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六市2018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一模试卷带答案

河南六市2018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一模试卷带答案
河南六市2018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一模试卷带答案

河南六市2018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一模试

卷(带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诊断甲状腺疾病时,给病人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的目的

是将其作为示踪原子

B.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温度的升高,其半衰期将变短

C.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能

D.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

15.如图,一粗糙绝缘竖直平面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重合。A、O、B为竖直平面上的三点,且O为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O=BO。现有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块视为质点,从A点以初速度v0向B滑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0。则

A.从A到B,小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从A到B,小物块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小物块一定带负电荷,从A到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从A到B,小物块的电势能一直减小,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16.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规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引入电场强度来反映电场的强弱,其定义为,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如果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地心2R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A.B.C.D.

17.如图甲所示,一匝数N=10匝、总电阻R=7.5Ω、ad 长L1=0.4m、ab宽L2=0.2m的匀质矩形金属线框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线框的bc边正好过半径r=0.1m的圆形磁场的直径,线框的左半部分处于垂直线框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区域内,磁感应强度B0=1T,圆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下,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1.2N,π≈3,则

A.t=0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大小为0.01Wb

B.线框静止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为0.2A

C.线框静止时,ad边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大小为0.8N

D.经时间t=2s,线框开始滑动

18.在光滑水平地面放置着足够长的质量为M的木板,其上放置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物块(电荷量保持不变),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且Mm,空间存在足够大的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开始它们以大

小相等的速度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取水平向右的方向

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反映它们以后运动的是19.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使其到达O点处,此时α+β90°,然后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不变而减小β时,为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可采取的办法是

A.减小A的读数,同时减小α角

B.减小A的读数,同时增大α角

C.增大A的读数,同时减小α角

D.增大A的读数,同时增大α角

20.图甲中S、N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

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滑片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变压

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从图示

位置开始计时,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忽略线圈、电刷与导线的电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V

B.t=0.01s时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小

C.保持R的大小不变,P的位置向上移动,电流表读数减小

D.保持R的大小及P的位置不变,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增大一倍,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

21.用图示装置可以检测霍尔效应。利用电磁铁产生磁场,电流表检测输入霍尔元件的电流,电压表检测元件输出

的电压。已知图中的霍尔元件是半导体,与金属导体不同,它内部形成电流的“载流子”是空穴,空穴可视为

能自由移动的带正电的粒子。图中的1、2、3、4是霍尔元件上的四个接线端。当开关S1、S2闭合后,电流表A

和电流表B、C都有明显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表B为电压表,电表C为电流表

B.接线端4的电势低于接线端2的电势

C.若调整电路,使通过电磁铁和霍尔元件的电流与原电

流方向相反,但大小不变,则电压表的示数将保持不变D.若增大R1、增大R2,则电压表示数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图中圆盘可绕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角速度的增加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定

义为角加速度,用β表示,,我们用测量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来完成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其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图中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①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

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②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

盘匀加速转动;

③断开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圆盘和打点,取

下纸带,进行测量.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所示,

圆盘的半径为mm;

(2)由图丙可知,打下计数点D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rad/s2.(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23.(9分)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

E(约1.5V)和内阻r(约20Ω),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两个相同电流表A1、A2(量程0~500μA,内阻约为

500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Ω,额定电流1.0A),

定值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两个相同的电阻箱R2、R3(阻值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此,

先将电流表改装(扩大量程),然后再按图甲电路进行测量.

(1)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按图乙电路测量A2的内阻时,必要的操作如下.

A.断开S1

B.闭合S1、S2

C.按图乙连接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最左端,R2调至最大

D.断开S2,闭合S3

E.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A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

A1的示数I1

F.调节R2,使A1的示数为I1,记录R2的值

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其余实验步骤(填序号)将电流表A2(较小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大量程),如果(1)中测出A2的内阻为468.0Ω,现用R2将A2改装成量程为20mA 的电流表A,应把R2调为Ω.

(3)利用电流表A、电阻箱R3,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用电流表A、电阻箱R3及开关S按图甲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改变R3的值,记下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3、I的数据,然后通过做出有关物理量的的线性图象,求得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

a.图中虚线框内为一条直线,其中纵轴为,横轴应为.

b.已知图中直线纵轴截距为b,斜率为k,改装后电流表A的内阻为RA,则电动势E=,内阻r=.

24.(14分)如图所示,坐标原点O处有一点状的放射源,它向xoy平面内的x轴上方各个方向(包括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发射带正电的同种粒子,速度大小都是v0,在的区域内分布有指向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其中q与m分别为该种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在的区域内分布有垂直xOy平面的匀强磁场.ab为一块很大的平面感光板,放置于y=2d处,观察发现此时恰好没有粒子打到ab板上.(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粒子刚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将ab板平移到距x轴最远什么位置时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

25.(18分)如图所示,光滑曲面与光滑水平导轨MN相切,导轨右端N处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m,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

v=4.0m/s运动.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B、C与细绳、弹簧一起静止在导轨MN上.

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从h=0.2m高处由静止滑下,已知滑块A、B、C质量均为m=2.0kg,滑块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 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C=2.0m/s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

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

(2)求滑块B、C与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弹簧的压缩情况相同,要使滑块C

总能落至P点,则滑块A与滑块B碰撞前速度的最大值

vm是多少?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

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B.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C.理想气体的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E.压缩气体做功,该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上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横截面积均为S的活塞A、B将缸内气体分成I、II两部分.在活塞A的上方放置一质量为2m 的物块,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I、II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0.已知大气压强与活塞质量的关系为,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且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计一切摩擦,气缸足够高.当把活塞A上面的物块取走时,活塞A 将向上移动,求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A活塞上升

的高度.

34.[物理—选修3-4]

(1)(5分)两列沿绳传播的简谐横波(虚线表示甲波,实

线表示乙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M为绳上

x=0.2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

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M点是振动加强点

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的周期,质点M将位于波

C.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与M点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反的

D.图示时刻质点M的速度为零

E.甲波的传播速度v1比乙波的传播速度v2大

(2)(10分)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的玻璃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AB是过圆心的一条水平直径.从激光源S 发出一条与AB平行的细光束,入射到玻璃圆柱体上,光束到顶部的距离h=2.68cm,折射光束恰好过B点,经B

点反射后从圆柱体中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

①求玻璃的折射率;

②求此光束从射入圆柱体到射出圆柱体所用的时间.(只

考虑一次反射)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1415161718192021

答案ABCADABBDB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6分)(1)120.00cm(2分)(2)6.5rad/s(2

分)(3)9.8~10rad/s(2分)

23.(9分)(1)EDF(2分)(2)12(2分)(3)a.R3(1分)b.(2分)(2分)

24.(14分)解:(1)根据动能定理得(2分)

可得刚进入磁场时的速率(2分)

(2)根据(1)可知,对于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粒子,其进入磁场时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1分)

其在电场中沿x轴正方向的位移(1分)

若沿x轴正方向输出的粒子不能打到ab板上,则所有粒子均不能打到ab板上,因此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与ab板相切,如图甲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1分)

可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1分)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1分)

可得(1分)

(3)若沿x轴负方向射出的粒子能打到ab板上,则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临界情况就是沿x轴负方向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恰好与ab板相切.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此时磁场宽度为(2分)

即当ab板位于的位置时,恰好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2分)

25、(18分)解:(1)滑块C滑上传送带到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4m/s所用的时间为t,加速度大小为a,在时间t内滑块C的位移为x,有(1分)

(1分)

(1分)

代入数据可得:,(1分)

滑块C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后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并从右端滑出,则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v=4.0m/s(2分)

(2)设A、B碰撞前A的速度为v0,A、B碰撞后的速度为v1,A、B与C分离时的速度为v2,有

(1分)

(1分)

(1分)

A、B碰撞后,弹簧伸开的过程系统能量守恒:(1分)代入数据可解得:(2分)

(3)在题设条件下,若滑块A在碰撞前速度有最大值,则碰撞后滑块C的速度有最大值,它减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应当恰好等于传送带的速度v.设A与B碰撞后的速度为,分离后A与B的速度为,滑块C的速度为,C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4m/s,加速度大小为2m/s2,有:

(1分)

解得:

以向右为正方向,A、B碰撞过程:,(1分)

弹簧伸开过程:,(1分)

。(1分)

代入数据解得:m/s。(2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ABC(5分.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

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解析】:对气体Ⅰ,其初态压强,(1分)

末态压强为(1分)

设末态时Ⅰ气体的长度为l1,可得,(1分)

代入数据解得。(1分)

对Ⅱ气体,其初态压强为,(1分)

末态压强为(1分)

设末态时Ⅱ气体的长度为l2,可得,(1分)

代入数据解得。(1分)

故活塞A上升的高度为,(1分)

得。(1分)

34.[物理—选修3-4]

(1)ABC(5分.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解析】:①光线SC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有(2分)

由几何关系知(1分)

(1分)

解得玻璃的折射率为(1分)

②根据对称性知CB=BD=2Rcosβ(2分)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2分)

光束从射入圆柱体到射出圆柱体所用的时间为s(1分)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I卷(精美解析版)

1 b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Ⅰ) 物 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B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 弹=ma ,F 弹=kx ,联立解得F=mg+ma + kx ,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 【点睛】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贯穿高中物理。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 ,bc=3cm ,ca =4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 a 、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B C D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对小球c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对c的库仑力和b对c的库仑力,a对c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c的电荷同号,b对c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c电荷为异号,所以ab的电荷为异号。设ac与bc的夹角为θ,利用平 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 F bc=k tanθ=3/4,tanθ= F bc / F ac,ab电 荷量的比值k k=64/27,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点,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I);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 到B'(过程II)。在过程I、II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A.5 4 B. 3 2 C. 7 4 D.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过程I回路中磁通量变化△Φ1 πR2,设OM的电阻为R,流过OM的电荷量Q1=△Φ1/R。过程II回路中磁 通量变化△Φ2(B’-B)πR2,流过OM的电荷量Q2=△Φ2/R。Q2=Q1,联立解得:B’/B=3/2,选项B正确。【点睛】此题将导体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有机融合,经典中创新。 18.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 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P 2

郑州方言

歌词 在郑州,有种可以那叫做中 在郑州,有种哇塞叫乖乖嘞 在郑州,有种没有叫木任啥 在郑州,有种舒服叫做得劲 在郑州,有种干什么叫弄啥类 在郑州,有种不够长叫够不捉 在郑州,有种捉迷藏叫藏老闷 在郑州,有种聪明叫做能了不轻 在郑州,有种扫把叫做条帚 在郑州,有种铅笔叫做北 在郑州,有种勺子叫做硕(二声) 在郑州,有种板凳叫做蹲儿 在郑州,有种馒头叫做馍 在郑州,有种蹲叫做谷堆 在郑州,有种水平叫做抹 在郑州,有种知了叫麻叽鸟 湖性——很牛很拽的意思 木牛——没有的意思 偶——就是牛,奶牛的牛 怼——舞阳的dui,可万能动词 可张——慌张的意思 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话 赖爪——赖种 去球——完了 日龙——搞砸的意思 不老盖——膝盖 嘎支(几)窝——腋窝 夜黑——昨晚的意思 将妞——刚才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 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 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出儿出儿油——蟋蟀 各意人——恶心人 突鲁——下滑的意思

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 气蛋——烦人 个一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摸肚——最后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 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芫荽(yan sui)——香菜 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老末——最后的意思 愚活——绣逗,迷瞪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白动——别动 天树杆——甘蔗 驭(yu)——停,架车时对马、驴等动物的言语,哋(dei)、加,卧,驭墩儿——板凳 阿(a音或e音)渣——龌龊 摆置——收拾 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 毒气——狠的意思 幺火,协活——喊 短——说谁谁短,应该是不仗义的意思 水货——东西不是正版的,人也不地道 清倒切——早晨 老渣皮——不时髦 马几妞——知了 晒百,朔白,成脸子——故意挑衅,不好解释 出奇,出样——新鲜,与众不同 出绿——跑的意思 拉虎——邋遢 马虎瞪——迷瞪 鬼觉——臭美的意思 嗑衬——恶心 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糊肚——有点稠的粥 摸嘟儿——最后的意思 烧包——指人不踏实 扑狼鹅——蛾子 扁嘴——鸭子 花大姐——瓢虫 绑张——排场 虚湖不虚湖——注意没注意 片叉,片汤糊涂叉——不怎么地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

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是新课标选择题中常出的一种提醒。 ●物理学史包括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历史进程和物理实验。 ●物理方法: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物理学中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数学方法等等:主要思维方法: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微元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数学(函数、几何、归纳、数列等)法。 【新课标高考试题回练】 1、(20XX年海南卷).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2、(20XX年新课标)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中的一个瓶颐.此项发明是 A.新型直流发电机B.直流电动机 C.交流电动机D.交流发电机 3、(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4、(20XX年新课标)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5、(2011新课标理综第14题).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 【复习巩固题】 1、(2013上海徐汇测试))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

通州2018届高三物理二模

通州区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l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 、B 是卫星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A 点的角速度大于B 点的角速度 B .卫星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 C .卫星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 D .卫星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 2.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 ,图中P 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 .已知P 点的电场强度为E 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为 A .E =0 B .2 kQ E d = C . 02 kQ E E d =- D . 20 E E = 3.高三某同学参加引体向上体能测试,在20s 内完成10次标准动作,则此过程中该同学克服重力 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A .150W B .300W C .450W D .600W 4.如图所示电路中,R 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示数增大 B .电流表A 示数减小 C .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D .变阻器R 1的取值越大,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第1题图 B A R 第4题图 R 1 A V S E r

5.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 、B 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 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 ,a > μ1g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 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 02as B .012gs μ C .022gs μ D .021)(gs μ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 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为两个相同灯泡,L 为自感系数较大、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感线圈,C 为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接通开关S ,A 立即变亮,最后A 、 B 一样亮 B .接通开关S ,B 逐渐变亮,最后A 、B 一样亮 C .断开开关S ,A 、B 都立刻熄灭 D .断开开关S ,A 立刻熄灭,B 逐渐熄灭 7.如图所示,含有1 1H 、2 1H 、4 2He 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O 1处射入速度选择器,沿直线O 1O 2运动的粒子在小孔O 2处射出后垂直进入偏转磁场,最终打在P 1、P 2两点.则( ) A .打在P 1点的粒子是4 2He B .打在P 2点的粒子是2 1H 和4 2He C .O 2P 2的长度是O 2P 1长度的2倍 D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8.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速度v 、加速度a 、位移s 、机械能E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 第6题图 A B C L S 第5题图 A B O 1 第7题图 P 2O 2 P 1 E B 1 B 2 t v O a t t s t E

2019届高三物理诊断性考试试题【带解析】

2019届高三物理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B. 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最早得到了元电荷e的数值 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并用月一地检验证实了该定律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伦通过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选项A错误;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最早得到了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C错误;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牛顿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选项D错误;故选B.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老年代步车正在慢速行驶,短暂反应后司机立即釆取制动措施,结果汽车恰好没有撞上前方的老年代步车。若从司机发现代步车时开始计时(t=0),两车的速度一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 v-t图象中,图线a为汽车,图线b为老年代步车 B. 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4m/s2 C. 从司机发现代步车到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3.0s D. 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距离代步车30m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判断物体的运动特征;斜率代表加速度,即可求得;根据汽车和代步车速度相等列式求解时间;根据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求解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与代步车的距离;

【详解】汽车先匀速后减速,老年代步车一直匀速,则a 为老年代步车,b 为汽车,故选项A 错误;由图像可知,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20205/4.50.5 v a m s t ?-= ==-?-,选项B 错误;由v 0+at 1=v 即20-5t 1=5解得t 1=3s ,则从司机发现代步车到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 3.0s+0.5s=3.5s ,选项C 错误;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距离代步车 00101()()302 v v x v t t v t t m +?=+ -+=,则D 正确;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速度图象的物理含义: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这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策略。 3.如图所示,某飞行器先在近月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轨道Ⅰ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后沿轨道Ⅱ做椭圆运动,到达轨道Ⅱ的远月点B 时再次点火变轨,进入距月球表面高度为4R 的圆形轨道Ⅲ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R 为月球半径,则上述变轨过程中 A. 飞行器沿轨道Ⅰ运动的速率最大 B. 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速率最小 C. 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机械能最大 D. 根据a=2 v r 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I 过A 点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通过调整速度使卫星做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来调整轨道高度.在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受万有引力相等,从而判断加速度关系. 【详解】飞行器在轨道Ⅰ的A 点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速度最大,选项A 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轨道Ⅱ上运行时在B 点速度最小;飞行器在轨道Ⅱ的B 点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Ⅲ,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B 点的速度最小,选项B 错误;因在AB 两点两次加速,可知飞行器在轨道Ⅲ运动时的机械能最大,选项C 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决定式2GM a r = 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I 过A 点的加速度,选项D 错

河南省郑州市技术管理规定2013最新

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送审稿)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八日

目录 1 总则…………………………………………………………………… 2 建设用地………………………………………………………………… 2.1 用地分类………………………………………………………… 2.2 建设用地控制…………………………………………………… 3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3.1 分类分级………………………………………………………… 3.2 市、区两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3.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3.4 实施导则………………………………………………………… 4 建筑工程………………………………………………………………… 4.1 建筑规划设计…………………………………………………… 4.2 建筑间距………………………………………………………… 4.3 建筑物退让……………………………………………………… 4.4 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 4.5 容积率指标计算………………………………………………… 4.6 绿地……………………………………………………………… 4.7 商业设施控制…………………………………………………… 5 交通工程…………………………………………………………………… 5.1 城市道路………………………………………………………… 5.2 道路交叉口………………………………………………………… 5.3 停车场……………………………………………………………… 5.4 城市公共交通……………………………………………………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连接体 一、选择题 1. 如图1-23所示,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 轻弹簧秤连接。水平力F1=30N和F2=20N分别作用在m1和m2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同时撤出水平力F 1、F2的瞬时,m1加速度的大小 13m/S2。 D. 若在只撤去水平力F1的瞬间,m1加速度的大小为13m/S2。 2. 如图1-24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由此可知: A.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A一定受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无法判定。 3.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1-25所示。如果它们 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 B. F2 C. (F1+F2)/2 D. (F1-F2)2 4. 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26所示,对物 体A施于水平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m1F/(m1+m2) B. m2F/(m1+m2) C. F D. m1F/m2 5. 如图1-27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两个长方形物块,质量分别为m A、m B,在平 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推动下,两物体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A、B之间的相互作用为T,则当它们一起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 A. T=m B F/(m A+m B) B. T=m B F/(m A+m B)+m B g(Sinθ+μCosθ) C. 若斜面倾角θ如有增减,T值也随之增减。 D. 不论斜面倾角θ如何变化(0?≤θ<90?),T值都保持不变。 6. 如图1-28所示,两个物体中间用一个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A、 B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当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时,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μ1>μ2,则杆一定受到压力。 B.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 若μ1=μ2,则杆的两端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

2018年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来定量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C)安培力(D)磁感线 2.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4.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下列关

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 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 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0 (B )mg (C )1 2 mg (D )2mg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 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7.如图所示,虚线 a 、 b 、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

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一定变大、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知,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照射光的强度变大,饱和电流变大,故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v-0知,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饱和光电流不一定变大,故B错误;、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错误;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不会发生光电效应,不会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 2、我国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可近似为圆轨道,火星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小 B、火星的公转速度比地球大、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时所受火星引力比在地球表面时所受地球引力小 D、探测器环绕火星表面运行的速度比环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大 【答案】 【解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火星公转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则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大,选项A错误;

郑州情况

一、开场白,郑州简介、大枣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我们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解决,你们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预祝本次旅途愉快! 现在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我们已经踏上旅途,出郑州顺着连霍高速一路向西,在孟津下高速后,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我们现在所处的城市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会城市郑州市.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古属豫州,公元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天皇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我们马上要经过的绿色双塔就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没有使人们失望,现已引领着河南的经济发展并是中崛起的领头军,郑州因良好的绿化和发达的商贸素有“绿城”和“商城”之称。 诶,朋友们,现在请大家往窗外看。路两边种了许多枣树。大枣可是我们郑州的特产。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枣树的根部都非常地臃肿,这是为什么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新郑种枣树的记载。千百年来,枣农为了获得丰收就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每年在春暖花开季节,就拿斧头在枣树的根部砍几刀。这样结出的枣儿又大又甜。枣不仅有营养和药用价值而且能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还是绝佳的礼品,有兴趣的朋友可带些本地的特产给亲人朋友. 下车交代:说到这里,我看到好多朋友已经坐不住了,是不是想马上就到景区感受一下啊?别急,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进入了小浪底停车场,在下车之前,要提醒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豫C12345.我们将会在景区逗留2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大家到停车场来集合,我们一起去用餐,希望大家可以遵守时间,按时回来,不要耽误了行程,好了,各位朋友,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和贵重物品跟我下车,一起到景区参观游览. 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小浪底大坝区了.为了对小浪底工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就先进展厅看一看,在这里您可以观看到整个小浪底工程的模型,还可以了解到它的伟大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工程进度,文献资料等等,可以说这儿是整个小浪底的缩影和明细了. 二.郑州简介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河南省会郑州!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少林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也希望各位能够与我友好合作,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在郑州游览期间能够游的开心过得愉快!谢谢大家!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到少林寺去参观,现在我们距目的地大概需要一个半多小时的车程。少林寺主要景区包括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禅院、武术馆等。到达景区后我将为大家做细细讲解。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郑州!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东汉时为管城。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

高考物理备考专题:物理实验总复习

高考物理备考专题:物理实验总复习知识结构:

方法指导: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 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原理 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

gh≈(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验仪器 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3)实验装置 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 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4)实验步骤 复习实验步骤时不能靠死背结论,而要与实验原理联系起来,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步骤操作?把某些实验步骤交换一下是否可以?省掉某个步骤行不行?等等。 (5)实验数据的处理 重要的有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方法(如分析是不是匀速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变速运动,如何求某时刻的速度、如何求加速度等);解方程求解未知量、用图像处理数据(把原来应该是曲线关系的通过改变坐标轴的量或单位而变成线性关系,即变成直线,是重要的实验能力)。 (6)实验误差的定性分析 中学阶段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误差分析,但对主要误差的产生原因、系统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等,应能理解。在电路的实验中,粗略地看,认为电流表是短路、电压表是断路,但精确一点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都不能忽略,定性地讨论电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我们应该掌握。 二、几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下面几种实验方法是我们中学阶段物理实验中用过的,从方法的角度整理、复习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 (1)累积法: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周期时我们用的是累积法,即我们不直接测一个周期的时间,而是测30~50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数即得周期T的值.用累积法的好处是:①相当于进行多

江苏省2019届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xx 市2019届高三期末调研测试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 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的是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是定值电阻,R 2 是光敏电阻,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闭合开关S , 当光敏电阻上的关照强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通过R 2的电流减小 B . 电源的路端电压减小 C . 电容器C 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D . 电源的效率增大 3.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船分别从A 、B 两点开始过河,两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均小于水流 速度, 方向分别与河岸成60o 和30o 角,两船恰能到达对岸同一位置.若甲乙两船渡河过程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 甲、s 乙,则 A .s 甲>s 乙 B . s 甲=s 乙 C .s 甲<s 乙 D .无法确定s 甲和s 乙的关系 4.如图所示,两竖直平行板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场强为E 、方向水平向右,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电场垂直且水平向里.一带点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v 0= E B 进入电、磁场区域,最终能飞出该区域.则液滴在电、磁场中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D .机械能逐渐减小 A . B . C . D . 水流方向 A +

5.如图所示,光滑细杆竖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轮A 、B 关于杆对称,轻质圆环C 套在细杆上,通过细线分别与质量为M 、m (M >m )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C 在竖直向下的外力F 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在移动过程中 A . 外力F 保持不变 B . 杆对环 C 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 . 杆对环C 的作用力与外力F 合力不断增大 D .杆对环C 的作用力与外力F 合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1、L 2、L 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L 1串联和接入u 0 sin100πt V 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L 2和L 3,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 .副线圈输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 C .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V 7.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A 、B 、C 、D 是x 轴上的四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大小分别是A E B E C E D E ,则 A .A E <B E B .C E <D E C .A 、 D 两点在x 方向上的场强方向相反 D .同一负点电荷在A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时的电势能 8.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b ,环绕甲、乙两行星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之比为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c B .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3 2b c C .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c b D .甲乙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 c m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题专题

力学题的深入研究 最近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几道力学题虽然不是特别难,但容易错,并且辅导书对这几道题或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或浅尝辄止,本文对其深入研究,以飨读者。 【题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 m/s 2,若用a g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原解析】一般的辅导书是这样解的: ①和②一起研究:根据T s s v n n n 21++=,其中s T 1.050 15=?=,得

1.0210)01.1100.9(25??+=-v =s m /00.1,1 .0210)28.1201.11(2 6??+=-v =s m /16.1, 1 .0210)06.1028.12(2 7??+=-v =s m /14.1,因为56v v >,67v v <,所以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这样解是有错误的。其中5v 是正确的,6v 、7v 是错误的。因为公式T s s v n n n 21++=是匀变速运动的公式,而在6、7之间不是匀变速运动了。 第一问应该这样解析: ①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根据1到6之间的cm 00.2s =?,如果继续做匀加速运动的话,则6、7之间的距离应该为01.1300.201.11s 5667=+=?+=s s ,但图中cm s 28.1267=,所以是在6和7之间开始减速。 第二问应该这样解析: ②根据1到6之间的cm 00.2s =?,加速度s m s m T s a /00.2/1 .01000.222 2=?=?=- 所以s m aT v v /20.11.000.200.156=?+=+=。 因为s m T s s v /964.01 .0210)61.866.10(22 988=??+=+=- aT v v -=87=s m /16.11.0)2(964.0=?--。 ③ 首先求相邻两个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从第7点开始依次为,cm s 99.161.860.101=-=?,cm s 01.260.661.82=-=?, cm s 00.260.460.63=-=?,求平均值cm s s s s 00.2)(3 1321=?+?+?=?,所以加速度222 2/.1 .01000.2s m T s a -?=?==2/00.2s m 根据ma =mg μ,得g a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实际上'ma f mg =+μ(此式中f 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力),得m f g a +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因为a a >'所以g a =μ的测量值偏大。

2018届高三物理等级考模拟题

高三物理等级考模拟试卷(2018.4)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指出: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 C.受爱因斯坦量子论的启发,普朗克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波,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否定了光是一种波 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力是() (A)万有引力(B)电场力(C)磁场力(D)核力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C.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头发屑按照电场的方向排列起来,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是模拟两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B. b图一定是模拟两等量正电荷的电场线 B A C. a图中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 D. b图中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 5、处于磁场B中的矩形金属线框可绕轴OO’ 转动,当线框中通以电流I时,如图所示,此时线 框左右两边受安培力F的方向正确的是() 6、火箭发射回收是航天技术的一大进步。如图所示,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运动,可看成先匀速后减速的直线运动,最后撞落在地面上。不计火星质量的变化,则()

A.火箭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携带的检测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C.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合力做功,等于火箭机械能的变化 D.火箭着地时,火箭对地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7、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cd 和ef 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 、b 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则( ) A.b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 ef 导线在a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cd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 D.同时改变了导线的电流方向,cd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不变 8、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 。汽车运动的v-t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 2 /20s m B. 2 /6s m C. 2 /5s m D. 2 /4s m 9、如图所示是具有更高平台的消防车,具有一定质量的伸缩臂能够在5min 内使承载4人的登高平台(人连同平台的总质量为400kg )上升60m 到达灭火位置,此后,在登高平台上的消防员用水炮灭火,已知水炮的出水量为3m 3 /min ,水离开炮口时的速率为 20m/s ,则用于( ) A. 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104 W B. 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4×104W C. 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2.4×106W D. 伸缩臂抬升登高平台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800w 10、如图所示,在竖立放置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有一次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 ) A.加速度大小为g m qE a += B.所需的时间为 Eq dm t = C.下降的高度为 2d y = D.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Eqd W =

天津市九校2019届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天津市九校2019届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18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B.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并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2.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方程式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原子核 质量/u 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057 15.0001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X是,Q2>Q1 B. X是,Q2>Q1 C. X是,Q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