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小农经济(the Peasant Economy)特指建立在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经济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或者是以农民家庭生产为主要成产单位,来自农民农业生产的地租税收构成国家主要财政税收源的经济体。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历史上从秦汉开始一直到1911年,基本上都属于小农经济状态。为什么小农经济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存在2000多年而岿然不动呢?

学者们也一直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多数学者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是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所致。如有学者认为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的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不足以突破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J 剖析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饶夏圻《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 p36)。再如庞卓恒先生对着一原因做过精辟的概括:“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间,中国的农民在大多数时间里,大约处都处于仅能勉强维持产品和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处境之下……没有

剩余基础参与市场交换,只能辅助家庭纺织业维持简单的生存条件。”(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也有学者从文化角度解读其原因,认为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实质是节约文化——以节用、节制为特征的消费文化。(黄金华 J 小农经济在中国冗长的原因新探攀登 2009年第一期p62)也有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过大,在此压力下的人地比例就会出现持续恶化中国农民就陷入了一种贫困化的高水平均衡陷阱中难以

自拔,中国自然难以发生工业革命完成向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转型(Elvin 1973 ;chaogang ,1986)还有学者认为是农民其家庭生产和经营理性决策的结果。(赵红军p54)

笔者认为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小农经济自身的优越性,农民的自然选择,和政府选择这一角度来探析其原因。

一,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在众多的经济模式中最终胜出,并成为中

国主导的经济模式?原因无非是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小农经济具有相对于其他经济模式的比较优势,即其效率优越性。

首先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农业生产所运用的劳动工具是什么。从现在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来看,历史上农民进行农业种植的各种工具均是相对传统的木制和铁制工具,而很少有机制工具。《说文解字》里面罗列的中国历史上主要木制工具主要木制农业工具主要有锄、犁、耙、收割、脱粒等农具,而铁农具有鹤嘴锄、犁、双齿锄、园艺锄、镰刀、长柄镰等。许卓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具改进都朝着精耕细作也就是适合小农户的方向发展。6(许卓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与特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1页)换句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工具始终是朝着轻便、小型、适合于个人使用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与这种劳动工具的使用相对应的经

济形式更多的是小农经济模式而不是大农经济模式。

设想一下,给定上面所描述的这一自然约束条件,作为当时的农民,他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显然是前者,为什么?因为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就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第一:当时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相对传统,大多是手工木制或者少量铁制工具,这样,进行大农场式的生产就没有任何效率优势可言。相反,采用小农生产模式却可以灵活而低成本地使用这些农具。相反,采用小农生产模式却可以灵活而低成本地使用这些农具。

第二,更加重要的是,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的地方存在,于它不能聚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进行,相反却要在相对宽广的土地上展开。这样,大农场在雇佣众多劳动力进行生产时就会面临着如何监督农民或雇工的问题。毫无疑问,在缺乏相对便捷的交通工具的条件下,进行大农场生产的监督费用就会非常之高。此外,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很多作物需要几个月到大半年的时间才能长成,而且农业耕作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也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查,各个环节劳动质量也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查,各环节劳动质量的好坏,都要等到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表现出来。况且一旦发现质量不理想,就没有任何的挽救方法。换句话说,大农场所带来的现场监督和质量的困难,使得在这种自然情况下的大规模生产的交易费用极高。7(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36-137页)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吕氏春秋·审

分》说:“今以种地者,工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管子·乘马》中说:“是固夜寝起早,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尔不倦,民不惮劳苦。”

从封禁国家的角度看,大农场规模巨大,具有藏匿产品、逃避征税的余地,具有敛聚财富、人力,对抗国家的可能,而小农家庭生产规模细小,实力较弱,不用太多的监督,易于管理,因而总是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这一点无疑是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模式的重要角度。

小农经济在古代社会自身的重要地位也是其一大因素。

首先,从小农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农民(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等)在社会身份序列中的排序来看,历朝历代都给予农民以较高的身份序列。比如《孟子·尽心下》中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汉书·食货志》更加明白地说道:“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不仅如此,由于土地是农民生产活动所必须的生产资料,所以各朝各代的农民大多都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早期的井田制,到后来的授田,再到后来的永业田、屯田等等,从政府那里得到自己耕种的土地。并且在各个朝代的开朝之初,农民常常能享受到减税、减租、等休养生息的优惠政策,比较著名的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等等。这些政策能给与农民的生活在朝代更迭之后能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历来都受到农民们

的欢迎,从而在朝廷之后能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历来都受到农民们的欢迎,从而在朝廷和农民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其次,小农及小农经济不仅构成了封建国家的财政和税收来源,而且形成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士兵和官僚的来源。在中国历史上,农为本,工商为末,早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潜在的意识。可以说,小农经济乃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从上层统治者来看,他们也清楚小农及小农经济乃是封建国家最为重要的统治基础。1,无数个小农家庭正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最小生产单位和纳税单元,因而也构成整个中华帝国的经济命脉。所以,小农家庭历来都受到各朝统治者一定程度的保护,历朝所进行的抗灾、水利控制等公共工程,所修建的粮仓,对新的种植方法的推广,对新作物品种的引进,以及对农民土地的保护等;其次,这些小农又是国家军队士兵和官僚阶层的人力来源,所以,他们的小农身份无不通过各种途径来间接地影响和保全了小农经济的利益。

二,小农的自我选择

首先,中国农民面临的生态环境。农民是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个体,因此土地以及相应的气候、降水、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就必然成为影响中国农民行为变量的重要因素。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中国有40%以上的地区处于温带或亚热带,每年的冰冻天数最长不超过四个月。并且中国30%的降水量对于400毫米。中国每年平均的日照达到每平方厘米50-70千卡8(Needham ,1961,1986,23-181;Hsieh,1973,23-51等),加上中国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