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

种 ,打 开袋 口两端接 人 栽培 种 。 5 .怎样进 行 菌丝 的培 养
接 种 后 将 菌 袋 搬 人 培 养 室 放
在 培 养 架 上 ,在 黑 暗 条 件 下 ,室 温 控 制 在 2  ̄ ~ 8C,3 4C 2  ̄ 0天 左 右 可 发 满 菌 袋 。没 有 培 养 室 的 可 将 菌 袋 搬 人 菇 房 ,摆 放 在 地 上 ,高 温 期 摆 1 2层 , 随 着 室 温 的 降 或 低 逐 渐 堆 成 高 垛 8~1 0层 ,每 垛 间 留有 走 道 。低 温 期 直 接 堆 成 高 垛 ,垛 上 覆 盖 牛 皮 纸 或 黑 膜 遮
含 水 量 凋 至 6 % 一 5 , 装 入 聚 0 6%
乙 烯 塑 料 袋 中 ,装 紧 实 ,袋 口用 丙 烯 绳 扎 紧 。 袋 的 规 格 为直 径 l 7 厘 米 ,长 3 5厘 米 ,每 袋装 干 料 量
5 0克 左 右 。 经 过 常 压 灭 菌 1 小 0 2 时 ,冷 却 至 2 ℃ 后 在接 种 箱 内接 5
斤 +木 屑 8公 斤 +麦 麸 2 2公 斤 +
4 0天 可 发 满 菌 袋 。发 菌期 间 每 隔 树
o 5~ 6天 翻 堆 1次 ,使 菌 袋 受 热 均 ‘
譬 昌 Biblioteka 薯 叠 匀 菌 丝 生 长 一 致 ,并 检 查 淘 汰 杂
菌。 6 出 菇 期 应 做 好 哪 些 技 术 管 .
理
花 生 壳 粉 2公 斤 +石 膏 1 斤 + 公 白糖 1 斤 + 酸钙 1 公 碳 公斤 。 配方 4 :棉 籽 壳 8 8公 斤 +麦 麸 l O公 斤 +石 膏 1公 斤 +过 磷 酸
钙 1 斤。 公
当菌丝 长满 菌 袋后 ,将 袋 口的 绳去 掉 ,不 开 口 ,出菇 时 菇体 从 袋 口挤 出 ,形 成 细柄 ,菇 形 正 。上 下 层 的袋 口应 后 向去 掉绳 ,避免 出菇 时 拥 挤 ,使 子 实 体 接 触 连 接 形 成
猴头菇生长环境要求 猴头菇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猴头菇生长环境要求猴头菇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猴头菇属腐生菌,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
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
本文谈谈猴头菇生长环境要求,即猴头菇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1、猴头菇生长的温度环境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
猴头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
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2、猴头菇生长的水分和湿度环境培养基质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含水量低于50%或高于80%,猴头菇原基分化数量显著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
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
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
3、猴头菇生长的空气环境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
4、猴头菇生长的光照条件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
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强度在200~400lx时,菇体生长充实而洁白,但光强高于1000lx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5、猴头菇生长的酸碱度要求猴头菇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ph2.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
当ph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则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
姬菇栽培技术

姬菇栽培技术姬菇(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类,其外形独特,呈现出类似于猴子的头发样子,因此也被称为猴头菇。
姬菇不仅具有高营养价值,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姬菇的栽培技术,希望对有意栽培姬菇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选址与基础设施姬菇的栽培地点应选择在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
一般来说,温度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的环境是最适宜姬菇生长的。
此外,栽培姬菇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如菇棚、种菇架等。
菇棚应保证密封性好,以防止外界的昆虫和病菌入侵。
种菇架要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以承载菇体的生长。
二、培养基的制备姬菇的培养基一般采用丰富的有机物质,如玉米秸秆、木屑、棉秧等。
具体的配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杀菌处理,以防止培养基中的杂菌滋生。
可以选择蒸汽灭菌或高温烘干的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培养基应保持适度的湿度,以利于菌丝的生长。
三、菌种接种姬菇的菌种一般通过培养瓶或培养袋进行扩繁。
培养瓶是一种常见的培养姬菇菌种的容器,它具备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湿性,方便菌丝的生长。
将培养瓶中的菌种移植到预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繁殖。
在培养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清洁,以防止杂菌感染。
四、培养管理姬菇的培养管理主要包括温湿度的控制、灌水、通风等。
在菇体生长的初期,温度应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
菇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适度调低温度,控制在17℃-20℃之间。
同时要保持适度的湿度,定期进行灌水。
通风是保证姬菇生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适量空气流通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菇体的生长发育。
但通风时要注意控制湿度,避免过度干燥。
五、病虫害防治在姬菇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蚜虫和螨虫等。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1. 菌棚的密封性要好,以减少外界昆虫的入侵。
平头菇菌养殖方法和技术

平头菇菌养殖方法和技术
平头菇,又被称为金针菇、猴头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
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平头菇的养
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平头菇
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首先,平头菇的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菇种。常用的菇种有横
伞平菇、纵伞平菇等。在选择菇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
场需求来确定。此外,还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菇种,以确保
菇棒的质量。
其次,平头菇的培养基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平头菇适合在
废弃物质、木屑、秸秆等有机物质中种植。在培养基的准备过程
中,应注意去除杂质和异物,并保持适度的湿度。培养基的pH
值一般保持在6.5-7.5之间,这有利于平头菇的生长和发育。
然后,平头菇的种植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袋栽培和堆肥栽
培。袋栽培是将菇种与培养基混合后,装入菇袋中,然后进行发
酵和培养。堆肥栽培是将培养基与菇种一同堆放在合适的地点,
进行发酵和培养。无论是哪种栽培方式,都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以及适当的通风,促进平头菇的生长。
最后,平头菇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是至关重要的。平头菇
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换气,避免发生病
虫害。同时,要定期检查和清理菇棚,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
病菌的传播和滋生。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菇棚,要及时采取相
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消毒等。
总之,平头菇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需要注意选用适宜的菇种、
合理准备培养基、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
风,以及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
能提高平头菇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希望本
文对平头菇的养殖者有所帮助。
猴头菌瓶装栽培技术

后 ,解 开袋 订 ,喷雾 状 水使 袋 内 培养 料 湿透 .并盖 层 3 m 厚 的 片 % j 元 复 台 肥 混 匀 的 稻 Ⅲ 细 c j1 土 复土^ I 5天 子 实 体 原 基 开 始 形 成 ,2 1】 ~1 5天 左右 即可 采 收 一 菇采 收 后 ,要 清 除 复 土 , 喷 谰 水 .复 拌肥 新 十 ,待 第 二潮 采 收后 ,倒 置 菌 袋 割 J 塑 料膜 如 卜 法 喷 水 、 复 土 管 理 又 采 收 二潮 后 , 1 力 从 菌 袋 中间 横切 ,切 断 面朝 上 再如 上方法 喷 水 复 土管 理 ,各 采收 一潮菇 ,一 个产 季 共采 收 6潮 。 每 潮 菇 采 收后 及 时更 新 复 土和 变换 出菇 面 是 高产 的 关 键 。 管理 过 程应 注 意 保持 复 土面湿 润 :1l 阶 段 菇 f 菇 房 湿 度要 求 达 & % ~9 % ,不 足时 要 向无菇 料 面 空 5 0 间喷 雾状 水 。当料 面 小菇 蕾 长 f 后 不 能 赢接 向畦 面 [ j 喷 水 .否则 造 成小 菇 莆烂 死 温 度 管 理 注意 当气 温 超 过 2 ℃时 ,要 及 时 采 取 遮 阳灌 畦 掏 水 等 降 温 措 5 施 。低 于 8 或 高 于 3 ℃ .子 实 体 原 基 均 不 易 形 ℃ 0 成 =温 度在 1 6~2 屯 子 实 体 发 生 量 最 多 .产 量 最 4 高 :还 要注 意 菇房 的 通 H 换 ,保 持 充 足 的氧 气 以 【 保 证 子 实体 的需 要 求 、 时 要满 足鸡 腿蘑 子 实 体 对 光 照 的要 求 ,除荫 棚 的遮 阳外 .在层 架外 加 复 一 层 黑 色 塑 料 膜 ,达 到 子 实 体 十 大 、色 白 提 高 商 品 率= 3 7 采 收 :鸡 腿 蘑 子 实 体 成 熟 的 速 度 快 .必 须 在 . 菇蕾 期 ,菌环 刚 刚橙 动 ,钟 形 菌 盖 出现反 卷 毛 鳞 片 时进 行 采 收 : 3 8 加 工 和 运 输 :用 竹 刀 细 心 刮 去 整 个 子 实 体 外 . 表皮 及 粘 附 其 f的 杂 物 ,装 袋 人 箱 .用 冷 冻 车 运 : 输 。干 品 加工 :纵 向切 片脱 水供 r , 4 银耳 废 料 栽 培 鸡 腿蘑 的效 益 分 析 鸡 腿 蘑 是 近 年开 发 的新 菌 类 ,其 营 养 丰 富 ,食 药兼 用 ,鲜 美 可 r ],具 有 开发 潜 力 的商 品菇 ,实践 证 明银 耳废 料 是 栽培 鸡 腿蘑 很 好 的 原 料 :用 银 耳 废 料 栽 培 方 法 简 单 ,与 现 有各 地 方式 都 不 同 ,技 术 可行 ,只要 掌 握 技 术 要 点 成 功 率 高 。我 县 每 年 有 银 耳 废 料 6 5万 . 吨 ,取 料 容易 ,原 来 多用 作 燃 料 ,如利 用来 种 鸡 腿 蘑 ,可 生产 3 1 吨 鲜 品 ,按 当 地 市 场 价 产 值 可 .2万 达1 8 万 元 ,仅 此 一 项 可 为 全 县 农 民 人 均 增 收 24 0 3 0元 ,是 当前农 民 增 收 的一 条 好 门路 且 用 银 耳 9 废料 栽 培 鸡腿 蘑 ,不 用 增加 资 源 开 发 ,生 物转 化 率 可达 5 % ,棉 籽 壳 得 到 两 次 利 用 ( 培 银 耳 的 转 0 栽 化率 达 15 )使 综 合 生 物 转 化 率 达 到 15 1% 6 %。 经 过 栽 培 鸡 腿 蘑 的 废 料 吉 粗 蛋 白 17 % 粗 纤 维 4 .% 、钙 4 8 、磷 0 6 ,是水 果 、水 稻 、蔬 菜 2】 .% % 等农 作 物 的优 质 有 机 肥 。其 改 良土 壤 、强 壮 树 体 提高 果 品 品质 等作 用 明 显 ,全 县 年有 鸡 腿 蘑 废 料 3 万 吨 ,可 为我 县果 园提 供 3万亩 追 肥 之 用 ,其 经 济 效 益 可 观 。综 上所 述 开 发银 耳 废料 栽培 鸡腿 蘑 是 具 有社 会 效 益 明显 ,农 民增 收 贡献 大 ,生 态效 益 显 著 和持 续 发 展 意 义深远 的百 利 而无 一 害的 技 术 。
猴头菇高效挂袋栽培技术

[ i o 3 刘绍华. “ 8 0 1 ” 留兰香精油化 学成分 的研究[ J ] . 食 品研 究
与开发 , 2 0 0 3 , 2 4 ( 4 ) : 2 6 - 2 8 .
[ 2 ] 吴跃进 , 卢义宣 , 吴敬德 , 等. 耐储藏专用型水稻选 育及相关 技术研究口] . 中国稻米 , 2 0 0 4 ( 3 ) : 6 - 7 . [ 3 3 侯 华 民. 植 物精 油 防 治 害虫 的 研 究现 状 [ J ] . 江苏农药,
1 0 ℃, 子 实体 变红 [ 3 ] 。根据猴 头菇 的生物 特性 , 我
国北方 一 般在 6月 下旬 接 种 , 8月 上 旬 到 9月 中 下旬 出菇 。
2 菇 棚 标 准
菇棚一 般建成拱棚 , 长3 0  ̄6 0 m, 宽8 ~1 0 m, 高2 . 2 ~3 . 2 m。菇 棚 不 能 过 宽 , 否则影 响通风。 大棚要 能承载 菌袋 、 塑料 薄膜 和 遮 荫物 的 重量 , 视 大棚 的宽窄 决定棚 中支柱的行数及 数量 , 以牢 固为 原则 。大棚 若建 在粘 土 地 上 , 应 该撒 些 炉 灰 、 沙 石
价 口] . 分析科学学报 , 1 9 9 6 。 1 2 ( 3 ) : 1 8 0 — 1 8 4 .
[ 5 ] 张海燕 , 邓永学 , 王进军 , 等. 植 物精油 防治储 粮害虫 的研究 进展 [ J ] . 粮食储藏 , 2 0 0 4 , 3 2 ( 3 ) : 7 - 1 0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8
基 金项 目 : 哈 尔 滨 市 科 技 创 新 人 才 研 究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2 01 3 RFXYJ 0 06 )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穴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一是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二是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化的菌丝和已形成瘤状或珊瑚状子实体;三是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展。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猴头菇的食疗价值药性:性平、味甘。
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成效;成分:含挥发油、蛋白质、多糖类、氨基酸等成分。
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其脱氧核酸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掺入其作用强度与其浓度有关。
附方1:猴头汤猴头菇60g以温水浸软后切成薄片加水煎汤稍加黄酒服。
方取猴头菇补脾胃、助消化。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2:猴头鸡汁汤鸡1只500克左右切块煮汤取汁将猴头菇150g 切片放入汤中煮熟食。
亦可将猴头菇、鸡肉共煮食。
猴头菇与鸡肉共煮食能养血益气。
可用于经衰弱头昏心悸失眠体倦乏力有气血虚弱表现者。
3:猴头白花蛇舌草汤猴头菇、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各60g。
加水煎汤服。
本方三物均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都常用于消化道肿瘤〔以猴头菌丝体制成的猴头片单用亦有疗效可改善病症或进步免疫力缩小肿块〕故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
用于胃癌、食癌、贲门癌和肝癌等症。
作用:猴头菇性平、味甘。
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成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痿等病症。
并对治疗肠癌有辅助作用。
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1: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2:猴头菇具有进步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3: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患者的理想食品;4: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人瞩目;5: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食用菌立体套种栽培技术

食用菌立体套种栽培技术立体栽培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资源条件,巧妙地利用时空差,通过套种,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生产结构,以提高时空、光能和地力等资源的利用率。
“高架草莓+猴头菇套种”是立体栽培模式的一种,是将异养型的猴头菇和自养型的草莓相结合,使两种特性不同的作物做到优势互补、劣势互抵、相互促进生长结实,在不增加栽培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1.气体的互补猴头菇菌丝的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草莓的光合作用是吸进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菌丝的生长可以为草莓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尤其是在棚室内,食用菌经常出现氧气不足,而二氧化碳大量积累的现象,草莓也会因二氧化碳浓度不足而影响产量。
通过高架草莓和猴头菇套作,可使二者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利用上相互补充,使温室内部形成气体的良性循环。
既减少了温室的放风时间,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两者形成互补,相得益彰。
2.光的共用草莓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光源,而猴头菇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直射强光,只需少量散射光即可分化形成子实体。
利用草莓高架下的空间,采用围帘保湿、遮光栽培猴头菇,满足其对弱光的要求,不与草莓争光,有效共用光能和栽培空间。
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基础设施草莓架高1.2m,长约6m,架宽约0.34m。
沿着高架草莓基质槽安装喷水设施,喷头间隔距离约0.35m。
以草莓架为标准,围帘高度距离地面3~5cm。
距离地面过高不利于保湿,过低不利于通气。
2.菌袋制作根据预定出菇时间,提前45~50d生产菌袋。
菌袋规格16cm×37cm,栽培配方为棉籽壳50%,木屑30%,麸皮16%,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3.菌袋入棚将发满菌的菌袋竖直摆放于草莓架下,每架下23袋,菌棒间留有5cm左右空隙,以利于降温和通风换气。
4.出菇管理温度:子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8~22℃之间,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头菇栽培技术郭正华113班【摘要】猴头菇是一种木腐食用菌。
一般生长在麻栎、山毛栎、栓皮栎、青刚栎、蒙古栎和胡桃科的胡桃倒木及活树虫孔中,悬挂于枯干或活树的枯死部分。
野生菌大多生长在深山密林中。
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很少见到。
【关键词】猴头菇;栽培;科学管理;木腐菌正文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对脸蘑。
是我国着名的食、药用真菌。
其肉质鲜嫩可口,被誉为“山珍”,长期以来与熊掌、燕窝、鱼翅齐名。
猴头菌营养丰富,每100克干品中含有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粗纤维克,磷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
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和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
猴头菌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
猴头子实体内的多糖和多肽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国内已经用猴头菇菌丝体制成“猴头片”,用于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胃癌、食道癌也有一定疗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猴头菇也进入了普通家庭,特别是“非典”以后,猴头菇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更加被认识,猴头菇市场消费急增,已成为亲朋好友送礼的高档礼品,广阔的市场需求使人工栽培迅速发展。
猴头菇是一种木腐菌,在自然界多生于柞树等树杈的枯死处。
野生猴头菇多发于秋季。
人工栽培在浙江、河北等省已形成规模,栽培技术已经成熟。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猴头菇因子实体像猴子的头而得名。
子实体头状、不分枝、白色(干的子实体表面呈米黄色)、大小5~20cm。
肉质、内实、无柄,基部着生处狭窄。
除基部外,体外覆盖菌刺,刺下垂。
人工栽培时猴头菇基部常因生于瓶口或袋口内而呈现出短柄状。
菌刺长1~5cm,粗1~2cm,针形。
担孢子球形,直径~×5μm,内含一油滴,孢子呈白色。
猴头菇的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单核菌丝(或称初级菌丝),当“+”和“-”单核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生长集结营养才能形成子实体。
(二)营养特性猴头菇是喜欢在枯死的树杈处生长的木质腐生菌,它自身不能制造养分,完全依赖营养菌丝分解吸收基质内的营养物质而维持生活。
在酸性条件下,它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很强。
猴头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
1、碳源碳源是猴头菇重要的营养来源,它不仅能够提供碳素营养,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同时,它又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猴头菇吸收的碳素营养,大约20%用于合成细胞物质,80%用于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麻栎、栓皮栎、青刚栎、槲树等树种木屑,以及棉籽壳均是人工培养猴头菇经济而优良的碳源。
其他如甘蔗渣、酒糟、玉米芯、高粱壳等,也能作为猴头菇的碳源。
猴头菇能直接吸收利用的碳源是葡萄糖、蔗糖和有机酸等。
其他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必须先由菌丝分泌的酶,将其分解成简单的糖后才能吸收利用。
2、氮源氮源是猴头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原料。
猴头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好坏,与培养基氮源的含量密切相关。
如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增加%的蛋白胨,菌丝生长浓密,基内菌丝多,子实体形成早。
猴头菇菌丝体生长要求碳源、氮源的比例以20:1左右为宜,猴头菇子实体形成阶段以30~40:1为宜。
3、矿质元素猴头菇生长发育还需要磷、钙、钾、镁、锌、钴、钼、铁、铜等矿质元素,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作为酶的组分,维持酶的作用及调节细胞渗透压等。
4、维生素 B族维生素是猴头菇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但其用量较少,一般培养基中最大浓度为~毫克/升。
(三)环境条件1、温度猴头菇是中温型和变温结实性真菌。
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要求温度不同,前者相对高于后者。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6℃~33℃,最适温度为24℃~26℃。
低于16℃或高于30℃菌丝体生长缓慢,低于6℃或高于35℃菌丝体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2~24℃,最适宜温度15℃~20℃,超过25℃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低于16℃子实体变成微红色,生长缓慢。
温度偏高时,子实体生长很快,但个体较小,菌刺长;温度偏低,子实体较大,菌刺短,品质好。
经袋料栽培和人工定向培育后,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幅度更广,适应性更强。
2、湿度水分是猴头菇的主要组成成分,鲜菌丝体和鲜子实体中,水分含量达80~90%。
水分是猴头菇生长的必要条件。
猴头菌细胞的一切生化反应,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
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运输,酶的分泌,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物质的分解利用,都必须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
但是,水分过多了又会影响培养基内空气流通,致使菌丝呼吸困难无法生长;还会降低菌丝抗逆能力,并加速其衰老。
木屑培养基较紧密,要求含水量低些;棉子皮等较疏松的培养基,要求较高的含水量。
栽培猴头菇,用木屑等较紧密的培养基,含水量以55%~60%为宜;甘蔗渣培养基含水量以65%~75%为宜。
测定猴头菇培养基(料)的含水量是否合适,用手握法即可。
即用手抓起一把调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渗出不往下掉,便是正好。
挤不出水来,是太干;一挤有水滴往下掉,是太湿。
空气相对湿度对猴头菇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猴头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不同。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左右即可。
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室(菇房、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到85%~90%。
在这样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迅速,菇体洁白。
若湿度低到70%,由于猴头菇子实体表面没有角质、革质或蜡质等保护组织,是裸露状肉质快,很快即因散失水分颜色变黄,菌刺变短,生长变慢或停止,致使产量降低。
特别是幼嫩子实体,湿度低时还会留下不能恢复的永久性斑痕。
反之,湿度超过95%时,又会因通气不良而使子实体畸形,多数表现为菌刺粗,球块小,分枝状,严重时不形成球块,产生担孢子多,味苦,抗逆性大大降低,易染病害。
3、空气猴头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猴头菇生长发育需要。
由于二氧化碳对呼吸作用有抑制作用,若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则生长受抑制;而二氧化碳含量低时,虽然呼吸作用旺盛,生长迅速,但是菌丝易老化。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猴头菇能忍受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在含二氧化碳%~1%的空气中正常生长。
在子实体阶段,猴头菇对二氧化碳浓度十分敏感。
通气不良或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时,对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长都有很大影响。
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不超过%为宜。
菇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就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菌刺扭曲,球心发育不良,形成畸形子实体。
所以,猴头菇培养室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以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气,补充新鲜空气。
4、光线猴头菇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直射光线。
如果将其培养在直射阳光下,一方面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伤害它,另一方面由于水分急剧蒸发,又会使菌体很快干萎。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
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需散射光,在200~4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才能生长得洁白,但如果光照超过1000勒克斯,子实体发红,生长缓慢,品质变差。
5、酸碱度猴头菇是比较喜欢酸性的一种真菌,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在平常栽培的几种食用菌中,猴头菇需要的pH最低。
只有在酸性条件下,猴头菇才能很好地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质。
猴头菇的菌丝体,在pH值~的范围内均能生长。
~最好,不但菌丝好,而且利于子实体原基形成和提高产量。
根据培养料经灭菌后pH值下降左右的特点,拌料后的pH值最好为左右。
二、栽培配方与栽培方式(一)栽培配方1、棉籽皮麦麸配方棉籽皮82%,麦麸15%,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料水比1:~。
2、棉籽皮玉米粉配方棉籽皮82%,麦麸11%,玉米芯4%,磷肥1%,石膏粉2%,料水比1:~。
3、棉籽皮酒糟配方棉籽皮40%,酒糟38%,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
4、玉米芯麦麸配方玉米芯86%,麦麸11%,石膏粉2%,磷肥1%,料水比1:~。
5、木屑棉籽皮配方木屑42%,棉籽皮42%,麦麸14 %,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
6、玉米芯豆饼粉配方玉米芯88%,豆饼粉1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
7、木屑麦麸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
配方所用酒糟、棉籽皮、玉米芯、麦麸、米糠、豆饼粉等都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但是,木屑却要求陈旧,最好是在室外堆置数月,经日晒、雨淋,除去了芳香性物质。
木屑要过2~3目的竹筛或铁丝筛,剔除小木片、短枝条及其他硬物,以防装袋时刺破塑料袋。
其他原料中,均不应有硬物、尖物。
(二)栽培季节河北省地域广泛,应根据猴头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中南部地区一般可于8月中旬制栽培袋,约经一个月的培养至9月中下旬出菇,或冬季制菌袋,翌年2月底出菇,5月底出菇结束。
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可进行错季栽培,4~5月制菌袋,5~10月出菇。
(三)栽培方式由于猴头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使其栽培场地受到限制。
北方地区栽培猴头菇宜在塑料大棚进行,菇农也可利用冬季蔬菜大棚、库房、山洞、室内等场地。
建造塑料大棚,应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洁净地方建棚。
大棚规格:东西长20~25米(根据栽培规模大小确定),南北宽8米,北墙高米,南墙高米。
墙体要厚以利保温,南墙每隔3米设窗口以利通风。
棚内地面下挖米,棚顶采用无滴膜覆盖保温,进行猴头菇栽培。
1、瓶栽一般选用750毫升菌种瓶栽培猴头菇,用料210克,出菇时菌瓶口向上或菌瓶横放出菇。
2、袋栽一般选用13厘米×27厘米×厘米、17厘米×37厘米×厘米、17厘米×40厘米×厘米的聚丙烯袋栽培猴头菇。
袋栽猴头是河北省猴头栽培的技术特点。
袋栽猴头产量高、品质好、储存期长。
三、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一)配料根据配方要求选料、配料。
1、翻晒配制培养基前,所用主料均应在太阳下翻晒3~5天。
达到杀菌目的。
2、预湿有些原料,如碎玉米芯吸水速度很慢,应将其装入尼龙编织袋,压入水池中,湿透后再用。
这项工作应在堆闷前4~5小时进行。
3、拌料棉籽皮配方拌料前先加辅料(麦麸、石膏粉、磷肥、玉米粉、蔗糖等)。
方法是把麦麸、玉米粉、石膏粉、磷肥(打碎过筛)、豆饼粉等干辅料搅拌均匀,撒在主料堆上;再把蔗糖溶于少量水中,洒在主料堆上,随后仔细搅拌。
可用搅拌机搅拌,也可用铁锨、耙子等人工搅拌。
搅拌均匀后成堆,并盖以塑料薄膜,以防水分散失。
拌料速度要快,最好于早晨气温低时进行,以防培养料发生酸变。
培养料配制好后,要马上进行含水量检验,用手抓一把料紧握有一、二滴水珠下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