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地貌学原理期末复习题(3套)

2011地貌学原理期末复习题(3套)
2011地貌学原理期末复习题(3套)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末复习题(1)

地貌学原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和两大部分。谷底包括和;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发育。

2.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

3.岩溶地貌中的溶蚀洼地是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

4.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等于。副热带高压带的雪线

高度比赤道附近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6.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7.干旱荒漠按照地貌形态与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

型: ,,和。

8.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

形,并最终导致破碎。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波高处发生破碎。

9.淤泥质海岸类型可以划分为,和三种。

10.地球表面两个最大的地貌单元是和。

11.板块俯冲和碰撞激发出的和是导致构造山系形成的动力。

12.如果地貌形态与褶曲构造形态一致称为,反之称为。

13.单面山是沿岩层走向延伸的山岭,两坡长度和和坡度。

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壶穴和岩槛是河流下游砂质冲积河床上常见的地貌类型。()

2.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3.河流袭夺是由于自由河曲截弯取直的结果。()

4.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分布在谷底、洪水期可被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就是河流阶地。()

5.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是砂岩风化剥蚀形成的旅游地貌景观。()

6.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可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7.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属于大陆冰盖地区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

8.年平均地温在0o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9.热喀斯特洼地是一种岩溶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地貌形态。()

10.石环是由较细粒土和碎石为中心,周围由较大砾石为圆边的环状冻土地貌。()

11.砾漠是冲积平原上由河流砾石组成的堆积地貌。()

12.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卯是典型的黄土沟(谷)间地地貌。()

13.黄土泻溜是黄土谷坡上流水侵蚀形成的坡地侵蚀地貌。()

14.大陆裂谷的成因是位于地幔对流上升、地壳拉张、岩石圈变薄陷落的结果。()

15.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16.活动褶曲构造山地是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地表褶曲隆起形成的山地。()

17.断块山地是受正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

18.断层三角面是断层崖形成后,受横穿断层崖的河流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切割形成三角

形的断层崖。()

19.火山熔岩锥是由基性岩浆从火山口或裂隙喷出的熔岩形成的。()

20.熔岩隧道是石灰岩地区由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

三.名词解释(每组5分,共30分)

1. 河床与河漫滩。河谷中的枯水期所占据的谷底不分称为河床。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2. 泥石流与洪积扇。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流渗漏到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平面呈扇形,称洪积扇。

3. 鼓丘与羊背岩。鼓丘是由一个岩基核心和冰砾组成的一种小丘。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的一种侵蚀地形,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

4. 石窝与雅丹。在及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裂缩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行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

5. 黄土塬与黄土峁。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原面,四周为沟谷的沟头向源侵蚀,从平面上看塬常成花瓣状。

黄土峁是一种独立的黄土丘,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峁顶地形呈园穹形。

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断层活动形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

当断层两盘都是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先在上升盘剥蚀,顶部较坚硬的岩层被剥蚀后,露出较软的岩层,剥蚀速度加快,上升盘逐渐降低,与下盘高度相当。如果上升盘仍是较软岩层,剥蚀速度较快,结果上升盘比下降盘还低,这种断层崖叫断层线崖。

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

地下水、地表水、斜坡岩石结构和岩性、地震、人为因素

2.简述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河流年输沙量大于或等于年径流量的1/4。

河口附近的海洋侵蚀搬运能力较小。

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坡度较缓。

3.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热带岩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年均温度高于15°,岩溶作用强烈,热带地区的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

温带季风气候区岩溶: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雨季降水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地貌不发育。地下溶洞较为发育。

温带干旱区岩溶:降水很少,地表岩溶作用微弱,几乎看不到现代岩溶地貌。

寒带和高山寒冷地区岩溶:气温极低,有永久冻土和季节冻土,岩溶作用极缓慢但仍有岩溶发育。

4.简述海蚀作用的三种基本形式。

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海流作用。

5.简述大陆裂谷的地貌特征。

大陆裂谷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500m,裂谷的隆起有一定的高度。

沿裂谷盆地两侧的山脉的形态和高度不同,裂谷横剖面不对称。

大陆裂谷大多是在地壳长期稳定夷平后开始分裂的,或是在裂谷形成过程中,地面剥蚀夷平,在大陆裂谷两侧山地广泛发育夷平山地。

五.试论河流阶地的成因并依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划分阶地类型(20分)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河谷底部(河漫滩和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具有较宽广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河床侧蚀迂回,展宽河谷,河流暂时接近相对平衡状态,这时进入河流的冲积物和河流搬运的冲积物近似相等,两者比值(相对负载)为1。当相对负载发生变化,河流的动力状态也发上变化,相对负载大于1,河流发生堆积;相对负载小于1,河流发生侵蚀,在后一种情况下河流将发生下切侵蚀形成阶地。因此河流能否形成阶地取决于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河流负载特征的变化又取决于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变化。能改变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构造升降运动、侵蚀基准面上升以及河

流袭夺。

构造升降运动:构造运动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构造抬升或下降改变河流比降来完成的。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流在均衡条件下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在强烈构造抬升时期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具有旋迴性,多级构造抬升的结果是形成多级阶地。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在河流中水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气候变干,河水水量减少,含沙量相对增多,同时地表植被减少,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增多,发生堆积。气候湿润时,河流中水量增多,含沙量相对减少,发生侵蚀。由于气候干湿变化引起堆积作用和侵蚀走用交替出现,就形成河流阶地。

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也可形成河流阶地。冰期时,寒冻作用比较强烈,河流中水量减少,大量风化物质被带到河中,河流中上游发生堆积,下游段由于海平面下降而发生侵蚀;间冰期时,河流水流量增多,河流中上游发生侵蚀形成阶地,下游段由于海平面上升发生堆积,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形成阶地,多在河流上游。

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引起河流下切侵蚀。最新发生在河口段,然后不断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所能到达的范围内,一般都会形成阶地,接地高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小,在裂点处消失。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产生好几个裂点,就可形成多级阶地。

河流袭夺:在发生河流袭夺的地方形成袭夺湾,袭夺湾附近有跌水形成。跌水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向被夺河上游移动,并下切形成阶地,这种阶地之分布在从袭夺湾到跌水之间。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末复习题(2)

地貌学原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河流水流的搬运方式有,和三种。

2. 形成河流阶地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和。

3. 在河流入海的地段,从潮区界到潮流界的河段,称为;在潮流界以下到三角洲海陆交界线(口门界)之间叫;口门向外至水下三角洲前缘坡折处,叫。

4. 溶蚀漏斗按成因可分为,和三种。

5.石灰岩洞穴堆积物主要包括,和三大类型。

6.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和。

7. 山地冰川地貌组合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在雪线以上是以,和为

主的冰蚀地貌带,雪线以下到终碛堤为止是以,和为主的冰蚀-冰碛地貌带,冰川末端是以为代表的冰碛地貌带。终碛堤外缘则是和的冰水堆积地貌带。

8.冰川消融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相应得堆积物,称为。

9.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10. 冰楔的宽度和成正比,冰楔的深度和成正比。

11. 风积地貌的形成与含沙气流结构、运动方向及含沙量的多少有关。根据含沙气流结构等特征,可以划分四种风积地貌类型,,和。

12. 沙质海岸类型主要包括,和等。

13. 人类地貌过程分类中的直接人工过程主要包括,和三类。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横线上,每题0.5分,共10分)

1.在堆积作用占主导的地区,地面发生大量堆积,沉积物一层叠加在另一层之上,由这种叠加结构组成的地貌,称为。

A.切割型地貌;

B.叠置型地貌;

C.切割-叠置型地貌;

D.叠置-切割型地貌。

2.岩石地貌学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外力剥蚀下形成的各种地貌。下列地貌类型主要不受岩石性质影响的是。

A.岩溶地貌;

B.黄土地貌;

C.丹霞地貌;

D.流水地貌

3.从地貌学的学科分类看,不属于应用地貌学的是。

A.气候地貌学;

B.工程地貌学;

C.石油地貌学;

D.农业地貌学

4.分布在滑坡体中部和两侧的裂隙是。

A.环状拉张裂隙;

B.平行剪切裂隙;

C.挤压裂隙;

D.放射状裂隙。

5.马刀树可能见于滑坡发展的。

A.蠕动变形阶段;

B.滑动阶段;

C.停息阶段;

D.重新滑动阶段

6.构成河流下切侵蚀终极侵蚀基准面的是。

A.海平面;

B.坚硬岩槛;

C.湖泊洼地;

D.支流汇口处

7.逆行沙波多发生在。

A.深槽区;

B.深水区;

C.岩槛区;

D.浅水区

8.在地壳急剧抬升时,曲流保持原形切入基岩,这时发育的曲流称为。

A.深切曲流;

B.嵌入曲流;

C.内生曲流;

D.自由曲流。

9.下列地貌和天然堤伴生、常见于冲积平原中部的是。

A.迂回扇;

B.冲积扇;

C.决口扇;

D.冰水扇

10.在三角洲结构中,海洋沉积主要见于。

A.顶组沉积;

B.前组沉积;

C.底组沉积;

D.河口沉积

11.在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并经常改道、口外海滨区水较浅等条件下,多形

成。

A.扇形三角洲;

B.鸟爪形三角洲;

C.尖头形三角洲;

D.岛屿型三角洲。

12.在褶皱构造区,主河发育在向斜轴部,支流来自向斜两翼,可能发育的水系形式是。

A.树枝状水系;

B.格状水系;

C.平行状水系;

D.放射状水系。

13.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程度依次是。

A.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硅质灰岩;

B.泥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

C. 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

D.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

14.通常峰林地貌的发育过程可以用地貌循环顺序来解释。

A.峰丛洼地→峰林平原→孤峰平原;

B. 峰林平原→峰丛洼地→孤峰平原;

C. 峰林平原→孤峰平原→峰丛洼地;

D. 孤峰平原→峰丛洼地→峰林平原。

15.地表岩溶不发育但地下溶洞较发育是的主要特征。

A.热带岩溶;B.温带岩溶;C.寒带岩溶;D.高山寒冷地区岩溶。

16.全球雪线海拔高度最高地带主要分布在。

A.寒带;

B.温带;

C.副热带;

D.热带

17.当气候变冷、雪线降低,各种不同类型冰川互相转化的一般顺序是。

A.山岳冰川→山麓冰川→大陆冰川;

B. 山麓冰川→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C. 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山麓冰川;

D.山麓冰川→大陆冰川→山岳冰川;

18.一般来说,黄土沟谷的发育阶段依次为。

A.纹沟→细沟→切沟→冲沟;

B. 切沟→细沟→纹沟→冲沟;

C. 冲沟→切沟→纹沟→细沟;

D. 细沟→纹沟→冲沟→切沟;

19.随着火山岛下沉、珊瑚礁发育系列依次为。

A.堡礁岸礁环礁;

B.岸礁堡礁环礁;

C. 环礁岸礁堡礁;

D. 堡礁环礁岸礁;

20.断层线崖是断层两侧的断块。

A.上升盘地势低于下降盘;

B.上升盘地势高于下降盘;

C.上升盘地势与下降盘相当;

D.上升盘与下降盘水平错动。

二、名词解释(每组6分,共30分)

1. 石林与石笋;

石林是一种非常高大的石芽。

石笋是从洞顶滴落下来的水溅到洞底,其中的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的,形似竹笋。

2. 蜂窝石与风棱石;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

散布在荒漠或戈壁滩上的岩石,经风沙长期磨蚀,形成光滑的棱面或棱角,棱线常和风向近

于一致。

3. 羊背石与鼓丘;

鼓丘是由一个岩基核心和冰砾组成的一种小丘。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的一种侵蚀地形,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4. 港湾海岸与峡湾海岸;

第四纪冰后期海平面上涨,淹没基岩山地或丘陵,丘陵之间的低地形成海湾,岸线弯曲,这种海岸称为海峡海岸。

高纬地区,海水进入冰川作用过的地区,一些冰川谷地被海水淹没,形成向陆地伸入的狭长的海湾,称为峡湾海岸。

5. 泥火山和隐火山

泥火山是由于地下气体喷出而带出大量泥浆堆积而成。

隐火山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未能到达地表,在地下聚集所产生的现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固体物质补给、泥石流水体补给、泥石流形成的沟谷条件

2. 画图并简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图P120 新月形沙丘是由饼状沙堆到盾形沙丘再到雏形新月沙丘演化而来的。

3. 简述海岸带泥沙横向移动与水下岸坡平衡剖面发育过程。

图P142 A剖面:水下岸坡的泥沙运移趋势

B剖面:中立点两侧为上下两个侵蚀带;中立点上泥沙向海岸运移在岸线附近堆积,形成海滩;中立点下泥沙搬运,堆积在水下坡岸坡脚处。

剖面C:水下坡岸演变为中立点附近连续缓倾的上凹剖面,岸线附近因泥沙堆积而变陡。

水下岸坡整个剖面上的颗粒作等距离往返而不发生位移,这一凹形坡面即为海岸平衡剖面。

4. 简述人类地貌过程分类。

人类活动直接地貌过程:挖掘过程、建造过程

人类活动间接地貌过程:风化作用、土壤侵蚀。坡地过程、河流过程、风沙过程、海岸过程四、依据地貌侵蚀轮回理论(W.M.Davis学说),画图论述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20分)

1.幼年期:河流沿被抬升的原始倾斜地面发育,水文网稀疏,在河谷之间存在着(图a).水系尚未充分发育,只有很稀疏的水文网,在河谷之间存在着宽广平坦的分水地。随着河流下切侵蚀,河流纵比降加大,形成跌水,河谷横剖面呈"V"形,坡谷变陡,坡顶和分水地面有一明显的坡折(图b),河网密度增大,河谷加深,地面切割加剧,河谷加深,谷坡的剥蚀速度相对于大河流的下切速度,谷坡不断展宽.较大的河流逐渐趋于均衡状态(图c).

2.壮年期:坡谷不断后退,使分水岭两侧的谷坡日益相近并相交,宽广的分水地变成了狭窄的岭脊(图d).随着坡谷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坡谷逐渐减缓,山脊变得浑圆,谷坡上部的土屑通过土壤蠕动向下搬运,下坡的岩屑主要受片状流水冲刷和坡谷侵蚀在坡谷下半部常形凹

形坡。壮年期的主河一般达到均衡状态,到壮年期后期,较小的支流也逐渐达到均衡状态,此时河谷比较开阔,山脊比较浑圆。(图e).

3.老年期:河流停止下切侵蚀,分水岭逐渐下降,地面呈波形地形,河河谷展宽,蜿蜒曲折,形成曲流或截弯取直倾城牛轭湖。如有局部坚硬的岩石区,因抗侵蚀能力强或一些较高面尚未被完全侵蚀而突出的孤立山丘,称为侵蚀残丘。整个地面称为准平原,代表河流发育的终极阶段。(图f).如果地壳再次提升,河流下切将形成新的侵蚀阶段。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末复习题(3)

地貌学原理

一、判断题 (在括号内填写√或X,每题0.5分,共10分):

()1.醉汉林、马刀树是冻土区由冻融扰动作用形成的地貌现象。

()2.河谷的拓宽是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

()3.泥石流是平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4.侵蚀阶地多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

( ) 5.基座阶地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或其它成因类型的沉积物;

()6.虽然气温越高,水中CO2的溶解度越低,但喀斯特发育速度却越快;

()7.峰林与喀斯特平原是温带喀斯特的典型地貌组合。

()8.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地貌景观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

()9.冰斗是大陆冰盖地区常见的典型冰川侵蚀地貌。

()10.多年冻土常发育在降水量大的海洋性气候区;

()11.石海、石河、石窝、石柱都属于典型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

()12.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以悬移方式为主;

()13.新月形沙丘属于典型的横向沙丘类型。

()14.黄土是一种黄色、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

()15.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岩石风化残积物质;

()16.在海岸岬角处波能扩散,导致堆积;在海湾处波能集中,导致侵蚀。

()17.大洋中脊是热地幔物质上涌的地方;

()18.东非大裂谷形成于板块之间的碰撞、地壳挤压破裂地带;

()19.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貌现象被称为逆地形。

()20.火山碎屑锥主要由流动性较高的基性岩浆由火山口或裂隙喷出形成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

1.终极侵蚀基准面是指()。

(A).水库;(B).支流与干流汇合处;(C).岩槛;(D).海平面。

2.下列小地貌主要由河流作用形成的一组是()。

(A)刃脊、鼓丘、岩槛、深槽;(B)羊背石、锅穴、壶穴、深槽;(C)槽谷、

蛇形丘、陷穴、终碛垄;(D)深槽、壶穴、岩槛、心滩。

3.牛轭湖是冲积平原河床()的产物。

(A).裁弯取直;(B).河流袭夺;(C).溯源侵蚀;(D).构造运动

4.河漫滩沉积具有典型的()结构。

(A)一元;(B)二元;(C)三元;(D)四元。

5.后期河流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深度达到发育前期阶地的谷底,可能发育

的堆积阶地类型是()。

(A)上叠阶地;(B)内叠阶地;(C)基座阶地;(D)埋藏阶地.

6.在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海岸带常形成平面形态呈现()的三角洲。

(A)扇形;(B).鸟足形;(C). 尖头形;(D).三角形。

7.下列小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喀斯特地貌成因的一组是()。

(A)石芽、石环、石海、石柱;(B)石笋、石林、石钟乳、石柱;

(C)石海、石环、石冰川、石钟乳;(D)石蘑菇、石钟乳、石河、石幕。

8.从喀斯特水的动态看,落水洞主要发育在深切喀斯特地块的()。

(A). 垂直渗透带;(B). 季节变动带;(C). 水平流动带;(D).深部滞流带

9.全球雪线海拔最高处在()。

(A)南北两极;(B)赤道带;(C)亚热带高压带;(D)中纬度荒漠带。

10.下列地貌属于风化和风力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A)牛轭湖;(B)羊背石(岩);(C).蛇形丘;(D).蜂窝石。

11.黄土是一种第四纪土状堆积物,粒度成分百分比一般以()最高。

(A)粘土;(B)粉沙;(C)砂;(D)砾石。

12.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发育。

(A)水平层理;(B)倾斜层理;(C)水平节理;(D)垂直节理。

13.下列黄土地貌属于黄土潜蚀地貌类型的一组是()。

(A). 黄土柱、黄土碟、黄土桥;(B). 黄土浅沟、黄土切沟、黄土冲沟;(C).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D)黄土纹沟、黄土细沟、黄土切沟。

14.理论上,当波浪入射角与岸线成()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

(A)0°;(B)15°;(C)45°;(D)75°。

15.珊瑚礁主要在()海域发育。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16.红树林海岸带主要分布在()海域发育。

(A)热带和亚热带;(B)温带和寒温带;(C)冻土苔原带;(D)荒漠草原带。17.当海岸线与地质构造线直交,岸线曲折,称为()。

(A)达尔马提亚式海岸;(B)里亚式海岸;(C)断层海岸;(D)港湾海岸。18.海沟主要分布在()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地带。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19.在穹窿构造地区或火山锥上,常发育()。

(A)树枝状水系;(B)格状水系;(C)放射状水系;(D)向心状水系。

20.岩层倾角及两侧山坡均较陡的山岭称为()。

(A).单面山;(B). 平顶山;(C). 猪背岭;(D). 断块山

三、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地貌发育的三要素是()、()和()。

2、河流阶地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和()。

3、根据曲流下切和侧蚀的情况,深切曲流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三角洲的结构按地貌特征可以划分出三个沉积单元,即()()和()。

5、树枝状水系在()、地形()的地区最为发育。

6、影响岩溶作用的基本因素有()、()和();

7、石灰岩洞穴堆积物主要包括()、()和()三大类型。

8、根据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冰川类型分为()和()。

9、典型的冰碛地貌有()、()、()和()。

10、淤泥质海岸类型可以划分为()()和()三种。

11、地球表面两个最大的地貌单元是()和()。

12、板块俯冲和碰撞激发出的()和()是导致构造山系形成的动力。

13、如果地貌形态与褶曲构造形态一致称为(),反之称为()。

14、单面山是沿岩层走向延伸的山岭,两坡长度和和坡度()。

15、火山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

16、马尔式火山是一种只有火山口而没有()的火山。

17、人类活动直接地貌过程,主要包括()和()。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高度基面控制,河流下切接近这一基面后及失去侵蚀能力,这一基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2、天然堤;平原河流两侧由砂、粉砂构成的略为高起的长堤。当挟沙水流漫出河槽时,因流速降低而堆积形成。

3、羊背石;羊背石是冰川基床的一种侵蚀地形,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

4、连岛沙坝;连接岛屿和陆地的沙坝

5、断层三角面;断层活动在形成断层崖后,收横穿断层崖的河流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切割成许多三角形的断层崖,称为断层三角面。

五、简述题(每题5分,20分)

1、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震因素、人为因素

2、简述河流袭夺及其形成的地貌特征

分水岭的迁移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后,夺水的河流为袭夺河,被夺水的河流为被夺河。被夺河的上游因改道流入袭夺河,称改向河;被夺河的下游因上游被截,称断头河。在发生河流袭夺的地方,河道往往形成突然转弯,称为袭夺湾。断头河与被夺河之间,在河流发生袭夺之前原先是一条连通的河谷,河流袭夺后,他成为新水系的分水岭,但仍保存河谷状态,称为风口。

3、简述峰林地貌的发育过程。

峰丛由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当峰丛之间溶蚀向深处发展,知道垂直水平循环带,这时地下河露出形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从基座被切开,山峰间相互分离峰林。

4、简述新月形沙丘的发育过程。

新月形沙丘由饼状沙堆到盾形沙堆再到雏形新月形沙丘演化而来。

六、论述地貌学的研究内容(20分)

政治学原理测精彩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第1 章至第4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A、《共产党宣言》 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C、《资本论》 D、《国家与革命》 2、中国古代法家的治国思想主要之点是() A、霸道 B、王道 C、兼爱 D、无为而治 3、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 A、政治革命 B、社会革命 C、自行崩溃 D、外部入侵 4、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原始群 B、氏族 C、胞族 D、部落 5、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是() A、民主 B、自由 C、平等 D、权利 6、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产生 C、私有制的出现 D、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 7、列宁给阶级下了一个完整的、经典性定义的著作是() A、《论国家》 B、《国家与革命》 C、《伟大的创举》 D、《论无产阶级文化》 8、政治权力制约的前提是() A、权力的腐败 B、权力的异化 C、权力异化的趋势 D、权力的异化和权力异化的趋势 9、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是() A、武力 B、财富 C、技能 D、知识 10、政治腐败最大的特点是() A、国家权力的滥用 B、社会权力的滥用 C、权钱交易 D、寻租现象

11、恩格斯在《国家、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揭示国家产生的最典型形式是() A、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B、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C、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D、巴比伦国家的产生形式 12、西方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13、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14、中国封建官僚制的核心是() A、科举 B、等级 C、任命 D、特权 15、最早系统对国家进行分类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马克思 16、无产阶级专政最本质的特征是() A、对敌人的专政 B、对人民的民主 C、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防御 D、组织经济文化建设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民族问题 B、宗教问题 C、政党问题 D、政权问题 18、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的最基本职能是() A、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B、强化意识形态的控制 C、维护国家的安全 D、大力发展生产力 1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 A、亚洲 B、北美 C、东欧 D、西欧 20、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统一战线 B、人民军队 C、工农联盟 D、共产党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政治权力的特征主要有() A、排他性与多元性 B、强制性与制约性 C、意识性与渗透性 D、工具性与组织性 E、不受法律约束性 2、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E、老子 3、以下表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是() A、政治是管束众人之事 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D、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期末复习考题-学生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一、名词解释 1.气-血屏障: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2.血尿屏障:指血浆从血管球毛细血管渗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的滤过屏障,即肾小球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肾小囊足细胞的裂孔膜组成。 3.矢状面:与动物体纵轴平等,同时又与地面垂直的切面。横切面:横过动物体,并与矢状面和额面垂直的切面。 4.关节:骨与骨之间不直接,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进行灵活的运动的骨连结。 5.骨盆:是由背侧的荐骨和前3个尾椎、腹侧的耻骨和坐骨及侧面的髂骨和荐结节阔韧带构成的前宽后窄的锥形腔。 6.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的前小后大的截顶锥形的骨性支架。胸膜腔:胸膜壁层和脏层之间形成的腔隙。胸腔:从胸廓的骨骼、肌肉、皮肤和膈为周壁,呈截顶圆锥形的空腔。腹膜腔:腹膜壁层和脏层之间形成的腔隙。腹腔:以膈为前壁、腰椎、腰肌和膈肌为背侧壁,腹肌为侧壁和底壁的空腔。 7.纵隔:位于左、右胸膜腔之间由两侧的纵隔胸膜及夹于其中的心脏、心包、食管、气管,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除后腔静脉外)神经(除右膈神经外)胸导管、淋巴结和结缔组织等组成。 8.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具有分泌精清的功能。 9.子宫阜:子宫黏膜在子宫角和子宫体形成纵褶,并有特殊卵形隆起。 10.心传导系:心脏的传导系是维持心脏自动而有节律性搏动的结构、系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由结纤维和浦肯野氏纤维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脚和浦肯野纤维丛。11.腔上囊:椭圆形盲囊状,位于泄殖腔背侧,以短柄武器于肛道,性成熟后,禽的腔上囊开始退化。 12.泄殖腔:是肠管末端膨大形成的腔道,为消化、泌尿、生殖三系统的共同通道。 13.解剖学:又称大体解剖学,主要是借助解剖器械(例如:刀、剪、镊等),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或解剖显微镜)观察研究正常畜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4.组织学:又称显微解剖学,是研究畜体显微镜下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科学。 组织学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三个部分。 15.胚胎学:是研究动物个体的胚前发育和胚胎发育规律的科学。胚胎学的内容包括两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过程,早期胚胎发育,器官发生,以及胎膜和胎盘的发生。我们主要学习早期胚胎发育及胎膜的发生两部分内容. 16.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一个完整细胞世代。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7. 细胞分裂:是细胞一分为二的增殖过程,从而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有三种形式。 18.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进程中,细胞发生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发生改变的现象。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其分化能力强,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其分化能力弱。 19.精子获能:进入母畜生殖道内的精子,不能立即受精,?只有在雌性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精子获能。 20.顶体反应:当精子开始穿入放射冠时,精子顶体部分的质膜与顶体外膜发生融合,顶体内容物(主要是透明质酸酶和顶体蛋白)释放出来,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21.疏松结缔组织:,又称为蜂窝组织。其特点是细胞的种类较多,分散存在;细胞外基质发达,其中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稀疏,基质丰富,充填于纤维之间。具有连接、支持、防御和修复的功能。 22.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主要功能是支持和和连接。分为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 23.血清:在体外,血液静置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将细胞成分及大分子血浆蛋白包裹起来,形成血凝块,并析出淡黄色的清亮液体,称血清。 24. 黄斑: 是眼球后极视网膜上一个浅黄色的区域,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椭圆形小凹,称

电视机期末考试题

电子专业电视机期末考试题 班级——————————座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彩色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彩电亮度通道中,必须对亮度信号延迟____μs来实现图象的彩色与黑白轮廓重合。 3.我国广播电视规定:一个电视频道的带宽是____MHz,图象载频比伴音载频______(高/ 低)______MHz;接收机相应的本振频率总比图象载频高______MHz。 4.正交平衡调幅的已调色度信号是一个既调幅又调相的波形。它的振幅反映了彩色的 ______,相角反映了彩色的______。 5.在电视机中将行场同步信号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采用____________分离,将行同 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分开,采用_____________分离。 6.我国电视标准规定:行频为、场频为。每帧图像的总行数 为。 7. 高频调谐器的主要作用、和混频。输出图像中频和 伴音中频。 8. 彩色显象管有三枪三束管,单枪三束管和____________,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____________。 9. 行扫描电流正程前半段是由____________导通提供的.行扫描电流正程后半段是由 ____________导通提供的。 10. 全电视信号中行同步脉宽为____________us,场同步脉宽为____________us。 11. 两片式彩色电视机是由两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其中一片完成____________,另一 片完成____________。 12. 扫描正程后半段的失真校正方法是____________,两边延伸失真的校正方法是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 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2. 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3. 我国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对图象信号采用的调制方式是() A、双边带调幅 B、单边带调幅 C、残留边带调幅 D、调频 4. 彩色电视机中AFC电路的作用是() A、保证视频输出信号幅度稳定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管理是一种艺术”,这个命题强调的是() A.管理的综合性 B.管理的实践性 C.管理的层次性 D.管理的具体性 2.“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秩序。”反映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理论 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D.西蒙的决策理论 3.“人际关系学说”创建的基础是() A.霍桑试验 B.技术分析 C.数学模型 D.权变学说 4.组织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挑战最大的环境是() 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B.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C.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D.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5.计划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 A.确定目标 B.估量机会 C.编制预算 D.制订派生计划 6.某服装厂兼并一家纺织厂,此种战略形式属于() A.水平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后向一体化 D.水平多元化 7.传统的程序化决策制定中最普遍和最为盛行的技术是() A.管理信息系统 B.组织结构 C.结构分析 D.惯例 8.汽车、家电的生产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形式是() A.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 C.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D.非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9.被称为“斯隆模型”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结构 10.下列不属于 ...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A.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 B.上级的控制较多 C.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D.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11.管理者所能进行的组织变革领域是() A.结构 B.结构、技术 C.结构、技术、人员 D.结构、技术、人员、环境 12.人员配备指的是() A.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B.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 C.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D.对组织内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13.法约尔认为对小型工业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 A.管理能力 B.技术能力 C.商业能力 D.财务能力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大学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 20分) 1.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交点处, 此点称为麦氏点。 3.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4.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黏膜光滑无皱襞, 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5.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计 20 分) 1.组成人体的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6.喉由数块喉软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成支架,周围附有喉肌,内面衬以黏膜构成,其中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 7.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8.心得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纤维。 9.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10.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随即分胃左动脉、肝总 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11.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2.在 12 对脑神经中,感觉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臂丛由第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的后方 进入腋窝,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14.根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点不同,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 3 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 30分) 1.将人体分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且和人体长轴平行的轴是( A )。 A 、垂直轴 B 、矢状轴C、冠状轴D、额状轴 2.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上皮是(C)。 A 、单层扁平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C、变异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3.人体最大的呼吸肌是(C)。 A 、肋间内肌 B 、肋间外肌C、膈肌 D 、腹肌 4.┽ 2 正确的描述是( B) A 、右下颌第一乳磨牙B、左上颌侧切牙

广告原理与实务期末考试试题AMicrosoft Word 文档 (4)

广告原理与实务期末考试试题 董先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把你的答案对应填写在表格内) 1、广告的本质是( ) A.宣传 B.传播 C.促销 D.说服 2、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商业性广告( ) A.促销广告 B.公益广告 C.观念广告 D.形象广告 3、( )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注意 B.记忆 C.态度 D.信服 4、POP广告指的是( ) A.直接媒介 B.户外媒介 C.特种媒介 D.销售点广告 5、这幅雀巢咖啡的平面广告作品运用了主要哪种广告设计手法() A、比喻手法 B、悬念手法 C、拟人手法 6、专业广告公司又称为() A、广告经营公司 B、广告制作公司 C、广告代理公司 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 ),广告需要在大量市场中建立知名度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8、( )是现今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 A.个人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9、( )的着眼点是组织和公众及其相互关系 A.公益广告 B.公共关系 C.市场营销 D.组织传播 10、( )是直接媒介中最重要的形式 A.邮购广告 B.非邮寄直接广告 C.直邮广告 D.户外广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第小题至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

的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的表格内,多选、少选或错选。) 1、广告传播的功能包括 A、推介功能 B、劝服功能; C、揭示功能; D、强化功能; E、竞争功能 2、电视媒体的优点有 A、覆盖率高 B、视听效果好 C、节目丰富 D、成本高 E、时效性差 3、DMA是直接将广告信息传达给目标消费者,其特点有 A、实效直达; B、传播效率高; C、生动鲜明; D、传播面小; E、商业功利性强。 4、广告文案由()组成 A、广告标语; B、广告语; C、正文; D、随文 5、广告文案的语言要求 A、简明扼要; B、打动人心; C、通俗易懂; D、高雅优美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广告 2.广告组织 3.广告媒介 4.定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吸引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的方法 2.简述电视作为广告媒介的优缺点 3.简述广播广告的执行要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一小题,共9分)

管理学原理试卷考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考卷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 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4、直到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三大结构。 9、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14、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20、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 30、中国人民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3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解剖学基础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血液循环 2.尼氏体 3.结肠 4.胸膜 5.微绒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占全血容积的,包括。红细胞的寿命为,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骨髓等处的所吞噬。 2.心的传导系统是特殊分化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心的传导系统包括、、。 3.、和,在鼻腔、口腔与咽部相通的部位,共同围成一个淋巴组织环,称为咽淋巴环,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4.胃可分为四部分:、、与。 5.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有四个腔,借和分为左心和右心。 6.成人全身有块骨,其中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 7. 男性尿道分为、和三部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正中矢状面 ()2.原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盏 D.肾小球 囊腔 ()3.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B.杓状软骨C.环状软骨D.会厌 ()4.没有结肠带的肠管是 A.横结肠B.肓肠C.直肠D.升结肠 ()5.出入肝门的结构不包括 A.肝固有动脉 B.肝门静脉 C.肝管 D.肝静脉 ()6.肾的结构正确的是 A.皮质位于浅层、由肾锥体组成 B.肾乳头开口于肾盂 C.肾柱是肾髓质伸入皮质的部分

D.相邻几个肾小盏汇成肾大盏 ()7. 属于终动脉的是 A.上颌动脉B.脑膜中动脉C.直肠上动脉 D.视网膜中央动脉E.颈浅动脉 ()8.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9.下列有关红骨髓描述中正确的是 A.成人存在于髓腔内 B.不存在于板障内 C.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存在 D.儿期造血,成年期不造血 E.黄骨髓不能转化为红骨髓 ()10. 心尖朝向 A.左前方B.左方C.左下方 D.左前下方E.右方 ()11. 不属于右心房的结构是 A.上腔静脉口B.卵圆窝C.肺静脉口 D.梳状肌E.冠状窦口 ()12.关于上腔静脉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 A.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 B.走行中穿过膈的腔静脉孔

电视原理现代电视系统(期末考试_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D) 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 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 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 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 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C)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B) A、保证场同步期有行同步 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 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 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 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C) A、隔行扫描一帧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7、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B)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视频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 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 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 B、时间分离 C、相位分离 D、频率分离 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A、为显像管提供工作电压 B、为小信号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C、为ABL电路、行AFC电路提供控制信号 D、A和B和C 15、彩电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 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C、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D、视频图像信号与音频信号 16、彩色电视机中同步分离电路是将复合同步信号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它常采用( A)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2017最新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答案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1、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人体解剖学选择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块骨属于脑颅骨A A 颞骨 B 颧骨 C 腭骨 D 舌骨 E 犁骨 2.蝶窦开口于E A 上鼻道 B 中鼻道前部 C 中鼻道后部 D下鼻道 E 蝶筛隐窝 3. 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D A喉前庭B喉中间腔 C喉室D声门裂E前庭裂 4.鼻咽癌好发于C A梨状隐窝B咽鼓管圆枕 C咽隐窝D口咽部E喉咽部 5.临床上不具有触诊意义的结构是E A 肋角 B 胸骨角 C 肩胛下角 D 骶角 E 以上都不是 6.不属于含气骨的是E A 额骨 B 蝶骨 C 筛骨 D 上颌骨 E 枕骨 7.椎骨 A 腰椎关节突呈矢状位 B 颈椎棘突皆分叉 C 第6颈椎棘突长、无分叉 D 第12胸椎无肋凹 E 颈椎均有椎体 8.肱骨骨折易发生于C A 肱骨中段 B 肱骨下段 C 外科颈 D 解剖颈 E 内上髁 9.成对的颅骨是(颞骨和顶骨) A 舌骨 B 枕骨 C 蝶骨 D 腭骨 E 筛骨 10、上消化道是指C A 胃以上的部分 B 食管以上的部分 C 十二指肠以上的部分 D 空肠以上的部分 E 回肠以上的部分 11、L6代表D A 左上颌第1前磨牙 B 右上颌第2前磨牙 C 右上颌第1磨牙 D 左上颌第1磨牙 E 左上颌第2前磨牙 12.吞咽时食物已停留在 A 梨状隐窝 B 咽鼓管圆枕 C 咽隐窝 D 口咽部 E 喉咽部 13.输精管结扎术常用部位是A A精索部B睾丸部C盆部 D腹股沟部E射精管起始部 14.女性生殖腺是A 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睾丸E精囊腺

15.成人脊髓下端平对B A第一腰椎体上缘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二腰椎体上缘D第二腰椎体下缘E第三腰椎体下缘 16.旧纹状体指的是A A 苍白球 B 壳 C 尾状核 D 豆状核 E 杏仁体 17.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A A 窦房结 B 房室结 C 房室束 D 左束支 E 右束支 18.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E A 额中回后部 B 额下回后部 C 颞上回后部 D 颞中回后部 E 角回 19.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B A 正中神经 B 桡神经 C 尺神经 D 肌皮神经 E 腋神经 20.直立位,鼻旁窦积液最不易引流的是B A 额窦 B 上颌窦 C 蝶窦 D 筛窦前中群 E 筛窦后群 21.输卵管妊娠易发生在C A 输卵管漏斗 B 输卵管子宫部 C 输卵管壶腹部 D 输卵管峡部 E 腹膜腔内 22.成对的喉软骨是C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 C 杓状软骨 D 会厌软骨 E 舌骨 23.肾床是指B A 纤维囊 B 脂肪囊 C 肾筋膜 D 肾窦 E 肾盂 24.输卵管结扎通常位于B A 子宫部 B 峡部 C 壶腹部 D 伞部 E 漏斗部 25.何者不是固定子宫的韧带E A 子宫阔韧带 B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圆韧带 D 子宫骶韧带 E 骨盆漏斗韧带 26.疑核是E A 一般内脏运动核 B 特殊内脏运动核 C 特殊内脏感觉核 D 一般内脏感觉核 E 一般躯体运动核 27.顶盖前区参与完成E A 痛觉反射 B 触觉反射 C 听觉反射 D 视觉反射 E 瞳孔对光反射 28. 椎弓和椎体围成B A 椎间孔 B 椎孔 C 横突孔 D 椎骨上、下切迹 E 椎管 29.肺循环起于B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肺泡壁毛细血管网 D 左心房 E 左心室 30.右心房血液的出口是C

现代电视机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电视原理》课程回顾 第1章电视传像基础 一、人眼视觉特性 包括视敏特性、亮度感觉特性、视觉惰性、视觉分辨力等 1、视敏特性 人眼对于不同波长的光不仅有不同的颜色感觉还有不同的敏感度,称为视敏特性。 在明亮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有最大的敏感度。 2.视觉惰性 亮度感觉的消失有一个较长的渐衰残留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视觉暂留时间为0.05~0.2s。 3、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的分辨力。 对于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的情况下,观察静止图像时的分辨角约为1~1.5分。 二、隔行扫描原理 1、隔行扫描优缺点 优点:在保证图像分解力不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带宽减少到一半。 缺点:①存在行间闪烁。 ②容易出现并行现象,影响垂直分解力。 ③当画面中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若运动速度足够快,其物体垂直边沿会出现锯齿。 2.我国模拟标清电视系统参数规定:P28 帧周期与场周期关系:TF=2TV,即fv=2fF 三、黑白全电视信号 1、图像信号(视频信号) 携带景物明暗信息的电信号,具有单极性、脉冲性特点。

假设给定一垂直灰度条图像要求绘出与其对应的负极性图像信号波形图。 2、行同步脉冲宽度为4.7μs,场同步脉冲宽度为160 四、图像信号的带宽 见习题39题 第2章三基色原理 一、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 彩色三要素:亮度、色饱和度(颜色的深浅程度)和色调(颜色的种类)。 二、三基色原理P52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用三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或者说,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分解为三基色。 三、亮度方程 P86 亮度信号Y即黑白电视广播中的图像信号,三个基色信号R、G、B的系数表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如果生产专用性高,企业既难以( ),也难以( )。 2.量本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 3.经营计划的重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是( ),范围是( )。 4.组织机构设计是在管理分工的基础上,设计出( )和( )。 5.不论哪一个层次的领导都应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它们是人际关系技能、( )、( )和技术技能。 6.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2.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3.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4.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5.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明显的阶段,它们是 A.初创、动荡、有序、衰亡 B.形成、动荡、规范、表现 C.形成、有序、规范、成熟 D.形成、动荡、规范、成熟 6.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7.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8.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期末复习题

整理者:锁梦清烟域 一.名词解释 1.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研究人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形态学范畴。 2.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3.组织:在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称组织。 4.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称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排列。 5.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 I带+A带+1/2 I带所组成。肌节是骨 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6.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7.突触: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通过突触,神经元之间 形成复杂的神经通路。 8.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中轴,由椎骨、骶骨和尾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具有支持身体和保 护脊髓、内脏的作用,还可以做广泛的运动。 9.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围城。有保护胸腔脏器和一部分腹腔 脏器的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 10.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节律性地泵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称血液循环。 11.导气部:鼻、咽、喉、气管和肺内到终末细支气管的多级支气管主要起传导气体的作用,称为导气部。 12.呼吸部:肺内的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是气体交换的部位,称为呼吸部。 13.气-血屏障:肺内由肺泡内表面的液体层、肺泡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基膜及内皮 细胞等构成的结构称气-血屏障。 14.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15.滤过屏障:当血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管内压力较高,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 孔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 16.近视:青少年时期,若长期视近物,使睫状肌过度紧张,得不到恢复,将会使晶状体曲度持续加大而形 成近视。 17.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反应称作反射。 18.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称灰质。 10.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白质。 20.网状结构:在脑和脊髓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神经核散在其中,这些部位称网状结构。 二.简答题 1.人体的组织的种类。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简述上皮组织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组成: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结构特点: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细胞间质很少;具有明显的极性;上皮组织中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3.肌组织的种类及各自的结构特点。 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1.骨骼肌:由骨骼肌纤维组成,属于横纹肌,能迅速而有力地收缩,收缩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 骨骼肌纤维是细长圆柱状多核细胞。肌质内充满纵纹状的肌原纤维,大量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等。 2.心肌:由心肌纤维构成,属于横纹肌,能持久而有节律地收缩,其收缩不受意识支配,属不随意 肌。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彼此相连成网。心肌细胞一般仅有一个椭圆形的核,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 3.平滑肌:由平滑肌纤维组成,收缩缓慢而持久,不受意识支配,属不随意肌。平滑肌纤维呈长梭 形。有一个椭圆形或长杆状的胞核位于平滑肌纤维中央。 4.简述关节的构造。 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