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闭分类

合集下载

圈闭和油气藏

圈闭和油气藏

3. 礁型圈闭
3. 纯水动力圈闭
3. 地层 - 水动力复 合圈闭

4. 刺穿圈闭
4. 沥青封闭 圈闭
4. 构造 - 地层 - 水 动力复合圈闭
5. 多因素构 5. 多因素地
造圈闭
层圈闭
三、Measurements of traps and pools
(一) Measurements of traps
在油气勘探初期,人们主要在地表有油气苗的地 点钻探,没有对地下产油的地质条件作分析研究,也 未进行较为系统的地质工作,勘探效益较低。通过实 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油气聚集常与背 斜有关,这就产生了“背斜学说” (anticlinal theory) (I.C.White,1885)。在“背斜学说"指导下,逐步 开展以地质测量为基本手段的找油工作,大大加快了 新油气田的发现。
地层圈闭概念的提出和该类油气藏的系统研究,促进了油
气勘探,特别是老油气区的二次勘探。
在四、五十年代,赫伯特(M.K.Hubbert,1940, 1953)对流体势和水动力在形成油气圈闭过程中的 作用,作了精深的研究。他指出:油气圈闭位置总 是在油气势最小的地方。有些油气藏中油水界面的 倾斜,甚至油气存在于“圈闭”以外,是水动力作 用的结果。他不仅提出了水动力圈闭这一新的圈闭 类型,为勘探新的油气藏类型指明了方向,而且为 圈闭形成机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对圈闭 的研究,更多地涉及到油气运移的动力、势能与各 种遮挡条件的新认识。至于是否存在背斜构造也不 占主导地位,这样圈闭的概念就被极大地拓宽了。
“地层圈闭”(stratigraphic traps)这一术语是由莱复生( A.I.Levsen,1936)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研究美国大量非构 造油气藏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并在一系列 的论文和著作中加以系统论述。他指出:“地层圈闭是这样一 种圈闭,即地层变化是储集层形成圈闭的主要因素。”地层变 化包括“砂或多孔储集层的楔入或尖灭,砂层侧向变为渗透性 差或非渗透性的岩层,地层被削蚀与超覆,或地层层序类似的 变化等”。并进一步将地层圈闭划分为原生地层圈闭(即岩性 圈闭)和次生地层圈闭(即不整合圈闭)两类。

石油地质学(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石油地质学(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第 2.油(气)藏高度 五 2.油(气)藏高度 章 油藏高度 : 油藏最高点与油水界面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油气藏高度=气顶高度+ 含油高度 的 (气)面积 含油( 聚 3. 含油 集 • 含油面积: 含油外边缘 所圈定的 含油面积:含油外边缘 含油外边缘所圈定的
所圈定的封闭区面积。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背斜圈闭的溢出点、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示意图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第 对于断层圈闭,闭合面积按断层线与储集层顶面等高线构 五 成的闭合面积。 章 同样对于不整合面、地层尖灭带与储集层顶面等高线相交
构成的闭合区面积。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第 五 二、圈闭的度量 章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spill point): 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开始向 1.溢出点 溢出点( ):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开始向 外溢出的点。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第 五 二、圈闭的度量 章 2.闭合面积(closure area):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
第 二、圈闭的度量 五 4.有效孔隙度和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章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有效孔隙度主要根据岩心的实验室测定、测井解释资 料统计分析求得,作出圈闭范围内的等值线图。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 性下限标准求得。 (最大聚集油气体积) 、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 5、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 V=F×H×φ • 3 V —有效容积,m ; F —闭合面积,m2; H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m; φ —储层有效孔隙度,%。 •

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10学时)

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10学时)

使用该方法的前提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通过其他方法 (如成因预测法)预测出区带的总资源量;(2)通过区带 圈闭条件的分布,确定最大和最小工业油气藏的可能规模; (3)区带已经发现一定数目的油气藏一般要求所揭示的探 明储量占整个资源量的15%~30%。 3.特尔菲与专家系统法 特尔菲方法的步骤要点是:(1)由一名负责人主持油气资源 的评价工作,称为特尔菲班长。特尔菲班长可以聘请经验 丰富的若干个专家组成资源评价小组;(2)特尔菲专家组 的成员有权选用自己认为是合适的评价方法,并独立地预 测各种概率下的资源量值;(3)由特尔菲班长集中各位专 家的结果,并采用一定的方法综合处理这些评价结果,并 将该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供他们参考并提出各自的修改 意见;(4)通过该过程的多次反复,最终由特尔菲班长给 出各种置信水平下的资源量估计值 .
从地质特征的角度,可将区带分 为三大类20余种,勘探程度决定了地质 认识程度和资料丰富程度,按照勘探程 度的高低,区带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已具有油气田的区带,即区带上已 有油气田开发,或已具探明储量; (2)已有油气发现的区带,该类区带中 至少有一个圈闭已获油气流或已见油气 显示; (3)尚未发现油气的区带,即尚未钻探、 或钻探很少尚无发现,但认为有希望的 区带。
巴内托定律来描述: 式中,Qm为序号为m的油田规模,Qn为序号(又称秩)为n的油 田规模,k为实数,与图中直线的斜率有关,其值一般在0. 5~2. 0之间。当k=1时,上式称为齐波夫定律,这时的直 线与横轴的方向呈135°夹角。 该方法的使用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评价区应具有 构造沉积的成因联系,各油气藏之间彼此具有相近的成因, 因此比较适合于区带资源评价;第二,所划分的区带应满 足统计的条件,其油气藏符合某一统计分布。因此该方法 比较适合已有一定发现的区带。 在具体工作中,首先根据已知油田间的储量规模的大小,估算 出各油田的序号;然后在各油田的规模和序号,预测出最 大油田的储量。因此,各预测油田的储量为: 其中,j为预测油田的序号。Qmax为预测最大油田的储量。总 算出的预测油田规模序列与已知油田规模序列的标 准差达到最小。

第十二讲 圈闭和油气藏ZY

第十二讲 圈闭和油气藏ZY
圈闭分类系统表
大 类 构 造 圈 闭 地 层 圈 闭 1、不整合圈闭 2、超覆圈闭 岩 性 圈 闭 复 合 圈 闭
1、背斜圈闭 亚 类 2、断层圈闭 3、裂缝性背斜圈闭 4、岩性刺穿圈闭
1、储集岩上倾尖灭圈闭 2、储集岩透镜体圈闭 3、生物礁圈闭
1、构造-地层圈闭 2、构造-岩性圈闭 3、地层-岩性圈闭 4、水动力圈闭
膏盐类盖层则多发于碳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掌握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概述第二节构造圈闭和油气藏第三节地层圈闭和油气藏第四节岩性圈闭和油气藏第五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概述一圈闭的概念和发展二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三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圈闭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圈闭: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圈闭由三部分构 成(三要素):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运移,造成油气聚集 的遮挡物。
储集层 盖 层 组成
储集油气 阻止油气向上逸散 盖层本身弯曲变形 封闭的断层 非渗透的 不整合面 岩性变化 水动力
遮挡物
封 闭 条 件
封闭条件:
石油勘探的初期,人们以“油气苗”作为找油的主要场 所,后来发现油气聚集与背斜有关,就产生了背斜学说 (Z.C.White,1885)。1928年利莱(E.R.Lilley)总结 得出有多种油贮类型。1934年,麦考洛E.H.Mccollough 首先提出“圈闭”这一名词,用来表示不同性质的油贮 ,把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地质体都称为圈闭,形成了圈 闭学说。并把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1936年 ,莱复生(A.I.Levorsen)首先提出“地层圈闭”的概 念。在莱复生等从静态角度来研究圈闭的同时,赫伯特 (M.K.Hubbert,1940,1953)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地下 水动力的研究,提出了水动力圈闭的新类型。 赫伯特指出:油气圈闭位置总是在油气势最小的地方。有些 莱复生指出:地层变化是形成地层圈闭的主要因素

圈闭和油气藏

圈闭和油气藏

斜,平面上轴线与断层线近平
行,常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
•构造幅度由深向浅减小。



胜利胜坨 大港港东 华北岔河集 渤海海四井 苏北真武 南阳下二门
济阳坳陷胜坨沙二段(E3s2)逆牵引背斜油气藏
•主力油层沙二段储量占 77.9%。储层粉砂岩-砾状 砂岩,矿物成分石英、长 石,胶结物少。油层93层, 有效厚度31.6-41.3m,孔 26-35%,气渗200010000×10-3μm2,但非均 质性严重。原油以稠油为 主,黏度>10mPa·s者占 54%。
短轴背斜,轴线NE向。西翼倾角3-23°,东翼3-5 °。发育NW向正断层。 油层岩性:长石砂岩为主。油层135层,有效厚度35-62m,孔23-26.3%, 渗145-3600×10-3μm2。探明地质储量>15亿吨。
(三)生长断层与逆牵引
背斜圈闭
•逆牵引:出现在同生正断层
下降盘的一种重力下跌构造。 •亦称“滚动背斜”。 •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短轴背
2.油气藏 •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 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小的油气聚 集单位。
二.圈闭和油气藏的 度量参数
1、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规模或大小可以用 圈闭的有效容积来评价。 •取决于于闭合面积、闭合 (高)度、储集层的有效厚 度和有效孔隙度的分布等。 溢出点/闭合度/闭合面积
德克萨斯州东南部的盐丘型油气聚集带(阴影部分)
(五)与古地形突起和 差异压实有关的背斜
•古地形突起(较老的岩石 被风化后形成的)之上接 受沉积时,发生填平补齐, 向突起方向超覆,沉积负 荷悬殊引起差异压实作用, 形成背斜构造-披盖构造。 •向上构造幅度递减直至消 失,地层倾角也逐渐变小, “顶薄翼厚”。

第6章-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6章-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永 安 镇 油 田 永 1 2 断 鼻 构 造 及 油 藏 剖 面37 图
② 断块油气藏: •弧 形 断 层 断 块 油 气 藏
坨 庄 -胜 利 村 油 田 某 一 段 层 油 气 藏 构 造 图 ( a) 及 剖 面 图 (b)
2021/4/9
38
② 断块油气藏: •交 叉 断 层 断 块 油 气 藏
2021/4/9
17
3、 塑 性 拱 张 背 斜 油 气 藏
——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
☆盐、膏、 欠压实泥岩,
∵密度倒置 又受到不均衡 压力作用所致
2021/4/9
塑性拱张背 斜油气藏
刺穿接触 油气藏
18
江汉盆地王场构造平面及剖面图
•长 轴 背 斜 , 走 向 北 西 , 两 翼 近 对 称 , 隆 起 幅 度 高 达 800m 。
2021/4/9
2
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1) 圈闭成因分类:以A.I.Levorsen为代表, 将油气藏分为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型。
(2) 按油气藏形态分类:以И.О.БРОД 为代表,将油气藏分为层状、块状、不规则状等 类型。
2021/4/9
3
层状 层状
2021/4/9
块状 不规则状
4
• 根据流体性质分:
油藏、气藏、油气藏
• 根据地层压力与油气藏饱和压力的差异分: 高饱和油气藏、低饱和油气藏
• 根据油气藏中储层形态分:
层状、块状、不规则状
2021/4/9
5
根据圈闭机理分类(封堵面性质): 单封堵面圈闭:指顶部封堵层的底面具有闭合等值线的圈闭; 多封堵面圈闭:指顶部封堵层的底面不具有闭合等值线的圈闭
(1)遮挡物——封闭作用 (2)油气运移的通道——开启性

第6章-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6章-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在 剖 面 上 , 地 层 倾 角 上 缓 下 陡 , 上 部 仅 20° , 下 部 达 60° ~ 70° 。
•2地021下/4/9核 部 为 盐 岩 隆 起 。
19
4、披覆背斜油气藏
+ +++ + +
2021/4/9
☆与地下古凸起 (潜山、基石) 和差异压实作用 有关,继承古凸 起或者沿沉积基 底的隆起形态而 发育成。
2021/4/9
2
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1) 圈闭成因分类:以A.I.Levorsen为代表, 将油气藏分为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型。
(2) 按油气藏形态分类:以И.О.БРОД 为代表,将油气藏分为层状、块状、不规则状等 类型。
2021/4/9
3
层状 层状
2021/4/9
块状 不规则状
4
• 根据流体性质分:
油藏、气藏、油气藏
• 根据地层压力与油气藏饱和压力的差异分: 高饱和油气藏、低饱和油气藏
• 根据油气藏中储层形态分:
层状、块状、不规则状
2021/4/9
5
根据圈闭机理分类(封堵面性质): 单封堵面圈闭:指顶部封堵层的底面具有闭合等值线的圈闭; 多封堵面圈闭:指顶部封堵层的底面不具有闭合等值线的圈闭
(1)遮挡物——封闭作用 (2)油气运移的通道——开启性
2021/4/9
29
( 1) 封 闭 作 用
A、纵向上: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① 断 层 性 质 :— — 压 性 、 压 扭 性 : 封 闭 好 , 张 性 差
② 断 面 产 状 :— — 缓 : 封 闭 性 强 ; 陡 : 开 启 性 大 。

第4章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第4章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2)储层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的确定 有效厚度:在一定压差下, 有效厚度:在一定压差下,储层中具有工业性产油能力 的那一部分厚度。根据四性关系来确定有效厚度的。 的那一部分厚度。根据四性关系来确定有效厚度的。 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比值。 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比值。根据实 验室测定或测井解释分析结果求得。也可根据圈闭范围 验室测定或测井解释分析结果求得。 内孔隙图等值线图来确定。 内孔隙图等值线图来确定。
ho=uo-vo hg=ug-vg
在静水条件下, 为定 在静水条件下,hw为定 为常数, 值,u为常数,油气势 为常数 只与高程Z成反比 成反比, 只与高程 成反比,油 气等势线与构造等高线 平行, 平行,构造高部位为低 势区。 势区。
在动水条件下,hw顺水流方向降低,为一变量。油气势取决于 在动水条件下,hw顺水流方向降低,为一变量。 顺水流方向降低 水动力hw和高程Z hw和高程 hw和 确定的ho hg等值线构成的闭合区 ho、 水动力hw和高程Z。由hw和Z确定的ho、hg等值线构成的闭合区 为水动力圈闭的位置。 为水动力圈闭的位置。
四.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参数 1、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规模或大小可以用圈闭的有效容积来评价。 圈闭的规模或大小可以用圈闭的有效容积来评价。它主 闭合面积、 要决定于闭合面积 闭合( 要决定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度、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和有效孔隙度的分布等 V=S× 分布等( 和有效孔隙度的分布等(V=S×H×φ)。 (1)闭合度与闭合面积 闭合度: 闭合度:圈闭最高点与溢出点垂直距离 闭合面积: 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的闭合面积
三.油气藏概念与工业标准 1.油气藏 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 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 , 就形成了油气藏 油藏、气藏) 其定义为: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 单一圈闭内具有 (油藏、气藏)。其定义为: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 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 的油气聚集, 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 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 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 2.工业油气藏标准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随时间、条件改变而变化。 时间、条件改变而变化。 改变而变化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