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居民和国家 教案

世界居民和国家 教案
世界居民和国家 教案

世界居民和国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及分布;

2.了解世界的政区、国家和分区。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及分布;世界的政区、国家和分区。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世界灯光图,大体了解世界居民和国家的分布。

2.世界的人口及分布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建议,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确定1990年起每年的7

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世界人口日”活动。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国都开展宣传活动。2011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旨在提醒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关注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世界人口上亿的国家:

中国:13.95亿(2018年)

印度:12.95亿(2014年)

美国:3.139亿(2012年)

印度尼西亚:2.555亿(2015年)

巴西:2.028亿(2015年)

巴基斯坦:1.97亿(2015年)

尼日利亚:1.79亿(2014年)

孟加拉国:约1.6亿

俄罗斯:1.431亿(2015年)

日本:1.271亿(2014年)

墨西哥:1.2亿(2014年)

菲律宾:1.01亿(2015年)

埃塞俄比亚:1.024亿(2016年)

埃及:1.045亿(2018年)

3.世界的人种及分布

黄种人:皮肤淡黄、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浅,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较薄体毛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黑种人:肤色黝黑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1)同一人种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且各民族人口多少不等;

(2)人种的不同是从外貌上加以辩别的,民族的不同则从有无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加以区别。

(3)世界上主要为3个种族,而民族却有2000多个。且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很大。

4.世界的宗教及分布

三大宗教及其经典:

基督教---- 《圣经》

伊斯兰教---《古兰经》

佛教----《藏经》

5. 世界的语言及分布

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6.世界的政区、国家、分区

国界线:划分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

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未定国界: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

按划界性质,国界分人为和天然两种,人为的如界碑、界墙、运河等,天然的如山脉、河川、湖泊等;如按划界依据的标志,国界分为:

①地文疆界。一般以自然地理实体作划界标准;

②天文疆界。界线与地图经纬线吻合;

③几何疆界。指从边界线上某一固定点到另一固定点划一直线为界;

④人类地理疆界。如民族疆界依民族分布划定,宗教疆界按居民宗教信仰区确认,强权疆界由战争和实力确定等。

世界各国家和地区表

世界各国家和地区表 亚洲 Asia 国旗国家名称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 China 北京 Beijing 巴林 Bahrain 麦纳麦 Manama 韩国 Korea 汉城 Seoul 黎巴嫩 Lebanon 贝鲁特Beirut 尼泊尔 Nepal 加德满都Katmandu 泰国 Thailand 曼谷 Bangkok 巴基斯坦Pakistan 伊斯兰堡Islamabad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布扎哈 Abu Dhabi 不丹Bhutan 廷布 Thimpu 阿曼 Oman 马斯喀特 Muscat 阿塞拜疆 Azerbaijan 巴库 Baku 朝鲜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 菲律宾Philippines 马尼拉Manila 柬埔寨 Cambodia 金边Phnom Penh 卡塔尔 Qatar 多哈 Doha 吉尔吉斯斯坦 Kyrgyzstan 比什凯克 Biskek 马尔代夫 Maldives 马累 Male 马来西亚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蒙古 Mongolia 乌兰巴托 Ulan Bator 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利雅得 Riyadh 塞浦路斯 Cyprus 尼科西亚 Nicosia 文莱 Brunei 斯里八家湾市 Bandar Seri 老挝Laos 万象Vientiane 日本 Japan 东京 Tokyo 土库曼斯坦 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德 Ashkhabad 土耳其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阿斯塔纳 Astana 巴勒斯坦国Palestine **** 塔吉克斯坦 Tadzhikistan 杜尚别 Dushanbe 格鲁吉亚 Georgia 第比利斯 Tbilisi 科威特 Kuwait 科威特城 Kuwait City 叙利亚 Syria 大马士革 Damascus 印度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雅加达 Jakarta 亚美尼亚 Armenia 埃里温 Yerevan 阿富汗 Afghanistan 喀布尔 Kabul

全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及分布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高二地理《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知道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6、知道人类居住地的基本类型。 7、运用数据和实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8、说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1 、世界人口的稠密和稀疏区分别在哪里?为什么? 问题2世界主要人种有哪些? 问题3联合国主要工作语言有哪些? 问题4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分别有什么问题?解决措施。 问题5世界主要宗教和分布地区。 问题6什么是领土?什么是国界? 问题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分布? 问题8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问题9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 问题10“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怎么理解? 问题11国际合作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国际组织? 三、目标检测 1、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____亿。 2、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减去_______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不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 4、人口密度是指________,它可以表示人口的疏密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6、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________地带,这一地带面积广阔,大部分地方气候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7、在严寒的________地区,未开发的________地区,干旱的________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人口则很稀少。 8、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就业困难、、资源减少等。 9、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某国家2012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2~4题。 2.该国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B.-0.7‰ C.0.7‰D.9.7‰ 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D.南美洲 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6.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A.韩国B.蒙古 C.法国D.几内亚 7.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A.白色B.黑色 C.黄色D.混血 8.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峰会2013年3月26日晚在南非德班拉开序幕,关于举办这次峰会的南非的人种、语言、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英语基督教 B.白色英语伊斯兰教 C.黑色法语基督教 D.白色法语伊斯兰教 9.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 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D.法语、日语 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A.英语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汉语D.法语 伦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开幕,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3.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信仰的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犹太教 1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A.欧洲B.大洋洲 C.非洲D.西亚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叙利亚在各种冲突中已有9 00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图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的代表建筑()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喇嘛教 16.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英语 C.法语D.西班牙语 17.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B.北美洲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1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9.聚落如果不断发展,其表现是() A.人们以种植业为主 B.经济发展趋缓 C.占地面积不断增加,建筑物增多 D.城市数量减少 20.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 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24分)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一 教学方法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 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 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 三、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 1.增长速度很快; 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 ⑵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 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⑴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 ⑵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 1.种族: ⑴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 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 ②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⑵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 ①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 ②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⑶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人数占8.5%; ①特征: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 ②分布: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乡在非洲) ⑷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 2.民族: (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 的不同而形成的;

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学校:嵩明县小街镇二中教师:崔玉萍 2015年11月17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难点: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向抗战老兵致敬》,视频中展示旧中国从饱受侵略到走向富强,离不开老兵的牺牲和奉献。 走向富强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二、过程 (一)学生阅读课文P88页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1 —

(二)师生互动,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3、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教师简要介绍联合国情况) (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师通过四个部分来展现中国的作用。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发言,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任选其一,然后教师做引导、展示、总结。 (1)阅兵看中国。 播放9〃3大阅兵精彩瞬间。 设问:看完视频你的内心感受如何? 教师让学生畅谈感受,并给予肯定。 结论:9〃3阅兵展示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是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增强的有力证明。,是中国军队再一次为和平“亮剑”。 (2)腾飞的中国经济。 材料一:从数据得出中国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巨大经济成就。 材料二:中国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有大国情怀。 结论: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架起和平的桥梁。 第一部分:通过裁军、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派遣维和部队等突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大国。 — 2 —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湘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不同类型的国家应从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体制等方面了解他们。 2.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认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阅读“世界政区图”,结合教材知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总结两类国家的分布特点。通过阅读教材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较图”,并收集其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国是经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国家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分布状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教学难点 如何从数据上说明这些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于世界的地形,气候,居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的国家。 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呢?(学生自主回答)(过渡)世界上的国家很多,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学生预习教材。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学生预习回答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教师结合地图,举例分析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设问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它们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过渡)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可以把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设问从大洲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从半球的位置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什么半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学设计-01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学设计 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中国的国际地位:(1)中国是实际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链接]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2、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2)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深知和平的珍贵,愿意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1、在对外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自1971 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以有所作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赢得世界各国的好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2、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1)50多年来,中国没有因私利在别国留驻一兵一卒,没有侵占过别国的一寸领土,没有干涉过别国的内政。中国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关系,到目前我国已同近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多年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地区争端、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是促进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 1、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自身经济发展的奇迹。20多年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左右。 2、我国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世界的居民教案

初二地理专题复习六 世界的居民 一、中考目标要求: 1、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迁 移状况 2、知道三大人种的特征;记住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3、知道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特色及 分布地区 4、知道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特色及分布地区;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5、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特点是:数量,增长速度。到1999年,世界 人口总数已超过亿。 2、(1)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率和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 长率=率-率)。(2)近几十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的提高,死亡率下降。(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 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主要分布在洲、洲、 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主要分布在洲、洲、洲。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洲和洲。

3、世界人口的分布:分布不均匀。(看P41世界人口分布图) ⑴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地带,如亚洲的______部和____部;欧洲____部;______洲和_____洲东部。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从纬度来看:处在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处在地带;从气候看:气候___________;从地形看:地形平坦的和地区;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人口稀疏区及其原因有: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亚及大洋洲的西部(干旱的);亚洲和北美洲的北部(气候);亚马孙平原(湿热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南极洲(气候酷寒)则无人定居。这些位于干旱地区、赤道地区、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⑶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面积为1000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口密度为。该地区一年中出生并成活了2000个婴儿,死亡1200人,则人口出生率为,人口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 4、世界人口问题: ⑴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和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难)等。解决措施是:推行政策,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相协调。 ⑵人口增长过慢带来问题:欧洲一些国家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引

部编版(2016)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教案

携手促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感受中国合作共赢、共享发展的理念,感受中国的发展会 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安宁和美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意志。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素材,明确根据教学情境归纳出中国如何携手促发展的基本内容, 生成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外交政策的评价。 知识目标 明白中国在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下应积极谋求发展,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理解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并且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共享发 展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在全球竟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共享发展机遇。 突破方法: 通过活动一“能言善辩”,先让学生辨析“从倒闭、转型到再崛起,是中国企业升级的 必经之路”这一观点,而后通过产品的利润分配格局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必须加速 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活动二“集思广益”让学生思考在成都举办的全球创新创业交易能吸引众多国家与会的理由,明白促进发展,我国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 增长点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为何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 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突破方法:

通过活动四“探究分享”,让学生探讨中国为什么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是怎样的关系;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会对中国和世界产生哪些积极影响。通过这些探讨,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交流讨论中理解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共同开辟人类更安宁美好的未来。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辩论法、情境体验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卡纸、记号笔,学生分组,相关资料收集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准备: 自主预习和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赏析名言警句,合作交流。 《司马法》中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左传》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礼记》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怎样的思想观念? ()请谈谈这些思想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启示。

最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城市排名

最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城市排名(中英文对照) 以下是截止到2007年10月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城市,前三大城市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地位综合评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城市与上个世纪相比发生了变化,例如上世纪天津曾为中国的第三大城市,现今已被广州所取代,印度的第一大城市曾为加尔各答,但随着孟买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宝莱坞的兴盛,孟买已经成为印度无可厚非的第一大城市。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第三大城市已经完全没有城市的概念,因此仅列前两位。 东亚和东南亚: 中国China——第一大城市:上海Shanghai;第二大城市:北京Beijing;第三大城市:广州Guangzhou 西藏Tibet——第一大城市:拉萨Lhasa;第二大城市:日喀则Xigaze;第三大城市:昌都Qamdo 内蒙古Inner Mongolia——第一大城市:包头Baotou;第二大城市:呼和浩特Hohhot;第三大城市:赤峰Chifeng 台湾Taiwan——第一大城市:台北Taipei;第二大城市:高雄Kaohsiung;第三大城市:台中Taichung 蒙古Mongolia——第一大城市:乌兰巴托Ulan Bator;第二大城市:达尔汗Darhan 朝鲜North Korea——第一大城市:平壤Pyongyang;第二大城市:咸兴Hamhung;第三大城市:清津Chongjin 韩国South Korea——第一大城市:首尔Seoul;第二大城市:釜山Pusan;第三大城市:大丘Taegu 日本Japan——第一大城市:东京Tokyo;第二大城市:大阪Osaka;第三大城市:横滨Yokohama 越南Vietnam——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也称西贡)Ho Chi Minh City(Saigon);第二大城市:河内Hanoi;第三大城市:海防Haiphong 老挝Laos——第一大城市:万象Vientiane;第二大城市:沙湾拿吉Savannakhet;第三大城市: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 柬埔寨Cambodia——第一大城市:金边Phnom Penh;第二大城市:马德望Battambang;第三大城市:暹粒Siem Reap 泰国Thailand——第一大城市:曼谷Bangkok;第二大城市:清迈Chiang Mai;第三大城市:呵叻Nakhon Ratchasima 缅甸Myanmar——第一大城市:仰光Yangon;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第三大城市:勃生Pathein 马来西亚Malaysia——第一大城市:吉隆坡Kuala Lumpur;第二大城市:新山Johor Baharu;第三大城市:怡保Ipoh 沙捞越Sarawak——第一大城市:古晋Kuching;第二大城市:米里Miri;第三大城市:泗务Sibu 沙巴Sabah——第一大城市:亚庇(也称哥打基纳巴卢)Kota Kinabalu;第二大城市:山打根Sandakan;第三大城市:斗湖Tawau 文莱Brunei——第一大城市: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第二大城市:马来弈Kuala Belait 印尼Indonesia——第一大城市:雅加达Jakarta;第二大城市:泗水(也称苏腊巴亚)Surabaya;第三大城市:万隆Bandung 东帝汶East Timor——第一大城市:帝力Dili;第二大城市:包考Baucau 菲律宾Philippines——第一大城市:马尼拉Manila;第二大城市:达沃Davao;第三大城市:宿务Cebu 南亚: 尼泊尔Nepal——第一大城市:加德满都Kathmandu;第二大城市:帕坦(也称勒利德布尔)Patan (Lalitpur);第三大城市:比拉德讷格尔Biratnagar 不丹Bhutan——第一大城市:廷布Thimphu;第二大城市:普那卡Punakha 孟加拉国Bangladesh——第一大城市:达卡Dhaka;第二大城市:吉大港Chittagong;第三大城市:库尔纳Khulna 印度India——第一大城市:孟买Mumbai;第二大城市:德里Delhi;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Calcutta 斯里兰卡Sri Lanka——第一大城市:科伦坡Colombo;第二大城市:康提Kandy;第三大城市:贾夫纳Jaffna 巴基斯坦Pakistan——第一大城市:卡拉奇Karachi;第二大城市:拉合尔Lahore;第三大城市:费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对试卷中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题方法。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关知识点; 4、总结经验,掌握考试方法。 【教学关键】 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与应用,初步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二、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 【针对学生】 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针对教师】 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纠错

(完整版)全世界国家名称汇总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欧洲:现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原苏联版图上亚洲地区的几个共和国)。 按地理位置通常分为西欧、北欧、中欧、东欧和南欧5个地区。 西欧:包括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7 个国家。 北欧: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5个国家,以及法罗群岛(内部自治)。 中欧:包括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等8 个国家。 东欧:包括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个国家。 南欧:位于阿尔卑斯山以南,包括三大半岛上的国家,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和马耳他。共17个国家。 此外还包括土耳其的西北角。 非洲共有53个国家和6个地区,分别是: 北非(6/2):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 东非(10):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 中非(8):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西非(16/2):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西撒哈拉、加那利群岛(西) 南非(13/2):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法)、圣赫勒拿(英)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14个独立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 10个地区: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图形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能够阐述世界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4、能够根据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正确表示主要人种的特征以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民族和种族,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念。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各种图形的判读和人口问题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现在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惟有地球。她像天使一般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1、时间差异:(看图分析) 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 18世纪以后增速加快; 1950年以后迅猛增长。 2、地区差异:(看图分析)

“二战”后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活动二】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环境问题: 污染问题:主要在城市,三废污染等。 ②生态问题:主要在农村。森林减少、草场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③资源问题: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破坏严重。 解决途径:计划生育、普及教育。如中国和印度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老龄化问题 影响:劳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孤单等。 解决途径: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德国、澳大利亚等。 3、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交通拥挤、治安恶化、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重、住房困难等。 解决途径:开发新区和建设卫星城;加强城市管理和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亚洲(48个国家)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 列支敦士登(8)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南欧: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意 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 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 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 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 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 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北美洲(23个国 家/13个地区)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 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 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 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东部: 巴西(1)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网友回答 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都有国家分布,目前共有220多个政区单位,其中独立国家169个,其余 为尚未独立的地区。各大洲的国家分布是不均衡的,非洲的国家最多,达51个,其次是亚洲(39个),

3 世界的居民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

《世界的聚落》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聚落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变化。 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情景导入、小组辩论、分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农村、集镇、城市、林村、牧村、渔村等),他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学生回答) 承转:尽管这些景观差别很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聚落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0-63,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观察图3-17、18、19、思考:从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聚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3)、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请阐述自己的理由。 (4)、请你总结: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完成P61活动题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为什么有的地方只能形成乡村,而有的地方却能发展成为城市呢? 2、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教师精讲点拨】 1、阅读下列信息,试分析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①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团状,且规模较大,而山谷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地形 ②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集中在绿洲上。水源 ③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交通 ④东营和大庆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1(教科版九年级全)

第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了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现实。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具体事实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学会资料搜集和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民的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中国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向前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导入课题呈现图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感受中国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 *中国加入《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中国出口强劲带动了亚洲经济; * “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成功举办; *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概况; 学生观看照片并交流。 问题: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直观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 教学环节一:中国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问题:请你列举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进行的努力。 教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高举和平、合作和发展的旗帜,在国际社会中履行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师生一起归纳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1)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完成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1450人参与维和行动。 (2)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 (3)中国制定了裁军和军控方面的政策,对国际安全做出承诺,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裁军。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所负的国际责任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关注和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