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3(问题导向型)

《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3(问题导向型)
《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3(问题导向型)

《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3(问题导向型)

一、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二、教学目标

了解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

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生发爱国之情;

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播放录像《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

阅读第12~14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2、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看教材13页下面的插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阅读第14~16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教材14页下面的动脑筋。

2、什么是禅让制?

3、教材第14页下面的动脑筋。

4、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

(三)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五)探究新课:

1、你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2.你对上述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3、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族的形成。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4、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5、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

6.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7、“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五、板书设计

炎黄战蚩尤

华夏族形成

尧舜禹

禅让制

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

夏朝

六、课堂检测

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

A、炎帝

B、黄帝

C、舜

D、尧

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黄帝

B、尧

C、舜

D、禹

3、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

B、禅让制被破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贫富分化的出现

4、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B、禅让制被破坏

C、禹建立了夏朝

D、社会生产的发展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6、2014年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