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为“许”姓图腾,“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起源有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D.行省制

2.“(中国政制)达臻‘文明'—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

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3.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4.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包括选举任免的官员在内,所有官职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担任同一官职。其目的是

A.防止出现个人专

权B.体现公民平等原则

C.激发公民竞争意

识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5.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

A.古罗马债务现象非常严重B.法律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C.社会契约思想起源古罗马D.古

罗马重视私权的保护

6.钱乘旦在《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中指出英国“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符合该观点的表述是

A.通过《权利法案》B.责任内阁制形成

C.君主“统而不治”D.1832年议会改革

7.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脱离欧盟,英国高等法院后裁定,英国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

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英国政府发表声明称,对此裁决“感到失望”,并宣布将向英国最高法院上诉。2017年1月,英国最高法院就“脱欧”问题做出终审裁决,强调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据此可知英国

A.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B.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统而不治”D.政府权力受议会制约

8.右图为中国国宝圆明园鼠首和兔首。据香港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

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

首和兔首。引发中国抗议,轰动全球。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

掠走”与哪一事件相关?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

9.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10.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A.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1.右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

A.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

C.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D.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2.1956年,蒋介石在台湾出版《苏俄在中国》一书,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把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这反映了

A.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遭到极大削弱

B.抗战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蒋介石在抗战中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国共联合抗战混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国内阶级矛盾

13.《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认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计划。”材料中的“他们”

A.对封建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B.指明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C.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D.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一些天才设想

14.10.巴黎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监督,他们是可以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可以随时撤换的。”这表明公社

A.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B.实行直接民主

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D.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15.(巴黎)公社委员会的公职人员都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是议员又是行政人员;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这说明巴黎公社

A.完全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形式B.具有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性

C.致力于国家政权机构的精简化D.注重政权管理者

的自我监督

16.列宁告诫全党:“资产阶级……一到决定关头,他们就会用暴力保卫自己的特权,这不但是可能的,甚至是极其可能的……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形势,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坚韧不拔的精神,准备力量举行武装起义。”这一告诫

A.加速了二月革命的爆发

B.完全符合《四月提纲》主张

C.促成了两个政权的并立

D.推动十月武装起义的爆发

17.1918年3月,列宁为退出一战,力主以大量割地与赔款为代价,与德国签署了停战条约《布列斯特条约》。这一行为

A.为苏俄政权赢得了喘息时间B.给苏俄带来长期稳定的环境

C.体现了苏俄彻底的反帝纲领D.破坏了新兴政权的国际形象

18.“(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

A.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B.满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

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19.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B.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20.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

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

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

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作出的一大创造性贡献。

这说明政治协商制度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B.为各国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

C.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热情D.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期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干群得到平反,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得到解脱。材料表明

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

24.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归侨总会副监事长尤肖吾说:“20年来澳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区之一,澳门的人均GDP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区之一,从1999年至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4403亿澳门元,增长7.8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3万美元,增长4.5倍。”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保障B.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

C.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D.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

25.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规定,香港地区行政长官必须是香港人并由港人选举产生,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中央政府还规定,香港行政政治架构中的主要官员、立法会80%以上成员均须是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这体现出中央政府

A.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完善B.对港人治港精神的贯彻

C.对香港政府人事权的尊重D.对公职人员选任的慎重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6.王安石曾担任过北宋参知政事一职,该职的设立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2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设置的目的是保证皇权独尊,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设置的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民主。

28.在美国联邦机构的权力机制运行中,最高行政权归总统,总统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大法官由国会任命。

29.武昌起义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则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0.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成功实现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32.《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的转变,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因此被打破。3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建新中国。

34.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35.“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每题10 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群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该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材料二 1949年《组织法草案》,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拥有的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这个过程中的“选举”是“民主”的,而对上级机关的服从则表明了“集中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的史实;说明辛亥革命的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4分)

38.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6分)

高一年级第三次双周练历史答案

选择题和判断题

36、(1)原因:①宪法创立了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2分);②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宪法。(2分)

(2)制度:联邦制(2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2点得4分)。

37、(1)转折点: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或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2分)

含义:①解放战争基本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4分)

(2)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②民主集中制;③普选制。(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8、(1)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任答2点4分)

(2)条件: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及国名、国旗、国微、国歌等,直接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