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 超融合平台POC测试报告

Nutanix 超融合平台POC测试报告
Nutanix 超融合平台POC测试报告

Nutanix 超融合平台POC测试报告

目录

目录 (2)

1前言 (4)

1.1测试背景 (4)

1.2测试目的 (4)

1.3测试环境 (4)

1.4测试项目汇总 (6)

1.5测试总结 (6)

2Nutanix开箱易用的快速部署和扩展 (8)

2.1使用Foundation快速部署vSphere&CVM (8)

2.2快速初始化配置 (9)

2.3Prism管理控制台界面易操作 (11)

2.4Prism Central多集群管理界面 (11)

2.5直观和丰富的报表功能 (11)

2.6快速备份和恢复 (12)

2.7演示CLI的易用性 (14)

2.8硬件远程维护 (15)

2.9其他Nutanix软件测试 (15)

2.10小结 (16)

3Nutanix超融合架构和传统SAN架构的性能对比测试 (17)

3.1虚拟机vMotion对比测试 (17)

3.2虚拟机Storage vMotion对比测试 (19)

3.3虚拟机模版部署对比测试 (19)

3.4小结 (19)

4Nutanix冗余测试 (20)

4.1CVM冗余测试 (20)

4.2电源冗余测试 (22)

4.3链路冗余测试 (23)

4.4节点冗余测试 (24)

4.5磁盘冗余测试 (26)

4.6小结 (26)

5压力测试 (27)

5.1Diagnostics 测试 (27)

5.2IOMeter对比测试 (28)

5.3小结 (30)

6横向扩展性测试 (31)

6.1小结 (35)

7Acropolis测试 (36)

7.1KVM中管理地址VLAN修改 (36)

7.2KVM中CVM地址VLAN修改 (36)

7.3迁移vSphere虚拟机到KVM (36)

7.4小结 (43)

8应用测试 (44)

8.1Loadrunner对比测试 (44)

8.2小结 (44)

9Nutanix常用功能点测试 (45)

9.1Cluster SAICMotor -- 显示配置集群管理地址 (45)

9.2Update Profile -- 更新用户信息 (45)

9.3Change Password -- 更改用户登录口令 (46)

9.4REST API Explorer -- 查询所有Rest API接口 (46)

9.5Download nCLI -- 下载nCLI (47)

9.6Download Cmdlets Installer -- 下载并安装windows Cmdlets工具包 (48)

9.7About Nutanix -- 查询Nutanix版本以及license信息 (49)

9.8Support Portal -- 打开技术支持中心网站 (50)

9.9Help -- 打开文档中心网站 (50)

9.10Health Tutorial -- 集群健康检查功能演示 (51)

9.11Nutanix Next Community -- 打开Nutanix社区网站 (51)

9.12Licensing -- 更新集群License (52)

9.13Authentication Configuration -- 添加AD域管理验证 (53)

9.14Role Mapping (53)

9.15Create User -- 创建用户 (54)

9.16SMTP Server -- 配置邮件服务器地址 (55)

9.17Alert Email Configuration -- 配置告警邮件 (55)

9.18Alert Policies -- 告警策略配置 (56)

9.19Filesystem Whitelists -- 文件系统白名单 (57)

9.20Upgrade Software (57)

9.21Welcome Banner -- 自定义欢迎信息或者免责声明等 (59)

9.22Name Server -- 配置Nutanix的DNS服务器地址 (59)

9.23Management Servers -- 制定vSphere管理地址URL (60)

9.24NTP Servers -- 配置NTP服务器 (60)

9.25小结 (60)

1前言

1.1测试背景

<公司介绍>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在新一代的信息化建设中,具备横向扩展、快速部署、易管理等特征的解决方案逐渐成为标准,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步推广,虚拟化环境下传统集中存储架构被越来越多地诟病,超融合架构越来越多地成为虚拟化环境中的首选基础架构。由于其横向扩展、快速部署、易管理、节省机柜空间和耗电等,已在制造、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的数据中心领域得到部署和应用。

Nutanix作为业界最为领先的超融合虚拟化平台厂商,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稳定的支撑起众多企业的虚拟化环境。

1.2测试目的

此次测试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验证Nutanix的节点能承载的IO负载;

●验证Nutanix融合架构上虚拟化软件功能验证;

●验证Nutanix融合架构的可靠性

●验证在Nutanix节点上运行用户应用的性能表现。

1.3测试环境

Nutanix 融合虚拟化平台配置:

节点安装vSphere 5.5 Update2

NOS版本:4.0.1.2

网络拓扑及地址信息:

每个节点有2个万兆端口,连接1台万兆交换机,并且使用trunk口上联到用户测试环境。每个节点IPMI连接一台千兆交换机,并上连到测试环境中带外管理的VLAN端口,地址信息如下:

虚拟化环境用户名口令:

1.4测试项目汇总

本POC详细涵盖性能对比、压力测试、扩展性测试、冗余测试、功能测试等多项测试点和功能项,以验证Nutanix平台可靠性、易用性及优于传统架构的性能和扩展性。

1.5测试总结

性能

?3节点集群可提供78936/54078的读/写IOPS,提供2749 MBps/1164 MBps的读/写带

宽,由于每个节点标配有SSD磁盘,因此可以提供极高的IOPS,满足应用苛刻的IO

要求

?在典型虚拟化读写场景下(读写混合),Nutanix的优势明显,性能可以到到VNX5500

的5倍左右;

?在IO操作密集型应用场景中,Nutanix分布式架构提供比传统架构更高的吞吐能力,

并且Nutanix架构的横向扩展能力不会出现传统集中存储的性能瓶颈;

?在loadrunner压力测试工具模拟用户登录场景的操作,Nutanix平台系统响应速度

高于传统SAN架构,由于该操作并不是IO密集型,因此Nutanix优势并不明显 横向扩展性

?Nutanix架构具有性能的横向扩展能力。在每个节点上分别运行VM进行IOPS测试,

测试了1个节点、2个节点、3个节点、4个节点获取到的IOPS性能数据呈线性上升

趋势。

冗余性测试

?在Nutanix架构中所有硬件均不存在单点故障,冗余测试包括CVM故障、单个节点

故障、单个磁盘故障、单个电源故障、单链路故障等操作,均对业务没有影响,

系统可以保证在发生单点失效时仍然可用。

可管理性

?Nutanix快速部署的特性,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节点初始化和配置工作,用户随即

可以开始部署虚拟机;

?统一的Prism管理界面允许用户在单个界面中管理所有基础架构硬件和虚拟机,并

且可以监控包括CPU、内存、磁盘空间、IOPS、吞吐带宽、读写延迟等多项指标,

并且可以和传统监控软件进行有效集成,不会额外增加用户监控复杂度;

?Prism自带的Health Check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和发现故障,简化用户的日常运维管

?Prism作为统一的管理接口可以在线升级vSphere和NOS、告警管理、用户管理等日

常操作

?针对性能数据可以方便的通过Prism界面进行报表展示,灵活的监控项定义是的报

表功能更具适用性,同时可以导出报表数据供详细分析使用。

?基于存储的快照技术,通过简单易用的备份和恢复界面可以让用户快速针对每个

虚拟机设置备份策略,并且粒度达到1小时,并且不影响虚拟机性能,同时快照可

以发送到远程站点实现数据中心容灾;

?Nutanix更提供命令行接口和预定义Windows Cmdlets脚本,供高级用户开发自动

化脚本以实现自动化运维操作

?Nutanix提供的REST API接口可以方便的与其他监控系统进行整合,简化运维人员

日常运维成本。Nutanix也提供SCOM整合的监控管理工具包,便于用户将与现有

Microsoft SCOM监控平台进行对接

2Nutanix开箱易用的快速部署和扩展

2.1使用Foundation快速部署vSphere&CVM

2.2快速初始化配置

通过IPv6发现节点

配置IPv4地址

登陆到Prism管理界面创建Storage Pool

创建Container,并挂在到所有节点

2.3Prism管理控制台界面易操作

Nutanix自带的管理控制台Prism,不仅可以提供所有服务器、存储等基础架构硬件的管理,还可以管理所有虚拟机,完成虚拟机的日常监控维护。使用方便,用户不在需要在多个管理界面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实现统一管理,降低日常管理维护成本。

2.4Prism Central多集群管理界面

Nutanix有Prism Central可以同时管理多个集群,并汇总各集群的统计和监控信息,便于在单一界面中快速定位发现存在故障的集群。

2.5直观和丰富的报表功能

可对监控指标项进行报表展示,并且可将不同节点的同一监控项在一个报表界面中呈现,如下图:

也可以在同一个界面中呈现同一节点的不同监控项。

2.6快速备份和恢复

从Prism 界面进入Data Protection页面,创建Protection Domain;选择要保护的虚拟机,并添加到右侧保护列表中。

创建调度计划,每个小时执行一次快照,保留最新的多份快照数据。

2.7演示CLI的易用性

在命令行界面CLI中集群状态

Ncli命令行界面

2.8硬件远程维护

设备可远程控制开、关机及重启

断电来电之后,设备可自动启动。

2.9其他Nutanix软件测试

压缩

重复数据删除

2.10小结

Nutanix产品融合计算与存储,管理运维简单,数据集中存储安全、快速部署、扩展方便,具有高可用性,减碳节能。

Nutanix快速部署的特性,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节点初始化和配置工作,用户随即可以开始部署虚拟机;

统一的Prism管理界面允许用户在单个界面中管理所有服务器、存储等基础架构硬件和所有虚拟机,实现日常性能监控和维护操作。并且Prism自带的Health Check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和发现故障,简化用户的日常运维管理;

基于存储的快照技术,通过简单易用的备份和恢复界面可以让用户快速针对每个虚拟机设置备份策略,并且粒度达到1小时,并且不影响虚拟机性能,同时快照可以发送到远程站点实现数据中心容灾;

Nutanix集群管理所有基础架构硬件和虚拟机,并且可以监控包括CPU、内存、磁盘空间、IOPS、吞吐带宽、读写延迟等多项指标,并且可以和传统监控软件进行有效集成,不会额外增加用户监控复杂度;

针对性能数据可以方便的通过Prism界面进行报表展示,灵活的监控项定义是的报表功能更具适用性,同时可以导出报表数据供详细分析使用。

3Nutanix超融合架构和传统SAN架构的性能对比测试3.1虚拟机vMotion对比测试

测试数据:

测试截图:

测试结论:

Nutanix平台日常vMotion操作比现有环境更快

3.2虚拟机Storage vMotion对比测试

测试数据:

测试结论:

●Storage vMotion是一个对于存储IO吞吐要求非常高的操作,Nutanix平台比传统EMC

架构提供更高的IO吞吐能力

3.3虚拟机模版部署对比测试

测试数据:

测试结论:

●从模板部署虚拟机是一个IO密集型操作,并且需要存储能提供VAAI能力以便于快速将

该操作offload到存储设备执行。Nutanix平台比传统EMC架构提供更高的IO吞吐能力

3.4小结

●在IO操作密集型应用场景中,Nutanix分布式架构提供比传统架构更高的吞吐能力,并

且Nutanix架构的横向扩展能力不会出现传统集中存储的性能瓶颈;

4Nutanix冗余测试

4.1CVM冗余测试

测试描述:

每个节点上的CVM虚拟机负责本节点上其他虚拟机的IO操作,当CVM节点故障时,节点上所有其他虚拟机的IO操作将自动重定向到另一个节点的CVM上,保证虚拟机正常运行。

测试截图:

手机APP测试报告模板

手机APP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测试概述 (1) 1.1. 编写目的 (1) 1.2. 测试范围 (1) 2. 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1) 2.1. 测试类型 (1) 2.2. 测试环境与配置 (3) 2.3. 测试人员 (3) 2.4. 测试问题总结 (3) 3. 测试总结 (4) 3.0.程序流程 图 (3)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4) 3.2. 安全测试 (6) 3.2.1. 软件权限 (7) 3.2.2.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7) 3.2.2. 数据安全性 (8) 3.2.3. 通讯安全性 (9) 3.2.4. 人机接口安全性 (10) 3.3. 安装、卸载测试 (11) 3.3.1. 安装 (11)

3.3.2. 卸载 (11) 3.4. UI测试 (12) 3.4.1. 导航测试 (12) 3.4.2. 图形测试 (12) 3.4.3. 内容测试 (13) 3.5. 功能测试 (13) 3.5.1. 运行 (13) 3.5.2. 注册 (13) 3.5.3. 登录 (14) 3.5.4. 注销 (14) 3.5.5. 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5) 3.5.6. 免登入 (15) 3.5.7. 数据更新 (16) 3.5.8. 离线浏览 (16) 3.5.9. APP更新 (17) 3.5.10. 时间测试 (17) 3.5.11. 性能测试 (17) 3.5.12. 交叉性事件测试 (17) 3.6. 兼容测试 (18) 3.7. 用户体验测试 (19) 4. 测试结果 (19) 软件缺

陷 (15)

1.测试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招标手机APP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情况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已达到用户预期的功能目标,并对测试质量进行分析。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阅读。 1.2.测试范围 测试主要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相应的文档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用户界面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等,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由开发人员来执行。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我的项目、推荐项目订阅、软件设置、我的收藏、消息中心,借阅同步等。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1.测试类型

系统集成方案

系统集成实施方案 2.1 工程进度安排 通过对工程进行评估,对工期要求进行分析,对可用资源以及的分布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步骤和施工路线,做到环环相扣,对于互不相关的工作过程,尽量保证工作可以同时进行。 对于淄博惠通的施工队伍来说,合理工程进度(特别是现场施工的工程进度)尤其重要.本次项目实施计划由公司的系统集成部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在本项目实施结束后的技术维护,已大大缩短对故障处理的响应时间 整个工程的实施共分为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内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设备系统采购、IP地址与VLAN的划分、设备验收记录表格的制定等。 第二阶段:工程实施阶段,阶段的主要工作时设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验收。 第三阶段:系统是运行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的测试和验收,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估等。 第四阶段:系统维护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工程施工控制 淄博惠通的工程实施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确任(用户确任)------工程施工------工程自检过程------工程初步完成确任(用户初步确任)-----工程补缺------工程完工(项目验收竣工)-----工程服务(售后服务) 2.2.1 工程合同签订 工程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工程实施的开始,公司一旦与用户签订合同,就可以开始调动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工程实施的准备和设计阶段。 2.2.2 工程人员组织结构确立 合同签订后,针对工程的特点,确立工程实施的队伍和组织结构。 针对工程特点,淄博惠通采用如下的组织结构: 淄博惠通公司将为市图书馆工程项目组建一个工程实施支持小组,其中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咨询人员、技术工程师。淄博惠通公司将负责现场的设备安装工作,并将对设备安装质量和工作进程进行技术指导及监督,并付全面的责任。淄博惠通公司的技术工程是将完成所有与设备现场安装有关的技术工作诸如:技术资料准备、网络测试、现场安装和验收测试。 2.2.3 施工人员分工

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测定及固化实验

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测定及固化实验 1. 实验目的 掌握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测定方法及计算,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 2. 实验原理 2-3、2-4 以上多官能团体系单体进行缩聚时,先形成可溶可熔的线型或支链低分子树脂,反应如继续进行,形成体型结构,成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体型聚合物由交联将许多低分子以化学键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具有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能的优点。 体型缩聚也遵循缩聚反应的一般规律,具有“逐步”的特性。 以2-3,2-4官能度体系的缩聚反应如酚醛、醇酸树脂等在树脂合成阶段,反应程度应严格控制在凝胶点以下。 以 2-2官能度为原料的缩聚反应先形成低分子线型树脂(即结构预聚物),分子量约数百到数千,在成型或应用时,再加入固化剂或催化剂交联成体型结构。属于这类的有环氧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等。 环氧树脂是环氧氯丙烷和二羟基二苯基丙烷(双酚 A )在氢氧化钠( NaOH )的催化作用下不断地进行开环、闭环得到的线型树脂。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 n 一般在0 ~ 12之间,分子量相当于340~3800,n=0 时为淡黄色粘滞液体, n≥2时则为固体。n 值的大小由原料配比(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 的摩尔比)、温度条件、氢氧化钠的浓度和加料次序来控制。 环氧树脂粘结力强,耐腐蚀、耐溶剂、抗冲性能和电性能良好,广泛用于粘结剂、涂料、复合材料等。环氧树脂分子中的环氧端基和羟基都可以成为进一步交联的基团,胺类和酸酐是使其交联的固化剂。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伯胺类含有活泼氢原子,可使环氧基直接开环,属于室温固化剂。酐类(如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作固化剂时,因其活性较低,须在较高的温度(150~160℃)下固化。 3.环氧值的测定方法 环氧值是指每 100g 树脂中含环氧基的当量数,它是环氧树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计算固化剂用量的依据。分子量愈高,环氧值就相应降低,一般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在0.48~0.57之间。 分子量小于 1500 的环氧树脂,其环氧值测定用盐酸 ── 丙酮法,反应式为:HC CH 2 +HCl actone H C CH 2Cl OH 称0.5g 树脂,称量准确到千分之一于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20毫升丙酮盐酸溶液,(盐酸-丙酮溶液配制:将2ml 浓盐酸溶于80ml 丙酮中,均匀混合即成 (现配现用) 。)微微用水浴加热,摇匀后放置暗处,静止30分钟冷却后用0.1N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1滴),并作一空白试验。 环氧值 ( 当量 /100g 树脂 )E 按下式计算:

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

. 文档编号:CIECC-EP-TP-0B3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V1.0( 版本号)]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年9 月9 日]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China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Center

变更历史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审核批准2010-09-09 1.0 首次建立项目测试报告(标准版)模 文建东 板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0 [V1.0( 版本号)] 0 [2010 年9 月9 日] (1) 第1 章简介 (5) 1.1 目的 (5) 1.2 范围 (5) 1.3 名词解释 (5) 1.4 参考资料 (5) 第2 章测试简介 (6) 2.1 测试日期 (6) 2.2 测试地点 (6) 2.3 人员 (6) 2.4 测试环境 (6) 2.5 数据库 (7) 2.6 测试项 (7) 第3 章测试结果与分析 (7) 3.1 对问题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7) 3.2 遗留问题列表 (10) 第4 章简要总结测试的结果 (10) 第5 章各测试类型测试结论 (11)

5.1 功能测试 (12) 5.2 用户界面测试 (12) 5.3 性能测试 (12) 5.4 配置测试 (12) 5.5 安全性测试 (12) 5.6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13) 5.7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13) 5.8 业务周期测试 (13) 5.9 可靠性测试 (13) 5.10 病毒测试 (13) 5.11 文档测试 (13) 第6 章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4) 第7 章建议的措施 (14) 第8 章追踪记录表格 (14) 8.1 需求—用例对应表(测试覆盖) (14) 8.2 用例—需求对应表(需求覆盖) (14)

环氧树脂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环氧树脂制品的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氧树脂巴柯尔硬度的试样要求、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环氧树脂制品的巴柯尔硬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 试验原理 巴柯尔硬度试验原理是以特定压头在标准载荷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压入试样,以压入的深浅来表征试样的硬度。 4 试验仪器 HBa-1型巴柯尔硬度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巴柯尔硬度计结构示意图 1——指示表; 2——主轴; 3——载荷调整螺丝; 4——载荷调整弹簧; 5——机壳; 6——满度调整螺丝; 7——锁紧螺母; 8——压头; 9——撑脚。 5 试样要求

5.1 试样上下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缺陷及机械损伤。 5.2 试样厚度不小于1.5mm。试样大小应满足任一压点到试样边缘以及压点与压点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3mm。试样尺寸测量精确到0.01mm。 5.3试样如有需要可进行机加工,加工后的试样应在适宜的条件下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6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满足GB/T 1446。 7仪器校准 7.1 满刻度校准 7.1.1检查指示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在一格以内可不予调整。 7.1.2将硬度计放在平板玻璃上,加压于机壳上,使压头被迫全部退回到满度调整螺丝孔内,此时表头读数应为100,即满刻度。 7.1.3若检查满度不是100,须进行调整。 a)打开机壳; b)松开下部的锁紧螺母; c)旋动满度调整螺丝,直至满度符合100为止。 7.2 示值校准 7.2.1经满刻度校准后,测试硬度计附带的两块高、低标准硬度片测得的读数应在硬度片标准值的范围内。 注:硬度片必须使用刻有标准值的一面。 7.2.2若测量值与标准值不符,可旋动带有十字槽的载荷调整螺丝。 7.2.3示值调好后不必重新检验满刻度偏差。 7.3 更换压头 7.3.1对于压头折断或损坏的硬度计,必须更换压头。 7.3.2更换压头后,硬度计必须重新进行满刻度和示值校准。 8 试验步骤 7.2.1 试验前应先将试样在试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放置24h。 7.2.2观察试样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缺陷及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存在问题应当终止试验,重新取样。 7.2.3用标准硬度片对仪器进行校准(具体见7)。 7.2.4将试样放置在坚硬稳固的支撑面上,曲面试样应注意防止由于测试压力可能造成的弯曲和变形。 7.2.5将压头套筒垂直置于试样被测表面上,撑脚置于同一表面或者有相同高度的其他固体材料上。 7.2.6用手握住硬度计机壳,迅速向下均匀施加压力,直至刻度盘的读数达最大值,记录该数值。 注:当压头和被测表面接触时应避免滑动和摩擦,试验力应保持3~5s后再进行读数。 7.2.7试验结束后应观察试样背面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如有变形重新取样再进行试验。 7.2.8巴柯尔硬测试次数见表1。

测试报告模板

产品名称Product name 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 秘密 产品版本Product version Total 10pages 共10页 XX测试报告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yyyy-mm-dd Reviewed by 评审Date 日期 yyyy-mm-dd Approved by 批准 Date 日期 yyyy-mm-dd **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Date 日期Revision Version 修订版本 CR ID CR号 Section Number 修改章节 Change Description 修改描述 Author 作者 2009-02-09 1.00 initial 初稿完成Name+ID 作者名+工号 yyyy-mm-dd 1.01 xxx x.x.x; y.y.y revsed xxx 修改XXX Xxx Xxx ... Name+ID 作者名+工号 xxx x.x.x; y.y.y revised xxx 修改XXX Xxx Xxx ... Name+ID 作者名+工号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1概述 (6) 2测试版本及配套版本 (6) 3环境描述 (6) 4主要结论和关键风险 (6) 4.1测试结论 (6) 4.2关键风险 (7) 5测试对象质量评估 (7) 5.1缺陷统计 (7) 5.2缺陷分析 (7) 6测试过程评估 (7) 6.1测试设计评估 (7) 6.2测试执行评估 (8) 6.2.1测试执行统计数据 (8) 6.2.2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统计数据 (9) 7附件 (9) 7.1附件1:遗留问题报告 (9) 7.1.1遗留问题统计 (9) 7.1.2遗留问题列表 (10)

最新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XX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特灵达新时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写目的 (2)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1术语、定义 (2) 2.2缩略语 (2) 3测试任务描述 (2) 4测试环境 (2) 4.1测试环境描述 (2) 4.1.1硬件环境描述 (2) 4.1.2软件环境描述 (2) 4.2测试环境比较 (2) 5故障描述 (2) 5.1××××测试模块 (2) 5.2××××测试模块 (4) 6测试结果分析 (4) 6.1××××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6.2总体测试结果分析 (4) 6.3测试结论 (4) 7测试总结 (4) 8参考资料 (5) 9附录:测试现场记录 (5)

1编写目的 < 提示:编写者可以照抄下列语句,说明《软件测试报告》的编写目的,也可以适当修改。> “编写本《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给软件的评价提供依据。”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定义 <要求:逐项列出本文中用到的难以理解或可能引起混淆的术语及其定义。> 2.2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要求:逐项列出本文中用到的缩略语及其原文和汉语含义。> 3测试任务描述 <要求:简要描述本次测试的测试模块,各测试模块包含的测试任务,包括测试任务的名称、测试任务的目的和内容。> 4测试环境 4.1测试环境描述 4.1.1硬件环境描述 < 要求: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硬件环境,主要指硬件设备的配置关系。如,采用了哪些硬件设备,各硬件之间是怎么搭配的。> 4.1.2软件环境描述 <要求: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软件环境,如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的版本、维护台版本和软件工具,以及各软件版本之间的配置关系。> 4.2测试环境比较 <要求: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如局方的运行环境)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将给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 5故障描述 5.1××××测试模块 <要求:根据《软件测试方案》中划分的模块,针对每个模块以表格的方式描述测试中出现的故障。以下的表格仅作为参考,其中第一个表指的是该模块中采用的功能测试方法的测试故障描述,第二个表采用走读等代码级测试方法的软件错误描述。> 表x:故障一览表(对于功能性测试,若无功能性测试则此表不用):

环氧树脂开题报告-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邻苯二甲酸二缩水型环氧树脂的合成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环氧树脂通常是在呈液态状态下使用的,经常温或加热进行固化,达到最终的使用目的,作为一种液态体系的环氧树脂具有在固化反应过程中收缩率小,其固化物的粘接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以及机械性能优良的特点,是热固性树脂中应用量最大的一个品种。缺点是耐候性和韧性差,限制了它的使用。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能, 是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基体之一[ 1~ 4]。环氧树脂按化学结构可大致分为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类、脂环族环氧树脂环氧化烯烃类,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环氧树脂(如海因环氧树脂,酰亚胺环氧树脂等),含无机元素等的其他环氧树脂,(如有机硅环氧树脂以及有机钛环氧树脂等)。其中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品种很多,但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和四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及六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极性较强的缩水甘油酯键,除含有环氧树脂的通性以外,还具有粘度小、工艺性好、反应活性大、相容性好、粘接强度高、电绝缘性好,良好的耐超低温性、表面光泽度及透光性、耐候性好等特性。可制成性能优良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光固化性和厌氧粘结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稀释剂[5-10]。邻苯二甲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它是制造增塑剂、聚脂树脂和醇酸树酯的主要原料,还可用于生产医药、染料中间体、涂料、农药、糖精等产品的生产[11]。以苯酐为原料合成的环氧树脂已有一些报道[12-15] 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品种较多,但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和四氢邻苯二甲缩水甘油酯及六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这类环氧树脂的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强的缩水甘油酯键,因此与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相比较,其反应活性大,粘接强度高,可由胺类,酸酐类及咪唑类固化剂固化。 (1)粘度小,工艺性好。如711环氧树脂的黏度仅为E-51环氧树脂黏度的1/30-1/20因而工艺性好,可用于浇注,包封,也可用作活性稀释剂。 (2)反应活性大。可用三乙烯四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六氢苯酐为固化剂时凝胶时间只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一半左右。 (3)与其它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好,可改进普通环氧树脂的性能。 (4)粘接性强多高,如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S -508)比双酚A缩水甘油醚(E-828)的剪切强度(Fe-Fe)高出约50%左右,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好。

系统集成测试(SIT)报告

系统集成测试(SIT)报告 1.功能性测试报告.......................................................................................................................... 1.1网络监管功能测试 ................................................................................................................... 1.2主机监管功能测试 ................................................................................................................... 1.3存储设备监管功能测试 ........................................................................................................... 1.4通用软件监管功能测试 ........................................................................................................... 1.5应用响应监测 ........................................................................................................................... 1.6虚拟化环境的监测 ................................................................................................................... 1.7集中事件处理 ........................................................................................................................... 1.8业务关联分析 ........................................................................................................................... 1.9综合展现 ................................................................................................................................... 1.10IT合署监管系统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功能测试........................................................................ 1.11系统授权认证 ........................................................................................................................... 2.性能测试报告.............................................................................................................................. 2.1网络设备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2.2主机系统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2.3业务服务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2.4存储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 2.5虚拟化环境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2.6事件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 2.7资源基础信息管理页面加载效率............................................................................................ 2.8知识库调用及维护页面加载效率............................................................................................ 2.9报表生成效率 ........................................................................................................................... 2.10报表导出效率 ...........................................................................................................................

环氧树脂配置讲义

校讲义 《水声换能器设计与制作工艺》 实验指导书 水声工程学院 王文芝

目录 1.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1) 2.实验二环氧树脂粘结与灌封工艺实验 (4) 3.实验三薄壁圆管换能器的制作 (6) 4.实验四复合棒换能器的制作 (10) 5.实验五聚氨酯橡胶的灌封工艺 (13) 6.实验六薄圆片径向振动换能器的制作 (15) 7.实验七薄长片长度振动换能器的设计与制作 (18) 8.实验八水声换能器电声性能参数测量实验 (20) 9.实验九氯丁橡胶硫化工艺实验 (26) 10.实验十超声应用实验 (27)

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掌握压电瓷材料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了解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容: 1.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 2.用“谐振-反谐振”法测试PZT-4、PZT-5的主要参数; 3.电容电桥测量T C ,δtg ; 4.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 5.用ZJ-3A 型准静态33d 测量仪测量各元件的33d 值。 三、实验仪器: 信号源 GFG ——8250A 一台 毫伏表 DF2175 二台 π型网络转接器 自制 一个 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 NW1232 一台 准静态33d 测量仪 ZJ-3A 一台 电容电桥 一台 四、实验原理:通过“谐振-反谐振”方法,测试压电瓷材料的串联谐振频率s f 、并联谐振频率1s p f f 及等,计算出各主要参数。 实验仪器:

五、仪器连接: 六:实验方法: 1.按图连接好仪器。 2.打开仪器开关,将样品夹到夹持架两顶尖处,注意夹持力要尽量小,以样品不掉下来即可,夹持点应选在样品的中心处。 3.调节输入电压,测量薄圆片和薄长条片材料时,使V=1V ,测量长圆柱试样时,使V=3V 。 4.调节信号频率,按测量参数的需要测出试样的1,,m n m f f f ,测量1,m m f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2T R ,测量n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3T R ,注意观察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峰值时,此时的信号频率即为m f ,继续调节输入信号频率,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谷值时,此时频率为n f ,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二个峰值时,此时的输入信号频率为1m f 。 5.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时,选扫频方式为“线性”,检波方式为“线性”,调节扫频宽度可观测到频率特性曲线,再将扫频方式改为“手动”,可在相应位置测出1,,m n m f f f 。 6.ZJ-3A 静态33d 测量仪使用方法见附页。 七、实验步骤: 1、用薄圆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δεσtg k T p ,,,33 2、用薄长方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3111 31),(,d Y S k E

环氧树脂固化剂认可规范

1、目的 制定环氧树脂、固化剂认可规范,使环氧树脂、固化剂在认可过程中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用到的所有环氧树脂、固化剂。 3、职责 参照《材料认可程序》执行。 4、定义 环氧树脂:指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良的粘性强度,介电性能好,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好等特点。剂:能使环氧树脂发挥特性的一种化学溶剂。化固5、料商送样数量及所附资料要求: 5.1认可数量规定: 5.1.1封灌型送样要求:环氧树脂8公斤、固化剂2公斤。 5.1.2涂覆型送样要求:环氧树脂、固化剂各5公斤。 5.2须附资料要求: 5.2.1样品规格书需提供资料三份 5.2.2环保证书需提供资料一份 5.2.3材料成份表需提供资料一份 5.2.4安规证书需提供资料一份 5.2.5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需提供资料一份 6、环氧树脂、固化剂检验项目规定: 6.1资料及样品数量核对; 6.2环保及安规证书核对; 6.3环氧树脂、固化剂来样外观检查; 6.4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后的性能检查; 6.5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后硬度检测; 6.6环氧树脂、固化剂阻燃性试验; 6.7低温储存试验; 6.8环氧树脂、固化剂垂直燃烧试验。 注:以上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另CALL板单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认可时按CALL板单进行检验。 7、环氧树脂、固化剂检验细则规定: 7.1确认来料:根据CALL板单确定来料样品是否与CALL板单要求相符。 7.2确认资料:所附资料须齐全,并能与来料样品相符,相关证书可根据证书编号在网上查询,以验证证书真伪。 7.3确认样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按公司环保要求进行确认。 7.4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前外观检查<目视> 7.4.1封灌型:环氧树脂为黑色,固化剂为琥珀色。 7.4.2涂覆型:环氧树脂为透明色,固化剂为琥珀色。 7.5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后的性能检查: 7.5.1封灌型环氧树脂试验: 7.5.1.1试验产品<用环形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进行试验> 7.5.1.2试验数量:20PCS。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系统项目 性能测试报告 ―――――――――――――――――――― XXX部 XXXXXXXX XXXX有限公司

修订控制页

目录 1.测试目的 (4) 2.测试地点 (4) 3.测试环境 (4) 3.1.服务器、客户端环境 (4) 3.2.测试工具 (5) 4.测试规模及限制 (5) 5.测试过程说明 (5) 5.1.测试模型 (5) 5.2.测试案例 (6) 5.3.测试场景 (6) 6.测试结果 (7) 6.1.平均响应时间 (7) 6.2.差错率统计 (9) 6.3.主机系统资源消耗 (10) 7.性能测试总结 (10) 8.大数据量业务测试数据 (11) 8.1.测试参数 (11) 8.2.测试结果 (11)

1.测试目的 本报告是针对XXX系统的功能完整性、高可靠性的集群、系统容量等多方面而进行的。其目的主要是验证系统架构设计决策的正确性,检验架构设计是否有能力承受高并发登录系统进行交易和大数据量的批量处理业务,根据用户提出的业务需求组织利用典型业务来验证XXX系统是否能够适应,发现现有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性能方面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尽可能降低后续工作风险,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主要测试目标如下: 1、获得XXX系统的性能表现,为系统上线提供依据。 2、考查XXX系统的并发性和效率情况,为代码优化提供指导。 3、获得系统性能较优的参数配置,为XXX系统调优提供依据。 4、获得XXX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主机资源消耗情况,为硬件配置提供依据。 2.测试地点 ××。 3.测试环境 3.1.服务器、客户端环境 本次测试的服务器环境为XXX系统的生产主机,客户环境为1台P4 1.6G 的便携式笔记本。 本次测试使用的设备清单如下: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圣马一单式订单管理 软件测试报告 一、测试环境 1.服务器: 笔记本电脑,配置:酷睿2,内存2G; 2.程序: 订单管理最新程序,自动更新操作; 3.数据: 圣马正式帐套数据,并执行相关SQL; 4.测试用户: 岗位:业务员用户编号:1111 岗位:车间主任1 用户编号:2222 岗位:车间主任2 用户编号:3333 岗位:车间主任3 用户编号:4444 岗位:PMC部长用户编号:5555 二、测试描述 1.综合订单维护 1)业务员维护综合订单,配置BOM; 存在问题:综合订单“交货期”,能否在表头维护,表体自动复制;体现一单式思想,一个订单一个交期; 紧急程度:*** 2)自动生成销售订单; 存在问题:销售订单表体产品默认为“预留库存”,无法提交保存;不知这预留库存,是出于什么考虑? 紧急程度:** 2.订单变更 1)综合订单变更后没有标记; 2)需要将变更前信息与变更后信息在同一个界面中显示;并提供变更相关查询;

3)变更后没有提醒销售订单变更; 紧急程度:***** 3.综合订单管理 1)综合订单管理界面表头筛选栏,右击帮助信息不准确,且报错; 紧急程度:** 截图: 2)综合订单管理界面“一单式”不明显,表体部分都是订单的分录; 界面上,仅显示销售物料不能对单个产品进行刷新;建议用双击进行 查看零部件物料; 紧急程度:* 3)无法实现注塑派工功能 紧急程度:***** 4)无法实现注塑车间主任权限控制; 先看到订单,然后看到具体的注塑零部件,并直接进行派工; 紧急程度:***** 5)生产领料无需进行库存余额判断,限制太死,只要将BOM中零部件,分半成品和外购件不同的仓库进行生成领料单; 紧急程度:*** 6)生产任务转移无法实现,建议增加一个任务转移功能,区别于订单变更,独立功能,将装配任务、注塑任务的资源通过转移功能进行 调整,然后通过资源权限控制; 紧急程度:****** 7)综合订单资源取数不准,生产工艺中资源为圣马装配车间,显示的是雪豹装配车间,这样影响装配权限的控制; 紧急程度:****** 8)班组长无法查看派工后信息; 紧急程度:****** 9)生产日报优化,设置表头,填写车间班组信息后,维护自己资源下的完工信息,简单方便;(目前是每条完工信息都得填写车间、班组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太原市治超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版本:0.1 日期:2012年07月 修订记录

文档

太原项目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目录 1.文档说明 (4) 1.1.文档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参考资料 (4) 2.项目概述 (5) 2.1.背景 (5) 2.2.项目工作范围 (5) 2.3.项目目标 (5) 2.4.阶段划分 (6) 2.5.项目部署情况 (7) 2.5.1.系统拓扑结构 (7) 3.验收概述 (8) 3.1.验收条件 (8) 3.2.验收总体内容 (8) 3.3.验收方法概述 (8) 4.验收计划 (9) 4.1.人员及角色 (9) 4.2.验收流程 (9) 4.3.任务安排 (9)

5.验收内容 (10) 5.1.集成验收 (10) 5.1.1.设备测试 (10) 5.1.2.网络测试 (13) 5.1.3.操作系统的测试 (14) 5.1.4.其他测试 (14) 5.2.相关文档验收 (15) 6.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16) 7.系统测试表格 (17) 7.1计算机网络系统 (18) 7.1.1核心交换机测试 (18) 7.1.2接入交换机测试 (19) 7.1.3路由器测试 (20) 7.1.4防火墙测试 (21) 7.1.5防病毒网关检测 (23) 7.1.6 服务器测试 (24) 7.1.7操作主机测试 (25) 7.1.8存储设备测试 (26) 7.1.9扫描仪、传真机、打印机测试 (27) 7.1.10机柜测试 (28) 7.2大屏及视频会议系统 (29) 7.2.1DLP屏幕测试 (29) 7.2.2RGB矩阵测试 (31) 7.2.3视频矩阵测试 (32) 7.2.4扩声系统测试 (33) 7.2.5视频会议系统测试 (35)

项目测试报告模板

大规模多终端网络视频全流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测试报告 一、检测概述 受鉴定委员会委托, 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组于2010年5月8日对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联合完成的“大规模多终端网络视频全流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研究成果――基于容的视频检索系统v2.0、方正天骄网络视音频发布系统v4.0、方正精睿新媒体发布系统v2.0,进行了测试。 二、被测系统介绍 1 基于容的视频检索系统v2.0,其软件模块包括: ●镜头分割和关键帧提取; ●广告片段检索; ●镜头检索; ●台标检索。 硬件平台包括: ●高性能PC机 软件平台包括: ●操作系统:Windows XP+SP3 ●数据库:MYSQL 5.0 ●Web服务器软件:Apache 2.0

●客户端浏览器:IE6.0 2 方正天骄网络视音频发布系统v4.0,其软件模块包括: ●视频快编软件 ●实时流生成 ●实时流控制转发 ●实时流收录 ●实时流监控 ●嘉宾访谈 硬件平台包括: ●快编工作站 ●实时流生成服务器 ●实时流控制转发服务器 ●实时流收录服务器 ●实时流监控服务器 ●嘉宾访谈服务器 软件平台包括: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SP2 ●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3 方正精睿新媒体发布系统v2.0,其软件模块包括: ●中心管理程序

●编单程序 ●基于Web管理发布 ●模板制作程序 ●播放程序 ●进程保护程序 ●播放配置部署程序 硬件平台包括: ●管理工作站 ●中间层混合控制机 ●播放终端 ●Web、文件、数据库服务器 ●移动工作站 软件平台包括: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SP2,Windows XP+SP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播放终端:Windows XP+SP3 三、测试容 1 基于容的视频检索系统v2.0 测试小组对基于容的视频检索系统的功能模块衔接、软件功能、用户界面、用户文档、病毒检查、中文符合性、安全可靠性等软件性能分别进行了抽查,现分述如下:

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 设计维护记录 (3) 1.1版本信息 (3) 1.2修订历史 (3) 1.3审批签字 (3) 2 概述 (4) 2.1项目概述 (4) 2.2文档目的 (4) 2.3参考文档 (4) 3. 测试情况总结 (4) 3.1环境配置及工具 (4) 3.2测试执行情况报告 (5) 3.3缺陷状态统计 (7) 3.4缺陷类别统计 (8) 3.5缺陷分布统计 (9) 4. 测试结果总结 (11) 4.1缺陷总结 (11) 4.2系统上线风险评估 (12) 4.3测试结论 (13) 5. 备注信息 (13) 5.1缺陷状态备注: (13) 5.2缺陷严重程度备注: (14) 5.3缺陷类别备注: (14)

5.4模块稳定程度备注: (15)

1 设计维护记录1.1版本信息 1.2修订历史 1.3审批签字

2 概述 2.1 项目概述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为了通过发挥人的单的价值实现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集团提出的以人为索引的HR大数据展示平台的信息化要求,实现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的展示。 系统将目前碎片化的大数据(各HR独立的系统、财务相关人员的信息、业务相关人员的信息)集成起来,组成人、自经体、利共体相互关联的信息网,通过多样的查询方式,以人为索引,全方位展示人单酬费的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2.2 文档目的 本文档目的在于统计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测试的完成情况,包含对数据库同步校验、人单酬费的查询、导出等功能的测试,最后评估系统功能并对测试结果做相应的总结。 2.3 参考文档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展示内容确认.xlsx》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用户需求调研报告.doc》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测试日报.doc》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测试用例》 3. 测试情况总结 3.1 环境配置及工具 3.1.1 硬件环境

rtv涂层检测报告

瑞典绝缘子RTV涂层跟踪检测报告 (第14年报告) Andreas Dernfalk 客户资料 1.1 版权保护:如果没有来自STRI AB 的书面同意,该报告内容以任何复印、发信等形式出版或复制都是不允许的。质量保证:该报告已根据STRI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校验和批准。该报告原件在STRI存档10年。 STRI AB 商业地址:www.stri.se V A T No.556314-821101 Box 707 Lyviksvagen 8 info@stri.se

在20世纪90年代初,旨在评估一批安装在瑞典的绝缘子所涂RTV涂层憎水性、性能和寿命的一个项目开始启动。所使用的涂料是由德国瓦克化学公司提供的Powersil 566。 所跟踪的绝缘子安装在哥特兰岛的Slite站、邻近Ringhals核电站的Lahall 站、哥德堡的Repeshall站、Degerfors的钢铁厂、基律纳(瑞典北部港口城市,是重要的采铁区中心)的LKAB以及Barseback核电站。根据IEC60816,所选择这些地点的污染等级为重污染至严重污染(Ⅲ到Ⅳ级)。这些绝缘子从安装到2000年进行了几次监测,这些监测结果见2001年发表的STRI报告中(即:第10年暨10年总结报告)。 除了安装在哥特兰岛的Slite站的绝缘子拆除退役之外,所有的绝缘子都在服役中。2006年春夏期间对这些绝缘子进行了新一轮评估。在此次监测时,这些绝缘子已经运行了9-14年。监测结果见本报告。 总的来说,所跟踪的绝缘子没有一个显现出这些涂层已经达到它们最大寿命的任何迹象。此外,没有观测到附着不牢或侵蚀等问题。在Barseback站的绝缘子上最初所见的涂层损伤,最后发现是维护和改造工作中的机械损伤所致。 从2000年的评估以来,这次监测也显示出涂层的憎水性有些微的变化。对绝缘子不同部位的憎水性测量(主体护套、伞裙的上沿和下沿,以及不同的朝向)显示,这些绝缘子的憎水性平均值在HC2-5范围之内。 此外,没有一个被涂绝缘子在跟踪测试期间发生任何闪络,而就在同一地方安装的没有涂层的陶瓷绝缘子却有闪络发生。 最后,根据全程跟踪测试期间的监测,其结论是,安装在瑞典污染地方的RTV 涂层的寿命超过14年。此外,由于没有观测到清晰的老化迹象,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些涂层将继续很好地运行许多年。 STRI AB 商业地址:www.stri.se V A T No.556314-821101 Box 707 Lyviksvagen 8 info@st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