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浅谈二胡曲新婚别的演奏艺术

合集下载

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

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

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二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二胡诞生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演奏技法和曲目体系。

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要想使二胡艺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推陈出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

本文将从二胡的传统与现代发展、传承与创新、教育与普及等角度来探讨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

一、传统与现代发展二胡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其传统的演奏技法、曲目体系和音乐风格一直以来都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胡的传统演奏技法以华彩的装饰音、流畅的颤音、婉转的滑音和多变的弓法等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手段和音乐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曲目和演奏风格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二胡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开始了现代化的探索和发展。

现代二胡演奏技法不仅保留了传统技法的特色,还吸收了西方音乐的成果,形成了以“双指弓法”、“倍音技法”、“扫弦技法”等为代表的新演奏手段,使二胡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力更为丰富和多变。

现代二胡音乐的曲目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不仅有传统的名曲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还有许多新创作和改编作品,如《茉莉花》、《天龙八部》等,这些曲目和演奏风格的丰富多样,为二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传统与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二胡艺术传承将传统的文化精髓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使二胡音乐焕发出勃勃生机,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对美好艺术的追求。

二、传承与创新艺术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二胡艺术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

二胡的传统曲目、演奏技法和表现形式虽然优美,但是不能僵化地停留在传统上,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系统地梳理和整理二胡音乐的传统资源,深入研究传统演奏技法与曲目体系,发掘音乐的内在美和艺术价值,使其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现和传承。

浅析二胡演奏艺术中的乐感与演奏技巧

浅析二胡演奏艺术中的乐感与演奏技巧

浅析二胡演奏艺术中的乐感与演奏技巧摘要:二胡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乐器之一,与竹笛、葫芦丝等乐器一样深受民众喜爱。

二胡的优势在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演奏的音乐声音更加自然,应用也更加广泛,所以在传承和推广过程中得到了更多二胡爱好者的推崇。

二胡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具有较强的乐感和熟练的演奏技巧,在二者搭配下才能对音乐作品实现优质的呈现。

没有乐感或者是演奏技巧欠缺,音乐作品艺术价值的呈现就很难向观众呈现出来。

本文将重点从二胡演奏艺术概述,二胡表演中的乐感以及二胡表演中的演奏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二胡演奏艺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照。

关键词:二胡演奏;表演艺术;乐感;演奏技巧引言二胡在众多乐器表演中具有更强的表演张力,不仅音色非常柔和,而且可以通过演奏者的调控实现声音的抑扬顿挫,将艺术作品的情感更加全面的展现出来。

二胡对于乐感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需要演奏者通过对音乐的感应实现作品的控制和演奏。

一个没有乐感或者乐感相对来说较差的演奏者将很难实现二胡表演的艺术呈现,也很难驾驭在二胡表演中的疑难技巧。

同时演奏技巧也是二胡表演的关键所在,演奏技巧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良好的演奏技巧对于艺术呈现来说是巨大的保障,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在二胡教学中,教学老师对于演奏技巧的培训也是颇具重视,不仅通过各种教学案例进行开展,也通过各种不同实践进行演奏技巧的纠正和培训,从而保障演奏的完整性呈现。

所以在整个音乐作品演奏中,乐感和演奏技巧是演奏者均需熟练掌握的必备技能。

1、二胡演奏艺术发展历程二胡作为一项传统的表演乐器传承至今已经超过一千年,是一种传统的拉弦乐器,最为著名的曲目有《赛马》、《二泉映月》、《听松》等。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中记载,宋代时期是我国中原文化与外来乐器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曲和民间乐器发展实现较大进步,主要来自蒙古和西域的马尾胡琴实现空前推广。

这一乐器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弓弦乐器不仅实现广泛推广,也标志着弓弦乐器的表演艺术走向成熟。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秦派二胡是二胡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中国古代著名音乐家秦嵩之手,被誉为二胡音乐的巅峰之作。

它在演奏技巧、表现手法、音乐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秦派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给人一种饱满、充实的音乐感受。

在演奏技巧上,秦派二胡注重双弦演奏,通过双弦的运用,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变,音色更加饱满。

秦派二胡还注重音域的运用,能够在不同的音域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秦派二胡的表现手法独具特色。

它注重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通过细腻的演奏方式,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秦派二胡在音乐的表达上注重对音乐中的情感表达的把握,擅长通过音乐表现自然、恬静、深沉的情感,使人心灵得到平静和慰藉。

秦派二胡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秦派二胡的音乐风格注重对传统二胡音乐的传承和创新,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理念和曲调,使其独具一格。

秦派二胡的音乐旋律多样,有的激昂高亢,有的婉转动人,有的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强调对音调的变化和发挥。

秦派二胡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演奏风格成为了二胡音乐中的瑰宝。

它通过高超的演奏技巧,细腻的表现手法和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使得二胡音乐的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和演奏风格注重情感表达,注重人与音乐的沟通,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和演奏风格将在二胡音乐界发扬光大,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浅谈二胡表演的风格与情感艺术的融入

浅谈二胡表演的风格与情感艺术的融入

12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3浅谈二胡表演的风格与情感艺术的融入苏广勇/王彦琪摘 要:二胡曾被称作南胡或胡琴,且它的流传之广也并非其它的乐器能够比拟的。

从早期奚琴时期发展至今,二胡已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它无论作为一种独奏乐器,还是作为一种民族合奏的乐器、或是作为现代管弦乐队中的一种常规乐器,都占着及其重要的位置。

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我们也能够从凄美的演奏旋律中体会到作者创作音乐时的情怀。

而在进行二胡演奏的过程中仅仅只依靠精湛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融入演奏者自身的情感,才能使演出的效果变得出惟妙惟肖。

关键词:二胡表演;风格;情感艺术;融入;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苏广勇(1961-),男,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王彦琪,吉林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现如今,二胡已逐步由民间音乐登上了大雅之堂,在二胡发展的走向上在表演问题方面也愈加变得重要起来。

它作为我国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二胡具有柔美的音色与丰富的表现力,并且在演奏过程中善于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情趣。

而从演奏技巧上来看,它除了运用到传统技法外还吸收并借鉴了大量的小提琴特色,这使得二胡在音色优美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特色性,让二胡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也使得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艺术源远流长,且在历史发展中造就了灿烂的器乐文化。

一、浅谈二胡表演的艺术(一)二胡表演艺术所谓的表演艺术主要是以思维与体验作为主要基础的。

它可以将喜悦、轻快、悲惨凄凉、暴躁愤怒、哀怨忧愁等多种情绪恰当的表现出来;也可以将深邃幽远、热闹、空旷辽阔、缥缈与宁静等意境适当的描写出来;还可以进行对质朴纯善、憨厚老实、活泼可爱、彪悍、恐怖、果断等形象的塑造,也能对不同的品格与思想同时反映出来。

二胡的演奏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表演艺术,它在形式上同其他的艺术基本大致相同,但在演奏艺术上也有着独特的美学原则与规律,它在美学原则的问题方面涉及也较为广泛。

浅析二胡演奏艺术的借鉴与发展

浅析二胡演奏艺术的借鉴与发展

浅析二胡演奏艺术的借鉴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05-06T13:45:29.00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3期作者:封集学[导读] 二胡是我国民乐体系中非常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乐器,从音乐演奏的角度上来说,二胡既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存在,在伴奏中也能凸显出其重要作用封集学湖南省衡阳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衡阳,421001摘要:二胡是我国民乐体系中非常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乐器,从音乐演奏的角度上来说,二胡既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存在,在伴奏中也能凸显出其重要作用。

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常强的,这与二胡的音色、功法、演奏技巧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在具体的乐曲演奏中熟练掌握不同乐曲的节奏和风格,才能在演奏的环节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是二胡演奏效果中韵味和情感得以体现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二胡演奏;借鉴;发展一、二胡发展趋向经典的二胡移植曲《流浪者之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原为著名的小提琴曲,《阳关三叠》原为古琴曲……音乐无界限,音乐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这件有着年代感的古老乐器,在当今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国际化,并为大众所推崇与喜爱。

不得不说当代的许多二胡作品,无论是织体结构还是技术技巧的创新,都无疑将二胡带上了国际舞台,要知道这件乐器曾被世人看作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乐器。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演奏起来仅仅只有几分钟的地方性小乐曲,还是长达四个乐章的协奏曲,前辈们都在保留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做了再创新。

二、二胡演奏艺术的借鉴与传承(一)创新与借鉴说到“创新”就不得不引出另一个词——“借鉴”。

借鉴,本是指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

在我们平常的专业学习中,对于一首乐曲的处理,除了专业老师传授的知识外,或许我们也会借助不同的音像资料来聆听模仿,以便强化自己在音乐上的感觉。

但事实上,音乐中的借鉴并不是单纯地指同一种乐器之间的相互吸收和学习模仿,而应该是一种乐器与其他乐器或是其他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秦派二胡”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进行探讨。

一、艺术特点1. 技巧高超“秦派二胡”在演奏技巧上非常高超,尤其在细腻的音色控制和表现力上有着突出的表现。

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柔移动和力度的控制,可以表现出极为细腻的音色变化,给人以深厚的音乐表现力。

2. 音色丰富“秦派二胡”在音色的表现上非常丰富,能够通过变换弓法和左手按弦的力度,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音色。

不仅可以表现出清脆悦耳的音色,还可以表现出低沉浑厚的音色,同时还可以模仿一些动物的声音,如鸟鸣、马嘶等,给人以极为生动的听觉享受。

3. 表现力强“秦派二胡”在音乐表现上非常丰富,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

演奏者可以通过音色的变化和节奏的控制,表现出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如忧伤、欢快、悲壮等,使人在听音乐的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二、演奏风格1. 墨守传统“秦派二胡”在演奏风格上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特点,注重对传统曲目的继承和发扬。

在演奏中,演奏者会非常注重对曲目的原汁原味的保持,力求做到不失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音乐理解和表现,展现出极为独特的演奏风格。

2. 严谨细腻“秦派二胡”在演奏风格上非常严谨细腻,演奏者不仅注重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还注重音乐的细节表现。

在演奏中,演奏者会对每一个音符的表现进行精雕细琢,通过音色的变化和音响的控制,将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3. 注重技法在演奏风格上,“秦派二胡”注重技法的运用。

演奏者通过对弓法和指法的熟练运用,能够表现出极为细腻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还注重对曲目的音乐特点和表达要求的把握,力求做到技法的精湛和音乐表现的完美结合。

“秦派二胡”在艺术特点和演奏风格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以其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音色,展现出优美的音乐魅力,令人陶醉其中。

希望大家在欣赏“秦派二胡”的演奏时,能够深入体会其艺术特点和演奏风格,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好和享受。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作者:刘悦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开篇探讨了二胡演奏中的力度掌握,旋即论述了风格性技巧以及二胡音乐中的戏曲元素,最后以探讨演奏中心灵的参与结尾。

私人管见,商榷同仁,敬请矫枉。

关键词:二胡表演;艺术表现;风格性;戏曲元素一、二胡演奏中的力度掌握二胡演奏过程中的力度控制,是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同一作品,不同的二胡演奏家在力度上的控制也有微妙的不同。

力度是二胡演奏的核心部分,琴弦上受到的压力、弓子与琴弦的摩擦力,都需要同乐曲的背景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相契合。

琴弦受到手指的压力并不是刻意的,而是放松身体,借用肩、手臂的重力顺势用力,把注意力放在情感的投入上;左手对琴弦的压力会影响琴弦的张力,这对琴弦的振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适当减轻对手指对琴弦的压力,并试用揉弦的手法来改善高把位的摩擦噪音;涂抹松香是为了增加马尾与琴弦的摩擦力。

马尾上松香擦得越多,摩擦力就会越大。

但松香擦得太多,反而会增加摩擦噪音,影响乐音的效果,因此要涂擦适度;保持正确的擦弦角度也尤为重要。

琴弓运行的方向要与琴弦的平面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力度有效,有利于琴弦的充分振动。

无论是内弦还是外弦,在运弓时,要始终保持各自的状态和与琴弦的角度,以便有效地增大摩擦力,控制力度的变化,体现出乐曲的丰富性。

二、二胡演奏的风格性技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无数的前辈民间音乐家以器乐演奏的形式为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戏曲、曲艺和歌舞音乐等托腔送韵或即兴伴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立的器乐表演形式和不同的演奏风格,在这些独特的演奏风格中所应用的技巧手段就是风格性的演奏技巧。

风格性技巧是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的特殊演奏手段,是二胡演奏艺术中应用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的风格性演奏技巧是非常丰富的,比如,陕西音乐风格的“搂音”;广东音乐风格的“滑音”与“装饰回音”;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垫指滑音”;河南音乐风格的“滑揉”与“大滑弦”;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三度打音”;藏族音乐风格的“装饰闪音”;朝鲜族音乐风格的“迟到揉弦”等。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1. 引言1.1 二胡的地位和发展二胡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音乐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不同时期,二胡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如在宫廷音乐中的表演、戏曲伴奏中的运用以及民间音乐中的传承等方面,都展现了它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胡的演奏技巧不断完善,音乐曲目也逐渐丰富多样。

二胡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独奏,还可以与其他乐器搭配演奏,展现出更加丰富的音乐魅力。

1.2 秦派二胡的出现秦派二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秦邦宪先生所创建的。

秦邦宪先生是中国二胡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不仅在技艺上造诣深厚,还在二胡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方面有着独特见解。

秦邦宪先生集合了各地不同流派的二胡演奏技艺,结合自己的独特风格,创立了秦派二胡。

秦派二胡的出现,为中国二胡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对于推动二胡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派二胡的出现,使得二胡演奏技巧更加多样化,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秦派二胡的曲目选材广泛,涵盖了古典、现代、民族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丰富了二胡演奏的内容和形式。

秦派二胡在演奏风格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更加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的传达,给人带来一种深沉、细腻的艺术享受。

秦派二胡的出现,使得二胡音乐在丰富自身表现形式的也为二胡音乐的传统和创新之路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方向。

2. 正文2.1 秦派二胡的音色特点1. 清亮明亮:秦派二胡的音色清澈明亮,让人感觉如泉水澄澈,舒适宜人。

这一特点源于秦派二胡演奏者对音色的追求和对技巧的熟练掌握。

2. 音色丰满:秦派二胡音色丰富多变,既有细腻的吟唱,又有浑厚的低音,整体音色饱满圆润,给人以极佳的听觉享受。

3. 富有表现力:秦派二胡演奏者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注重情感表达,通过音色的变化和音乐的情感传递,使得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谈二胡曲《新婚别》的演奏艺术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乐系
专 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2013年 11 月 20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 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二胡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拉弦器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民族特色。随着二胡
事业的飞速发展,二胡的演奏技法对音乐的表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首优
秀的二胡作品离不开优秀的演奏诠释。二胡是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表现细腻情
感的拉弦乐器,在许多优美典雅、脍炙人口的传统乐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乐曲中,
这些特点及其演奏技巧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综述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见解,在分析弓法技术时,我们细细分析
了王垚磊. 浅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二度创作中弓法的技术把握。关于理解旋
律时,黄瑞.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演奏中情境与音色变化研究让我理解到了更
多新的知识。《新婚别》这首作品就几乎被所有的二胡演奏家演奏、诠释。就目
前收集到的关于 1980年,由著名作曲家张晓峰、朱晓谷根据唐代诗人杜甫的同
名乐府诗所作二胡曲《新婚别》的相关资料来看,很多都提到关于这首曲子的演
奏情感及体会,如金伟《从唐诗<新婚别>到二胡曲<新婚别>》,赵洁《二胡叙事
曲<新婚别>的艺术魅力》等等,都比较细致的论述了演奏《新婚别》的心得及
情感。也有部分关于演奏技巧方面的论述,如熊祖鹏《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
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兼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比较研究》等等,这些
文献也有很多都详细的介绍了二胡曲《新婚别》的创作背景。

2、依据和意义:
掌握好《新婚别》的演奏技法对二胡学习者及其演奏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通过对《新婚别》的情感表现、创作背景为主线,对这首乐曲的演奏技
法进行调查与研究,结合自己的看法,对这首作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探析。
虽然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前辈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技法特点有很多贡献,但我们
要对《新婚别》音乐情感与演奏技法的处理再做一个梳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看
一下杜甫的原诗。这首诗以新娘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害。
二胡曲《新婚别》正把她复杂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有对丈夫即将远去而产
生的生离死别的哀痛,有深明大义、勉夫从军得慷慨激昂。这首作品用通俗易懂
的音乐语言很好的体现了原诗的诗意。同时也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学习、演奏《江
河水》这首作品上的处理提供一个初步学习研究的基础。
鉴于此,本文将综合各类文献资料并联系实际,通过对乐曲《新婚别》的
音乐结构“引子”、“迎亲”“惊变”、“送别”等几个部分来进行情感阐释,并且
结合二胡演奏技法具体在《新婚别》这个曲子当中的运用,并借鉴前人对这个曲
子的分析,结合自己的看法,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演奏心得。
意义:本文通过对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作品表现的特点进行粗浅的分析,
有利于我国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在演奏乐曲前对其进行的分析,一,可
以用来提高演奏方面的思考。二,更清楚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技法的处理。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探析:第一部分分别阐述了《新婚别》历史创作
背景、作品结构和思想内涵;第二部分主要从《新婚别》的演奏技法来谈,对揉
弦、滑音及装饰音、弓法进行处理;第三部分将浅谈《新婚别》的旋律美,在节
奏的安排上严谨细腻,基本节奏型贯穿始终,表现了一种含蓄而又苍劲的美。
1、《新婚别》的作品介绍
(1)《新婚别》历史创作背景
(2)《新婚别》作品结构
(3)《新婚别》作品的思想内涵
2、《新婚别》演奏技法的正确处理
(1)揉弦的处理
(2)滑音及装饰音的处理
(3)弓法的处理
3、《新婚别》的旋律特点

总结:《新婚别》的旋律丰富多彩。迂回渐进,这种旋法是在浪式起伏
的基础上,结合下行级进或模仿,然后又在作波浪式小跳,形成一种回旋推进式
的旋律线,产生一种延缓型的发展动力。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在演奏乐曲前对其进行的分析,来提高演奏方面的思考。
2、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技法的处理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
1.主力收集整理有关二胡曲《新婚别》相关文献;
2.通读此阶段此课题类的学术研究成果;
3.依据论题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研究的方法:
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明确研究重点、难点。
2、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法来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然后总结,归
纳后得出结论。
3、总结资料,针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进度安排:
1、2012年9月11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12年9月11日至2012年10月15日间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3、2012年10月16日开题答辩;
4、2012年10月下旬至2013年1月写作论文初稿;
5、2013年3月中旬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6、2013年3月下旬毕业论文评阅;
7、2013年4月上旬毕业论文答辩;
8、2013年4月中旬毕业论文定稿装订。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季维模. 三个高峰 三座丰碑 赏析《江河水》、《新婚别》、《长城随想》,
走进闵氏博大境界的二胡艺术[J]. 中国音乐, 2013,(01) .
[2] 严嘉澍. 关于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若干欣赏思考[J]. 大众文艺,2012,
(08).
[3]黄瑞.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演奏中情境与音色变化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
2012 .
[4]沈梦洁. 二胡曲《新婚别》的演奏解析[J]. 黄河之声,2011,(06).
[5]王垚磊. 浅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二度创作中弓法的技术把握[J].内蒙古大
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02).
[6]吴雅莉. 《新婚别》等三首二胡叙事曲的比较研究[J]. 歌海,2009,(05).
[7]王建宝. 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从《新婚别》到《敦煌魂》看朱晓谷对民
族管弦乐队的发展[J]. 音乐研究,2009,(04).
[8]赵洁.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艺术魅力[J]. 电影文学,2007,(14).
[9]马登峰,马金龙. 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作艺术和表演艺术[J]. 陇东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10]熊祖鹏.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兼与小提琴
协奏曲《梁祝》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5,(04) .
[11]金伟. 从唐诗《新婚别》到二胡曲《新婚别》[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2) .
[12]肖成玉.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演奏解析[J].齐鲁艺苑,2001,(01).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