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_兰宗宝
关于乡村渔旅休闲融合发展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及对策研究——以广西融安县潭头乡西岸村为例

· 90 ·
山西农经 / 2021 年 21 期
农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提高 乡村旅游地知名度,带动附近旅游景点发展,进而形 成“一条龙”的旅游服务。
根据 2019 年的国家修路补贴政策中“每公里硬 化补贴 5 万元”和“通往农户公路每米补贴 10 元”等 相关奖补政策[12],可以积极动员西岸村村民与政府联 合修整、改善道路。 4.4 威胁(threats)
西岸村最大的旅游威胁是谭头乡和大良镇周边 景点的竞争。乡村旅游和渔旅旅游是一个新的经济增 长点。广西境内大多是喀斯特地貌,景点差异性较小、 可替换性很大。临近地区相似的旅游风格和同质的旅 游服务都是影响西岸村游客数量的重要因素。
容,不能仅停留在垂钓、竹筏等渔业旅游项目。要打造 深度体验游,增加游客体验感,比如开发个性化民俗、 主题化游园会、 特色垂钓比赛、 精品竹筏比赛等。同 时,加大线上推广力度,发挥电商优势,扩大销售渠 道,推广西岸村特色渔旅融合项目。 5.2.3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管理
4 SWOT 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 4.1.1 交通便利
西岸村距离三北高速直线距离 1.4 km,距离融安 县直线距离 32 km, 距离柳州市区直线距离 60 km。 2016—2019 年全村实施 64 个项目,投资 323.87 万元, 为西岸村 7 个屯(西浔屯、当口屯、江岸屯、赖家屯、冒 领屯、上佳屯、下佳屯等)全部通水泥硬化道路,修通 并硬化了 5 条 100 km 的屯道,通达率 100%。西岸村 建设了一条长 3 km、 路基 6.5 m、 路宽 4.5 m 的硬化 路,直通 020 乡道,大大缩短了与三北高速的距离。西 岸村良好的交通条件,满足了周围县市自驾游旅客出 行需求。 4.1.2 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研究
李灵
【期刊名称】《市场论坛》
【年(卷),期】2022()2
【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头戏”,农业现代化是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
文章概括总结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广西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
中存在的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基础较差、产业链条较短、龙头企业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小等问题,提出推动广西农村产业发展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和品牌化等对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助推广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李灵
【作者单位】广西团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2.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
对策分析4.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5.乡村振兴背
景下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
属职业院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农村篮球赛事可持续发展研究

64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农村篮球赛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王龙邓欣(1.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2.北部湾大学,广西钦州535000)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Games in Rural Areas of Guangxi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WANG Long,etal.(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Nanning 530000,Guangxi,China)摘要:农村篮球赛事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群众健身意识、突出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展现乡村风貌、引领乡村风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篮球是广西受众基础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广西农村篮球赛事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并建立良性发展机制,必将为广西的乡村振兴贡献体育力量。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调查广西农村篮球赛事,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赛事资金匮乏,自我造血能力不强;第二,赛事内涵和形式比较单一;第三,赛事队伍整体实力有待提高;第四,广西农村篮球后备人才不足。
提出建议:第一,政府加强引导能力,解决办赛实际问题;第二,丰富比赛形式和内涵,铸造精品赛事;第三,篮协完善组织架构,提升服务能力;第四,扩大篮球人口,培养后备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广西农村;篮球赛事;可持续发展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项目名称: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农村篮球赛事可持续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2022KY1747。
第一作者简介:王龙(1992—),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篮球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学校体育学。
通讯作者简介:邓欣(1982—),副教授,研究方向:篮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乡村兴,则国家兴。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刘永贤

0引言【研究意义】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具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多元功能的新型农业(翁伯琦等,2010),开展低碳农业技术研究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规模、竞争力和优势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张新民(2010)对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认为未来10年中国农业将逐步实现低碳转型,低碳农业将快速发展和普及,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徐延熙等(2010)对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苏晓波等(2010)分析了广西减排增汇的具体措施,提出广西发展低碳农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本研究切入点】近年来,广西通过自身努力,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韦吉田,2010),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刘永贤1,2,梁崎峰2,3,李伏生2,4,刘其葵2,钟俊军2,蔡利民2,5,叶小冬2,6(1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530007;2民革广西区委员会,南宁530021;3广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南宁530022;4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5广西科技活动中心,南宁530022;6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南宁530028)摘要:【目的】调查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广西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低碳意识不强,低碳农业技术受到农业边缘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完善,秸秆、农业废水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农业分散经营、低碳农业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展 的农业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 是推进农业产业集 聚升
级、 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 优化农 业区域化布局 、 实现专业 化生
产、 提升农产 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 是实现农 民持续增收
的有 效 手 段 。 2 现 代特 色农 业发 展 阶段 测 评
农”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现 代 特 色 农 业 内涵
文化自信理念下广西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内生动力的激发之路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内生动力;培育措施;广西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11-0053-04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 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 期刊的意见》等15个文件,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 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 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 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 的重要载体,在发布和记录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争鸣、 激发创新思维、引领学科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 面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拥有一批能在 全世界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的科技期刊,对于把我国建 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 地具有重要意义[1]。农业期刊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 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前 的农业学术创新水平[2]。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史已 超过100年,截至2017年共有农业科技期刊450多种,涵 盖农业学科的全部领域,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我国农业 科技期刊长期以来受体制延袭的影响,普遍存在市场竞
广西农业机械化 CN 45-1131/S ISSN 1003-0700
广西林业 CN 45-1136/S ISSN 1004-0390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西热带作物学会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广西蚕学会
广西糖业公司,广西甘蔗研究所, 广西甘蔗学会,广西制糖学会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文化自信理念提出今后发展的具体措施。当前广西农业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广西农业科技发展和成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11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李敏婷,庞雪儿,黄子芝: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业科技园,开展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 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促进智慧农业发展。完善冷链 物流体系,建设一批地头冷库、交易中心和电商产业园。 发挥电商进农村试点示范效应,实施“互联网 +”农产 品出村进城工程,利用现代化手段使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加快推进农 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
当 前, 广 西 全 区 各 地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和 自 治 区 关 于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的 重 大 决 策 部 署, 按 照《 广 西 现 代 特 色 农 业 示 范 区 建 设 增 点 扩 面 提 质 升 级(2018— 2020)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 范区建设工作,涌现出一批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 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诸如隆安县金 穗火龙果产业核心示范区,为推进广西地区农业转型升 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基于此, 对广西区内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并结合专业知识,借鉴国内农业现代化大省的建 设经验,提出突破现有农业现代化进程瓶颈的相关策略。
对比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广西农业现代 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现代化发达地区大部分拥有高 水平的农业机械化、高精准率的农业大数据、高聚集的 交通网络,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从种植、收割、包装到 运输的高效率动力。反观广西区内,由于山区众多、地 形崎岖、交通连接程度低、人才大量匮乏与流失,阻碍 了广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补贴较少,对农民发展 的相关扶持制度仍需完善。 2.3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产业振兴的问题及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更需要坚持统筹协调、 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广西具有良好 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农林产业发展优势,是我国 重要的农业和林业产业发展地区,近年来,随着乡村 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
1 广西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以“壮美广西”为出发点,统筹广西丰厚的历史 人文、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区域影响,挖掘、整合 地方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极打造古树名村、农耕 文化传承村、水果主题村等,深度挖掘地方农村产业 潜能,积极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从而实 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目的,增强民族
截 至 2021 年, 广 西 成 功 创 建 了 1.96 万 个 现 代 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与 2020 年相比增长了 30%,并升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6 个,自治 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 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 区 3 个(浦北县、富川县、宾阳县)。全区原 54 个 贫困县共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 167 个,占全区总数的 49.3%,带动贫困户超 26.7 万户,户均增收达 2 044 元; 26 个产业园有 1/2 建在原贫困县,带动约 10 万脱贫人 口增收 。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休闲农业社会职能;开阔发展思路,丰富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内容;打造旅游精品,促进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加速产业升级,延
长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加强科技投入,突出观光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观光休闲农业资源共享;校村联袂培养,
保障观光休闲农业人力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实现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以期促进广西观光休闲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目前,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单一,基本以主自主开 发为主,且大多数地方未进行总体规划,缺乏明确的管理 机构和管理办法,导致投资开发的盲目性[6]。 由于缺乏政 府部门的统一引导和规划,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尚无其自 身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导致许多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基础 设施不齐全、安全无保障、服务无标准、卫生条件不合格、 管理混乱,或是项目规模小、品位低、“农”味不浓,或是项 目间缺少有机串连,未能实现资源共享,导致观光休闲农 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旅游研讨会;2006 年, 国家旅游局还将旅游主题确定 为 “2006 中国乡村游”。 这对开拓旅游发展新领域、促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3-4]。 因此,整合现有的农业资源优 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Key words: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Guangxi
观光休闲农业涵盖了观赏农业、休闲农业、乡(农)村 旅游等不同概念,是以自然风光、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民 俗风情等资源为基础,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最终满足游 客 观 光 、休 闲 、娱 乐 、购 物 等 各 种 需 求 的 旅 游 业 。 [1-2] 近 年 来,观光休闲农业受到各界普遍关注,并取得一定成效。 我国的台湾休闲农业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农业转 型的新走向、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自 2002 年 9 月在 北京召开首届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 讨会以来,迄今已分别在台湾、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海 口、 哈尔滨等地共召开了十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
市区 南宁 柳州
桂林
防城港 崇左 北海 百色
贵港
玉林
梧州
钦州 北海 来宾 贺州 河池
表 1 广西主要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
休闲农业精品景点
上林县大丰镇下水源避暑山庄、圣种南山白毛茶新休闲旅游、横县佛子圣山茶场 柳州农工商公司观光农业旅游景区、香粉乡雨卜村东兴屯是香粉旅游开发示范点、鹿寨县黄冕乡古赏生态休闲旅游 景区、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柳城县红马山农庄休闲农业精品点、柳城县刘三姐影视城休闲农业精品点、融水 县四荣田头民俗旅游村、柳城县崖山休闲农业精品点、三江县林溪乡冠小百家宴、柳江县白沙乡白沙村马朝屯、柳江 县成团镇雅中碧水湾休闲度假村、大渡河休闲农庄、柳江百朋镇怀洪村下伦屯、柳江县百朋镇万亩莲藕 超然派度假山庄、高寨村、桂林梦里水乡、秦家大院、桐木冲村、莲花镇红岩生态旅游新村、刘三姐茶园、平安乡黄岭 新村、大发乡大发村落江冲生态农家旅游景点、全州龙奕山庄、桂林香巴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冲敏生态新村、港口区企沙镇牛路簕山古渔村、上思县十万大山金花茶观赏园 凭祥市夏石镇新鸣村板小屯 北海金品东盟百花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海田野生态农业旅游区 德保县曼贝侬景区、华润百色希望小镇、茶山金子塔、右江区濑浩新村、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亚虎农家乐、平果县新 安镇发展乡村旅游、田东横山古寨、那生农家乐 桂平市高科农业综合性发展有限公司、贵港市港北区六乌山养殖循环利用协会、广西大玉余甘果有限责任公司、平 南县双沣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三桂食品公司农业旅游示范点 容县立垌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容县都峤柚谷农业游览观光有限公司、玉林市汉桂园园林花木有限公司 岑溪市阳光农业园、梧州市枇杷山庄、广西亿丰新宇农业生态园 大芦古村、灵山县龙武凤凰果场、广西钦州稼禾农业有限公司、平福农业生态园、广西正久茶业有限公司、红豆红山 庄、灵山县龙武农场、平山林场东山休闲旅游区 广西浦北县碧水山庄、广西浦北县福多堂生态旅游示范村、鑫农莲雾果场 广西象州凉泉、武宣县二塘镇仙浴山庄、象州县石贵村生态农家旅游 贺州姑婆山景区、昭平县桂江生态旅游区、贺州市阳光生态园、钟山休闲农家乐 大化县弄着采摘园、大化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天然垂钓园、河池英洞、马山塘民俗村、青明山庄园、峨里湖度假村、 宜州市北山镇龙安村安宁社区、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琼园旅游山庄、新坡果园、全园果场
226
健全功能的生态旅游园区 528 家, 现代农业科技示 范园 78 家,各类 休 闲 农 业 园 316 个 ,果 蔬 采 摘 园 137 家 ,农 家 乐旅游点 1 100 多个;从业人员约 38.5 万人,解决农民 工 就业 28.8 万人,年营业收入约 20.6 亿元,实现利润约 5.0 亿元, 带动农产 品 销 售 收 入 约 6.2 亿 元 , 年 旅 游 收 入 约 11.6 亿元,其中农 民 收 入 约 5.4 亿 元 ,真 正 实 现 了 以 游 带 农促农的发展目标。
目前,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结构过于简单,主要集中于 观光、采摘、品尝等常规活动,仍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 饭、享农家乐”层面上;而且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创新、项目 商业化、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市场定位不准确、特色不 鲜明;此外,由于缺乏政府的统一引导和规划,造成项目间 的恶性竞争。 2.3 缺乏科学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关键词:观光休闲农业; 产业集群; 发展对策; 广西
中 图 分 类 号 :TU982.2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4-874X (2013 )04-0225-04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in Guangxi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年第 4 期
225
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兰宗宝1, 秦媛媛1, 俸祥仁2, 蒋爱国3 (1.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百朋种畜场,广西 柳州 541502;
3.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6)
摘 要:总结分析了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当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提升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AN Zong-bao1, QIN Yuan-yuan1, FENG Xiang-ren2, JIANG Ai-guo3 (1.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 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观光休闲农业,围绕历史文化、 科技教育、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主题,打造出一批特色鲜 明的生态农业型、乡村风景旅游型、特色餐饮休闲型及科 技示范园区型休闲农业产业。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产业链的 关键环节,既带动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广西农 业 及 其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的 发 展 [5]。 据 统 计 ,广 西 现 已 创 建 农 业 旅游示范点 209 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34 家;有
广西充分利用生态家园、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 资源,全力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使其 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2011 年 8 月,广西休闲农业推进会将 上百个休闲农业景点(表 1)精编为风格各异 的 15 条 精 品 线路(表 2)。 与此同时,还将休闲农业列入广西“十二五”重 点发展产业规划及确定 2011 年为 “休闲农业推进年”,着 力把休闲农业打造成为超百亿产业; 并规划未来 5 年,广 西休闲农业的发展将按“一县一个点,一市一条线”进行布 局,即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 1 个接待能力在 30 万人次 以上的观光休闲农业点,全区 14 个市各选择 2~3 个景点 重点建设,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 到 2015 年,力争广西休闲农业景点(区)接待游客达 3 000 万人次,将休闲农业打造成 100 亿元产业。
收 稿 日 期 :2012-12-13 基 金 项 目 :广 西 农 业 科 学 院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 [200834 (基 )] 作 者 简 介 :兰 宗 宝 (1981- ),男 ,硕 士 ,助 理 研 究 员 ,E-mail :12561 5707@ 通 讯 作 者 :俸 祥 仁 (1978- ),男 ,兽 医 师 ,E-mail :gxfengxiangren@
Nanning 530007,China;2. Baipeng Livestock Breeding Farm of Guangxi,Liuzhou 545102, China; 3. Guangxi Zhunong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Nanning 530006, China)
2 当前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
由于农业生产受季节因素调控较明显,因此观光休闲 农业也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差别, 尤其是种植型观光休闲 农业。 一般表现为:春、秋季的参与性项目较多,如春季可 参与春耕播种,秋季可分享丰收喜悦,是观光农园的黄金 旺季;夏、冬季则相对较差,主要是夏季炎热,不适宜户外 活动,而冬季的农场果园大多处于休眠期。 2.2 重复建设,功能雷同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Guangxi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was based on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By broadening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management content could be enriched. Creating tourism souvenirs could promote the agglomeration in tourism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upgrading, extension of the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was suggested.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put could project the outstanding culture of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Establish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could realize the sharing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and leisure resources. Also, cultivating universities and villages together protected the agricultural human resources in both tourism and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reali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Guangxi leisure sightseeing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