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二胡的艺术魅力
品味二胡音乐的美感与境界

品味二胡音乐的美感与境界许多人喜欢二胡,是因为二胡的音色很美;有的人喜欢二胡,是喜欢二胡的韵味,以及二胡所表达出的丰富的情感。
二胡艺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根据乐曲的需要,加入情感的表达,进入乐曲的境界,使人感受到具有艺术内涵的美的享受。
笔者将二胡音色的美感,分别从技巧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三个方面来浅述。
1.揉弦技巧之美。
二胡发出的声音好听,源于二胡的基本音色。
这是二胡区别于其它乐器的本质特色。
如同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但这是没有经过声乐训练、加工、修饰的基本音色,声乐界内行称之为“本钱”。
声音的音色好听,固然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质性的美,但它并不具备感染力,也没有艺术性的美感。
二胡的基本音色只有经过技术处理、装饰和加工,才能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二胡的揉弦技巧,就能起到对基本音色的加工、装饰、美化的作用。
二胡的多种揉弦手法,就像给它的基本音色涂上丰富的色彩、穿上各种风格的服饰,使二胡音色具有技术性的美感音素。
滚揉。
滚动揉弦是通过手掌的上下运动及手指关节的曲伸,使指面在弦上微微滚动,以改变弦的长度,而发出的有规律的高低变化的音波。
在所有的揉弦中,滚揉是二胡演奏中应用最多的,它的音色也是最美的。
滚揉如同歌唱家的歌声,极富歌唱性,有很强的表现力。
加之二胡的基本音色,与人声很接近,就像是民族唱法,非常悦耳动听。
现代的揉弦技巧,汲取了小提琴的揉弦技法,而且将传统的以本音为中心,作略低于到略高于本音的滚动周期的平衡滚动,改进为从本音到略低于本音为一个滚动周期的不平衡揉弦,使其音色更加优美。
许多二胡名家对滚揉的创新,将传统的揉弦技法与现代发展的揉弦技法结合起来,使揉弦也更具个性化,更有艺术特色。
在演奏移植的提琴作品、现代流行乐曲和歌曲时,有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二胡音色的美感和魅力。
压揉。
压揉是一种传统技法,它以手指按压琴弦改变弦的张力,使琴弦作一张一弛的振动,形成类似歌唱的音波。
大幅度的压揉有一种特殊的韵味,所发出的音波具有激昂、宽广的粗旷美。
二胡艺术中的“文武之道”

二胡艺术中的“文武之道”二胡,作为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二胡艺术中,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理念,即“文武之道”。
这一理念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武术的气韵,使二胡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背景、艺术风格和表演技巧等方面,探讨二胡艺术中的“文武之道”。
一、历史文化背景二胡起源于唐代,是中国特有的弓弦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二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胡琴,随后不断演变和改良,形成了现今的二胡。
二胡的音色饱满悠扬,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因此在中国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文艺兼备,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
而武术则强调强身健体和气质修养,强调外在的技艺和功夫。
这两种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理念,即“文武之道”。
这种理念要求艺术家既要有文人的儒雅风范,又要有武士的英勇气魄,二胡艺术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二、艺术风格“文武之道”在二胡艺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表现在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上。
在音乐风格上,二胡曲目多以中国传统的古乐曲为基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二胡艺术家通过对古乐曲的演绎和改编,赋予了二胡独特的音乐韵味。
二胡曲目中有许多传统的戏曲、民歌、器乐曲等,这些曲目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二胡艺术家的文人风范。
在表演形式上,二胡艺术家也通过自身的技艺和表现力,展现出武士般的豪迈和激情。
二胡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乐器,演奏时需要巧妙地运用手指和琴弦的力度,以表现出不同的音色和情感。
二胡艺术家在演奏时往往神情专注、姿态优雅,并以雄壮、激昂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对音乐的深情和热爱,这种表演风格正是武士气魄的体现。
三、表演技巧其次是情感的表现。
二胡曲目多以表达情感和情绪为主题,因此艺术家需要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触及听众的心灵。
对于表现文人风范的曲目,艺术家需要准确把握音乐的细节和情感走向,展现出内在的柔情和细腻;而对于表现武士气魄的曲目,艺术家则需要通过动作、表情和音乐的力度等方面,展现出雄壮的气势和激情。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分析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分析■ 杨 丽摘 要:二胡属于弓弦乐器的一种,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其艺术表现力较为丰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二胡的演奏手法较为复杂,因素多变,不仅能展现活泼曲目,也能抒发情感,彰显地域特色,表现范围较为广泛。
想要演奏好二胡曲目,需要深刻了解如何在二胡伴奏中通过情感传达二胡的乐曲魅力,使听众获得情感共鸣。
关键词:二胡;戏曲伴奏;情感魅力作为我国传统的古典乐器,二胡在戏曲乐队伴奏中不仅是简单的衬托,还具有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在黄梅戏、越剧、豫剧、评剧、沪剧、粤剧等剧种中二胡都是主要的伴奏乐器。
如锡剧《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豫剧《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著名的曲目中,二胡都有独特的表现。
本文深层次地解析二胡伴奏的风格特点,以便在伴奏实践中发挥二胡的演奏优势,增强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情绪转变,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起到辅助唱腔的作用。
一、运用“八法”传达情感二胡在戏曲伴奏中传达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多是通过“二胡八法”的运用来提高戏曲音乐节奏,发挥二胡独有的艺术魅力。
通过“拉、弓”等方式以及娴熟的演奏技巧,确保演奏循序渐进,展现乐曲的音律之美,展现乐曲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
如在曲剧《卷席筒》中,演唱“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段时,二胡伴奏采用的是托腔保调的伴奏技法,与唱腔旋律相互融合,营造出凄凉、悲痛的场景,也烘托了剧情,通过人物情感传达出曲牌唱腔的动人之处,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尤其是在戏曲的高潮,运用二胡伴奏更能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变化,比如悲伤、愤怒等。
二胡伴奏需要演奏者准确把握剧情发展以及场景需求,运用不同演奏手法引出人物情感,激发听众兴趣,烘托戏曲效果,渲染环境氛围[1]。
再如在锡剧《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中,伴奏要根据唱腔的节奏来展开,不能单纯地运用快弓,而伴奏1/4唱腔时,要突出一个“活”字,如果有两小节以上的长音时,可以用一些节奏音型或者加花。
关于二胡演奏艺术“韵”的探讨

关于二胡演奏艺术“韵”的探讨二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演奏艺术和韵味深受人们喜爱。
二胡演奏艺术的“韵”如何体现,成为了广大乐迷和音乐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关于二胡演奏艺术“韵”的话题,从音乐本身、表演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读者们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
从音乐本身来看,二胡演奏艺术的“韵”体现在音色和音韵上。
二胡的音色纯净、清亮,旋律优美、凄婉动人。
二胡演奏家通过琴弦的拉弹和手指的技法,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音色效果,如泛音、滑音、颤音等。
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变换音色的技巧,可以使乐曲更加生动、细腻,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二胡音韵的特点也是其“韵”所在之处。
二胡的音韵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音符之间的连贯、切换和组合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蕴。
演奏家通过对音韵的把握和表达,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韵味。
在表演技巧方面,二胡演奏艺术的“韵”还表现在演奏家的技法和表现力上。
二胡是一种弓弦乐器,其演奏技巧包括使用手指、手腕和臂部等多种技法,如指法、弦道、弓法、气息等。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家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法,使得乐曲在音乐语言上更富有表现力,更具有感染力。
二胡的演奏艺术还注重于细腻的音乐表达和情感抒发。
演奏家需要灵活的运用情感和表现力,通过音乐语言来展现出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使得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二胡演奏艺术的“韵”还体现在演奏家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传达上。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家需要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来深刻地演绎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
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会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韵味,如悲伤、喜悦、忧郁等,演奏家需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情感要求,灵活运用情感表达技巧,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韵味。
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述要

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述要江南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而二胡是江南音乐中的代表乐器之一、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以其独特的演奏特点而闻名,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力。
下面将从音乐节奏、音色表现、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进行阐述。
首先,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之一是独特的音乐节奏。
江南音乐强调流畅的节奏感和精准的节拍,二胡演奏以逼真的节奏控制为基本要求。
演奏者通过用弓的上下运动控制音符的时值,使得音符的长度、转换和衔接更加流畅自然。
此外,江南音乐的节奏变换多样,既有迅猛激情的快板,也有柔中带刚的慢板,演奏者需要准确地掌握不同节奏的特点,并通过技巧运用将其表现出来。
其次,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还表现在音色的丰富和表现力的深厚上。
二胡的音色具有独特的柔媚与婉转,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江南音乐着重运用二胡的特殊技巧,如滚音、泛音、颈音等来丰富音色,并通过演奏者的各种技巧,将这些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指法和弓法,通过针对不同音符的表现来呈现出不同的音色效果,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再次,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体现在技巧的运用上。
江南音乐二胡作品的演奏技巧非常独特而复杂,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水平。
例如,在演奏快板时,演奏者需要具备准确的音准和手指的灵活性,以应对高频率的音符跳跃。
而在演奏慢板时,则需要演奏者通过缓慢而细腻的弓法和轻柔的音色表现,来展示二胡的柔美之处。
此外,演奏者还需要熟练掌握滑音、颤音、和声、和弦等技巧,并且在演奏时根据曲谱的要求进行灵活运用,使得作品充满变化和想象力。
最后,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还体现在情感表达上。
江南音乐注重情感表达,以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
二胡作品通常以情感丰富、细腻入微为特点,演奏者需要通过音乐技巧和音色的运用,将独有的江南情调表达出来。
例如,有些作品表达着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宁静,有些作品则表达着悲伤和忧愁,演奏者需要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将这些情感真实地传达给观众,以引起共鸣。
拉弦乐器二胡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

拉弦乐器二胡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拉弦乐器二胡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摘要:二胡是发源于少数民族却为最多人接受、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族拉弦乐器。
二胡常出现于独奏、合奏及伴奏中,音色悦耳动听,而二胡演奏那么具有抒情性和强大的感染力,且富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因此,更多的人喜爱学习和演奏二胡。
本文将从二胡的开展历史、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二胡艺术特色演奏技巧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二胡那么是音乐文化之林的一朵奇葩。
二胡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音色动听,为群众所喜爱和广泛使用。
继承和开展二胡这门音乐艺术,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因此,探讨二胡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也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
一、二胡的开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胡琴〞一词。
然而目前为止,我们能查阅到的关于二胡的文字资料,是出现于宋代陈阳的?乐书?。
宋代学者沈括曾写到“徐衍奏嵇琴〞,并从其描写中看到在北宋时代,二胡演奏已到达较高水平。
到了元代,二胡被更广泛地传播,这促进了其开展。
元朝?元史?中就已经对胡琴的制作原理和材料选择做出了十分清晰的说明。
胡琴艺术经过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开展,到了近代,开展得较为成熟,并被更名为二胡。
在刘天华先生,将二胡定为五个把位之后,二胡也成为了一门独奏乐器,而不仅仅担当伴奏的角色。
二、二胡的艺术特色别具一格二胡具有纯洁的音质,圆润的音色二胡的音色圆润淳厚,最为接近人的嗓音,因此,被人们称作“腔〞味十足。
而中国乐器演奏讲究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因此,二胡极具特色的乐音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此外,二胡的音色多变,用二胡所演奏的作品可以具有细腻、柔美、婉转的特色,也可兼备热烈奔放的风格。
正因如此,二胡可以通过音色的变化,来表现作品的丰富的感情,更加能够感染听者,使他们完全沉浸于曲目里,享受听觉盛宴。
二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二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如受地理位置及当地的风俗人情的熏陶,西北地区的二胡作品一般较为粗暴奔放;而南方地区的作品那么与其截然不同,秀丽山水也孕育出了细腻婉转的二胡作品。
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悠扬旋律与情感表达

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悠扬旋律与情感表达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其中二胡作为中国的代表乐器之一,在音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胡的独特声音和悠扬旋律能够饱含并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表达力。
本文将探讨二胡作为传统乐器对情感的表达以及其悠扬的旋律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一、二胡的情感表达二胡作为弦乐器,通过弓子与弦的摩擦产生声音,其音色温暖而富有表现力。
二胡的演奏家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能够将各种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听众。
首先,二胡可以表达出深沉的忧伤和悲伤情感。
在慢板或者伤感的曲目中,二胡演奏家常常使用细腻的音色和悠长的音程,将内心的情感表露无遗。
比如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首曲目通过悠扬的旋律,将人们带入一个安静而深远的境界。
此外,《梁祝》中的二胡独奏也以其悲怆的旋律引人入胜。
其次,二胡亦能够表达出欢愉和喜悦的情感。
在轻快活泼的曲目中,二胡演奏家使用快速的音符和灵活的技巧,创造出欢快的旋律。
比如《二胡协奏曲》中的独奏部分,通过明快的音符组合和高亢激昂的节奏,使整个乐曲充满了欢愉和活力。
最后,二胡还能够表达出深情的情感。
在表达爱情或者亲情的曲目中,二胡演奏家常常使用细腻的技巧和变化多端的音色,将情感的温暖和柔情细腻地传达给听众。
比如《蓝莲花》中的二胡独奏部分,以其独特的音色和细腻的演奏技巧,将人们引入一种浓郁而动人的情感境界。
二、二胡的悠扬旋律二胡的悠扬旋律具有独特的魅力,其音色和音域的特点使得其能够表达出更丰富的音乐情感。
首先,二胡的音色温暖和富有表现力。
二胡的琴弦使用丝制,使得其音质更加柔和细腻。
同时,二胡的音域广泛,能够演奏出高亢激昂的音调,也能够弹奏出深情的低音。
这种丰富的音色给二胡带来了极高的表演自由度,使得二胡演奏家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情绪。
其次,二胡的旋律充满了中国音乐的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旋律的起伏和音符的变化,而二胡正是这种旋律特色的最佳表现乐器之一。
二胡的演奏技巧可以使得音符之间的变化更加顺畅,奏出连贯而流动的旋律。
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

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也是我国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之一。
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背景下,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如何传承二胡的艺术传统,又能够拓展其发展方向,成为了当前音乐界与文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做一些探讨。
一、艺术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胡的艺术传承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年来,一些二胡大师开始将其所学的技艺编成书籍或者教学视频,以便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
这种方式无疑可以扩大传承范围,但也同时存在着传承的纯正度受影响的问题。
艺术传承应该坚持以口传心授为主,辅以书籍及视频等多种形式,既保证了传承范围的扩大,又能够保留技艺的原汁原味。
二、发展方向二胡的发展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既保留其传统的艺术魅力,又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音乐的元素。
在这一点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讨。
1. 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二胡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
将二胡与交响乐、爵士乐、流行音乐等进行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既能够保留传统音乐的韵味,又能够拓展音乐的表现形式,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2.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二胡的发展方向之二,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二胡演奏,通常是以独奏或者民乐团的形式呈现,但是在当今社会,可以通过二胡与舞蹈、戏剧、影视等形式的结合,拓展二胡的表现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了二胡的艺术表现方式,也可以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享受。
3. 教育与推广二胡的发展方向之三,是在教育与推广方面下功夫。
应该加强对二胡音乐教育的重视,通过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培养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培养更多的二胡演奏人才。
还可以通过音乐会、比赛、演出等形式,将二胡音乐推广给更多的人,扩大其影响力。
四、结语浅谈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二胡的艺术传承需要坚守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同时应该借助书籍、视频等方式扩大其传承范围;发展方向则应该以融合其他音乐形式、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加强教育与推广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二胡的艺术魅力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肠在他所着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
”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着。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
《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
”③日本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
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