那么C头上的唯一可能就是144了。

公务员考试书籍推荐

公务员考试书籍推荐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精髓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大总结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大总结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

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 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 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 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教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教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教材提供给考生面试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面试中的技巧,使考生在面试中能够尽情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辅导课程https://www.360docs.net/doc/ee6161652.html,/zhaosheng/jn/gkms.html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及解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ee6161652.html,/guojia/shiti/mszt/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https://www.360docs.net/doc/ee6161652.html,/2017/1118/825659.html 1、面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顾名思义,面试就是所谓的面对面的测试,它不再像笔试一样考文字功底能力和计算能力,更多的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心里素质及应急应变能力。考官希望在笔试成绩优秀的考生中,择优录取一些实际操作能力、人际处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比较强的人作为实际工作者。目前,公务员、政法干警、事业单位等的面试类型基本上分为四大类,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公文筐测试和无领导小组。目前,除了贵州、四川等个别地区会以无领导小组的形式考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以结构化面试的形式考查为主。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进行语言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简单的说,结构化面试就是结合不同的题型向考生提问题,考生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每种题型考查的是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考查方式,结构化面试考查形式简单,对考官的要求也不高,因此成为各地公务员考试首选的形式。而且,结构化面试更能通过自我准备的形式提高成绩,对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面试通常几道题,多长时间,考官有几个? 尽管结构化面试一直是各地面试的首选,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地方结构化面试的情况都是相同的。在不同的地区,题目的数量和答题时间是不一样的。具体考生的准备时间和题目数量要结合历年本地的考试情况来看,通常来说,每道题时间为5分钟左右,题目在3-5道之间徘徊。目前,大多数的考生能够回答的时间很短,所以,大家在平常练习时尽量以每道题5分钟的时间作答。考官的人数相对则比较稳定,7个人或9个人。另外,除考官之外,还有计时员、记分员和监督员等其他人员。考生考试时不必紧张。当做自己的一次表演即可。 3、面试服装如何准备? 在着装上,我不说,估计考生也明白,应当着正装。面试对着装的要求是:男性以干净利落、整洁自然为准,女性以轻爽利落、美观大方、端正贤淑、符合身份为准。不管是男性考生还是女性考生,希望都以西服为主,男士最好不要着中山服。最好不要选择休闲的西服,毕竟是比较正式的场合。颜色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深色,如深蓝、黑色。为了不至于太沉闷,可以在配件上下功夫。如衬衫选择浅色。建议大家不要戴太多配饰,除了婚戒之外,其他的尽量不戴,以免招摇之嫌。 4、坐姿、站姿如何? 考生以正确的坐姿站姿即可,不需要太刻意。切记,不要走正步。要自信,昂首挺胸,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基础知识各种特殊数字集(最全)

基础数列

【例1】质数:2,3,5,7,1l,1 3,17,1 9,23.…【例2】合数:4,6,8,9,10,12,14,15,…

【例】 1,3,7,1,3,7,… 1,7,1,7,l,7,… 1,3,7,一1,一3,7,…

【例】 (1)6,12,19,27,35,( ),48 答案:42,首尾相加为54。 (2)3,- l,5,5,11,( ) 答案:7,首尾相加为10。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一、基本等差数列 【例】1,4,7,10,l 3,l 6,19,22,25,…

【例1】(2007黑龙江,第8题)11,12,15,20,27,( ) A.32 B.34 C.36 D.38 【答案】C 【解题关键点】 【例2】(2002国家,B类,第3题)32,27,23,20,18,( ) A.14 B.15 C.16 D.1 7 【答案】D 【解题关键点】 【例3】(2002国家,B类,第5题)-2,1,7,16,( ),43 A.25 B.28 C.31 D.35 【答案】B 【解题关键点】 【例】3,6,11,( ),27 A.15 B.18 C.19 D.24 【答案】 B 【解题关键点】二级等差数列。

(1)相邻两项之差是等比数列 【例】0,3,9,21,( ),93 A.40 B.45 C. 36 D.38 【答案】B 【解题关键点】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2)相邻两项之差是连续质数 【例】11,13,16,21,28,( ) A.37 B.39 C.41 D.47 【答案】B 【解题关键点】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3)相邻两项之差是平方数列、立方数列 【例】1,2,6,15,() A.19B.24C.31D.27 【答案】C 【解题关键点】数列特征明显单调且倍数关系不明显,优先做差。 得到平方数列。如图所示,因此,选C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二、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侦探推理题(附答案)

1.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早上气温下降到了-5度。刑警询问案件的嫌疑犯,当问到她有无昨夜11点左右不在作案现场的证据时,这个独身女人回答:“昨晚9点钟左右,我那台旧电视出了毛病,造成短路停了电。因为我缺乏电的知识,无法自己修理,就吃了一片安眠药睡觉了。今天早晨,就是刚才不到30分钟之前,我给电工打了电话,他告诉我只要把大门口的电闸合上就会有电了。”可是,当刑警扫视完整个屋子,目光落到窗边的大玻璃鱼缸上时,他立马识破了女人的谎言。刑警发现了什么? 电闸没合上全部停电,昨晚那么冷,还没有电,鱼缸里的热带鱼会全部死亡,但没有,说明女人在说谎 2.“上个星期天你在哪里?”警长询问一个嫌疑人。“我在登山。你看,这就是当时我在山顶上的照片。登上山顶后,我很有成就感,就决定喝一罐啤酒,并把相机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自拍下了开启啤酒的一瞬间。回来后,我把这张照片命名为‘痛饮庆功酒’。”那个嫌疑人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照片给警长看。警长看了看照片说:“风景很不错,山腰上还有云雾,你登上的那座山一定很高吧?”“嗨,可高啦,有3500米呢。”那人以为探长相信他不在场的证明,颇为得意地回答。“可是,”警长突然脸色一变,声色俱厉地说,“你在撒谎,这张照片是假的!”这张照片究竟有何破绽? 高海拔的山峰压强很低,嫌疑人不可能自拍出开啤酒的瞬间 3.一天晚上,海滨城市F市遭遇了台风和暴雨的袭击。次日早晨,有人在公园发现一具女尸,浑身湿淋淋地趴在地上,旁边是死者的棒球帽。除此之外,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找不到目击证人。经法医验尸,死者至少是在20个小时以前死亡的。小苏警官推断,这里并不是凶杀现场,死者是被人杀害后从别处移到这里的。请问,小苏警官是如何作出判断的呢? 台风来了,棒球帽应该早就不在了 4.一件凶杀案的嫌疑人正在山里野营,小苏侦探驱车前往调查。在群山之间的一片绿茵上,小苏进入嫌疑人的帐篷。在帐篷内的吊床边,有两个金属制品在绿草地上闪闪发光,是两颗步枪子弹壳,与杀害死者的子弹口径相同。嫌疑人却辩解说这是他在山上捡来的,他在这个帐篷里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根本没去过市区。小苏说:“你需要重新编造谎言。”那么,小苏从哪里看出了破绽呢? 提示:草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帐篷里不会有草 5.小苏的别墅同莫利的寓所相距不远。一天夜里,莫利跑来告诉小苏说:“托里是我的客人,刚才我俩正在看电视,突然电灯全灭了。我正要起身查看原因,有人闯进来对着托里开了两枪后逃走了。”小苏进入寓所,拉开电闸,发现屋子里的电视机也是关着的。他大喊:“够了,莫利涉嫌谋杀!”请问:小苏为什么作出这一判断? 如果莫利说的是实话,那么电视应该开着 6.某人死在自己轿车的驾驶座上。法医向警长介绍重要情节时说:“当时车子停在停车场,一颗子弹穿入了死者的右太阳穴。在汽车加速器旁有一支手枪,手枪上只有死者的指纹,尸检证实枪伤周围有火药烧伤。”警长说:“我认为他不是自杀,而是在某地被害后,罪犯移尸到停车场的。”警长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呢? 是朝右太阳穴开枪,使用右手,枪应该在右边,不会在左边的加速器上! 7.一天晚上,一位女作家被发现死在她的住宅中。从现场看,死者是被重击头部而死的。书桌上放着一个开着的应急灯,台灯是关着的。警察到来后,管理员说:“昨晚9点左右曾停了约1小时电。”“那停电以后有什么可疑的人出入吗?”警察问道。管理员想了想说:“来电后有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从死者住的那层楼下来,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进过死者的房间。”警察听到这里已经知道谁是真凶了。你知道是谁了吗? 8.一天,刘警官接到报案,说有人在家里自杀了。他赶到现场后,发现死者全身盖着毛毯躺在床上,头部中了一枪,使用过的手枪滑落在地上,床头柜上放着写着悲观话语的纸条。 助手认为此人是自杀。刘警官走近床边,揭开盖在死者身上的毛毯,看了看说:“他不是自杀。” 刘警官为何断定他不是自杀?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 电子版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电子版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及答案(一)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 及答案(一)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汉书》 C.《诗歌总集》 D.《尔雅》 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1 A.包种茶 B.铁观音 C.冻顶茶 D.龙井茶碧螺春 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 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 ) 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 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 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化 D.台湾菜重酸味 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 A.软玉 B.寿山石 C.钟乳石 D.滑石 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军队 B.政党 C.政权 D.思想 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 A.75年 B.76年 C.77年 D.78年+ 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 d8 d* h;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 ) A.萌芽、酝酿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你能做起几道)(附答案)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 11:32 一、 Q先生和S先生、 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 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 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二、 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有一天,国王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只叫他们知道帽 子的颜色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叫他们知道自己所戴帽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宣布两条如下:

1.谁能看到其他两个犯人戴的都是白帽子,就可以释放谁; 2.谁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释放谁。 其实,国王给他们戴的都是黑帽子。他们因为被绑,看不见自己罢了。于是他们3个 人互相盯着不说话。可是不久,心眼灵的A用推理的方法,认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您想,他是怎样推断的? 三、 有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 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三个人,分 住三处。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能用镜子, 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 ,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说,你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红色的。说完就走了。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的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 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并能够说出推理过程!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

2018年国考教材怎么选?2018年国考用书需要哪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哪个出版社的靠谱?这对于备战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非常重要。下面笔者结合上岸经验介绍一下公务员考试教材的选择考量因素,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一看出版社。专业的大型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在印刷质量和内容专业性上自然有保障。以笔者比较熟悉的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为例,它是国内专业出版教育考试类图书的出版机构,其出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及与之配套的题库等用书已连续出版十余年。很多考生都表示专业出版社所出的图书在内容质量上要比一些培训机构更好。所以,买教材首先要看出版社是否专业。 二看图书体系。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考察该书是否有相配套的完整图书体系,靠谱的教材应当根据国考特点和考生需求,拥有配套的题库、技巧手册、标准预测卷,这样成系统的图书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辅导和训练。再比如,看看这本书是否提供后续的VIP资料下载,比如考前押题试卷、时政试题、最新法律考点等。 三看出版历史。好的教材都是经过市场和考生检验的。现在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鱼龙混杂,但是大浪淘沙,只有经过市场检验,一版再版的教材才是真正的好教材。当你看到一本教材,你可以看看它是否有百度百科,也可以将其年份换成去年、前年,若能在百度中搜索到很多往年版本,那就可以认为相对来说比较靠谱。 四看封面。封面是考生最直观判断教材质量的依据。一本质量优良的书必然有与其地位匹配的封面设计。专业出版社的封面设计往往既有美感,又能突出专业性,让人过目不忘。 五看前言和目录。教材质量要从整体考量。前言包含对教材的整体说明,目录体现书籍内容的整体结构,前言精准详实方便考生迅速了解该书是否适合自己,目录清晰明确,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查看出教材内容的框架和层次关系。 六看内容细节。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教材的优劣,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章节来大致了解其整体质量。如讲解中有没有点明考点,例题是否是新的真题或者是和真题难度类似的模拟题,解析是否严谨论证。 七看印刷和装订质量。我们可以从图书的印刷和装订质量来窥探其实力和态度。专业公务员考试网推荐的教材往往是畅销书,其印刷质量和装订技术一般比较有保证。在这里就要提及防盗版问题。其实,考生完全可以从图书印刷和装订质量判断出图书是否为盗版,印刷粗糙、纸张低劣的一定是盗版,盗版书会存在内容缺失、错误和混乱等问题,严重误导。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作为2018年国考用书,定于2017年初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适用于2017年11月进行笔试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书中包含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必考的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不需要另外使用行测教材和申论教材。 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简略目录)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篇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二篇数量关系 第三篇判断推理 第一章图形推理 第二章定义判断

公务员考试必背综合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必背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热带有几个季节? 答案:2个 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答案:印度 3.“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 答案:哥本哈根 4.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 答案:椭圆星系 5.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答案:尼伯尔 6.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7.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答案:妙应寺白塔 8.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 答案:阿基米德 9.“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 答案:唐 10.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月球引力 11.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答案:天体 12.以下哪项不是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 答案:气象 13.天文学家把全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多少个星座? 答案:88个

14.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 答案: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 15.加拿大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排第几? 答案:第2 16.中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 答案:绥芬河市 1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答案:1789年7月14日 18.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出戏 答案:《沉江》 19.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 答案:归钟 20.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

答案:黄金、金刚石 21.尼日尔河位于: 答案:非洲 22.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答案:1/3 23.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答案:尼日利亚 24.非洲热带草原上最典型的动物是: 答案:斑马、长颈鹿 25.非洲的第一大河是: 答案:尼罗河 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答案:热带草原气候 27.埃及地处非洲的: 答案:东北部

2020届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2020届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 及答案(共180题) 1.地球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岩层叫::莫霍面 2.红海的海面繁殖的一种海藻是::蓝绿藻 3胡荣华连续获得了几届象棋全国冠军?:10 4.湖北的首府在哪里?:武汉 5.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6.蝴蝶翅膀上的粉末有什么作用?:防水 7.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06 8.黄河壶口位于陕西与哪个省之间::山西 9.黄金与其它金属混合可以制成五颜六色的色金首饰,当黄金与铜按比例混合能制成::红色金 10.中国的国花是哪种?:牡丹 11.世界著名建筑泰姬陵在哪个国家?:印度 12.夜市最早出现在?:唐朝 13.南浦大桥于哪一年建成通车?:1991年 14.故宫建成于哪个朝代?:明 15.美国的五角大楼矗立于?:弗吉尼西州 16.普通的标准砖的宽度是?:115毫米 17.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艾菲尔 18.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多少?:1先令

19.文革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由于什么原因而在发行后收回导致数量稀少?:将台湾省图成白色 20.Photoshop是一款主要应用于什么方面的软件?:图像处理 21.艾滋病被称为21世纪的黑死病,各国均加强对艾滋病防治方法的研究,美国就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们在什么植物胚芽中提取了用于制艾滋病疫苗。:黄瓜 22.从人道主义着想,现在连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执行死刑都采取了注射的方法,请问现在执行死刑用的都是什么药物?:氰化钾 23.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中国的武术家更是数不胜数,下列候选人中,是谁具有武术家身份而投身于电影拍射,被世界所公认为一代宗师,创立了截拳道。:李小龙 24.经有关部门估计,“非典”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多少美元?:60亿 25.太行山主要是什么动物自然保护区?:金丝候 26.传说中的龙有几个爪。:5 27.世界公认的时钟在多少时多少分时,时针与分针的角度最美丽:10:10 28.人的每根头发的承重量是多少克:100 29.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硬币有几种:6 30."信托指的是什么?:为某人设立,由第三者经营的财产或金钱 31."新版20元的人民币是哪一年发行的?:2000 32."第四套人民币是哪一年开始发行的?:1987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教材

申论 全国1000 万考生首选的公务员考试图书 主编 李永新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院 审定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申论/李永新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3(2015.1重印)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ISBN978-7-5115-0325-1 Ⅰ.①申...Ⅱ.①李...Ⅲ.①公务员-招聘-考试- 中国-教材Ⅳ.①D6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27768号 书名: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 作者:李永新 出版人:董伟 责任编辑:张峰蓝雨 封面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 出版发行: 社址:北京金台西路2号 邮政编码:100733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8466536950965369510 邮购热线:(010)6536953065363527 编辑热线:(010)65369511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e6161652.html,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850mm×1168mm1/16 字数:516千字 印张:21.5 印次:2011年3月第1版2015年1月第1版第27次印刷书号:ISBN978-7-5115-0325-1 定价:45.00元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张永生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资深专家与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中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实现了考生的高通过率,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张成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国内最优秀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专家,曾在政府机关文字综合部门任职十余年,在多家媒体发表百余篇、近20万字的评论性、介绍性文章,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申论进行了极其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代表了业界最前沿的研发水平。 张红军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 邓湘树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博士,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熟悉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王学永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让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

12道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12道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1.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超过6公里。因此,如果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公里,它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员。(B)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第5小时。 (C)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因此,家长应该多做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启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启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都不干。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漆。2.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它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E)你说谎,所以我不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所以你说谎。

3.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在甲、乙、丙、丁之中。于是,对这四个重大嫌疑犯进行审讯。审讯所得到的口供如下:甲:我不是作案的。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以下哪项才是正确的破案结果?(A)甲作案。(B)乙作案。(C)丙作案。(D)丁作案。 (E)甲、乙、丙、丁共同作案。 4.古代一位国王和他的张、王、李、赵、钱五位将军一同出外打猎,各人的箭上都刻有自己的姓氏。打猎中,一只鹿中箭倒下,但不知是何人所射。张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李将军射中的。" 王说:"不是钱将军射中的。" 李说:"如果不是赵将军射中的,那么一定是王将军射中的。" 赵说:"既不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 钱说:"既不是李将军射中的,也不是张将军射中的。" 国王让人把射中鹿的箭拿来,看了看,说:"你们五位将军的猜测,只有两个人的话是真的。"请根据国王的话,判定以下哪项是真的?(A)张将军射中此鹿。(B)王将军射中此鹿。(C)李将军射中此鹿。(D)赵将军射中此鹿。(E)钱将军射中此鹿。 5."赵科长又戒烟了。" 由这句话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