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全文

合集下载

中国首个海洋经济 国家区域规划获批

中国首个海洋经济 国家区域规划获批

龙源期刊网
中国首个海洋经济国家区域规划获批
作者:江耘
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04期
1月23日,记者从浙江省政府获悉,国务院已于1月17日以国函〔2013〕15号文件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

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后,中国首个颁布的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77号文件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此后,浙江省政府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单位编制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并于去年4月11日正式将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

据了解,《规划》围绕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三大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建设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的五大发展目标,对新区空间布局、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科教文化、海洋生态、社会民生等内容作了详尽阐述。

《规划》提出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同时,《规划》在用地、用海、财政等方面为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次国务院批复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浙江省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分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任务,按照《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有利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六横管理委员会强大谋划推大合作抓大发展全面迎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六横管理委员会强大谋划推大合作抓大发展全面迎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六横管理委员会强大谋划推大合作抓大发展全面迎接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时代作者:暂无来源:《浙江人大》 2019年第12期甬舟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浙江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水平建设宁波都市区和舟山群岛新区,打造宁波舟山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的有力途径。

六横作为舟山距离宁波最近的重要经济功能区,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土地岸线资源及历史人文等各方面有着其他区块无可比拟的优势。

六横将抢抓甬舟一体化机遇,科学谋划,乘势而上,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全力推进甬舟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当好开放舟山的排头兵。

突出规划引领推进协同发展坚持把规划作为甬舟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引领,做到顶尖设计,高标准实施。

坚持统筹谋划。

按照“一体化设计、分阶段实施”的思路,把六横合作示范区建设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实力活力魅力六横建设中去谋划,顶层设计好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规划布局、项目清单、招商方案和建设计划,制定好时间表、路径图。

坚持互动对接。

根据甬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全面加强与宁波的对接,把六横的总体发展纳入到宁波大都市区建设等规划中,编制面向2035 年的更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并进一步加强土地、港区、产业等各领域专项规划的互动对接,着重做好园区开发建设规划。

坚持合理布局。

在规划编制中着眼于梅山-六横一体化布局,将六横岛北部深水岸线区域、小郭巨围垦、佛渡岛、悬山岛等区域与宁波梅山、白峰、郭巨、春晓等片区联动考虑,按照“北港南工、西产东旅”总体导向,加快港口岸线资源和航运通道资源整合,打造北部港产城联动发展区、南部小郭巨综合能源产业区、东部海洋旅游发展区和西部佛渡物流发展区。

坚持产业先行打牢合作基础六横甬舟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我们将立足甬舟一体化大平台,根据梅山、北仑的定位,结合自身优势,按照创新在梅山、转化在六横,服务在梅山、制造在六横的分工协作模式,积极构建“五大产业”,为打造甬舟一体化示范区夯实产业基础。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一圈”为港航物流核心圈,包括岱山岛、 衢山岛、大小洋山岛、大小鱼山岛和大长 涂山岛等,是建设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 交易中心的核心区域。
“五岛群”包括: 普陀国际旅游岛群。 六横临港产业岛群。 金塘港航物流岛群。 嵊泗渔业和旅游岛群。 重点海洋生态岛群。
某市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南部花园城市带包括定海城 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以及普 陀山-朱家尖旅游区、老塘山粮油集 散区。主要承担金融贸易、商务办 公、科教研发、休闲旅游等职能。
中部生态保育带主要承担生 态涵养功能,重点提高水资源调蓄 能力。结合山地布局郊野公园,建 设串联各公园的休闲绿道系统。
北部产城融合带包括舟山港 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白 泉城区。重点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 保税物流、贸易职能。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01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新区发展布局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01
新区空间结构--总体布局
一体一圈五岛群 01 一体 02 一圈 03 五岛群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01
“一体”即舟山岛,是舟山群岛新区开发 开放的主体区域,也是舟山海上花园城市 建设的核心区。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PPT41页)
舟山群岛新区概述
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 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规划瞄 准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 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2013年3月17日,召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动员大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正式挂牌。

舟山群岛新区的无线发展“蓝图”

舟山群岛新区的无线发展“蓝图”

舟山群岛新区的无线发展“蓝图”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3年第8期文/汤勇岑巍随着国务院2013年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飞速发展的海洋经济、如火如荼的重大建设项目,对频谱资源分配及无线电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舟山市无线电管理部门紧跟新区规划、提前统筹布局,成功勾勒出一幅“服务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无线电事业发展“蓝图”。

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星罗棋布的1390个岛屿构成了中国沿海的最大群岛——舟山群岛。

据悉,舟山市是中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海域。

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作出批复。

规划明确了舟山群岛新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全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三大战略定位”,以及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的“五大发展目标”。

新区发展蓝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勾勒出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三大阶段性目标:2015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海洋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7%以上,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海上开放门户作用明显增强,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4亿吨以上。

2020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0%左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6亿吨以上,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换中心。

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生态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建设初具成效。

2030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人民生活富裕、人海关系和谐,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国家对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研究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研究

4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 第12期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研究毛翰宣1,秦诗立1,徐博文1,张旭亮2(1.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杭州 310000;2.浙江大学 杭州 310000)收稿日期:2021-02-02;修订日期:2021-11-28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互联网条件下我国专业市场及共生集群网络的模式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 (17B J L 077);2017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专业市场㊁组织网络与区域产业升级:作用机理与应对策略 (L Y 17D 010011).作者简介:毛翰宣,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摘要:为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其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并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㊁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㊂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大多数以岛群形式集中分布,目前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且存在发展差异大㊁保护力度不够㊁综合效益较低和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㊁浙沪自贸区建设㊁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㊁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使命,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为 一城㊁两翼,两区 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分别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岛㊁港口物流服务岛㊁临港工业制造岛㊁对外开放合作岛㊁海洋旅游服务岛㊁海洋绿色渔业岛和海洋生态保护岛;在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应依法管控海岛开发㊁优化海岛空间规划㊁完善海岛生态保护㊁健全岛际交通链接㊁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和增强海岛整体智控㊂关键词:舟山群岛新区;海岛保护;海岛开发利用;海岛功能;战略使命中图分类号:P 74;F 0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12-0046-06T h eF u n c t i o n a l L a yo u t o fM a i n I s l a n d s i n t h eZ h o u s h a n A r c h i p e l a g oN e wD i s t r i c t ,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MA O H a n x u a n 1,Q I NS h i l i 1,X U B o w e n 1,Z H A N G X u l i a n g2(1.Z h e j i a n g 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n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H a n gz h o u310000,C h i n a ;2.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z h o u310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 p r o m o t e t h e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N e w D i s t r i c tZ h o u s h a n I s l a n d s ,Z h e j i a n g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a n dm a j o r s t r a t e g i cm i s s i o n s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o v e r a l l pl a n f o r t h e i s l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f u n c t i o n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g u i d e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n d p r o p o s a l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m o s t o f t h e i s l a n d s i n t h eN e w D i s t r i c t Z h o u s h a n I s l a n d s w e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nt h e f o r m o f i s l a n dc l u s t e r s .N o w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a n ds o m eu n i n h a b i t e di s l a n d sw e r e d e v e l o p e d a n du t i l i z e d t o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a n ds o m e 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 l a r ge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f f e r e n c e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e f f o r t ,l o w c o m pr e h e n s i v eb e n e f i t sa n di n s u f f i c i e n t . All Rights Reserved.第12期毛翰宣,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研究47 s t r a t e g i c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s t i l l e x i s t;b a s e do nt h e s e m a j o rs t r a t e g i c m i s s i o n ss u c ha sN i n g b o-Z h o u s h a n i n t e g r a t e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Z h e j i a n g-S h a n g h a i f r e e t r a d e z o n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i l&g a s f u l l-c h a i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e a g a r d e n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w i n d o wc o n-s t r u c t i o n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t h e o v e r a l l p l a n f o r t h e i s l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o fN e wD i s t r i c t Z h o u s h a n I s l a n d sw a sa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 p a t t e r no f o n ec i t y,t w ow i n g sa n dt w oa r e a s w i t h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i s l a n d,p o r t l o g i s t i c ss e r v i c e i s l a n d,p o r t i n d u s t r i a l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s l a n d,o p e n i n g a n dc o o p e r a t i o ni s l a n d,m a r i n et o u r i s m s e r v i c ei s l a n d,m a r i n e g r e e n f i s h e r y i s l a n d a n d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s l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o n t h e b a s i s o fm a j o r i s l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p l a n,t h e f u t u r eN e wD i s t r i c t Z h o u z h a n I s l a n d s s h o u l dm a n a g e a n d c o n-t r o l t h e i s 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p t i m i z e t h e i s l a n ds p a c e p l a n n i n g,i m p r o v e t h e 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s t r e n g t h e nt h e i s l a n dt r a f f i cc o n n e c t i o n,u p g r a d et h e i s l a n d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r e d u c t i o na n d e n h a n c e t h e i s l a n do v e r a l l i n t e l l i g e n t c o n t r o l.K e y w o r d s:N e w D i s t r i c tZ h o u s h a nI s l a n d s,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I s 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I s l a n d f u n c t i o n s,S t r a t e g i cm i s s i o n s0引言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以下简称群岛新区),其是全国唯一与市级行政管理范围一致的新区,也是全国唯一的群岛型国家级新区[1]㊂经过10年建设,群岛新区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面对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 努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的新形势[2]以及浙江建设 重要窗口 的新使命和新背景[3],在海岛生态系统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加剧以及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交叉影响的条件下[4],群岛新区亟须统筹协同国家级和省级重大战略使命,加快推进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分类指导和协调优化,有效推动优势资源向重点空间和重点领域集聚[5],支撑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㊂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群岛新区面积为1k m2以上的海岛以及部分面积为1k m2以下但承载重大战略使命的海岛,通过分析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㊁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㊂1群岛新区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统计结果,群岛新区共有2082个海岛被列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其中包括无居民海岛1941个和有居民海岛141个㊂群岛新区海岛除少数零散分布外,大多数以 成群 和 成链 的岛群形式[6]沿较大的有居民海岛或海岸线集中分布,构成嵊泗列岛㊁川湖列岛㊁浪岗山列岛㊁火山列岛和中街山列岛等众多岛群㊂海岛整体呈WN-E S走向分布,且越往N向越稀疏,其中在距岸较近的南部海域(舟山岛以南)分布较为密集,大岛集中分布在岱山岛以南的中南部海域和衢山岛以北的北部海域㊂目前群岛新区绝大部分无居民海岛尚未被开发利用[7],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在港口物流㊁滨海旅游和临港工业等领域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8],初步形成一批 特色岛 和 产业岛 ,如大㊁小鱼山岛(绿色石化岛),岙山岛(石油储备岛),马迹山岛(铁矿石物流岛)和桃花岛(主题旅游岛)㊂在开发利用海岛的同时,群岛新区严格保护中街山列岛㊁五峙山鸟岛和领海基点等重要海岛和大多数无居民海岛㊂然而群岛新区在海岛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①海岛发展差异大,部分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9],岛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差;②海岛保护力度不够,部分海岛存在水土流失㊁外来物种入侵㊁生物多样性降低㊁生态环境破坏[10]和周边. All Rights Reserved.4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海域水质达标率较低等问题;③海岛综合开发利用效益较低,尚未形成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集约节约开发利用模式[11],部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方式单一㊁粗放且偏重经济效益[12];④海岛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缺乏与周边腹地城市的深度融合和制度创新以及与周边岛群的交通链接,海岛功能与其战略使命不相匹配㊂2重大战略使命目前群岛新区主要海岛亟须在认清重大战略使命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和优化海岛开发利用的大环境㊂2.1深度推进宁波舟山一体化重点加强金塘岛和六横岛等海岛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功能分区研究,加快明确其城镇建设㊁产业发展和要素保障,创新突破宁波舟山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的体制机制,完善跨海通道㊁L N G管道和输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资金㊁技术㊁人才㊁土地和能耗等资源保障,加快建设宁波舟山深度一体化的重要支撑载体,合力形成群岛新区与宁波都市区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㊂2.2全面支持浙沪自贸区对接围绕上海临港新片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深化大洋山岛和小洋山岛北侧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布局规划以及与临港新片区陆域的分工合作,深化大㊁小洋山岛在功能㊁体制和政策等领域的一体化,深化衢山岛及其周边海岛的功能链接以及与洋山岛的功能分工和有机联动,深化浙沪跨海通道的功能链接,聚力形成浙沪自贸区有机衔接和共建共赢的发展格局㊂2.3加速建成国际油气全产业链重点加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及其整合区域规划,舟山岛北部区块㊁定海工业园区东拓展区块㊁金塘岛和六横岛拓展区块的功能定位以及基地和4个片区的协同管理体制和政策分成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分工明确㊁特色鲜明和梯级联动的石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㊂2.4积极保障海上花园城市建设重点加强群岛新区中心城市商务㊁商贸㊁科研㊁金融㊁人居和文化等功能布局研究,加强舟岱同城化背景下岱山城区的重点功能及其布局优化以及舟岱间城市功能的分工合作,加强同城化背景下金塘岛㊁朱家尖岛与舟山主城区的分工合作,努力形成美丽大湾区的海岛风景线,助推群岛新区深度优化海上花园城市格局㊂2.5奋力支撑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在加强群岛新区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马鞍列岛和中街山列岛等生态保护岛群建设,加强周边海域的主体功能区调整和纵深保留,加大相关海域生态保护的科研力度以及资金㊁人才和设备等投入,合力形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经济发展的共赢格局㊂3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以深度推进宁波舟山一体化为硬核指引,以全面支持浙沪自贸区对接为区域合作标志,以积极保障海上花园城市建设为品质标志和美丽基底,以加速建成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和奋力支撑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为特色补充,构建 一城㊁两翼,两区 的发展新格局㊂3.1 一城 :舟岱同城全面加强舟山岛的综合发展引领作用,推动群岛新区从 舟山岛时代 走向 舟岱一体时代 ㊂进一步统筹开发舟山岛㊁岱山岛㊁朱家尖岛和金塘岛等综合利用大岛,并联动长峙岛㊁小干岛㊁摘箬山岛和西闪岛等附属海岛,强化 创新+㊁健康+㊁文化+㊁未来+ 等功能植入和高品质公共服务导入,积极推动将原先舟山岛的单中心结构转化为舟岱一体的多中心城市结构,进一步提升海岛花园城市魅力,高水平建成群岛新区开放发展的主体区和海上花园城市的 主窗口 ㊂3.2 两翼 : 甬舟一体㊁浙沪合作 的南北发展翼南翼 以打造宁波舟山一体化合作先行区为重点,推进宁波舟山深度一体化㊂依托六横岛㊁金塘岛及其周边附属海岛,强化省级指导,开展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实施,加大六横岛综合开发㊁六横岛L N G登陆中心和临港产业板块建设,打造金塘岛港航物流服务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合力成为宁波舟山一体化的主平台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拓展空间㊂. All Rights Reserved.第12期毛翰宣,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研究49北翼 以打造浙沪海上合作示范片区为重点,深化洋山和衢山区域的合作开发㊂按照浙沪自贸区融合 主战场 的总体定位,探索创新 浙沪特别合作区 模式和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推广复制机制,高水平联动大㊁小洋山岛,衢山岛及其附属海岛,共建世界级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核心区,共创长三角自由贸易港㊂3.3 两区 :西部绿色石化产业片区,东部海洋生态保护片区西部绿色石化产业片区以大㊁小鱼山岛为核心,联动周边海岛,着重提高绿色石化生产水平,拓展临港产业发展空间,推进油品生产㊁储运和贸易环节的有机串联,加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㊂东部海洋生态保护片区以马鞍列岛为核心,联动中街山列岛等海岛,着重增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借鉴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加快马鞍列岛和中街山列岛海洋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为群岛新区滨海旅游等保护性开发利用拓展新空间㊂4海岛功能分类导向在 一城㊁两翼㊁两区 的发展结构统领下,落实重大战略使命,确定主要海岛的主导功能和兼容发展的拓展方向,充分体现多类风格和多种特色的群岛风情㊂4.1综合开发利用岛综合开发利用岛主要包括舟山岛㊁岱山岛㊁金塘岛㊁六横岛和泗礁山岛5个大岛以及鲁家峙岛㊁长峙岛㊁摘箬山㊁西闪岛和小干马峙岛5个附属海岛㊂重点推进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在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商务㊁商贸㊁科研和文化等功能的优化布局,提高海岛现代服务业㊁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能级,完善开发区(园区)产业配套,推行更加优惠的要素和财税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㊂落实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的挂钩机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㊂4.2港口物流服务岛港口物流服务岛主要包括马迹山岛,大长涂山岛,大㊁小洋山岛及其周边海岛,册子岛,外钓山岛,佛渡岛以及西部各岛㊂重点推进甬舟一体㊁浙沪合作和江海联运重大战略落地,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围绕煤炭㊁铁矿石和木材等大宗商品,谋划拓展新物流运输港口基地建设,完善仓储物流㊁集拼中转和集疏运体系等配套设施㊂依托现有港口物流和配套设施以及岸线和航道资源,结合智慧化技术应用,提高区域物流智能化服务水平,保障战略物资储运能力㊂完成江海联运全程统一标准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和专业化㊂4.3临港工业制造岛临港工业制造岛主要包括大鱼山岛㊁小鱼山岛㊁江南山岛㊁秀山岛㊁长白岛㊁大鹏山岛㊁盘峙岛㊁蚂蚁岛㊁东白莲岛㊁西白莲岛以及东部各岛和虾峙岛㊂重点推进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建设国际一流㊁产业集聚㊁绿色环保和混合经济的大型绿色石化产业基地㊂协同宁波加快推进六横大桥建设,拓展联动发展空间,探索与宁波优势产业的发展互补,承担部分溢出功能,围绕石化产品和海工装备等高端产业,逐步提升重大临港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能级,探索产品绿色化㊁规范化和品牌化经营,提高排放标准和管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㊂4.4对外开放合作岛对外开放合作岛主要包括衢山岛,小衢山岛,黄泽山岛,双子山岛,鼠浪湖岛以及大㊁小洋山岛及其周边海岛㊂重点围绕油品㊁L N G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自由贸易,布局建设相关港口㊁物流㊁储运㊁中转㊁集散㊁加工和综合配套服务项目,探索 期货交易+现货交易 组合的新模式,打造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㊂进一步完善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链和综合配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事服务基地㊂全面推动船舶修造和改装以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向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国际一流的船舶修造基地㊂4.5海洋旅游服务岛海洋旅游服务岛主要包括朱家尖岛㊁金鸡山岛㊁徐公-白节山岛㊁大猫-东岠及其周边海岛㊁普陀山以及桃花岛及其周边海岛㊂重点加强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升级发挥普陀山风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合佛教文化旅游等资源,谋划建设中高端海. All Rights Reserved.5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岛免税综合体㊂完善服务设施配套,以长三角区域为主要市场依托,扩大长江经济带和其他更广阔区域的旅游宣传覆盖㊂积极应对游客量上升态势,适度规划新增旅游航道,开展通航安全论证㊂策划养生㊁休闲㊁美食㊁海上体验和大型活动等项目,促进海洋和海岛旅游全面发展,争取建设舟山医疗旅游先行区㊂4.6海洋绿色渔业岛海洋绿色渔业岛主要包括嵊山岛㊁大黄龙岛㊁小黄龙岛和枸杞岛㊂重点落实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在不影响海洋保护主体功能的基础上,依托区域水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优化中心渔港建设,适度开展海洋捕捞㊁海水养殖㊁水产品加工贸易㊁海洋垂钓和海岛生态旅游㊂4.7海洋生态保护岛海洋生态保护岛主要包括花鸟山岛㊁西绿华岛㊁东绿华岛㊁东库山岛㊁大盘山岛㊁张其山岛㊁壁下山岛㊁柱住山岛㊁黄兴岛㊁青浜岛㊁庙子湖岛㊁西福山岛㊁东福山岛㊁浪岗列岛和五峙山列岛㊂全面落实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严格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生物和非生物资源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重点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相关科考活动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海洋生态保护投入,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控,改善海洋生态环境㊂在不影响海洋保护主体功能的基础上,适度开展滨海旅游㊁增殖放流和科研考察等低强度的人类活动㊂5对策建议5.1依法管控海岛开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和‘浙江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系统规范海岛生态保护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确立并巩固无居民海岛的法律地位,明确其权属和管理职责,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实行依法治岛㊂加强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整体动态性管控,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岛活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㊂5.2优化海岛空间规划当前海岛空间规划已纳入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应坚持从陆海统筹角度出发,落实上位规划的内容传导和相关规划的要求指引,按照海岛空间利用的管理和审批逻辑,结合海岛区位㊁资源禀赋㊁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需求,逐岛(岛群)明确可开发利用海岛的主导功能㊁保护对象和管控要求,实施海岛 清单式 管理㊂5.3完善海岛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优先,统筹推进陆海污染物联动治理,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海岛生态敏感区和近岸海域等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㊂重点开展海岛生态修复工程,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控能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㊂在不影响海洋保护主体功能的基础上,适度开展滨海旅游㊁增殖放流和科研考察等低强度的人类活动㊂5.4健全岛际交通链接根据群岛新区未来交通的整体需求,结合现有交通体系发展现状,建立绿色高效和多层次立体的群岛综合交通网络㊂加快形成 水㊁陆㊁空 三位一体的岛际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快通道建设,打造岛群功能区间的 应急空中走廊 ,加强空路链接;增加有居民海岛与舟山岛之间的水上客运班次,加强水路链接;完善城市内环路系统,加强陆路链接㊂5.5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全面提升海岛灾前预警能力㊁应急处置能力和恢复重建能力㊂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海岛防灾减灾法制建设,成立防灾减灾专项基金,创新利用生态手段开展防灾减灾建设,全力推进海塘安澜千亿工程㊂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实施海岛防风㊁防浪和防潮工程,重点加强避风港㊁渔港㊁防波堤㊁海堤㊁护岸设施㊁海岛城镇排涝设施和沿海防护林体系等的建设㊂全面推进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健全海岛灾害监测体系和海岛灾害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对海岛灾害实施全方位㊁多角度和立体式监测㊂5.6增强海岛整体智控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动北斗系统在群岛新区主要海岛的全域应用,创新打造海上数字智控平台和综合调度中心,推进建设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探索 数字海. All Rights Reserved.第12期毛翰宣,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研究51岛 ㊂加快国家智慧海洋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海洋大数据中心㊁国家智慧海洋应用示范基地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大信息共享和开放力度,推动数字技术和海洋产业的深度融合㊂联合浙江大学舟山校区㊁浙江海洋大学和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共同建设海岛智控技术示范基地㊂参考文献[1] 王和平,王文洪.舟山群岛的自由港之梦[N ].舟山日报,2012-06-27(5).[2] 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 ].金融论坛,2020,25(9):3-9.[3] 陈伟俊.彰显建设 重要窗口 的责任担当[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5):16-20.[4] 余爱莲.舟山典型海岛生态压力定量评价[D ].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5] 曾绍龙.加速要素流动打造开放强省[J ].浙江经济,2017(8):62-63.[6] 董朝阳,童亿勤,薛东前,等.海岛旅游文化景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舟山桃花岛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5):98-107.[7] 倪云林.舟山市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20(2):50-52.[8] 齐兵.舟山市主要海岛分类开发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9] 赵一然,马仁锋,朱保羽,等.地理学与海洋学视域中舟山海岛研究知识图谱与展望:基于C N K I 与WO S 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33(6):88-95.[10] 张晓萍.基于遥感的舟山群岛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4.[11] 黄杉,董越,华晨.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海岛型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方法与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51(5):879-886,895.[12] 苗增良,陈朝喜,崔大练,等.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开发模式探讨:以浙江舟山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108-6110.. All Rights Reserved.。

环杭州湾地区城镇群开发空间战略规划

环杭州湾地区城镇群开发空间战略规划

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汇报材料1.规划的背景、目的与作用一、规划背景1.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全球城市体系(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市场化,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程度不断提高,对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提出新的定位。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进一步演变成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

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措施,区域城市化发展在空间上促使单一城市向群体城市转型。

(2)新科技革命与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新科技革命正影响着全球的产业分工格局,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转型。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城市职能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其在信息网络节点中所处的区位,城市竞争力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其占有、处理与支配信息的能力。

(3)全球城市体系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重心是一批国际化的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在一定区域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大都市带是一个高度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地域。

2.“长三角”: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个大都市带(1)继美国的波士华士、日本的东海岸、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西北欧大都市带及美加五湖大都市带后,中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全球第六个即将兴起的大都市带。

(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和舟山共15个城市,土地面积9.9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8300万人。

(3)对“长三角”南翼都市区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大都市区,第二层次是杭州、宁波大都市区,第三层次是嘉兴、湖州、绍兴、舟山都市区。

整个“长三角”南翼,跨杭州湾南北分布,随杭州湾大桥建设而趋向一体化,推动杭州湾地区进入了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成为新时期浙江发展的新兴地区和浙江省的“杭州湾经济区”。

3.接轨上海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新兴大都市带,“长三角”在世界经济与城市格局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上海的“世界城市”功能与“长三角”承担全球产业分工的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基地功能。

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3年修改版)文本(报批稿)舟山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总则 (2)第1条规划依据 (2)第2条规划原则 (2)第3条规划期限 (3)第4条规划范围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修改年) (4)第5条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4)第6条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4)第7条土地利用形势与挑战 (5)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战略与规划目标 (7)第8条总体战略 (7)第9条规划目标 (7)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9)第10条结构调整与优化导向 (9)第11条 2006-2012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9)第12条 2013-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9)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1)第13条规划导向 (11)第14条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11)第15条标准农田建设 (12)第16条标准养殖塘建设 (13)第17条耕地功能定位 (13)第18条耕地占补平衡 (14)第六章建设用地规模管控与布局优化 (15)第19条城镇开发边界线 (15)第20条城乡建设用地 (15)第21条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16)第23条节约集约用地 (17)第七章海域开发与保护 (20)第24条战略布局 (20)第25条海洋功能分区 (20)第26条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22)第27条滩涂围垦及围填海 (23)第28条海域使用导则 (25)第八章海岛生态环境保护 (26)第29条基础性生态用地 (26)第30条生态保护红线 (26)第31条重点海岛生态环境保护 (27)第九章土地利用分区 (30)第32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0)第33条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32)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35)第34条规划范围 (35)第36条现状规模 (35)第37条发展定位 (35)第38条用地规模及控制指标 (35)第39条用地布局导向 (36)第40条三线划定 (39)第41条规划分区 (39)第42条集约利用导向 (40)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43)第42条规划指标调控 (43)第43条土地利用空间引导 (43)第44条重点区块协调 (45)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46)第45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机制 (46)第47条土地用途差别化、精细化管理规范 (47)第48条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管机制 (48)第49条承接省政府下放规划实施行政审批机制 (48)第十三章规划附则 (50)第50条实施主体 (50)第51条实施时间 (50)第52条法律效力 (50)附表 (51)表G.1 舟山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51)表G.2 舟山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2)表G.3 舟山市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标准农田)保护指标表 (53)表G.4 舟山市各县(区)建设用地指标表 (54)表G.5 舟山市各县(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 (55)表G.6 舟山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 (56)表G.7 舟山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7)表G.8 舟山市深水岸线利用规划表 (61)表G.9 舟山市各县(区)滩涂及浅海资源表 (61)表G.10 舟山市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一览表 (62)表H.1 舟山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表 (63)表H.2 舟山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64)表H.3 舟山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指标落实表 (65)表H.4 舟山市中心城区2013-2020年建设用地控制表 (66)表H.5 舟山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用地规划表 (67)表H.6 舟山市中心城区中心村规划表 (67)表H.7 舟山市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表 (68)表H.8 舟山市中心城区生态红线保护区规划表 (69)表H.9 舟山市中心城区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 (70)表H.10 舟山市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变化情况表 (72)表H.11 舟山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 (73)表H.12 舟山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前后对比表 (74)表H.13 舟山市中心城区基本农田汇总表 (75)表H.14 舟山市中心城区重点数据变化情况表 (79)前言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市成为我国首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新区。

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

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
查骘 21 第 0年 1 1 9 期
高 ,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 目的地。20 年旅游接待 08 人数达 ̄ 11万人次 。海洋医药不断创新 :涌现 出一批 56
以浙江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型 、创新型海
地 纵 理横
大力实施海洋科技领军人才集聚等重大人才工程 ,完善 人才培养 、使用 、激励和保障机制 ,建设海洋经济人才 高地。以海洋科学城为载体 ,深化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 科研机构的合作 ,大力推进科创园区 、省级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 、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 中 心等重大平台建设 ,进一步做特做优浙江海洋学院和浙 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促进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实施学前教育标准 化 、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多样化 ,提升职业教育
动计划 ,推进渔农村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 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加工配送 、化工品中转储运加工 、集装箱中转运输等六
大基地 ,推进航运业发展 ,着力构建 “ 三位一体 ”港航 服务体 系。到2 l年 ,力争全市海运运力达到80 O5 0 万载
重吨 ,其中参与国际航运的船舶运力达到6 万载重吨 , 0

打造海 洋科技 、教育和人才集聚高地 ,是增强城
市发展软实力的关键。全面实施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区域发展 已经从陆域延伸到海洋 ,也标志着全国海洋经
济发展试点工作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1 0
群 ,积极培育临港装备 、海洋生物 、新能源和海水综合
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突破海洋工程 ,建设全
国一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积极推进纺织 、螺杆、化 纤 、汽配 、电子电机等传统行业改造 ,加快信息化与工 业化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建筑业 ,培育有舟山特色的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目 录 ............................................................................................................................ 1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战略任务 ....................................................................................... 1第一节 国家背景 ....................................................................................................... 1第二节 区域格局 ....................................................................................................... 1第三节 战略任务 ....................................................................................................... 2第二章 现实条件与核心问题 ....................................................................................... 4第一节 区位优势 ....................................................................................................... 4第二节 产业基础 ....................................................................................................... 4第三节 核心资源 ....................................................................................................... 5第四节 关键问题 ....................................................................................................... 8第三章 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 ..................................................................................... 10第一节 发展模式 ..................................................................................................... 10第二节 战略目标 ..................................................................................................... 11第三节 发展路径 ..................................................................................................... 13第四章 空间发展战略 ................................................................................................. 15第一节 新区经验 ..................................................................................................... 15第二节 布局原则 ..................................................................................................... 15第三节 发展规模 ..................................................................................................... 16第四节 空间结构 ..................................................................................................... 16第五节 产业布局 ..................................................................................................... 21第六节 城镇布局 .................................................................................................... 23第七节 岸线利用 .................................................................................................... 24第五章 综合交通布局 ................................................................................................ 25第一节 交通发展战略 ............................................................................................ 25第二节 国际门户与区域廊道 ................................................................................ 25第三节 区域枢纽与轨道交通 ................................................................................ 26第六章 花园城市构想 ................................................................................................ 27第一节 现状特征 .................................................................................................... 27第二节 城市规模 .................................................................................................... 27第三节 城市布局 .................................................................................................... 28第四节 城市形象 .................................................................................................... 29第五节 城市交通 .................................................................................................... 29第七章 政策建议 ........................................................................................................ 31 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简本)

1 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战略任务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范围与舟山市行政区域一致,包含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两区两县,海岛1390个,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第四个国家新区,也是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深化沿海对外开放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国家背景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经济对大宗战略物资的需求持续旺盛,石油、铁矿砂等战略物资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对大宗战略物资的资源配置和定价能力已成为中国经济命脉,迫切需要建设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大宗商品储备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以保障国家战略物资供给安全,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舟山群岛作为国家大宗战略物资的中转门户和储运枢纽,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

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开发的新热点,发展导向从临港出口加工向海工装备制造、海洋勘探研发等新兴领域拓展,核心资源从陆域土地、临港岸线转变为海洋资源、海域海岛、深水航道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拥有全国唯一的深水岛群、建港条件极其优越,在国家海洋经济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

深化沿海对外开放。国家要求沿海地区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推进服务业开放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近年来上海市、天津市依托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积极争取自由贸易园区试点。自由贸易(园)区是国际上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应率先对于自由贸易进行突破,以更高层次参与国际资本与资源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