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石狗文化的调查活动.2doc
雷州石狗雕塑艺术风格演变管窥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最早出现在殷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五代,辉煌于宋元明清。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石雕艺术研究的“活化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我国石雕史上的一朵奇葩,曾被人们誉为“南方兵马俑”,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大致有“祈福保平”“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司仪宠物”等层面,下面笔者就对此予以较为详尽的解读。
一、雷州石狗雕刻艺术风格的内涵缘起早期的雷州半岛是蛮荒之地,以多雷著名。
当时的雷州先民们为了生存,面对自然的威胁,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灵来保护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对图腾的崇拜。
据史籍《雷祖志》记载,当时的雷州半岛是越族的俚人、傜人、僮人、獠人、苗人、黎人聚居之地,百越部族都有各自的崇拜图腾,造成俚人以“狸(野猫)”为图腾,傜人以“犬”为图腾的现象。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如图1、2)起源于周朝。
古代的雷州被称为“扬越之南”,先秦时期有一群“骆越”人在此居住。
到了秦汉时期,又有一群名为“盘瓠蛮”的部落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崇拜狗图腾,雷州石狗雕刻艺术自然成了雷州精神的象征。
二、雷州石狗雕刻艺术内涵的演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百越人杂居到雷州半岛,在特殊自然条件和多样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图腾融合与演绎的过程。
古越人、俚人、獠人对雷神的崇拜和傜人、僮人对狗图腾的崇拜逐渐形成了雷州百越族先民们的图腾认同,对石狗图腾的崇拜自然成为雷州文化的源起。
这些石狗图腾崇拜以雷神、雷祖信仰为背景,并且受到汉代时期[摘 要]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雷州半岛民间的图腾信仰,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雷州石狗雕刻被雷州人称为“司仪神”,也是雷州的精神符号象征。
它伴随着雷州人民的生活,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守护神, 雷州石狗是我国石雕艺术的“活化石”,对我国石雕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雷州石狗;雕塑艺术;风格;演变;艺术内涵[中图分类号]J323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7-0084-04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罗小燕.雷州石狗雕塑艺术风格演变管窥[J].天工,2021(7):84-87.雷州石狗雕塑艺术风格演变管窥罗小燕 广东海洋大学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YJA760038;2016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6XYS15;2020 年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雷州石狗文化,项目批文号:粤教体函[2020]15号。
雷州半岛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雷州半岛文化概述摘要:雷州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
民俗风情、雷歌、雷剧、雷州方言、雷祖雷神、石狗……雷州文化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关键词:雷州、文化、奇、交融、历史悠久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属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远在新石器时代,雷州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天南重地”之称。
作为雷州半岛上的一员,了解雷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雷州半岛的地理特点。
雷州半岛行政区划上属于湛江市,是我国笫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是我国笫三大半岛。
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 70公里,面积8500余平方公里。
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总长达1450公里,海洋资源相当丰富。
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 米以下。
南部为玄武岩台地;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地形平缓。
正是这种地形特征,造成了雷州半岛地表水缺乏,河流短少,且成放射状独流入海。
雷州半岛气候湿热,降雨丰富,属热带气候。
因而成为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雷州之名的由来。
雷州半岛属于多雷暴地带,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而古雷州得名是否与多雷有关,翻阅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干旱的记载,世代祭雷祈雨的记载,却没有雷暴灾害的记载。
据权威的气象资料显示,云南劭腊年均雷暴日数达123. 7天(最多148天),海南備县122. 5天(最多139天)……而湛江市年均雷暴日数为94. 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数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数322天的三分之一。
雷州文化特色作文

雷州文化特色作文你知道雷州吗?那可是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它的文化就像一个大宝藏,只要你一靠近,就会被深深吸引。
先说说雷州的石狗文化吧。
在雷州,你到处都能看到石狗的身影,它们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些石狗的模样可太有趣了,有的呲牙咧嘴,看起来特别凶猛,仿佛在警告那些不怀好意的家伙;有的则咧着嘴笑,憨态可掬,让人忍不住想上去摸一摸。
你可别小看这些石狗,它们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呢。
传说石狗能辟邪镇妖,保佑人们平安顺遂。
而且每一尊石狗都像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雕刻它们的工匠就像一个个魔法师,赋予了石头鲜活的生命。
再讲讲雷州的雷剧。
雷剧就像是雷州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那独特的唱腔,咿咿呀呀的,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怪,但听久了你就会发现,这就像雷州话一样有韵味。
演员们在舞台上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甩着长长的水袖,那一招一式,真是让人看得入迷。
我还记得有一次看雷剧,演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台上的男女主角含情脉脉地对唱,那深情的样子,就好像他们真的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
台下的观众呢,有的跟着节奏轻轻摇晃脑袋,有的还小声地跟着哼唱,那种氛围,特别温馨。
雷州的饮食文化也是一绝。
首屈一指的就是雷州白切鸡了。
那鸡肉啊,白白嫩嫩的,皮滑肉嫩,吃起来原汁原味。
就简单地蘸上一点特制的蘸料,那味道在嘴里散开,简直能让你的味蕾欢呼雀跃。
还有雷州的小吃,比如叶搭饼。
这种饼是用糯米粉做的,里面裹着各种馅料,像椰子糖、花生碎之类的。
它的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咬上一口,哇塞,那香甜的味道就像一股暖流,瞬间充满你的口腔。
雷州的传统建筑也很有特色。
走进雷州的古村落,你能看到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民居。
那些房子的墙壁是用红砖或者石头砌成的,屋顶是黑色的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别有一番韵味。
房子的门和窗户上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也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每一个图案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雷州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合了独特的民间信仰、艺术、饮食和建筑等多种元素。
【资料】雷州的石狗讲解汇编

楞海直光岩的还湖湖岩无是而岩罕雨达
20
严南到岩,一是光光石什许误之见落 "
寺而宋最宛湖那岩岩也么许以名的连多镜
2.6
2 23
" "" " "
当时的长老释琮之邀(两至雷州,因李纲受湖光岩建炎三年,宋丞相李纲被贬早时称净湖或镜湖。如亭亭少女,清雅可人。湖碧水。位于湛江市郊的湖光。 平 方 公 里 , 秀 丽 神 奇都 有 特 点 , 给 人 印 象 最 深 的的 地 形 、 地 貌 而 已 。 其 实 ,只 是 尽 显 一 角 , 仅 仅 代 表 着奇突的山崖,连栩栩如生的多多的岩石而得名。其实并为它是有着奇突的山崖,或甚雅,但往往使人望文生义保存完好的火山口湖。湖光月不溢,天旱不涸,是国内米,湖水清澈,明净如镜,湖"面平方公里,水深
笔写下“湖光岩”三个大字,这个名字便一云岩上方。 “白云禅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
“楞严寺”。 “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示 佛法坚强的意思。去过庐山“仙人洞”的朋友 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白云岩与仙人洞确 有几分相似。楞严寺右侧新建一诗廊,荟萃了 古今名人咏题的诗赋。它依地势层层上升,回
廊三曲,新颖雅致。 白衣庵与楞严寺隔湖相望,它原是湖西雌 狮岭崖壁上的一孔石窟,相传为宋代一位白衣 女尼的修行处,故而历来只有清一色的小尼姑。 石窟外面的新佛堂是香港游客于1992年捐 建的,据说她到白衣庵拜过观音大士之后,竟
然事事如意。 出楞严增左侧山门,沿云梯攀是雄狮岭绝 顶,有一卒三层楼阁矗立在显要处,兰瓦粉墙, 檐牙高啄,名曰“望海楼”。缓步登楼,八面 来风,不仅湖光岩的景物一览无遗,东海岛的 波涛也尽收眼底,是观景休憩的绝佳处。由望 海楼南行数十米,有一卒夫妻合葬墓筑于断岩 边,背后是茂密的相思林,眼前便是美丽的湖
基于感性意象的“雷州石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感性意象的“雷州石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作者:胡新明周思茗来源:《中国艺术》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运用语义差分法,研究受众对雷州石狗代表性样本艺术风格及感性意象的认知,确立狮象型石狗为设计原型,提炼其样本的设计元素,最终得出文创产品设计方案,探寻文创产品理性设计的程序与研究方法,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实现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感性意象语义差分法雷州石狗狮象型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作为传统工艺以及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在传播地域文化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雷州半岛因独特的人文地理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出多彩的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收录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雷州石狗,其文创产品的研发也成为湛江市推进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依据国内现有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来看,大多属于针对某种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和再创造的物化过程,缺乏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鉴于雷州石狗的多元性和受众意象的模糊性,亟待寻求能转化出情感意味浓厚的文化产品的方法。
因此,本研究引入感性工学原理,以意象研究为逻辑起点展开设计创意,深入挖掘感性意象和文创产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达到意象风格与个人主观偏好相匹配的文创设计要求。
一、雷州石狗感性意象词汇的分析与评价1.雷州石狗感性意象词汇的搜集与选取感性意象词汇是用户对产品外形、特征的一种表达,代表用户的主观感受,对感性词汇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测试对象的客观属性与特征。
通过查阅文献、田野调查及头脑风暴等手段,共搜集雷州石狗的感性形容词二百个,采用数学统计法和专家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感性语汇进行逐层分类,得出最具代表性的感性词汇,然后按照词义相近程度进行分类,剔除与试验目标相关性不大和相近度大的,经筛选后得到30个感性词汇,构成语义库,如表1所示。
对筛选的30个词汇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0名受测人员,根据每人选出的6个最能描述雷州石狗形象的感性形容词,统计选择次数最多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修正分析,合并删减,最终得到6个最能代表受众对雷州石狗感性意象的形容词,配对反义词汇,如表2所示。
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情怀设计——解读雷州石狗工艺品中的情怀设计

— —
解读雷州石狗工艺品中的情怀设计
- T HE DE S I GN 0F T HE S E N T I ME N T S l N L E I Z H0U S r ONE DOG CR AF T S
DE S I GN OF R E GI ON AL CUL TUR E I N P R ODUC T DE S l GN
于石 墩之 上 , 抬头 挺 胸 , 眼神 机警而 清亮 。 曾经 有位专 家在 对雷 州进行 实 地考 察 后提 到 , 这些 石狗 如果 聚集 在一 起 , 那景象 一定 令人震撼 , 足 以称为 “ 石 狗林 ” 。 其 实雷 州石 狗的 出现与 雷州 古代先 民的 宗教 信仰 有 关, 它们 随着人 类 的发 展 , 内涵也 渐渐 转 变 , 在 经 历了从 “ 图腾 ” 到“ 守 护神 ” 的演 变过 程后 , 成 为了雷州半 岛古 代 多民族 民俗 文化 大融 合下的 产物 。 现 今对于石狗 的说 法多种多样 : 有说 石狗产 生于远 古神话 , 狗是雷 I 、 H 祖先 信仰 的 “ 图腾” ; 有说石狗 产生于 历史故事 I ( 1 九( 狗) 耳呈祥” , 在 “ 雷祖 ” 诞 降的 传说 中石狗 被人们 视为 “ 呈祥灵物 ” 。 无论 如何 猜测 , 唯 不变 的是雷州 先民对石 狗的喜爱 与崇拜 ( 图1 ) 。 ( 二) 雷州石 狗工 艺品的 特点 在 雷州石 狗 文化 的 影响 下 , 当地 的工 艺 品自然 而然 向 石狗 的 形态 和寓意靠拢, 这 种 靠 拢 有点 类 似 于 交 互设 计 中 的 隐 喻 。 隐喻, 顾 名恩
i n h e r i t s t h e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r e gi o n a I c u l t u r e . b u t a l s o d r i v e s t h e e c o n o my o f d i f f e r e n t r e g i o n s a n d g i v e s n e w l i f e t o t h e p r o d u c t d e s i g n A n d I e i z h o u s { o n e d o g c r a f t s; s t h e pr o d u c t o f t h e l nn o v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t h e l wo . T h e y n o { o n l y h a v e t h e g o od e x p e c t a t i o n o f p e o p l e , b u l a l s o s h o u l d e r t h e a r d u o u s t a s k o f p r o t e c t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n d c a r r y i n g f o r wa r d e v e r b r i g h t I t l s n e c e s s a r y t 0 l o o k a t t h e j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r e g i o n a I c u l t u r e a n d p r o d u c t d e s i g n f r 。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 e i z h o u s t o n e d o g c r a f l s e x pl or e j t s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ma r k e t v a l u e a n d s t u d y t h e I i r t e r e s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 h e m
国风视角下雷州石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国风视角下雷州石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作者:林珍贤罗仙凡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4期【摘要】雷州石狗蕴含着浓重的民俗信仰色彩,它在当地历史与地域条件融合下产生。
它在雷神、雷祖、图腾信仰等文化的积淀下,在佛教、道教等文化的深远影响下,有“祈雨”、“守护”、“求子”“呈祥”等广泛的信仰寓意。
本文尝试在国风插画视角下创新开发雷州石狗文创产品,将国风插画设计运用于雷州石狗文创设计当中,打造“隆隆狗”雷州旅游文创品牌。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雷州石狗;国风插画;隆隆狗一、雷州石狗文化简述古时雷州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在雷州地区得到传承,后来逐渐加入了汉族的文化习俗。
南朝时期当地人对石狗的崇拜程度达到了高潮。
唐至明代,先后有了大量的汉族与闽南人迁居雷州,他们带来了他们的信仰习俗,并与石狗图腾崇拜相融合,使得雷州石狗从部落图腾崇拜发展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守护神灵,进而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信仰。
二、国风文创产品设计分析国风文创产品设计首先要融入文化要素,这是国风文创的价值所在。
如蚩尤九黎城文创插画设计将蚩尤和九黎城文化相結合,这样能丰富设计内容,增强设计形式,更易丰富作品题材。
国风文创产品设计也要融入创意要素,就以蚩尤九黎城文创设计为例,蚩尤以骑神马的形象向公众展示,旁边还有凤凰相衬,背景以九黎城的风景和当地的人物形象组成,形成一幅震撼与带有中国风的画面。
总的来说,国风文创产品设计要具有文化要素和创意要素,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设计文创产品最基本的要求,以此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更易让人接受。
三、雷州石狗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形式设计雷州石狗文创产品需加入创新元素,并与雷州石狗文化相融合;比如雷州石狗身上的图案,我们可以从中加入一些现代图案元素,通过创意设计进行再创造,使文创产品具有历史文化色彩的同时也具有现代流行元素;设计过程中将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融合的部分可为石狗的形体结构及石狗的表情特征等,那么怎样使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呢?我认为可以从风格的统一、元素的归类进行融合处理;对身体及表情等部位进行创新元素的加入,这样更易于表达形象特征,更能增强视觉形象效果。
“雷州石狗艺术”在文创旅游品中的设计研究

旅 游产 品 , 可持 续地传 承 雷 州半 岛区域 特 色 民间 艺术 。
关 键 词 : 石 狗 艺 术 ;文 创 旅 游 品 ;便 携
中 图分类 号 :T B 4 7
文献标 识 码 :A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6 6 7 3 . 2 0 1 6 . 0 6 . 0 1 9
c he s s .F i n a l l y b y d e s i g n i ng a pu z  ̄e a nd po r t a bl e c u l t u r l a c r e a i t ve t o u is r m p r od u c  ̄, c on s i s t e n t l y i n he it r e d t h e f o l k a t r of Le i z ho u Pe n i ns u l a
第 2 9卷 第 6期 2 01 6年 1 1月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6 )0 6 — 0 5 3 — 0 3
机 电 产 品 开 崖 与钏 崭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Ma c h i n e r y& E l e c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摘
要 :论 文 以 “ 雷州石 狗 ” 为文化 研 究主 体 , 通 过 综合 分析 、 概括 提取 “ 石狗” 中的 特征 艺 术符 号 , 借 助 文创
设计 手段 , 将“ 雷 州石狗 ” 巧妙 赋 予雷 州民 间棋 艺“ 护城棋 ” 。最 终设 计研 究 出一款 益 智 、 便 携 的 文 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雷州石狗文化的调查活动 广东省雷州市东里第二中学 指导教师:陈春辉 学 校 广东省雷州市东里第二中学
项目设计 主持人及所在班级 曹曼婷 九(8)班 岑漫球 九(8)班
合作者 蒋康波 陈冠奋 丁封德 陈月莹
一、选题背景 广东省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要把我省不但建设成为经济强省而且建设为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对我省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参与实践,接触社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周围的教育资源,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而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实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课改的方向。 为此,我们选择了雷州石狗为对象,全面调查石狗文化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力求通过这次活动加深学生对雷州石狗的民俗文化的了解,增进爱国爱乡的情感,培养社会公德,同时提高学生对特色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的管理,增加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2007年8月22日,广东省目前向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推荐的,以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50多个项目中,临时决定再增加湛江两个项目。这样,湛江共有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遂溪醒狮、吴川飘色、吴川舞鹰雄、东海人龙舞等6个项目入选,是广东省推荐相关项目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之一。 湛江不仅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人文,当地的各种民间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 雷州石狗就堪称“天下一绝”。在雷州,所到之处,无论是博物馆、村口、古道、巷口、门口、水口或古墓祠前,都能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伏的石狗雕像,可以说,只要有建筑、有门的地方就有石狗雕像。我们知道,忠实的狗虽常被用来看家护院,但守护神以石狮最为常见,以石狗取代的少见,然而在雷州,清一色的石狗驻守门户,实在罕见。雷州石狗于是成为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雷州文化精髓--石狗。 2
雷州石狗冠天下 二、活动目的 1.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主体探究、亲身参与、创新思维的意识。 2.通过开展关注我们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雷州石狗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遗产价值,了解雷州石狗的现状和发展。 3.鼓励学生更深入地关注社会、关注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以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5.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能力;学会调查地方特色文化的方法。 三、活动内容 1.对雷州民俗石狗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和普及。 2.实地考察雷州石狗形状的多样性。 3.重点调查雷州石狗的文物保护状况。 4.与名城局、文化局领导座谈,并将调查和建议提交有关部门。 四、活动过程 一)成立小组及分工 顾问:林海生(校长) 朱文豪(副校长) 冯庆耀(副校长) 张贵(副校长) 辅导教师:陈春辉 活动小组成员及分工 职 务 姓 名 班 别 职 责 组长 曹曼婷 九(8) 总策划 副组长 岑漫球 九(8) 组织、主持 组员 蒋康波 九(8) 摄像、照相 组员 陈冠奋 九(8) 材料整理 组员 丁封德 九(8) 对外联系 组员 陈月莹 九(8) 撰写
二)制定活动方案 各阶段详细活动内容如下表所示 阶 段 时 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主要负责人 第一阶段 2010年11月 确定课题题目,明确方向、成立机构 雷州市三元塔公园、西湖公园、博物馆、社区 曹曼婷
第二阶段 2010年11月至 2011年10月 调查采访文化局、名城局、宣传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文化局、名城局、宣传部、学校 岑漫球
第三阶段 2011年11月至 2012年11月 资料整理以及相关活动 学校、社区、农村、博物馆 蒋康波
第四阶段 2012年12月 总结评价 校内 陈冠奋 第五阶段 2012年10月以后 深化活动、扩大活动影响 学校、社区农村 丁封德
三)活动过程 1.开题仪式 3
在开题会上,我校校外科技辅导员莫远能老师为我们作了《雷州石狗文化的历史、现状》课题讲解,使我们对雷州石狗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光凭一节课题讲解是不够的,于是队员们分成活动小组展开了调查研究。
雷州石狗深受小朋友喜爱 2.采访雷州市文化局局长 按照活动计划,我们来到了雷州市文化局,对王局长进行了采访。在这里王局长告诉我们:雷州石狗是雷州社会历史因素与地域自然条件的产物。要研究雷州石狗的起源,就要研究雷州的历史,从“雷”字里认真考究,才能探索出雷州石狗的真正源流,雷州石狗文化才能真正得到保护与传承。雷州地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古为南交、周号越裳、楚属扬州、秦名象郡、汉置徐闻、隋称古合、唐改雷州,皆属南荒要服,乃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凡诸蛮种不一”,都有自己部落民族的图腾。雷州有古老的传说,雷神爱惜万物,怕太阳把万物晒枯,常派遣天狗去食太阳,有“日蚀”现象就说是“天狗食日”。各自图腾文化的融会贯通,对雷神的崇敬,对狗图腾的崇拜,成为俚、僚、僮人的共同信仰,因而逐步形成并铸就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
村民屋前的石狗 4
3.采访雷州市名城局林锋局长 一对栩栩如生的雷州石狗 林局长说:上古的雷州,是一块荒蛮之地,瘴气浓重,人气不旺,为生儿育女,增加人口,从古至今,体魄健壮的石狗最受雷州民众的崇拜。于是便雕刻高大威猛、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进行祭拜祈祷,若有灵验,又前来答谢石狗,还祈求其保佑小孩平安长大。有的孩子还取名“狗子”,直到现在,一些抱孙心切的老人,仍在农历初一、十五日捧三碗番薯(地瓜)汤或三碗饭与一块猪肉,偷偷地向石狗烧香求拜。随着时代的发展,雷州先民对狗又赋予了种种神奇的传说。 传说南朝陈代(陈太建年间),古合州城西五里白院村的陈生,以打猎为生,养有九耳异狗。一日,这只狗九耳齐动,陈氏便邀其邻十多人到州北的乌仑山打猎,结果,异狗从地里挖出一大卵,陈氏便抱回家中。翌日,一阵雷电将卵劈开,跑出一个两掌分带有“雷”、“州”两字的男孩,后为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由于德才兼备,唐贞观时,被任为雷州首任刺史。他精察吏治,爱抚百姓,稳定雷州。后人为他立庙塑像祀念,尊其为“雷祖”,而狗也随之神化为“呈祥灵物”,受到崇拜。 又有一传说,很久以前,雷州大旱,一巫师称,是太阳神的恶作剧,只有天狗才能逼使太阳神降雨。这时,人们便想起与天狗同为兄弟的地狗。人们用绳捆绑着石狗,抬上荒坡游行,并用荆条不停地抽打,吆喝着“快些去天上讨雨,要不就去吃屎”的话语,地狗受到鞭笞后,便向天狗说明原委,天狗听后就冲向太阳神狂吠,要其招云降雨,要不就咬死它,太阳神惊怕了,立即向雷神、电母、云师求情降雨。三天后,果然雷州大地普降甘霖,黎民庄稼丰收。 雷州两面临海,气候独特,降雨量较少,旱情常见。解放前,效仿抬石狗游坡求雨的事在雷州屡见不鲜,这种仪式在雷州“石狗坡”举行最多,规模较大,参与人员有时多达二三千人。 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先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雷州石狗从“图腾”到“呈祥灵物”,到“守护神”、“司仪神”,反映了雷州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步。 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 5
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 近几年,来自各地的学者、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在观赏雷州石狗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雷州石狗是雷州民俗文化的一枝奇葩,这样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他们呼吁,要保护雷州石狗,挖掘与研究雷州石狗文化,以此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位。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雷州的红土地上,就有先民在采集渔猎,繁衍生息。雷州市企水镇的英楼岭、卜抱山、覃态岭,英利镇的英典北、兰园岭、西湾岭、石头堰岭、流沙寮岭、那停村,东里镇的溪南水库北坡地,遂溪县的鲤鱼墩,徐闻县的华丰岭等山冈遗存有新石器时代雷州先民生活的文化遗址,出土有石斧、军、石凿、石环、石铲与敲砸石器,还有夹砂陶残片与陶拍等生产生活用具。唐代左拾遗、史馆修撰、礼部员外郎沈既济(约750—800)著述的《雷民传》中说,唐时,距离罗州200里的雷州海康郡,时常有雷火爆发于野岭中,每次大雨过后都有拾到黧石,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叫做雷公墨……又有在雷霹雳的地方或土木中拾得楔象斧的,叫做霹雳楔。唐昭宗朝(889~904)在广州任职的刘恂在《岭表录异》中也有类似的关于雷州的记述。北宋时的政治家、科学家沈括(1031—1095)撰写的《梦溪笔谈》里也这样说:现在有人拾得雷斧雷楔的,都说是雷神所遗坠,大都是雷公轰隆隆震动后才有,可我未曾看见过。元丰时期,我居住在随州,夏天下大雨发大雷,震断一块树木落下,才有拾到一块楔,我才相信所传说的事。凡是雷斧大部分应该是用铜铁制作的,可是楔是石头,像斧又无孔。世上传闻雷州多雷,有雷祠存在,那个地方多有雷斧、雷楔。沈括等认为雷斧、雷楔是雷电霹雳响震过后的遗物,却不知它们实际上是上古时代雷州先民生产生活的工具,如石斧、石石、石凿之类的石器。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还未有科学的考古研究。但是,他们所作的录异、笔谈之类的对社会自然现象的记录,为我们今天进行科学的考古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愚昧落后的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上的天帝雷神主宰着人世间和自然界。自然界的种种怪异现象,使人们迷惑不解,认为这是天意与神灵在作祟。尤其是雷州多雷,大雨时隆隆的雷声迅猛激烈,他们认为是雷神追雨,雷神威力无比,主宰自然界;只有祈求雷神,才能保佑自然界的平安宁静。于是,产生了人们对雷神的崇拜,敬雷崇雷成为雷州先民古老淳朴的民俗风尚。 4.采访雷州市市委宣传部部长陈云 陈云部长说:雷州境内现存有1.5万至2.5万只古石狗,被称为散布民间的“雷州兵马俑”。雷州石狗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别多,有地域型,时代型与时代的地域型;有原始类,抽象类,具象类,人格化类;有文象武象之分。不同时代的石狗各具特色,特征鲜明,从简单到粗犷、古朴典雅到雍容华贵,造型的演变与发展,反映了一个时代雷州的社会文明与人们对德福的崇尚。譬如秦时石狗,轮廓粗犷,方方圆圆,反映出当时人们认同天圆地方之说。汉朝石狗,及其简约,十分抽象,表明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雷州石狗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对于这一份厚重的民间文化遗产,雷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文化部门都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各项保护工作,不仅广为征集遗落民间的石狗,还组织专家研究整理相关文献,使石狗文化在雷州大放异彩。2004年,雷州石狗被列入第一批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18个试点项目中。目前,一座大型的石狗园林展示馆正在修建之中。届时,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湛江,就可以观赏到完整的雷州石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