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78例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78例原因分析
2 . 梗死 部位 .2 2
发生率高 。其原因与此类患者梗死区 尚有多量存活的心肌细胞有关 嘲 ,
而梗 死前 心绞痛 及 心功 能减退 是 P 的易 患 因素。伴有 高血压 者 的 I A PA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者 。 I
7 例 为 有 Q波 梗死 ( MI,其 中 2 例 (0 %)发 生 PA;2 6 Q ) 3 3. 2 I 例无 Q波梗 死 ( Q )中 1 (0 )发生 PA。5 例 前壁梗死 中 N MI 例 5% I l 1 例 (1 %)发 生 PA,1 例下 壁梗 死中 4 (6 %)发生 PA 6 3. 3 I 5 例 2. 6 I, 1 例复合梗死 中 4 (0 O 例 4%)发生 PA I。 2 - 栓 . 3溶 2 3 0例 溶 栓 再通 者 中 1 例 (0 5 5%)发 生 PA。溶 栓 后 未 再 通及 I 常规 治疗 者 4 例 ,其 中 9 (8 %)发生 PA,二 者有 显著 差异 8 例 1. 7 I
1 . 2方法
有各 种心律失常 ( 含传导 障碍 )4 例 ,其 中1例 (0 %)发生 3 3 3. 2 PA,无心律失 常者3例 ,其中1例 (1 %)发生PA,二者无 显著 I 5 1 3. 4 I
差 异 ( > . )。 P0 5 0
22 发作 诱 因 .8 . 有诱 因者 l例 ,半数 以上有 自发性心 绞痛。 2 22 I .9PA发作时 间及 发作 时E G . C 变化 PA I 发生于A 后 1 内者 l例,第2 内8 MI 周 4 周 例,2 周后仅2 例。发作时
应 分析 PA 的各 种原 因,采取 相应 治疗 ,改善 预后 。 I
【 关键 词】 急性 心肌梗 死 ;心绞 痛 ;原 因
中 图分类号 :R 4 .2 522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
波倒臵.
ECG负荷试验 阳性。
动态ECG
发现短暂性缺血性ST-T改变及心律失常。
冠脉造影 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可以了解冠状动脉
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状况。
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前 介入治疗后
冠脉造影血管狭窄程度
<50% 50—70% >7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临界病变 AsiaHeartH36 ospital 严重病变
1-12小时 大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间质充血、水 肿、炎症细胞浸润等
1-7天 1-2周 6-8周 坏死心肌逐渐溶解,形成肌溶灶,肉芽 组织形成 开始吸收,逐渐纤维化 形成瘢痕
AsiaHeartHospital
先兆症状
突发的初发性心绞痛或出现较以往更为剧烈
而频繁的心绞痛 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伴出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
1、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的鉴别? 2、心绞痛发作时的护理措施. 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4、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5、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6、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 7、心肌梗塞的心肌酶谱变化?
持续时间
心绞痛放射部位
心绞痛分型:
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 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梗死后心绞痛AsiaHeartHospital
辅助检查
静息ECG 发作时ECG
多数病人正常,可伴有ST-T改变或心律
失常,但缺乏特异性。
一过性ST段水平压低(≥0.1mv),T
临床表现
诱因
体力活动、吸烟、寒冷、精神紧张、饱餐。 胸骨中、上1/3交界处后,其次为心 前区,可放射到下颌、左肩、左上 肢内侧,直至左腕、无名指、小指。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参考文献
【] 周 晓洁 , 萍 , 秀华 , 环 孢 素A滴 眼液 防 治兔 角 膜移 植 术 1 孔丽 张 等.
表2 出血 并 发症的 比例
后免 疫 排 斥 反 应 的 实 验研 究 [] 国新 药 杂 志 ,0 6l (2: J. 中 2 0 ,5 1 )
9 7 9 9. 7 .7
选择 适 当的治疗 方案对U P A 患者进行及 时有 效的治疗显得尤为 重要。
我院综 合近 年研究 进展 ,对2 0 年6 至2 1年 6 08 月 0 月我 院收 治的3 例 1 6
异常抬 高的s 段恢复至无心绞 痛发作时水平 ;③观察 用药 后的血压 , T 进行血 常规 检测 ,记录 中性粒 细胞及血小板数 ;④随访 用药6 1个月 ~2 后患者严 重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⑤观察用药过程 中发生的
前服 用 1 ,两 个月后 对两组 的临床疗效 进行观 察 比较 ,内容包括 : 次 ①观察 用药前后心绞痛 发作次数 ,最 长持 续时间 ;②观察心 电图缺血
改善 指标 :异 常s -下 降恢复 ≥01 、缺血性 倒置T 变为直 立、 T T . mV 波
制及临床预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的可能性较高。因此,
郭丽 贞
( 太原煤 气化职 工医院内科 ,太原 万柏林 0 0 2 ) 3 04
【 要】 目的 探 讨应 用辛伐 他汀 治疗 不 稳定 型心绞 痛 的 临床 疗 效和 安 全性 。方法 回顾性 分析我 院 20 年 6月至 2 1 年 6月我 院收 治的 摘 08 01 7 不稳 定型心 绞痛 惠者 的 临床 病例 资料 。结果 治 疗组 3 例 患者 中,显效 2 例 、有效 9例 、 无效 2 ,总有 效率 为 9 .% ,惠者 未 见 2例 6 5 例 4 4 明显不 良反 应 ,疗 效 明显 。结论 在 常规 治疗 基础 上加服 辛 伐他 汀 可明 显改 善不 稳 定型心 绞 痛患者 的 临床 症状 ,疗 效确 切 、安 全可靠 ,值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02
病史:既往病史、家 族史等
04
诊断:心肌梗死、心 绞痛等
06
护理效果:症状缓解、 生活质量提高等
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 的心率、血压、 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药物治疗:遵 医嘱给予患者 抗凝、抗血小 板、调脂、扩 血管等药物治 疗,以减轻心 肌缺血、改善
心肌供血。
饮食护理:指 导患者保持低 盐、低脂、低 胆固醇的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 物,多摄取富 含纤维的食物。
02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
03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05
学习心绞痛发作时的应对措 施,如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 以及寻求医疗救助等
定期随访和复查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定期随访:患者 出院后,应定期 到医院进行随访, 了解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
06
血压下降:可能出现血压下 降,如收缩压低于90mmHg 或舒张压低于60mmHg
诊断和治疗
01
诊断: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检查
02
治疗: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药物治疗
03
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04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
2
复查项目:包 括心电图、心 脏彩超、心肌 酶等
复查频率:根据 病情和医生建议, 一般3-6个月复 查一次
复查目的: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心绞痛复发
4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护理案例分 析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摘要】替格瑞洛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替格瑞洛片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部分患者在使用替格瑞洛片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

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替格瑞洛片在长期疗效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结论显示,替格瑞洛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替格瑞洛片、冠心病、心绞痛、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副作用、比较、长期疗效、研究结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疾病。

冠心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就是心绞痛,患者会感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替格瑞洛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钾通道,使其张开,进而导致钙通道关闭,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流入,使血管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绞痛的症状。

随着替格瑞洛片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其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通过对替格瑞洛片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副作用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案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替格瑞洛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替格瑞洛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性治疗方案,并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替格瑞洛片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副作用、与其他治疗方案的比较以及长期疗效观察的分析,探讨替格瑞洛片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展望,进一步完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 0 1 5年
第2 7卷 第 7期
s e g m e n t e l e v a t i o n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J ] . J A m C o i l C a r d i o l , 2 0 0 2 ,
重要 的是 , 在心功 能分 级相 同的各 组 患者 中 , 发生 M A C E的 患者往往 比同组未 发生 者表 现 出更 高 的 B N P和 c T n T水平 。
【 4 ] 段 明勤 , 王丽霞 , 马艳玲 , 心肌肌钙蛋 白T与慢性 心力衰竭 的关 系
研究[ J ] .中华实用诊断 与治疗杂志 , 2 0 0 9 , 2 3 ( 1 2 ) : l 1 7 6 — 1 1 7 7 . [ 5 ] 李洪娟 . 王洪喜 , 殷海伦 等 . B N P和 e T n I 联 合检测 在慢性 心力衰 竭患者心脏 状况 和 功能 判断 中的价 值 [ J ] .河北 医药 , 2 0 1 0 , 3 2
4 O ( 7 ) : 1 3 6 6 — 1 3 7 4 .
( 2 ] 郭慧佳 , 张建义 , 胡亚军等 .高敏 肌钙 蛋 白 T与慢 性心力 衰竭 的 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 义[ J ] .中国全科 医学, 2 0 1 4 ,
l 7( 8 ) : 8 7 1 - 8 7 4 .
e a s e An g i n a Pe c t o r i s
DU Z h e n ・ y i n g ( Gu a n g d o n g l u o d i n g s t a t e s t o wn s h i p h e a l t h c e n t e r s , L u o d i n g 5 2 7 2 0 0 , C h i n a )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6例临床治疗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6例临床治疗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6例临床治疗作者:王文臣苑丽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5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年龄58~75岁,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

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脑梗死是指局部组织由于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和或严重低血压发作或暂短性心脏骤停,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供血区域内神经组织坏死引起的病理过程[2]。

患者急性心梗时合并脑梗死加重病史,预后欠佳。

1 临床资料11 患者男性,68岁。

入院时心悸,心前区疼痛,大汗,意识模糊13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维持165~170/100~115 mm Hg,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肌钙蛋白921 ng/L,心肌酶示 CK 1632 mmol/L,CKMB 224 mmol/L,LDH 587 mmol/L,HBDH 673 mmol/L,体格检查:血压100/60 mm Hg,心率92次/min,见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急检头部CT示无出血,梗塞灶未显影。

分析患者合并脑梗死。

治疗给予硝酸甘油10 mg,苦碟子40 mg,疏血通6 ml等药物静点。

治疗7 d心绞痛明显好转,但肢体障碍加重无好转,给予生脉注射液100 ml静点,血压升至140/100 mm Hg,继续治疗3 d后肢体瘫开始恢复。

12 患者男性,72岁。

因入院时心悸,心前区疼痛,大汗,恶心,呕吐7 h入院。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8年,血压平素170/100 mm Hg, 2型糖尿病病史4年,患者自服中药治疗,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肌钙蛋白121 ng/L,心肌酶示 CK 2248 mmol/L,CKMB 324 mmol/L,LDH 597 mmol/L,HBDH 653 mmol/L。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分析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分析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临床症状多样。

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冠心病至关重要。

一、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常见的症状包括:1. 心绞痛:多数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或闷痛感,持续时间一般短暂,通过休息可以缓解;慢性稳定心绞痛的特点是疼痛发作时间、频率及特点相对稳定。

2. 心肌梗死:严重冠心病引起的血流阻塞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症状包括剧烈胸痛、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悸、呼吸困难等。

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变化可用作诊断依据。

3. 心衰:冠心病进展至晚期可能导致心衰,患者出现疲劳、气促、水肿等症状。

心肌超声、 X线胸片等可以帮助确定心衰的诊断。

二、冠心病的治疗路径分析冠心病的治疗路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具体的治疗路径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式,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用于缓解心绞痛、稳定血栓斑块、调节血压和心率等。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在血管内放置支架、球囊扩张或旋刮等手段改善冠状动脉狭窄。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

PCI适用于血管狭窄程度不重的患者,CABG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的患者。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高危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等。

除了上述主要治疗路径,冠心病的治疗还包括心脏康复、改善生活方式等辅助治疗。

心脏康复旨在通过运动锻炼、心理支持和药物治疗等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和血糖等,这些措施可帮助减少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总结: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s T改善< 5 0 %或 T波无改善 。见表 l 。
表1 两组治 疗效果的比较表 【 凡 ( %)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医学技术 的不断创新进步【 1 ] , 在治疗心肌梗
死的病人 时 , 有效 的提高病人 的抢救效 率 , 但是对 于心肌梗死 的 患者在抢救 治疗 后 , 会 随着 时间的变化 , 病情 的病 变容易 出现梗
死后心绞痛 。为探讨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 , 针对在该 院进行 治疗的心肌梗死 的患者 , 选取 该院收治的 6 6例患 者给予杏 丁注
射液进行治疗 , 其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注: 两组治疗效果的 比较结果 ( P < O . 0 1 ) 。
心肌梗死后 出现 的梗死是 由于心脉 阻塞 ,在发生心肌 梗死
心肌梗 死的患者药物治疗形成药物 治疗 对 比,对 于心 肌梗死 的 患者 临床治疗起到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提高心肌梗死 患者的治愈 效率 , 从而降低 心肌梗死 患者的并 发症 以及死亡效率 。
1 . 3 诊 断标 准
对 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 ,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 织的制定范 围 , 缺血性 心脏病 的命名 以及其病 的诊断标准 。
选取该 院收治 的 6 6 例心肌梗死 患者 。 其 选取的患者年 龄维
持在 4 1 ~ 7 5岁之间 , 其中男 4 2例 , 女2 4例 , 均具备典 型的急性 心肌梗死病 史 . 患者 在发病后 1 个月 中出现心绞痛 , 对 于发病是 的患者均采用溶栓进行对症用药治疗。在对 于 6 6例患者进行分 组治疗 分析 , 分 为治疗组 3 3例 , 对 照组 3 3例 . 从 而对 照分组 治 疗 的效果 , 进行 临床 治疗 效果 比较 , 从而 达到对心肌梗死 的患者
些病症。心肌梗死 的患者长期 的服用洋地黄类药物 , 以及钙 拮抗 剂、 硝 酸酯制剂等一些 同类药物且不可 以停 药 , 以免停 药后对 患 者造成严重 的并发症 , 以及 因停药导致 的患者心绞痛 , 形成严 重 的停药后遗症或导致 患者 的死 亡。对于心肌梗死 患者 的临床治 疗研究 . 一般分 为 : 心绞痛 的疼 痛发作 次数 、 疼痛程 度 、 疼痛 发 作 的时 间以及发作 时硝酸甘油 的用量 :观察心 电 图 s T — T的变 化, 以及患者 的血液变化和血脂变化 。 从 而得到患者的病症 以及 病史 的正确信息 , 使得在 临床治疗 中可以对症用药 , 有 良好 的治 愈效果 . 提 高心肌梗死患者 的治愈疗效和控制病情绵延 。
2 结果
2 . 1 心肌 梗 死 的 治 疗标 准
根据以上诉述显示 ,显效 心绞痛发 作 的次数 和时间在减少
8 0 %以上 时 , 可 以停用 硝酸甘油 , 心电图 s T显示 ≥5 0 %以上或者
时心肌 尚未完全 坏死 ,一部 分 尚未坏死 的心肌仍 处于严重 的缺 血状态 发生疼痛 , 所 以此 时 的患 者可能 随时 出现 心肌梗死 , 或 是心绞痛从而导致 患者的生命 受到威胁 。在 急性心肌梗死 的患
疗 的效果 。 [ 关键词】 梗死后 心绞痛 ; 临床 治疗观察 ; 杏丁注射液
[ 中图分类号】R 4 5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8 ( b ) - 0 1 0 8 - 0 2
发作 时间无变 化或变化明显加重 , 使用 硝酸甘油用量不 变 , 心电
于患者 的给药治疗 1 次, d , 一般 1 5 d为 1 个治疗 阶段 。 从而对于
注: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 的比较 , ( P < 0 . O 1 ) 。
3 结论
对于心肌梗死疾病的认识 , 心肌梗死急性病 发后会导致 , 在
1 个 月 内出现 心绞痛 , 以及心肌梗死 的并发症或再 次复发 : 急性 心肌梗死突发后容易 引起严重 的心力衰竭 。以及 心率失常等一
口固…。 ຫໍສະໝຸດ 药 物 与 临 床 梗死 后心绞痛 临床治疗分析
郑 明 空
漯河市 中心医院心 内科 , 河南漯河
4 6 2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 。 方法 针对选取治疗组 的 6 6例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 , 采用杏丁注射液 2 4mL加入 5 %的葡萄糖 2 4 5 mL中静脉给予滴 注 , 在对照组应用黄芪注射液或丹参 注射 液给予静脉滴注 。 结果 对于治疗组的 的治疗 结果显示 , 治疗 组显 效有 4 3例 , 有效治疗患者为 1 5 例, 其有效结果效率 为 9 3 %; 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有 2 0 例, 有效治疗 患 者为 3 3例 , 其有效率为 5 9 . 8 %。 对于治疗梗 死后 出现的心绞痛 临床 治疗分析 为 , 两组 的治疗疗 效结果 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P < 0 . 0 1 ) 。结论 在针对于梗死后 出现 的心绞痛临床治疗 中, 一般采用杏丁注射药物 , 对梗死后 出现 的心绞痛有 良好 的治
治疗效果更加 明显 以及更加有效 。
1 . 2 治疗 方 法 表 2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变化对比表 2 . 2 血 液 变化
治疗前后 的血液变化如表 2所示 。
对于心肌梗 死的患者可 以给予药物 治疗 1 3 ] , 在治疗组 的过程 中给予杏丁注射液 2 4 mL加入 5 %的葡萄糖 注射液 2 4 5 mL静滴 ( 在合并糖尿病患者 加入 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 , 对于 患者的给 药1 次, d , 一般 1 5 d 为1 个治疗 阶段 。 对照组药物治疗给予黄 氏 注射液 3 0 m L , 以及 丹参注射液 1 5 m L加 入 5 %的葡萄糖 注射液 2 4 5 m L静滴 ( 在合并糖尿病 患者加入生理盐水 2 5 0 m L静滴 ) .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