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总体规划方案

学校总体规划方案
学校总体规划方案

学校总体规划方案

为了更好地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力争在三年内把我校办成师资一流、设施一流、环境一流、质量一流的名校”。据此,我们特制定出《学校总体规划方案》。

一、营造一个“人文、个性、创新、发展”的教学环境

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全体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断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地走入课堂、贴近学生,完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意识倾向、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发展潜能等,认识、承认、利用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重视个体、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从而有效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非智力因素,使具有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平素的教学工作中,全体教师一定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重视和肯定每一位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促使每一位学生愉快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健康地成长。在共性教育中,学生表现出个性差异,进步有先后,发展有快慢,这是完全正常的,符合规律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那种漠视差异、划一衡量、促成分化、淘汰大部的做法是格外有害的,同时也是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全体教师一定要自觉地接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一定要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自已的言行方面始终坚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坚持原则、奉公守法;立志乐道、自省自克;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干劲、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而教书,以“润物细雨无声”之春风化雨般的温润浸染而育人,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谨细致、富于创新的治学精神。我们坚决反对歧视差生、排斥差生、驱赶差生的不良行为,坚决反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违规违纪的做法。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从知识和技能传承的角度上讲,自上而下,总是处在一个金字塔结构之中,而知识和技能的扩延式发展,主要得益于交流、融合与创新精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我们教师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在最初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时候,学习者就已经开始产生创新欲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许多新颖的观点、大胆的想法、出离陈规的方法、预料之外的结论等等都是来自于学生中间,这些都值得我们肯定和珍视。我们应该促成教学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生勇于发表相异的意见、敢于挑战权威、乐于尝试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棵幼芽都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有必要倾听来自学生中间的不同声音。一切真理都是在反复的论辩和实践中得到验证的。作为教师,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能打击压制,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嘲笑讽刺,总之,不能惟我独尊,刚

愎自用。让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找到自信,让学生在各抒已见中寻找依据,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里摒弃禁锢,让学生在反复的争论中明白道理,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会创新、求得发展。

二、重视科研兴校

在教学教研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理念,使教学教研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种“教学未动,教研先行”的强烈意识。在本学年里,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教研这项工作:

1、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逐步开展和形成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之内的“拜师带徒”为主要手段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教研模式。中老年教师作为教学教研活动的中坚力量,要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坚持上好示范课,在发挥“传帮带”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具体指导。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拜师带徒”活动中去,通过“拜带活动”而做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借鉴经验、丰富自我;脱颖而出、站稳讲台,从而在全校教师中间形成一种人人重视教研,人人参与教研,人人善于教研的氛围。

2、大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借助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业已启动的“名师工程”,尽快形成我们自已的名师队伍;鼓励全校教师积极申报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学科骨干教师,全力支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培训工作;鼓励全校教师申报和开展不同层级的科研课题研究并在科研课题研究上给予大力支持。

3、选聘各学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及年级备课组长,全面落实其岗位职责;启动校内教研机制并与市、县教研室的教研计划全面衔接;尽快出台指导大组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的意见、要求及有关的规章制度。

4、学校将逐步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交流构想,经常邀请省内外名校的名师以及专家、学者到校讲课或举办讲座;学校还要组织教师经常走出去与全国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面对面交流、零距离观摩;同时我们还将建立远程教育网络,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全国各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开放式教研模式,完全可以达到内外结合、远近交流、广泛吸纳、形成特色、注重实效、提高质量的目的。

5、学校确定每周四晚第一节为全校各学部各年级的教研活动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

三、着力优化课堂教学

大家都知道,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它除了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教学过程,能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将始终坚持把“优化课堂教学”这一目标和任务,置于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上。

优化课堂教学,就要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题海战术为手段,以满堂灌为方式,以死记硬背为学法”的陈旧的教学模式;要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课题;以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主攻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三注重”原则,即:(1)注重知识的核心与结构。教师要精讲教学内容,侧重基础,突出重、难点,科学地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使其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纵横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和掌握。(2)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精讲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基本训练,突出训练的密度和广度,同时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乐于参与、积极配合。(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结构要有利于把学科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全体教师一定要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反复摸索与比较,逐渐完善教学方法,力争尽快形成一套既有自我特色又新颖而富有成效的教法,使自已较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转化为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不断地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以使学生的学法也不断地得以优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工作有关规章制度

1、从计划、备课、上课、辅导、测试、批改、总结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上,依照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落实检查,检查有记录,评估有依据,总结要及时,指导要到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2、突出日日练、周周练、月考、段考和期考的逐步落实和查漏补缺的功能;突出侧重双基、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教学要求,突出起点要低、底面要宽、训练要实,要求要严,方法要科学的常规教学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