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2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2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2

子弟中学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

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收,字伯起,巨鹿下曲阳人也。收少机警,不持细行。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

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积年,床板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初除太学博士。及尔朱荣于河阴滥害朝士,收亦在围中,以日晏获免。吏部尚书李神隽

重收才学,奏授司徒记室参军。永安三年,右迁

..为北主客郎中。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

白帝曰虽七步之才

....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孝武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山之阳.,旬有六日。时寒,朝野嗟怨。帝与从官及诸妃,奇伎异饰,多非礼度。收欲言则惧,欲默不能已,乃上《南狩赋》以讽焉。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帝手诏报焉,甚见褒美。郑伯谓曰:“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

天保元年,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二年,诏撰魏史。四年,除魏尹,故优以厚禄,专在史阁,不知郡事。初,帝令群臣各言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注],早出魏书。”故帝使收专其任。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收于是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辩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表而上闻之。

时论既言收著史不平,帝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诉,百有余人,或云遗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收皆随状答之。(杨)愔尝谓收曰:“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古。但恨论及诸家枝叶亲姻,过为繁碎,与旧史体例不同耳。”收曰:

“往以中国

..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枝派。望公观过知仁,以免尤责。”

(选自《北史》,有删改) 【注】东观:东汉洛阳南宫中一观阁名,为藏书、校书、撰书之地,后泛指宫中藏书、撰书之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B.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C.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D.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右迁”指升官,古代官位常常以“右”为尊;与之相对,“左迁”指贬官。

B.“七步之才”有指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典故出自曹植,文中用这一典故赞美了魏收的文学才华。

C.“阳”指山和水的南面,如“华山之阳”指华山的南面;与之相对,“阴”指山和水的北面,如“江阴”指长江的北面。

D.“中国”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有所不同,它指中原地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收从小聪明机智,不拘小节,他本想凭借武艺使自己显贵,但因受到荥阳人郑伯的取

笑而改变志向,专心读书,并坚持不懈,终于以文才而出名。

B.节闵帝为测试魏收的文才令他撰写封禅书,魏收一挥而就,几乎不作修改,显示了非凡的才华。于是,节闵帝在贾思同的建议下升任魏收做散骑侍郎。

C.皇帝曾令群臣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魏收说自己的志向是“尽快把《魏史》写出来”,所以皇帝让魏收专门从事修史的工作,并且勉励他要秉笔直书。

D.《魏史》撰写完毕之后,一些人认为撰写不公,纷纷指责魏收,魏收对他们所提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对杨愔关于史书体例问题,魏收也作了解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除魏尹,故优以厚禄,专在史阁,不知郡事。

(2)或云遗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瑞鹧鸪辛弃疾

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②终慢世③,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②长卿: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③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5分)

9.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

。”

(2)杜甫在《登高》中表明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又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的名句是:

“,。”

(3)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

之前的准备过程。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道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下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

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

.....,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

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000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

“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1000本戈重要啊……”

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

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

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B.“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更是因为孩子们收到了礼物。

C.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怯生生”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心理。

D.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踢”“打”“翻”“跑”等动词来表现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

E.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穷人疲于奔命,但很快乐;富人衣食充裕,但并不快乐。

(2)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6分)

(3)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6分)

(4)小说结尾写道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邵逸夫:唱不尽的“游子吟”

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经过去了87年。在这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最终登上娱乐圈的巅峰。

在这87年里,邵逸夫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他一辈子乡音不改,连电影明星会说上海话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造就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作为一位老派的商人,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196 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

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江山美人》。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之后,邵逸夫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杨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

石川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对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

1967年,在捕捉到电影业的式微之气时,他与利孝和等人合资创办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播,邵氏帝国版图延伸到电视领域,并且在那之后的40年里,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正式入主TVB,开始陆续出品一系列T VB电视剧。在这些剧集中,很多仍然延续了邵逸夫的故园情怀。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是邵氏最擅长的武侠题材,金庸从此在内地风靡。

邵逸夫对人才有一种天然的爱惜。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

训练班,这里打造出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杜琪峰、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尽人皆知的“四大天王”,也是邵逸夫钦点的人选和称号。

正是在正式入主TVB之后,邵逸夫一方面通过不断降低制作成本而赚钱,另一方面几乎年年捐出过亿资金。邵逸夫历年的捐助总计超过100亿港元,人们熟悉的“逸夫楼”,遍及3 1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校。2008年和2013年,邵逸夫向汶川和雅安地震灾区各捐款1亿港元。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善家。”

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功名起落已是历史,只有成千上万座凝结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逸夫楼,成为走过一世传奇人生的邵逸夫无言却不朽的纪念碑。

相关链接:

①2002年,邵逸夫捐资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00万美元。(博文选摘)

②一生钟情于通过综艺传播中国文化的邵逸夫.终于完成东方人生三段论:从富到贵再到雅——先有钱,进而肩负社会责任,最后上升到拥有超越物质至上的信仰。有些人对致富目的迷惘,形成了全民性的急功近利和集体迷失,不断上演的“土豪”炫富肤浅狂欢,是这场迷失的真实写照。从这个角度上说,逝去的邵逸夫留下生动的镜鉴——创业成功已经不易,但真正成长为财富的主人却更弥足珍贵。(石述思《邵逸夫最大的遗产》)

③邵逸夫驰骋影视圈80年,每天只睡5个小时,从不言倦,就算已届百岁高龄,仍每星期返回TVB开例会。(查小欣《揭秘邵逸夫真实的晚年生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邵逸夫的电影生涯,从大哥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开始,在这里他为怀念祖国的中国人生产了许多他们喜欢看的电影。

B.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江山美人》去进行拍摄,电影获得成功,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也因此站稳脚跟。

C.邵氏最擅长的是武侠题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使TVB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金庸也从此在内地风靡。

D.邵逸夫异常勤奋,他从创业开始,每天都只睡5个小时,从不言倦,每星期都返回T VB开例会,一直坚持到100岁高龄。

E.邵逸夫出生于上海,早年在南洋打拼,上世纪五十年代回到香港,并最终在香港建立起了自己的邵氏影视帝国,后来又成为一名人人仰慕的慈善家。

(2)为什么说“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请简要分析。(6分)

(3)邵逸夫具有杰出的经商才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4)“一代宗师”邵逸夫在很多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家贫亲老

....,生活艰难,但老朱夫妇很乐观,十年间每天回收300多斤塑料瓶,靠捡垃圾赡养老人,供两个儿子上大学。

B.从“金庸走进教材”到“鲁迅大撤退”,近几年来关于改革语文教材、提倡语文回归

的呼声不绝如缕

....,社会反响非常强烈。

C.印尼巴厘岛上历史悠久的圣泉寺,不仅保存着相对完好的寺庙精美建筑,而且寺里

有千年奔涌不息、飞短流长

....的“圣泉”。

D.很多人吃石榴只嘬汁水,把籽都吐掉了,这种吃法顾此失彼

....,因为维生素E、纤维素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都藏在石榴籽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湖北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日前展开。此次招聘对象是以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为主,若某一单位已有亲属工作,应聘人员必须回避。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无论是跑步、游泳,还是网球、高尔夫,运动都能帮你排解身心的毒素,增加抗压能力。天长日久,你自然能拥有一种阳光健康而又平和从容的气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能采取历史虛无主义态度,数典忘祖;。

,。;。,则能看到事实的真相。季羨林先生的见解,很值得重视。

①就必须继承、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②如果看问题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

③中国要想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

④季羡林先认为,西方轻视东方文化,是偏见

⑤也不能照搬照抄,拜倒在古人脚下

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轻视东方文化,则是短见

A.⑤③④⑥①②

B. ⑤③①④⑥②

C.②④⑥③①⑤.

D.②④⑥⑤③①

16.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白居易和《琵琶行》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填序号)(6分)

(1)①枫叶四弦秋②浔阳千尺水③勾留江上别离情④枨触天涯迁谪恨

上联:下联:

(2)①堤建西湖②心在苍生③千秋永祀老诗翁④神归东洛⑤笔诤时政⑥万户争传新乐府

上联:下联:

17.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5分)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

...800

...字的议论文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月月考答案

1.D。对梁思成的话的理解错误。文中第一段最后梁思成说“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是不执着于对物的长久保存的意思。

2.B。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工场是为证明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不落后,但是原文没有说修建阿房宫的石材来自于此处。

3.C。“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的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作者就指出“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的说法是片面的。最后一段也说中国的陵墓建筑……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4、D。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5.C(“阳”指山之南、水之北,“阴”指山之北,水之南。“江阴”指长江之南)

6.B(“在贾思同的建议下”错,贾思同只是对魏收的文学才华赞叹不已)

7.(1)任命魏收做魏郡太守,特意用优厚的俸禄优待他,使他致力于史事,不掌管魏郡政务。(“除”1分,“故”1分,“专”1分,“知”1分,语意准确连贯1分)

(2)有的说遗漏了他家的世系、职位,有的说他家的人没有被记载,有的说胡乱地对他人贬责诋毁。(“或”1分,“遗”1分,“见”1分,“非毁”1分,语意准确连贯1分)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落寞、无聊的闲居生活。(2分)作者本有杀敌报国的雄心,然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他只能在期思溪边借酒浇愁,与滞涩的蝉声、寂静的树林、轻飞的冷蝶、半开的菊花作伴,落寞、无聊。(3分)

9.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2分)是通过用典来表达的。(2分)作者用反话说以文章名世的司马相如远离世事,是因其多病又非有才之人,实则是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空有报国之能、却不被任用的无奈和愤懑不平。(2分)

10.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1(1)AD。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B项“‘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所体现的因果关系不很明显,C项“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不正确E项“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不正确,因为小说反映的只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圣诞节的夜晚。

(2)①因感到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动;②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③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含义:①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②第二处“歌声”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作用: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

答出含义每点2分,答出作用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美的。

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回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匠不应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

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12. (1)BE。答E给3分,答B 给2分,答D给1分。

(2)①邵逸夫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②一辈子乡音不改,连会说上海话的电影明星都能得到他的欢心。③邵逸夫一生遵守“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④在香港影城里,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⑤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将邵逸夫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3)①创建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②制作的电影、电视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狂潮,不断刷新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③善于捕捉商机,在电影业式微之时,与人创办TVB,迅速占领香港的电视市场。④他爱惜人才,设立训练班,打造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4)①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登上娱乐圈的巅峰。②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明星。③历年的捐助总计超过100亿港元,捐建的“逸夫楼”遍及中国31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校。④捐资50亿元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A。家贫亲老:家庭贫穷,父母年老。B.不绝如缕:比喻情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若有若无。该项用来形容社会反响非常强烈的“呼声”,不符合语境。C.飞短流长:散播谣言,中伤他人。该项望文生义,误用来形容喷泉四处飞溅。D.顾此失彼:顾了这个,失了那个,形容头绪众多,无法全面照顾,慌张忙乱,该项不符合语境。

14.C。A句式杂糅,“对象是……”与“以……为主”的句式杂糅;B暗换主语,“被翻得破烂不堪”的是书,不是老师;D搭配不当,“增加”改为“提高”。

15.B。⑤与前文联系紧密,都是错误态度;“要想”“就必须”决定③①接排,指出应该怎样做;④⑥是季羡林先生提出的两个“轻视”;“如果”“则”显示②与后文联系紧密。

16.(1)上联①④下联②③ (2)上联⑤②⑥下联①④③(写对一组给3分,共6分)

17.第一类:③④⑥,命名:岗位职责第二类:①②⑤,命名:任职要求(分类正确给1分,命名正确给1分,两类都对给5分)

【参考译文】魏收,字伯起,是钜鹿下曲阳人。魏收从小聪明机智,不拘小节。十五岁时,已经相当会写文章。当他随父亲去边境后,就喜欢学习骑马射箭,想凭借武艺使自己显贵。荥阳人郑伯取笑他说:“魏收儿郎玩了多少戟啦?”魏收感到惭愧,于是改变志向,专心读书。夏天,他坐在板床上吟咏、背诵,随着太阳运行,树影移动,他也来回移动。这样积年累月,床板都被他磨薄了许多,但他仍然精力不减,苦读不辍,终于以文才华美而出名。

开始被授予太学博士。当尔朱荣在河阴大肆杀害朝中大臣时,魏收也在包围之中,只是因为日暮天暗才幸免于难。吏部尚书李神俊非常看重魏收的才学,奏请朝廷任命他做司徒府的记室参军。永安三年,又升迁为北主客郎中。节闵帝即位,精选左右侍从官员,下诏书命令魏收撰写封禅书来测试他的文才。魏收执笔一挥而就,不拟草稿,文章长近千字,几乎没有改动。此时黄门侍郎贾思同伺候在节闵帝身旁,对魏收的才能很惊奇,禀报皇帝说:“即使是七步之内能作诗的才子,也不能超过他。”于是升任魏收为散骑侍郎,并修国史,又没有多久,兼任中书侍郎,这时他才二十六岁。

孝武帝曾出动大批兵士,在嵩山之南打猎,时间长达十六天。当时天气寒冷,朝廷内外的臣民都哀声叹气,心怀怨恨。孝武帝和随从官员、嫔妃等,赏玩奇巧的伎乐,身着华丽的衣服,多不合礼法规定。魏收想进言又害怕,想沉默不语又不甘心,于是作了一篇《南狩赋》呈给皇上来委婉地规劝,这年他二十七岁。这篇《南狩赋》虽然多描述淫声丽色,语言华丽,但宗旨却典雅纯正。孝武帝亲作诏书回答他,对他进行高度赞扬。郑伯对魏收说:“你要不是遇上老夫,恐怕还在追兔子玩呢。”

天保元年,任命魏收为中书令,继续兼任著作郎。天保二年,下诏书命令魏收撰写《魏史》。天保四年,任命魏收做魏郡太守,特意给予他优厚的俸禄,使他致力于史事,不掌管魏郡政务。先前,皇帝令群臣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魏收说:“我愿在东观直笔而书,尽快把《魏史》写出来。”所以皇帝让魏收专门从事修史的工作。皇帝对魏收说:“尽管直书吧,我决不会像魏太武帝那样杀害史官。”魏收于是广泛收集素材,仔细推敲,来完成《魏书》。考辩确定名称,按条分别列举。又搜集散失的史实,补撰以后的史事,使一代的史书得以完备,上表奏报皇帝。

当时的舆论既然称魏收撰史不公允,皇帝于是下诏书令魏收在尚书省与各家子孙共同进行辩论。先后递上状子申诉的达一百多人,有的说遗漏了他家的世系、职位,有的说他家的人没有被记载,有的说魏收胡乱地对他人贬责诋毁。魏收按他们状子上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杨愔对魏收说:“这部书可谓是不朽的著作,能流传万代。遗憾的只是史论和各家旁枝末叶的亲族姻戚,写得过于繁杂琐碎,与先前史籍的体例不合。”魏收说:“往昔由于中原大乱,记载人士家世的书籍几乎都散失完了,所以才详细记载他们的旁枝别系。盼望你能看到我的过失而了解我的美意,从而不致怪罪于我。”

18.写作提示:材料里,男孩的角度是赞美现代科技带给当代生活的丰富色彩及便利,当代人享用着诸多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多彩生活和便利条件,的确应该感到幸福和感恩。而

爷爷的感概,则让人看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雾霾等环境污染;并让人格外怀想曾经的往昔、古代,怀念那一尘不染的空气、月华、星光和篝火……总之,霓虹闪耀是一种美,星汉灿烂也是一种美。前者是现代美、科技美、智慧美、创造美、都市美,是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后者是自然美、古朴美、原始美、田园美、山野美。当然也各有不足,前者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等副产品,后者则享受不到现代科技文明带给现代人的方便、快捷、繁荣、富足。

要是两者能够兼得该有多好?至少应该努力实现它们的互补。社会要发展,自然也要保护,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要是保持同步才是最好。具体写来,考生既可着意赞美现代文明的进步和辉煌,也可侧重表达怀古之幽情;既可以从“发展与保护”等比较现实的角度展开,也可以从“星火与灯火”等比较诗意的角度入手。当然,可以各有侧重,但不能把话说得过于极端和绝对,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角度的正确而将对方的角度一棍子打死。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 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同学们更是期待很大.如图所示为某 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的示意图,其中A 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 、800 m 赛跑的起跑点,B 点是100 m 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 、400 m 和800 m 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 A .甲的位移最大 B .乙的位移最大 C .丙的位移最大 D .乙、丙的路程相等 2.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 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B .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 .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3.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a ,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以大小为2a 的 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 1x 、1t 和2x 、2t ,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 A .1221t t x x = B. 1221a a t t = C. 1 221a a x x = D.2121)(2t t x x v ++= 4.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自一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到达b 点, 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从a 至c 需要的时间为t o ,问 它从c 经b 再回到c 需要时间 A .0)12(2t + B .0)12(t + C .022t D .0t 5.如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 图象,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以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 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要大 6.在空中从某一高度相隔t 0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运动过程中: A .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 .甲、乙两球距离越越大,速度之差也越越大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 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隔着水流平稳的河流两岸边的两位游泳运动员,A站在较下游的位置,他的游泳成绩比B好,现在两人同时下水游泳,为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应采用的办法是() A.两人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 B.B沿图中虚线方向游,A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 C.A沿图中虚线方向游,B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 D.两人均偏离虚线向下游方向游,且B偏得更多一些 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曲线运动,当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则物体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将()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一长为2L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o。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且沿水平方向。若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底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 A.1 2 l B. 1 3 l C. 1 4 l D. 1 5 l 4.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1=2m/s,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v2=1m/s.现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B点,若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

A.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右侧 B.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左侧 C.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 D.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 5.如图所示,P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B、C、D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BC=CD.从A、B、C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v B∶v C为() A.2:3:6 B.1:2:3 C.1∶2∶3 D.1∶1∶1 6.小船横渡一条河,船头开行方向始终与河岸垂直.若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小船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A.由A到B水速一直增大B.由A到B水速一直减小 C.由A到B水速先增大后减小D.由A到B水速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彼此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A.B.C.D.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英语3月份月考

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3月考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提交至“家校本”。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Dear daughters, Most parents tell their children,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when you grow up.” I feel the same and I say this often. But I also want you to understand that realizing your dreams comes from hard work, some good luck and good timing. Here are some words of wisdom for you as you make your way in the world, from an entrepreneur (企业家) and from your mama. 1. Be open-minded to changing your path along the way In high school, I wanted to be a politician. I left my hometown and went off to college in Washington,DC. There, I discovered that I loved to support women. It taught me that I’m creative, a strong leader and great at marketing. As a result, I moved on to be the head of a national health-care nonprofit. Becoming a mother while in that job opened my mind to launching a breast pump bag (储奶袋) business. Now I run a highly successful company that I started up on my own. I'm not a politician! 2. Failure is critical to your success Failure can be heartbreaking. But I will tell you that every failure I’ve had along the way has absolutely made me better. Failing the big math exam in high school and going to summer school was embarrassing. I eventually passed, and I’ve never failed an exam again. I learned from that experience to ask for help. Now, I ask for help in business all the time. I’m proud to be a role model to you as a mom and an entrepreneur. I hope I inspire you to believe that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It will be my pleasure to watch your lives unfold before my eyes. Love, Your mom 21. In the writer’s opinion, what does it take to realize one’s dream? A. Failure, hard work and good timing. B. An open mind, failure and hard work. C. Hard work, good luck and good timing. D. A good dream, an open mind and hard work. 22. What did the writer learn from her failure? A. Failure can make us embarrassed.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29分) 1. (2分)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B .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 C . 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 . 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 2. (2分)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 .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纳,这里指被采纳。 C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没有。 D . 晨往,寝门辟矣辟:打开。 3. (25分)翻译下列各题 (1)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2)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3)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4)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5)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二、语言运用 (共12题;共24分) 4. (2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倩影(qiàn)霎时(shà)参差(cēn)脉脉(mò) B . 袅娜(niǎo)独处(chù)幽僻(pì)煤屑(xiè) C . 颤动(chàn)纤腰(xiān)弥望(mí)踱步(duó) D . 酣眠(hān)乍看(zhà)敛裾(jū)宛然(wǎn) 5. (2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 B . 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 C . 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 D . 寒暄罪孽兼收并蓄礼上往来 6. (2分) (2017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6年,雾霾由京津冀地区扩散至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造成中国东部的大范围污染,其扩散速度、污染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B . 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C . 小东实践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D . 在这次研讨会上,他作为经理首先发言,看上去是说一件比较普通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有特指的,

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A.B. C.D.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4.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C.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5.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6.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 7.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A.15 m/s B.20 m/s C.25 m/s D.30 m/s 8.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s、J是基本单位 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高一(下)学期3月份 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3月份 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 图像,此曲线上任一点 P (x,y )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A 点,则A 点的横坐标为 A .0.6x B .0.5x C .0.3x D .无法确定 2.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 1=2m/s ,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v 2=1m/s .现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B 点,若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 ) A .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 B 点的右侧 B .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 点的左侧 C .仍可能到达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 D .仍可能到达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 3.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 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 A .034v g B .038v g C .083v g D .043v g 4.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 和B 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直线往返于两码头之间,则船在航行时应( ) A .往返时均使船垂直河岸航行 B .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 C .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D.从A码头驶往B码头,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返回时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5.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2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t图线 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1 2 D.2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6.甲、乙、丙三船在同一河流中渡河,船头和水流方向如图所示,已知三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大于水流速度v0,则 A.甲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B.乙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 C.丙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D.都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 7.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 A. B. C.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学年高一英语3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学年高一英语3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buy? A. Food. B.Drinks. C.Flowers. 2. 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aturday? A. Go swimming. B.Visit a training center. C.Attend a wedding party. 3. How does the woman often get to the office? A. On foot. B.By bus. C.By car. 4.What is Eric Brown? A.A writer. B.A teacher. C.A doctor.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oesn’t like his job. B.His job is really interesting. C.He likes flying here and there.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顼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ich grade is John in? A. Senior One. B.Senior Two. C.Junior Three. 7. What is John's problem?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 1. (6分) (2017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毛笔,负载起了千年的历史重托,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宣纸上留下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变幻无穷,点线的奇妙组合,使得空间形式无限扩展。 它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一部中国书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绵延不绝,博大精深。从殷商开始,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荣,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书法在中国的流行是如此的广泛,它对知识阶层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它在世界艺苑独树一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并从中华大地走向世界,其魅力世所公认,其影响波及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让远隔重洋、完全生长在另一种文化环境、对书法艺术知之甚少的西方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发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的赞叹。据说,毕加索在观赏了中国的书法之后,惊叹其为“艺术中的艺术”,并说:“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想我将成为一位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我希望去写我的画。”他还说:“艺术都是共通的,如果你用文字写一幅画,你也可以去画一首诗。”此后,他的寓所中挂起了书法作品,表明他对中国书法的抽象线条艺术心悦诚服。 中国书法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它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辨、美学思想乃至人文情怀,都在书法中得到尽情的抒发和深刻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众多的艺术门类之中,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书法能够更直接、更深刻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 书法这门艺术自古以来就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艺术,而它的境界又远远超逸于人们寻常的生活之外:它美化人们的生活,使生活艺术化;它又把艺术融入生活,使艺术生活化。书法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因为它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书法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对应人类心灵的一种表述方式,也只有中国人才以如此美丽的方块字来表述人文和传承文化。 数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倾心于书法,陶醉其间,并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书法图卷。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大都有书法情结,对书写骨子里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表达感情、传递思想的工具,而中国的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文字与书法具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所以说,中国书法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既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自古以来,人们除了用毛笔书写交流信息之外,还通过练习书法来修身养性,表达情感意绪,使之具有了艺术传播的功能。所以,书法既是专业化的又是

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9高三下·杭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千年之约·梦幻龟兹》由浙江援疆资金扶持打造,整台演出以塔里木歌舞团为班底,融合龟兹乐舞、胡旋舞等多种绚丽多姿的舞蹈,重现了我国汉唐时期阿克苏地区所在的龟兹、姑墨、温宿等地的辉煌盛景。 B . 近日,由省教育厅推出了《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微动漫正式发布,该微动漫作品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差异,以微动漫的形式分学段演绎,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认知相关要求。 C . 《何以为家》揭露了一个悲惨的现实,不但贫困的父母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他们眼里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 D . 中美经贸摩擦发生在全球化的时代,那种机械地用进出口数额多少进行胜负推算的观点,其与当下情况存在本质的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与事实不符的。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和深入研究,不可能一挥而就。 B . 烟草制品利用“技术进步”增加烟草制品吸引力,扩大烟草制品的消费,显然是在危害和损害人体健康,这与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南辕北辙。 C . 本市多家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表示,在为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时,他们已开始参考《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标准》执行,但本市各类汽车修理厂却仍在各行其是。 D . 他是个敢作敢为的主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从小就喜欢到处打架斗殴,在这次事件中他又起了主导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

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人教版

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小题5分,共65分) 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下列关于运动员和跳板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跳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B.跳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底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D.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底发生了形变 2.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运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P受3个力,Q受3个力 B.P受3个力,Q受4个力 C.P受2个力,Q受5个力 D.P受4个力,Q受6个力 4.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 大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增大 B.可能一直减小 C.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可能一直增大 5.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等且它们之间的夹角不变,其合力大小为F, 则 ( )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 C.F1增加10N,F2减小10N,F一定不变 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另一个大小保持不变,则F一定增大 6.下列哪组力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A.3N、4N、8N B. 3N、5N、1N C.4N、7N、8N D.7N、9N、16N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 B.乙一定最大 C.丙一定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

2020年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完成了月-地检验,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 C.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发现了海王星 D.开普勒潜民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对天体做的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产生了怀疑 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对物体m做功大于零 B.重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m做正功 D.弹力对物体m不做功 3.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间内力F的平均功率是 A.B.C.D. 4.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表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5.6倍,线速度大小为v1,周期为T1;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线速度大小为v2,周期为T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v3,周期为T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T1=T3<T2B.T1>T2>T3C.v2>v1>v3D.v1>v2>v3 5.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可视为质点)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运动的时间相同 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二、多选题 6.如图,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2017年高一3月月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2019届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查 英语试卷 第一部分:语法知识(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 If a computer crashes, you will lose the file you _________unless you save it regularly. A. are working B. work C. will work D. worked 2. The building burnt down in a big fire. ________was the base on which it stood. A. What remained B. All remained C. What was remained D. All what remained 3. To our surprise, that top student in our class failed _________a scholarship. A. obtain B. obtaining C. to obtain D. obtained 4.I feel honored to introduce Mr. White to you, without _________consideration our project would have ended in failure. A. whom B. that C. whose D. who 5._______ advertisements are of great help, I don't think we should entirely rely on them. A. Since B. While C. Once D. As 6. No one knows _________prevented the rumor from spreading. A. what was it that B. what it was that C. how it was that D. why it was that 7. Joe‘s ______ in the get-together surely brought us a lot of pleasure as he is a man with a strong sense of humour. A. joining B. having been joined C. joined D. had joined 8. After John stayed in shanghai for a couple of days, he got the impression _________ the city was very fascinating. A. which B. why C. where D. that 9. Don't leave the chocolates _______Cathy can get them. They are not good for teeth. A. whether B. in which C. where D. unless 10. Once harm ______ to the environment, it takes years to have the system recovered. A. does B. is done C. will be done D. be done

[高中语文]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语文试题

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7高一下·安徽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果脯(fǔ)粮囤(tún)供给(jǐ)长歌当哭(dāng) B . 粘贴(nián)屠戮(lù)愤懑(mǎn)嘉言懿行(yì) C . 鲰(zōu)生攒射(zǎn)彘(zhì)肩生杀予(yú)夺 D . 租赁(lìn)刍议(chú)箕踞(jī jù)强词夺理(qiǎng) 2. (2分) (2016高一上·银川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 彳亍独行殒身不恤步履维艰酣畅淋漓 B . 逆来顺受星辉斑谰崭露头角峥嵘岁月 C . 挥斥方遒桀骜不驯箕倨而坐叱咤风云 D . 按箭而跽踌躇满志长歌当哭涕泗交流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2012年10月,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垂青了中国作家,颁发给莫言,莫言的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社会上一度形成了莫言热。 B . 专家指出,为了防止感染H7N9禽流感,对于鸡鸭鸽等禽类不能生吞活剥,要经过严格的加工程序再上餐桌,蛋类要洗净煮熟方能食用。 C . 当人们纷纷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他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人们都指责他是缺乏爱心的冷血动物。 D . 国家相关部门加大治理酒驾力度以来,仍有一些司机心存侥幸,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 4. (2分)下列对小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 B . 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 . 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 . 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5. (2分)下列各句中,对有关课文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 . 《江南的冬景》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名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各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B . 《西地平线上》通过对定西高原,罗布淖尔荒原和阿勒泰草原三处观看到的三次落日景象的多地点、多方位、多手法、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雄阔的境界和深刻的主题,在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时,又给人心灵以洗礼。 C . 《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写思乡,实际上写的是离家。用思乡的苦反衬离家的痛。 D . 《像山那样思考》作者通过对山、狼、鹿、牛、草木之间关系的描写,分析,启示人的尊重自然,从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持自然的生态的平衡。 6.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既是历史文献,又是散文著作。 B .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定,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外交活动。 C .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编写,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 D . 词,即合乐的歌词。又称“长短句”,或称“诗余”。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7. (2分) (2019高一上·余姚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苏轼,北宋词人,字子瞻。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等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山东省通用)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通用)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长期以来,文学创作被看作一种只有作家才能拥有的天赋,而这种天赋是不能或者不易被学校培养的。正是基于这种观念,我国大专院校的文学教育形成了“不培养作家”的传统,这导致“写作学”在大学学科体系内处于边缘化甚至不被承认的地位,一些大学的中文系一度取消写作学课程和教研室,更谈不上该学科的现代化转型及向“创意写作学”的深度发展。 “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包含狭义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和非虚构类创造性写作等。创意写作不仅培养作家,还更多地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 今日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产业化发展时代,中国当代文学至此已经不再仅仅是所谓“圣手”作家的天才事业,而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当代文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20世纪80年代所谓“纯文学”概念可以概括的范畴,文学写作逐渐成为文学编辑、广告人、编剧、书评人和影评人等的修养基础。此外,文学经过口头时代、纸面时代的发展,其创作规约和技巧已经无比丰富,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可以无师自通的能力范围,没有相对专业的训练,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而时代主流艺术形式的新变化,更要求我们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学,使得这种写作技能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得以培养。 首先,创意写作学的发展是繁荣当代文学创作的需要。创意写作学在美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创意写作学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谁也不能否认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及成就,而这个成就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今天的美国,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过创意写作训练的“作家”,美国战后普利策奖获奖人多数出身于创意写作训练班。美国当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创意写作学位,许多作家甚至受聘于大学,任教创意写作专业,我们所熟悉的白先勇、严歌苓、闾丘露薇等都曾系统学习过创意写作,著名作家哈金也在作家工作室教授创意写作。 其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呼唤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未来的国力竞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较量。谁在文化上占据了先机,谁就能真正在“观念”上影响世界,就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落后最主要是由高校文学艺术教育落后所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大的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但我们缺乏这个学科引擎,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首次确认了文化可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此后各地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为我国走向文化资源大国、文化创造大国、文化消费大国、文化输出大国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提出了要求。(摘选自许道军、葛红兵《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

高一 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图中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点的线速度小于N点的线速度 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 C.M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 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 2.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s、J是基本单位 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7.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8.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叠放在物体a上。现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a、b仍然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受b向右的摩擦力 B.b受a向左的摩擦力 C.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零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先加速,后减速 B.先静止,然后沿斜面加速下滑 C.先静止,然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 D.先沿x轴负方向加速运动,然后静止 10.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后立即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行驶过程中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15m/2s B.18m/2s C.5m/2s D.4.2m/2s 11.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P,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并且P与传送带保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的摩擦力() A.方向可能向左B.方向一定向左C.方向一定向右D.一定为零

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缺答案

石家庄实验中学高一英语月考试卷 命题人:高一英语组 阅读理解(每小题2.5分,共25分) A I had a great time this past summer visiting Stone Mountain Park with my twin grandsons.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pend the day with them seeing the various sights and attractions. One thing that my grandsons had really wanted to do that particular day was to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tone Mountain isn't a particularly tall mountain and fortunately has walking trails to the top, but for two 5-year-olds, along with Grandpa, it's a formidable task. Since my grandsons' enthusiasm was much greater than mine, I decided to start the slow walk up the mountain. The beginning part of the trail was slow and gradual. It seemed like we were taking forever to climb just a short distance, but I had to remind myself that it took 3 of their steps to equal1 of mine, so I found myself walking ahead of them, then having to stop and let them catch up, over and over again. I was tired and sweaty, just wanting to ge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o I could rest well before starting my way back. I learned early during our walk that this wasn't going to be the case. We had to stop and look at every large rock with someone’s name carved in it. We looked at unusual plant formations. We examined large trees and we explored small rock overhangs that reminded the kids of caves. My grandsons viewed the walk as an exciting adventure. Climbing the mountain was a trial to me but my grandsons were not focused at all on the trial of climbing the mountain; they were simply enjoying the journey of the walk. I know when I face a trial in life, I tend to always think of the problem. I want the trial to be over quickly and let life get back to normal. What can I learn during the course of trial? At some point, the trial will be over and we'll be joyous for sure. However, the real joy should not be that the trial’s over, but I am celebrating what I learned during the journey. 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formidable" in Paragraph 1mean? A. Relaxing. B. Meaningful. C. Strange. D. Difficult. 2. What can we know from Paragraph 2? A. The writer kept challenging his grandsons to catch up with hi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