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东湾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_庞绪成
嵩县水磨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线 ; 9. 中心 式喷 发相 火 山 口 ;1 0. 喷 溢 相熔 岩 穹丘 ; 1 1 . 中心 式 喷 溢 相 火 山 口 ;
1 2. 爆 发火山岩颈 ;1 5. 古 火 山 口; 1 4. 三 级 火 山 构 造 编
段 、坡 前 街组 的下 段 、古近 系 的高峪 沟组 和第 四 系。 由老 出露 ,主 要岩性 为 紫红 色砂 质黏土 岩夹薄 层砂 质砾 岩 。底
1 . 新 生 界砂 砾 岩 ;2 . 长城 系 熊耳 群 火 山 岩 ; 5 . 太 华 群 混 合 变质 杂 岩 ;4 . 燕 山 晚期 花 岗 岩 ; 5. 华 力 西 中 期 正 长 岩 ; 6. 中元 古 代 熊耳 群 闪 长岩 ; 7 . 三 级 火 山 构 造 带
金 矿 床 找 矿 的 重要 标 志 。
关键词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 志
河 南 省 嵩 县 水 磨 金矿 区地 处 华 北 地 台南 缘 华 熊 台 隆 到新 依次 为 : 熊 耳 山断隆 区东 部 ,区域 内构 造十分 发 育 ,区域上 一 系列
中元 古界 熊耳群 焦 园组 中段 ( C h ) :主要 分布 于矿
号 ;1 5 . 矿( 床) 点及编号;
1 6 . 逆 断层
图1 嵩 县 南部 火 山构 造 与 矿 ( 床) 点 分 布 图Ⅲ。
作者简介 :李彬 ( 1 9 8 1 ~),男,工学学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质 、矿产等勘查工作 。E — ma i l : l i b i n 6 3 9 @1 2 6 . c o m
呈碎块状 。 沉积物组 成 ,主要分 布于沟谷 和河流阶 地。
K8矿 ( 化 )脉 位于矿 区北 部石 板 沟西坡 ,地表 出露
河南省嵩县石盘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河南省嵩县石盘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雷新喜徐少龙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9期摘要:嵩县石盘沟位于祁雨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内与成矿有关的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的论述,总结出该区找矿标志,指出本区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石盘沟嵩县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北亚带与新华夏系太行山一级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熊耳山古隆起和嵩县断陷盆地的接壤处,熊耳山大背斜的南翼及其倾伏端形成的次级褶皱—王庄—陶村背斜的北东翼,康山—上宫—祁雨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北缘。
区域地层以太古界太华群和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为主,次为古近系、第四系。
区域构造受熊耳山大背斜的南翼及倾伏端的次级褶皱—王庄—陶村背斜控制,主要构造线为北西—南东向,以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各种岩浆岩分布广泛,在时间上可分为三期。
其中岩燕山期最为强烈,主要为大规模酸性侵入岩,如西北部的花山花岗岩岩基,西南部蛇沟一带的花岗岩和西、中部的花岗斑岩主要呈岩株状产出,普遍分布的斑状黑云母角闪石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和霏细斑岩等,多呈岩枝状及岩脉状产出。
金矿化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2. 矿区地质矿区地层简单,岩浆岩较复杂,北东部北东向含金破碎带、北西部北西向含金破碎带是金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南西部北东向及北西向含金破碎带均可是金矿体的控矿构造。
2.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华群,熊耳群地层在矿区北东部小范围出露。
(1)太华群: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因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局部变为混合岩化片麻岩或均质混合岩。
(2)熊耳群安山岩:属鸡蛋坪组,主要岩石为杏仁状安山岩,含斜长石大斑晶安山岩。
不整合于太华群之上或以拆离断层的形式接触。
2.2 构造矿区位于王庄—陶村背斜的轴部偏北。
河南省嵩县大峪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河南省嵩县大峪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王凤茹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09(023)005
【摘要】大峪沟金矿位于华熊台隆的外方山断隆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均受蚀变破碎带控制,赋存于蚀变构造岩之中,产状基本与含矿构造蚀变带产状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金属硫化物及其氧化矿物,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深部火山熔浆和基底矿源层,断裂构造是该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总页数】5页(P448-452)
【作者】王凤茹
【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嵩县东湾矿区(小南沟-通峪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J], 宁先艺;杨利敏
2.河南省嵩县西白鹿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J], 马新芳;黄传计
3.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J],
4.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宋雪枫
5.河南省嵩县龙潭沟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孔令菲;王光耀;段世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新县南部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大别岩群原岩为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夹陆源
*河南省“两权”价款项目地质科研基金项目(编号:豫国土资函[2011]36 号)
袁德志(1972—),男,高级工程师,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
1
总 第 631 期
2021 年 11 月 第 11 期
现代矿业
碎屑沉积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2]。
形带(图 1)。区内脆性构造发育,主要表现为各种性
带圈定了较好的 Au 异常区。在深入了解该异常区地质特征后,开展 1∶10 000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进一步发现其中有 10 处综合异常区,圈出 14 条金矿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元素异常以
Au、Ag 为主元素(成矿元素),伴生 Cu、Pb、Sb、Bi、W 等元素异常。Au、Ag 异常内带发育,浓集中心
明显,与伴生元素异常相互套合或叠合程度高。
关键词 金矿 地球化学 找矿标志
DOI:10.3969/j.issn.1674-6082.2021.11.001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cator of Gold Deposits in Southern Xinxian,
由表 1、表 2 可知: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异常区内北北西向、北东东
(1)Au 可作为成矿元素。Sb、Au、Bi 变异系数较
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被石英脉、闪长岩脉充
大(>1),分别为 6.1、5.43、1.02,说明 Sb、Au、Bi 这 3 个
填。
元素离散程度大,呈极强分异(≥1.5)、强分异(1.0~
致呈均匀分布,成矿可能性很小或异常较弱。
了矿区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确定了异常下限值
河南省嵩县水磨金矿床特征及找矿突破

2 矿 床 特 征
2 . 1 矿 体 一般特 征
厚 度 变厚 , 倾 角 变缓 , 矿 体 厚 度 变 薄 。矿 体 最 大厚 度 2 . 3 2 m, 最 水 磨 金 矿 区 自东 而 西 分 水磨 、 马蹄 沟 、 黄 六成 矿段 : 水 磨 小厚 度 0 . 9 7 m. 平 均厚 度 1 . 6 4 m. 矿 体 厚 度 变化 系数 为 l 1 8 %. 矿 段 以钼 、 金矿化 为主 , 马蹄 沟 矿 段 以金 矿 化 为 主 . 黄 六 成 矿 属 较 稳 定 。 矿 体 最 高品 位 1 1 . 9 6 x 1 0 . 最低 品 位 1 . 0 8 x 1 0 6 - . 平均
3 4 5 . 3 7 k g ; ( 3 3 3) 矿石量 1 5 41 7 I t , 金金属 量 6 7 9 . 9 7 k g , 矿 体 平 均
岩 浆 岩 主要 为 熊耳 群 鸡 蛋 坪 组 中 酸性 火 山 喷 出岩 。 与 本 区金 矿 化 关 系密 切 的 五 丈 山岩 体 位 于矿 区 北 部 .属1 0 6 - 。 厚度 1 . 7 0 m。 占全 区 资 源量 5 0 . 3 7 %。
Y1 — 1 矿 体赋 存 于 Y F 2构 造破 碎 带 中. 为矿 区较 大的 隐伏 矿体之 一 , 矿体埋 深 4 8 0 ~ 5 2 0 m。 沿走 向控 制 长 度 1 6 0 m。 沿 倾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5 } 3 6 — 0 0 9 9 — 0 2
河南省嵩县东湾金矿区小南沟详查设计

,
、
。
,
孔 位 根 据 地 形 特 征 可 适 当移 动
,
。
受
褶 皱 有 两 种 类型
。
一 是 分 布 于 西 南 角 的太 华 群地 层 出露 部
, , ,
参考文献 郑 荣 才 邓 江 红 岩 石 学 简 明 教程
.
四]
北京
:
地
,
位 的 线 型 基底 褶 皱 二 是 盖 层 褶 皱 盖 层 褶 皱 亦 有 两 种 类型 其 一 是 分 布 于 马 超 营 断 裂 带 南侧 的 台 缘褶 皱 带 其 二 是 分 布 于 东 部 的大 庄 中 胡 宽 缓 背 斜 从 地 层 产 状 来 看 呈 一 单 斜 形 迹
,
区域
。
x . 7 10 6 平均 品位 7 品 位 变化 系 数 15 1 4 % 属 不均匀程 度 依据 《 岩 金 矿 地质 勘 查 规 范 》 确 定 小 南 沟 矿 段金 矿 为 第 1 勘
,
( 一 ) 地 层 区 内 出露 地 层 为 中元 古 界 长 城 系 熊 耳 群 鸡 蛋 坪 组上 段 岩性为英安岩 流纹质英安岩等 至 新 为 太 古 界 太 华群 的 变 粒 岩 混 合 岩 等
;
勘查
。
关键词
:
深 部 矿 体探 测
勘查 方 式
;
成 矿预 测
;
问 题 建议
,
化 高 岭 石 化 绢 云 母 化蚀 变岩 酸岩脉
。
,
局 部 有 早 期 白 色 石 英 脉及 后 期 碳
为 了进 行 河 南 省 篙 县 东 湾 金 矿 区小 南 沟 的 深 部 探 测
, ,
为矿
四
河南省嵩县牛头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浅析

河南省嵩县牛头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牛头沟金矿是嵩县金牛公司的一个探矿区,结合牛头沟金矿以往地质资料和实地工作资料,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为该地区确立找矿方向和寻找相以类型矿床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牛头沟金矿;河南嵩县1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
牛头沟金矿位于小章沟-白土塬古火山构造带北部,五丈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属1-A-甲大环形异常带内。
出露地层为长城系熊耳群焦园组下段(Chj1)和中段(Chj2),区内褶皱简单,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南东。
区内岩性为安山岩类、安山玢岩类、英安岩类、流纹班岩类及粗面岩类。
2)构造。
矿区位于熊耳山断隆东南翼,褶皱构造简单。
地层呈单斜产出,总体倾向南东,局部北东或南南东,倾角5°-45°,一般10°-25°,变化较大,主要为古火山构造及断裂构造所致。
矿区断裂发育,大小共有11条,最长的M14横贯矿区中部,全长大于3 km,矿区内控制长度1615 m,根据断裂走向,结构面力学性质,及控矿特征,矿区内断裂可分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四组。
北西向断裂横贯矿区,是主要的控矿断裂,北东向断裂错断了北西向断裂。
其余各组断裂,不甚发育,蚀变矿化甚微。
3)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三种,即熊耳期火山岩,华力西期正长岩、正长斑岩,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它们喷出岩,脉岩、侵入岩的形成式存在。
4)围岩蚀变。
矿区热液活动沿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发育,分布于断裂带内及两侧围岩中,蚀变种类多、强度大,蚀变方式包括面型浸染、脉状、网脉状、团块状、透镜状等交代充填。
由于不同方向构造的性质差异,其蚀变类型也相差悬殊。
2矿床成因随着熊耳山地区金矿大规模勘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测试成果。
现就牛头沟金矿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境内,是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金银矿床之一。
该矿田在构造上属于晚古生代晚期的伊洛蒙古造山带,是一个以古生代岩浆活动为主的大型热液型金银矿床。
本文旨在对该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地质特征1.岩性特征矿田区域被下古生界的花岗岩、二叠系的火山岩和含煤层相沉积岩包围。
主要的矿种为金矿和银矿,伴生有少量的铜、铅、锌等。
金矿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体内的脉状矿体和石英脉中,银矿则多寄生在花岗岩围岩中的石英脉中。
金矿和银矿成矿过程中,一般以脉状矿、床状矿及点状矿等多种矿体形态出现。
2.构造特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位于中条山鄂尔多斯—辉南褶皱带伊洛蒙古期构造体系中的牛背葫芦—孟津构造带,是一个弧后盆地-拐弯山构造背景下的大型热液型金银矿床。
在这个构造背景下,矿区呈现出中小规模的岩体变形,具有岩浆热水分离作用。
3.矿化特征矿田中的金、银矿石主要分布在花岗质脉和石英脉中。
金和银是由热液作用初始成矿元素,在流体带到达顶部出现渗流、降温及沉淀作用后沉积下来,形成含矿流体床状矿体。
矿石中含有大量石英、二氧化硅等,是一种典型的热液成因的纯矿物。
二、找矿远景分析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金银矿区,其找矿前景非常广阔。
在该矿田周边区域也发现了一系列类似成矿地质条件的地区。
在寻找类似的金银矿床时,需从构造、岩性、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的含矿体性质多变,未来的找矿活动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探测,如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手段。
三、结论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是一个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大型热液型金银矿床。
金银矿物主要寄生在花岗质脉和石英脉中。
未来如欲在该矿田中寻找更多富矿化点,需要加强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多个方面的探测研究,同时加强与周边矿区的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ng Formation; γ5 3 - Lower Member of Yanshanian granite
矿床类型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破碎带宽一 般 1 ~ 8m,最大厚度超过 20m,矿体产状陡倾,并严 格受破碎带控制。金品位局部较高,一般 1 × 10 - 6 ~ 3 × 10 - 6 ,地表氧化矿可堆浸产金( 图 3) 。 2. 2 九仗沟金矿
近南北向断裂中以 NNE 向的东湾断裂与金矿 关系密切,目前发现的主要矿床包括九仗沟金矿、东 湾金矿、庙岭金矿等。由三条构造破碎带组成的断
图 3 前河 IV 号金矿体地表露头 Fig. 3 Photo showing outcrop of the
Qianghe gold vein No. IV
层组 组 成,宽 度 500 ~ 600m,破 碎 带 间 距 100 ~ 150m,断面倾向 NW,倾角 50° ~ 65°,呈舒缓波状延 伸。以东湾为界,以南为近南北向,以北为 NNE 向 ( 走向 20° ~ 30°) 。单条构造破碎带宽 80 ~ 100m, 带内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蚀变岩发育,其原岩成分 为流纹岩及英安岩,角砾大小不等,多在 2 ~ 10mm 以上。部分角砾硅化强烈。破碎带内左行平推挤压 特征明显,并可见多组构造滑动面,局部见断层泥和 劈理化带等,显示了多期活动的特点。构造带内硅 化、钾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强烈,方铅矿化、黄铁 矿化发育,并伴有金矿化。构造破碎带形成于金矿 化之前,为成矿前断裂构造,是金成矿溶液运移富集 的通道及有利部位。金矿体严格受东湾断裂控制, 主矿体位于构造带中心的内蚀变带内,分支复合、膨 大收缩现象普遍( 图 4) ,且矿体向北西方向侧伏明 显( 图 5) 。
前河金矿床受马超营断裂的次级平行断裂控 制,呈东西走向展布,倾角一般为 50° ~ 65°,断裂带 宽 3 ~ 20m,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延伸,膨大收 缩和分支复合现象明显。构造岩包括塑性流变作用 形成的糜棱岩及流劈理和脆性变形作用形成的构造 角砾岩、碎裂岩、挤压透镜体( 要梅娟等,2008; 辛志 刚,2010) 。与金成矿有关的各种蚀变普遍较强,集 中分布于断裂的顶、底部位,蚀变矿化种类主要有硅 化、钾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 褐铁矿化) 、方铅矿 化、闪锌矿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 图 2) 。
0 引言
河南嵩县是我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地,黄金产量 居河南省第二位。本区先后有地矿及有色系统的多 支地质队、高校及研究院所的许多学者在此工作,积 累了大量的成果资料。已有研究对区域成矿背景、 秦岭造山带、岩浆岩、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比较 深入( 刘红樱等,2000; 张国伟等,2004; 闫全人等, 2009; 陈 衍 景 等,2009; 杨 明 慧 等,2009; 时 毓 等, 2009; 卢欣祥等,2004,2007; 裴玉华等,2007; 庞振山 等 2004; 燕建设等,2000) 。找矿方面,以河南省地 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为首的地质队伍,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该区及外围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钼、金、铅 锌和萤石矿床,如鱼池岭斑岩型钼矿、祁雨沟和店房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前河蚀变岩型金矿等都有一定 的影响和知名度。不同研究者对有关矿床的成因、 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地球化学行为等有侧重地进行 了探讨( 王 义 天 等,2001; 巴 安 民 等,2006; 梅 秀 杰 等,2008; 要梅娟等,2008; 邓小华等,2008; 李诺等,
图 2 前河金矿地质图 Fig. 2 Geological map of the Qianghe gold deposit
1 - 构造破碎带; 2 - 断层及编号; 3 - 矿体及编号; Q - 第四系; E - 古 近系; Pt2 x - 中元古界熊耳群; Pt2 xj - 鸡蛋坪组; Pt2 xj3 - 鸡蛋坪组上
[摘 要]东湾金矿田受区域性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构造联合控制,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 好,已发现多处金矿床及金矿点。主要金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东湾断裂蚀变带及其两侧的近东 西向断裂带内,构造带宽 2 ~ 20m 不等,最大宽度超过 30m。矿体倾角 50° ~ 65°,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延 伸,膨大收缩、分枝复合现象普遍。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 褐铁矿) 化、方铅 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区域成矿学及物化探研究表明,东湾断裂南段的近 5km 空 白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验证钻孔证实该段构造带内有工业矿段存在。
区内广泛出露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和中元古 界熊耳群中基性 - 酸性火山岩系。熊耳群( Chxn) 是一套偏碱性的中基 - 中酸性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及 火山碎屑沉积岩,是金矿的主要赋矿层位 ( 图 1 ) 。 矿床类型既有隐爆角砾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 英脉型金矿床,也有斑岩型和石英脉型钼矿床、热液 型铅锌矿和萤石矿脉。
图 1 东湾金矿田区域地质图 Fig. 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the Dongwan gold ore filed
1 - 区域性大断层; 2 - 逆断层; 3 - 正断层; 4 - 背斜; 5 - 不整合界线; 6 - 金矿床; 7 - 金矿点; Q - 第四系; N - 新近系; E - 古近系; Pt2 x - 中元古界熊耳群; Pt2 xm - 马家沟组; Pt2 xj - 鸡蛋坪组; Pt2 xx - 许山组; Arth - 太古界太华群; γ5 3 - 燕山晚期花岗岩; ξ4 2 - 华力西期
第 47 卷 第 5 期 2011 年 9 月
金属矿产
地质与勘探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Vol. 47 No. 5 September,2011
河南嵩县东湾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庞绪成1 , 辛志刚2,3 , 侯广顺1 , 杨剧文2 , 梅秀杰4 , 宗 静1 , 马凌燕3
( 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 2. 洛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 3. 洛阳市矿业发展中心,河南洛阳 471000; 4.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河南焦作 454002)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熊耳晚期的超浅成次火山 岩相以小岩株、岩墙、岩脉为特征,岩性为石英斑岩 及闪长岩; 华力西期侵入的碱性正长岩呈岩体、岩脉 产出,多为中 - 浅成相; 燕山期侵入岩主要为中深成 相和浅成相的酸性花岗岩类,呈岩基、岩脉产出。合 峪岩体是区内规模最大的燕山晚期复式侵入岩体, 岩性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由 3 次侵入形成。 合峪岩体与有色金属矿产成矿关系较密切。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南北向构造是本区最有前 景的控矿构造,东湾及其附近地区的矿床具有沿东 湾断裂呈南北向带状分布特征。基于此,本文提出 将东湾金矿作为一个矿田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本区 下步勘查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
[投稿日期]2010 - 12 - 29; [修改日期]2011 - 03 - 25; [责任编辑]郝情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1003015)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 编号 648510) 、洛阳矿业集团科研基金( 编号 120284) 资助。 [第一作者]庞绪成( 1963 年—) ,男,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 - mail: jpxc@ hpu. edu. cn。
2009; 白凤军等,2009; 温森坡,2009; 辛志刚,2010) , 促进了本区成矿理论的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进步。
金矿成矿研究方面,前人多偏重于爆破角砾岩 及东西向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对南北向的控矿 构造研究较少。南北向控矿构造中发现的首个矿床 是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末期发现的庙岭金矿,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河南地 矿局第二地质队及河南有色地勘局第五地质队又先 后在东湾断裂带内发现了九仗沟、槐树坪、下蒿坪等 一系列小型金矿床。但由于勘查投入不足,工作一 直停留 在 浅 部 找 矿,地 质 研 究 停 留 在 单 个 矿 床 上。 2007 年,河南省第二地质队利用“两权价款”资金钻 探证实东湾断裂深部有较厚的工业矿体。2008 年,河 南省地矿局将东湾及其外围的槐树坪等 8 个矿权列 入“整装勘查”项目,推动了区域找矿与勘探的步伐。
[关键词]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东湾 嵩县 河南 [中图分类号]P618.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 - 5331( 2011) 05 - 765 - 07
Pang Xu - cheng,Xin Zhi - gang,Hou Guang - shun,Yang Ju - wen,Mei Xiu - jie,Zong Jing,Ma Ling - ya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ngwan gold ore field in Songxian County,Henan Province and its ore - search prospect[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2011,47( 5) : 765 - 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