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的特点。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测控电路。

1-2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是最基本的,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是最主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1-3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的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的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和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的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它包括:(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直流与交流、电压与电流信号之间的转换。幅值、相位、频率与脉宽信号等之间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选取所需的信号的能力,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等;

(5)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非线性环节的线性化处理、逻辑判断等。

1-4测量电路的输入信号类型对其电路组成有何影响?试述模拟式测量电路与增量码数字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随着传感器类型的不同,输入信号的类型也随之而异。主要可分为模拟式信号与数字式信号。随着输入信号的不同,测量电路的组成也不同。

图X1-1是模拟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传感器包括它的基本转换电路,如电桥,传感器的输出已是电量(电压或电流)。根据被测量的不同,可进行相应的量程切换。传感器的输出一般较小,常需要放大。图中所示各个组成部分不一定都需要。例如,对于输出非调制信号的传感器,就无需用振荡器向它供电,也不用解调器。在采用信号调制的场合,信号调制与解调用同一振荡器输出的信号作载波信号或参考信号。利用信号分离电路(常为滤波器),将信号与噪声分离,将不同成分的信号分离,取出所需信号。有的被测参数比较复杂,或者为了控制目的,还需要进行运算。对于典型的模拟式电路,无需模数转换电路和计算机,而直接通过显示执行机构输出,因此图中将模数转换电路和计算机画在虚线框内。越来越多的模拟信号测量电路输出数字信号,这时需要模数转换电路。在需要较复杂的数字和逻辑运算、或较大量的信息存储情况下,采用计算机。

图X1-1

增量码数字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见图X1-2。一般来说增量码传感器输出的周期信号也是比较微小的,需要首先将信号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一个周期所对应的被测量值往往不够小,为了提高分辨力,需要进行内插细分。可以对交变信号直接处理进行细分,也可能需先将它整形成为方波后再进行细分。在有的情况下,增量码一个周期所对应的量不是一个便于读出的量(例如,在激光干涉仪中反射镜移动半个波长信号变化一个周期),需要对脉冲当量进行变换。被测量增大或减小,增量码都作周期变化,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辨别被

手动采样

测量变化的方向,辨向电路按辨向结果控制计数器作加法或减法计数。在有的情况下辨向电路还同时控制细分与脉冲当量变换电路作加或减运行。采样指令到来时,将计数器所计的数送入锁存器,显示执行机构显示该状态下被测量量值,或按测量值执行相应动作。在需要较复杂的数字和逻辑运算、或较大量的信息存储情况下,采用计算机。

1-5为什么要采用闭环控制系统?试述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在开环系统中传递函数的任何变化将引起输出的变化。其次,不可避免地会有扰动因素作用在被控对象上,引起输出的变化。利用传感器对扰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电路在设定上引入一定修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扰动的影响,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同样不能达到很高的精度。一是对扰动的测量误差影响控制精度。二是扰动模型的不精确性影响控制精度。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的的基本组成见图X1-3。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传感器直接测量输出量,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设定值相比较,当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异时,进行调节。这里系统和扰动的传递函数对输出基本没有影响,影响系统控制精度的主要是传感器和比较电路的精度。在图X1-3中,传感器反馈信号与设定信号之差不直接送到放大电路,而先经过一个校正电路。这主要考虑从发现输出量变化到执行控制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常引入微分环节。另外,当输出量在扰动影响下作周期变化时,由于控制作用的滞后,可能产生振荡。为了防止振荡,需要引入适当的积分环节。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比较电路的输出先经放大再送入校正电路,然后再次放大。图X1-3为原理性构成。

图X1-3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二章

信号放大电路

2-4 什么是CAZ 运算放大器?它与自动调零放大电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何种场合下采用较

为合适?

CAZ 运算放大器是轮换自动校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称,它通过模拟开关的切换,使内部两个性能一致的运算放大器交替地工作在信号放大和自动校零两种不同的状态。它与自动调零放大电路的主要区别是由于两个放大器轮换工作,因此始终保持有一个运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输出稳定无波动,性能优于由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自动调零放大电路,但是电路成本较高,且对共模电压无抑制作用。应用于传感器输出信号极为微弱,输出要求稳定、漂移极低,对共模电压抑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2-5 请说明ICL7650斩波稳零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如何提高其共模抑制比的?

ICL7650的输出c c10s11i 2'

11o )(U K U K U K K K U +++=(见式2-6),其共模信号误差项

K c1U c 相当于输入端的共模误差电压U c ˊ,即

CMRR

U CMRR K U K K U K K K K U K U '

c

12c 21c 1c 211c 1c c ==≈+=

'

式中K 1、K c1分别为运算放大器N 1的开环放大倍数和开环共模放大倍数;K 1'

为运算放大器N 1由侧向端A 1输入时的放大倍数;K 2为运算放大器N 2的开环放大倍数。设计中可使K 1'

≈K 1, K 2>>1,所以12CMRR K CMRR =,因此整个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 比运算放大器N 1的共模抑制比CMRR 1(一般可达80dB )提高了K 2倍。

2-6 何谓自举电路?应用于何种场合?请举一例说明之。

自举电路是利用反馈使输入电阻的两端近似为等电位,减小向输入回路索取电流,从而提高输入阻抗的电路。应用于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很高(如电容式,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可达108

Ω以上)的测量放大电路中。图2-7所示电路就是它的例子。

2-7 什么是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应用何种场合?

有抑制传感器输出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的放大电路称为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应用于要求共模抑制比大于100dB 的场合,例如人体心电测量。

2-8图2-8b 所示电路,N 1、N 2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 4=R 2=R 1=R 3=R ,试求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由图2-8b 和题设可得u 01 =u i1 (1+R 2 /R 1) = 2u i1 , u 0=u i2 (1+R 4 /R 3 )–2u i1 R 4/R 3 =2u i2–2

u i1=2(u i2-u i1),所以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K f =2。

2-9 图2-9所示电路,N 1、N 2、N 3工作在理想状态,R 1=R 2=100k Ω,R P =10k Ω,R 3=R 4=20k Ω,

R 5=R 6=60k Ω,N 2同相输入端接地,试求电路的差模增益?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是否降低?

为什么?

由图2-9和题设可得u o = (u o2–u o1) R 5 / R 3 =3(u o2–u o1 ), u o1 = u i1 (1 + R 1 /R p )–u i2 R 1/R p =11u i1,

u o2= u i2(1+R 2/R p )–u i1 R 2/R p =–10u i1, 即u o =3(–10u i1–11u i1)=–63u i1,因此,电路的差模增

益为63。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将降低,因N 2同相输入端接地,即u i2=0,u i1的共模电压无法与

u i2的共模电压相抵消。

2-11 何谓电桥放大电路?应用于何种场合?

由传感器电桥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或由传感器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桥都称为电桥放大电路。应用于电参量式传感器,如电感式、电阻应变式、电容式传感器等,经常通过电桥转换电路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并用运算放大器作进一步放大,或由传感器和运算放大器直接构成电桥放大电路,输出放大了的电压信号。

2-13 线性电桥放大电路中(见图2-14),若u 采用直流,其值U=10V ,R 1=R 3= R =120Ω,

ΔR =0.24Ω时,试求输出电压Uo 。如果要使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各自引起的输出小于1mV ,那么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应为多少? 由图2-14电路的公式(式2-24):

u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u 3

1231231312o ))(1(+-=???

??

?-++=

并将题设代入,可得U o =–U ΔR /(2R )=10mV 。设输入失调电压为u 0s 和输入失调电流为I 0s ,当输出失调电压小于1mV 时,输入失调电压u 0s ﹤(1×10–3

)/ (1+R 2/R 1)=0.5mV ;输入失调电流为

I 0s ﹤(1×10–3)/[R 1 (1+R 2/R 1)]=4.17μA 。

2-15 请根据图2-22b ,画出可获得1、10、100十进制增益的电路原理图。

由图X2-3可得:当开关A 闭合时,U o =U i ;当开关B 闭合时,U o =10U i ,当开关C 闭合时,

U o =100U i 。

2-16 根据图2-22c和式(2-32),若采用6个电阻,请画出电路原理图,并计算电阻网络各电阻的阻值。

N=6 : R6 =R1+R2+ R3+R4+R5 , R6+R5 =2(R1+R2+ R3+R4)

R6+R5+R4=3(R1+R2+ R3), R6+R5+R4+ R3=4(R1+R2),

R6+R5+R4+ R3+R2=5R1,

取R1=R,则R6=3R,R5=R,R4=R/2,R3=3R/10,R2=R/5,R1=R。见图X2-4。

2-17 什么是隔离放大电路?应用于何种场合?

隔离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和电源电路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耦合,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公共的接地端。隔离放大电路主要用于便携式测量仪器和某些测控系统(如生物医学人体测量、自动化试验设备、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等)中,能在噪声环境下以高阻抗、高共模抑制能力传送信号。

2-18 试分析图2-41b电路中的限幅电路是如何工作的?并写出Uo的计算公式。

当输入过载时,即输入正向(或反向)电压突然很大时,低漂移斩波稳零运算放大器235L 输出饱和电平,限幅电路的正向(或反向)二极管导通,使放大器的增益减小,输出从饱和状态迅速恢复。

运算放大器235L 的输出为U1=(R3+R4)R2U i/(R4R1)=1000U i, AD277隔离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约为196.078,所以Uo=196.078(R3+R4)RU i/(R4R1)=196078U i。[雄:U1=(R3+R2+R3 R2/ R4)U i/R1,196.078何处来]

第三章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

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为什么说信号调制有利于提高测控系统的信噪比,有利于提高它的抗干扰能力?它的作用通过哪些方面体现?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再经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通过调制,对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的特征,使已调信号的频带在以载波信号频率为中心的很窄的范围内,而噪声含有各种频率,即近乎于白噪声。这时可以利用选频放大器、滤波器等,只让以载波频率为中心的一个很窄的频带内的信号通过,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采用载波频率作为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也可抑制远离参考频率的各种噪声。

3-4为什么在测控系统中常常在传感器中进行信号调制?

为了提高测量信号抗干扰能力,常要求从信号一形成就已经是已调信号,因此常常在传感器中进行调制。

3-5在测控系统中被测信号的变化频率为0~100H z,应当怎样选取载波信号的频率?应当怎样选取调幅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信号解调后,怎样选取滤波器的通频带?

为了正确进行信号调制必须要求ωc>>Ω,通常至少要求ωc>10Ω。在这种情况下,解调时滤波器能较好地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分开,检出调制信号。若被测信号的变化频率为0~100Hz,应要求载波信号的频率ωc>1000 Hz。调幅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应为900~1100 Hz。信号解调后,滤波器的通频带应>100 Hz,即让0~100Hz的信号顺利通过,而将900 Hz以上的信号抑制,可选通频带为200 Hz。

3-6相敏检波电路与包络检波电路在功能、性能与在电路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相敏检波电路与包络检波电路在功能上的主要的区别是相敏检波电路能够鉴别调制信号

相位,从而判别被测量变化的方向、在性能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相敏检波电路具有判别信号相位和频率的能力,从而提高测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电路结构上看,相敏检波电路的主要特点是,除了所需解调的调幅信号外,还要输入一个参考信号。有了参考信号就可以用它来鉴别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参考信号应与所需解调的调幅信号具有同样的频率,采用载波信号作参考信号就能满足这一条件。

3-7 从相敏检波器的工作机理说明为什么相敏检波器与调幅电路在结构上有许

多相似之处?它们又有哪些区别?

只要将输入的调制信号t U u x x Ωcos m =乘以幅值为1的载波信号t c cos ω就可以得到双边频调幅信号t t U t u u x c m x c s cos cos cos ωωΩ==。若将s u 再乘以t c cos ω,就得到

])2cos()2[cos(4

1

cos 212cos cos 2

1

cos 21cos cos cos c c xm c xm xm c 2c s o t t U t U t

t U t U t t U t u u xm ΩΩΩΩΩΩ++-+=+===ωωωωωxm

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频率为Ω-c 2ω和Ω+c 2ω的高频信号后就得到调制信号t U x Ωcos m ,

只是乘上了系数1/2。这就是说,将调制信号u x 乘以幅值为1的载波信号t c cos ω就可以得到双边频调幅信号u s ,将双边频调幅信号u s 再乘以载波信号t c cos ω,经低通滤波后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u x 。这就是相敏检波电路在结构上与调制电路相似的原因。

相敏检波器与调幅电路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调幅电路实现低频调制信号与高频载波信号相乘,输出为高频调幅信号;而相敏检波器实现高频调幅信号与高频载波信号相乘,经滤波后输出低频解调信号。这使它们的输入、输出耦合回路与滤波器的结构和参数不同。 3-8 试述图3-17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中哪些电阻的阻值必须满足一定的匹

配关系?并说明其阻值关系。

图a 中,在U c =1的半周期,同相输入端被接地,u s 只从反相输入端输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输出信号u o 如图c 和图d 中实线所示。在U c =0的半周期,V 截止,u s 同时从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输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输出信号u o 如图c 和图d 中虚线所示。 图b 中,取R 1= R 2= R 3= R 4= R 5= R 6/2。在U c =1的半周期,V 1导通、V 2截止,同相输入端被接地,u s 从反相输入端输入,放大倍数为()132

6

-=+-R R

R 。在U c =0的半周期,V 1截

止、V 2导通,反相输入端通过R 3接地,u s 从同相输入端输入,放大倍数为

133

1

)1(365415=?=+++R R R R R R 。

效果与图a 相同,实现了全波相敏检波。R 1= R 2= R 3= R 4= R 5= R 6/2是阻值必须满足的匹配关系。

3-9 什么是相敏检波电路的鉴相特性与选频特性?为什么对于相位称为鉴相,

而对于频率称为选频?

相敏检波电路的选频特性是指它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传递特性。以参考信号为基波,所有偶次谐波在载波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平均输出为零,即它有抑制偶次谐波的功能。对于n =1,3,5等各次谐波,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应衰减为基波的1/ n 等,即信号的传递系数随谐波次数增高而衰减,对高次谐波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于频率不是参考信号整数倍的输入信号,

只要二者频率不太接近,由于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间的相位差不断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输出接近为零,即得到衰减。

如果输入信号u s 为与参考信号u c (或U c )同频信号,但有一定相位差,这时输出电压

2cos sm o φU u =,即输出信号随相位差φ的余弦而变化。

由于在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同频,但有一定相位差时,输出信号的大小与相位差φ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输出信号的大小确定相位差φ的值,相敏检波电路的这一特性称为鉴相特性。而在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不同频情况下,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无确定的函数关系,不能根据输出信号的大小确定输入信号的频率。只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传递关系,这种特性称为选频特性。

3-10 试述图3-34所示双失谐回路鉴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点应怎么选取?

两个调谐回路的固有频率f 01、 f 02 分别比载波频率f c 高和低Δf 0。随着输入信号u s 的频率变化,回路1的输出u s1和回路2的输出u s2如图3-34d 和e 所示。回路1的输出灵敏度,即单位频率变化引起的输出信号幅值变化ω??/m U 随着频率升高而增大,而回路2的输出灵敏度随着频率升高而减小。总输出为二者绝对值之和,采用双失谐回路鉴频电路不仅使输出灵敏度提高一倍,而且使线性得到改善。图a 中二极管V 1、V 2用作包络检波,电容C 1、C 2用于滤除高频载波信号。R L 为负载电阻。滤波后的输出如图f 所示。工作点应选在图b 中回路1和回路2幅频特性线性段中点,也即斜率最大、线性最好的点上。

3-11 在用数字式频率计实现调频信号的解调中,为什么采用测量周期的方法,

而不用测量频率的方法?采用测量周期的方法又有什么不足?

测量频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量在某一时段内(例如1秒或0.1秒内)信号变化的周期数,即测量频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测量的是这一时段内的平均频率,难以用于测量信号的瞬时频率,从而难以用于调频信号的解调;另一种方法基于测量信号的周期,根据在信号的一个周期内进入计数器的高频时钟脉冲数即可测得信号的周期,从而确定它的频率。后一种方法可用于调频信号的解调。它的缺点是进入计数器的脉冲数代表信号周期,它与频率间的转换关系是非线性的。

3-12 在本章介绍的各种鉴相方法中,哪种方法精度最高?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

鉴相误差?它们的鉴相范围各为多少?

RS 触发器鉴相精度最高,因为它线性好,并且对U s 和U c 的占空比没有要求。影响鉴相误差的主要因素有非线性误差,信号幅值的影响,占空比的影响,门电路与时钟脉冲频率影响等。用相敏检波器或乘法器鉴相从原理上说就是非线性的,其输出与相位差(或其半角)的余弦成正比。脉冲采样式鉴相中锯齿波的非线性也直接影响鉴相误差。用相敏检波器或乘法器鉴相时信号的幅值也影响鉴相误差。采用异或门鉴相时占空比影响鉴相误差。门电路的动作时间与时钟脉冲频率误差对通过相位—脉宽变换鉴相方法精度有影响,但一般误差较小。用相敏检波电路或乘法器构成的鉴相器鉴相范围为2/π±,异或门鉴相器的鉴相范围为0~π,RS 触发器鉴相和脉冲采样式鉴相的鉴相范围接近2π。

3-13 在图3-47c 所示数字式相位计中锁存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将计数器

清零,并延时清零?延时时间应怎样选取?

图3-47c 所示数字式相位计中计数器计的脉冲数是随时变化的,当U o 的下跳沿来到时,

计数器计的脉冲数N 反映U s 和U c 的相位差φ,为了记录这一值,需要将它送入锁存器。为了在下一周期比相时,计的是下一周期U s 和U c 的相位差φ,要在锁存后将计数器清零,否则计数器计的是若干周期总共脉冲数,而不是U s 和U c 到来之间的脉冲数。但是只有在锁存后才能将计数器清零,所以要延时片刻后才将计数器清零。延时时间应大于锁存所需要的时间,但又应小于时钟脉冲周期,以免丢数。 3-14 脉冲调宽信号的解调主要有哪些方式?

脉冲调宽信号的解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脉宽信号U o 送入一个低通滤波器,滤波后的输出u o 与脉宽B 成正比。另一种方法是U o 用作门控信号,只有当U o 为高电平时,时钟脉冲C p 才能通过门电路进入计数器。这样进入计数器的脉冲数N 与脉宽B 成正比。两种方法均具有线性特性。

第四章

信号分离电路

4-1 简述滤波器功能、分类及主要特性参数

滤波器是具有频率选择作用的电路或运算处理系统。按所处理信号形式不同,滤波器可分为模拟滤波器与数字滤波器两类;按功能滤波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与带阻四类。滤波器主要特性参数包括:

1) 特征频率 滤波器的频率参数主要有:①通带截频π2/p p ω=f 为通带与过渡带的边界点,在该点信号增益下降到一个人为规定的下限。②阻带截频π2/r r ω=f 为阻带与过渡带的边界点,在该点信号衰耗(增益的倒数)下降到一个人为规定的下限。③转折频率π2/c c ω=f 为信号功率衰减到12/(约3dB)时的频率,在很多情况下,也常以c f 作为通带或阻带截频。④当电路没有损耗时,固有频率π2/00ω=f ,就是其谐振频率,复杂电路往往有多个固有频率。 2)增益与衰耗 滤波器在通带内的增益并非常数。①对低通滤波器通带增益P K 一般指ω=0时的增益;高通指ω→∞时的增益;带通则指中心频率处的增益。②对带阻滤波器,应给出阻带衰耗,衰耗定义为增益的倒数。③通带增益变化量p K ?指通带内各点增益的最大变化量,如果p K ?以dB 为单位,则指增益dB 值的变化量。

3) 阻尼系数与品质因数 阻尼系数α是表征滤波器对角频率为ω0信号的阻尼作用,是滤波器中表示能量衰耗的一项指标,它是与传递函数的极点实部大小相关的一项系数。它可由式(4-3)所示的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系数求得:

21ωαj j a a =

α的倒数α1/=Q 称为品质因数,是评价带通与带阻滤波器频率选择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Q 为:

ω

ω?=

Q 式中的ω?为带通或带阻滤波器的3dB 带宽,0ω为中心频率,在很多情况下中心频率与固有频率ω0相等。

4)灵敏度 滤波电路由许多元件构成,每个元件参数值的变化都会影响滤波器的性能。滤波器某一性能指标y 对某一元件参数x 变化的灵敏度记作S x y

,定义为:

x

x y

y S y x d d =

灵敏度是滤波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分析元件实际值偏离设计值时,电路实际性能与设计性能的偏离;也可以用来估计在使用过程中元件参数值变化时,电路性能变化情况。该灵敏度与测量仪器或电路系统灵敏度不是一个概念,该灵敏度越小,标志着电路容错能力越强,稳定性也越高。

5)群时延函数 当滤波器幅频特性满足设计要求时,为保证输出信号失真度不超过允许范围,对其相频特性?ω()也应提出一定要求。在滤波器设计中,常用群时延函数

τω?ωω

()()

=

d d 评价信号经滤波后相位失真程度。τω()越接近常数,信号相位失真越小。 4-3 试确定图4-3所示的低通滤波器的群时延函数)(ωτ,并证明当0ωω<<时,贝赛尔逼近

Q =13/可使τω()最接近常数。(提示:将τω()展成幂级数,并略去(/)ωω04及更

高次项) 由式(4-12)

???

?

??

?

>-+-≤-=0

20200

2020arctg πarctg )(ωωωωω

αωωωωωωαωω?

可以得到

2

2022202

2020)()()(d d

)(ωωαωωωωαωω?ωωτ+-+-== 0

4

0202020])/()/(2)/(1[])/(1[ωωωωωωαωωωα+-++-= 当0ωω<<时,将其展成幂级数又可以得到

])()()(21][)(1[)(4

2020200O

o ωωωαωωωωωωαωτ'+-++-

])()()(31[40

20200ωω

ωαωωωωαo '+-+-

= 当3=α时略去40)/(ωω及更高次项

400])(1[)(ωα

ωωωαωτ-≈'+-

=o

4-8 一电路结构如图4-26。其中Ω===k 10510R R R ,Ω=k 7.42R ,Ω=k 473R ,

Ω=k 334R ,F 1.021μ==C C 。试确定当电阻R 0断开与接入时电路功能分别是什么?并计算相应的电路参数p K 、f 0与Q 。

令R 0断路,输出)()()(i 11o s U s f s U =;令R 1断路,输出)()()(o 22o s U s f s U =。

因R R 01=, 故f s f s f s 12()()()==,

)]()()[()()()()()(o i o 2i 1o s U s U s f s U s f s U s f s U +=+=

电阻R 0断开时,前级电路与图4-14c 完全一样,是一个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二阶带通滤波器,后级是一个反相放大器,增益为-=-R R 5403030/.。

2

13212

121322

145i o )11(1C C R R R R R s C C R s C R s

R R U U ++++=

这时电路功能仍为带通滤波器

7121.0)

(2111

345p =+=C C R C R R R K ,Hz 8.1292π12

13212

10

=+=C C R R R R R f

522.0)

(2

2132

1=+=R R R R R α

电阻R 0接入时,最后可得到其传递函数

2

13212124152132

2

415

i o ])11(1[C C R R R R R s C R R R C C R s s

C R R R U U ++

-++= 在选定参数情况下仍为带通滤波器,电路参数0f 不变,474.2p =K ,15.0=α。 4-11 一个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如图4-11 c 所示,其中Ω=k 561R ,R 227=.k Ω,

Ω=k 7.43R ,Ω=k 200R ,R =33.k Ω,C 11=μF ,F 1.02μ=C 。求电路品质因

数Q 与通带中心频率0f 。当外界条件使电容C 2增大或减小1%时,Q 与0f 变为多少?当电阻R 2增大或减小1%,或当电阻R 2减小5%时Q 与0f 变为多少?

由式(4-36)与(4-37)可得到:

t )

习题4-8图

Hz 6.144π

212

1321210=+=

C C R R R R R f s /r 6.113111120

2313110=-++=

C RR R C R C R C R Q ω Q =8000.

当电容C 2增大1%时,仍按上面两式计算得到Hz 9.1430=f ,Q =9.772。当电容C 2减小1%时,Hz 4.1450=f ,Q =6.762。当电阻R 2增大1%时,Hz 0.1440=f ,Q =6.659。当电阻R 2减小1%时Hz 3.1450=f ,Q =10.04。当电阻R 2减小5%时,Q 值变负,电路自激振荡。 4-12在图4-19中,当R 03开路,并且R R R R 013022=时u 0为高通输出,u 1输出性质如何?

因为u 0为高通输出,u 0经过一个积分环节输出,相当于乘以一个积分运算符

)/(125s C R -,所以u 1为带通输出。从传递函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令第一级运放输出为2u :

)()

1()()1()(11212

i 120122s u C sR R R s u C sR R R s u +-+-

=

)()()(i 024

234o s u R R s u R R s u --=,)(1)(o 251s u s

C R s u -

= 解之得到

2

15314

12230120221542

5024i 11)1

1()()(C C R R R R s C R s R R R R C C R R s C R R R s u s u +

+-+=

因为R R R R 013022=,所以u 1为带通输出。

第五章 信号运算电路 5-1

图5-37中所示的电路称为放大极性系数电路,试推导出其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 的关系表达式。

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 的关系表达式为:

()i o 2U n nq U -=

5-5

图5-14 a 所示的积分电路中,积分电容C =1μF ,τ =100ms ,若放大器的U 0s =2mV ,要求输入偏置电流I b 对积分器的影响不超过U 0s 影响,试选择运算放大器的I b 。

图5-37 第五章题1图

U o

nA 200s b =<

τ

C

U I

5-7 图5-22所示的积分电路中, 若U i 为占空比1:1的方波信号,其幅值为 ±2V ,周期为20ms ,试画出相应的U o 波形图。设t =0时,U o =0, R 1=R 2=10k Ω,C =1μF 。 5-8 试画出能检测一个任意波形的正向峰值电压的电路原理图。

第六章 信号转换电路

2试述在S/H 电路中对模拟开关、存储电容及运算放大器这三种主要元器件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模拟开关:要求模拟开关的导通电阻小,漏电流小,极间电容小和切换速度快。 存储电容:要选用介质吸附效应小的和泄漏电阻大的电容。

运算放大器:选用输入偏置电流小、带宽宽及转换速率(上升速率)大的运算放大器;输入运放还应具有大的输出电流。 3、存储电容:

选用介质吸附效应小和泄漏电阻大的电容器,如聚苯乙烯,钽电容和聚碳酸脂电容器等。

(原因:当电路从采样转到保持,介质的吸附效应会使电容器上的电压下降,被保持的电压低于采样转保持瞬间的输入电压,峰值检波器复位时,电容放电,介质吸附效应会使放电后的电容电压回升,引起小信号峰值的检波误差。电容器的泄漏电阻引起电容上的保持电压随时间逐渐减小,降低保持精度) 4、什么是电容的吸附效应?

在实际电容器中,电容器介质的偶极子及其界面极化的形成和消失都不可能瞬时实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使电介质常数随信号频率和环境温度变化,不能近似为常数 5、从元件方面来看,提高精度的重要措施是:

1、减小各种漏电流和偏置电流,选用介质吸附效应小的电容器,减小开关导通电阻等的影响。

2、提高工作速度的措施是提高开关速度,减小开关极间电容的影响,选用上升速率和输出电流大的运算放大器。

6-3 为了使NMOS 场效应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或放大区),请写出U GS 、U DS 应有的极性和U DS

应有的大小范围。

U o

o

u GS >U T >0, u DS > u GS - U T

6-5 试分析图6-36中各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此电路为一施密特电路。比较器输出的高、低电压分别为稳压管稳压值U Z 、-U Z ,因此运算放大器同相端两个门限电压为:

当u i < U R 时,V D1截止,u o 输出为稳压管稳压值U Z ;当u i > U R 时,V D1导通,运算放大器输出负向饱和电压-E ,V D2

截止,u o =0,此时运算放大器同相端门限电压为: 当 u i 由大变小并小于U T 时,

u o = U Z 。

其电压传输特性如图X6-2所示:

6-6 如果要将4~20mA 的输入直流电流转换为0~10V 的输出直流电压, 试设计其转换电路。 该转换电路如图X6-3所示。 根据图X6-3电路,有

R

2Z 22T U R

R R

U R R R U +++-

=b

313o )1(U R

iR R u -+

=图6-36 题6-5图

a)

o

u i U u o u U S

D2 ,

R

3

23Z 322

1U R R R U R R R U +++=

R

3

23

Z 3222U R R R U R R R U +++-

=u i

u i

a)

图X6-2

取R 1=250Ω,当i =4mA 时,u i =1V ,当i =20mA 时,u i =5V 。 因此要求

有 R 3/ R 2=6/5,U b =5/6(V),取R 2=10k ,R 3=12k ,R 4= R 2// R 3=5.45k ,取R 4=5.6k 。

6-7 如果要求一个D/A 转换器能分辨5mV 的电压,设其满量程电压为10V ,试问其输入端数字

量要多少数字位。

当满量程电压为U F =10V 时,有:

取n =11,即输入端数字量要11位。

6-8 图6-25所示为加权电阻网络D/A 转换器,若取n =8,U R =10V , R =2R 1, 试求D in =00110011

时的值。 根据公式

当D in=00110011时,输出电压为:

6-9 一个6bit 的D/A 转换器,具有单向电流输出,当D in =110100时,i o =5mA ,试求D in =110011

时的i o 值。 当

D in =110100时,k 值为:

因此当D in =110011时,i o 为:

6-10 一个6bit 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分辨率为0.05V ,若模拟输入电压u i =2.2V ,试求其

数字输出量的数值。

根据题意可知,2.2V 的输入电压对应的数字量为101100。

第七章 信号细分与辨向电路

7-1

图7-31为一单稳辨向电路,输入信号A 、B 为相位差90?的方波信号,分析其辨向原理,并分别就A 导前B 90?、B 导前A 90?的情况,画出A '、U o1、U o2的波形。

A '、U o1、U o2的波形如图X7-1所示。

i

n

i i

d

R

R

U R I u -=?-=-=∑221

1

R 1o o ()

8

76543211

1

o 21212020212120202102--------?+?+?+?+?+?+?+???-

=R R u 99

.1o -=u (),

220055o D D k i +???+=525

22252

45=++=

k ()mA 904.4122252

5145

o =+++=i ,mV 52

F

=n U 2000

2=n ,1b 2

3

=U R R 115)1(2

3

=?+

R R

可见,当A 导前B 90?时,U o1有输出,U o2无输出,当B 导前A 90?时,U o1无输出,U o2有输出,实现辨向。

A B

A B

A' U o1

A B

A B

A' U o1

图X7-1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 信号运算电路 5-1推导题图5-43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0.36V V 3.02.01o =?+=U (b)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V 15.03.02 1 105i o -=?-=-=U U (c)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15.03.0*2/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63.0o =U (d)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V 45.03.010/5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51.0o =U 5-2 11 图X5-1 u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4321,,,u u u u f u o =; (2)如果有122R R =、134R R =、148R R =、Ω=k 101R 、Ω=k 20f R ,输入4 321,,,u u u u 的范围是0到4V ,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o u 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0==+-U U ,则有: f R u R u R u R u R u 0 44332211-=+++ 于是有: ??? ? ??+++-=44332211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f f f f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o U 表达式: ()4321o 25.05.02i i i i U U U U U +++-=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 所示电路,其中Ω==k 10021R R 、uF 101=C 、uF 52=C 。图5-54b 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1o u 和2o u 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dt dU dt dU C R R i U i i o //*1111-=-=-=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所示。 图X5-2 后一级电路是一个积分电路,故()??-=-=dt U dt U C R V o o 1122out 2/1 则曲线绘制如图X5-3所示。 图X5-3 /V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信号运算电路 5-1推导题图5-43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 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U 。 1 0.2 0.3V 0.36V (b) 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5 1 U o U i - 0.3 0.15V 10 2 (c) 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U °1,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U o1 1/2 * 0.3 0.15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 U U 0.5V ,则有: U o U /10k U U o1 /50k 于是解得: U o 0.63 V (d) 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U °1,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U o1 1 5/10 0.3 0.45V 后一级电路中, 由虚断虚短可知, U U 0.5V ,则有: U o U /10k U U o1 /50k 于是解得: U o 0.51V OO 3R ru -R u u u u u 5RT R R > I CX) + 5-2 试设计一个实现 U o U i1 U i2 U -R- i5 1 U i6 U i7 U i8运算的电路。

2 图X5-1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U。f U|,u2,u3, u4; (2)如果有 & 2R、R3 4R、R4 8R,、R 10k 、R f 20k ,输入u,,u2,u3,u4的范围是0到4V,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u。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U U 0,则有: U1 U3 U4 U0 R1 R2 R3 R4 R f 于是有: R f R f R f R f U o —5 —U2 —U3 -U R1 R2 R R4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U。表达式: 2U M U i2 0.5U i3 0.25U i4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所示电路,其中R R2 100k 、C1 10uF、C2 5uF 5-54b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U o1和U o2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U°1 i*R R1C1 dU i/dt dU〃dt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所示。 -0

测控电路课后答案

一.1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的特点。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测控电路。 2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是最基本的,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是最主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3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的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的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和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的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它包括: (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直流与交流、电压与电流信号之间的转换。幅值、相位、频率与脉宽信号等之间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选取所需的信号的能力,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等;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非线性环节的线性化处理、逻辑判断等 二.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 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7什么是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应用何种场合? 有抑制传感器输出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的放大电路称为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应用于要求共模抑制比大于100dB的场合,例如人体心电测量。 2-8 图2-8b所示电路,N1、N2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4=R2=R1=R3=R,试求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由图2-8b和题设可得u01 =u i1 (1+R2 /R1) = 2u i1 , u0=u i2 (1+R4 /R3 )–2u i1 R4/R3 =2u i2–2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三章习题答案内容

第三章 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 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 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 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 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 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 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常用的是线性调幅,即让调幅信号的幅值按调制信号x 线性函数变化。调幅信号s u 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t mx U u c m s cos )(ω+= 式中 c ω──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m U ──调幅信号中载波信号的幅度; m ──调制度。 图X3-1绘出了这种调幅信号的波形。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信号分离电路 4-1简述滤波器功能,按照功能要求,滤波器可分为几种类型? 滤波器是具有频率选择作用的电路或运算处理系统,即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有不同的增益,并对其相位有不同的移相作用。按照其功能要求,滤波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与全通五种类型。 4-2按照电路结构,常用的二阶有源滤波电路有几种类型?特点是什么? 常用的二阶有源滤波电路有三种:压控电压源型滤波电路、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滤波电路和双二阶环型滤波电路。 压控电压源型滤波电路使用元件数目较少,对有源器件特性理想程度要求较低,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对于一般应用场合性能比较优良,应用十分普遍。但压控电压源电路利用正反馈补偿RC网络中能量损耗,反馈过强将降低电路稳定性,因为在这类电路中,Q值表达式均包含-Kf项,表明Kf过大,可能会使Q 值变负,导致电路自激振荡。此外这种电路Q值灵敏度较高,且均与Q成正比,如果电路Q值较高,外界条件变化将会使电路性能发生较大变化,如果电路在临界稳定条件下工作,也会导致自激振荡。 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滤波电路与压控电压源滤波电路使用元件数目相近,由于没有正反馈,稳定性很高。其不足之处是对有源器件特性要求较高,而且调整不如压控电压源滤波电路方便。对于低通与高通滤波电路,二者Q值灵敏度相近,但对于图4-17c所示的带通滤波电路,其Q值相对R,C变化的灵敏度不超过1,因而可实现更高的品质因数。 双二阶环型滤波电路灵敏度很低,可以利用不同端输出,或改变元件参数,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滤波电路。与此同时调整方便,各个特征参数可以独立调整。适合于构成集成电路。但利用分立器件组成双二阶环电路,用元件数目比较多,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 4-3测控系统中常用的滤波器特性逼近的方式有几种类型?简述这些逼近方式的特点。 测控系统中常用的滤波器特性逼近的方式可分为巴特沃斯逼近、切比雪夫逼近与贝赛尔逼近三种类型。 巴特沃斯逼近的基本原则是在保持幅频特性单调变化的前提下,通带内最为平坦。其特点是具有较为理想的幅频特性,同时相频特性也具有一定的线性度。 切比雪夫逼近的基本原则是允许通带内有一定的波动量ΔKp,故在电路阶数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其幅频特性更接近矩形,具有最佳的幅频特性。但是这种逼近方式相位失真较严重,对元件准确度要求也更高。 贝赛尔逼近的基本原则是使相频特性线性度最高,群时延函数τ(ω)最接近于常量,从而使相频特性引起的相位失真最小,具有最佳的相频特性。但是这种

最新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三章习题答案资料

第三章 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 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 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 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 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 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 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常用的是线性调幅,即让调幅信号的幅值按调制信号x 线性函数变化。调幅信号s u 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t mx U u c m s cos )(ω+= 式中 c ω──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m U ──调幅信号中载波信号的幅度; m ──调制度。 图X3-1绘出了这种调幅信号的波形。

测控电路课后答案(张国雄 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1-1为什么说在现代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离不开测量与控制技术?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特别是当今时代的自动化已不是本世纪初主要靠凸轮、机械机构实现的刚性自动化,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自适应控制与智能化。越是柔性的系统就越需要检测。没有检测,机器和生产系统就不可能按正确的规程自动运行。自适应控制就是要使机器和系统能自动地去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按最佳的方案运行,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检测,检测是控制的基础。智能化是能在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决策的自动化,决策的基础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掌握,它同样离不开检测。 1-2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在一块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 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 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 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 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 和一只100k 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 10V u S 10V ;(2)如果u S 10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 参数:输入阻抗r 2 ,差模增益 d a V mV ,输出阻抗r o 75 ) 200 (1)电路设计如图X2-1 所示: 15V 25k u s I 100k N L 25k R L 15V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 R r 1 T r 1 a 2 1 2 0 0 0 0V0 V 1 4 1 0 i d d R r 1 T r 1 a 75 1 200000V V 1 0.375m o o o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 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I u R 10V 1k 10m L S L u R I 0.375 m10m 3.75 V

S o L 1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 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 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 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去控制咼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常用的是线性调幅,即让调幅信号的幅值按调制信号X线性函数变化。调幅信号u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s = + G> U s (U m mx) cos c t t r3 式中c——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U ——调幅信号中载波信号的幅度; m m — — 调 制 度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

测控电路(第5版)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连续信号控制电路 8-1 简述典型PWM 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 8-2 PWM 控制电路在双极式工作时会不会发生电流断续现象?为什么? 8-3 图8-12所示电路在变为单极式控制时,当负载很轻的情况下电流会在一个 周期内来回变向,试分析此时V 1、V 2、V 3、V 4的开关情况,并绘出电压、电流波形。 图8-12 题8-3图 8-4 何谓PAM 调速?何谓PWM 调速?这两种调速方式有什么不同? 8-5 在120°导电角控制电路中(见图8-20)环形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只能有六 个,为什么?当因某种干扰出现其它状态,如001110时,逆变器工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u b2 u b4 4 M 2 V 1 V 3 V 4 V 2 V D3 V D2 V D1 V D4 u b1 u b3 E i a A B 1 3

图8-20 题8-5图 8-6 180 导通型逆变器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在某一时刻同时有几个功率器件导通? 8-7 什么是SPWM 控制?采用SPWM 控制有什么好处? 8-8 试分析单相全桥式电压源逆变器(见图8-17)各晶体管在双极性SPWM 调制信号作用下的工作状况,画出输出电压波形。 8-9 常用的变频器有哪几种?试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8-10 AC -DC -AC 变频器的主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什么主要元件组成? 8-11 电流源型变频器和电压源变频器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在性能上有什么差异? 第八章 连续信号控制电路 8-1 简述典型PWM 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 典型的PWM 控制电路主要有模拟式PWM 控制电路和数字式PWM 控制电路。 模拟式PWM 控制电路主要由脉冲频率发生器和电压比较器构成,脉冲频率发生器一般用锯齿波发生器或三角波发生器。 b5 b4 b3 b6 D D Q S D 1 D Q Q D S D 2 S D 3 D Q D 4 S Q D Q R D 5 R D 6 光电耦合驱动电路 START LD U b 1 ≥ 1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汇总

习题参考答案 (时间仓促,难免有误,请指正,谢谢!) 1-3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在一块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气燃料比、防滑、防碰撞等进行控制。微波炉、照相机、复印机等中也都装有不同数量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与控制使其能圆满地完成规定的功能。 1-4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的特点。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测控电路。 1-5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是最基本的,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是最主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1-7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的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的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和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的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它包括: (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直流与交流、电压与电流信号之间的转换。幅值、相位、频率与脉宽信号等之间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选取所需的信号的能力,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等; (5)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dl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维新派推动下实行“戊戌变法”的清帝是(C)。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近代中国首先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D) A、康有为 B、洪秀全 C、林则徐 D、孙中山 4.“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C)。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5.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 6.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有要不要(C)。 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②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进行民主革命`④进行社会革命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8.前三次的反围剿斗争中,红一方面军在(D)的指挥下,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A.贺龙叶挺 B.周恩来朱德 C.朱德刘伯承 D.毛泽东朱德 9.“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C)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10.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B)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11.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天津 12.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D) A.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13.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文章是(D)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4.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信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 A )。 A.乡村工作B.城市工作C.调查工作D.土地革命 15.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 A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