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CT诊断解析
纵隔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纵隔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9-04-09T14:50:21.0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4期作者:张蕊杨经伟时倩倩张娜娜乔阿龙张磊袁玉[导读]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今肺癌发病率在男性中己占第一位,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健康[1]。
(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阜阳 236001)【摘要】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特征,探讨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影像学诊断为纵隔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及肺内改变等影像学表现。
结果:经病理学证实纵隔型肺癌共有16例,误诊4例,其中磷癌11例,小细胞癌2例,腺癌3例。
误诊病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胸腺瘤、孤立性纤维瘤;16例纵隔型肺癌的肿块大部分紧贴纵隔生长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前上纵隔13例,中纵隔4例,下纵隔3例,前中纵隔5例,后纵隔2例;12例呈不规则状,其中8例肿瘤边缘呈分叶状、瘤肺界面毛糙,4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较光整,4例可见典型短毛刺或棘状突起,11例密度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中6例病灶中央明显液化坏死,9例有邻近胸膜凹陷征。
结论:纵隔型肺癌虽易误诊,但其CT表现仍具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合该病的相关临床特点,可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其病理类型可能与地域有相关性。
【关键词】肺癌纵隔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of Mediastinal Type ZHANG RUI YANG JINGWEI SHI QIANQIAN ZHANG NANA QIAO ALONG ZHANG LEI YUAN YUSH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People's hospotal of Fu Yang, An Hui, China 236001 Corresponding author: YUAN YUSHAN【Abstract】Object The CT features of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and mediastinal tumor was discus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imaging diagnosis and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Method The CT images of 20 cases of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diagnosed by imaging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the lesions, morphology, edge and pulmonary chang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16 cases of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4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including 11 cases of phosphorus cancer, 2 cases of small cell carcinoma and 3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The misdiagnosed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s lymphoma, thymoma, solitary fibrous tumor and . 16 cases of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were mostly close to mediastinal growth or most of mediastinum, 13 cases were superior mediastinum, 4 mediastinal mediastinum, 3 cases of inferior mediastinum, 5 cases of anterior mediastinum, 2 cases of posterior mediastinum, 12 cases irregular, of which 8 cases of tumor marginal. 4 cases were round or oval, 4 cases were round or oval, 4 cases of typical short hair thorns or spinous protuberances, 11 cases of uneven density, enhanced uneven enhancement, 6 cases of central clear liquefaction necrosis, 9 cases with adjacent pleural indentatio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mediastinal lung cancer is easy to be misdiagnosed, its CT performance is still characteristic. It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disease with serious analysis of its imaging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pathological type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ion.Key words: Lung Cancer Mediastinal Type CT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243-02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今肺癌发病率在男性中己占第一位,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健康[1]。
医学影像-囊腔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

25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多房分隔型囊性肺癌
分叶、多房、厚薄不均分隔和小结节,血管穿行征。
26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薄壁、囊内分隔、多房病灶。 恶性征象不明显。诊断困难。
27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囊腔性肺癌的演变规律
36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鉴别诊断 成人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I型 大囊、周围多发小囊、结构紊乱
II型 多发小囊、多房分隔、实性结构 、毛刺,和囊腔性肺癌鉴别困难。
小儿多见,成人少见。多有反复感染、可出现小气液平面。
本病有恶变倾向;鉴别困难时需要定期随访。
不规则囊实性病灶早期手术切除为主。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囊腔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
2017 中国广州
病例一
M、60Y.咳嗽少痰2月;既往肺结核病史。
首次CT,左上肺囊腔并小结节
;拟结核空洞并纤维增殖灶?
建议随诊。
16M后 囊壁增
厚、结节增大。
手术病理:肺腺癌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11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囊外GGO结节
囊壁GGO结节:伴发分叶、毛刺、血管聚拢征象;
12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节有分叶、空泡征,无毛刺; 囊腔内分隔、血管穿行等;
囊壁内微小结节,恶性征象不显著, 定性诊断困难。
39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医学暨第六次影像技术学学术会议
《2024年小细胞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范文

《小细胞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篇一一、引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类型,早期诊断和鉴别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作为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小细胞肺癌在多层螺旋CT下的征象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收集了近期经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学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
2. 方法对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肺癌的形态、大小、位置、边缘、内部结构等征象特点。
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1. 形态与大小小细胞肺癌在多层螺旋CT上常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结节状病灶,大小不一。
部分病灶可伴有分叶状边缘。
2. 边缘征象(1)边缘毛刺:约70%的小细胞肺癌在CT影像上可见边缘毛刺征象,表现为病灶边缘的不规则细长突起。
(2)胸膜凹陷征:当肿瘤与胸膜相邻时,可出现胸膜凹陷征,表现为病灶与胸膜之间的线状低密度影。
3. 内部结构征象(1)空洞征:部分小细胞肺癌内部可形成空洞,表现为病灶内的低密度区。
(2)支气管充气征:当肿瘤阻塞支气管时,可在CT影像上观察到充气的支气管穿行于肿瘤内,形成支气管充气征。
4. 增强扫描征象小细胞肺癌在增强扫描时,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可见明显的血管供应。
四、讨论多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征象特点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胸膜凹陷征等。
这些征象特点有助于医生对小细胞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五、结论小细胞肺癌在多层螺旋CT上的征象具有多样性,包括形态、大小、边缘、内部结构及增强扫描等多个方面。
肺癌的诊断标准

肺癌的诊断标准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癌,需要依靠科学的诊断标准。
以下是肺癌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的内容:一、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部阴影、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可能是肺癌的表现。
X线检查是一种初步筛查肺癌的方法,但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诊。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CT扫描可以发现肺部肿块、肺部阴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同时还可以评估肺癌的分期和预后。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对于判断肺癌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有一定的帮助。
但相对于CT扫描,MRI检查的适用范围较窄,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
二、肺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可能出现升高。
CEA的升高程度与肺癌的分期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确诊。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CYFRA21-1是一种新型的肺癌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CYFRA21-1的升高程度与肺癌的分期和预后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肺癌标志物,主要应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程度与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和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
三、病理组织活检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通过插入支气管镜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的准确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创伤性。
肺穿刺活检:对于无法通过支气管镜观察到的肺部病变,可以通过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
肺穿刺活检通过在胸部CT引导下对肺部病变进行穿刺,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肺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但准确率较高。
胸腔镜活检:对于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可以通过胸腔镜活检进行诊断。
胸腔镜活检通过在胸壁上插入胸腔镜,观察胸腔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
结节型早期肺癌的CT诊断及随访策略_孙希文

9×8 mm
8年后 穿刺
非小细胞肺癌
实质性结节10-15mm
12×11 mm
828mm3
5个月后1061mm3 增长28.04%
腺样囊性癌
31×30 mm
• 钙化 • PET-CT:SUV=10.2
鳞癌
随访间隔时间
二 随访时间为8周的情况
• 体检发现结节:通过生长速度帮助定性 • 明确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判定倍增时间 • 恶性肿瘤放疗后:疗效判定
1个月 10.1×9.6 mm PET-CT:SUV=1.5
3个月 11.2×9.3 mm
5个月 12.6×10.7 mm 腺癌侵犯胸膜
部分实质性结节10-15mm
12×11mm
2个 月随访(同前)
高分化腺癌
部分实质性结节>15mm
20×14mm
8个 月随访(增大)
右2-3前肋间
高分化腺癌
实质性结节0-5mm
5×5mm
1.2月: 5× 5 mm
体积增加11% 倍增时间 291天 1.4月:49.2 mm3
2.4月:56.4 mm3
容积成像的适用范围
• 直径5~10mm的实性结节(占肺结节80%) • 直径超过10mm的结节推荐PET-CT和/或CT
导引下穿刺活检 • 显著差异标准:体积增加30%
实质性结节5-10mm
15个月(轻大)
胸片(-)
黏液嵌塞
1年后 变小
左上叶小斑片
非实质性结节10-15mm
• 10×10 mm
左下叶结节
抗炎后 一个月(同前)
不典型增生
15
×
13 mm
右上叶结节,随访2月无变化 胸片(-)
《2024年小细胞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范文

《小细胞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篇一一、引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其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作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手段,为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本文旨在分析小细胞肺癌在多层螺旋CT下的征象,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期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并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收集了XX例病例。
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层厚、层距等参数根据设备及患者情况调整。
扫描范围包括全肺及纵隔。
3. 征象分析对MSCT图像进行仔细分析,记录小细胞肺癌的征象,包括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周围血管改变等。
三、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1. 结节大小与形态小细胞肺癌的结节通常较小,多呈圆形或类圆形。
部分结节边缘可见分叶状改变。
结节密度多不均匀,部分可见钙化或空洞。
2. 边缘特征结节边缘多不规则,有时可见毛刺或分叶状改变,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浸润。
部分结节周围可见胸膜凹陷征象,表明肿瘤与胸膜的关系密切。
3. 内部结构特征MSCT可显示结节的内部结构特征,如空洞、钙化等。
空洞内壁多不光滑,有时可见气液平面。
钙化多呈点状或斑块状。
4. 周围血管改变小细胞肺癌常伴有血管集束征象,即肿瘤周围血管增宽、扭曲,有时可见血管侵犯征象,如血管受压、移位等。
四、讨论小细胞肺癌的MSCT征象具有多样性,综合分析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及周围血管改变等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其中,结节的不规则形态、毛刺、分叶状改变及血管集束征象等是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重要依据。
此外,MSCT还能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五、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诊断手段,其征象分析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小细胞肺癌的MSCT诊断及临床表现

117中国卫生标准管理CHSM 13参考文献[1] 万雪超,卢秋芬,何玉玲,等. 妊娠糖尿病母鼠胎儿心脏组织CD4~+T 细胞水平表达及相关机制研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29(8):93-98.[2] 黄琼晖.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价的效果[J]. 福建医药杂志,2019,41(3):54-56.[3] 王媛,赵旭,张翠翠,等.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联合组织多普勒-RVOT(mm)9.69±1.189.18±1.2710.38±1.727.720<0.05LA(mm) 1.68±1.09 1.58±1.29 1.67±1.18 1.368>0.05RV(mm) 1.68±1.47 1.26±1.18 1.58±1.37 1.479>0.05LV(mm)14.92±1.8514.15±1.9815.88±2.1711.247<0.05LVPW(mm) 2.59±0.97 2.88±0.09 3.39±1.2830.627<0.05PA(mm)7.46±0.587.95±0.087.89±1.37 2.927>0.05RA(mm)12.68±7.8519.27±7.9813.89±8.35 1.308>0.05AO/WT 2.18±1.19 2.49±0.78 2.57±0.380.295>0.05RVOT/WT 3.99±1.78 3.27±1.48 2.87±0.09 1.517>0.05IVS/WT 0.89±0.770.48±0.09 1.28±0.4913.697<0.05LV/WT 6.28±2.07 5.07±1.65 4.37±1.48 2.658>0.05LVPW/WT1.12±1.090.95±0.770.85±0.491.625>0.05通过样本的两两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主动脉、右室流出道、左心室、左室后壁等指标参数最大,对照组各指标参数最小(P <0.05)。
肺癌的诊断报告都是怎么写的

肺癌的诊断报告都是怎么写的背景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由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一份完整的肺癌诊断报告能够为医生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治疗建议,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信息简介在这份诊断报告中,我们对一位患有肺癌的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
这位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吸烟史。
主诉和病史患者主诉呼吸困难,并且近期出现了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病史,他有长期吸烟史,同时没有其他疾病的明确诊断记录。
体格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但肺部听诊时可以听到明显的呼吸音异常。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呼吸音减弱,并且出现了杵状指等指征。
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X线和CT扫描检查。
X线显示左上肺有一个边缘模糊的结节。
CT扫描显示左上叶肺结节有明显异常密度,边界不规则,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病理学检查患者进行了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肺组织中有高度异常的增生和恶性细胞。
免疫组化检测进一步证实肺癌的诊断。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检查结果,我们做出了以下诊断:1.肺癌(左上肺结节);2.肺门淋巴结转移。
治疗建议基于患者的诊断结果,我们针对他的病情给出了以下治疗建议:1.手术切除:鉴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左上肺结节的边缘模糊,建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肺部病灶。
这将有助于去除患者体内的恶性细胞。
2.放疗:考虑到肺门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后辅助治疗措施。
放疗有助于减少肿瘤残留并防止复发。
3.化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检查结果和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发现,我们推荐患者进行化疗。
化疗有助于杀灭远离手术切除区域的恶性细胞。
随访计划随访是监测肺癌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的重要环节。
我们制定了以下随访计划:1.术后3个月:复查体格检查和胸部CT,评估手术切除后的疗效。
2.术后6个月:进行PET-CT检查,评估肺部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润性生长:又分弥漫型和局灶 型,弥漫浸润性癌组织沿肺泡壁 呈覆壁生长,逐步臵换肺泡上皮, 而肺泡腔仍保护通气,肺泡间隔 等支架组织不受破坏,在影像上 与肺炎难以区分。局灶型浸润生 长在病灶中心出现纤维结缔组织 增生并伴有炭末沉积,亦称瘢痕 癌。
有关瘢痕癌形成的学说: (1)在结核、外伤等所形成瘢 痕的基础上发生; (2)癌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刺激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显著的 瘢痕。
90 %的小细胞癌发生在叶和主支 气管,沿支气管粘膜下向支气管 壁深层和周围肺组织浸润生长, 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无空洞形 成。
4 、大细胞癌最少见,在光 学显微镜下缺乏特征被称为 未分化癌。
肺癌的血供:主要来自支气管动 脉,也有可能来自肺动脉的分支, 特别是肺外围的肺癌。
临床表现:早期不产生任何症状
分叶及毛刺
分叶征
3、空洞 鳞癌多见,壁厚度> 16mm,凹凸不平,壁厚度< 4mm 多为良性。
4、支气管气相,肺泡气相。
5 、 CT 值与钙化, Proto 等认为 CT 值 ≥200Hu 视为含钙质的良性结节。
(二)支气管改变
肺门区大支气管的改变是中央 型肺癌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期诊断的 关键。 ( 1 )支气管壁增厚 正常的“线” 影容易增粗或粗细不均匀,呈串珠 一样。
( 2 )支气管狭窄 多见于主支 气管和叶支气管。 (3)支气管梗阻和肺不张
需注意四个方面的征象。 A、 癌块阻塞的支气管; B、不张的 肺叶; C. 代偿性肺气肿; D、 淋巴结有无。
右上叶支气管癌和肺不张。
左上叶肺不张可以包括舌叶或不包 括舌叶。 右中叶支气管癌可以引起内段、外 段或叶支气管梗阻。 右中间段支气管梗阻。
肺
癌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 杨爱华
病理:可发生于多种上皮成分, 其组织学形态及影像学改变复杂 多样。其组织学分型采用世界卫 生组织 (WHO) 的分类法:分为鳞 癌、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 和其它类型(如类癌等) . 现在有 作者把小细胞癌和腺癌通称为未 分化癌,另有一类称为细支气管 肺泡癌。
(一)原发部位及生长方式
CT表现:肺内园形或类园形结节 影,边缘光滑,浅分叶,有局灶 性脂肪及钙化(有特征性)。
二、肺间质性良性神经内分泌瘤 (炎性假瘤)。 中年女性多见,多无自觉症状, 偶尔X线检查时发现。 CT 表现:园形、卵园形孤立性 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 偶见钙化。
(二)肺癌的组织类型和生 长方式
1 、鳞癌大多发生在段或叶 支气管
远处转移学分类较为复杂。
按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为 高分化型和低分化型,常较早形 成淋巴结转移。
腺癌多发生在肺的外围、胸膜下, 在大支气管者少见。
3 、小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 较高的癌,早期就发生广泛转 移。
晚期因合并肺不张、肺炎、淋巴 结肿大,判断肿瘤原发部位就较 困难或不可能。
2、周围型肺癌
癌组织生长不受限制,容易形成 结节或肿块;生长方式有实体性 生长及浸润性生长两种。
实体性生长:肺泡→肺泡孔→周围 生长形成块,压迫推移周围肺组织 产生假性包膜,与周围肺组织境界 清楚,支气管血管推挤移位,癌组 织可坏死、脱落形成空洞,亦可在 瘤体远侧产生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肺梗塞等改变,可出现分叶、切迹、 脐凹等(肿瘤生长不均匀,受支气 管、血管阻挡等)。
可逐步出现下列症状
(1)咳嗽、咯痰、咯血。
(2)胸痛、胸闷、气短。 (3)全身症状及内分泌紊乱,肺性 骨关节病。 ( 4 )肺癌外侵和转移,常转移至 脑,产生脑肿瘤类似症状。
CT影像诊断
(一)肺内病灶的CT表现
肺内结节的定性诊断从( 1 )病 变内部结构;( 2 )病变边缘特 征;(3)局部支气管改变 三方面入手,对小而淡的病灶以 肺窗条件观察。
1、肺上沟癌(Pancoast瘤)
四大症状:肩和上肢疼痛, Honner’s 综合症,肋骨破坏,手 部肌肉萎缩。
2 、纵隔型肺癌:指肺癌的瘤体 大部位于纵隔内。 3、肺大泡上的癌。
肺上沟癌(Pancoast瘤)
肺上沟癌
转移性肺癌
(一)转移途径
肺A、肺和胸膜淋巴管、胸膜腔 及气道。
下叶支气管癌和下叶肺不张:心影 后方紧贴后纵隔和脊柱的三角形致 密影(因下肺韧带的附着) 。
左、右全肺不张:原发于主支气 管, CT 表现单纯,若继发叶支气 管癌则可能出现不全梗阻。
纵隔血管受侵:肿瘤使血管变形, 造影增强时血管腔内出现充盈缺 损,管腔狭窄,肿瘤与血管广泛 接触达半周以上,可以认定浸润。
中央型肺癌:发生在叶或主 支气管者。 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亚 段支气管以下者
1、中央型肺癌
病理特征:肺门区肿块合并不同 程度的支气管阻塞。以鳞癌及小 细胞癌为代表。 生长方式:结节型、浸润型和结 节浸润型。结节型向腔内生长为 主,较早引起肺炎及肺不张,亦 可产生阻塞性肺气肿。
浸润型沿支气管粘膜依长轴方向 浸润生长, CT 可显示支气管壁增 厚及管腔狭窄。 结节浸润型呈双向性生长
(二)转移类型
1、肺内结节型
2、淋巴间质浸润型
3、瘤栓型 4、气道转移型 5、胸膜型
(三)肺转移瘤的CT表现: 1、两肺单发或多发结节或球形病 灶。 2、双肺弥漫性 核性病变。 3、癌性淋巴管炎。
4、单发、多发空洞。
肺转移瘤的CT表现
肺良性肿瘤
一、错构瘤:是一种胚叶的发育 异常,最常见,多无症状,大多 在体检时发现。
肺不张
(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直径≥15mm或多个淋 巴结互相融合。
(四)胸膜及胸壁 1、胸膜胸壁浸润 2、胸膜凹陷征
由两部分组成:肿瘤侧细线条影 和胸膜侧对称的小三角形软组织 密度阴影。
3、胸膜播散和胸水
胸膜改变
(五)特殊部位的肺癌
1、病变大小和倍增时间
结节:直径≤3cm 块: 直径 > 3 cm 肿
倍增时间:直径增加 1.25 倍则体 积增大一倍所需的时间, Welss 认为是1.8-10月之间。
结节
2、病变的外形和境界
(1)分叶征 肺癌常见。结核球亦 可分叶,但一般为浅分叶,并不形 成深入的切迹。 (2)毛刺 又分粗、细毛刺。 (3)棘状突起。 (4)血管纠集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