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及相关技术

浅谈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及相关技术
浅谈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及相关技术

浅谈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及相关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03T11:54:05.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袁钢张正成[导读] 摘要:在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工作,需要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及时转变城市规划理念,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在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工作,需要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及时转变城市规划理念,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天然海绵体的保护、修复,积极建设生态海绵体、人工海绵体,逐步实现城市雨水处理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及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相关技术

1导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但在城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进程中,各类弊端现象出现,内涝、水资源短缺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2海绵城市的内涵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会新建很多如地面硬化等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出现的。一旦外界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如持续暴雨或者干旱,城市不能及时排水或者补充水分,就会出现内涝、干旱,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同时,更会影响社会、城市经济的发展。海绵城市理念的意思,其实就是增加城市的弹性能力,在充分尊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采取绿色+灰色基础设施结合的建设形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不管是在干旱、还是在内涝下均能吸收干扰,兼具净化和储存的功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目标

首先,大部分城市中的老旧城区在改建新型雨水系统时,还应该有效提升建成区雨水排放综合能力,而这就需要科学地选择并且组合低影响开发技术设备及设施,并且合理地进行配置及布局,设计源头低影响开发体系,进而真正达到径流减排的目标。其次,在城市排水体系中,大排水系统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对高出管渠排放能力阈值的降水,所形成的雨水径流“排—蓄”能力上,就建成区范围而言,绿化、街道等基础设施不具备较大的可调整性,并且不能立足于绿化及道路,运用竖向调整的方式,改造行洪排泄体系。仅仅只能不断使湿地、湖泊及水系等设施的蓄水性能得到强化,并且把建成区范围中满足标准的湿地或公园改建成可以汇集雨水的多功能调蓄湿地或公园;此外,能改造建成区范围内的水系设施,进而使其蓄水容积得到大幅度增加,形成高水平的大排水系统。最后,雨水资源化的理念主要表现在渗透回补地下水、景观用水、循环冷却用水等,这种方式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海绵城市改建地区非常适用。在环保建筑、生态城市、节水城市等,雨水利用率是非常关键的一种衡量标准。

4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及相关技术的运用措施

4.1科学设计城市规划

海绵城市本身属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是提升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城市规划设计,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需要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4.1.1总体规划

在规划前需要进行各项资料的收集工作,开展专题研究,科学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具体如下图1所示。掌握城市水资源承载现状与承载能力,明确城市发展目标、方向,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落实城市道路、水系统转体规划。从源头解决城市内涝和干旱问题,避免出现水资源污染情况,全面提升城市水系统的安全性。

图1城市总体规划结构示意图

4.1.2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需要依据场地的地质、地貌特点,设置专门的水利分散、汇集区域。依据水流数据,制定对应的雨水控制目标,明确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以及是否需要设置下沉式绿地等加强城市海绵体功能的措施,科学、合理地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要求。

4.1.3专题规划

首先,供水系统规划。供水、节水、保水、排水都属于供水系统。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可以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让城市具备“海绵”的属性;其次,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系统中路面、绿化带、人行道等布局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不仅应该保证道路实际功能的正常使用,也应该考虑到绿化带对于城市排水的作用;最后,绿色空间系统规划。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公园、草地等区域,这些区域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公园和草地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生活需求,而且公园草地中种植的植物也有良好的保水、净水功能。对这些绿色空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优化海绵城市的供水系统,并提升其备水、净水、排水的功能效果。

4.2修复天然海绵体

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要注重对天然海绵体的保护、修复工作,天然海绵体主要包括:城市湿地、城市园林、城市草原等。通过调节河水流量,实现污水净化,这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十分重要。天然海绵体的修复与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建设生态走廊,加强天然海绵体的保护。主要是在天然海绵体的基础上,建设专门的生态走廊,逐步形成系统性的生态海绵体,切实将天然海绵体的作用发挥出来。第二、划分建设区与非建设区,为避免天然海绵体受到损坏,可采取强制性的保护手段,比如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法律层面约束破坏行为的发生。第三,修复自然生药海绵体,比如:可采取水植物培养、斜坡植物种植等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