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荷斯坦奶牛冷热应激及其分布特征

合集下载

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作者:邱玉奇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9期邱玉奇(黑龙江省安达市屠宰管理所 151400)奶牛生产中,一直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大部分饲养荷斯坦奶牛,其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点,在环境温度为16~23℃条件下饲养最适宜,高产奶牛为15~20℃。

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奶牛为适应环境,会在生理方面产生一系列变化,即发生热应激反应,使其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腐蹄病等,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减少,母牛则降低受胎率。

1 添加足量水奶牛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养分之一是水。

牛奶中87%左右是水,一般奶牛每产牛奶lkg,需要摄入的水分为4. 5~5kg左右,随温度的不断给升高,水奶比不断增大。

例如,当温度由10℃升高至38℃,饮水量与产奶量之比由4:1增大至26:1。

此外,还受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产奶量、干物质摄人量、钠的摄人量和其他因素都会对水的消耗造成影响。

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供给奶牛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或水槽要定期进行清洗,确保将其中的饲料残渣和水藻清除干净。

在栓系式牛舍中,如果两头奶牛使用同一个水槽,注意不能够在弱势奶牛的旁边饲养强势奶牛;如果通过重力为水槽供水,必须保持足够高的水流速度,从而确保奶牛无需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够饮到水。

在开放式牛舍中,一般每20~25头奶牛至少需要设置一个饮水区域,安装的水槽宽度要在30cm以上,深度在lOcm以上,最好确保每15头奶牛的饮水空间在60cm以上。

2 增加能量水平奶牛发生热应激时,摄人的能量减少,但是其维持能量需要却有所升高,因此对于高产奶牛日粮中的能量是第一限制性养分。

在奶牛摄人的饲料干物质减少的情况下,要提高日粮中能量水平来满足机体维持能量的需要,一般是采取将日粮中粗精比降低或者添加脂肪等方式来实现。

在高温环境下,奶牛采食量降低,且饲料利用率明显降低,因此一定要根据奶牛的采食量对精料配方进行适当调整,提高营养浓度,用于补充因热应激造成的养分摄人不足。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目录1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1)2热应激对奶牛的主要影响 (1)2.1饲料采食减少 (1)2.2产奶性能降低 (1)2.3繁殖机能障碍 (2)2.4促使疾病发生 (2)3奶牛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2)3.1优化牛舍环境 (2)3.2调整日粮配方 (2)3.3添加相应药物 (2)3.4改变放养时间 (3)3.5加强饮水管理 (3)3.6实施通风喷淋 (3)3.7变更配种时间 (3)3.8加强疾病防控 (3)4结语 (4)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应对措施环境温度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认为,在8~16 ℃的环境中奶牛的生产性能发挥得较好。

但是,在炎热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了奶牛适宜生存的上限值时,奶牛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也称中暑。

热应激对奶牛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会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给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所以,在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奶牛是耐冷不耐热的恒温动物,体温的恒定是靠产热(包括体内代谢产热与从环境中吸收热能)与散热的平衡来实现的。

奶牛的体型较大,在泌乳和新陈代谢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但相对散热面积较小。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体内的产热量与通过体表汗液蒸发、粪便排泄、呼吸等途径散失的热量相当,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保证机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热应激是应激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其应激源就是持续的高温。

奶牛的热应激综合症,就是指奶牛受到超出其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时,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碍的全身性适应症,机体的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及内分泌等代谢均发生紊乱。

生产中,热应激对奶牛产生的危害作用有一定的积累效应,后期可能更为严重。

2热应激对奶牛的主要影响2.1饲料采食减少在热应激状态下,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较正常下降10%左右。

如何控制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和氧化应激

如何控制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和氧化应激

如何控制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和氧化应激热应激对奶牛来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挑战,它能够危害奶牛的生产、健康及繁殖性能。

要应对热应激,奶牛必须调整它们的新陈代谢。

应对热应激的两种替代机制是:1 首先散失体内的热量。

包括提高呼吸频率、发汗、喘气及机体中央血液改变方向流向外围组织的速度加快。

2 使热能的产生最小化。

包括瘤胃活动、消化和干物质采食。

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新陈代谢发生改变,需要更多能量用于应付热应激。

结果导致维持需要增加,以支持机体散热过程。

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也降低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能力,结果使奶牛的能量采食量降低。

维持产奶能量需要的增加和热应激条件下能量摄入量降低的矛盾,结果导致奶牛全程生产性能和泌乳量显着降低。

活性氧种类(ROS)在讨论热应激范围内,重点是要理解热应激,在许多家畜和实验动物中,热应激与体内活性氧(ROS)的增加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热应激与氧化应激具有直接的关系。

ROS会引起细胞、蛋白质分子和DNA的严重损伤,结果增加了维持能量的消耗。

在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维持能量的需要量增加,除增加能量消耗外,热应激还降低了能量摄入量。

ROS产量的增加将会引起动物抵抗氧化的内源系统失衡。

体内外研究表明,热应激能够增加动物的氧化应激。

Bernabucci 等(2002)发现,在热应激条件下,对处于围产期(the transition period)的泌乳荷斯坦奶牛进行红血球抽样调查,氧化应激的几项指标均显着增加。

纵坐标:TBARS ERYTHROCYTES 红细胞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nmol/ml横坐标:产犊天数夏季,春季抗氧化体系奶牛有精密的酶系统能够应付氧化应激。

其中最公认的酶体系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体系,它能将ROS转化成水。

其它的体系包括维生素体系(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能够修复由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和破损的细胞膜及大分子物质。

这些抗氧化体系需要特殊的营养物质才能发挥其功能,如锌、锰、铜及蛋氨酸。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21.05.074
奶牛热应激是夏季造成奶牛养殖场经济效益下降的主 要原因,也是广大养殖户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奶牛的正常 体温为38.5C左右,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 0~20匸。当人 为或自然等因素使饲养环境温度超过25C时,奶牛就会因 温度过高产生热应激反应。热应激对奶牛的采食量生产繁殖 性能和免疫力都会产生影响,轻微的可以引起生产性能下 降严重的会造成代谢紊乱、脫水,甚至休克和死亡。
会随着气温而变化,气温越高,乳脂率就会越低。但在严重的
热应激状态下,由于泌乳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显著下降,乳脂率反而升高,乳
脂的总量仍然呈下降的趋势,气温和乳脂总产量呈显著负相
关遥
3 防控措施
培育耐热品种是防控热应激的关键措施,可
以选择耐热的海南本地牛与荷兰黑白花奶牛杂交,培育的杂
种就有明显的耐热、耐粗饲、抗病力强的优势。利用以色列荷
[3] 张继红,等.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口中国奶牛,2006
01):1 4-1 7.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05期
1引起热应激的原因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此范围为等热
区,奶牛的等热区为1 0~21 ,当外界温度超出这个范围后, 机体就会表现出非特异性防御应答反应,导致发生热应激综 合症。热应激的产生和环境因素、动物的生理阶段、生产水平 以及胎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饲养的奶牛品种多为中国 荷斯坦奶牛,耐寒怕热,体型大,单位体重的散热面积小,而 且此品种的汗腺不发达,体表散热能力较差,奶牛生产活动 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情况下不容易散 发,易产生热应激。奶牛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饲养环境温度 超过21 °C ,奶牛的体温就会升高,超过28C ,奶牛体温就会 迅速升高,热量在体内蓄积增多,热平衡被打破,热应激综合 症就会发生。 2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2.1对奶牛生理状况的影响热应激会对奶牛的生理状态 产生很大的影响,热应激刺激下,奶牛分泌的唾液就会增多, 排汗也加速,体温明显上升,呼吸频率升高,呼吸的深度增 强,同时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泌乳量显著下降。热应 激还会使甲状腺机能下降,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产热量减少, 以利于缓解热应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影响消化机能,影响 胃肠蠕动,造成食欲降低。 2.2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会使奶牛的食欲和采 食量下降,会引起泌乳量下降。当饲养温度在21 C以上时, 气温每升高0.6C ,奶牛采食干物质的数量下降1.4kg,泌乳 量下降1.8kg遥据统计,泌乳奶牛每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以冬 季分娩的母牛最高,7、8月份的最低。 2.3对牛奶乳汁成分的影响奶牛热应激不仅会影响泌乳 量,还会对乳汁成份产生影响袁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及非脂 固形物含量都会因为高温而下降,导致乳品质下降。根据李 振等研究表明,一年中夏季乳脂率最低,黑白花奶牛的乳脂 率7~8月份为3.3% ,11~12月份为3.66% ,牛奶中乳脂含量

夏季奶牛热应激处理

夏季奶牛热应激处理

夏季奶牛热应激处理
热应激是奶牛养殖行业的一个重大挑战,它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和瘤胃的健康均有着不良影响,可能给整个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奶牛本身汗腺不发达,只有人体的十分之一,并且饲料在奶牛瘤胃经过微生物发酵、奶牛妊娠以及泌乳过程都会产生代谢热。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到外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呼吸频率增加、直肠温度升高,同时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下降,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也会下降。

尽管奶牛场采用了遮阳棚、风扇、喷淋等环境降温措施,但相对热应激对奶牛整个泌乳期产生的严重影响,所采取的防范措施依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为了保证奶牛健康和产奶量稳定,除物理防暑降温措施之外,奶牛夏季的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添加过瘤胃营养物质,对奶牛热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生理、繁殖都有严重的影响,改变饲养环境条件来缓解热应激是手段之一,同时配合提供足够的过瘤胃营养物质,才会使奶牛在高温条件下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全面提高奶牛机体免疫力,保持机体健康,给养殖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奶牛热应激的产生及营养调控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产生及营养调控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产生及营养调控措施
牛热应激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典型现象,有时也被称为“牛夏”,
是因废气、雨水以外的室外环境温度超过牛体内自调温的温度范围而
引起的热负荷。

热应激会导致牛的体重和经毛量下降,还可能出现繁
殖停滞、出现脱水现象,对其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一定
要采取有效的营养调控措施来缓解牛热应激的影响。

首先,加强饲喂管理:应尽可能提高牛粮的品质,及时增加容积
质量,以促进牛粮消化。

其次,改善牛群环境:为了减少牛体外部环
境的温度,使它们远离烈日,下午在阴凉处休息,并增设降温工程,
如喷雾,柔软池等。

此外,也可以在牛群外围建造一个绿色树篱。

再次,加强日常护理:缩小棚内牛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室外加强扫地、除尘等清洁措施。

最后,控制饲喂:建议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选择
饮水管理、适当降低饲料容量等方式来调节牛的饲料量。

总之,营养调控措施是缓解牛热应激的重要手段,应根据环境与
气候变化情况灵活应用,以确保牛健康。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在奶牛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指导员针对养殖场户在饲养奶牛过程里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管是奶牛养殖户还是技术员,对奶牛热应激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牛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影响了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下面就热应激对奶牛饲养的危害及防治,作一简要的论述,希望在实际生产指导工作中能起到一定作用。

一、总论奶牛热应激综合征是指奶牛本身在受到超出其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时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异常反应。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

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夏季高温炎热,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

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

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

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更大,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散热和改善奶牛的营养供给,使其增加采食量。

二、控制奶牛热应激的必要性应激是为了克服应激源的危害性,以保持体内平衡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就会逐步失去应付能力,从而出现病理状态。

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潮湿,极易引起奶牛热应激。

当奶牛承受的热量超过它所能散发排出的热量时,即处于热应激状态。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益,因而受到养牛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三、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奶牛的产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不断地从饲料中摄取能量来满足生命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又不断地向环境中释放热量。

热应激对奶牛有什么危害

热应激对奶牛有什么危害

热应激对奶牛有什么危害奶牛热应激来源:①奶牛瘤胃产热:微生物活动、粗饲料发酵。

②环境带来的应激:阳光直射,热传递(环境温度大于牛体温时、牛体与牛体之间)③THI>68热应激即出现。

一、热应激的危害1、降低采食量奶牛理想的温度是4℃~21℃,热应激导致奶牛体温、呼吸、心率等一系列指标增加,代谢水平提高,内分泌紊乱,影响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产奶量。

当环境温度从25℃升到27℃时,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当环境温度升到30℃以上时,奶牛的采食量急剧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奶牛的采食量仅为适温时采食量的20%到40%。

干物质采食下降大于10%~15%时,饲料利用效率下降,奶牛摄入的能量用于产奶的比例下降。

2、降低产奶量和乳成分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含量也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降低,温度每升高1℃,蛋白合成量下降0.01kg。

当温湿指数THI>72时,每增加一个单位,泌乳量降低0.2kg,乳脂和乳蛋白合成量分别降低0.012kg 和0.009kg。

乳脂率也会下降。

同时,牛奶的干物质含量也会下降。

3、降低繁殖力高温热应激时,奶牛调动一切因素用来散热。

皮肤表明血流量增加,内部器官(包括子宫)血流量减少,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殖机能。

夏季受胎率只有春季和秋季的60%左右。

4、降低抵抗力,易发疾病夏季胎衣不下发病率也比冬季高,导致子宫炎发病率也高,影响配种受胎。

高温也降低牛的免疫力,易发流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夏季病原微生物增殖速度快,如果牛舍卫生状况不好,易感染乳房炎、子宫炎、蹄叶炎等炎症。

二、热应激的诊断和监测1、监测牛舍温度和湿度(干湿温度计)当牛舍内温度达到30℃,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0%时,处于轻度的热应激当牛舍内温度达到35℃,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时,处于严重的热应激3、测定直肠温度如果有一半的牛直肠温度超过39.4℃,说明处于轻度的热应激状态如果有一半的牛直肠温度超过40.0℃,处于严重的热应激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荷斯坦奶牛冷热应激及其分布特征 贺延梅 ,李化龙 ,刘新生。,上官晓梅 (1.杨凌气象局,陕西杨凌712100;2.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14; 3.陕西省成阳农业气象科研所,陕西成阳 712034) 

摘 要:依据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适宜温度指标.提出了标准产奶日的概念;根据奶牛≥25℃热应激持续日数 (Gwd)与一地纬度(w)、经度( )、海拔高度(H)的关系 建立了适于陕西地理特征的奶牛热应激日数计算模型, 依计算结果,将陕西划分为严重热害区、次重热害区、弱热害区和无热害区;根据标准产奶日、热应激和冷应激持 续日数.将陕西省划分为中国荷斯坦奶牛温暖气候适生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冷凉气候适生区和中国荷斯坦奶牛 夏热气候适生区。 关键词:荷斯坦奶牛;热应激;标准产奶日;陕西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地域南北狭长,跨越 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境内地势复 杂,地形多样,分布有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 地三大地貌区。不同气候带及类型各异的地理条 件决定了陕西南北气候差异甚大。冬季北部寒 冷、夏季中部酷热,不利奶牛产奶的热应激和冷应 激强度差异较大,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带来很大 的影响。运用气候资料,对陕西荷斯坦奶牛冷、热 应激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必要的分析,对科学指导 陕西奶牛的区域布局,运用工程及生物学手段改 善奶牛的生产环境,趋利避害促进奶牛业生产的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来源 在陕西气候条件下,影响奶牛产量的主要气 候因子是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日平均气温≥25 ℃的高温及日平均气温≤0℃的低温可引起奶牛 根据陕西省气候整编资料(1970—2000年),分县 统计全省各地多年日平均温度≥25℃的高温持 续日数和日平均温度≤0℃的低温持续日数,作 为各地热应激和冷应激资料用于分析计算。 

2 中国荷斯坦奶牛适生气候指标 2.1奶牛标准产奶日 中国荷斯坦奶牛,原称黑白花奶牛,是利用引 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黄牛杂交改良 种,为陕西奶牛生产的主要品种。荷斯坦奶牛耐 寒不耐热。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受环境温度影响很 大,其适宜产奶温度为8一l9℃,温度高于l9℃ 产奶量开始降低,≥25℃出现热应激反应,产奶 量急剧下降,仅为适温条件下产奶量的70 。低 温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也有一定影响,但与高温 相比,受影响幅度相对较小,在0—8。C时,产奶量 较适温条件下产奶量降低近l0 ,低于一5℃,产 的热应激和冷应激反应,最终降低奶牛的产奶量。 奶量降至适温产奶量的85%[引。 表1 不同温度条件下奶牛产奶相对值 

根据文献[2]产奶量与温度的关系,将陕西全 年奶牛生产季以温度条件划分为六个不同产奶期: I、寒冷产奶期:日平均温度T<一5℃的时 段。其持续日数称之为寒冷产奶日数(d。)。 Ⅱ、次冷产奶期:日平均温度一5≤T<O℃的 时段,其持续日数称之为次冷产奶日数(d )。 Ⅲ、温凉产奶期:日平均温度0≤T<8℃的 时段,其持续日数称之为温凉产奶日数(d )。 收稿日期:2010-09—25 Ⅳ、适宜产奶期:日平均温度84T<l9℃的 时段,其持续日数称之为适宜产奶日数(d )。 V、温热产奶期:日平均温度19≤T<25℃ 的时段,其持续日数称之为温热产奶日数(d )。 Ⅵ、高温产奶期:日平均温度T≥25℃的时 段,其持续日数称之为高温产奶日数(d。)。 以适宜产奶期奶牛经历的一天称为一个标准 产奶日。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应的奶牛产奶量相 ・ l34・ 陕西农业科学 2Oll(1) 对值(wi)与其对应的持续日数(d_)的乘积值,可将 不同温度条件下产奶持续期换算成标准产奶日数。 

一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奶牛累积标准产奶日 (Bzd)可由下式计算: Bzd—E6一】Wi*di 一0.850*dl+0.875*d2+0.905*d + 1.000*d4+0.900*d5十0.700*d6 (1) 年累积标准产奶日数据综合反应了一地不同 温度条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2.2奶牛热应激持续日数及分布 中国荷斯坦奶牛在日平均气温T≥25℃的 条件下,发生热应激反应。为确定不同地区≥25 。C高温时段的持续时间,建立≥25℃热应激持续 日数(Gwd)与一地纬度(w)、经度(as)、海拔高度 (H)的统计方程,经回归计算,确立如下关系: 图例 零热害区域 Gzvd一73.48踟(H)+4.06 一2.16W 一131.73 (2) 当计算Gwd值出现负值时取Gwd一0,相关 系数R。一0.8245。 通过(2)式可计算出全省不同地区奶牛热应激 持续El数。依全年热应激出现天数的多少,将影响 奶牛产奶量的高温热害划分成四个不同等级: 严重热害(I):热应激持续日数RD≥60 d; 次重热害(Ⅱ):热应激持续日数60>RD≥ 30 d; 弱热害(1id:热应激持续日数30>RD≥5 d; 无热害(IV):热应激持续日数RD<5 d。 依据上述奶牛热害指标,可将陕西荷斯坦奶 牛的高温热害划分为严重热害区域、次重热害区 域、弱热害区域、零热害区域四个区域(图1)。 

图l 陕西荷斯坦奶牛高温热害等级分布区 严重热害区域:包括陕南的汉滨等六县区,关 零热害区域:包括陕南的千阳等lO县,秦岭 中的临潼等22县市区,渭北的蒲城等三县,共31 山地的太白,渭北的宜君等7县区,陕北的府谷、 县市区。其中以蒲城和汉滨两地高温热害持续时 问最长,热应激持续期在80 d以上。 次重热害区域:包括陕南的商州等9县市区, 关中的岐山等三县区,渭北的白水、合阳、耀州及 陕北的吴堡、石泉等5县,共17县市区。 弱热害区域:包括陕南的镇巴、南郑、关中的 凤翔、陈仓、渭北的彬县、永寿、印台、王益及陕北 的佳县、延川、延长等l1县市区。该区≥25℃的 热应激天数在5—30 d。 等19县区,共36个地区。 2.3奶牛冷应激持续日数及分布 中国荷斯坦奶牛在冬季日平均气温T≤一5 ℃的低温条件下,冷应激反应比较严重。奶牛 体热散失较多,必然不断的增加能量消耗以维持 正常体温的需要,导致奶牛产奶净能减少,产奶量 下降,养奶牛的经济效益降低。依全年冷应激出 现天数的多少,将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低温冷害划 分成三个不同等级: 贺延梅等:陕西荷斯坦奶牛冷热应激及其分布特征 严重冷害(工):冷应激持续日数LD≥50 d; 一般冷害(Ⅱ):冷应激持续日数5O>LD≥ 10 d; 无冷害(Ili):冷应激持续日数LD<10 d; 依据上述奶牛冷应激指标,可将陕西荷斯坦 奶牛的低温冷害划分为严重冷害区域、一般冷害 害区域、无冷害区域三个区域。 严重冷害区:包括榆林市全部及延安市北部的 安塞、清涧、绥德、子长、佳县、志丹、米脂、府谷、靖 边、吴旗、榆阳、神木、横山、定边等14个县区。该 区冷应激持续日数为52—84 d,以榆阳、神木、横 山、定边最为严重,冷应激持续日数达80 d以上。 一般冷害区:包括延安市南部、渭北部分县部 分县区及秦岭高山区的广大地区,主要有延长、洛 川、吴堡、延川、宜川、黄龙、宝塔、富县、甘泉、、宜 君、长武、淳化等13个县区。该区低温冷害持续日 数在28—48 d之间。 无冷害区:包括渭北大部、关中陕南全部地 区,该区冬季基本没有长时间影响奶牛产奶的低 温冷害气象灾害。 3 中国荷斯坦奶牛陕西省适生气候 评价 根据中国荷斯坦奶牛在陕西全省的年累积标 准产奶日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年累积标准产奶日 数最多的为陕南的镇坪,达346 d;年累积标准产 奶日数最少的为关中的蒲城,为326 d,两者相差 2O个标准产奶日。陕南镇平海拔l 057 m,最冷 月一月份平均温度1.1℃,冬无严寒。最热月七 月份平均温度22.6℃,夏无酷暑。全年无低温冷 害和高温热害时段,温度条件适于奶牛产奶量的 提高。关中蒲城海拔499 m,最冷月一月份平均 温度一1.4℃,无低温冷害时段。夏季六、七、八 三月平均温度均在25.0℃以上,最热月七月份平 均温度达26.4℃,热应激持续期长达84 d,高温 热害持续期长是该地奶牛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根据年累积标准产奶日、冷应激和热应激持 续日数,并考虑地理因素,可将陕西荷斯坦奶牛划 分为冷凉气候生长区、温暖气候生长区、夏热气候 生长区三个区域(图2)。 

图2 陕西荷斯坦奶牛气候适生分布区 ・ l36 ・ 陕西农业科学 2Oll(1) 冷凉气候生长区(I):冷应激持续日数≥1O d;热应激持续13数<5 d;年累积标准产奶日数 333 d以上。 温暖气候生长区(II):冷应激持续13数<1O d;热应激持续13数5O>RD≥5 d;年累积标准产 奶日数340 d以上。 夏热气候生长区(I]1):冷应激持续13数<10 d;热应激持续日数RD≥50 d;全年累积标准产奶 期小于333 d。 3.1 陕西荷斯坦奶牛冷凉气候生长区 该区主要由关中西部、渭北、陕北的36个县 市区构成。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偏低,冷应激 持续时问较长,夏季高温持续时间短,热应激现象 不很明显,年累积标准产奶13数333 d以上,与中 国荷斯坦奶牛陕西温暖气候适生区相近。 该区除陈仓、渭滨、金台、凤翔、勉县、岐山外, 其余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但农业生产条件比较 差,加之无霜期短,干旱少雨,粮食生产条件差,奶 牛饲料不充足。同时由于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交 通不便利,鲜奶;bUT业落后,是限制该区奶牛规模 生产的主要因素。 3.2 陕西荷斯坦奶牛温暖气候生长区 陕西荷斯坦奶牛温暖气候生长区涵盖陕南大 部分地区,以秦巴地区等24个县区为主。该地区 主要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奶牛全年产 奶期气候条件适宜,年累积标准产奶日数340 d 以上,为零热害发生区,最适宜于中国荷斯坦奶牛 产奶量的提高。 该地区除南郑、城固、汉阴为半山半川外,其 余均以山地为主,山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旱地 多水浇地少,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奶牛饲料比 较紧缺,全年供应不均衡,加之群众居住比较分 散,交通运输及鲜奶收购、加工条件落后,为制约 该区奶牛规模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3.3 陕西荷斯坦奶牛夏热气候生长区 该区主要包括陕南的汉江盆地大部、关中}胃 河两岸大部地区34个县、市、区。该区主要气候 特点是夏季酷热,日平均气温≥25℃的奶牛热应 激期5O一84 d,高温热害明显,严重影响奶牛的正 常生长发育及奶产量的提高。该区全年累积标准 产奶期326—333 d。 该区主要集中在汉江河谷和关中平原,灌溉 条件良好,农业发达,是陕西的主要粮油产区,奶 牛饲料供应条件较好,加之该区人口密集,消费市 场大,交通运输方便,具有规模化发展奶牛生产的 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