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茶花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花女

如果你预先读了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剧本(改编自法国作曲家小仲马的小说),由此了解到这是一部悲剧,它讲述了一个沦落风尘但仍然对纯洁生活怀有希望的妓女曲折而不幸的经历。然后,你再去听剧中的那首早就很熟悉了的《饮酒歌》,会不仅仅感受到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欢乐,还会对这欢乐背后的东西——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强颜欢笑、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现象所掩盖的空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在听第一幕最后茶花女的大段咏叹调的时候,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她对幸福、爱情的渴望,和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痛心。当你听到第二幕中茶花女的情人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来找她,要求她离开他的儿子,唱起那首温和的咏叹调时,你会不仅体会出他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所产生那种焦虑的心情,也会对这慈爱中隐藏着的残忍、虚伪而感到愤恨。当你听到被蒙在鼓里的阿尔弗莱德面对茶花女大声辱骂,使这可怜的女人晕倒过去的那段音乐,以及全剧最后奄奄一息的茶花女在弥留之际终于盼到了心上人,他们唱起凄惨的二重唱的时候,你不再会感到音乐冗长、莫名其妙了,而会对每一条旋律、每一个乐句、甚至对管弦乐队的每一个和弦、每一个伴奏音型都十分敏感,对作曲家的所有音乐手段都能领会了,歌唱家的演唱为什么有时候高亢兴奋,有时候缠绵哀伤,有时候歇斯底里,有时候断断续续,也都变得有具有特别的意义了。

除了“了解剧情”这个重要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应该在欣赏中注意到歌剧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比如,高超的歌唱技巧的展示,咏叹调的戏剧性和抒情性,重唱的立体感、乐队伴奏的情感渲染、气氛烘托等等。如果你听得多了,会对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对同一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色、不同流派的创作观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有所领会,在比较之中,你对歌剧这门艺术的魅力便会有更深的感受了。

茶花女(四幕歌剧)作于1853年,威尔第曲。剧本由意大利作家皮阿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小说改编而成。同年3月初次演出于维也纳。剧情:薇奥莱塔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蜜。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序曲采用第二幕中的爱情主题和下行的悲怆动机。对全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第一幕的《饮酒歌》,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以及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的动机,表现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薇奥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麦现她初次感受到爱情时内心的波动,音调诚挚、直率;后半部分表现她对爱情的大胆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调反映了她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终场的二重唱,是一个感人的音乐场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语式的急切语调,是这一对久经磨难的情人终又重逢时狂喜而激动心情的描写;第二段的分节歌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抒发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但后来,与阿尔弗莱德热情奔放的旋律交织一起的薇奥莱塔声部中,出现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调,并逐渐发展扩大,最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由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著名的《饮酒歌》是本剧的第一个咏叹调,也是最出名的一个.

下面就是第一幕中最卓越动人的两个咏叹调!歌词给在下面:

第一个:也许他就是我梦里的情人

Perhaps he is the one my solitary heart often liked to imagine in all his mystery

Modest and vigilant, he came here when I was ill

He caused another fever, waking me to love

The love that is the heartbeat of the universe

Mysterious, exalted,

Both pain and pleasure

非常抒情,旋律有如仙乐,Gheorghiu的歌声时扬时抑,相当细腻。这里最让人赞叹的是中间从一个延长的”amour”转到了Alfredo前面爱的咏叹调上去了,这一转接简直妙不可言!在听觉上构成强烈的回应感。听回旋曲的时候常会有这种感觉,曲调辗转前行,熟悉的主题总会适时的插现,仿佛行在蜿蜒蛇行的盘山路上,每过一段时间眼前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景致。不过在这里显然比回旋曲产生的效果更加动人,好比在异国他乡突然发现和故乡神似的韵味,并且它和周围的环境协调得竟如此自然,那种感动恐怕无法用言语描绘了。

本场最痛楚凄凉的咏叹调在Violetta近乎呻吟声中响起来了!歌词大意如下:

Tell the girl so lovely and pure,

That there is a victim to misfortune,

Who had one single hope of happiness

But for her she has sacrificed it and she will die …

这是茶花女中我最喜欢的咏叹调,旋律是如此的哀婉动人。”请告诉那个女孩……”这一句的轻吟Gheorghiu 就像在抽泣,悲凉像迷雾一般幽幽地笼罩观众,随着曲调缓慢地攀升,她的痛楚也逐渐加剧,直到“牺牲了她唯一的幸福”的高潮的悲鸣,最后归落”她将死去”,泣不成声。。。用语言来描述实在太无力了,大家有机会还是亲自欣赏吧。我前面给的链接里的第11曲一开始就是这段咏叹调,有兴趣的可以先听一下。这一曲Violetta唱完一遍后老头加了进来,“哭泣吧,可怜的女孩……”(真可恶!),随后Violetta第二遍唱起了“请告诉那个女孩……”,但这次更为凄凉悲情,并且这回是二重唱,男中音的伴唱使得它更为丰富饱满。

第三幕是最终幕,也是最煽情的一幕,而作为结尾,它和第一幕有不少地方相互呼应。首先它也有一个前奏曲。

和第一幕的前奏曲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的前8个小节几乎完全一样,只是这里移了调,并且节奏更迟缓。这一段小提琴在高音部奏出缓慢哀伤的旋律,如果说在第一幕之前它预示了女主角的悲剧性结局,那么在这最终幕,它仿佛就是一曲挽歌了。第一幕的前奏曲在8小节以后逐渐转入那个脍炙人口的大调主题,明亮而清晰,美妙动人。第三幕的前奏曲却进入更悲伤凄凉的曲调,她的第二主题略为舒缓温暖,但最终结束在小提琴奄奄一息的断续演奏中。

歌剧之王威尔第(1813—1901)是欧洲乐坛享誉最高的歌剧作曲家,他的信念是“人人都应保存其民族所专有的特点。”(列维克《外国音乐名作》第三册325页)其歌剧旋律极富形象性、抒情性和戏剧性,这些旋律多以民间曲调为基础,朴素、通俗、鲜明、易记,新歌剧一旦上演,其中许多曲调不胫而走广为传唱。如《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弄臣》中的《女人爱变卦》(后被人重新填词改名为《夏日泛舟海上》成为创作民歌)就烩炙人口,而《游吟诗人》中的《火焰上升》几乎已成为民间歌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