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类文阅读含答案

《庄子》类文阅读含答案
《庄子》类文阅读含答案

一、《庄子》一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逍遥游》)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选自《逍遥游》)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父利其然也

B.怒而飞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我酌油知之

D.彼且奚适也且父未尝语我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怒而飞()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志怪者也()

(4)此亦飞之至也()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小大之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C

2.(1)鼓起翅膀(2)气息,这里指风(3)记载

(4)极点

3.(1)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2)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4.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有崇高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斥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所以它们目光短浅。

二、《〈庄子〉一则》一文,完成1~4题。(15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志.怪者也(记载)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迁移)

(3)抟扶摇而上.者(向上)

(4)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

摇”,意在说明什么?(3分)

鲲鹏是有所倚,非真正的“逍遥”。

【解析】文章中心谈论的是何为“逍遥游”,而“海运”“扶摇”指外物的力量。通过这些,我们可明白鲲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

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

中想象手法的理解。(4分)

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解析】首先文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如在写鲲鹏起飞时,说它们“翼若垂天之云”,造成了一种浩大的声势;也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文章开头写鲲鹏之大,后文又写野马、尘埃之小来作对比,揭示了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但不管是夸张的想象,还是对比的想象,都寄托了作者的感情,阐述了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围绕这几个方面作答即可。

三、原文及翻译

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

云。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天然形成的大池)也。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

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

..(旋风)而上

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野马

..

(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也,尘埃

..(扬在空中的土叫“尘”,

细碎的尘粒叫“埃”。)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天之苍苍

..(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巩固【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