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题(二)参考答案

期末复习题(二)参考答案
期末复习题(二)参考答案

1. 请参见图示。所有交换机都配置有默认的网桥优先级。如果所有链路都在相同的带宽下运行,哪两个端口将成为STP 根端口(选择两项。)

交换机 A 的Fa0/1 接口

交换机 A 的Fa0/2 接口

交换机 B 的Fa0/1 接口

交换机 B 的Fa0/2 接口

交换机 C 的Fa0/1 接口

交换机 C 的Fa0/2 接口

2. 下列有关交换机上无标记帧的说法中,哪两项正确(选择两项。)

无标记帧无法通过接入端口。

无标记帧无法通过中继端口。

所有通过中继端口的帧都是无标记帧。

无标记帧可最大程度降低因检查VLAN ID 标记而造成的延迟。

在中继端口处接收到的无标记帧是本征VLAN 的成员。

3. 下列哪三种说法与PPP 封装和CHAP 身份验证相关(选择三项。)

CHAP 以明文发送口令。

CHAP 通过重复询问进行检验。

PPP 封装是在接口模式下配置的。

CHAP 通过双向握手建立链路。

PPP 封装是Cisco 路由器的串行接口采用的默认封装。

CHAP 使用基于MD5 哈希算法的询问/响应方法。

4. 某组织计划通过增加五个分支机构来扩张规模。扩张后,该组织需要将新建的分支机构安全、不间断且同时地连接到中心办公室。中心办公室路由器上只有一个可用端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哪种WAN 技术

PPP

ISDN

帧中继

模拟拨号

5. 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RSTP(选择两项。)

是一种Cisco 专有协议

可在不到 1 秒的时间内重新计算生成树。

需要交换机端口上具有PortFast 和UplinkFast 功能。

支持四种状态:阻塞、侦听、学习和转发。

要求交换机之间采用全双工、点对点连接,以便达到最快的重新计算速度。

6. 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RIPv1 和RIPv2(选择两项。)

两种协议都会将整个路由表从所有参与的接口广播到。

两种协议都会每隔30 秒从所有活动接口向外通告路由更新。

两种协议都具有相同的管理距离值120。

两种协议都可以关闭自动总结。

两种协议都支持VLSM 和CIDR。

7. 哪个帧中继组件提供有关网络中PVC 的连接状态信息

CIR

LMI

DLCI

FECN

8. 请参见图示。网络A 中的所有主机均不能访问Internet。如何能够解决此问题

配置动态NAT 来代替PAT。

为正确的网络配置访问列表。

在配置中包括ip nat pool 命令。

在正确的接口上配置ip nat inside命令。

9. 哪项措施可减少故障域的影响

在中心交换机上创建单一本地网络。

将有线用户移动到更为可靠的无线网络中。

向网络中的关键位置添加冗余设备。

为每台交换机添加更多的VLAN,并为每个VLAN 分配更少的用户。

10. ACL 具有哪两项功能(选择两项。)

应用到路由器接口上的单个ACL 将会同时影响入站和出站流量。

不带permit 语句的ACL 会阻挡所有流量。

所有Cisco ACL 均以隐含的deny 语句结尾。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创建ACL 后,ACL 会立即处于活动状态。

路由器在将数据包与所有的ACL 语句进行比较后,才会允许或拒绝其通过接口。

11.在完全收敛的EIGRP 网络中,路由器检测到某条远程路由无法到达。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两个事件(选择两项。)

EIGRP 将在路由表中查找可行后继。

DUAL 将计算到每个网络开销最大的路由。

EIGRP 将发送限定更新以向邻居告知故障。

该路由器将向邻居路由器转发完整的路由表。

DUAL 将在拓扑表中查找可行后继路由,如果找到,将把它添加到路由表中。

12. 请参见图示。该网络由一个单OSPF 区域组成。所有路由器属性都为默认值,且没有配置环回地址。路由器接口的IP 地址均已显示。哪两台路由器最有可能被选为DR(选择两项。)

R1

R2

R3

R4

R5

R6

13. 请参见图示。在带有24 个FastEthernet 端口的交换机上运行所示的命令。为什么某些端口不在VLAN1 中

缺失的端口已被管理性关闭。

缺失的端口未配置STP。

缺失的端口未与任何活动设备连接。

缺失的端口已配置为中继端口。

14. 请参见图示。路由协议配置有默认设置。有关R1 将会选择的到网络的一条或多条路径,下列哪两个说法正确(选择两项。)

如果网络上只配置了EIGRP,路由表中只会添加路径R1->R3。

如果网络上同时配置了OSPF 和RIPv2,路由表中只会添加OSPF 路径。

如果网络上同时配置了EIGRP 和OSPF,路由表中只会添加EIGRP 路径。

如果网络上同时配置了EIGRP 和RIPv2,路由表中只会添加RIPv2 路径。

如果网络上配置了RIPv2 路由协议,路由表中将添加两条等价路径(R1-R2-R3 和R1-R4-R3)。

15. 请参见图示。R2 收到动态更新R [120/2] a 10.1.1, 00:00:15, Serial0/0/0。

路由器会如何处理此新的路由更新

此更新信息将会添加到现有的路由表中。

此更新信息会替换现有路由表中的条目。

该路由协议不会使用新的路由更新替换现有路由。

现有路由表条目将会从路由表中清空,并且所有路由器将会尝试收敛。

16. 请参见图示。从此输出可以得到哪两项结论(选择两项。)

R2 的路由器ID 是。

R2 已与三台路由器建立了邻接关系。

R2 没有从邻居接收到hello 数据包。

R2 已连接到包含两台路由器的Ethernet 网络。

如果当前DR 不可用,邻居将成为DR。

17. 下列哪种协议是有类路由协议

BGP

EIGRP

OPSF

RIPv1

RIPv2

18.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使用所示的命令配置路由器,但网络无法收敛。网络管理员应该如何解决此问题

在两台路由器上都正确输入network命令。

在两台路由器上正确配置子网掩码。

输入no auto-summary命令。

使用不同的自治系统号配置两台路由器。

19. 请参见图示。两台路由器都配置为使用EIGRP 路由协议。网络管理员想要通过输入所示的命令启用手动总结。

管理员应如何输入此命令

在输入router eigrp 50命令之后输入此命令

在R2 Fa0/0 接口的接口模式下输入此命令

在R2 S0/0/0 接口的接口模式下输入此命令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此命令

20. 哪种WAN 连接方法会使用PVC

租用线路

ISDN

DSL

帧中继

21.哪两项是静态路由的特征(选择两项。)

边界路由器可使用静态路由提供安全稳定的到ISP 的路径。

默认情况下,静态路由比动态路由更加安全。

静态路由能够动态适应拓扑变化。

静态路由仅能用于有类编址方案。

在大型网络中,静态路由会带来处理开销。

22.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想要阻止主机B 向主机E 和主机F 发起Telnet 会话。如果按照Cisco 最佳实践,该管理员应将ACL 110 放置在什么位置

R1 的Fa0/0 接口,入站方向

R1 的S0/0/0 接口,入站方向

R3 的S0/0/0 接口,出站方向

R3 的Fa0/0 接口,入站方向

23. 使用默认路由有什么好处

永远不会路由失败。

可减小路由表的大小。

可防止边缘路由器和ISP 之间的路由环路。

可将流量从Internet 传输到网络。

24. 当确定了根桥后,其它的交换机选出了哪两项内容之后,STP 才会使交换网络收敛(选择两项。)

VLAN ID

根端口

全双工端口

指定端口

丢弃端口

25. 哪两种说法描述了VLAN 1 的默认设置(选择两项。)

VLAN 1 是本征VLAN。

只有配置了其它VLAN 后,才能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 1。

VLAN 1 提供了交换机上所有VLAN 的默认网关地址。

交换机的远程配置是通过VLAN 1 完成的。

VLAN 1 被禁用以降低入侵者访问未使用端口的安全风险。26. 下列关于Cisco HDLC 封装的说法中哪两项正确(选择两项。)

定义了第 3 层帧结构。

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支持串行链路的回叫功能。

是Cisco 路由器串行链路的默认封装类型。

使用分层体系结构封装多协议数据报。

27. 有关单区域OSPF 网络的说法中,哪两项正确(选择两项。)

DR 和BDR 会减少在广播网络中发送的更新数量。

BDR 负责将更改发布到所有其它的OSPF 路由器。

路由器使用hello 数据包建立和维护邻居邻接关系。

所有OSPF 路由器都会接收组播地址上的更新。

区域 1 必须始终存在。

28. 请参见图示。Switch2 会怎样回应Switch1 发送的VTP 通告

会忽略VTP 通告。

会将两个VLAN 添加到数据库。

会将配置版本号更改为4。

会发送VTP 通告给Switch1 以删除这两个VLAN。

29. 公司正在决定为其WAN 连接选择PVC 或SVC 方案。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最能体现使用PVC 的好处

当路由器请求传输数据时,PVC 会在两点之间动态建立。

PVC 不需要为每个传输会话执行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的过程。

PVC 最适用于间歇性传输数据流量的小型公司。

PVC 不需要服务提供商对其进行预配置。

30. 请参见图示。两台交换机都配置了静态VLAN。主机A 和主机C 属于同一个VLAN,主机B 和主机D 属于另一个VLAN。但是,同一VLAN 内的主机之间无法通信。

应采取哪种故障排除方法以解决此问题

尝试向网络中添加一台路由器。

确保两台交换机都配置了相同的本征VLAN。

确保连接两台交换机的端口都配置为中继端口。

确保两台交换机都配置有属于同一子网的IP 地址。

31. 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IEEE STP 的功能(选择两项。)

它会立即将不处于丢弃状态的所有端口转换为转发状态。

它提供了一种在交换网络中禁用冗余链路的机制。

它有三种端口状态:丢弃、学习和转发。

它可确保交换网络中没有环路。

它可在不到 1 秒的时间内使交换网络收敛。

32.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按图示配置R1。但是,网络A 的一些主机无法访问Internet。下列哪两个措施可解决此问题(选择两项。)

在正确的接口上配置ip nat inside和ip nat outside命令。

在NAT 地址池中增加IP 地址数量。

为R1 的Fa0/0 接口配置不同的子网。

使用PAT 取代动态NAT。

使用静态NAT。

33. RIPv1 和RIPv2 有哪两点不同(选择两项。)

RIPv1 会将路由更新广播到,而RIPv2 则不会。

RIPv1 会在路由更新中发送子网掩码信息,而RIPv2 则不会。

与RIPv1 相比,RIPv2 允许使用不连续网络。

RIPv2 是一种有类路由协议,而RIPv1 则是无类路由协议。

RIPv1 支持身份验证机制,而RIPv2 则不支持。

34. EIGRP 后继路由储存在哪里

只在路由表中

只在邻居表中

路由表和拓扑表中

路由表和邻居表中

35. 在帧中继网络中,逆向ARP 的功能是什么

将IP 地址映射为MAC 地址。

将MAC 地址映射为DLCI。

将DLCI 映射为远程IP 地址。

将本地IP 地址映射为远程MAC 地址。

大学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复习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6.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7.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的本质? (1)客观实在性。 (2)时间和空间 (3)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8.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实践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11.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特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12.发展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区别:性质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动作,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运动;而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联系:发展一定是运动,而运动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叫发展。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二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卷面总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2分) 1000-400 = 500+80 = 30×3 = 12×4 = 300+300 = 770-70 = 4×90 = 3×23 = 11×9 = 2×44 = 460-400 = 6×50 = 二、用竖式计算,有★的算式要验算(每题计算2分,验算加1分,共16分) ★46+389 ★857-777 318+507+112 7 × 41 68 × 5 47÷6 70÷8 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把右边的铅笔分给小朋友。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人; 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人,还剩()枝。 2. 在()里填数。 (1)600、700、800、900、()。 (2)496、497、498、499、()、()。 3. 估计下面各题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1)592-308的差大约是()。

(2)603+289的和大约是()。 (3)78 × 9的积大约是()。 4. 上面的线段长()厘米,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是()毫米。 这条线段比1分米短()厘米。 5. 体育场在学校的()方向; 少年宫在学校的()方向; 图书馆在学校的()方向; 展览馆在学校的()方向。 6. 庆祝“六一”儿童节的会场上有三种颜色的花。 黄花比红花少()朵, 黄花有()朵。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倍, 蓝花()朵。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每题2分,共12分) 1. “□÷2 =3……□”是有余数 2.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 的除法,它的余数是多少?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1□2□3□钝角□直角□锐角□ 3. 小明的画片比小强少一些, 4.动物园的猴山在熊猫馆的西 小强的画片比小林多一些。北方向,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三个人中,谁的画片最多?么方向? 小明□小林□小强□东北□东南□西南□5. 右边算式的和是800多, 6. 13个十是多少? □里的数是几?

马克思大学期末考试辨析题整理

辨析: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错误。单靠大脑人不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3.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 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但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同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如果社会规律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则说明规律能为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4.辩证法对现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正确。其一:辩证法认为现存事物既包含肯定因素,也包含否定因素;其二:现存的事物都是要灭亡的,相对于更高的条件而言,现存的事物必然要失掉存在的合理性。5.社会发展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它一旦形成后制约人的活动,这就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但人可认识.利用.驾驭规律为实现主体的目的服务。6.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直接地改造客观世错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不可能直接创造什么东西。7.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8.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误。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于”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错误。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10.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错误。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错误。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而不是时间的新近。1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之所以是错误,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1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错误。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三章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错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两种属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有真理都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所有真理都是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所以,真理既符合唯物论也充满着辩证法,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拆开去认识是错误的。2.能动反映论与消极反映论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能动性。正确。能动反映论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不仅承认认识的能动性,而且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3.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错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它只是现象的.表面的.直接的认识。它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须经过一番改造制作,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从现象中概括本质的东西来,才能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然要得到理性认识必须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材料再丰富,不经过改造制作,仍只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4.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错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同学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又有了新的进步吧!现在让我们拿起笔,好好读题,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做的很棒。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填一填(12题1分,其余每空1分,总分30分)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读作()米。 2.一千里有()个百,3个百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 3.24是4的()倍,是8的()倍。 4.把3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列式计算的算式为(),其中被除数是(),商是()。 5.用4,2,0,7这四个数字写出一个不读零的四位数是(),写出一个读零的四位数()。 6.○▲□○▲□○▲□○……第20个图形是()。

7.小红家到体育场的距离是412米,约是()米。 8小贝娜买5个日记本需要15元,9元能买()个日记本。 9.37比63少(),56是()的7倍。 10.4998后面第三个数是(),前面第二个数是()。 11.12+8=20 20÷5=4列综合算式是() 1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200()。一袋面粉重25() 13.一袋砂糖重500克,()袋砂糖正好重2千克。 14. 在○里填上“>、<、=” 6千克○5900克1300克○3千克81÷9○48÷6 6÷2×3○9×4÷6 16÷2○4×2 400克+600克○1千克 2千克300克○2030克1100○1099 849千克○894克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32—32÷4=0 () 2.所有的锐角都比钝角小。()

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试卷 (监考教师念题一遍,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 1、5米-100厘米=( )米6米+39米=( )米 2、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 )。 3、( )里最大能填几? ( )×8<65 ( )<5×9 30>5×( ) 4、2800克=( )千克( )克 6千克=( )克。 5、48÷8=( ),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 6、一个数千位上是9,百位上是2,其他位置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 7、大于989的:三位数有( )个,从( )到( )。 8、72里面有( ) 个9。54是9的( )倍。 9、两千里面有( )个百,( )个一千是—万。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5分) 1、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 ) 2、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900。( ) 3、计算8×7和56÷7时,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4、两千克米比两千克棉花重。 ( ) 2080。( ) 三、选择。(5分)

l.1300里面有( )个百。 A.3 B.1 C.13 2.除数是6的算式是( )。 A.24÷6=4 B.35+6=27C.5×6=30 D.17-6=11 3.下列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 A.千米 B.厘米C.米 D.克 4.1只青蛙四条腿,6只青蛙()条腿。 A.12 B.24 C.30 D.18 5、二年级同学大约重25()。 A.千米 B.千克C.米 D.克 四、数学高速路。(32分) 1、口算。(8分) 48÷8= 9×9= 3×6= 2×6= 8×3+4= 36+4= 56÷7=9+57= 21÷3+9=5×6= 18+60= 9×3=5×5= 38-18+25=41-2= 7×5-3= 2.用竖式计算。(15分) 786+4829 1090×9 75—46+31 6125÷6461+298+23 3、递等式计算。(9分) 418×6+3604 4180÷(119-1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四、简答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 识根源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 著、最根本的特点。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 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 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 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 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 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7. 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 其次,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 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 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4.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二年级数学 姓名得 分 一、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距离时,可以用()作单位。 2.把6+6+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3.求4个5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或()。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计算。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计算。 6.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要用()计算。 7.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计算。 二、画图。 画出比下面线段长3厘米的线段。 三、列式计算。 1. 9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 2. 8是2的几倍? 3. 9的3倍是多少? 4. 54里面有几个9? 5. 9乘3的积是多少? 6. 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四、应用题。 1.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分给一年级26本,分给二年级38本,还剩下32本。分给两个年级一共多少本?学校买来图书多少本? 2.学校买来36盒粉笔,平均分给4个班用,每个班分到几盒?如果每班分给6盒,买来的粉笔可以分给几个班? 3.学校绘画活动小组有8人,科技活动小组有40人。(1)科技活动小组的人数是(2)绘画活动小组比科技 绘画活动小组的几倍?小组少多少人? 4.学校果园有桃树6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9倍。 (1)苹果树有多少棵?(2)桃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数学第三册期末试卷 姓名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6分) 6×3= 35÷7= 58-39= 72÷8= 54÷9= 56÷7= 9×5= 7×6= 21÷7= 6+3= 5×7= 30÷5= 63÷9= 18÷6= 14÷7= 81÷9= 7×7= 2×8= 4×8-9= 4×2+3= 64÷8×5= 36÷9÷2= 2×4×3= 4×6÷8= 42÷7×3= 4×2+3= 7×6-2= 5+3×6= 9-2×3= 32÷8×4= 二、填空。(20分) 1、在()里填上“米”或“厘米”。(3分) 小明身高125(),黑板长大约4( )。数学课本大约长24 ()。 2、在()里填上“时”、“分”或“秒”。(4分) 我们每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小方跑100米大约要16()。 看一集动画片要25()。脉搏跳78下大约要1()。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分) ()×6=30 5×()=20 6×()=36 ()×3=12 ()×4=16 ()×5=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分已经批改 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 A、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部分质变的原理 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 C、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的原理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哲学是()。 A、自觉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个人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4、“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从()来把握。 A、唯物主义角度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 C、辩证法角度 D、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8、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A、是统一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同样的 B、是对立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C、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D、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同一的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9、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着 参考答案:B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计算。(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6分) 63÷9 =9÷9=59+38=60-14= (36-6)÷5=57+2×5=26+(40-15)=20÷4×8= 46-(9+21)=30-20÷5=3+5×4=66-25+39=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每题3分,共12分) 24÷5=66÷9=56÷8=49÷6=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2分) 36-27+17 4×(35-26)72÷9÷2 40-20÷5 二.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 用“2”、“4”、“0”、“0”组成的四位数中,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2.七千零八十写作()。2008读作()。 在8786中,从右边数第二个8在()位,表示()。 3. 和8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1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个,还剩()个。 5.平川县高速路口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汽车,约是()辆; 一本书有597页,约是()页。 6. 5000克=()千克3千克=()克 7.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方便面重110(); 一桶花生油重5()。 8. 56÷7和56÷8都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 9. 风车被吹动时是()现象。 国旗徐徐升起是()现象。 10. 72÷8=(),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11. 将彩灯按红、黄、蓝、绿的顺序依次组装,一共有21只灯泡,那么第12只灯泡是()色,最后一只灯泡是()色。 12.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除数。 13. 如果A÷5的商有余数,那么余数可能是(),余数最大是()。 14. 如果B÷7=4……(),当余数最大时,B等于();当余数最小时,B等于()。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 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校园嗨市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卷共8 页90分钟 ····································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试题卷和答题卷分开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统一的观点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B A、源泉和动力 B、方向和道路 C、结构和功能 D、形式和状态 4、唯心主义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B A、绝对主义 B、不可知论 C、唯心主义 D、诡辩论 6、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7、“真理和谬误的绝对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8、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9、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 0 、真理是:C 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11、“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一、请你填一填。(21分) 1.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 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 3. 用0、6、1、4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 与3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 45是5的( )倍,24是( )的3倍。 6. 找规律,接着填。 ①□■◇△■◇△□◇△□■( )…… ②1、3、7、13、( )、31、( )…… 7.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只鸡重1998( ),约2( )。 ②小强的体重是28( ),他的数学课本重170( )。 8. 在○里填“>”“<”或“=”。 6889○6898 10000○9999 4900克○5千克3000克○3千克 二、请你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6分) 1. 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6320 B、1000 C、3009 D、5600 2. 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重 D、不一定 3.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A、10 B、1 C、99 D、100 三、请你算一算。(32分) 1. 口算。(8分) 6×8= 72÷9= 20+300= 25+39= 26+52= 60-14= 170-90= 35÷5= 40÷8= 24÷6= 320+70= 56÷7= 56-29= 7×9= 6320-320= 52-(22+9)= 2. 脱式计算。(12分) 72÷(3×3)(82-18)÷8 88-(46-18)5×(28÷7) 3.竖式计算。(12分) 64÷9= 52÷6= 22÷4= 54÷9=

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和()。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用()来量。 3、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4、拿一条线,把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5、测量课桌面长的时候,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课桌左端,再看课桌面的右端的数对准(),课桌面的长度就是()厘米。 6、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的地方。 7、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中有()个小格。 8、时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9、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10、分针指着 8,时针走过 5,这时是( )。 11、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12、求几个相同的()的和,用()法计算比较简便。 13、5×6读作(),表示()个()相加。 14、6个4相加,和是(),积是() 15、3+3+6=()×(); 16、3+3-2+3=()×()-() 17、4+4+1+4+3=()×() 18、 4 6 想: 个位( )减( )不够减,从十位退( ), - 2 7 个位( )减( )等于( ), ( ) 十位( )减( )减( )等于( ). 19、 3 6 想: 个位( )加( )得( ),向()位进1 + 2 7 个位写()。

( ) 20、用4、5、6能组成()个两位数,用4、0、6能组成()个两位数。 21、小黑、小白和小灰三只兔朋友见面了,每两只小兔握一次手,三只小兔一共握了()次手。 22、小红和四个好朋友比赛踢毽子,每两个人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23、三个茄子的重量同一个萝卜的重量一样,()个茄子的重量同6个 萝卜一样重。 24、一年级共三个班,共100人,其中一班和三班67人,二班和一班63 人,二班有()人。 25、小平有3件同样的上衣和4件同样的裤子,可以有()种不同穿 法。 26、小平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3件不同的裤子,可以有()种不同穿 法。 27、+ 图中有()条线段。 28、 左图有()条线段,()个角,()个直角29、 图中共有()个直角。 30、 ()个直角 31、你知道牙膏盒有()个表面,每个表面有()个直角,共有()个直角。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画“×”) 1、比70米少20米的是50厘米() 2、7×9和9×7都用同一个口诀。() 3、小红说:三角板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得物质观就是:物质就是标志着客观实在得哲学范畴,它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得感觉而存在,通过人得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与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得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得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得反映论与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统一,为彻底得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得。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类能动得改造世界得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得 社会生活得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就是社会关系形成得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得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得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得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得作用? 4试论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得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普遍性得简明表述。其含义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得始终,旧得矛盾解决了,新得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得矛盾又就是具体得、特殊得。 矛盾得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就是不同事物得矛盾各有其特点,二就是同一事物得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与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就是构成事物得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得不同方面各有不同得性质、地位、作用。矛盾得普遍性与矛盾得特殊性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 意义: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得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得普遍真理同各国得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就是自己得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得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得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得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得发展规律。其次,实践就是发挥人得主观能动作用得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得发挥,还依赖于一定得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得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与发展。第四,实践就是检验认识得真理性得唯一标准。所以说、、、、、、、 2、如何瞧待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相互关系? 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得关于事物得现象、事物得外部联系、事物得各个方面得认识,包括感觉、知觉与表象得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就是指人们借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试题要求得。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得答题卡内。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得理论品质就是( D ) A.实事求就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就理想得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得核心就是( 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得基础就是(C )?A.战斗性 B.理论性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就是( A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思维与存在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5、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 B ) A、不可逆性B、客观现实性 C、可知性 D、伸张性 6、空间就是物质运动得( A ) ?A、广延性与伸张性 B、持续性与顺序性?C、绝对性与无限性 D、有限性与特殊性 7、实践得最基本形式就是( B ) A、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得活动B、改造自然得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得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得物质,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一种( 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得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与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得总特征就是(D) A、对立统一得观点B.绝对与相对得观点?C.共性与个性得观点D。联系与发展得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得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就是意识得源泉 B、人脑就是意识得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得意识 D、意识就是对外接事物得正确反映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得与基本得观点就是( B ) A.唯物主义得观点B.实践得观点 C.普遍联系得观点D.矛盾得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得第二次飞跃就是( A)?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知觉到表象? 法就是主张(C) A.真理得相对性B.真理得绝对性 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 A、说明一种事物与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与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得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得,否认了联系得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得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