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教学设计实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2011年5月25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教学思路

图片导入——整体感知(写了什么,什么感情)——品味语言——总结——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有代表性的端午节的图片导入新课,看看江苏高邮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第17课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找一找汪曾祺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其中哪些是各地常有的,哪些可能是高邮特有的?

2、文章还写了哪些内容?

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6)

这两部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热爱家乡,怀念童年。

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1)家乡的鸭蛋自古闻名,作者为家乡感到自豪;

(2)端午的鸭蛋是“心爱的饰物”,可玩可食,充满了童年的乐趣。

三、深入探究:

自读2-5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些句子可以是

语言优美的

描写生动的

饱含深情的

似曾相识的

心灵共鸣的

……

四、总结: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完成《同步学习》P144《母亲的端午》

一、端午的风俗(1)

二、家乡的鸭蛋(2-3)热爱家乡

三、端午的鸭蛋(4-6)怀念童年

语言赏析:

1.“平淡而有味”

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这些家乡土话的运用使文章生活气息更加浓厚,让人倍感亲切。

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

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A、口语色彩浓厚且有幽默感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且具有幽默感]

B、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朴素的现代口语与典雅的古汉语相映成趣,倍感典雅之美并具有艺术韵味。

C、适当运用方言,表现作品地方特色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口语(短句)、方言、文言、成语。

A、感叹句。

(1)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2)还不就是个鸭蛋!

(3)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4)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5)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6)有!

(7)好看极了!

B、问句

(1)这就能辟邪吗?

(2)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3)这有什么好看呢?

(4)这能行吗?

C、短句

短句的朗读——文中短句非常多,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1)系百索子。

(2)贴五毒。

(3)贴符。

(4)喝雄黄酒。

(5)出鸭。

D、文言词

文言词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如:

“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它们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朗读时要读出从容中不乏诙谐、得意之态。

E、口语

大白话的朗读——文中时时穿插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这有什么好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朗读时尤要注意语气语调。

“造型”语的朗读,如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一个“吱”字就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F、方言

“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

14、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

(口语化:短句,方言)

雅俗共赏

(文学性:文言、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