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

开发区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

20XX年工作部署

20XX年,在工委、管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重要指示,深入、彻底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和安全生产各项专项整治及执法监察行动,强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下降”,分别下降67.2%、57.1%、52%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的安全生产形势总的来说,呈现了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效显著。20XX年下半年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呈现了重视程度高、持续时间长、投入人力多、打击力度大、行动效果好的特点。全区各部门共组织督导、执法组70个,暗查突击检查组16个,交叉检查组9个,聘请专家12位,出动执法人员2952人次,检查单位和场所3187家次(含小商贸单位),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385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10起,查处整改隐患2517处,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事故发生。二是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各行业292家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年内67家企业新开展了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累计89家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全市各县区中名列第一,大幅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修订、了《开发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烟花爆竹经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了《埋地液氨管道开发区段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组织6家重大危险源单位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安装监控设施并取得了备案证。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14期,增强了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这些成绩的取得,全区上下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漏洞,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抵御事故风险能力还不强。一些企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死角,排查不到位,整改不及时,发现的隐患未消除,新隐患又悄然而生;一些企业安全条件落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有的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衰减,甚至有断层和盲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非法生产和违章操作屡禁不止,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部分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对外协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20XX年,我区本来有希望实现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零死亡的目标。但是,临近年底发生的一起死亡事故,最终打破了这一领域一年的平静。12月23日下午,河南省新乡市中原起重机公司下面挂靠的天车维修队在奥格公司维修天车,试车过程中,维修工头部被挤压致死。死者既没有经过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又没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还违章把头伸出了护栏。派活儿的队长就是死者的父亲,事发后既面临着违章指挥的责任,又面临着丧子的悲痛和悔恨。如果他事前做好安全教育,要求维修工持证上岗、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也许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这起事故警示我们,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有些习惯性违章问题尚未解决,安全教育还存在漏洞。同时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外委托项目的安全管理。近年来,开发区发生的死亡事故,至少有一半和外协队伍有关。外协队伍往往忽视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进行或者不认真进行员工教育,对作业环境又不如企业内部职工熟悉,这些都是外协事故多发的原因。区内有对外委托项目的企业,务必做好外协队伍进场前的资质把关和安全教育,确保外协单位和人员具备安全资质、遵守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务必做好作业期间的监督和检查,尽到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任,避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总结20XX年的经验教训是为了更好地开展20XX年的安全生产工作。20XX年是全面贯彻中央深化改革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关键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前一段时间召开的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商市长明确指出,要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各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实现省、市“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任务,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体讲,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尤其在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泄漏爆燃事故现场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重申“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把安全生产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工作紧密结合,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一要着力解决安全生产“摆位”问题。要教育和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类企业负责人,牢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安全形势,研究决定安全问题。抓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忽松忽紧,更不能为了追求一时发展而降低安全门槛,放宽安全标准。二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理清直接监管、综合监管和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建设,确保责任覆盖无盲区。三是抓好规划设计这个源头。去年发生的青岛“11.22”输油管线爆炸、吉林“6.3”特别重大事故和我市20XX年发生的骊骅淀粉公司“2.24”粉尘燃爆事故,都是由于当初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所以,要把安全作为规划建设的前置条件,强化安全准入标准,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实施。要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切实把住安全准入关。

二、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建设,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去年12月底,管委召开了全区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建设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也分别签订了承诺书。下一步,如何兑现承诺,真正让承诺转化为行动和效果,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最基本的制度。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三项制度”,特别是新的法律法规出台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要持续改进“三项制度”。较大企业要模范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自觉接受监管,在安全生产上带好头、做表率。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按照全省提出的“一级抓巩固、二级抓提升、三级抓整改、未达标抓创建”的原则,对已达标的企事业单位,要分级指导和监管服务,帮助提升水平、加快改进;安监、经发、人社、工商、质监、国资等部门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快安全标准化创建步伐。三是建立诚信体系。要把所有企业纳入到安全生产诚信体系中来,根据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践诺情况进行授信评级,对安全诚信好、评级高的企业,要在项目建设、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对安全诚信差、评级低的企业,要列为重点执法检查对象,严格限制项目审批、用地、新增贷款等;对严重失信企业,要列入“黑名单”,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证照、公开曝

光。

三、强化高危行业专项整治,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检查

针对高危行业事故多发的特点,必须全力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检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抓住危害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加大治本攻坚力度。管道管网,要开展一次系统性的安全隐患大治理,重点排查整改非法占压、老化失修、打孔盗油等问题,凡是发现已经过了使用期的要全部更新,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积极推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升级,以重大危险源管理为重点,加强对企业周边距离、作业场所、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成品半成品、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要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加强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道路交通,实施道路安全设施生命防护工程,加大对长途客车、旅游包车、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车辆以及“三超”行为整治力度,切实保障交通安全。消防,要突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和地下公共场所、“三合一”场所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加强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防火措施。职业卫生,对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开展基础建设达标活动,加强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建筑施工,要从落实项目各方主体责任入手,以防范脚手架和起重机械倒塌,施工坍塌和触电、模板跨落、火灾、高处坠落等易发事故为重点,规范室内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冶金建材、涉氨涉氯、有限空间作业以及各安委会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四、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坚决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隐患不消事故难除。要结合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坚持排查与治理相结合,通过“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一方面,要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一是隐患排查要全覆盖。要围绕人员、设备、管理三个方面开展隐患排查,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排查,一个车间一个车间排查,一个岗位一个岗位排查,绝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二是隐患治理要彻底。所有排查出的隐患都要登记建档,对于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全部立即整改到位;需要限期整改的,必须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对于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隐患,要坚决停下来,并制定好应急措施,24小时死看死守,严防事故发生。三要增加整改资金投入。广大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法人代表要算好事故成本账,要切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彻底治理好各类隐患,严防事故发生。各监管执法部门对于整改不到位的企事业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并对重大隐患视为事故,严肃追责。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打非治违”行动。目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执法机制。运用集中执法、专项督查等方法,加强对“打非治违”工作的监督检查。

五、夯实基层基础,加快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基层和基础环节抓起,研究构建长效机制,逐步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增强安全发展后劲。一是壮大基层安监力量。在2月20日的全市安全生产大会上,市政府宣布今年将安排专项资金178万元,支持乡镇安监站建设。开发区各乡处要抓住机会,争取市政府的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强安监站的安全监管工作力量。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严格培训考核,监督企业“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强化从业人员教育,使其及时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的最新政策和基本常识。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安监建设。“智慧安监”已经列入了全市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工

程,写入了第十一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报告。市政府要求市安委办牵头开展此项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市安委办的工作,尽快使智慧安监系统发挥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监管横向到边无缝隙、纵向到底无盲区的目标,提升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