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中心
俄罗斯主要城市概况

俄罗斯主要城市概况莫斯科一、城市概况(俄语:Москва[mɐsˈkva],俄语拉丁字母拼写:Moskva)是俄罗斯联邦和莫斯科州的首都,并且自成为首都起就一直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城区人口逾1,1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1/10。
面积2,510平方公里,与莫斯科州和卡卢加州接壤。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俄国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政权都一直担任著国家首都的角色。
它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并一直作为上述政权的总部,为俄罗斯数个被列入世界遗产之一的建筑群。
二、历史概况莫斯科得名于如今穿越整个城市的莫斯科河,而莫斯科河的名字来源有三种解释,分别是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
莫斯科的建立被认为是在1147年,当时,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切尔尼戈夫公爵斯维亚托斯拉夫·奥利戈维奇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而后,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不过当时的莫斯科还是一个小村庄。
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个防御性的要塞的地位。
1263年,莫斯科大公国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立莫斯科为首府,1238年-1480年期间,莫斯科被金帐汗国统治;15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斗争,并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在1478年最终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俄罗斯沙皇国,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和和焚毁。
1700年后,彼得一世迁都到圣彼得堡。
1917年11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
俄罗斯人文地理

1、国家名片
俄罗斯联邦, 简称俄罗斯或俄国。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国家,地跨欧亚 两个大洲,与多个 国家接壤。绵延的 海岸线从北冰洋一 直伸展到北太平洋, 还包括了内陆海黑 海和里海。。
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 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 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按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及商 贸流通领域,叶卡捷琳堡为俄 罗斯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莫斯 科和圣彼得堡。主要产业为机 械、金属加工、化学、食品、 建材等。就业人口80%均来 自于此。最大的工厂有乌拉机 器厂、乌垃基姆机器厂、乌拉 传送机器厂等。其中乌拉机器 厂曾拥有65000职工,现 仍有20000多职工。
货币:卢布是俄罗斯的本位 货币单位。辅币是戈比。1卢布 =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50、 100、500、1000、5000卢布,1 卢布,2卢布,5卢布,10卢布 铸币,另有1、5、10、50戈比铸 币。
2、第一产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 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 总就业人口的9.9%。
三、文化传统
1、文学、绘画 2、戏剧 3、民间艺术 4、高等教育
一、文学 绘画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 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 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 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 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 夫、高尔基、肖洛霍夫、 法捷耶夫等世界驰名的大 文豪和作家。
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 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 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 科伊等。
叶卡捷琳堡拥有独一无二的 历史与文化遗产,是俄罗斯联邦 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这片土 地上有将近800处历史、建筑、 科技、艺术名胜。其中一部分也 是联邦最重要的。
俄罗斯有哪些城市

俄罗斯有哪些城市1、莫斯科首都,位于东欧平原,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是仅次于英国伦敦的欧洲第二大城市,已有800年的历史。
2、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第二大城市,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3、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
4、叶卡捷琳堡全国经济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乌拉尔和俄罗斯联邦重要工业、交通、贸易、科学、文化中心。
5、下诺夫哥罗德人口第四大城市,伏尔加沿岸联邦区首府。
位于伏尔加河与其支流奥卡河的汇流处,西距莫斯科400千米,是俄罗斯城市机械工业中心、文化中心。
6、新西伯利亚西伯利亚联邦区的中心城市,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鄂毕河的交汇处。
俄罗斯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仅次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也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该城境内工厂非常多,并拥有一些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博物馆和剧场。
7、罗斯托夫南方联邦区首府,位于顿河的入海口,罗斯托夫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8、乌兰乌德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城市,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都,东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城市风貌富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乌兰乌德市临近西伯利亚铁路与往蒙古乌兰巴托以至中国北京铁路的交界。
9、摩尔曼斯克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首府,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位于科拉半岛东北,临巴伦支海的科拉湾。
世界上最北的城市及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10、索契位于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与格鲁吉亚接界处、黑海沿岸,是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城市之一,黑海边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之一,全球著名的黑海海滨度假城市。
219469478_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科技潜力调查及中国新疆与之合作对策建议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科技潜力调查及中国新疆与之合作对策建议2019年6月底,在“西伯利亚协议”跨地区协会会议框架内,图瓦共和国政府在克孜勒市举办中蒙俄三方圆桌会议,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赵冲久率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会议期间新疆和图瓦签署了经贸、科技和文化领域合作协议。
笔者对2019~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项目统计分析,迄今未有自治区科研机构、院所和企业申报与图瓦共和国之间的科研项目。
图瓦共和国位于中国新疆的东北部,虽然未与新疆直接接壤,但其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类型、地质资源、人文地理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科技领域合作具有互补性和潜在点,图瓦共和国对中国特别是对新疆有较强的合作意愿。
图瓦共和国简介概况:图瓦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西伯利亚联邦区管辖,首府为克孜勒市,俄语和图瓦语同为官方语言。
其位于中西伯利亚南部,萨彦岭以南,唐努乌拉山以北,叶尼塞河上游,历史上属于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全境面积17万平方千米,仅1/5是平地,其他全是山地,大、小叶尼塞河和大叶尼塞河在此交汇,水力资源丰富。
西部是阿尔泰共和国,西北部是哈卡斯共和国,北部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东北部是和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南部和东部与蒙古国接壤。
人口32万,主体民族为图瓦人,占82%,其次是俄罗斯人占16%,还有哈卡斯、吉尔吉斯、布里亚特等多个民族在此聚居。
当地居民主要信奉佛教、萨满教。
气候:图瓦共和国属显著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11月至4月)无风,少雪,日照天数多,极寒(低至-50℃),1月平均气温为-28℃到-34.9℃(盆地),山坡,尤其南部山坡有逆温现象。
盆地降雪厚度为10~15厘米,山区降雪为50-80厘米。
夏季温暖,干燥,盆地炎热,山区温暖,7月平均气温16~18℃(最高达39℃)。
年均降雨山区为600毫米,盆地为138毫米,夏季降雨最多。
植物生长期为150~160天。
俄罗斯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主要城市
根据俄罗斯宪法,俄罗斯联邦现由85个平等的联邦主体组成,其中包括22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 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和4个民族自治区。为维护国家统一,强化总统对地方的管理,俄罗斯联邦主体按地 域原则划分为8个联邦区(中央区、西北区、南部区、北高加索区、伏尔加河沿岸区、乌拉尔区、西伯利亚区和远 东区)。
俄罗斯国徽俄罗斯国徽为盾徽。
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 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 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公元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新都拜占庭(意为第二罗马),国徽改为双头鹰,它一头望着西方, 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神佑东西两罗马”。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 1 9 1 8 年 。 1 9 9 3 年 11 月 3 0 日 , 这 只 象 征 俄 罗 斯 国 家 团 结 和 统 一 的 双 头 鹰 又 “ 飞 ” 回 到 俄 罗 斯 的 国 徽 上 。 2 0 世 纪 末 , 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俄罗斯是经济大国之一,基础科学研究实力较雄厚,特别是在航天、核能、军工等尖端技术研究较领先,拥 有丰富的能源及矿产资源。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其外交对世界有较强影响力。2021年,国内 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
俄罗斯

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 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 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 斯科面积1081 平方公里, 市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 长40公里,人口1047.3万 人(2007年)。莫斯科建 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 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 特大都市之一和欧洲最大 的城市。莫斯科地处俄罗 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 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 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 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 通。
圣彼得堡(俄语: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旧称:列宁 格勒/Ленинград 和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俗称: Питер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 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罗斯 第二大城市。
叶卡捷琳堡(俄文:Екатеринбург,1924—1991 年期间称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始建于1723年,以 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斯韦尔德 洛夫斯克地区的中心,也是乌拉尔和俄罗斯联邦 重要工业、交通、贸易、科学、文化和行政中心。 该市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位于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东1667公里,面积4900公顷。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 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 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 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 和国,俄罗斯联邦具有相当的全球影响力, 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 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 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 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今日 的俄国是一个受国际承认的的世界性大国, 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已成为全球最 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 油输出国。
圣母大教堂位于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墙外,红场与 莫斯科河之间.是1555-1561年为纪念喀山公国和 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的.它由9座教堂 组成,中央教堂高47米,上部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 的帐篷顶,顶端装饰着一个小穹顶,四周的8座教堂 也都冠有一座葱头状的穹顶,有螺旋型、菱形等形 状,花纹凹凸不同,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 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升腾跳跃的火焰.教堂内的 平顶天花板上,饰有17-18世纪造型生动的壁画.教 堂现为历史博物馆分馆.
俄罗斯概况及其人文习俗

俄罗斯概况一、地理概况1. 位置和领土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
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
俄罗斯有漫长的疆界线,边界的东、北部是海疆,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濒大西洋的波罗的海、黑海;西、南部主要是陆界,边界2万多公里,约占其疆界的1/3,共与14个国家接壤。
俄罗斯领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
俄罗斯现在的国土面积约占原苏联总面积的76.3%。
2. 地形地形的基本特点: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
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
3. 气候俄罗斯处于多种气候带,由北往南从北寒带到亚热带,从西北端的海洋气候到西伯利亚的剧烈大陆性气候再到远东的季风气候。
但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节甚短。
温差普遍较大,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从北向南逐渐升高,里海沿岸低地可达27度。
冬季几乎全境降雪。
4. 河流湖泊俄罗斯河流湖泊众多,境内有300余万条大小河流,280余万个湖泊。
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90公里,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贝加尔湖为世界淡水容量最大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为1620米。
5. 自然资源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自给程度高。
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木材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有大量珍贵的木材和动物资源;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7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至13%;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等的蕴藏量也均居世界前茅。
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俄罗斯研究】Л. 斯米尔诺娃 钟建平:走向多层次外交的中国和俄罗斯——科学、教育与创新合作

【俄罗斯研究】Л. 斯米尔诺娃钟建平:走向多层次外交的中国和俄罗斯——科学、教育与创新合作学人简介作者系拉丽萨·斯米尔诺娃(ЛарисаСмирнова)中文名“苏梦夏”,政治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译者系历史学博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资深翻译内容提要学术交流是中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以及巩固两国关系。
顺应时代的发展,中俄调整合作领域,重视传统经贸联系的同时强调教育、科学和创新合作的重要作用。
推动以学习语言和文化为主的大学生交流向联合开展科研与实验设计工作转变是中俄学术交流的战略发展方向实现大学生交流专业多样化、扩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交流以及创办联合大学和科研中心是实现中俄学术交流升级的必由之路。
1探索合作空间创新和新思维再次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
《俄罗斯联邦2020 年前创新发展战略》指出,“俄罗斯提出雄心勃勃但可以实现的长期发展目标,旨在保障居民的高水平福利,强化俄罗斯作为全球政治议程主导国家之一的地缘政治作用。
实现这些目标唯一可能的手段是过渡到面向社会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创新也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16 年年会的主题。
2016 达沃斯论坛宣布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
同时,人类社会日益关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步。
中国和俄罗斯与时俱进,调整合作领域,不仅重视传统的经贸合作,而且强调科学、教育、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学术交流。
特别是两国正在就开办两所联合大学和若干联合研究中心进行磋商,增加为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资助的项目数量项目质量也在提升。
中俄外交机构在这一领域的活动趋于活跃2016 年5 月30—31 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办的中俄关系研讨会也把这一专题列入会议日程,说明两国科教合作具有优先性。
将两国学术合作列入建立多层次外交议事日程符合中俄的政治和经济战略目标。
历史经验表明,提高各国学者的流动性是解决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问题、奠定国家间关系牢固基础的最佳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中心
康斯坦丁诺夫核物理研究所
所长
数学物理科学博士
弗·阿·纳扎列恩科
1954年,在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列宁格勒市郊的一个古老的小
城嘎特钦纳,开始修建苏联科学院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分部以集中开
展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1959年底,WWR-M型研究用反应堆开
始运行,而在1970年,建成了当量为1千兆电子伏的质子同步回旋
加速器,它们到现在依然是研究院的主要试验设备。此前,生物方面
的研究已经形成。
1971年,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分部改组为独立的研究所,并以
曾为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起到决定作用的康斯坦丁诺夫院士的名字
命名。1992年起,研究所被命名为圣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1994年
被授予俄罗斯联邦科学中心资格。
研究所现有600多名科研人员和近1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
博士62位,副博士275位。该所完成的许多工作被授予列宁奖金和
国家奖金,苏联部长会议奖金,科学院康斯坦丁诺夫奖金。5位研究
所成员当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
组织结构
协调委员会 董事会
学术委员会 行政委员会 中子研究分部; 高能物理分部; 理论物理分部; 分子及放射生物物理分部下属科技部门; 下属生产部门; 下属辅助单位; 夏季休养基地,宾馆和体育设施专题学术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编辑出版; 委员会研究生部; 大学贮备干部 科研分部、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基本粒子物理及基础性相互作用;
·原子核及核反应物理;
·中子物理;
·凝聚介质物理;
·理论物理;
·核反应堆及加速器物理与技术;
·分子及放射生物物理;
·科研新方法与新设备
主要科研成果
在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上完成的试验工作最重要的成果
有:核嬗变和核分裂中其空间对称性破坏现象的发现与研究;中子偶
极矩搜寻;中子寿命的精确测量及其β衰变研究。
在凝聚状态物理领域取得了HTSC和原子级磁体结构研究的基
本成果,依靠极化中子研究了相位转换的自旋动力,试验发现了在三
自旋交互作用下的临界扩散和加入磁场时非弹性扩散的不对称性。
运用该院所研究的高分辨晶体衍射分光镜方法,可以得到固体物
理和核光谱一流的结果,并可转到对通道粒子效应的研究,在高能物
理和加速器技术中加以利用。
在同步回旋加速器中试验研究了核子—核子和π介子核子的扩
散,原子核中核子的空间和脉冲分配,以及脱离β稳定带的原子核特
性。对氢同位素聚变核反应μ介子催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将彼得
堡核物理研究所推到了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在同步回旋加速器
上的医学通道治疗了上千例病人。
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的理论研究人员的许多研究成果为大家所
公认,如在强子相互作用振幅渐近性质、扰动和非扰动QCD研究,弱
电相互作用标准模型的概括,重原子和复杂原子核理论中复合计算方
法,原子和分子P
— 和T —
奇数效应的描述。
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在生物活性高分子结构及作用与细胞结构
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蛋白生物合成的力学细节的确定。人的遗传病诊
断方法研究,生态监测的生物测试系统的开发。
PIK反应堆
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前景与能量为100兆瓦、热中子流为
10
15n/cm2
s的高通量中子流试验反应堆PIK的建设息息相关。该反应堆
将拥有热、冷、超冷中子源,8个中子水系统和近50个射束点。现
在整套设备中有70%多已准备完毕。
1993年PIK堆的设计通过了国际鉴定,被评为是世界一流水平
的设计。反应堆的物理参数及其广泛的试验能力,以及该所发达的信
息组织结构,可以成为组建国际中子研究中心的基础。
由于自身的科技实力,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在国际合作中,作为
平等的合作伙伴,在自己所有的研究领域与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型研
究中心开展了合作,如:
—— 欧洲核研究中心(CERN,瑞士);
—— 费米国家实验室(FNAL,美国);
—— 布鲁克哈文国家实验室(BNL,美国);
—— 拉叶—兰热文研究所(ILL,法国);
—— 标准与工艺国家研究院(美国);
—— 萨克拉核研究中心(法国);
—— 汉堡研究中心(DESY,德国);
—— 帕乌尔—舍列尔研究所(瑞士);
—— 重离子研究中心(德国);
—— 柏林嘎纳—梅特涅尔研究所(德国);
—— 卢瑟福实验室(英国);
—— 列欧—布利陆恩实验室(法国);
—— 宇亚斯库拉大学(芬兰)。
通讯地址
PNPI RAS, Gatchina, Leningrad, 188350, Russia
Tel: 7-812-2983538; Fax: 7-812-7137196
E-mail:
pnpi@lnpi.spb.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