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七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七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七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七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七篇

【篇一】

**同志是**县妇幼保健院职工,于2009年退休后又经单位聘请

返回单位工作,现在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账窗口上班。十多

年来她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支撑起一个家,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又要做好本职工作。她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按照

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身体力行,弘扬家庭美德。她家住**县东山镇下西村路136号,家里共有五口人,丈夫、儿子、儿媳妇、孙女。丈夫王季模,是**

县千斤顶厂退休工人,自从2000年下岗后,因患高血压病后发生多

次中风,前二次中风经住院治疗后生活上基本能自理。2010年3月

份又发生第三次中风,大面积脑硬死,经医院抢救后,虽然捡回了

一条命,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半身瘫痪、癫痫。她丈夫出院后

需要专人护理,当时她退休工资才一千多元,请不起保姆,丈夫也

还没有退休工资,又是下岗职工,没有收入,她只好与在上海打工

的儿子说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亲,这样一来,经济上就更加困难了。院领导知道她家情况后,考虑到她家的实际困难,在她丈夫病

情稳定后建议已经退休后的她再返职回单位工作,增加一些经济收入,渡过难关,于是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着丈夫。多年来,他丈夫

经常出现颠痫发作,每月发生1—2次,全身抽搐,听说同仁堂生产

的一种药品“安宫牛黄丸”治中风病有效果,她就买回来每月给他吃1—2粒,服用这种药后效果还好。多年以来一家人都在悉心照料着

一个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喂饭、穿衣、洗澡,上医院......一家人从

来没有抱怨过。

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工作。她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上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几十年来,她牢固树立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待

病人态度和蔼,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一分钟。同时,她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活动,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6年的**“7.26”水灾、以及因

重大疾病等灾难的捐助活动,尽管自己家中经济困难,但她会尽自

己最大的努力来捐助、帮助别人,她这种对家庭和亲情忠贞不渝的

态度,以及对工作和事业的的执着与热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大力

弘扬。

【篇二】

**,女,1973年2月出生,**县营前镇新溪村村民。

**,一米六零的个头,瘦弱的身体显得有些憔悴,但眼神中闪烁的却是坚毅的光芒。在她42年的人生岁月里,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

不幸与磨难。

二十四岁的她,嫁给新溪村龙背组张德海。丈夫听力不好,视力不好,而且是四级肢残。这是她人生不幸的开始。

婚后他们生育了一个男孩,儿子的出世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一抹曙光,一家人都洋溢在添丁之喜的祥和中。祖父有点文化,很

快给孙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张先知,蕴含聪明伶俐、先知先觉之意,

寄托着一家人的美好期待。可是高兴没几天,他们就发现这个孩子

并非先知先觉,而是先天不足,手足肢残。在先知六岁时,便给他

做了手术,但手术效果并不理想,现为三级残疾。

因其儿子肢残,她又领养了一个男孩。该男孩是她1999年在云

南打工时捡到的一个弃婴。小云翼的到来,顿时给家里添了几分欢

笑与希望。可是这孩子长到五岁时,却发现他走路不稳,常常摔跤。面对这种状况,她急忙把孩子送去医院,诊断结果为软骨躯,后来

发展成为植物人。接二连三的不幸使**欲哭无泪,心想自己的命为

什么就这么苦啊!

老天的不公,生活的不幸,不断地向**的头上袭来,常常叫她猝不及防。**的公公在农村来说算得上是一个能人,会办事,有魄力,

是家里的主心骨,曾任村干部三十六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但因长

期劳累过度,患上严重的糖尿病,长年靠药物维持生命,最终于2009年去世,这又让她失去了家庭的主心骨。这是再一次的不幸。

而**的婆婆身体也不好,患肝硬化病已三年了,生活自然也得靠**

去料理。这是**所遭遇的第五个不幸。

这样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如泰山般压在**的身上,但是**没有倒下,她凭着雪莲花般的坚韧、凭着一颗善良之心、凭着对家庭的责

任和对亲人的挚爱,以“责任”、“爱心”、“坚强”支撑着家庭的一片天空,顽强地与灾难和不幸抗争。

**像旋转的小陀螺一样不停地忙碌,抚育着三级残疾的亲生儿子和患有重疾的领养儿子,照顾着重病的婆婆。尽管生活如此艰辛,

她还是多方筹措资金,送养子三次去上海、五次赴广州治病,共花

去医药费12万多元。但养子的病一直没有好转,后经广州市珠江医

院确诊为脑脱髓,现为植物人。但**始终没有放弃,始终以博大的

母爱关心照顾着孩子和家人。

**为了给公公治病,她先后花去医药费数万元。她在病床前端茶施饭,端屎倒尿,精心护理,无奈公公还是撒手人寰。婆婆目前又

患重病,给她增添了更多的压力。但她还是任劳任怨、悉心照料。

家庭五次巨大的不幸,不但让**心力交瘁,更欠下十多万元的累累

外债。面对巨额的债务、面对这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她也曾想过一

了百了。但她擦干眼泪后,大爱之心驱使着她不忍心抛下自己的亲人,旦然地面对困境,继续挑起生活的重担。

【篇三】

**,女,1961年10月出生,**县地方税务局副主任科员。

她,工作上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克已奉公,处处发挥模范作用;她,生活中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善待亲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

写了“孝老爱亲”的和谐音符。她就是**县地方税务局干部**同志!

(一)

早在1987年,**与憨厚纯朴的油石乡小伙田向前结为夫妻。那

时起,她心里就坚守着“当一个好儿媳、好老婆、好母亲”的信念,

从嫁进田家那一天,便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把二

老及全家的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家人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当时在村上是出了名的“和谐家庭”,**也被村里人称为“孝顺儿媳”。

1997年,经过夫妻俩的共同努力,在县城新建了一栋房子,迁

入新居后,她主动提出把七十多岁的公公婆婆从老家接到县城跟随

自己生活。丈夫走上领导岗位后,交流在外地,照顾老人和家务活

儿都落在了**一个人的肩上。

公公的脾气很倔,遇事总喜欢唠叨一番,特别是2010年9月住

院做直肠切除手术后,就一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受病痛的

折磨,公公的性格也变了,脾气更大了,但**不气不恼,依然服侍

卧床的公公,坚持每天给他喂饭、洗脸、擦洗……默默守护在公公

身边,多少个日日夜夜,她一直坚守着那份信念与孝心!

在服侍公公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委屈,她都不离不弃,始终如一。一次,她端上一碗热汤给公公,而公公说没口味,不想喝,便

把热汤推洒在地,而**耐心地劝说公公一定要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随后她把地上的碎碗片捡起又再做一份汤给公公。经过那事,她侍

奉公公比往日更精心了,从来没有嫌弃过公公。就这样,数年如一日,直到2011年93岁的公公去世,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公公幸

福的晚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二)

对长辈孝敬,对同辈更是情同手足。2010年,她的小叔突患重

病经检查确诊为肝癌,面对高额的治疗费,在林场下岗的小婶和就

读高中的侄子无助了,全家人神情抑郁,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笑容。

小叔家的困境牵动了**的心,她正直、善良、纯仆而清瘦的面庞透着几分忧虑,那一刻,她暗下决定:“要帮一帮小叔”。于是,她

主动与丈夫商量说:“向前呀,小叔现在身患重病,治疗费用惊人,

要不我们帮着筹集一些钱给他治病?”有同样想法的丈夫听妻子说了

这话,心里十分感动,觉得妻子的爱心与大度让人信服。

之后,**夫妻俩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先后为小叔支付医药费用达11万元,而且,在其治病住院期间,她还倾注大半的时间和精力

去照顾小叔,端水送饭、轮流守护,尽可能为小婶分忧,减轻她的

精神和生活压力。一段时间下来,紧张的生活节奏让**直不起腰杆,额角的皱纹和头顶的白发写满了她人生的沧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尽管院方和全家人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没能把小叔从死神中拉回来,于2011年9

月含泪而去!这一噩耗将全家人推向了极度的悲痛之中……

(三)

小叔走后,**主动与小婶加强沟通,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开导小婶。小叔治病耗费家里所有积蓄,甚至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不久,侄子又收到九江财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面对上万元的学习费

用无着落,小婶和侄子再次馅入了困境……

**见状又与丈夫商量,说要承担侄子的学习费用,开学前就拿出1.1万元给侄子,叮嘱其要安心上学,不要有任何的思想负担。开学时,**和丈夫还亲自送侄子到学校,帮他铺好床单被褥,买好日常

用品,一切打理妥当,陪侄子熟悉了学校环境后,才准备回家!

侄子上大学后,**经常与侄子打电话,放假回来,她会把侄子叫到家里来吃饭,就象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

呵护……

这就是“孝老爱亲”典范——**。一路走来,她满怀深情、默默奉献,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用自己的孝行和善举

书写了亲情的无私与伟大,她无言的“爱”展示了一位新时代女人的

高贵品质和道德情操!

【篇四】

**,女,1973年8月出生,寺下乡珍珠村洞孜组村民。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与命运的挑战中,她能够昂起头,用最朴实和善良的心面对生活,孝敬老人、护理丈夫、爱护孩子,用一个女人朴实无华的情怀,书写着孝老爱亲的人生履历。

她作为一名农村妇女,背负着无限的压力和无奈,四十岁的她却已充满沧桑,多年前丈夫因受重伤未治愈而瘫痪在家,不仅不能下

地劳作而且生活也不能自理,于是她一个人扛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除了在田间劳动外,还要料理家务,为了不让丈夫失去知觉,她每

隔几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

一日三餐每一顿饭、每一杯水都要一口一口地帮他喂进嘴里;此外

每天还要为丈夫刷牙,洗脸,甚至用手给丈夫挤小便,扣大便。

除了照顾瘫痪的丈夫,她还得照顾年老的婆婆和两个正在上学年幼的孩子。由于老人双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儿媳的她一直

默默守护在婆婆身边,像亲生女儿一般给予婆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

照顾,每天早晨给婆婆梳头、晚上打洗脚水,成了她的“必修课”,

就这样她一直服侍婆婆,坚持每天给婆婆喂饭、洗脸、擦洗,她心

里一直坚守着“当一个好媳妇、好老婆、好母亲”的信念,她用无私

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

一个角落。同时,她还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成长,每天天没亮,

她就得起来为孩子们做好早饭,送去学校,因为自己在家要服伺老

人和小孩,所以她经常送完孩子回来还来不及吃早饭就得下地干农活,每逢农忙季节时更是忙到天黑,经常别人已经干完农活回家了,而她独单的身影总是在田间忙碌着,生活举步维艰。但她并没有被

困难打倒,还是用最朴实和善良的心面对生活,孝敬老人爱护孩子。

【篇五】

**,女,汉族,1966年3月,**县居民。入选2018年7-8月份

孝老爱亲类**好人。

这个家庭遭遇了太多不幸,却也充满了人间最真的情意。在接二连三的厄运面前,善良淳朴的**初心不改,视亲情如天,用自己的

坚守和付出,演绎了一幕人间真情,谱写了一曲百善孝为先的动人

乐章。

【篇六】

在**县**镇**村,提起**,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她29年如一

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精心服侍,不离不弃;叔叔年迈体弱,她尽

心照顾21年至今,让其颐养天年。虽然她只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

但她却用淳朴、善良和坚守,用最真实而平凡的行动诠释了血浓于

水的亲情和孝老爱亲的真谛。

家遭厄运,辍学承担

1984年的一天,**的哥哥叶纯华随父亲上山砍树,准备盖新房

结婚。下山的路上因路滑不慎摔倒,扛在肩上一百多斤的大树重重

地砸在后背上。送到医院救治被诊断为脊椎骨多处断裂。经过几个

月的治疗,脊椎骨虽然接上,但脊椎神经严重损伤,只能终身卧床。

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事实!当时**一家面临的现状是:母亲早逝,3个姐姐先后出嫁,只有父亲、哥哥、**三人相依为命。面对家庭

的变故,成绩一向优异,正在读初二的**决心放弃学业,辍学回家,将照顾哥哥、协助父亲种田养家的重担承担起来。

哥哥知道自己治疗的结果后,坚持不愿拖累妹妹,甚至不吃不喝,动起了轻生的念头。**含着泪苦苦相劝:“哥,不要胡思乱想了!你

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可还有我,我能养活你,照顾你一辈子的!”

照顾哥哥,拒不“出嫁”

后来,**的父亲也患上了重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到儿子长年卧病在床,女儿的亲事也没有着落,心情十分沉重。弥留之际,

他将女儿叫到床前含泪说:“闺女,我和你哥都对不起你,拖累你了!你要尽早找个人家,我走了,可我最放不下的还是你哥,这咋办呀?”

**果断地回答道:“爸,您就放心吧!我不出嫁,我会坚守在家里

照顾哥哥一辈子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后,她就

独自承担起养家糊口、照顾哥哥的重任。当时她刚满20岁。

生活的坎坷使**体会到了同龄人所不能体会的艰辛,看到她如此辛苦,有不少好心人为她张罗介绍对象。但她说:我的条件很差,

我对别人也没奢求,谁愿意和我一道照顾哥哥,我就嫁给谁。不少

人看到她家的境况后,就打了“退堂鼓”。可是,一个叫梅兵的年轻

人却为她的人品所感染,在1993年“嫁”了过来,和她一道承担起照

顾哥哥的义务。

兄妹互谅,苦难情深

家里有了丈夫,就有了主心骨,也多了个帮手!家里的农活和家

务活减轻了许多。从此,照顾哥哥她更加上心。长期卧床的病人由

于活动量少,容易生褥疮,她每天都要为哥哥擦洗身体,保持干爽

清洁。即使自己在怀孕期间,行动不便,她仍然没有忘记要照顾好

哥哥。

哥哥长年卧病在床,不能为家里帮上什么忙,可也时常为妹妹操心。1996年4月的一个清晨,正是农村的采茶时节,妹妹和妹夫早

早出门了。3岁的小外甥醒来不见了父母,大声哭喊、下床出门找

父母。做舅舅的他心里非常着急,生怕孩子出现意外。于是,他拖

着伤残的病体,从床上爬到床下,从家里爬到门外,大声呼叫。终

于惊动了在附近采茶的邻居,邻居帮忙找到了孩子,又唤回**夫妇。夫妻俩看到哥哥在地上爬行时留下的道道血迹,那一刻心碎了。

虽然夫妇俩一直悉心照料,但在2013年,哥哥叶纯华还是因医

治无效离开了人间。

叔叔孤老,赡养晚年

**有个叔父叫叶玉森,自1996年老伴去世后,身体不好,一人

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当年她就将叔叔接到自己家

里赡养。“只要老人过得好,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尽管哥哥当时

还在病床上,但她宁愿自己多受苦受累,也不放弃一个亲人。

把叔叔接到自己家中后,**夫妇精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夫妇二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

地照顾叔叔,让年迈的叔叔过得舒心。一晃21年过去了,而今已

83岁高龄的叶玉森老人仍然面色红润,愈发益寿延年,老人衣着整洁,身体健康,村里的老人每次看到叶玉森,总会投来羡慕的眼光。老人逢人就说:是我侄女给了我幸福的晚年,没有他们的照顾,我

活不到今天!

【篇七】

在**市**镇西部山区**村,有这样一对好兄弟,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乡亲!

弟弟**,是**村小洼组人,今年66岁,身材瘦弱,是位老实巴交的

农民,哥哥**69岁,兄弟俩由于家境贫寒,错过了结婚的最好年华,均未能娶妻生子。几十年来,两兄弟相互扶持,共同生活,相伴至今。10多年前,父母相继离世,家里只剩他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然

而哥哥倪见敏多年前又患中风瘫痪在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这样一来,照顾哥哥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弟弟**的肩上。本就生活困难的兄弟

俩日子过得更加清苦紧巴,邻居们都劝**将哥哥送到养老院,但他一

直坚持着,做起了哥哥的“专职保姆”,喂饭、翻身、换衣、端大小便、洗衣做饭,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喊累、不叫苦,默默无闻

地守护在哥哥的身边。

**常和邻居们说:“我们兄弟感情一直都很好,哥哥从小就很疼我,有什么好吃的都让给我。小时候,父母外出做农活,都是哥哥

在家里照顾我。俗话说长兄为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心里,

一直都很感激哥哥。所以我们兄弟的情义,60多年的感情无法替代!

哥哥现在病了,我应当照顾他!”

**还说:“哥哥这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小的时候家里穷,哥哥

作为家里的老大,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真的很不容易。哥哥

一直没有婚配,如今老了,又落下这个病,也没有个子女在身边照顾,真的很可怜!”说起哥哥,**心里都是怜悯!

就在去年,冬天那场大雪,路上积雪差不多有一尺厚,有一天,哥哥**得了重感冒,发高烧,并且咳嗽得厉害,这下可把**急坏了,他到村卫生室给哥哥抓了些药,但吃下去不见好转,这时候他听别

人说国道上公交是通的,可是村道上没车,出租车又不愿送,他就

背起哥哥往国道上走,走到国道上有好几公里路程,他走一段歇一下,走一段歇一下,就这样平时坐车只要十几分钟的路程,他整整

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将哥哥弄到国道上,坐上公交车到县医院治疗,

到了医院,医生说幸亏来的及时,要不然转成肺炎那就麻烦了,在

医生的治疗下哥哥有了好转!

兄弟俩的患难真情感染了周边无数群众,**村党总支为其申请办理了五保,并经常来慰问看望。目前,兄弟俩每月有几百元左右的低保金,基本上能够维持生活开支。血脉亲情,是任何艰难困苦都斩不断的,当谈及照顾哥哥的辛酸时,**眼神坚毅地说:“只要哥哥有一口气,我就天天照顾他。”他说,如今哥哥病了,更需要得到的是家人的关心,这辈子是兄弟,就应该好好珍惜这份缘分,因为兄弟情有今生无来世!

孝老敬老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孝老敬老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寄语:孝老敬老是我国古代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孝老敬老先进事迹材料范文,请大家参阅!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年迈的公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整个下塘村,她就是下塘村陈家村**同志,**于1961年出生在本镇一个农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个善解人意,尊老爱幼的女孩。1984 年嫁到陈家村与陈可伟结为夫妇,婚后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目前儿子也娶了媳妇。几十年来,她从没有与公婆高声说过话,从没有跟儿媳红过脸,一家老少和睦相处,美满幸福,她将二代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 **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儿子,我也有需要别人来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子、儿媳才会孝敬我。”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平时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更加舒适方便,把他们的房间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她还经常到老人房间摸摸被窝,问老人睡的好不好,冷了还是热了。知道老人怕寂寞和孤独,还专门帮二老买了一台电视机解闷,一有空她就和老人拉家常,时间长了,老人们和她无话不谈。每天吃好

晚饭,她就陪在老人身边教他们做做操,使老人们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慰藉。**同志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在**的精心照顾下,公婆二人活得有滋有味,虽然九十多岁了, 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她们逢人就说:“秋凤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呀!”左邻右舍都说没有**的孝敬之心,陈克诚和李玉辉二人也活不到今天呀!**孝敬公婆的事迹深受周边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的村民,在下塘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到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精神,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的践行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造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 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近89岁高 龄的母亲身上。他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关于孝老爱亲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 许爱香,女,年出生,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村民,是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儿童寄养妈妈中的杰出代表。许爱香一家共四口人,两个女儿。老公开了一家装潢公司,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多次被评为福利院优秀寄养家庭,被太原市妇联评为太原市最美家庭。现为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特教中心专职生活教师。 从0月至,十年间,她先后寄养照料过福利院孤残儿童五名,党桂青、党毅军、孙文玉、党毅叶、吴贞峰。党桂青,女,患脊膜膨出,经许爱香一个多月的陪护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完成了手术,术后又经许爱香一年半的照料,三岁时被国外家庭成功收养。孙文玉,女,脊柱侧弯,经过许爱香两年多的照料,三岁时被国外收养。党毅叶,女,先天盲,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可是我依然告诉他,外面的天空是什么颜色,头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和教育的环境,年月份转入北京寄养。最后带的孩子是先天无臂吴贞峰,小山峰是这所有的孩子中比较难带的孩子,正因为山峰和其他孩子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山峰也就格外的照顾,经过悉心照料,山峰可以用脚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这五名寄养儿童,先天身患不同残疾,他们的日常照料和护理,凝结了许爱香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可想而知。 而最让大家感动的还是寄养儿童吴贞峰的照料。吴贞峰是一个天生没有双臂的孩子,才出生两天就被生母遗弃,之后被人送到了太原市福利院。工作人员企盼他能越过生命的困厄,像山峰般有一个坚挺的人生,便给他取名山峰。年夏季,幸福光临到的小山峰身上,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乡王家庄村许爱香将他认领回家,她希望小山峰能在她的照顾下生活得更加阳光灿烂。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孩子不仅双臂完全没有,而且又瘦又小又软,虽说是月了,但看上去就像四五个月,想抱一抱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许爱香夜以继日地操劳着,吴贞峰一天天长大了,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用脚抓握东西、学会了开心地笑和玩,但我们无法想像,为了坚守那句承诺,许爱香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许爱香的照顾下,山峰的身体是越来越健壮了。但许爱香不希望他一辈子只能靠别人喂食穿衣度日,她更希望小山峰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有相同的人生体验。一次,山峰坐在床上向“妈妈”要零食时伸出了脚,这让许爱香惊喜万分、激动不已。上帝为他关上一扇门,也同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也许这是没有双臂孩子的本能。” 从此,许爱香开始有意训练山峰用脚做事情。先把玩具放在床上,让山峰用脚玩,然后训练他用脚夹饼干、夹笔。许爱香还买来一个玩具小卡车和小人。用脚把小人夹起来放进车里,是山峰最喜欢玩的游戏。现在,山峰已经学会了用脚玩汽车、夹东西吃,还会用脚夹着笔在纸上涂鸦。山峰的状况受到了中国肢体残疾人协会和山西省肢体残疾人协会的关注。省肢协为山峰找来生活老师罗凤枝,教山峰学习用脚生活的技巧。如今,山峰已经学会了用脚脱裤子、吃东西、翻书,还会用脚字、甚至帮妈妈绣花。但是贞峰走后是最让我牵挂和放心不下的一个,伤痛之情难于言表,接下来我需要继续坚强的面对这里的一切,我想用我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山峰虽然不在我身边,但是爱心可以继续传递,离别伤感之余我愿意将自己对贞峰的爱一直延续下去,后来福利院招募我来到特教中心,发挥自己在生活护理方面的优势,帮助残疾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用自己的热情温暖孩子的心灵,将这份爱传递给特教中心的每一个孩子。 年开始社会各界的关注多了,许多爱心人士通过各种渠道赞扬和慰问许爱香,但作为一

《(个人)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3篇(1)》

《(个人)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3篇(1)》【篇一】 xx,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1月,xx市xx县xx村人,xx小学教师。 从教23年的陈连民,年龄较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端汤送药,侍奉母亲。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危辞世,他就休学照顾母亲,打理果园。xx年,母亲病情加剧,他四处借钱,带母亲到处寻诊问药,足迹遍及省内许多大医院。xx年,母亲手术失败,卧床不起,为了方便照顾,他将母亲带至身边,悉心照料,但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可懈怠;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久病的母亲,褥疮严重,他费尽周折打听并买到褥疮垫,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褥疮痊愈。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进、聊天解闷。他从不喊累、不叫苦、不抱怨,他的默默付出,赢得周围人群和社会人士的广泛称赞。闲暇时,他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写出的《果农卖果难上难》网上点击量58万,偶尔制作小手工艺品,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手工制作艺人。 他xx年荣获xx县师德标兵称号。 莲民是孝子。一提到xx老师,认识不认识的人,因了这句话,就有了同一的话题,娓娓而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xx三个字就成了十里八乡臧否儿女的标尺。 xx,男,xx市xx县xx村人,xx小学教师。无论是工作,或者家

庭,都因他而为人称赞。从教23年,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奖励,xx年获xx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家庭中,孝子是群众的口碑。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并传承着传统孝文化的故事。 孝敬父母,想他们之想 莲民自小家贫,兄弟姐妹五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他排行老五,但是用父母的话说他醒事早,从小就似乎懂得孝敬父母、爱怜兄姊。小小年纪,遇到节假日,他便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父母从小小的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希望。xx年父亲病危,老人辛苦一生,噙着泪花,总是不舍:一则老伴常年患病,药不离口;一则小儿尙小,未有家室。重病在身的父亲,总是一万个不放心。此情此景,年仅十五的小莲民,强打精神,安慰父亲:爸,你不是常说男大十五脱父子,我都十五啦,你放心养病,还有哥哥姐姐帮衬,我能照顾好你和妈妈的。回天乏术,抑或一语成谶,父亲还是离他而去,但是小小年纪的他,总归是给了父亲些许的安慰。父亲的辞世,使他承担起他承担不起的重担。他唯一的选择便是休学回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双眼垂泪:苦了我儿。家庭的变故并未使他颓废,相反更激发了他的雄心。 孝敬父母,忧他们之忧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其他人一样靠果园谋生。本就孱弱多病的身体,风里来雨里去,艰辛备至。他揪心母亲,隔三差五总要回家看看母亲。节假日,一头扎进果园帮母亲料理农事。他心里琢磨自己多干一点母亲就可以少干一点,吃苦受累,只要母亲幸福,自己吃点苦受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8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8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恭城收费站,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春杰,今年50岁,是恭城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家六口人,父母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爱人下岗多年,目前在一所中学做勤杂工,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还在念初中。在单位,李春杰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1988年7月,李春杰与妻子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双方的父母都因工作忙,无法脱身来帮忙照顾他的妻儿,憨厚老实的"大男人"李春杰硬是"赶鸭子上架"的当了"月嫂",挑起了照顾妻子和孩子的重担。大孩子出生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他每天下了班都要顶着寒风步行几里路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回到家又是给妻子洗衣做饭,又是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他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的,有时晚上12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妻子眼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心疼的说:"春杰啊,你一个大男人的做这些事,真苦了你啦!"李春杰深情的望着妻子,体贴的憨笑着对妻子说:"你生孩子比我更辛苦。"丈夫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把妻子温暖得热泪盈眶。1997年10月,李春杰妻子的单位破产了,她一下没了工作,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心情十分糟糕。一向温柔的她,有时竟会平白无故地冲着李春杰发脾气。这时,李春杰十分理解妻子,总是好言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也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心情舒畅一点,他一有空就陪着妻子散散步、逛逛街或是爬山、郊游。他把洗衣、买菜、做饭等等家务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花着心思为妻子做好吃的,还积极帮助妻子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们俩结婚25年了,二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李春杰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李春杰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了。说到高龄,李春杰的父亲——李扬隆老人,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感激,他说自己还在龙胜工作时,有一次因病吐血将近两大碗,差点就见了阎王爷,是儿子李春杰为他献血救了他。他经常一脸自豪地说,能活到这个年纪,多亏了他们家春杰,他这条命,是李春杰这个儿子为他保住的。为了能让老人更加幸福的安度晚年,李春杰和妻子都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平时在家里,除了扛下买菜、洗衣、做饭等等家务活,他和妻子还经常陪老人打打门球、散散步、逛逛街,或是陪老人看电视、串门儿、聊天儿。老人年纪大了,经常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个时候,他总会及时领着老人上医院看医生,挂号、取药……忙个不停。一次,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生活不能自理,他与家人寸步不离、通宵达旦地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煎药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一把屎一把尿、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老人。近两年父亲经常生病住院,他总是彻夜守候在老人身边,没有一点儿嫌弃,从不说半句怨言。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孝敬,他对岳父母也一样孝敬。几年前,他的岳父突发脑瘫卧病在床,加上岳父本身又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人24小时看护,而岳母年事已高,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更好的护理岳父,李春杰干脆搬到了岳父母家中。尽管岳父常常做一些让李春杰夫妇哭笑不得、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尴尬事情……但他每天还是不厌其烦、耐心地帮岳父擦洗、按摩、翻身,他还经常与妻子用轮椅推着岳父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热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一照顾便是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老人去世。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岳父病床前最孝顺的亲儿子呢!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行动诠释孝道 ——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第九村民小组张德芝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数千年生活在彝乡苗岭间纯朴善良的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九组的张德芝,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年逾90岁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哥哥,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 张德芝,现年57岁,丈夫张世珍为帮助其照顾家庭,于1986年从北京建伟安装公司回到禄劝,在县黄磷厂工作,2008年3月因病去世。从此,一家人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

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 父亲张口苴,生于1919年9月,已经92岁高龄,数年因病卧床不起;哥哥张德位,大自己5岁,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张继国患精神分裂症,2008年妻子与之离婚后远走他乡,留下孙子张福,现年刚刚11岁,在撒营盘中心校读三年级。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张德芝没有退缩,她竭尽全力的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帮助父亲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悉心照顾哥哥和自己的小孙子,还要照管好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同时还要家里家外的忙着活计,每天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些繁琐的步骤。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张德芝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父亲在床前,从不让亲人因自己受委屈和伤害,毫不嫌弃,毫不厌烦的照顾每一个亲人。她是父亲的好女儿,哥哥的好妹妹,儿子的好母亲,孙子的好奶奶。 无数次面对父亲满床的屎和尿,看到哥哥行走时的跌跌撞撞,猛听到儿子不知所踪而满山遍野的寻找,以及担心孙子往返于上学的路上。好几次,她都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12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十二篇 篇一 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年迈的父母、关心智障的兄妹,资助读书的外甥女,他用坦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的身,我还父母一颗心,呈给父母一腔情,献给父母一生孝。兄妹融进我的情,我用爱心凝聚你。”他就是桂阳县税务局干部ⅹⅹ。他今年57岁,1979年11月,年轻的ⅹⅹ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他严格自律、不怕吃苦,一直表现优异,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多次立功。1993年,ⅹⅹ转业到地方,进入税务系统工作至今。ⅹⅹ工作一直认真踏实、勤勤恳恳,与同事相处也十分融洽,是大家敬重的前辈。如今,他在税务系统已经工作了20多个春秋,将所有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热爱的税收事业。 ⅹⅹ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家庭,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和集中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二,父母都年过8旬,身体不好,哥哥患有先天性聋哑、弟弟患过精神分裂症、妹妹改嫁。父母兄妹家住离县城40多公里的欧阳海乡坦溪村。若没有一副坚强的脊梁作后盾,没有持久的爱心作保障,这样的家庭早就灰飞烟灭了。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ⅹ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并且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常说:“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兄妹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

自己、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讲兄妹感情,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苦难的家庭,长期以来,ⅹⅹ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几乎不参加任何应酬,与妻子共同照顾这个苦难的家庭。 2010年4月,ⅹⅹ的父亲患前列腺肥大动了手术,老人一个星期下不了床。ⅹⅹ为了照顾父亲,三天三夜没合眼,全天候护理,为父亲喂药、喂饭,还要在医生下班后替老人洗脸洗脚、擦背,倒大小便……老人病友都说他是个孝顺儿子。除了ⅹⅹ,他的妻子欧阳兰英也一直都把公公婆婆当亲人看待:与老人相处说话温和,和颜悦色,每年春节跟丈夫和儿子一起回老家团聚,公公婆婆过生日时,都要买些礼物,为老人祝寿,并亲自下厨做饭菜,还为老人换洗衣服被褥,把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为老人服务得十分周到。 有一次,ⅹⅹ的母亲胆结石开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ⅹⅹ因带队到外县开展税收交叉检查,他妻子欧阳兰英接过“接力棒”,日夜守护在婆婆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老人睡着了,她记得醒,怕老人着凉;老人醒来了,她又忙着给老人换衣服,擦身体,倒屎倒尿。婆婆出院接回到自己家中,她更加细心照顾:煎药、喂饭、擦身体、洗衣服……一样样一手操办,不仅没有半点怨言,而且还经常想方设法变换口味,增加婆婆的食欲。老人平时胃口很好,不挑食,欧阳兰英为了让老人能吃好、吃健康,经常变着花样为老人做菜,荤素搭配、粗细交替、营养合理。她知道老人特别爱吃肥的红烧肉,就特意煮久一点,让肉吃上去松烂又肥而不腻,吃完后还会为老人准备一些水果,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马**,男,布依族,32岁,中共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同志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同志的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同志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同志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我叫×××,家住××镇水泥预制厂,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成人,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

村里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精品

村里好人好事事迹材料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身边好人"推荐表 好人类别:孝老爱亲 聂小英,女,1962年9月出生,家住福城社区鑫隆锦绣城A1-2-501室,是一名普通园林职工. 说她普通,其实她一点也不普通! 她是一个养女,她用无. 私的爱,悉心照料患有心肌梗塞的养父而毫无怨言;灾难一次次向她袭来,养母被查出患有肺癌,她只是默默地承受,依然含辛茹苦,尽心尽力照顾着他们. 而养父、养母在1989年11月收养一女婴,现在他们已无能力抚养,这是两老最为担忧的事,而抚养女婴的事便落在她的身上.她看上去弱不禁风,却用大山般厚实的情怀诠释着人间真爱! 在聂小英很小的时候,她就被养父母收养,在这个家庭中,养父母给了她父爱和母爱,让她感受到与其他小孩一样的>幸福,在这样的幸福中她长大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养父母很喜欢小孩子,并富有爱心.在1989年11月的一天,一个被弃于菜市场,而后转弃于中医院大门、药都宾馆三个地方的小女孩,被她的养父母带回了家,从此,她多了一个小妹妹. 1996年小女孩7岁的时候,养父卧病,不能照顾自己,更不能照顾其他人了.而他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小女孩,希望聂小英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小女孩,聂小英选择了挑起这个担子,为养父母完成这个心愿. 然而这个担子,不是说起来这么容易.每天,她要早早起来,帮老人穿衣、洗脸、梳头,做饭,洗衣,等忙完老人后,再给小女孩整理书包,送她上学. 她要照顾病痛中的老人,要照顾才7岁的小女孩,还要照顾家里的丈夫和儿子.家里的事全压在了她的身上. 她坚强的挺过来了. 如今,小女孩22岁了,大学毕业了,本以为苦尽甘来了,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可就在去年,小女孩被查出患有肝细胞肝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不敢相信却又必须面对.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篇 篇一 **,女,51岁,群众,**县**镇**村村民。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颂扬。在**县**镇**村,就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以自己的善良、淳朴、贤惠、细心的良好品质,二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的婆婆,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日复一日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孝女情怀,她就是——**,生于1966年11月,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 当你踏进她的家门,你就会看到一位淳朴的中年妇女在悉心照顾老人,她的婆婆已经88岁了,由于年纪大,眼睛看不见,行动不方便,生活已经不能自理,而**的丈夫卢道全为了家人的生活,常年在外做泥水工,所以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到了**头上。只要和老太太说起她的好儿媳,老人脸上立刻洋溢着幸福,流出激动的泪水,“要是没有我的好儿媳妇,早在十多年前我这把老骨头就入土了,十多年来我这个儿媳妇为了我这个老太婆没有过上一天稍停的日子”。夜里,担心婆婆起夜不舒服,婆婆又不能行走,夜里躺在床上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伺候,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趟。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她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热着,再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后来婆婆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婆婆身体不舒服,

即使臭气刺鼻,引起她的呕吐,她也毫不嫌脏嫌累替婆婆换洗,仔仔细细用温水洗擦干净。就这样,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十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婆婆就是她的责任。 一个媳妇对婆婆地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举动所感动。邻居都说她婆婆有福气,村里人都把这位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她这样孝敬的。”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和荣誉。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的爱慢慢沉淀得更深了。这么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篇二 **,女,49岁,**县**镇**村委会副主任。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

事迹材料: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聂小英,女,____年9月出生,家住福城社区鑫隆锦绣城a1-2-501室,是一名普通园林职工。 说她普通,其实她一点也不普通! 她是一个养女,她用无私的爱,悉心照料患有心肌梗塞的养父而毫无怨言;灾难一次次向她袭来,养母被查出患有肺癌,她只是默默地承受,依然含辛茹苦,尽心尽力照顾着他们。而养父、养母在____年11月收养一女婴,现在他们已无能力抚养成人,这是两老最为担忧的事,而抚养女婴的事便落在她的身上。她看上去弱不禁风,却用大山般厚实的情怀诠释着人间真爱! 在聂小英很小的时候,她就被养父母收养,在这个家庭中,养父母给了她父爱和母爱,让她感受到与其他小孩一样的幸福,在这样的幸福中她长大成人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养父母很喜欢小孩子,并富有爱心。在____年11月的一天,一个被弃于菜市场,而后转弃于中医院大门、药都宾馆三个地方的小女孩,被她的养父母带回了家,从此,她多了一个小妹妹。 ____年小女孩7岁的时候,养父卧病,不能照顾自己,更不能照顾其他人了。而他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小女孩,希望聂小英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小女孩,聂小英选择了挑起这个担子,为养父母完成这个心愿。 然而这个担子,不是说起来这么容易。每天,她要早早起来,帮老人穿衣、洗脸、梳头,做饭,洗衣,等忙完老人后,再给小女孩整理书包,送她上学。她

要照顾病痛中的老人,要照顾才7岁的小女孩,还要照顾家里的丈夫和儿子。家里的事全压在了她的身上。她坚强的挺过来了。 如今,小女孩22岁了,大学毕业了,本以为苦尽甘来了,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可就在去年,小女孩被查出患有肝细胞肝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不敢相信却又必须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她带着小女孩到**治疗,找医院、找医生、挂号、就医、住院,所有一切都是她一个人忙前忙后。 小女孩的巨额的医疗费用已让这个家庭生活困难,为了省钱,两人睡一张病床。学校知道情况后,自发的捐助4000元给她们。社会上的各界人士知道她们家的情况后,也纷纷要求捐款,但都被她一一拒绝,她说,在自己还能勉强承担的起时,能不给社会增添负担,就尽量不要。 现在小女孩病情得到控制,她想帮小女孩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让小女孩感受到更多的亲情,但被小女孩婉言拒绝了。 和她交谈中,她说她现在只想小女孩能慢慢好起来,能够乐观开朗的生活下去。 她是一个充满爱,充满感恩的人。她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提倡的,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在这个和谐社会不能没有"爱"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以爱为本,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孝老爱亲模范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孝老爱亲模范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记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同志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王义霞,2956年2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王义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xx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学任教师,都己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义霞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xx年起王义霞夫妇就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王义霞在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xx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王义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王义霞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王义霞总是说,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xx年,她的姨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王义霞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王义霞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王义霞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XX年王义霞夫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指了指王义霞,表情很痛苦,听王义霞解释明口,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三针,在锦山照顾孙子的王义霞听说之后,马上赶回来照顾老人。人不是铁打的,本来患有心脏病的王义霞,在照顾老人期间,劳累和心疼使她心脏病发作,XX 年6月赶往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手术期间,丈夫、儿子、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她感动的直落泪;人家说,付出总有回报的,丈夫的体贴、儿女的孝顺那都是她的点滴付出的回报。 王义霞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贤行为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儿子目前经营一家打卬喷绘店,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孝顺。王义霞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双儿女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王义霞是儿子和女儿的第一任好”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她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着一个东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贤惠。 王义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5篇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事迹材料5篇 【篇一】 xx,女,1946年出生,xx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村民。1966年由于产后调离不当,xx患上了严重的产后综合症,浑身无力,腿脚经常抽搐,吃喝拉撒全靠丈夫照料,直到6年后北京医疗队来这里才免费为她治好了当时很难治愈的产后风。1997年,xx的丈夫丈夫患肝硬化不幸去世,一年后,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孙女张娟出世了,得知自己孙女是脑瘫的情况后,儿媳妇扔下女儿离家出走,自己的儿子也由于过度劳累于2011年10月患急性肝硬化去世。 残酷的现实摧残着老人的生活,却没有击垮这位古稀老人坚强的意志,她用执着的信念无私的照顾着张娟,为张娟洗衣做饭、擦屎端尿,带着她用积攒下来的低保和借来的钱一次次的外出求医,直到张娟病情有所好转。xx,一位坚强真诚、朴实厚道、勤劳善良的老人,用孱弱的肩膀坚强的撑起了孙女张娟一片晴朗的天空。 “老奶奶了不起啊!”提起xx,xx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的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现年71岁的xx,本该是颐养天年、儿孙绕膝,却默默承担着照顾脑瘫孙女张娟的重担,一照顾就是十六年,她用自己年老孱弱的身躯为瘫痪的小孙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她的事迹感染着

周边的乡亲,大家因此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奶奶”。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初见xx,她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稀疏的牙齿让我们体会到她这么多年的艰辛与不易。得知我是乡上的干部,她握着我的手一个劲地道谢,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她会如此激动,也使我并没有为她做什么而感到难为情。她热情的招呼我进屋,并不宽敞的屋子摆着漆面斑驳的木桌和衣柜,唯一值钱的家电就是一台老式彩电,炕上整齐地摆着几双布鞋,看起来针脚很细腻,我感觉xx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老人。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见到客人,围着又拍手又跳舞,说起话来伴着傻呵呵的笑声,我想这应该就是xx患病的小孙女。 xx虽然已到了古稀之年,但看起来十分精神。1965年,19岁的xx与丈夫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一年后,第一个儿子出生了,由于月子期间调理不当,xx患上了严重的产后综合症,浑身无力,腿脚还经常抽搐,吃喝拉撒全靠丈夫照料。一病不起的她在炕上一躺就是六年,为了治病,他们花光了本就不多的一点积蓄。无奈之下,他们只留下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其它房间都拆了将原料廉价卖给别人。原以为一辈子就这样度过了,没想到党的好政策来到了这个小村庄。北京医疗队为贫困家庭送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免费为xx治好了当时很难治愈的产后风。她的事迹还登上了报纸,她也成了村里的名人,出门办事时大家看到步伐矫健的她都很惊讶,也从她的身上感受到党和国家带来的温暖。她逢人便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区“孝老爱亲模范”**镇敬老院院长事迹材料 **,女,55岁,中共党员。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区**镇计生办副主任、计生服务站站长,**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镇敬老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多年来,不论身处何种岗位,她始终信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20xx年9月荣获“淄博市孝老爱亲十大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2月在全省敬老院建设中,被省人事厅评为三等功。 20xx年2月14日,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到镇敬老院任院长。虽然以前她也在政府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不乏伺候老人和病人的经验,但是,真正接手这项工作,却还是有些犹豫了——照顾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责任大、事情多,琐碎、繁杂……自己能干好吗?后来,她想通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照顾老人的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但它却是一个平凡而光荣的工作岗位。为了能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都能体会到家的温暖,都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一个祥和、美满的晚年,她愿意,也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 20xx年,她刚到敬老院不久,那时的敬老院还没有建起一间象样的餐厅,旧伙房的房顶漏雨,炉灶等设施也不达标,逢年过节,老人们连一顿团圆饭也吃不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决定要建设新的餐厅,一定要让老人们吃上团圆饭。一方面,她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打报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又积极协调**村委,联系征地事宜。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这一建议,在当时全镇重点工程多、财政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积极筹措了65万元,建成了460平方米的新餐厅和洗浴室等十间房子,餐厅可同时容纳100人就餐,并配备了燃油炉灶、不锈钢工作台、大型消毒柜等炊事设备和净化水设备。经过**和全院人员几个月的共同努力,20xx年11月,新餐厅正式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老人们的用餐问题,老人们终于能够吃上团圆饭了。20xx年,她又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投资12万元更换了大功率的供暖锅炉,使老人们用上了更干净、暖和的暖气。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敬老院已发展成为占地25亩,拥有各类办公、生活用房90余间,9名工作人员的规模,目前供养无保老人47人,代养老人28人。自任院长以来,**便成了这个大院里70多口人的当家人,整年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敬老院70多口人的衣、食、住、行就成为了她工作和生活的全部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太多。当时**的丈夫患直肠癌已3年,老公公也已85岁高龄,常年卧病在床,都需要她照顾,可是敬老院里有70多口人每天都需要吃饭,需要照顾,需要管理,更需要更新和发展。为了全镇的孤寡老人,**没有尽到一个做妻子和儿媳的责任,可是她无怨无悔。与家庭相比,敬老院的老人们更需要她,更离不开她。在丈夫最后的那段日子里,正值敬老院里6位长年卧床不起的老人先后患了严重的病痛,晚上值班的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她更是几乎天天靠在敬老院里忙活,只有偶尔抽空回家看看,没有始终陪在丈夫的身边。20xx年5月,她的丈夫走完了人生中最后的路程。丈夫的离去成了**一生中永远的遗憾。办完丈夫的后事,**怀着对丈夫、对家庭的深深欠疚,又重新投入到敬老院的工作中。自此,她便白天黑夜地吃住在院里,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敬老院的老人。记得20xx年的6份,东道村的孙大爷得了肺结核,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可**和工作人员们硬是一直在孙大爷的身边伺侯。俗话说:10个老人9个便秘。在孙大爷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由于病情迅速恶化,老人的便秘更加严重,好多天都排不出大便。为了帮助老人减轻痛苦,**带上手套,用手指帮老人一点一点地取了出来。看到老人脸上轻松的表情,她觉得一切苦累都值了。自此,帮助便秘的老人取大便成了敬老院里服务人员的一项普通工作。孙大爷病故的那天是凌晨1点,因为**已经连续10多天没有回家了,那天正好赶上家里有事就回了家。当值班人员5点钟给她打电话说孙大爷病故的消息时,**立刻赶回了敬老院。当她赶到时,值班人员别的事情都已经办妥,就是还没来得及给老人刮胡子。为了让老人走的干干净净,**端来一盆热水,用热毛巾捂在老人的嘴上,捂热后,她和工作人员一起给老人刮得干干净净,送老人上了路。自她进敬老院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篇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篇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篇 【篇一】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xx,就是这样 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xx,xx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xx一家四口人,她本人xx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 学任教师,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xx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 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92年起xx夫妇就 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xx在 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12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 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xx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 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 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 担任班主任,xx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 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xx总是说, 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xx年,她的姨 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xx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 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 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xx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 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xx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xx年xx夫 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范文格式500字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范文格式500字篇一: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田义华,女,广元市元坝区沙坝乡红寨村九组村民。2008年9月,在外打工的田义刚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经过医院诊治,医院提出要延续生命必须换肾。对田义刚来说,如果不能早日进行肾移植,他的生命只能以分钟计数了。当他的妹妹田义华得知后,毅然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哥哥。她的决定遭到其丈夫坚决反对,并提出捐肾就离婚。田义华没有因此而改变,一方面她不断和丈夫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自己决定;此举终究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她不仅捐出了一个肾,还把全部存款拿来支付换肾手术费用,拯救了哥哥的生命。田义华也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其公公去世得早,丈夫又长年在外打工,她便担负起了照顾孩子和患病婆婆的重担。婆婆一直以来身体不太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口齿不清楚,行动不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田义华悉心照料着婆婆,毫无怨言,无悔付出,为老人喂饭,梳头,端屎端尿……十多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世。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篇二: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我叫××,家住××镇水泥预制厂,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

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成人,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来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赶到奶奶的房间,看到奶奶吃力地低这头,呕吐不止.我没有再多想,立马撑起雨伞,找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奶奶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女儿讲,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门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门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几年来,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

孝老爱亲模范的先进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的先进事迹材料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数千年生活在彝乡苗岭间纯朴善良的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九组的张德芝,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年逾90岁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哥哥,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 张德芝,现年57岁,丈夫张世珍为帮助其照顾家庭,于1986年从北京建伟安装公司回到禄劝,在县黄磷厂工作,20xx年3月因病去世。从此,一家人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 父亲张口苴,生于1919年9月,已经92岁高龄,数年因病卧床不起;哥哥张德位,大自己5岁,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张继国患精神分裂症,XX年妻子与之离婚后远走他乡,留下孙子张福,现年刚刚11岁,在撒营盘中心校读三年级。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张德芝没有退缩,她竭

尽全力的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帮助父亲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悉心照顾哥哥和自己的小孙子,还要照管好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同时还要家里家外的忙着活计,每天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些繁琐的步骤。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张德芝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父亲在床前,从不让亲人因自己受委屈和伤害,毫不嫌弃,毫不厌烦的照顾每一个亲人。她是父亲的好女儿,哥哥的好妹妹,儿子的好母亲,孙子的好奶奶。 无数次面对父亲满床的屎和尿,看到哥哥行走时的跌跌撞撞,猛听到儿子不知所踪而满山遍野的寻找,以及担心孙子往返于上学的路上。好几次,她都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辗转反侧,害怕家人会有什么闪失,想到今后的日子,有些时候她失望了,她感到很累,她怀疑她也许根本撑不住这个家。她的泪水在黑夜中流淌,但良心、责任在推着她,对老人的孝,对亲人的爱又使她一次次的坚定信心,挺直腰杆,黎明来临之时,又满面微笑的迎接着新的一天。 张德芝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她除了照顾好家庭,还要忙差地里的活计,毕竟一家人都还指望着她。但她对村里的大事小物很热心,谁家有红白事都要挪出时间去帮忙,她敬村里的老人、长辈,爱周围的兄弟子侄,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宽裕,繁重和家庭重担有时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