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闭评价

合集下载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学工作,其目的是识别、评价潜在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圈闭。

圈闭识别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构造、沉积、成岩、地质历史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圈闭类型、位置、规模和成藏条件等。

同时,还需要对圈闭的成熟度、可采储量、开发难度、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和预测,为后续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圈闭识别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其精度和准确性对勘探投资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圈闭识别评价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需要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同时,还需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勘探开发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

总之,圈闭识别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做好圈闭识别评价工作,才能为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 1 -。

潜江凹陷潜江组岩性预探圈闭评价标准研究

潜江凹陷潜江组岩性预探圈闭评价标准研究
于 lm 为小 于5 O改 m。 1 . 保 存条件 .4 2
2 运用 效 果
运用潜 江 凹 陷潜 江 组岩性 预探 圈 闭评价模 板 , 重新 对4 个 已钻 探 的岩性 圈 闭进行 评价 ,评 价结果 6
如图3 ,其 中 I类 圈 闭 8 ,钻 探 全 部 获 得 工业 油 个 流 ,钻探 成 功率 10 0%; 1类 圈 闭2个 ,4 1 4 个获 得 工
1 . 储存 条件 .3 2
此权重 系数维持 不变 。 圈闭 幅度 :一般 情况下 ,幅度越 大 ,含油 概率 越 高 ,但从 潜江 凹陷潜 江组 岩性 圈闭 统计结 果看 , 无 明显规 律 ,获 工业 油流 圈闭幅度 平均值 为 15 9m, 见 油气显 示 圈闭幅度平 均值 为27 6m,因此 权重 系数
保存 条件 等 。
1 . 靠程 度 . 1可 2
圈闭可靠程度主要受地质 、地震 、测井三方面 资料 的影响 ,如果一个岩性圈闭若在三个及三个 以
上 方 向都有钻 井控 制 ,且小 层对 比清楚 ,沉积相 带
第 一作 者简 介 :马 胜钟 ,毕 业 于东 华理 工 学 院资 源 勘查 工程 ,工程 师 ,现从事 油气勘 探规 划研 究工 作 。
透镜 体 、 侧缘 尖灭 、物性变化 、 地 层+ 构 上 倾 尖 灭 构造 + 岩性 层 + 性 造 + 性 地 岩 岩 好 较好 一般 差
勘 探 实践表 明 ,潜江组 岩性 油藏 具有 分布 广 、
输 入值
类 型多 、油层薄 、规模小 、成 群成带 分布 的特点 。
关 键 词 :圈闭评价 ;岩性 圈闭 ;潜江组 ;潜江 凹陷
潜 江 凹陷位于江汉 盆地 中北部 ,面积 20k 2 5om 。

蒙古国勘探区块的凹陷、区带、圈闭定量评价方法

蒙古国勘探区块的凹陷、区带、圈闭定量评价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大庆油气持续有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6E⁃0202) 。
第一作者: 孙国昕, 女, 1972 年生,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从事油气战略、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E⁃mail:sunguox@ petrochina com cn
通信作者: 赵 波, 男, 1979 年生,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从事海外区块评价、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3 黑龙江省致密油和泥岩油成藏研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 海外油气勘探往往需要快速评价、 快速上钻、 快速上产, 开展地质风险评价有利于勘探决策、 规避风险。 基于蒙古
国境内 50 个凹陷、 35 个区带和 301 个圈闭资料, 借鉴海拉尔盆地、 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经验, 建立了蒙古地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和石油地质条件, 具
技术规范 [16⁃18] , 评价参数权重系数参考邻区海拉
尔盆—塔木察格盆地、 二连盆地相关数据。
凹陷定量评价以烃源岩、 断陷结构、 构造特征
作为主要筛选因素, 建立了凹陷评价体系。
区带定量评价以烃源岩、 区带结构为基础, 考
(1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Daqing 163712, China;
2. No 2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Daqing 163414, China; 3 Heilongjiang Key
Laboratory of Tight Oil and Shale Oil Accumulating Research, Daqing 163712, China)

济阳坳陷地层圈闭成藏地质风险评价方法

济阳坳陷地层圈闭成藏地质风险评价方法

自1 9 8 0 年 以来 , 随着济 阳坳 陷地层 油 藏勘 探力
的主要地质风险。 金3 5 井位于济 阳坳陷博兴洼陷南斜坡 金家鼻 状构造带西翼高部位 , 于2 0 0 9 年完钻全井段未见油 气显示 。首先 , 对金 3 5 井储盖组合进行分析 , 目的 层沙四段为大套火山岩储层 , 测井孑 L 隙度为 2 4 . 9 %, 渗透率为 4 1 9 x 1 0 I x m , 为中等一好储层 , 其上的沙
风 险 预 测 的评 价方 法 , 以期 实现 钻 前成 藏 风 险 的定
远离生油 中心 , 并且处于骨架砂体顶面构造分隔槽
内, 不 利 于 油 气 输 导 。金 浅 6 、 金浅 7 、 金浅 8 、 金 浅

量预测 , 为探井钻探提供参考。
地质风险及成藏主控 因素
1 . 1 地 质风 险
为明确地层 圈闭在勘探 中面临 的主要地质风 险, 需要对每 口失利探井进行地质原因剖析 。从 圈
闭成 藏的 6 要素人 手 , 利用排 除法逐步查找失利 的地质原因 , 但具体分析须与该井所在区域相同类
型或 者相邻成功井进行类 比。剖析每 口井失利地
质原 因后 , 对其进行统计 分析 , 确定钻探地层圈闭
2 0替

j I { j 气





Vo 1 . 2 0. NI 1 _ 6 Nov . 2 0l 3
2 0 1 3 I 1 n
P e t r o l e u n 1 Ge ol o g y a nd ̄e ( ! o v e r y Ef fi c i e n c y
圈 闭探 井 , 须 对 其 顶 板 封 堵 性 进 行 评 价 。 分 析 发

鄂尔多斯盐定地区长81段沉积体系分析与圈闭评价

鄂尔多斯盐定地区长81段沉积体系分析与圈闭评价
物 源体 系延 伸 方 向 明确 ’ 。根 据 长 7最 大 洪 泛期 沉积图( 图 1 ) , 盐 定 地 区处 于北 部 和 北 西 物 源 区。 按沉 积旋 回, 延 长 组从 上 到下 划 分 为 1 0个 油 层 组 , 长 1~长 1 0在 盆 地 不 同 区 域 均 有 油 藏 分 布 ’ 加 。长 8油 层组 自上 而 下划 分 为 长 8 和 长 8
克拉通沉积 盆地 的特点。区域构造 总体上东翼 宽
缓、 西 翼 陡窄 。盆地 边 缘断裂 褶 皱较 发育 , 内部 以鼻 状 构造 为 主 , 地层平缓 , 倾 角不足 1 。 。根 据 盆 地 现 今 构造 形态 、 基 底性 质及 构造 特征 , 鄂 尔多 斯盆 地可
划分出伊盟隆起 、 渭北隆起 、 晋西挠褶带 、 伊陕斜坡 、 天 环 坳 陷及 西 缘 冲 断 构 造 带 6个 一 级 构 造 单 元¨ J 。盐定地 区位于伊陕斜坡带与天环坳 陷及 天 环坳陷与伊陕斜坡过渡区 , 勘探面积约 3 8 0 0 k m 。 鄂尔多斯 盆地沉积体 系相互叠置 , 难 以划分砂 带所属沉积体系。而长 7为最大洪泛 时期 , 各
主要 发 育 自形 锆 石 一 无色石榴石. 白钛矿组合 , 北 西 部 物源 体 系发育 无色 石榴 石- 自形 锆石 一 淡红 石榴 石. 白钛矿 组合 [ 图2 ( a ) ] ; 长8 重矿 物 样 品主 要分 布 于 北西 部 , 主要 发 育 无 色 石 榴 石- 绿 帘石 - 自形 锆 石一 榍石 一 白钛 矿组 合和 无色 石榴 石一 自形锆 石一 白钛 矿组 合I 图2 ( b )l 。 综 合 两 小层 重 矿 物 特征 , 盐定 地 区 主要 处 于北
第1 4卷
第 9期
2 0 1 4年 3月

高成熟探区圈闭经济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高成熟探区圈闭经济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L uJnin n h n in ig i il a d Z a g Ja nn a
( .SN P COle xl ai n ee p et eat n, ei 0 8 8 C ia 1 I O E i l Epo t na dDvl m n D p r t B qn 102 , hn ; i f d r o o e m g
r to ai n,d v lp n n r d ci n,t i lt h u lp o e so i/ a x lr to n e eo e e o me ta d p o u t o o smu a et e f l r c s fol g se p o ain a d d v lpme t n o n ,a d t c n u tq a t a ie e o o c e auain o r p o d c u n i t c n mi v l to fta s,wh c v r o s t e d s d a t g s o r dto a v l ai n t v ih o e c me h ia v n a e f ta i n le a u to i
m t d ② Mot C r i l i ehdcnb sdt cr u sniv c r n n e an n ls f eo; h ne al s a o m to a eue a yo t e sief t du cr it a a i o o mu t n o r t ao a t y ys
勘 探 投 资 效 益 与勘 探 风 险的 优 化 分 析 , 决 了过 去 圈 闭经 济 评 价 中缺 少 风 险 分 析 和 投 资 组 合 一 体 化 评 价 的 问题 。 该 系 统 解 已经 在 胜 利 油 田应 用 , 利 油 田年 钻 预 探 井 3 胜 0余 口 , 功 率在 4 % 以上 , 果 良好 。 成 0 效 关 键 词 : 确定 性 ; 合 优 化 ; 险分 析 ; 成 熟探 区 ; 不 组 风 高 圈闭 经 济 评 价

多类型有效圈闭定量评价关键技术

多类型有效圈闭定量评价关键技术

多类型有效圈闭定量评价关键技术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多类型有效圈闭定量评价关键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元坝致密砂岩气藏水相圈闭实验评价

四川元坝致密砂岩气藏水相圈闭实验评价
的 主 要 类 型 J 。

层 个
传 统 的 水 锁 没 有 明确 指 出 气 藏 初 始 含 水 饱 和 度 低 于束缚 水饱 和度 ( 或不 可 动水饱 和度 ) 这 一 前 提 条 件 ] 。 对 于水锁 损 害 , 人 们 通 常 都 是 假 定 油 气 层 的 产 纯油 或 产气 带 的初 始 水 饱 和 度就 是 束缚 水 饱 和度 , 。 所以, 水 相 圈 闭 的 概 念 与 水 锁 概 念 有 明显 的 区 别 。 水相 圈 闭与水锁 2 水 相 圈 闭 损 害 模 式 当外来 的水相 流 体 渗 入 油气 层 孔 道 后 , 会 将 储 水 相 圈闭 损 害模 式 分 三种 类 型 : 基 质 中 的 水 相 中 的油 气 推 向 储 层 深 部 , 并在油 气 / 水 界 面 形 成 一 圈 闭损 害 、 裂 缝 中 的 水 相 圈 闭 损 害 及 基 质 一 裂 缝 系 凹 向油 相 的 弯 液 面 。 由于 表面 张力 的作 用 , 任 何 弯 统 中 的 水 相 圈 闭 损 害 , 见表 1 。 表1 基 质 及 裂 缝 中 水 相 圈 闭 损 害 水 相 圈 闭 圈 闭 动 力 侵入 水扩 展 方 式 圈 闭 形式 圈 闭 过程

液面都 存在 一个 附加 压力 , 即产 生 毛 细 管 阻 力 , 其 大 小等 于 弯液 面两 侧 水 相 压力 和 油 气相 压 力之 差 , 并 且 可 由任 意 曲界 面 的 拉 普 拉 斯 方 程 确 定 。 欲 使 其 流 向井 筒 , 就 必 须 克 服 这 一 毛 细 管 阻 力 和 流 体 流 动 的 摩 擦 阻 力 。 若 储 层 能 量 不 能 克 服 这 一 附 加 的 毛 细 管 压力 , 就不 能把 水 的堵塞 消 除 , 最 终 影 响 储 层 的采 收 率 , 这 种损 害称 为“ 水 锁损 害 ” _ 2 ] 。 水相 圈闭是 指 在 油 气 井作 业 过程 中 , 由 于 水 基 工作 液 侵入 或生 产 中水 的 聚集 , 使 井 筒 附 近 储 层 或 裂缝 面含 水 饱和 度 S w 从 初始 含 水饱 和度 S wi 到 束 缚 水 饱和 度 S w: r r再 到 1 0 0 之 间变化 . 从 而 导 致 储 层油 相 或气 相渗 透 率 降 低 的作 用 或 现象 , 是 相 圈 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urce Rocks
Source rocks are fine grained shales or carbonate rocks containing a certain amount of organic matter.
Source Rock -- Shale
Experience have shown that a shale must contain at least 5% organic matter or 0.5 % total organic carbon to be able to generate sufficient amount of petroleum to be classified as a source rock.
Kerogen Type -- Ⅲ
It is normally derived from higher landplants that often have been exposed to oxidation on land before deposition. Plant remains can often be identified in type Ⅲ kerogen. The potential for generating oil is very low, but it may have a good potential for generating gas.
Evaluating Quality Using Rock-Eval HI/OI
Type Ⅰ has the highest hydrogen content; type Ⅲ, the lowest. To determine the kerogen type present in a source rock, plot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ndices on a modified Van Krevlen diagram.
Kerogen Type -- Ⅰ
It is formed by accumulation of algal matter, dominantly from fresh water environments. This type of kerogen has a good potential for generating oil and gas.
Trap Evaluation
Accumulation of petroleum in a trap = Source rock × Maturation × Migration × Reservoir rock × Trap (including seal) × Timing
Evaluating Source Rock Richness-TOC Generation Potential Poor Fair Good Very Good Wt % TOC, Shales 0.0 - 0.5 0.5 - 1.0 1.0 - 2.0 2.0 - 5.0 Wt % TOC, Carbonates 0.0 - 0.2 0.2 - 0.5 0.5 - 1.0 1.0 - 2.0
Evaluating Source Rock Richness-Pyrolysis
During the analysis, the hydrocarbon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sample are volatized at a moderate temperatures.
Trap Evaluation
Trap Evaluation
A trap consists of a geometric arrangements of permeable (reservoir) and less-permeable (seal) rocks which, when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bsurface fluids, can allow hydrocarbon to accumulate.
Kerogen Type -- Ⅱ
Type Ⅱ kerogen is form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phytoplancton, zooplancton, and bacteria in reducing conditions in marine environment. It has a good potential for generating oil. The majority of the large oilfields in the world have source rocks with type Ⅱ kerogen.
Trap evaluation is to estimate the probability of discovery prior to drilling of a mapped prospect.
Trap Evaluation
Accumulation of petroleum in a trap = Source rock × Maturation × Migration × Reservoir rock × Trap (including seal) × Timing
TOC % =[0.082(S1+S2)+S4]/10.
Evaluating Source Rock Richness-Pyrolysis
Evaluating Source Rock Quality Type of Organic Matter
Oil is mainly generated from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microorganism living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while organic matter that comes from terrestrial plants mainly generate gas.
Keroge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because by thermal alteration it will convert to petroleum.
Molecular Structure of Kerogen
Kerogen Type -- Ⅰ
Type Ⅰkerogen have a high H/C (>1.5) and low O/C ratio. It consists mainly of aliphatic chains and the number of nuclei is low.
Source Rock -- Carbonate
For a yet unknown reason, 3% organic matter or 0.3% total organic carbon is enough for a carbonate rock to be classified as a source rock.
Kerogen Type -- Ⅲ
Type Ⅲ kerogen has low H/C (0.7--1.0) and a high O/C ratio. It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nuclei and only minor amounts of aliphatic chains.
The amount of hydrocarbons a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as a peak known as S1.
Evaluating Source Rock Richness-Pyrolysis
Next pyrolyzed is the kerogen present in the sample, which generates hydrocarbons and hydrocarbon-like compounds (recorded as the S2 peak), CO2, and water.
Kerogen
The transformed organic matter consists of a mixture of complex organic compounds. A small part can be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s and is called bitumen. The rest, which is the major part, is not extractable in organic solvents and is called kerogen.
Kerogen Type
Kerogen Quality
Kerogen Type Predominant Hydrocarbon Potential Amount of Hydrogen Typical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il prone
Abundant
Lacustrine

Ⅲ Ⅳ
Oil and gas prone
Gas prone Neither (primarily composed of vitrinite or inert material)
Moderate
Small None
Marine
Terrestrial Terrestrial(?)
Evaluating Quality Using Rock-Eval HI/OI
HI = S2 (mg/g)/%TOC×100
OI = S3 (mg/g)/%TOC×100
Evaluating Quality Using Rock-Eval HI/O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