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32分)

1、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①“”,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乡书何处达,。

⑤,小桥流水人家。

⑥夕阳西下,。

⑦海日生残夜,。

⑧《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①应和.()②黄晕.()③粗guǎng()④静mì()

⑤着.()落⑥宽敞.()⑦lì()临⑧zhǜ()蓄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C.马致远,号东篱,元朝着名戏曲家、散曲家。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着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

C.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

D.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

6、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诗句。(4分)

谁解自然大文章草木情怀总是诗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后面题目。(6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7、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8、“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3分)

?????????????????????????????????????????? ??????????????????????????????????

????????????????????????????????????????????? ???????????????????????????????

(二)阅读文段,完成9—12题。(12分)

这样的“怯懦”

①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分的怯懦是一种不足。但是有这样的“怯懦”。

②浩泉是个学习尖子,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坐第一把交椅。两个月前,班里来了个叫若文的学生。他的成绩也很好,没多久,就夺取了全班的冠军。而且他脾气随和,乐于助人,连原来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他利用各种机会,对若文冷嘲热讽,想以此消除若文在同学当中的影响。若文对此只是付之一笑。

③这天中午,若文在食堂里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浩泉便借题发挥,把一碗汤全泼到若文身上,这下可犯了众怒,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地斥责浩泉,更有些好事者,在一旁拼命地鼓噪:“若文,揍他!揍他!”

④若文像大理石雕像那样站立着,一动也没动,只有浑身上下的汤汁像要哭诉什么。有些同学失望了,反过来责备若文:“嘿,没想到你那么懦弱,被人家欺负到头上也不吭声!”

⑤这时,老师走过来了,她问:“出什么事了?”一个同学附在若文耳边说:“别便宜了那小子。”可是若文却轻描淡写地对老师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他了。”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批评的浩泉,这时像碰到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老师走后,他才嗫嚅地对若文说:“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洗吧!”“噢,我自己洗行了。”“不,不,是我给你弄脏的……”

⑥结果,两人拿上水桶,一道高高兴兴地来到洗衣服的水池边……从此,浩泉和若文成了好朋友。原来认为若文“怯懦”的同学也改变了看法。

9.第②段文字中与“第一把交椅”表示相同意思的一个词是______ ____。第③段“浩泉的借题发挥”中的“题”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2分)

1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觉得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3分)

11.“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批评的浩泉,这时像碰到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浩泉这个时候会

想什么?请你把他的想法写出来。(30字以上)(3分)

12.文章标题中提到的“怯懦”为什么加引号?你赞同这样的“怯懦”吗?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11—15题。(20分)

(二)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3、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空。(不超过30字,2分)

14、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15、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分)

16、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7分)

①她只好尴尬

..了脸庞。(品析加点词,4分)

..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

②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

17、通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4分)

18.作文.

参考答案

1-6、略

7、A(2分)

8、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1分)。

9、冠军若文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

10、好,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若文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忍受能力很强。体现他的宽容和大度。

11、没想到若文是一个这样宽容大度的人,他不但没有揭发我的错,还把责任一人揽下来了,我是不是太过分了?

12、并不是真正的怯懦,而是反语,事实上指的是宽容和忍让。

13、答:?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

(不超过30字,说明原因和结果各得1分,共2分)

14、答:?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答外貌描写得1分,两层意思各得1分。共3分)

15、答: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一层1分,共4分)

16、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7分)

(1)答:?“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

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品析加点词,4分)

(2)答: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 ?

17、答: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答出“平凡”和“崇高”各得2分,共4分)? ?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瘫痪.(huàn)匿.笑(nì)菡萏

..(hàndàn)欹.斜(xī)

B.拆.散(chāi)憔.悴(jiáo)骤.然(zhòu)粼.粼(lín)

C.祷.告(dǎo)并蒂.(dì)脸颊.(jiá)姊.妹(zǐ)

D.霎.时(chà)凝.之(níng)嫩.芽(nèn)逮.住(dǎi)

2.下面各句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秋风中正开得烂熳。

(3)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晃。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4)雨势并不减褪,红莲却不摇动了。

错别字

订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

B.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C.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

....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 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筑路工人在铺设水泥路面的时候,隔五六米就要留条缝隙,叫“伸缩缝”,为的是防止热胀冷缩不拱坏路面。(删去“不”字)

B.日方不顾中方的警告和反对,执意挑起钓鱼岛事件。(把“警告和反对”改为“反对和警告”)

C.她在报告中倡导孩子应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只有能够安静地读书,将来才能安静地看世界。(应把“才能安静地看世界”中的“安静”改为“冷静”)

D.我们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删去“我们”)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C.《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作者分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中国女诗人谢婉莹。

D.《咏雪》一文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了谢朗的文学才华。

6.填空。(6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2),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7.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家的感悟】

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心灵的避难所,家是;家又是一本难念的经,一场唱不完的戏……何谓“家”?家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那儿充满的是亲情的味道。家就是无论外头多冷,都能让你感到无比温暖的地方;家就是

的地方。

请仿照文中的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谈谈你对“家”的感悟。(4分)

【家的演说】

“小演说家”高翔准备在活动中作“我爱我家”主题演讲。他为了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3分)材料一:每当周末的时候,院子里的人常看见我们一家在打羽毛球,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小城的人们常看见我们在河堤边一起散步。还有什么事情比我家这种天伦之乐更快乐、幸福的呢?

材料二:家,是父母一起打拼创造的。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到事业有成,每一步都离不开家的呵护、教诲、影响、扶持。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材料三: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人是谁?那么我的爸爸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和他在一起,快乐总是陪伴着我,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层次分明,言简义丰,“无信”“无礼”为全篇核心。

B.文中的元方是一个聪明、理智、明白事理,诚信守时,口齿伶俐,善于言辞的孩子。

C.文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的人。

D.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自我批评乃处世的基石。

(二)阅读《散步》选段,完成13-15题。(10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1.“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3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3分)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6-19题。(12分)

母亲的“戒指”

黄健

①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

②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据说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固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

③顶针是用来做针线活的必备工具。在我们村,母亲是做针线活的好手,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母亲亲手做的。每当农闲的时候,母亲会把家里破得不能再穿的旧衣服整理出来,小心地拆成一块块布片,再找一块苇席或者门板,把浆洗过的布块一层层地糊上,等晒干后揭下来,就成了做“千层底”的原材料。

④紧接着,母亲会从箱子里翻出一大叠各式各样的鞋样。按照这些大大小小的鞋样,她将大块的布料剪成同样大小的几块,几层摞起来。然后,再用崭新的白棉布上下盖面、嵌边,最后再用纳鞋线密密地缝上,一双结实的鞋垫就做好了。

⑤母亲白天要下地干活,就只能在晚上做鞋。每晚,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戴着顶针,引着长长的纳鞋线端坐灯下的身影,成了我童年时代最熟悉的画面。纳鞋底的时候,母亲先用缝衣针在鞋底找准位置用力扎进去,再用顶针把缝衣针用力顶过鞋底,实在顶不动了,就用钳子往外拔。为了结实,每穿过一针,母亲都要用手把纳鞋线拽住狠狠勒紧。一双鞋底纳下来,母亲的手指上全是道道伤痕。

⑥在异乡读书的几年,我经常会收到母亲寄来的衣物,或是厚厚的棉衣,或是几双布鞋。看着那细密均匀的针脚,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和那枚顶针。

⑦再后来,我在城市里安了家,母亲每年还要为我们做几双鞋。只是,我们那时候就很少再穿着母亲做的鞋出门了。我曾劝母亲不要再这么辛苦了,母亲却总是说:“趁着眼睛还勉强能使,再抢给你们做几双鞋,说不定哪天就做不动了。”

⑧“你快来帮帮忙,把妈的顶针取下来。”妻子的喊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妻子试图将顶针从母亲的手上摘下来,但因为长年累月的辛劳,手指关节已经变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摘下来。母亲摆摆手,笑着对我们说:“傻孩子,还是把戒指放起来吧,庄稼人戴它干嘛呀?不能吃不能用,干活还要碍手。还是戴着顶针好,我还想再给你们多做几双鞋呢。”

⑨我猛然领悟到,顶针就是陪伴母亲一生的戒指。

14.第②—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5.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16.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7.第⑨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20-23题。(13分)

时光的印记

程刚

①高中那段时光,我住校读书。高一刚开学不久,父亲和别人合伙做山货生意被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住校意味着食宿将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自从家里生意被骗后,好多时候我都为这笔开销而发愁。还好,学校允许农村来的孩子带米上学,早中晚烧开水的时候帮着蒸一盒饭,每天早中晚我把米洗好,送到锅炉房,等到开饭的时候再花5毛钱打一份素菜,一顿饭也就这样过了。有些时候为了省钱,干脆从家里拿些咸菜……

②小伟与我同年级,但不在一个班。一次在文具店,他主动搭讪我,我们聊得很开心,也就此相识成为朋友,并渐渐成为挚友。

③小伟家虽然住在城里,但中午也在学校吃饭,而且经常蹭我的米饭,他说我的米饭是纯天然的,又是新米。他也不白吃我的饭,每天中午都会打一份好菜。说实在的,我家生活虽然有些拮据,但农村从不缺米,每月多带些也用不了多少钱。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小伟搭成了一种默契,我负责中午的饭,而他则负责中午的菜。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经济支出是失衡的,可小伟三年来除了乐此不疲地说米饭香,其余什么都不说。

⑤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军校,小伟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临开学前,他邀请我到他家玩了一次,他父母对我很热情,还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让我感激不尽。回到家里,我和父亲把这事说了,并把小伟这三年来与我一起吃饭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很感激,告诉我小伟是我一生的恩人,要一辈子记住。

⑥第二天,父亲亲自从粮仓里装了两袋新米,要我带着他去一趟小伟家里表示感谢。我高兴地带着父亲去了,可刚到小伟家门口,父亲停住了脚步,把米放在门口转身就走,我被父亲弄得莫名其妙……

⑦晚上,父亲闷闷不乐地坐在院子里,把我叫到身边。我先开口问父亲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不进小伟家的门。父亲顿了好长时间,对我说:“孩子,小伟的父亲我认识,我当初被骗,就是他介绍的一个商人。他当初冒然地给我介绍这个生意伙伴,也不考察,把我骗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想见他。”

⑧父亲的话让我刹那间明白了一切。我说小伟当初怎么主动和我搭讪,后来,又和我一起吃饭,肯定是他父亲安排的,为弥补自己的过失才这么做的。可他这样能弥补对我们家的伤害吗?我站起身跑进屋里,拿出小伟父亲给我买的衣服要烧掉,并大声地对父亲说:“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到小伟。”

⑨父亲腾地站起身,喝止了我,然后坐下来静静地对我说:“孩子,爸和你说起这个事是想告诉你,大人之间的事和你无关。今天我静静地想了一下,我发现我也有错。小伟的父亲比我强,知道弥补,可我呢,只知道恨。你要做的,就是感恩,小伟用三年的坚持帮他父亲改过,一直照顾你,这是最大的恩德……”听了父亲的话,我没有言语,但内心却有着极大的矛盾。

⑩开学后不久,我接到了小伟的来信,他详细地说出了高中开学那天,他父亲送他上学,看到了我父亲送我上学,然后他的父亲告诉他找机会补偿……希望我不要忌恨他的父亲,人都有错……

⑾那一天,我的脑海里一直翻腾着小伟信里的话语,凌晨起床,快速地给他回信,邀请他有时间过来玩。因为那一夜,我懂得了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心里不要总带着恨,要把更多的感激和感恩融进生活,这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谛,也是处事的箴言,这是时光的印记,也是流淌在生命里的故事。

18.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小伟家虽然住在城里,但中午也在学校吃饭,而且经常蹭.我的米饭。

(2)父亲腾地

..了我,然后坐下来静静地

...对我说。

..站起身,喝止

19.纵观全文,你看出小伟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3分)

20.试从文章的结构方面简要分析第⑩段中“小伟来信”这一情节的作用。(3分)

21.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后面的情节。(3分)

放寒假了,我刚回到家中,正在与父亲说着小伟给“我”的来信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小伟和他的父亲提着一大包礼品站在门外……

三、写作(50分)

22.题目:爱满家园

要求:(1)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内容具体,情感真挚;(2)立意准确、鲜明;(3)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A项中“欹斜”的“欹”应读“qī”;B项中“憔悴”的“憔”应读“qiáo”;D项中“霎时”的“霎”应读“shà”)

2.(1)爆——暴 (2)熳——漫(3)晃——谎(4)褪——退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与句意不符)

(应把“只要”改为“只有”)

(是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6.(1)闻道龙标过五溪(2)遥怜故乡菊(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家的感悟】示例:生命流注的清泉累了有人让你靠,哭了有人听你说,甜了有人和你分享【家的演说】第三则材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材料写的是“我”最喜欢的人,与演讲的主题无关。

8.(1)约定(2)才(3)丢下、舍弃

9.(1)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文章没有表达出元方“诚信守时”这层意思)

11.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理解,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

12.景物描写;描绘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走小路的原因,展现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13.“我”和妻子人到中年,对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句子,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化了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14.插叙;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又避免了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

15.示例:“纳鞋底的时候,母亲先用缝衣针在鞋底找准位置用力扎进去,再用顶针把缝衣针用力顶过鞋底,实在顶不动了,就用钳子往外拔。”通过“扎”“顶”“拔”等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纳鞋底时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做鞋的艰辛。

1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不辞辛劳、和蔼慈祥、时时刻刻关心儿女的人。

17.内容上: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题。

18.(1)这里指小伟中午不回家,和“我”一起吃饭,侧面突出了“我们”关系的友好。(2)“腾地”“喝止”“静静地”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我”要烧掉小伟父亲给“我”买的衣服时,先是被激怒,然后又耐心对“我”进行教育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19.小伟的父亲是一个知错即改的人;做人不要心里总带着恨,要把更多的感激和感恩融进生活。

20.“小伟来信”这一情节,不仅照应上文,化解了悬念,而且自然地引出了下文情感的抒发,点明了文章主旨,使文章自然作结,结构完整。

21.示例:我和父亲连忙把客人迎进门。小伟的父亲握着我父亲的手连声道歉:“大哥,都是我的错,这些年让你受累了,请多多包涵。”我父亲连忙摆手:“事情都过去了,再说也不全是你的错。这些年你让小伟帮了我们家很多忙,我得好好感谢你呢!今天你又带了礼物来,这就见外了。”小伟的父亲听后,和我父亲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此时此刻,我和小伟也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22.例文展示:

爱满家园

无论飞多高,走多远,都无法扯断亲人的情缘,都无法划清与亲人的界限,都无法撇开亲人的呵护与

牵挂……

那充盈着满满的爱的地方,叫做家,爱满家园。

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陪我走过十多个无悔的春秋,谢谢你们无私的爱与呵护。

妈妈,您还记得吗?

夜,很深了,繁星挂满了天。夏夜的燥热“阴魂不散”,睡梦中的我冒着汗,踢开被子,翻了身,被子大半掉在地上——睡相很不雅观吧!

半睡半醒中,我听到门开的声音。您慢慢地捡起被子,轻轻地盖在我身上。粗糙的大手轻抚我额头,拭去灼热的汗珠。所有的动作都那么轻柔,像是怕惊扰了我甜蜜的梦。

然后,您拿起扇子轻轻地扇了起来,那充满爱意的风驱走了所有的燥热……我迷糊地睁开了眼。

是您在一个个闷热的夏夜为我一次次撑起清凉的羽翼,您就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爸爸,您知道吗?

每天,您总是早早地叫我起床,忙碌着给我收拾书包、做早饭,等我磨磨蹭蹭地洗漱完,就载我去学校。

每次,趴在您的背上,总是处于半蒙眬的睡态,双手紧紧地扣在您大大的、可爱的肚子上。每当这时候,您的大手总会握住我的小手。那一刻,您为我搭起了爱的桥梁。

学校到了,我飞快地跑开,待您离开的时候,我转身望着您的背影,眼角湿润了。

爸爸,您知道吗?在我心里,您就是我永远的守护神。

爸爸妈妈,你们为我操劳,双手变得粗糙,皱纹也爬上了脸颊,是啊,岁月无情。然而,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温馨舒适的家,爱,溢满了我们幸福的小家……

爱满家园。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书写(3分)如果你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没有涂改,就可以得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4分)

记得《窃读记》最后有一句话“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我也是一个像林海音一样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我也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 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lì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一头砸进书海,贪lán 地吸收精神的营养。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 里去那么惬意!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方格内。(2分)

A.鉴赏小心翼翼人生鼎沸花团锦簇肃然起敬Array B.诅咒众目睽睽不求深解截然不同花枝招展

C.枉然人迹罕至获益匪浅饥肠辘辘刹有介事

D.羞惭晃然大悟心旷神怡废寝忘食威风凛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4、文言诗文默写(9分)

(1)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3),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5)《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的句子是,

(6)《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回家团圆后剪烛西窗共话良宵情景的诗句是,

5、文学名着阅读(6分)

①《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与作者的关系+人名)、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1分)

②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1分)

③《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2分)

④《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以湘西为“文学原点”的乡土小说和散文的作者是谁

....?他1934年初创作

的哪部散文集

.....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2分)

6、综合性学习。(5分)

《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为了使刊物更贴近

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①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

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

②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

入选作品《寓意深刻,想象丰富——我读<伊索寓言>》

《猎人的见闻:屠格列夫笔下的俄国社会》

《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读<朝花夕拾>有感》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着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7、具体

..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8、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9、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2分)

11、阅读以下两则

......,谈谈你心目中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选文内容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论语》的温度(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着称的小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1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12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13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2、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1分)

13、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请用第⑨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14、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5、如果第○13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2分)

16、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忙”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2分)

17、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4分)

四、文言诗文阅读(14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8、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

19、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4分)

2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C.君与家君/期日中D.择其/善者而从之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人不堪.其忧()④三军可夺.帅()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五、作文(30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

????24、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3、C(A.否定不当,去掉“不要”。B.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5、③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④ 6、(1)示例:我们共同阅读,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抒写青春,拥抱文学的天空。(2)B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7、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上课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分析: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的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句子的结构上的作用要看句子所处的位置,句子的内容的作用要联系原段落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用。 8.动作;语言。分析:分析人物要考虑人物的描写方法 9.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上课时早已对每个学生知根知底。“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分析:问答题要把这个问题放回到原文中,找出具体对应的答案即可。 10.该句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饱含了林语堂对刻板考试制度的厌恶,表达了对学生遭遇的惋惜。分析:赏析语句题,先分析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句子所描写出的内容,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要结和原文的内容分析。(修辞1分,情感2分,语言表达1分,意近即可) 11.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深厚广博、诙谐幽默、卓然独立等等。分析:这道题根据分值情况至少要围绕三点作答,答题时要结和两方面的内容:名言的意思和本文的内容 (二)12、(1分)用身体体会(体验、接触)它,用心血(鲜血、血液)

检验它。(用身心来体悟它。)13、(2分)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1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论语》比作活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论语》给人朴素而温暖的感觉,赞美了《论语》具有永恒的价值。15、《论语》的道理既不很艰深,也不浅显。(意对即可)16、(2分)平易近人的形象。 17、内容上:概括了“我”阅读《论语》后的切身感受;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六、(一)18、答:吟余小立闲干外。19、(2分)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二)20、C 21、①吃②有人③掩饰,掩盖④一起22、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23、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增长知识和技能;不可不懂装懂。试题21分析:啖: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或:一词多义,这里指有人,有时指“有时”。去:一词多义,这里指去掉,有时指离开,或指距离。欲:想要,表示打算。试题23分析:北人不识菱,他应该问一问如何吃菱,但他怕别人笑话他没有见识,所以装作知道,吃了壳还说是为了去火,当被问起是否知道菱的生长问题时说成山上生长的,其实菱是水中生长的,因此弄出了笑话,告诉人们应该虚心求教,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就会贻笑大方。点评:解答此类习题,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文章要表现的是什么,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说出故事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五、作文(50分)

第四单元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殉.职(xùn)狭隘.(yì)热忱.(chén)鄙薄.(bó)

B. 纯粹.(cuì)干涸.(hé) 坍.塌(tān)酬.劳(chóu)

C. 灼.热(zhuó)滑稽.(jì)恍惚.(hū)抽噎.(yē)

D. 附和.(hé)呻.(shēn)吟晕眩.(xuàn)突兀.(wù)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麻木不仁拈轻怕重见异思迁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烘堂大笑参差不齐惊慌失挫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3.(2016·长沙)下列语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3分)??

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创新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

A ①②⑤ / ③⑥⑦⑧ / ④⑨/⑩?

B ③⑤ / ①②④⑥⑨ / ⑦⑧⑩??

C ①③⑤⑦ / ②④⑥⑧ / ⑨⑩

D ①②⑤⑥⑨ / ③⑦⑧ / ④⑩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着名的战士。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6.(2016·鄂州改编)综合性学习。(11分)

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4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着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4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5分)

10.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1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⑴。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⑵

12.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13.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4.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5. 对比的语句:

(2分)

好处:(1分)15.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6.结合选文谈谈在今天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分)

(三)(2016·兰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5分)

守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

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7.阅读文章第③~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4分)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