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历史学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考研历史学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

考研近现代史是主要考点之一,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做好

十足的把握,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考研近现代史考点关于社会主义的

改造。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理应“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

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

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领导人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大致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估计至少要lO年,多则2020年或20年),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就能够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一举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对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中共中央的理解发生了变化。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

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刘少奇、周恩来等也都论述过“从现

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这种理解上的改变,主要有两方

面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

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在*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

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这说明,

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的了。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

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集中地表现在公私比例的变化上。以工业为例,1949年到1952年,国营经济从33.9%上升到50%,私营

经济从62.7%下降到42%。这种变化,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社会主

义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一天一天增强。这

说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正是从以上两个方面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过一种通俗的解释:“好

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又要有一双

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

是说,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之所以要着力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

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

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立后,与私营

工业相比,国营工业规模大,技术设备先进,不但有轻工业,而且有

重工业。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国营企业也优于私营企业。全国财政

经济统一后,国家掌握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能够用来投资搞建设。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是

由国营经济来承担的。工业建设的发展,首先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这是中国选择

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

起飞的基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

只占1/5。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这些工业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很低,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的水平十分有限,在依靠国家和国营经济

协助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

主义,这是生产发展本身的需要。在帝国主义对华封锁的情况下,民

族资本向外发展的渠道被阻断,加重了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依赖性。资本主义经济与政府、国营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特别是1952

年上半年的“五反”运动,更使人们开始理解到,资本主义工商业需

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1950年以后,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了相当水准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

了初步的经验。

第三,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

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

关系的束缚,但是其发展仍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个体农户耕地很少,一般每人3亩,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贫雇农每户平

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资金十分短缺,一般农户一年用于

买生产工具的支出仅为6.5元。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兴修农田水利

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使用改良农具以至机器来实行耕作、播种、收获,实行分工制度来发展多种经营等,都有很大的困难,更缺

少抗御自然灾害的水平。很多农户不但无力实行扩大再生产,就连简

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展开,城市和工矿区人口迅速增加,要求

尽快增产粮食,使国家能掌握充足的供应城市、工矿区的商品粮。同时,还要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原料,以满足轻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

行农业合作化来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

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