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10学时)

合集下载

济阳坳陷隐蔽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

济阳坳陷隐蔽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
中 图分 类 号 :E 1 . f e d s rp i n o u te ta si i a g d p e so c g i o n n e c i t fs b l r p n J y n e r si n i i o
测) 。针对陆相断 陷湖盆复杂 多样 的隐蔽圈闭类型 , 开发形 成 了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地震 地质分 析技术 等为基础 、 在不 同勘探阶段 的岩相、 性、 岩 物性及流体预测 的配套 技术 系列 , 应用 于济 阳坳陷典 型 的河道砂体 和 浊积砂体 的识别 与描述 ,
取 得 了 良好 的 勘 探 效 果 。 关键词 : 隐蔽 圈 闭 ; 别 与描 述 ; 维 地 震 勘 探 ; 震地 质 分 析 ; 阳坳 陷 识 三 地 济
韩文 功 , 张建 宁 , 王金铎
( 国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 中 山东 东 营 2 70 ) 5 00
摘 要 : 国东 部 老 油 区 的油 气勘 探 已进 入 隐 蔽 油 气 藏 勘 探 阶段 , 蔽 圈 闭勘 探 的关 键 是 储 层 别 与描 述 ( 要 是 砂 体 的 预 中 隐 " 1 3 主
h tb s d o -D es c e p o a in t c n lg n e s e l gc la a ss a e de eo e e e mi a- t a a e n 3 — s imi x l rto e h o o y a d s imo g oo ia n y i r v l p d f rd tr n ・ l o to ft c e in o hef is,l hoo i s h sc r p ri s o e e or a i l ge ,p y i a p o e te fr s r is,a d p e ito ffu d td fee te p o a in t l v n r d ci n o i s a i r n x l r to l sa e . T p lc to f t e tc n lg e n t e o ni o n e c p in o h y i a ha ne ur i t tg s he a p ia in o h e h oo is i he r c g t n a d d s r t f t e t p c l c n i i o l t b di e

中国石油学院石油资源系所有课程

中国石油学院石油资源系所有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
针对本课程技术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应注意结合专业技术,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得到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
朱筱敏.层序地层学.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C.K.威尔格斯等编,徐怀大等译.层序地层学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Andrew D.Miall. The Geology of Stratigraphic Sequecc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7
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各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将第四、五、六章作为教学重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陈顒、黄庭芳.岩石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测井地层分析与油气评价,曾文冲,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7.油藏描述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课程学时:总学时32,实验学时10
学 分:2
先修课程:《油气地球化学》、《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计算机地质制图及应用》、《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油层物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会不断地有一些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教学中老师应密切注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适当地充实教学内容,也应鼓励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文献,适当举行一、二次读书报告或讨论。

TS16949质量体系五大手册培训教材(完整)08681

TS16949质量体系五大手册培训教材(完整)08681
TS16949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培训 目 录
一、 APQP 产品先期质量策划
1、 产品质量策划循环 ………………………………………………………………2
2、 APQP 推行流程 ………………………………………………………………………3 3、 APQP 阶段区别 ………………………………………………………………………5 4、 第 I 阶段 计划和确定项目 ………………………………………………………5 5、 第 II 阶段 产品设计和开发 ……………………………………………………12 6、 第 III 阶段 过程设计和开发 …………………………………………………16 7、 第 IV 阶段 产品和过程确认 ……………………………………………………19 8、 第 V 阶段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22 9、 控 制 计 划 方 法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建立同步工程
建立各阶段管制计划
相关结果与问题解决 关结 与 的方法
7
产品质量策划进度图表
------结构化的图示
概念开 发/确认 项目 批准 样件 确认
试生产
生产
1.0 计划 2.0 产品设计和开发 3.0 过程设计与开发 4.0 产品 产品和过程确认 过程确认
新的计划
生 产 5.0 反馈评估和纠正行动
网络工程制造材料采购品管业务供货商与顾客代表定义出顾客的需求组成跨部门小组apqp推动流程定义出顾客的需求鉴定成本时程和必须考虑的限制条件apqp小组顾客apqp小组供应商定义范围小组对小组之沟通与协调定期会议之沟通apqp小组相关人员之教育训练教育训练3145页顾客分包商参与建立同步工程与顾客共同进行品质规划期望供货商有同等之绩效simultaneousengineeringapqp小组专业分工发挥同步工程能力减建立各阶段管制计划少次序性步骤可缩短活动时程满足顾客需求原型量试量产管制计划规划过程所遭遇之产品设计或制程等相关事项应制度书面之相关责任与完成时程相关结果与问题解决的方法事项应制度书面之相关责任与完成时程问题解决的分析技术可运用要因分析图要径法实验计划法易制性与易装性之考量制造流程图品质机能展开qfdfmea结构化的图示项目批准样件确认试生产生产概念开发确认产品质量策划进度图表10计划20产品设计和开发30过程设计与开发40产品和过程确认批准确认发确认新的计划产品过程确认50反馈评估和纠正行动iiiiiiv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及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11顾客的声音17设计目标21dfmea31包装标准和规范41一定数量的生产运51减少变异111市场研究18可靠性和质量目标22可制造性和装配设32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42测量系统分析52增进顾客满意apqp阶段区分目标系评审112保修记录和质量信息19初始材料清单23设计验证33过程流程图43ppk研究53增进交付和服务113小组经验110初始过程流程24设计评审34工厂平面布置图44ppap54习得经验最佳实践的有效应用12业务计划营销策略111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初始清单25样件制造控制计35特性矩阵图45生产确认试验13产品过程标杆数据112产品保证计划26工程图样包括数学数据36pfmea46包装评价14产品过程假设113管理者支持27工程规范37试生产控制计划47生产控制计划15产品可靠度研究28材料规范38过程说明书48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16顾客输入29图样及规范的变更39测量系统分析计210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310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211产品过程特殊特311管理者支持212量具试验设备要213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输入支持第一阶段计划和确定项目顾客的声音业务计划营销策略产品过程标杆数据产品过程假设产品

油藏描述大作业

油藏描述大作业

油藏描述第一部分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油藏描述,简称RDS技术服务(Reservoir Description Service),它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以至预测。

油藏描述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及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是建立反映油藏圈闭几何形态及其边界条件、储集特征和渗流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的三维或四维油藏地质模型。

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由于研究任务不同,资料信息类别及占有程度不同,所研究的内容及最终成果也各有所异。

一、勘探阶段油藏描述技术:勘探阶段油藏描述是指从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到探明储量过程中所进行的综合性油藏勘探和评价。

具体可包括勘探早期阶段及油藏勘探评价阶段。

进行下列内容的描述与表征:(1)地层格架(模型)。

建立地层层序及综合剖面,划分生、储、盖组合,确定含油层系。

(2)构造格架(模型)。

确定圈闭类型及高点、主断层、断裂系统的分布及性质、圈闭面积及闭合高度。

(3)储层格架(模型)。

储集体类型及分布、储集岩岩性及厚度、储集物性参数变化趋势及规律。

(4)地化格架(模型)。

烃源岩性质及分布、油藏类型及流体性质、流体分布及含油气面积。

最终建立研究区油藏的概念模型,计算未开发探明储量。

选择先导开发实验区为开发方案准备必要的基础。

该阶段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描述油气藏的形态和规模,揭示油气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状况,准确确定油藏概念模型,指导勘探部署,提高勘探程度,以尽可能少的探井控制和探明更多的油气地质储量,并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内容为:(1)圈闭描述:层位标定,编制油组(或油气层)顶面圈闭形态图,圈闭特征描述与圈闭发育史分析,圈闭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根据地震、地质、测井、测试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圈闭和断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石油高校《油藏地质学》课程设置与意义

石油高校《油藏地质学》课程设置与意义

第 五 章 :油 层 对 比与 沉 积 微 相
第六章 :储 层 特征与评价
第 七 章 :油 藏 构 造 特 征 第 八章 :油 藏 流 体 系 统 第 九 章 :油 藏 地 质模 型 与 油 气 储 量 计 算 第 十 章 :油 藏 动 态 地 质
第十一章 :剩余 油分布 与预测
二 、 藏 地 质 学 课程 设 置 与 定 名 油
面。
个专业 归并为石油] 程专业 ; 二 将物探 、 测井 专业合并为 石油地球 物理探 测专业 ,现为资 源勘查技 术专业 ; 等 等。随着专业 的合并 , 专业 知识面势必扩 宽 , 专业课程 数 目将会增 多 , 然 , 显 对一些 课程进行调整合并 十分必 要 。随着专业技术和油气勘探 开发理论 的进步 , 教学实
这 门课程 , 就应该首先学好各门相关课程。比如 ,地质 《 学基础》 课程 中的沉积岩 与沉积相 、构造地 质学 》 《 《 、油 层 物理》 《 流力学 》 《 、渗 、石油测井 》 及后续 的《 , 油藏工 程》 《 、采油工程》 等学科。只有学好相关各课程 , 才能学
来, 国内各石油 高校 已全 部将钻 井 、 油 、 采 油藏 工程三
油藏地质学对于我们 而言 ,并 不陌生 ,也不难理 解 。 门课 已针对 石油工程等专业开设多年 , 这 各石油高 校在石油工程课程设置或教学 实践 中多使 用 “ 油气藏 开发地 质学” 这一 名称 , 从多方 面考虑 , 但 我们觉 得仍 沿用“ 油藏地质学” 一名称 比较严谨 。之所 以在 石油 这 高校中开设这 门课程 ,其原 因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 方
表 1 《 油藏地质学》 编写章节与提纲
绪 论 第 一 篇 油 气 藏 地 质 理 论 基 础 第 一 章 :油 气 藏 的 形 成 第 二 章 :圈 闭 与 油 气 藏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问答题(含要点)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问答题(含要点)

5.盆地普查的基本工作程序。 要点:
(1)高精度非地震物化探 (2)地震普查 (3)参数井钻探 (4)凹陷评价与优选
6.盆地普查阶段部署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并简述其原因。 要点:
(1)从区域出发,整体解剖,着重查明区域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因为盆地普查阶段勘探范围具有广阔性的特点,需要整体解剖。
4.试归纳一下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主要作用。 要点:
(1)分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研究地层及其分布 (3)开展地震相及沉积体系分析 (4)确定圈闭及其要素 (5)开展储层分布预测 (6)进行裂缝及流体检测
5.什么是录井,试述录井技术在勘探中的作用。 要点:
录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收集地下地质资料和钻井工作状态相关信息的工作 (包括地质录井和工程录井)。录井的主要作用包括:
第一讲 油气勘探技术
1.试论油气苗的概念及其勘探意义。 要点:
(1)找油的可靠标志——证实有油气的生成和运移过程 (2)找油的不利因素——于是油气藏保存条件可能较差
2.野外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要点:
(1)地层年代及其分布 (2)盆地构造及其演化 (3)烃源岩与储盖组合 (4)油气苗及油源对比
3.执行勘探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要点;
(1)阶段不能逾越,程序不能打乱——严格性原则 (2)节奏可以加快,效益必须提高——灵活性原则 (3)加强跟踪研究,降低勘探风险——协调性原则
第三讲 油气勘探阶段
1.谈谈你对含油气大区这个概念的理解。 要点:
一个国家或者大的石油公司为制定长远的勘探规划,从油气勘探的全球发展 战略或国家石油发展战略出发,往往将本国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油气区(简称大区)。
大区可以是: (1)一个与地理、行政区域甚至是经济条件有关的单元。如藏北地区。 (2)由一系列盆地构成的盆地群,其盆地结构、含油气层系具有一定的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Chapter4 trap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学时:8 学时基本内容:① 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及基本要素。

② 各类圈闭和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类型及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类圈闭和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类型及特征。

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概述一、圈闭的概念和发展油气圈闭:油、气、水流体,在其力场强度的作用下,油气将由高势区向各自的低势区流动,这种储集层中被高油或气势面、非渗透性遮挡单独或联合封闭而形成的油或气的低势区,称为油气圈闭。

二、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按成因可将圈闭分为:构造、岩性、地层、水动力和复合圈闭五大类。

圈闭成因分类系统表大类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复合圈闭亚类1.背斜圈闭1.透镜体型1.地层超覆圈闭1.构造鼻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2.断层圈闭2.上倾尖灭型2.不整合圈闭2.单斜型水动力圈闭2.水动力-构造复合圈闭3.裂缝性背斜圈闭3.礁型圈闭3.古潜山圈闭3.纯水动力圈闭3.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4.刺穿圈闭4.沥青封闭圈闭4.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三、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本节重点)(一)圈闭的度量1.闭合度(高)和闭合面积的确定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

闭合点:从另一角度来描述溢出点的特征,意即闭合的最低点,低于该点位置,圈闭就不存在了(不闭合),或超出圈闭的范围。

2.有效孔隙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的确定(二)油气藏的度量1.油气藏的概念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2.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3.度量参数对于油气藏来讲,其大小通常是用储量来表示的,主要用到以下几个参数和术语。

(1)油气藏高度和油气柱高度油气藏高度:是指油气藏顶(闭合高和储层顶面交点)到油气水界面的最大高差。

章圈闭描述和评价

章圈闭描述和评价

3、圈闭可靠性评价
(1)影响圈闭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圈闭控制程度
圈闭控制程度决定于圈闭规模与测网密度之间 的关系,是影响圈闭成图精度的重要因素。一个探 区内由于勘探工作量不够,测网稀,造成高点不落 实和钻探落空是屡见不鲜的。
3、圈闭可靠性评价 (1)影响圈闭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地震资料质量
地震资料的质量表现为分辨率、信噪比、闭合 差、地震反射层位、断点与地层尖灭点显示等特征, 受资料采集、资料处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圈闭评价与描述技术 1、圈闭评价概念
概念:圈闭评价与描述是以现代油气成
藏理论为依据,以计算机为手段,以勘探数 据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地面物化探资料、井 筒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圈闭成藏条件 的系统分析与和基本特征的综合描述。
二、圈闭评价与描述技术 2、描述的内容
•圈闭落实的可靠性评价 •圈闭成藏地质有效性评价 •圈闭资源量评价 •圈闭经济评价 •圈闭综合评价与优选
5、圈闭资源量估算
(3)估算方法
2)统计模拟法
它适合与勘探程度比较高的探区,各种参数的分 布模型已知,它利用随机模拟技术,由计算机自动从 变量参数中随机抽取数据进行模拟,最终得到不同置 信水平下的资源量概率分布曲线。指出不同概率下油 气资源量的可能规模,适合于对资源量进行评价风险。 蒙特卡罗法计算圈闭资源量实现过程 ①确定估算参数,选择评价模型;②将参数分类; ③确定变量参数的概率分布;④统计模拟实现。
5、圈闭资源量估算
影响圈闭资源量估算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即估算模型、参数取值、估算方法,我们称之为圈闭资源量估 算的三要素。
(1)估算模型
圈闭资源量估算模型即通常所说的计算公式。目前 所用的估算模型有很多种,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是容 积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烃源岩成烃史及其与圈闭形成史的配置关系。 (5)油气运移方向的分析。 1.3 储层评价 (1)储层层位、岩性、厚度及横向变化。 (2)储集空间类型、孔缝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及其横向 变化。 (3)储层成岩变化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匹配关系。 1.4 盖层评价 (1)区域盖层时代、岩性、厚度及横向变化。 (2)直接盖层的岩性、厚度。 (3)生储盖组合分析。 1.5 圈闭分析 (1)圈闭类型。 (2)圈闭规模,包括面积、闭合度等。 (3)圈闭形成史及其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
(三)区带优选
区带优选是在油气系统研究和区带构造和沉积特 征研究,进行区带地质评价、资源量预测和经济评价 的基础上综合进行的。
四、区带评价技术
区带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地质评价、资源量评价和 经济评价三个方面,其中地质评价是基础,资源评价是 核心,经济评价是结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区带评价技术要求
1.评价内容
1.1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1)地层、沉积特征。 ( 2)构造特征,包括构造带划分、断裂分布及岩浆活动 等。 ( 3)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成岩、圈闭、成烃史的控制。 1.2 烃源岩评价 (1)烃源岩的层位、岩性、厚度及分布。 (2)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及横向变化。 (3)烃源岩的成烃门限及现今演化程度。
在油田勘探过程中,经常将具有统一的构造闭合线和多 个局部次高点组成的复式构造称为三级圈闭,而将局部次 高点构成的小规模圈闭称为四级圈闭。 3.根据圈闭的勘探程度进行分类 根据勘探程度的差别,可以将圈闭分为四类,已控制圈 闭、已见油气流圈闭、已钻探但无任何发现的圈闭、未钻 探圈闭。前面两类圈闭称之为已有发现圈闭,后两类圈闭 到评价时为止还没有油气发现,称之无发现圈闭。 4.根据圈闭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 根据圈闭发现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圈闭划分为非隐蔽圈 闭和隐蔽圈闭两类。对于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和识别方法 就可以识别的圈闭成为非隐蔽圈闭,而隐蔽圈闭则是指采 用常规的勘探技术和识别方法难于发现的圈闭。隐蔽圈闭 几乎包括了地层、岩性、特殊类型圈闭以及与构造因素有 关的复合型圈闭的大多数,如砂岩上倾尖灭圈闭、透镜体 砂岩圈闭、成岩圈闭、裂缝性圈闭等。
从地质特征的角度,可将区带分 为三大类20余种,勘探程度决定了地质 认识程度和资料丰富程度,按照勘探程 度的高低,区带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已具有油气田的区带,即区带上已 有油气田开发,或已具探明储量; (2)已有油气发现的区带,该类区带中 至少有一个圈闭已获油气流或已见油气 显示; (3)尚未发现油气的区带,即尚未钻探、 或钻探很少尚无发现,但认为有希望的 区带。
在圈闭预探阶段,需要重点研 究的地质问题包括: 圈闭规模和基本要素。 圈闭的成藏条件。 圈闭内油气富集条件。
第1节 区带分析与评价
一、区带概念、分类
一、区带概念、分类
区带详查是指经区域勘探确定出有利的生油坳陷(凹陷)开 始,一直到优选出有利的区带(二级构造带)的整个过程。其主 要任务通过对区域勘探阶段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坳陷(凹陷)进 行地震普查与详查,进一步划分二级构造单元,控制二级构造带 形态,研究其基础地质特征、石油地质特征、圈闭分布特征,通 过对区带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其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并 通过油气系统分析与模拟,提交区带资源量,确定有利的油气聚 集区带,为圈闭预探提供战场。 区带,是指含油气盆地中具有共同的成因背景和相似特征的 一组勘探目标和已知油气藏。在平面上,区带可以由多个二级构 造带组成,这些二级带往往具有相似的油源条件、储盖组合特征、 成藏演化历史;而在同一个二级带范围内,纵向上不同的勘探目 的层由于成藏机制的差异性,则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区带。
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区带分析与评价 圈闭识别与描述 圈闭评价技术要求 区带、圈闭资源量 和储量估算方法
本章重点
1 .区带和圈闭分类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2.区带和圈闭的成油机制。 3.区带和圈闭评价技术要求。 4.区带和圈闭资源量和储量估算方法
引 言
在区带勘探阶段查明了各二级构造带的形态和类型, 并根据区带成藏条件、资源规模、经济特征优选出有利的勘 探目标以后,便可以进入以发现油气田(藏)为主的圈闭预 探阶段。圈闭预探是指在优选出的有利区带上,从圈闭准备 开始,到圈闭预探发现油气田的全过程。圈闭预控的整体对 象是一个区带,其最终目标是尽可能揭示区带上所有圈闭的 含油气性,发现油气田并计算控制和预测储量,为评价勘探 提供对象。 圈闭的勘探分类: 1.根据圈闭在纵向上的组合关系进行分类 目前在实际勘探工作中,经常使用块圈闭和层圈闭的概念。所 谓块圈闭是指垂向上多个层位圈闭的组合,而层圈闭是指纵 向上类型不同的圈闭,或者是纵向上圈闭类型相同,但分属 于不同含油气系统的圈闭。 2.根据圈闭局部高点的分布进行分类
二、区带分析与评价要解决的基本地质问题
(1)含油气系统划分 (2)含油气系统评价 (3)区带构造与沉积特征 (4)区带成油条件与成藏模式
三、区带分析与评价的工作程序
(一)地震普查与详查 区带详查阶段的地震普查工作一般是在生油坳 陷(凹陷)及邻近地区,以 4km×4km ~ 4km×8km 的测网 进行面积测量,以控制区带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而地震 详查则是以 4km×4km ~ 2km×4km 的测网进一步查明区带 内圈闭的分布和基本特征,为全面认识生油坳陷(凹陷) 的石油地质条件和进行区带评价提供依据。 地震普查与详查的主要任务包括: ( 1 )查明基底深度及基底以上各构造层的基本构造 形态、 主要断裂的展布,进行区带(二级构造带)划分。 ( 2 )为开展区域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 资料,以预测生储盖条件,进行油气资源评价。
( 3 )落实圈闭的分布,确定圈闭基础数据及 其发育史;根据控制程度和资料质量还要对圈 闭做出可靠性的初步评价。 ( 4)为参数井的部署提供构造图和井位依据。
(二)参数井钻探
在区带评价阶段,部署参数井的主要目的在于: 进一步了解二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 性及岩相特征;了解区带储盖组合情况,确定勘探主 要目的层:为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提供参数依据;另外, 本阶段试探性找油的任务比较明确。因此,参数井的 部署一定要选择二级构造带有利的构造部位,以提前 突破出油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