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育)教学设计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顺利实施和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依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本课程特点制定如下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组织行为学(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必修课程。3学分、54学时。

教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教育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该学科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的介绍,致力于使学生了解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及教育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为其管理活动提供心理依据和新的视角,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该课程重点阐述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文字教材通过“XX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研究)”等内容的设计强化了学校组织管理中的实践知识。

本课程作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其配套课程有: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科)教学计划中,管理概论、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也可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鉴于本科教学计划下的心理学类必修课程只设两门——教育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教育),因此,我们在编写《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时,强化了一部分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以帮助不少可能在专科阶段没有修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对于专科阶段已经修学过《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可能会更省力。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一般的组织行为学涉及到的“人性假设、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激励、组织行为、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内容,而且强化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课程在对基础教材《组织行为学》(孙成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进行选择性使用之外,在新编的《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中增加了“人性假设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教师管理中的知觉效应、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教师的需要及其管理、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管理、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师工作群体-教研组的建设、学校领导者应具备的个性品质、权变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组织的基本问题、学校组织的设计、学校组织中的工作压力、学校组织的文化建设、学校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学校组织冲突、学校组织行为的合理化、学校组织变革”等内容。

本课程内容的具体教学要求,大家可详见文字教材上的学习目标。在目标中,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应用。

了解:指对各章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能够较准确的描述;理解:指对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应用:指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并能结合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解释、分析和论述问题。

三、课程的教学媒体说明

根据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本课程所选择的主要媒体为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其编制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学生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文字教材,同时充分利用录像教材和各种助学资源,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课各章的知识结构、内容重点和学习方法。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是在教和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

本课程的基础教材为《组织行为学》,孙成志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新编教材为《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以下简称《学习指导》),何立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约15万字,《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的教育视角。两本文字教材相辅相成,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

《学习指导》共7章,约15万字,分为章、节、目三个层次。书前设序、前言、使用说明、教学安排,每章结构为:

(1)内容提要:框定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按教学大纲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并适当为学生提示本章的重难点内容。

(3)XX原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补充组织行为学原理在学校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4)研究与探索:适当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的形式启发学生对学校管理领域中组织行为相关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如何针对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并给学生提供参阅文献或书籍名录。

(5)思考与练习:学生练习的题型与今后的考核相结合,题型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单选)、概念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六种。

此外,大家在使用文字教材时注意,本教材在“学习目标”和“思考与练习”中将《学习指导》中新补充的内容一律以阴影标出,未加阴影的内容即为基础教材内容。

2.录像教材(13学时):

录像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助学媒体。录像教材(13学时)分为两部分,与文字教材相结合,旨在为学生各章的重点学习提供指导:解释各章中重点、难点知识,介绍学习方法,

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提示进一步学习的资料,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的主题,还可采用访谈、专家分析、学生讨论等表现手法。

录像教材根据主题灵活设置“内容提要、重点内容分析、学习方法、思考与练习/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录像教材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实践领域的关注、分析、思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自主选择使用。

四、本课程教学安排建议

1.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合理使用两本教材。

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按要求,科学使用两本教材。先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再阅读基础教材。在把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阅读《学习指导》中的补充内容,然后,在研究与探索中精练所学知识,分析相应的案例。同时注意学习的自测和反馈,结合学习进度及时做一些练习,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力争在两本教材的合理使用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加强本课程的应用性教学。

为了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学习指导》书专门设立了研究与探索,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研究。案例分析是结合本章的主要理论或知识点提供学校管理实例,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说明,为学生理解、消化一些理论要点,提供帮助。小组讨论,依据本章所介绍的理论和知识,作者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分析和讨论。问题研究,针对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划定范围或提供材料,大家可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