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调节的分子机制
2024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年版•乳腺癌概述•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病理学检查与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原则与策略选择目•内科治疗:药物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进展•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监测计划制定录乳腺癌概述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发病率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生育因素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根据组织学类型,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
其中浸润性癌又可分为多种亚型,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
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诊断流程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X线摄影技术乳腺X线摄影用于检测乳腺内的钙化、肿块及结构扭曲等异常表现。
乳腺钼靶X线摄影利用低剂量X线照射乳腺,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采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超声检查技术乳腺超声检查0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02超声弹性成像03MRI在乳腺癌诊断中价值乳腺MRI检查动态增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CT检查乳腺核素显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乳腺热图检查病理学检查与分子分型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系统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等多种。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占乳腺癌的70%~80%。
分级系统乳腺癌的分级系统主要根据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计数等因素进行划分,通常分为I、II、III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免疫组化指标解读及意义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 和/或PR 阳性,HER2阴性,Ki-67低表达,预后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型Basal-like 型ER 和/或PR 阳性,HER2阴性但Ki-67高表达或HER2阳性,预后中等,需要内分泌治疗并考虑靶向治疗。
ER 和PR 阴性,HER2阳性,预后较差,需要靶向治疗。
ER 、PR 和HER2均阴性,预后最差,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谢小英;陈梅桂【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9(011)002【摘要】①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erbB-2基因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②方法收集18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erbB-2、ER、PR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③结果 ER阳性63例,PR阳性81例,CerbB-2阳性108例,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月经状态有一定相关性.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ER、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④结论 ER、PR及CerbB-2的表达与临床各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指导乳腺癌的治疗.【总页数】2页(P153-154)【作者】谢小英;陈梅桂【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娄底,417000;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雄激素受体表达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的相关性 [J], 屈海鸥;李小雷2.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陆莉;崔飞伦;肖秀娣;徐雪松3.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不同表达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吴晓;庄轶轩;陈炯玉;洪超群;张凡4.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颜霞;采丽;唐海旭;吴萍5.乳腺癌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上皮性钙黏附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杨德法; 王克俭; 池堂春; 李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组织中ER β与NF-κB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组织中ER β与NF-κB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 β)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和4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 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NF-κB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5.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6%)(P<0.05);ER β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5.6%)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4.5%)(P<0.05);②NF-κ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随着淋巴结转移增高(P<0.05),ER β的表达与组织分级呈负相关;③NF-κB和ER β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关(P>0.05)。
结论NF-κB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 β随细胞恶变发生改变。
对NF-κB、ER β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NF-κB蛋白;雌激素受体(ERβ)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杨晓)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大量研究认为其发病与雌激素刺激有关,而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ER β)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细胞转录因子,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具有核心调节作用。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中NF-κB与ER β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手术治疗、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病理蜡块82例,全部病例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性激素药物治疗。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7.5岁。
其中有腋淋巴结转移者47例,无腋淋巴结转移者35例。
根据2002年国际抗癌协会(UICC)TNM分类标准分为:I期12例,Ⅱ期36例,Ⅲ期19例,Ⅳ期15例。
乳腺癌COX-2与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乳腺癌COX-2与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乳腺癌是目前妇女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而且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较为成熟,但是其治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寻找新的诊治方法和药物就显得格外重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而且COX-2可以与雌激素受体(ER)相互作用,影响ER在肿瘤细胞内的作用。
因此,对COX-2和ER亚型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有望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药物设计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COX-2和ER亚型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ERα、ERβ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和可能的相互关系。
另外,还将对COX-2和ER 亚型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如肿瘤分期、转移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其临床意义。
四、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40例乳腺癌患者。
2.免疫组织化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切片中COX-2、ERα、ERβ的表达,同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对COX-2和ER亚型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如肿瘤分期、转移情况等)的相关性分析。
五、预期结果和意义1.预期结果预期该研究将找出COX-2和ER亚型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
结果表明,COX-2和ER亚型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生长、侵袭和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2.意义本研究预期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乳腺癌的致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点,并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药物设计参考。
同时,本研究的成功实施也将推动乳腺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乳腺癌中HEXIM1、ER、Ki67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中HEXIM1、ER、Ki67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环六亚甲基二乙酰胺诱导蛋白(HEXIM1)、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选取病理科乳腺癌组织标本58例作为癌症组,及其同期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0例作为正常组,所有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XIM1、ER、Ki67的表达,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三者的关系。
结果:癌症组组织中HEXIM 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ER、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同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法结果显示,HEXIM1与ER(r=-2.681,P<0.05)、Ki67(r=-3.163,P<0.05)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ER与Ki67(r=2.784,P<0.05)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HEXIM 1与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HEXIM1缺失可导致乳腺正常上皮的过度增生,HEXIM1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开展以HEXIM1为靶标的新药研发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HEXIM1;ER;Ki67;乳腺癌;表达【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10-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人数仅次于肺癌[1]。
作为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受体(ER)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2]。
HEXIM被称为雌激素下调基因-1(estragen down-regulated gene 1,EDG1),可与ER-α竞争性结合P-TEFb,影响ER-α靶基因的转录[3]。
对此,我院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HEXIM 1、ER、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乳腺癌细胞中E1AF、MMP-2、VEGF的表达及意义

二 甲基 亚砜 ( M O , M - D S ) M P2兔抗人 多克隆抗 体、 VG E F兔 抗 人 单 克 隆 抗 体 , N Q1 U I 一0柱 式 Ti l ro 总 z R A抽 提 试 剂 盒 、 N MML 第 一 链 c N 合 成 试 剂 V DA
盒 、N D A多 聚酶链 式 反 应 ( C ) 剂 盒 及 E A PR试 1 F和
摘要 :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发生侵袭和 转移 的分子机 制。方法
应用免 疫细胞 化学技 术检 测雌 激素受 体 阳性
( R+) E 乳腺癌细胞 MC 一 F7和雌 激素受 体阴性 ( R ) E .乳腺 癌细胞 MD B2 1 MD — B4 5 A M 一3 及 A M -3 s中基 质金 属蛋 白 酶-( P2 、 2 MM 一) 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 ( E F 表 达 , V G) 采用 R .C TP R法 检测 细胞株 中 E A R A表 达。结 果 M A 1 Fm N D — MB2 1中 E A N MMP2及 V G - 3 1 Fm A、 一 E F表 达 水平 均 明显 高 于 M F7和 MD — -3 s且 E A C- AMB4 5 , 1 F表 达 与 MM 一、 P2 VG E F呈正相关 。结论 MMP2 V G .、 E F与 E A 1 F在肿瘤细胞 侵袭 和转移过程 中发挥重 要作用 , 其机 制可能 在转录
山东 医药 2 1 第 5 00年 O卷第 2 7期
乳 腺 癌 细 胞 中 E F MMP2 1 、 A 一、 VG E F的表 达 及 意 义
郭 璐 李贵 新 , , 路 中 李文 通。张 禄尧 , ,
( 1潍坊 医学院 临床 学院 , 东潍坊 2 13 ; 山 60 12潍坊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体、 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 5 3 单 克隆抗体 、 免 疫 组 织化 学 S P试 剂 盒 ( 购 自中 国
北 京 中杉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E R、 P R、P 5 3蛋 白 采 用 免 疫组织化学 S P法 检 测 。标 本 经 1 O 甲醛 固 定 , 石蜡包 埋 , 4 . 5 m切片 , 脱腊 , 3 %双氧 水阻 断 内源性 过 氧化 物酶 , 抗 原微波修复 , 非免疫羊血清封 闭, 加一抗 , 湿盒 中 4℃过夜 ,
再加二抗 , 加辣根过 氧化 物酶 , 二 氨基联 苯胺 ( DAB ) 显色,
复染 , 脱水 , 封 片 。用 已知 E R、 P R、 P 5 3蛋 白 阳 性 标 本 切 片 作 阳性 对 照 , 磷 酸 盐 缓 冲液 ( P B S ) 作 阴性 对 照 。 1 . 3 观察指标 : E R、 P R 蛋 白 以 细 胞 核 内 出 现 棕 黄 色 颗 粒 判 断 为 阳性 , P 5 3蛋 白 以 细 胞 核 内 或 胞 核 胞 质 同 时 出 现 棕
1 . 1 材料 : 收集我 院 2 0 0 2 年 1月 至 2 0 0 8年 1 2月 手 术 切 除 乳腺癌标本 8 1份 , 患者年龄 3 4 ~7 6岁 , 平均 4 8岁 , 所 有 患 者术前均未予抗肿瘤治疗 , 其中 4 6例 有 淋 巴结 转 移 。其 病 理组织学分类 : 浸 润性 导管 癌 6 5例 , 浸润性 小 叶癌 1 0例 , 黏 液 癌 6例 。 1 . 2 方法 : 主要试 剂 : 抗 E R单 克隆抗 体 、 抗 P R 单 克 隆 抗
黄 色 颗 粒 判 断 为 阳性 。每 例 切 片 随 机 计 数 5 0 0个 以 上 上 皮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

意义
E -cadherin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 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一定的关系。
乳腺癌起源于乳腺的导管和小叶上皮细 胞, E - cadherin在小叶癌和导管癌 中表达是不同的,大多数导管癌表达E cadherin阳性,而小叶癌E cadherin表达很少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E – cadherin,用作导管癌和小叶癌的鉴别 诊断。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又称血管通透因子( vascular peameability factor ,VPF)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
功能:
○ 通过其受体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蛋白水解酶、间质胶原酶和组织 因子来促进血管形成;
○ 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外渗导致肿瘤间质水肿,引起细胞外基 层改变,从而为肿瘤浸润及转移提供适合的基础。
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
意义:
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处于非激活状态,当受到体内、 外某些因素作用而激活时,具有肿瘤转化活性,通过基因扩增和蛋白过 度表达在细胞信号传递系统中起桥梁作用,刺激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 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 也就越差。
意义
乳腺癌P53基因的突变率约为14%~40% P53基因突变或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化低、表皮生长因 子受体及Ki-67表达增加、晚期、转移扩散、ER、PR含量低有关 P53阳性病例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期较短 P53基因与淋巴结关系不大,但淋巴结阳性同时P53阳性者预后较差
nm23基因
Ki67抗原
是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分布于核内,其功能被认为与染色质相连及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 分裂密切相关,与其他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不同的是它不表达于D N A 修复状态的细胞。 Ki67 在G1 后期开始出现,S、G2 期升高,M 期达高峰,其后迅速降解,在G0 期无表达,半衰 期为1 小时或更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REDITAS (Beijing) 2010年3月, 32(3): 191―197
ISSN 0253-9772 www.chinagene.cn 综 述
收稿日期: 2009−11−24; 修回日期: 2010−0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530320, 30625035)资助 作者简介:程龙(1983−), 男, 博士生, 研究方向:肿瘤分子生物学。E-mail: flonic@163.com 通讯作者: 叶棋浓(1967−),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肿瘤分子生物学。E-mail: yeqn66@yahoo.com
DOI: 10.3724/SP.J.1005.2010.00191 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α表达水平调节的分子机制 程龙, 黄翠芬, 叶棋浓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850 摘要: 雌激素受体α(ER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而ERα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分子靶标。ERα
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差异较大, 即使同一患者, 在乳腺癌的不同阶段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都与ERα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影响ERα表达水平的分子机制复杂, 众多调节分子在染色质、转录、转录后、翻译和翻译后等水平参与ERα表达水平的调节。在染色质和转录水平, 许多分子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ERα启动子的相互作用改变ERα的转录; 在转录后/翻译水平, 一些microRNA通过诱导ERα 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其翻译降低ERα的水平; 在翻译后水平, 许多分子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调节ERα蛋白水平。文章从不同水平, 对这些调节分子的调节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表达调控; 雌激素受体α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gul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α expression level in breast cancer
CHENG Long, HUANG Cui-Fen, YE Qi-No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850, China Abstract: Estrogen receptor α(ERα)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nd thus be-comes a useful molecular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therapy. ERα i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ore-over, ERα expression levels may chang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breast cancer even for the same patient. ERα express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ffect of endocrine therapy and prognosis.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ERα expression are complicated, because ERα expression is regulated at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chromatin, transcriptional, post- transcrip-tional, translational, and post-translational levels. Many proteins modulate the transcription of ERα gene at the chromatin and transcriptional levels through direct or indirect interaction with the ERα promoter. Some microRNAs decrease ERα levels possibly by induction of the degradation of ERα mRNA and/or repression of the mRNA translation. At the post-translational level, many proteins regulate ERα protein levels through ubiquitin-proteosome pathwa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gulation of ERα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levels.
Keywords: breast cancer;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estrogen receptor α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认为, 雌激素(E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它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的结合, 激活含雌激素应答元件(ERE)基因和含有其他转录因子 192 HEREDITAS (Beijing) 2010 第32卷 结合元件基因的表达, 这些基因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进而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 2]。ER分为ERα和ERβ, 其中对ERα的研究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热点。ERα定位于6号染色体, 由595个氨基酸组成,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正常人乳腺组织中ERα表达水平较低, 平均为4 fmol/mg。肿瘤发生后, 根据ERα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乳腺癌病人分为ERα阳性和ERα阴性两类, 早期的乳腺癌病人大约有60%为ERα阳性, 癌组织中ERα表达升高, 可以达到100 fmol/mg, 其中2/3的病人对内分泌治疗有效。超过1/3的早期病人为ERα阴性, 癌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ERα的表达。而且随着肿瘤的发展, 部分ERα阳性病人可能转变为ERα阴性, 同时内分泌治疗也失去疗效[3]。由此可见, ERα表达水平不仅在不同的乳腺癌病人中差异较大, 即使同一个病人, 在肿瘤的不同阶段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 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ERα表达水平的调节机制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已经发现的能够调节ERα表达水平的分子较多, 调节机制也各不相同, 大致可以分为染色质水平的调节, 转录水平的调节, microRNA的调节以及翻译后水平的调节。本文从不同水平对乳腺癌中ERα的调节机制做一综述。 1 染色质水平的调节 基因在染色质水平的调节包括启动子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组等, 对ER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Rα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等方面。 1.1 ERα启动子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 将甲基基团转移到DNA 分子上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的5′碳原子上。CpG二核苷酸在基因组中呈非随机分布, 某些CpG含量>50%, 长度>200 bp的DNA序列称之为CpG岛。CpG岛常位于基因启动子区, 正常细胞的CpG岛多处于非甲基化状态, 但在细胞发生癌变时某些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发生甲基化。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通常导致该基因的表达下调。 研究发现, 正常乳腺组织和ERα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系中ERα启动子没有甲基化或甲基化程度较低, ERα阴性的乳腺癌细胞系中ERα启动子存在广泛的甲基化[4~6]。同时, 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系中DNMT1
的水平和活性增长了2~10倍[5], Lapidus等[4]用甲基
化特异性PCR方法绘制了ERα启动子的CpG岛图谱, 并指出ERα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ER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 ERα阴性细胞经过甲基化抑制剂5-aza-2′-cytidine (5-aza-dC)处理后, 可以使一部分ERα启动子去甲基化, ERα mRNA和ERα蛋白重新合成[7, 8]。在ERα阴性的乳腺癌细胞
MDA-MB-231和Hs578t中, 应用反义核酸技术和RNAi技术抑制DNMT1, 同样可以使ERα表达, 并且表现出雌激素应答, 说明表达的ERα蛋白是有生理功能的[9]。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 研究发现, ERα阴性的乳腺癌细胞中, 在ERα启动子甲基化的同时, 组蛋白去乙酰化对于ERα的缺失也有重要的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可以使组蛋白H3和H4的赖氨酸去乙酰化, 使核小体结构更加紧密而抑制基因转录。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经过HDAC的抑制剂TSA处理后, ERα mRN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合成, Western blotting也检测到ERα蛋白的表达[8]。ERα阳性的MCF-7细胞中
过量表达HDAC可以使ERα转为阴性, 加入HDAC抑制剂后ERα又回复为阳性[10]。最新的研究发现,
正常乳腺上皮恶变为原位癌过程中,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 恶变为ERα阴性细胞比恶变为ERα阳性细胞降低程度更大[11]。以上实验虽然进一步说
明, 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与ERα表达以及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 但不能解释组蛋白乙酰化程度的下降与ERα阳性的乳腺癌中ERα升高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的联系上, 有文献报道DNMT可以和HDAC形成复合物[12], MeCP2(methy-CpG-bingding domain
protein 2)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或去乙酰化之间起桥梁作用, 它能够将甲基化的DNA和甲基化或去乙酰化的组蛋白连接起来, 使这两种修饰更加稳固, 从而进一步抑制基因转录[13, 14]。MDA-MB-
231细胞中, DNMT、HDAC、MeCP2均与ERα启动子沉默有关[15], Keen等[16]将HDAC特异性的抑制剂
scriptaid和甲基化抑制剂5-aza-dC联合应用于ER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