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五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五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五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一、识字.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2.硬笔书写楷体,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思想,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的基本表达方法。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谈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要把握诗意、描述情境、体会作品情感。阅读说明文,能抓要点,了解说明方法。

6.背诵优秀诗文15篇。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作文

1.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身的见闻,珍视自身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2.熟练写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习读书笔记。作文字数在500字左右。

3.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语言优美,主题

深刻。

4.写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语文试卷分析

一、基础分值:40分左右

1、字音字形、课文内容填空温故知新

2、同音字积累整合

3、加点字解释

预习课文时将成语的意思抄下来熟读。上课补充的写在可加入默写。

4、单元练习(谚语、歇后语、名言)了解意思,掌握情境

5、语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动宾搭配、关联词)、重复、次序颠倒

6、排序(必考、错误率高)记人、叙事、写景、状物

记人:①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写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②单纯介绍描述一个人: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按总分或总分总的顺序。

叙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写景:按照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来写,后一句写到的景物,在前一句要有所

涉及。

状物:按照总分或者总分总的顺序,先总得交代要描写的事物或者它的总特征,

然后在按照一定的顺序,要么是从上往下,要么是从下往上,也可以是由里到外,由外到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语用题

仿写:字数相等,词类相当,修辞相同

陈述改反问:四步走:肯定改否定,填上反问词“难道……吗”,“怎能……呢”,加上“?”最后最重要一步:通读两遍。

比喻句、拟人句:明确手法,平时多用多写,反复练习

把句子写完整:他跑得真快,快得……抓特点,写具体

造句(关联词、成语):书上课后习题可以整合在一起,复习巩固。

二、阅读理解30分

1、小古文(4分)

《小古文一百篇》

没有引号的填空必须全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概括

了解其中心(某人的品质或者告诉我们的道理等)

2、说明文(10分)

A说明对象

B说明内容(概括,某一方面)

C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⑤、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D、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精准性

E、要关注说明文中的过渡句

一般会出题,“换一个词语是否可以”或者“去掉这个词语是否合适”,或者直接体会某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例如:1.一张普通课桌的重量大约有30斤。(表估计、猜测的副词)

标准答案:“大约”原指大概;表估计、猜测;这里指普通的课桌个体重量在30斤上下,强调了“30斤”这个数量是估计的结果,不是实际称量出来的;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准确性。

3、记叙文(16分)

一、解释词语(找近义词、逐字解释)、

二、加标点(重点说话的三个引号的表达,以及顿号与分号)、

三、词语替换(调换顺序)、

四、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五、句子的表达效果(总起、过渡、总结)

六、某一词语的表达作用:词语的原意,在文中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某个特点,人物的某个品质。(不可与说明文相关题型作混淆)

七、涉及文章中心的题目。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一种

借物喻人的文章,也要抽样练习。

八、结合实际谈谈对文章的感受,答题既要有感受,又要有具体的事例。

—问题(答案)文中找,

—联系上下文。

—能抄直需抄,

—不能则思考。

—主题中心可以套,

—无非抒情讲道理,

—思念感激还有爱,

—诚信坚持加努力。

作文30分

1、审题不清

2、篇幅不够,没话可写

3、零散重复,词语匮乏不够生动

4、空洞片面,缺乏真情实感

1、日记

2、交流

3、修改

4、阅读

—给家长的建议

—1、孩子每天回去的作业,请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2、希望家长每天查阅孩子的家庭作业。一看批改过的作业,如果有错,指导孩子分析原因。有可能不认真审题,读不懂题目,有可能上课没听,

有知识缺陷,也可能不仔细或思考问题的方法没掌握。找准原因,即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二看当天的作业是不是认真完成,不认真的重写。坚持下去,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五(9)班上学期课外阅读书目

— 1.《三国演义》(罗贯中)

— 2.《成语故事》(孙明佶)

— 3.《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 4.《水浒传》(施耐庵)

— 5.《中外名人传记》

— 6.《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

—7.《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8.《水陆两栖人》 (苏)

—9.《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曹余章)

10.《神秘岛》 [法]儒勒·凡尔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