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三布置凿井设备样本

项目十三布置凿井设备样本
项目十三布置凿井设备样本

项目十三凿井设备布置

凿井设备的布置, 是立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立井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型钻眼、装岩、砌壁及提升与悬吊等施工设备, 在井内、井架和井口附近地面等有限的空间中进行协调布置, 并满足凿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施工效率、设备结构与运转等方面的要求, 其难度较大。因此, 凿井设备布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1.凿井设备布置的内容

凿井设备布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1) 井内设备布置。包括吊桶、抓岩机、吊泵、风筒、安全梯、各种管线、稳绳、吊盘悬吊钢丝绳等布置( 井筒凿井设备布置断面图) ;

( 2) 吊盘布置。吊盘各盘梁布置; 吊盘上有关施工设备的布置等( 吊盘盘梁结构图等) ;

( 3) 天轮平台布置。提升天轮、悬吊天轮及天轮梁的布置等( 天轮平台布置平面图、剖面图等) ;

( 4) 地面提绞设备布置。提升机、各凿井绞车的布置等( 提绞设备布置平面图、立面图等) 。

2.凿井设备布置原始资料

凿井设备布置之前, 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 1) 各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其规格;

( 2) 井筒施工图;

( 3) 井底车场平面图, 井巷过渡期的改装方案;

( 4)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井口标高;

( 5) 井筒地质水文资料、井筒施工方案及方法。

3.凿井设备布置的原则

( 1) 吊桶是影响井筒施工速度的主要因素, 同时, 由于吊桶占用井筒有效面积最大, 且因频繁的运转而与其它设备之间必须按规定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等原因, 因此, 在所有凿井设备布置中应以吊桶为主, 即首先保证提升设备的布置合理。

( 2) 井内、外设备布置过程中, 应首先以保证井内设备布置合理为主; 天轮平台与地面提绞设备布置时, 应首先以保证天轮平台布置合理为主;

( 3) 凿井设备的布置, 不但要满足井筒施工的要求, 还要兼顾转入井底车场施工、井筒永久装备施工时利用凿井设备的需要, 以尽可能地减少各阶段过渡时期的改装工作量和工期。

4.凿井设备布置的步骤

凿井设备一般是从工作面开始, 按照自下向上、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布置的。根据凿井设备布置的原则, 布置时可参考以下步骤进行。

( 1) 布置井内凿井设备, 画出井筒凿井设备布置断面图;

( 2) 根据凿井设备位置及有关安全间隙规定, 依次布置吊盘、封口盘、固定盘( 盘梁及其上设备等) ;

( 3) 确定井架与井筒的相对位置及天轮平台主梁的规格尺寸;

( 4) 按照提升及悬吊钢丝绳的出绳点, 以及选择的天轮和天轮梁的规格, 布置天轮平台;

( 5) 布置翻矸平台;

( 6) 确定提升机及凿井绞车的位置, 布置提升机、凿井绞车等设备;

( 7) 布置混凝土搅拌站。

凿井设备布置要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而且井筒内外、上下必须协调一致, 同时还要兼顾地面工业场地布置、永久建筑与设备的合理利用、相邻井筒的协同施工、巷道施工期间及井筒装备期间对凿井设备的利用等因素。因此, 布置难以一次完成, 需要经过重复调整才能做到合理可行。

布置凿井设备时, 一般采用硬片模型摆布法, 把设备的轮廓外形按照一定比例( 一般采用1∶20) 用硬纸剪成模型, 然后在图纸上摆放布置。也能够采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布置。

任务一井内凿井设备布置

在明确凿井设备布置原则的基础上, 熟练识读凿井设备布置图纸。并能够根据凿井施工需要, 参与凿井设备的布置等工作。

一、凿井设备的吊挂方式

井内布置的凿井设备主要有吊桶、抓岩机、吊泵、安全梯、

各种管线、吊盘、模板等。除吊桶外, 一般均以吊挂的方式布置在井筒内。

凿井设备的吊挂方式一般有钢丝绳悬吊和井内固定两种方式。

1. 钢丝绳悬吊

钢丝绳悬吊系统主要由凿井绞车、悬吊天轮、悬吊钢丝绳及绳卡联连接件等组成。井内的管缆设备采用卡子固定在钢丝绳上, 并经过布置在天轮平台上的悬吊天轮及井口地面的凿井绞车, 悬吊在井筒的指定位置。井内设备悬吊用卡子如图13-1所示。

对于风筒、压风管等直径和质量均较大的设备, 一般使用双绳悬吊; 而对于放炮电缆等, 能够使用采用单绳悬吊。

这种吊挂方式, 随着井筒工作面向下掘进延伸, 管路的接长工作能够在地面封口盘( 或固定盘) 上进行, 简单方便, 而且对井内掘砌施工影响也较小。

2. 井内固定

井内固定是采用锚杆、卡子等部件, 将管缆固定在井壁或钢梁上, 如图13-2所示。井壁固定, 接长管路需要在井内吊盘上进行, 但这种方式节省了悬吊系统设备设备, 简化了凿井的设备布置, 特别是由于各种管路靠井壁布置, 尽可能少地占用井筒断面, 为加大吊桶的容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吊桶的布置

井内凿井设备的布置以吊桶为核心, 吊桶在井筒断面中的位置确定后, 抓岩机等其它设备则围绕吊桶分别进行布置。

吊桶应按照以下要点布置:

1.井巷过渡期需要改装为临时罐笼提升的井筒, 其吊桶的位置尽可能与临时罐笼的位置一致, 吊桶的悬吊点应位于临时罐笼的提升中心线上, 以减少改装的工作量。对于双卷筒提升机用于单钩提升时, 吊桶应布置在固定卷筒一侧。

2.吊桶的位置尽量布置在永久提升间内, 并避开永久罐道( 罐道梁) 的位置。以便在井筒安装时能够保持吊桶的正常运转。

3.采用临时提升机提升时, 确定吊桶的位置时要考虑地面设置提升机的可能性。

4.当采用两套提升设备时, 两个吊桶应布置在井筒的相对两侧, 以使井架受力均衡, 并方便布置卸矸溜槽。

5.为了不影响测量工作, 吊桶应离开井筒中心, 而且其外缘与井筒中心的距离为: 采用激光指向仪测量时不小于500mm; 采用锤球挂线测量时不小于100mm; 采用环形轨道抓岩机装岩时不小于800m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