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知识参考)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知识参考)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知识参考)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高3。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展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SQL的特点

1.综合统一2。高度非过程化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4。一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系统,构造最优的数据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是指能够有效的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1.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的结合2。数据库设计通常会与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5。

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经济周期: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经济扩张与收缩重复交替循环的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量持续增长现象

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而持有现金货币的心理倾向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财政政策: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因素利用税收国债一些手段来调节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政策

IS曲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r与y之间的关系式

总需求:整个社会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产品的总需求量

总供给:整个经济社会利用基础资源供给社会需求的劳务和产品

名义汇率: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时所引起的投资减少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不管政府发行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持有的现象(残云手打

个人独资企业: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

公司: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人格否认: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以直接请求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股东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制度

累积投票制: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破产抵消权:破产债权人在破产宣告前对破产人负有债务的不论债务性质种类以及是否到期在破产宣告前可以等额抵消的权利

别除权:债权人不以破产程序而由破产财产中的特定财产单独受偿的权利

合同: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负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是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而危及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提存:是指债务人将无法清偿的标的物交有关部门保存以消灭合同关系的行为

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在实现债权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先债务人后保证人的顺序,在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被担保合同中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某一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券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是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变卖拍卖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债权人与债务人不清场债务时,得就债务人或第三人转移占有而供担保的动产或财产权利依法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产品责任:因产品缺陷指使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时生产或销售这一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以及有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票据:由出票人签发约定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于见票时或者确定的日期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本票: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票据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例外):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2。因贪污受贿侵占财产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未愈五年或因犯罪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未满五年3担任破产清算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对公司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改公司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愈三年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附有个人责任的,自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愈三年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偿清

合同生效的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导致合同可撤销的原因:1。因重大误解天定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现失公平的,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情况下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3。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是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下订立的合同

后履行抗辩权的情况:1。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互负债务2。需双方互负债无菌一届清偿期,且债务履行有先后顺序3。应该先履行的一方为履行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4。应该先履行的债务有履行的可能

代位权成立的要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须有合同存在2。债务人须有有效合同存在3。须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既应行使且能行使而不行使4。须有保全债权的必要5。须债务人以陷于延迟履行

法律许可抵押财产:1。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2。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财产3。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4。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机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财产5。抵押人依法承包的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地的使用权6。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

禁止抵押的财产: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地使用权及乡村企业的厂房建筑及占用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除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南京理工大学《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60(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答题纸上涂黑) 1.一个事务中的一组更新操作是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这是事务的:A.原子性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一个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D.模式 3.关于联系的多重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多对一的情形。 B.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C.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D.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多对多的情形。 4.考虑学校里的"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该联系的多重性应该是: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 一对多 D. 多对多 5.下面哪种约束要求一组属性在同一实体集任意两个不同实体上的取值不同。 A. 键(key)约束。 B. 单值约束。 C. 参照完整性。 D. 域(domain)约束 6.关系模型要求各元组的每个分量的值必须是原子性的。对原子性,下面哪种解释不正确:A.每个属性都没有部结构。 B.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解。 C.各属性值应属于某种基本数据类型。 D.属性值不允许为NULL。 7.对于一个关系的属性(列)集合和元组(行)集合,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改变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B.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C.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会改变该关系。 D.关系的模式包括其名称及其属性集合。 8.若R是实体集R1与R2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将其转换为关系R',哪种说法不正确:A.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所有属性。 B.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键属性。 C.R1与R2的键属性共同构成R'的键。 D.R'的属性应包括R自身定义的属性。 9.关于函数依赖的判断,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也一致,则有A → B成立。 B.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不一致,则A → B不成立。 C.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不可能一致,则不管在B上是否一致,有A → B成立。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一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运筹学等许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领域。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经过60余年的高速发展,受益最多的就是管理和经济领域,特别是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的极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能够经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数据库是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它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联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硬件平台(硬件)、系统软件平台(软件)组成。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有时也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二十余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的。因此,不但大型计算机及中小型计算机、甚至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二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起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DBMS的目标 (1)用户界面友好对一个实用DBMS来说,用户界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生命力。DBMS的用户接口应面向应用,采用适合最终用户的交互式、表格式、菜单式、窗口式等界面形式,以方便使用和保持灵活性。一般地说,用户界面应具有可靠性、简单性、灵活性和立即反馈等特性。 (2)功能完备DBMS功能随系统的规模的大小而异。大型DBMS功能齐全,小型DBMS功能弱一些。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库数据存取、事务控制、数据库组织和存储管理、数据库安全保护等等。我们在下面讨论这些功能的内容。 (3)效率高系统效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系统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充分利用资源(包括存储空间、设备、CPU等),并注意使各种资源负载均衡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二是DBMS本身的运行效率。三是用户的生产率。这是指用户学习、使用DBMS和在DBMS基础上开发的应用系统的效率。 2.DBMS的基本功能 (1)数据库定义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描述,包括外模式、模式、内模式的定义;数据库完整性的定义;安全保密定义(如用户口令、级别、存取权限);存取路径(如索引)的定义。这些定义存储在数据

字典(亦称为系统目录)中,是DBMS运行的基本依据。为此,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2)数据存取提供用户对数据的操纵功能,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一个好的DBMS应该提供功能强易学易用的数据操纵语言(DML)、方便的操作方式和较高的数据存取效率。DML有两类:一类是宿主型语言,一类是自含型语言。前者的语句不能独立使用而必须嵌入某种主语言,如C语言、COBOL语言中使用。而后者可以独立使用,通常以供终端用户交互使用和批处理方式两种形式使用。 (3)数据库运行管理这是指DBMS运行控制、管理功能。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和存取权限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数据加密、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事务的管理和自动恢复(保证事务的正确性),这些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DBMS要分门别类地组织、存储各类数据,包括数据字典(亦称系统目录)、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等。要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存取方法确保较高存取(如随机查找、顺序查找、增、删、改)效率。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换、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以及有性能监测分析等功能。

吉首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吉首大学工学院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 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 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 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 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 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 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 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答案:A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答案:D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

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几种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它们的使用界面; (2)熟练掌握建立数据库和表,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分别在Access和SQL SERVER2005中建立数据库并设计各表,输入多条实际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三、实验步骤: 创建用于学生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XSGL,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和选课信息。数据库XSGL包含下列3个表: (l)student:学生基本信息。 (2)course:课程信息表。 (3)sc:学生选课表。 各表的结构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学生信息表:student 表2课程信息表:course 表3学生选课表:sc 1. (a)在Access中创建xsgl.mdb数据库,使用表设计视图创建如表1、表2、表3所示结构的3个表。 提示:(1)启动Access2000或Access2003,选择文件->新建->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文件名xsgl.mdb,进入(2);

图1Access 数据库设计界面 (2)启动如图1的设计界面后,选择表对象和使用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择新建,进入(3);(3)生成如图2界面,选择设计视图,点击确定按钮,进入(4); (4)在图3表设计界面下,分别创建student 表,course 表和sc 表的结构; (5)输入表中的记录: 分别在student 表、course 表和sc 表中输入如下表中的记录: 图2 表设计器 图3表结构设计界面

在数据库视图下,选择表对象中的相应表选择打开,在浏览视图下输入如下表记录: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 95001李勇男20CS 95002刘晨女19IS 95003 王敏女18MA 95004张立男19IS 95005 刘云 女 18 CS (b )对表中的记录进行浏览、修改、删除操作。 2.在SQLSERVER 中用企业管理器新建数据库和表:(1)建立xsgl 数据库: ①启动SQL Server2005企业管理器,界面如下: 图4SQL Server2005企业管理器界面 ②选择树形菜单数据库,点击鼠标右键,出现如下弹出式菜单,选择新建数据库 cno cname credit pcno 1数据库452数学63信息系统314操作系统465数据结构476数据处理37 PASCAL 语言 4 6 sno cno grade 9500119295001285950013889500229095002380950032859500415895004 2 85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具有以下7种功能: 一、数据定义 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以及完整性约束和保密限制等约束。DDL主要用于建立、修改数据库的结构。DDL所描述的数据库结构仅仅给出了数据库的框架;数据库的框架信息被存放在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中。 链接: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它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从而,使数据库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形成不同的视图。所谓视图,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级别(层次)的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链接:数据库的两级映像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链接: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的目录。其中,主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程序结构进行修改时,其内容可以由DBMS自动更新的数据字典。被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

数据库的组成

1.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开发软件),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储存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3.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值。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4.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就是说,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5.参照的违约处理:拒绝执行、级连操作、设置为空值 6.函数依赖: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 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7.数据转储:DBA定期的将整个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 事务:用户是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就全做要么就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8.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构,并据此简历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的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要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9.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10.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11.逻辑结构设计:把概念结构设计极端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物理结构设计:为关系模式选择存取方法、设计关系、索引等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12.特性: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操作要么就全做要么就全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指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持续性: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提交:将事务中所以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回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库中去,事物正常结束。 回滚:在事务的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故障,事务不能继续执行,系统将事物中对数据库的所有已完成的操作全部撤销,回滚到事务开始的状态。 13.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 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14.意向锁的含义:如果对一个结点加意向锁,则说明该节结的下层结点正在被加锁;对任意一结点加锁时,必须对它的上层结点加意向锁。 引入意向锁的原因:为了提高对某个数据对象加锁时系统的检查效率。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八章答案

Section 1 Exercise 8.1.1 a) CREATE VIEW RichExec AS SELECT * FROM MovieExec WHERE netWorth >= 10000000; b) CREATE VIEW StudioPres (name, address, cert#) AS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MovieExec.address, MovieExec.cert# FROM MovieExec, Studio WHERE MovieExec.cert# = Studio.presC#; c) CREATE VIEW ExecutiveStar (name, address, gender, birthdate, cert#, netWorth) AS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star.address, star.gender, star.birthdate, exec.cert#,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Worth FROM MovieStar star, MovieExec exec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AND star.address = exec.address; Exercise 8.1.2 a) SELECT name from ExecutiveStar WHERE gender = ‘f’; b)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from RichExec, StudioPres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c)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from ExecutiveStar, StudioPres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Worth >= 50000000 AND StudioPres.cert# = RichExec.cert#; Section 2 Exercise 8.2.1 The views RichExec and StudioPres are updatable; however, the StudioPres view needs to be created with a subquery. CREATE VIEW StudioPres (name, address, cert#) AS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0397758.html,, MovieExec.address, MovieExec.cert# FROM MovieExec WHERE MovieExec.cert# IN (SELECT presCt# from Studio); Exercise 8.2.2 a) Yes, the view is updatable. b)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将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于信息管理,有助于信息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能极大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数据库系统、信息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实际,探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以及在信息管理应用的实际现状,对改进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的结合,更好的发挥信息管理的作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一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运筹学等许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领域。自世纪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经过余年的高速发展,受益最多的就是管理和经济领域,特别是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的极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数据库是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它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联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硬件平台(硬件)、系统软件平台(软件)组成。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有时也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二十余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的。因此,不仅大型计算机及中小型计算机、甚至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起的作用 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结构化。数据是按一定的组织结构组织在数据库中的,记录和记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以前的文件系统的最本质的区别。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所存储的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面向整个系统而不再是面向某个特定的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同一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

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系统,也是一个为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数据库系统DBS(Data Base System,简称DBS)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在这一含义下,数据库系统是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常称为数据库领域。 数据库系统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和大容量存储器提供了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的条件。 数据库研究跨越于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三个领域,其中应用促进新系统的研制开发,新系统带来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

研究又对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里程牌,它使得计算机应用从以科学计算为主转向以数据处理为主,并从而使计算机得以在各行各业乃至家庭普遍使用。 在它之前的文件系统虽然也能处理持久数据,但是文件系统不提供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而这对数据量不断增大的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就要研究许多优化技术。这些优化技术往往很复杂,是普通用户难以实现的,所以就由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而提供给用户的是简单易用的数据库语言。由于对数据库的操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所以数据库就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而存在,从而数据库又可以为多个用户所共享。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和共享性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特征。数据共享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数据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得普通用户能够方便地将日常数据存入计算机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访问它们,从而使计算机走出科研机构进入各行各业、进入家庭。 数据库系统有大小之分,大型数据库系统有SQL Server、Oracle、DB2等,中小型数据库系统有Foxpro、Access、MySQL。 按照类型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其中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NOSQL类的新型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DB、DBMS、DBS、DBA 数据管理的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 据库事务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二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外模式/模式映象 1.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1. 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的分两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三种主要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第二章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二维表,属性是列,元组是行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R(U,F) 关系数据库关系的集合 关系的码 候选码(CK)关系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称为该关系的候选码 简单情况: 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极端情况: 关系的所有属性是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 主码(Pk)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外码(FK)设F是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 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 选修关系的“学号” 与学生关系的主码“学号”相对应

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_习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 一、是非题 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三代,第三代是关系数据库技术时期。 A .对B. 错2.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提供了完整的数据保护控制功能。 A .对 B. 错 3.Access 数据库是一种层次型的数据库系统。 A .对 B. 错 4.概念模型也称为E-R 模型。 A .对 B. 错 5.在一个关系中,关键字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A .对 B. 错 6.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数据的共享性和独立性。 A. 对 B. 错 7.数据库系统的独立性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两种。 A. 对 B. 错 8.组成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中,数据操作最重要。 A. 对 B. 错 9.概念模型与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有关系。 A. 对 B. 错 10.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 A. 对 B. 错 11.SQL 语言是一种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 A. 对 B. 错 12.对数据库系统最重要的操作是数据控制。 A. 对 B. 错 13.Access 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大型数据库。 A. 对 B. 错 14.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是概念结构设计。 A. 对 B. 错 15.SQL 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的功能。

A. 对 B. 错

、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_______ 阶段。 A. 人工管理 B. 文件系统 C. 数据库系统 D. 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_______ 。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 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3.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的值_________ 。 A. 可以全同 B. 不能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4.关系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是指________ 。 A. 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字段 B. 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 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 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5.应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 A.解决保密问题 B.解决数据完整性问题 C.共享数据问题 D.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 6.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 联系类型是______ 。 A. 多对多 B. 一对一 C. 多对一 D. 一对多 7.SQL 语言通常称为______ 。 A. 结构化查询语言 B. 结构化控制语言 C. 结构化定义语言 D. 结构化操纵语言 8.实体集学生与参考书之间具有________ 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9.假如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 __________ 阶段,需要将E-R 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 概念设计 B. 物理设计 C. 逻辑设计 D. 运行阶段 10.现有借阅关系表: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______ 。 A. 书号 B. 读者号 C. 书号,读者号 D. 书号,读者号,借期 11.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_________ 。 A. 完整性规则 B. 数据结构 C. 恢复 D. 数据操作 12.关系模型中,表示实体间N : M 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___________ 。 A. 属性实现 B. 关系实现 C. 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 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13.___ 可以减少相同数据重复的现象 A. 记录 B. 字段 C. 文件 D. 数据库 14.现有学生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这个关系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部分知识点总结

1、表中的一条记录就是一个实例,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2、数据库整体结构 3、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4、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 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5、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a)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b)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c)冗余度较小 d)数据独立性较高 e)易扩展 6、什么是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7、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8、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 确定组织数据的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 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提供多种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 ?数据操纵功能 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 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数据库初始数据装载转换、数据库转储 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 性能监视分析等 ?其它功能 DBMS与网络中其它软件系统的通信 两个DBMS系统的数据转换

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 9、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构成 10、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c)应用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11、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a)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b)数据可以变长 c)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12、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13、文件系统阶段: a)记录内有结构。 b)数据的结构是靠程序定义和解释的。 c)数据只能是定长的。 d)可以间接实现数据变长要求,但访问相应数据的应用程序复杂了。 e)文件间是独立的,因此数据整体无结构。 f)可以间接实现数据整体的有结构,但必须在应用程序中对描述数据间的联系。 g)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 14、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 a)共享性:数据库系统从整个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 多个用户、多个应用所共享。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避免了数据之间 的不相容性和不一致性;使系统易于扩充。 b)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指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 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 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 也可以不变。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c)统一管理: (1)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2)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4)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15、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 息。 16、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17、数据模型分为两类(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