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主的内容

合集下载

广东省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一课《鸦片战争》全套教案

广东省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一课《鸦片战争》全套教案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教案1、学生当堂测验、限时练完成度正确率达85%以上,2、对本课知识点能够在做题中熟练运用,并在单元检测中合格率80%以上。

第二幕血雨腥风观过程——差距几何第三幕痛定思痛论影响——前途何在师:本节课我们从鸦片战争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中选取三个重要场景来回顾这场战争,探究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过程折射出的双方实力差距;战争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而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前途道路。

第一幕拨开云雾探究竟——缘何而战1、多媒体展示场景一:虎门销烟广场师:说到鸦片战争,就不得不提林则徐和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奉命查禁鸦片并于虎门当众销毁两万多箱鸦片,其中主要为英国人的鸦片,惹怒英国人,为此发动战争,因此又称为鸦片战争。

师:但这里我有两个疑问:一、鸦片贸易违背国际道德,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明令禁止,为什么中国虎门销烟的行为却招致战争呢?二、英国禁止国民在英国私自进行鸦片贸易,为何却允许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贸易究竟在中英贸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共同来了解中英间的贸易关系。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学生熟悉的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重新思索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吗。

)2、①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完成中英贸易示意图(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中英贸易关系及相关概念——出学生读教材材料,思考回答。

超和入超,并将中英进出口商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得出中英不同的经济模式:中国为小农经济而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国家,与必修二的经济史相关内容相结合,将这一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的背景下考察,使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有宏观认识和综合把握。

) ……师:鸦片走私危害巨大,林则徐虎门销烟招致英国人的愤恨,要求发动战争加以报复。

而英国在1689年颁布……,确立了……,发动战争必须经过……。

你该如何说服议会同意发动战争的提议呢? ②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班级体模拟英国议会辩论,将必修一政治史和本节课相关内容结合,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正反方辩论是否对中国发动战争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在辩论中探究中英实力对比,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意图。

第四章 三大法宝

第四章 三大法宝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一词的由来
“三大法宝”的概念出自《封神榜》,
姜太公自昆仑山下来,元始天尊送他三 件宝贝:杏黄旗、方天印、打神鞭。
毛泽东古为今用

1939年7月7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为 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华北联合大学师生们送 行时说,姜子牙用这三件宝贝打败了所有的 敌人。今天,你们也要下山了,要去前线与 日本侵略者作战,我也赠三件法宝给你们。 这三件法宝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 团结。革命团结就是“杏黄旗”;游击战争 就是“方天印”;统一战线就是“打神鞭”。

列宁主义

“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需要联合广大 的同盟军,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 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 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另一方面利用 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 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 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 谁不懂得这一点, 谁就丝毫也不懂得马克思主义。”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 导权。 2、必须建立包括有两个联盟的广泛统一战线, 而以工农联盟为坚实的政治基础。 3、必须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4、在统一战线中必须采取 坚定而灵活的策略
(1)必须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2)必须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 数,各个击破的策略。
群众工作。 后来根据为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3、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制度
政治民主 经济民主
军事民主
4、军队严明的纪律性和行动准则
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什么是“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

近现代史重点总结第四章

近现代史重点总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阶级。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表明他占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是1920年8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成立。

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公会。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成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的论战是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毛概第四章

毛概第四章
人的迷信不可。
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 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 上各问题为职司,并以西方 的文艺复兴为楷模。
——《新潮》发刊词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 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 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 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 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所造 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 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 《新青年》)。 1916年12月,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 提倡思想自由原则,主张各派 学术兼容并包,使北大和《新 青年》一起成为新文化的主阵 地。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 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专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前夜, 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 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 败仗,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 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 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 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 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 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的很,又是抵 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 ‘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 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 ,推倒雕琢 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 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 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 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 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 会文学。

第四章__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第四章__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指政治上保守或革命的党派。强调民权、社 会对等、提高、革新、福利国度等。〔左派政
党 普通主张增强国度对经济的干预,支持贫富分
化 和分配不公,注重劳工福利,维护弱势群体。〕
左翼政党 支持保守革新或革命的党派。经济上左派强
调团体自主性、私营经济的发明力。
极左翼政党:〔如法国国民阵线〕 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怂恿排外心情,支持移
就是代表特定的阶级或阶级,为完成这个阶级 或阶级的政治主张和利益、意志,而采取共同的 举动以期取得或参与政权的政治组织。
〔二〕政党的特征 〔1〕反映一定的阶级或阶级的共同利益。
留意:并非一个阶级只要一个政党,一个政党 只代表一个阶级。 〔社会结构变化、政党的容纳性增强等〕
〔2〕有明白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的。 政党主要目的是取得政权或参与政权。这是
D. 公民教育外延 公民教育就是以培育现代公民为目的的国民
教育。
从体制上说,现代公民教育必需以教育独 立 和学术自在为前提,也就是,教育必需是一个 公 共的、独立的事业。
现代教育必需独立于政府,独立于党派, 独 立于特定看法形状,独立于商业社会的功利与
E.关于党化教育 什么是党化教育?
党化教育,指一党专权条件下由〝党〞经 过执 政当局强力推行的、旨在灌输党的看法形状教 义 和政策主张的〝教育〞。
〔2〕由议会外组织演化开展而来。如英国的工 党
三、政党的类型 1.以政党的纲领政策为规范:划分为自在党保
守党。这一分类主要着眼于政党的实际思想、 行为准那么和政治目的。〔政管理念、经济 政策、对外政策〕 〔重点〕
自在党:如英国的自在党、法国的独立共和 党、德国 的自在民主党的、意大利的自在党等。 保守党:如英国的保守党、法国的捍卫共和 联盟〔人 民运动联盟〕等。

毛概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总结

毛概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总结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主要内容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1956)第二,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关系: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第三,在文化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土地改革的完成,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土地革命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土地改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思考: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然而何时过渡?怎样过渡?(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特征第一,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

“穷棒子社”从三条驴腿起家, 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 难,赢得了第一个丰收年,用 事实对那些散布合作社要“穷 散架”的人,做出了强有力地 回答。这一年粮食亩产达到 254斤,超过互助组上年平均 产量将近一倍,粮食总产量 45800多斤,扣除集体留粮以 后,平均每户分配的收入达 190多元。老贫农王生摸着那 些几乎没地方盛的粮食,激动 得热泪盈眶,他说:“这是走毛 主席、共产党指引的路才得到 的,这条路我是走定了”!
20多天的战斗,凭着19双勤劳 的手,打回4万多斤柴,卖得430 多元。打柴换来的钱,全部用在了 添置生产资料上面,根据社内的迫 切需要,买了一头骡子、一头牛、 19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部 分零星农具。从此,长峪山下出现 了一派前所未有的大搞生产的动人 景象:社干部劳动干在前头,活计 专拣重的干,社员你追我赶,紧紧 跟上。送粪缺车,扁担结队挑上山; 耕地缺人,人拉耠子翻开地;春播 缺种,求亲靠友来凑集,合作社终 于适时种上了地。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 分
农业社女社员正在选种
3、高级社
2、初级社
(1955.10.—1956.底)
1、互助组
(1953.底—1955.9.)
(195l.12.—1953.底)
第三步:高级社
第一步:互助组
三阶段
第二步:初级社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 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
第一阶段:
初级形式的 国家资本主义
第三阶段: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第二阶段: 单个企业 公私合营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 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毛概第四章

毛概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也就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这是我国过渡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转变的理论观点:1882年,马克思答复“各国是否都应该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问题时说:“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

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1、历史背景:P65〔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仍然是当①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②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

五种经济成份包括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成份的合作社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三种:社会主义经济〔国营经济,国家的经济命脉,领导地位〕;个体经济〔比例上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监督
民主监督的对象。各级各类掌握公共资源(公共权 力)的人,主要是各级各类政府(广义)官员。 民主监督的内容。官员的各种不足,包括谋私、懒散、 腐败、官僚、愚笨。 民主监督的主体。公民个人、公民团体、执政党、 非执政党、新闻媒介、国际社会(选举监督问题)。 民主监督的形式。检举、控告、申诉、信访、集 会、游行、舆论(民意)、批评性报道和评论、罢免 与弹劾、全民公决。
第二篇 民 主
民主,是我们时代极其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作为政 治体系的目标(目标之一),民主已经获得了至高无上的 地位,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了。但是,由于世界上仍然存在 不民主的国家,不少国家在民主与专制之间不断摇摆,部 分政治家、理论家和民众对民主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 有的国家和政客言行不一(声称自己民主,实际上并不民 主),民主理论显得既重要,又复杂。 民主理论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根据课程的特点我们决 定阐述民主的内容、民主的作用和民主的条件三个问题。 其他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自己学习和思考,特别是民主的过 程(民主化)问题。
4、民主的限度
民主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即受到公民自由的限制。 民主必然意味着多数决定。多数人有资格决定一切吗? 没有!少数派的一些基本权利(自由)是不能被剥夺 的。公民的基本自由不能由多数人投票决定予以限制 或者取消。民主可以(有权)决定什么?可以决定公 共事务。民主不应该决定什么?不应该决定私人(民 事)事务。民主能够决定什么?民主能够决定有一定 的意见分歧但是分歧不是很大(特别是分歧者并非势 均力敌)的事务。民主不能够(不可能)决定什么? 不可能决定意见分歧非常尖锐的事务。
第一节 民主的内涵
词源学上,民主(democracy)是地 方的权力和人民的统治。现代政治学一 般也认为,民主是人民(绝大多数人) 当家作主。
1、民主的概念
民主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所有精神健全的成年人都可以通过 秘密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监督、罢免各级领导人,可以通 过各种方式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是根 本的政治制度,但是它必须体现为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制度。 民主的前提是承认国家。即承认主权,承认权力,承认政 府,承认当选官员及其任命的官员的权威。因此民主主义与 无政府主义不同。民主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自由人联合体 也不同。 民主的基本内容是公民有资格进行广泛的、实质的政治参 与,如竞选、选举、结社、组党、集会、游行等。此外,民 主也意味着人民的代表以比较民主的方式行使权力:和平的、 节制的、公开的、依法的、多数的、负责的等。 民主是用公开、和平、有序的手段达成政治共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意味着公民 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分歧不能是根本的 。
3、现实(主义)民主和理想(主义)民主
这是从实现程度和时间维度对民主的分类。这是萨 托利强调的一个分类。他认为,现实的民主就是民主 已经具有的实有形态,理想的民主就是理论家规定的 民主的应有形态,是应该实现但是还没有实现的民主 形态。 进行这个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各种类型的民 主,特别是对不同的民主进行比较和评价的时候,例 如我们只能把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现实的资本主义 民主进行比较、把理想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理想的资本 主义民主进行比较、把某个民主的理想与该民主的现 实进行比较,绝对不能把某个民主的理想与另外一个 民主的现实进行比较,那样就犯了方法论的错误。
2、民主的反面:政治专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民主,必须了解专制制度。 专制就是独裁,即主体一个人任意裁决。政治专制,是指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制。它包括在狭义的政治领域, 也包括广义的政治领域即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管 理。 专制的类型:个人专制、家族专制、寡头专制、大众专制、 政党专制、阶级专制、军人专制。个人专制最主要的表现是集 权制、终身制和世袭制。这还仅仅是从对权力的掌握角度看。 从权力的获取和维护看,专制政治强调赤裸裸的暴力,以阴谋、 欺骗、武力等方式获取权力、使用权力和维护权力。 极权主义和威权主义。极权主义:政府严密控制社会一切领 域,个人、社团和地方在一切领域没有任何自由的制度。威权 主义:政府主要控制政治领域,而在其他领域比较自由;在政 治领域,控制程度相对宽松,但是比民主主义对政治领域的控 制要严密。
2、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也叫做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也叫做无产阶级民主、共产主义民主。 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最喜欢从这个角度对民 主进行分类。 资产阶级民主的特点是:议会制代替专制君主制; 选举制代替任命制和世袭制;实行分权制度;实行资 产阶级政党制度;具有完备的资产阶级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真 正的普选制、监督制、罢免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 使国家权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3、民主政治是和平政治
民主与和平的关系。民主意味着和平,意味着反 对以暴力解决分歧,反对以暴力形成共识,反对以暴 力夺取或者维持政权。民主允许和平的不服从和反抗。 但是,民主并不否定共同体可以而且应该拥有暴 力,以镇压企图以暴力方式破坏社会秩序和反对现有 政权的活动,以及抵抗外部共同体可能的入侵。但是, 这些暴力不是制约民主的元素,而是保卫民主的因素, 与民主即和平的思想并不矛盾。
4、协商式民主与多数制民主
这是Arend Lijphart(有三种翻译,利基法特,利日 法特,利普哈特)的贡献。也叫做共识民主与多数民 主、意见一致型民主与服从多数型民主。 共识民主的基本特征包括:选举中的比例代表制; 多党制;合作主义的利益集团制度;广泛的联合政府;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权力大致平衡;联邦制。 多数民主的基本特征是:选举中的多数代表制度; 两党制;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制度;一党多数的内阁; 行政机关相对于立法机关的优势;单一制。
5、选举民主与自由民主
这是戴蒙德和亨廷顿关注的问题。选举民主,是指 以是否有详细、合理的选举制度为是否有民主的根本 依据和标志的民主思想,主要是从过程的角度审视民 主。自由民主,是指以保护公民个人自由为最主要目 的的民主思想,主要是从结果(目的)视角审视民主。 亨廷顿认为,自由民主可以为人权提供相对比较好 的保护。但是没有理由证明,选举民主一定能够保护 人权。从历史上看,通过宪法的有限的政府和法治来 保护的自由,比民主出现得早,无论在英国还是在欧 洲其他国家,情况都是这样。今天的世界上,有很多 不自由的民主国家,存在侵犯人权和国内冲突。这使 人们认为,在很多转型社会中,自由民主是更良好的、 更安全的,更稳定的政府形式。
2、民主选举
普遍原则。选举人资格及其限定。限制:性别、宗教、文 化、财产(缴税)、民族、地域、居住、年龄、犯罪状况。 平等原则。选民的分量;选票的分量。 直接原则。公民有权选择的对象。议会代表,还是行政首 脑?基层的代表和首脑,还是国家(中央)的代表和首脑? 竞争原则。候选人的资格及其限制;竞选。任期制(有合 理的期限:4到6年))、限任制(两届到三届)。 自由原则。差额选举与无记名投票。 选举制度:选举机构、选区划分(单选区制-多数代表制, 多选区制-比例代表制)、选民登记、提名、竞选人资格、选 票设计、预选、投票、计票规则、通过规则、选举监督 任期限任。任期制、限任制
第四节 民主的属性
在阐述了民主的内容、外延和分类以后,我们从 更宏大的视野上看看民主的属性(或者说是特征)。 这些问题也是民主理论比较关注的问题。
1、民主的政治性
所谓民主的政治性,有以下意思:民主是一种国家 制度,不同于专政(专制)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一种 政治权利;民主是一种管理方式;民主属于上层建筑。 说民主具有政治性,属于上层建筑,这就意味着它 是依靠一定的社会条件产生的,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 和社会环境服务的。这里涉及到民主的手段性和目的 性问题。总体而言,民主是手段,是为了实现一定的 社会目的而建立的政治制度。但是,在一个还没有民 主或者有了民主但是民主还不完善的社会里,建立和 完善民主的政治制度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目的(目标)。
第二节 民主的外延
可以称为民主的要素很多。不同的学者 有不同的概括。有的概括为一个指标,有的概 括为两个指标,有的总结出八个指标。
1、背景指标
人权保护。民主的政治(政权)必须是保护人权的政权, 否则,民主政治就没有意义。人权的种类很多但是可以概括为 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教育权等几个基本类型。 军队中立。民主的政权一个是军队和其他的暴力机器保持中 立的政权,暴力只能用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国内的社会秩序, 而不能用于某个政党、某个阶级、某个家族、某个集团夺取国 家政权和维护政权。从独立性高低看,军队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自己掌权的军队(军人政权),党的军队,党和国家的军队, 中立的军队。 政教分离:政教合一,宗教是政治和法律的唯一根源,宗教 是政治和法律的重要根源,政教分离。 新闻自由(表达自由):机构自由,内容自由(审查制还是 追惩制),方式自由。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 • • • 01、李铁映:《论民主》 0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03、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 04、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05、李普塞特:《政治人》 06、科恩的:《论民主》 07、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 08、达尔:《论民主》 09、萨托利的:《民主新论》 10、亨廷顿:《第三波》
第四章 民主的内容
学习和研究政治民主,首要的问题是全面、 准确地理解民主的内容,即正确地回答“民主 是什么?”这个问题。民主的内容,看似简单, 其实复杂,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 的层次,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主体。所以,关 于什么是民主,有很多理论流派。在当代世界 上,由于民主已经成为了普遍性的政治目标信 仰,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尊敬,很多实际上不 是民主政治的国家往往声称自己是民主国家, 这样就制造了混乱,混淆了视听。因此,正确 地了解民主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民 主的内涵、外延、分类和属性来阐述民主的内 容。
第三节 民主的分类
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民主进行分类。分类可以加 深我们对民主形式和内容的了解,深化和拓宽我们对 民主政治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