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调试方案

洁净室调试方案
洁净室调试方案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调试及测定项目:

1)净化空调机组的转速、余压、振动、噪声、功率、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2)净化空调系统总送风量和新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3)洁净室送风口风量的测定与调整。

4)洁净室正压的测定与调整。

5)高效送风口的检漏与补漏。

6)洁净室噪声的测定。

7)洁净室洁净度的测定。

8)洁净室温湿度的测定。

9)洁净室照度的测定。

二、要求

1)、熟悉空调系统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等,了解送(回)风系统一供冷、供热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调试人员会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深入现场,查清空调系统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的地方,记录在缺陷明细表中,限期修改完。

2)、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和有关记录事宜;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

3)、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运转前的检查。包括:

1.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相符

2.检查紧固部位是否牢固,减振底座应调平,皮带轮或联轴器应调正。轴承处的润滑油应足够,而且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3.电气部位应有防护、保护安全措施。

三、调试使用的主要仪器

1)球风速仪

2)风量罩

3)压力表

4)尘埃粒子计数器

5)精密声级计

6)电流计

7)光电测速仪

8)温度计

9)超声波测距仪

10)接触式测振仪

11)照度计

12)数字温度计

四、调整与测试依据

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2)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组合式空调机组GBJ14294-93

5)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五、测试方案

目的:满足净化要求,达到空调运行正常,电气系统供电良好,自动控制准确可靠。方法: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按实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标识风管尺寸,测点位置。风口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积及

风口外框面积。

(2)、开风机之前,将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

(3)、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初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

作。

(4)、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毕托管、微压计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的调整采用

“基准风口调整法”,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5)、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用定点法测出平均风速,计量出风量,测量次数不少于3-5次。

(6)、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风口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之差不

大于10%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加排风量之和。

(7)、空调水系统充水:系统单机试运转后空调水泵打开,系统补水管阀门打开,系统灌水,打开排气阀直至排

净管道内空气,查看空调供回水压力、温度并记录。系统调试完毕后,将过滤器拆下清洗后再装上。

调试内容:

1.过滤器检漏:

对于安装于送、排风末端的高效过滤器,应用扫描法进行过滤器安装边框和全断面检漏

检漏时将采样口放在距离被检过滤器表面2?3cm处,以5?20mm/s的速度移动,对被检过滤器整个

断面、封头胶和安装框架处进行扫描。

2.房间各送风口送风量检测、房间总送风量、系统总送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的换算:

用风量测试仪对每个送风口进行送风量调整、检测,再把每间室内所有送风口的送风量相加,得岀每间

的房间送风量,再把每间房间的风量相加,得岀系统总送风量。

把每间房间的送风量除以该房间的体积,得出该房间的换气次数。

经检测,各送风口送风量、房间总风量、系统总送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均需达到设计要求。

3.静压差的检测

静压差测量应该在整个联系在一起的洁净室系统全部开启并且运行稳定后进行测量,测量顺序应该从设计最高压力房间开始,依次向低压房间进行测量,从洁净级别上说,应该从最高级别洁净室开始逐步向低级别进行测量。

考虑到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压差实际上较小,微压差计的精度有较高要求。不低于 2.0Pa。

4.室内洁净度的检测:

测定洁净度的最低限度采样点数按附表 1. 1的规定确定。每点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各点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注:表中面积的含义是: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是指送封风面面积,对于乱流房间是指房间面积

5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

室内浮游菌测点和洁净度测点可相同;采样必须按所用仪器说明书说明的步骤进行,特另U要注意检测之前对仪器消毒灭菌。

沉降菌测定时,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气流扰动极小的地点,培养皿数可与按附表 1. 1确定的采样点数相同,但培养皿最少数量应满足附表 1.2的规定。

最少培养皿数

附表1.2

洁净度级别所需? 90培养皿数(以沉降0.5h计)

高于100级44

100级14

1000 级 5

10000 级 2

100000级 2

6.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净化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行至少24ho 对有恒温要求的场所,根据对温度和相对湿度波动范围的要求,测定宜连续进行8?4 8h,每次制定间隔不大于3 Omin。

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应选择相应的具有足够精度的仪表进行测定。

室内测点一般布置在以下各处:

(1)送、回风口处;

(2)恒温工作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如沿着工艺设备周围布置或等距离布置) ;

(3)室中心(没有恒温要求的系统,温、湿度只测此一点) ;

(4)敏感元件处。

7.室内噪声的检测:

测噪声仪器为带倍频程分析仪的声级计。一般只测A声级的数值,必要时测倍频程声压级。

测点位置:宜按附图的5点设置,面积在15m2以下的房间,可用房间中心1点;测点高度距地面1 .

1mo

8.照度的检测:

室内照度必须在室温已趋稳定、光源光输岀趋于稳定后进行。

洁净室照度只测定除特殊局部照明之外的一般照明。

测点平面离地面0.8 m,按1?2 m间距布置,测点距离墙面 1 m

9. 综合调试

(1)调试流程图

空调控制机房

(2)为达到空调系统设计要求,在各部分安装调试结束后需进行系统总调试:

根据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风量等要求,设定临界值。

将测量传感元件放入指定位置,当达到设定的值时自动启动相应的调节元件,来达至U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及新鲜空气,当满足要求时又自动切断,以节省能源。

自动调节系统各环节的运行调整,应使空气系统的露点、二次加热和室温得个控制点保持所规定的空气参数,符合设计精度要求。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是各分项调试完成后,测定系统联动运行的综合指标是否满足设计与实际要求,

如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在测定中做进一步调整。

经多次调整整定数值,达到空气自动调节要求时,调试目的也就达到了。

10、调试报告

(1).调试结束后应立即整理数据,数据计算应准确可靠,一般情况下至少一人计算,一人校对。

(2).对原始测定资料进行分析,对有问题的还可进行调整,并反复多次。

(3).如对调整以后的工况感到理想和满意,可最后进行一次全面测定作为新工况状态下的参数。

(4).全面完成调整及测定后,各小组写出调试报告,调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调试目的。

②调试日期及具体步骤。

③原始测定数据及数据分析。

④调整方式及经过。

⑤调整结果。

⑥存在的问题等。

(5).在各组完成的调试报告的基础上,由总负责人完成整个项目的调试报告,并存档备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