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药物

合集下载

第三节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节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节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一、化疗药物刺激程度分类常用的化疗药物按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1.腐蚀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发疱甚至坏死。

2.刺激性药物,指化疗药物能引起注射部位或静脉径路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过敏反应。

3.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后不对组织产生不适反应(表3-1)表3-1化疗药物剌激程度分类腐蚀性刺激性非刺激性放线菌素D DTIC L-门冬酰氨酶柔红霉素卡莫司汀(BCNU)阿扎胞苷多柔比星VP16 卡铂(CBP)表柔比星替尼泊苷(VM26)环磷酰胺吡柔比星米托蔥醌(MA)异环磷酰胺伊达比星紫杉醇阿糖胞苷(Ara-c)去甲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脂质体氟尿嘧啶氮芥链佐星(STZ)氟尿苷(FUDR)丝裂霉素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甲氨蝶呤长春碱博来霉素塞替派长春新碱顺铂(大剂量)硫鸟嘌吟(6-TG)长春地辛氟尿嘧啶(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异长春花碱(NVB)二、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关键要加强对使用化疗药物的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培训。

使用腐蚀性化疗药物时,重在预防,避免外渗。

1、选择一条合适的静脉:首选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通畅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下肢静脉易栓塞,除非上腔静脉压迫,不宜选用下肢静脉给药;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

2、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3、静脉穿刺点的保护:保护针眼处无菌,外敷料严密、固定牢固,以减少污染。

4、引路注射和化疗后冲洗:化疗药应用前用等渗液50〜100ml冲洗血管,确保无渗漏时再用化疗药;两种药物之间应用10-20ml生理盐水过渡,结束后输注等渗液50-100ml以减轻残留药物的刺激。

5、静脉留置方式的选择。

①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ICC置管在静脉炎、留置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可以长期保留静脉输液通路的方法。

②对于外周循环受损,外周神经病变或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留置方式输注化疗药物。

化学药物刺激性试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化学药物刺激性试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050601栏目化药药物评价>>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题化学药物刺激性试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胡晓敏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三部:胡晓敏摘要:刺激性试验是非口服制剂安全性评价的重要部分。

本文简要介绍了进行化学药物刺激性试验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使刺激性试验进行得更加规范,切实达到试验目的。

化学药物刺激性试验,是指化学药物制剂经眼、耳、鼻、口腔、皮肤、静脉、动脉、肌肉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局部毒性。

它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化学药物如何进行刺激性试验,及试验中应关注的问题,在《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有详细的叙述。

研究人员在设计和进行刺激性试验时,一般考虑到药物的性质、临床给药浓度、临床给药途径与周期等,多数试验比较规范。

但在审评中,也发现一些眼科制剂、注射用制剂在进行刺激性试验时,由于忽略了试验中的一些因素,影响了对试验结果的评价,也影响了品种的注册。

本文结合审评中所见,对刺激性试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1.给药方案与临床用药应一致进行刺激性试验时,给药方案应结合临床的用法用量,一般采用与临床制剂相同浓度进行试验,剂量设计应考虑受试物总剂量。

给药周期结合临床用药的周期,注射给药的刺激性试验一般不超过7天,眼刺激性试验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4周。

试验中,注意药物的配制溶剂与临床用的溶剂相同,给药时间能反映临床用药情况,即刺激性试验与临床应用有相关性。

如:某一眼科制剂,其临床的用法为:每天应用5次,连续多天。

但进行的试验是:每天仅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天。

此试验在设计时,未考虑一日多次用药。

根据上述进行的多日、每天给药一次的的刺激性试验结果,并不能真正预示临床一天应用多次的情况。

2.与上市药物的对比研究进行刺激性试验时,一般不需要与上市药物对比进行研究。

但在一些上市药物的说明书不良反应项有刺激性反应的,对这一类仿制或改剂型的药物,在进行刺激性试验时,建议选用已上市制剂作为阳性对照药,判断受试物与上市制剂刺激性的差异,以分析产生刺激性的原因是药物本身引起、还是辅料、工艺等原因所致,利于评价药物的质量。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文/叶红雨 梁丽婵通讯作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许多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到外周组织中,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如若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以下为常见化疗药物分类及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方法。

一、化疗药物的种类引起外渗的常见化疗药物包括发疱性(腐蚀性)药物和刺激性药物两类。

刺激性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和轻度组织炎症;发疱性药物还会引起组织坏死、溃烂。

以下整理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505-2019化疗药物的类别和常见药物,见表1和表2。

表1 发疱性药物的类别和常见药物表2 刺激性药物的类别和常见药物类别常见药物烷化剂氮芥、苯达莫司汀等抗生素类蒽环类(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丝裂霉素等植物碱类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紫杉烷类多西他赛、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类别常见药物烷化剂卡莫司汀、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等抗生素类博来霉素、米托蒽醌、脂质体-阿霉素等植物碱类依托泊苷、伊立替康、托泊替康等抗代谢类阿糖胞苷、氟达拉滨、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铂类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等二、化疗药物外渗后的临床表现1.沿血管走向出现烧灼样疼痛或局部肿胀。

2.外渗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严重者出现大水泡、成簇疱疹及局部紫斑溃疡、坏死。

3.皮肤出现紫黑色,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由中心向外逐渐蔓延,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皮下组织坏死,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4.沿血管静脉通路方向串状皮疹,沿静脉走向局部可见浅表红斑、奇痒、水肿、触痛,个别患者伴有心悸、不适等症状,是“静脉怒张”反应的主要特征。

停止用药后,1天内症状可以缓解。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1.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注,尽量用注射器回抽血管内残留药液。

发生外渗后的患肢要减少活动,抬高肢体24~48h,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建议从中心静脉输注的药物

建议从中心静脉输注的药物
垂体后叶加压素/抗利尿激素
10%或更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10%氯化钾(75ML/L)或更高浓度
氮芥
阿霉素
紫杉醇
长春碱
诺维本
长春新碱
更生霉素
柔红霉素
表柔比星
伊达比星
丝裂霉素
米托蒽醌
卡铂
顺铂
卡氮芥
美法仑
环磷腺苷
达卡巴嗪
依托泊苷
氟尿嘧啶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链脲菌素
替尼泊苷
伊立替康
异环磷酰胺
多西紫杉醇
建议从中心静脉输注的药物
药物一览表
刺激性或高渗性药物
腐蚀性(发疱剂)化疗药
刺激性化疗药
氨茶碱
地西泮
氨嘧啶
两性霉素
环丙沙星
更昔洛韦
艾司洛尔
肾上腺素
万古霉素
潘他米丁
多巴酚丁胺
盐酸多巴胺
去氧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苯妥英/苯妥英钠
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1.5%或更高浓度的氯化钠
新诺明/磺胺甲恶唑/甲氧苄
4.2%或更高浓度的碳酸氢钠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PPT课件
露醇,脂肪乳,TPN(700~12300)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
素、垂体后叶素等 抗生素:强力霉素、氧哌青、新青Ⅲ、万古霉
素 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与渗漏发生有关的因素
1.药物因素 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 梯度有关。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 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 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 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 炎症及水肿等。
2.物理因素 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 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 头的选择有关。
与渗漏发生有关的因素
3.机械因素 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 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 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 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 病人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
药物外渗相关知识
南钢医院
主要内容
1.概念 2.常见刺激性药物的分类 3.刺激性药物外渗的原因 4.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 5.刺激性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6.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在输注过程中,由于 各种原因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 或刺激性(或溶液)药物进入了周围 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
冷敷 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
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 西他赛等药物外渗。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 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可以使药物外渗 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物摄取,以达到减轻 渗漏范围的目的。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 (4℃~6℃) 48~72 h, 1次/6 h,每次20~ 30 min。
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 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 封闭治疗。

强刺激性抗癌药物渗漏致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强刺激性抗癌药物渗漏致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张 建华 ,孔 令 爱 ,曹义 红 ,张 玉 英
( 坊 市 人 民 医 院 ,山 东 潍 坊 2 1 4 ) 潍 6 0 1
外 周 浅 静 脉 注 射 强 刺 激 性 抗 癌 药
物 ,是 综 合 治 疗 肿 瘤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由 于 强 刺 激 性 抗 癌 药 物 对 静 脉 的 刺 激 及 注 射 技 术 易 致 药 物 渗 漏 到 血 管 周 围
部渗漏 后 2 3 ~ d发 生 , 除 I期 症 状 外 ,
部 组 织 温 度 升 高 , 代 谢 增 快 , 氧 耗 增
加 而 促 进 坏 死 。 耿 莉 华 等 为探 讨 氯 化
钾 所 致 组 织 损 伤 早 期 处 理 的 最 佳 方
法 , 将 4 只 大 鼠 分 为 3组 , 即 对 照 5 组 、冷 敷 组 和 热 敷 组 进 行 动 物 实 验 . 发 现 冷 敷 组 和 热 敷组 局 部 组 织 病 理 改 变 比 对 照 组 重 , 提 示 皮 下 渗 漏 氯 化 钾 不 应 采 取 冷 敷 和 热 敷 文 献 报
维普资讯
齐鲁护 理杂 志 2 0 0 2年 5月 第 8卷 第 5期
J OURN L ALOFQI U NURS N IG
Ma .0 2Vo. y 2 0 18No 5

基础 护 理 ・
强 刺 激 性 抗 癌 药 物 渗 漏 致 组 织 损 伤 的 研 究 进 展
压 输 液 等 , 使 血 管 内 压 力 骤 升 。 静 滴
碳 酸 氢 钠 碱 性 液 ,血 管 内 出 现 C ) (’蓄
癌 药 物 渗 漏 后 如 处 理 不 及 时 ,措 施 不
恰 当 , 会 发 生 组 织 坏 死 ,甚 至 致 残 , 严 重 者 久治 不 愈 引起 感 染 而导 致死 亡 . 现多 主 张早 期 发现 ,及时恰 当处理 。 3 1 局 部 外 敷 包 括 冷 敷 、热 敷 、硫 . 酸 镁 湿 敷 、外 用 类 固 醇 软 膏 及 中 药 外 敷 等 。 较 为 肯 定 的 是 冷 敷 ,郝 永 红 等 l 在 动 物 模 型 上 观 察 了 热 敷 、冷 敷 6 及 中 药 湿 敷 , 以 冷 敷 效 果 较 优 冷 敷 可 使 血 管 收 缩 , 减 少 药 物 吸 收 , 且 可 促 进 某 些 药 物 局 部 灭 活 作 用 ,尤 适 用 于 抗 癌 药 物 及 一 些 非 缩 血 管 药 物 渗 漏 。 热 敷 可 改 善 早 期 缺 血 情 况 、 但 对 已 发 生 严 重 缺 血 者 却 有 害 . 因 可 使 局

导泻的药物原理及作用

导泻的药物原理及作用

导泻的药物原理及作用
导泻的药物原理主要是通过促进肠道蠕动或增加肠道分泌物的排泄,从而达到清空肠道的目的。

导泻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 刺激性导泻药物:如大黄、芒硝等,主要通过刺激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排出速度,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

2. 渗透性导泻药物:如乳果糖、泻盐、甘露醇等,通过增加肠道内腔的渗透性,使肠道内液体增加,促使水分进入肠道,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

3. 润滑性导泻药物:如液体石蜡等,通过润滑肠道表面,减少粪便与肠道壁之间的摩擦力,促进排便。

导泻药物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便秘症状,清除肠道内的垃圾和毒素,减轻肠道压力,改善消化功能。

然而,过度或长期使用导泻药物可能导致肠道依赖、萎缩、水电解负平衡等副作用,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导泻药物。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38 —
和给药速度对过敏反应的影响,静脉注射激发应保证足量、一次性快速地将受 试物注射入动物体内。经皮给药的受试物应保证在局部的有效暴露浓度和时间。
(三)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提供相应的照片。 (四)由于实验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目前仍无理想的Ⅱ和Ⅲ型过敏反应 的动物模型;光过敏性动物模型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等,因此一些药物的过敏 性临床前评价可采取灵活的方式,建议采用多种方法如BT、小鼠局部淋巴结试 验等。 (五)在溶血性试验中,若出现红细胞凝聚现象,应判定是真凝聚还是假凝 聚。若体外出现可疑溶血现象,应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试验,以确定或排除受 试物的溶血作用。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性试验时,应注意离心速度及温度 对结果的影响。此外,因不同的注射剂颜色及深浅不同,若其色泽对血红素的 最大吸收有干扰,则应注意排除非药物因素。 (六)结合药物的制剂特点、药理作用其他毒理学试验结果、以及临床信 息等综合分析和评价。 五、参考文献 1.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Skin irritation and sensitization testing of generic transdermal drug products. 2.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Photosafety testing. 3.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Immunotoxicology evaluation of investigation new drug. 4. EPA Healt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 OPPTS 870.7800 Immunotoxicity. 5.EPA Healt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 OPPTS 870.2500 Acute dermal irrit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810
5.6 810
5.6 1130
5.6 1130
含氨基酸其他制剂

复方氨基酸双肽注射液:本品的容积渗透压高于 800mosm/L(1030mosm/L),应从中心静脉输注。

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注射液:本品的容积渗透压 750mosm/L,可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输注
脂肪乳外渗


分类


血管刺激性药物
葡萄糖酸钙 氯化钾 七叶皂苷钠 胺碘酮 果糖二磷酸钠
高渗性药物
血管收缩药 扩血管药物 化学治疗药物
甘露醇 50%葡萄糖 脂肪乳剂 氨基酸
多巴胺 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 前列地尔 奥扎格雷 化疗药物 抗菌药物
血管收缩药

皮肤、粘膜血管存在α受体, α受体激动时会 引起血管收缩,一旦渗出会引起组织坏死,即 使对粘膜表面应用也会引起血管收缩、疼痛、 缺氧。 给药途径?
临床常见刺激性药物简介
2015.5.14
1.解剖因素:肥胖、高龄、血管的直径 2.生(病)理因素:上腔静脉压迫、乳癌术后 3.注射部位:选择粗直的大血管 4.医源性因素:静脉穿刺技术 5. 患者因素:依从性 6.药物因素
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

处理原则 1)促进液体重吸收 2)使用拮抗药物 3)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4)控制药物浓度和滴速
甘露醇 50%葡萄糖 氨基酸制剂
多巴胺 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 前列地尔 奥扎格雷 化疗药物、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不同渗透压率外周肠外营养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刘菁等.医药导报.2014 .33 (5 ):597-599
高渗透浓度液体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将细胞内 液的水分吸出,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死亡,血浆中 渗透压力大大提高,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聚集;同时前列 腺素 E1和 E2释放, 血管壁通透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也会显 著增加 。
调节pH值;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时观察穿刺部位;血 管的选择
胺碘酮
pH5.5,渗透压高,对血管刺激性大。可能的炎 症反应表现为直接通过外周静脉给药时出现浅 表性静脉炎、注射部位反应,例如疼痛、红斑、 水肿、坏死、渗出、浸润、炎症、硬化、静脉 炎、血栓静脉炎、感染、色素沉淀及蜂窝组织 炎 注射液使用PVC装置可以析出其中的增塑剂
脂肪乳外漏,形成脂肪小滴,在输注部位造成局部毛细血 管或组织阻塞,毛细血管中可见脂肪栓子,引起皮肤红肿、 胀痛、出血、渗出、水肿、坏死及纤维性变等 处理: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 肪栓水解为游离脂肪酸。透明质酸酶为能水解透明质酸的 酶,可促使皮下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 而利于吸收,常稀释后以细针头在渗出处分5处注射。为避 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150~300μm加入0.25%的 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做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 收。

分类


血管刺激性药物 高渗性药物 血管收缩药 扩血管药物 化学治疗药物
葡萄糖酸钙 氯化钾 七叶皂苷钠 胺碘酮 果糖二磷酸 钠 甘露醇 50%葡萄糖 脂肪乳剂 氨基酸 多巴胺 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 前列地尔 奥扎格雷 化疗药物 抗菌药物
前列地尔
PGE1 所致静脉炎和疼痛主要是由于 PGE1 扩张 血管,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渗出, 产生 炎症 本身为致炎因子
间羟胺肌内注射后10min发挥作用,持续约1h; 静脉注射后1~2min发挥作用,持续约20min。 皮下或肌内注射用于预防低血压
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处理:酚妥拉明封闭、硝酸甘油乳膏 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 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或外渗早期可采用 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g)湿 敷或25%硫酸镁湿敷
分类


血管刺激性药物
葡萄糖酸钙 氯化钾 七叶皂苷钠 胺碘酮 果糖二磷酸钠
高渗性药物
血管收缩药 扩血管药物 化学治疗药物
甘露醇 50%葡萄糖 脂肪乳剂 氨基酸
多巴胺 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 前列地尔 奥扎格雷 化疗药物 抗菌药物



口服钙盐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性 注射钙盐不应当进行肌内或皮下注射,因 其刺激性会导致皮肤坏死、腐肉形成等局 部反应,在进行静脉注射时应小心预防外 渗。 用10%葡萄糖注射液吸收后缓慢注射,每分 钟不超过5ml

将洗净的马铃薯切成3 mm~5 mm 薄片外敷于液体外渗处,外
敷面积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6 h 更换1 次。
脂肪乳
氨基酸
5% 250ml
5% 500ml
8.5% 250ml
8.5% 500ml
11.4% 250ml
11.4% 500ml
pH值 渗透1100mOsm/kg·H2o
5.6 45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6 450
组织脱水药,高渗药物1100mOsm/L,可以使细胞内液体转运至细胞外, 一旦渗出,可以造成组织水肿,皮肤坏死,还可以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处理: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或外渗,应 立即给予妥善处理。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外渗 时应选择热湿敷。用50 %硫酸镁液浸过的纱布局部湿敷,纱布 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2 h 更换1 次。

果糖二磷酸钠
pH3.5~5.8,注射过程中药液外渗到皮下会造 成局部刺激和疼痛 H+作为致痛物质可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产生致 痛的传入冲动 滴注时间要求10min以内,易造成血管平滑肌 痉挛加重疼痛

分类


血管刺激性药物
葡萄糖酸钙 氯化钾 七叶皂苷钠 胺碘酮 果糖二磷酸钠
高渗性药物
血管收缩药 扩血管药物 化学治疗药物
氯化钾注射液
口服钾盐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静脉滴注浓度高、速度 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 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七叶皂苷钠




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pH4.6 制剂中含有微粒,可以造成局部堵塞或供血不足, 组织缺氧时造成炎症和水肿 抗炎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增加,造成伤口愈 合延缓 老年患者用药静脉壁硬化,血管平滑肌回缩无力, 输液针孔闭合不满意,易致药物渗漏



成人一日一次,1~2ml(前列地尔5-10μg)+10ml生 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缓慢静注,或直接入小壶 缓慢静滴 本制剂与输液混合后2小时内使用,残液不得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