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单元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0·广东文综)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 宗法制 B .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权力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3.“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 A.春秋战国B.秦代

C.汉代D.唐宋时期

4.《史记集解》中有:“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5.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宗法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6.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C.实行分封制

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8.“(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汉书·主父偃传》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

() A.发展社会经济的尝试B.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

C.解决王国问题的努力D.解除边疆危机的设想

9.(2010·广东文综)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0.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B.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11.以下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朝中央设置的“三公”是通过分科考试办法选拔的

B.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C.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

D.科举制度形成于隋炀帝时期,其开始设立进士科

12.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

13.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王位世袭制的创立者——启》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康熙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14.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雅典B.斯巴达

C.罗民共和国D.东罗马帝国

16.公元前六世纪末,新当选的执政官继续进行改革。他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的权力等。这次改革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领导进行这次改革的执政官是

() A.梭伦B.伯利克里

C.查士丁尼D.克利斯提尼

17.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18.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全体人民”是指

()

A.雅典居民B.妇女

C.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

1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既是罗马繁荣的基础,也是罗马衰落的根源

B.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构成了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D.维系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0.为了维护人类社会的正义、公平,追求文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创造了法律。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法典是

() A.中国的《秦律》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法国民法典》D.英国的《大宪章》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题20分)

21.阅读秦、西汉、元三代相关示意图:

第一、二单元能力测试

答题卡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表格内字母改动者不得分)

21.阅读秦、西汉、元三代相关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图一说明秦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这一管理制度有何特点?

(2)依据图二回答西汉初年对地方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存在什么弊端?

(3)结合图三回答元代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对地方管理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结合图一、图二、图三简单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莫洛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材料二:公元2世纪,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卢修斯家产,并让卢家的二十个奴隶成为他家奴隶。

材料三:“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官会如何审判?试说明原因。

(2)材料二中加图的要求能得到法官的允许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法律条文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二单元能力测评

参考答案

一、选择

题(20小题,每

题3分,共60

分)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题20分)

21题答案:

(1)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特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5分)

(2)郡县、封国并存制度。封国的存在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引发不服从中央管理的叛乱,削弱了中央集权。(5分)

(3)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分)

(4)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地方权力日益收归中央。(5分)

22题答案:

(1)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2)会。因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还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可以被买卖和出租。

(3)罗马法宣扬君权神授、保护奴隶制度,妇女地位低下。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体现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