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剖析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异同点

法 中则 表 现 有 多样 化 发 声 方 法 ,有 假 声 、
真声、 混声 、 喊声 等 等 , 通 俗 唱 法 的 发声 是
法 的一 大特 点 . 美 声 唱 法 主 要 使 用 于 表 现
都是简单易懂的 . 通 俗 歌 曲 中所 表 达 的情 感也非常贴近生活 . 因 为这 些 原 因使 得 通 俗 音 乐深 受 人 们 的 喜 欢 . 通 俗 歌 曲有 悲 伤 的、 高兴的、 抑郁 的等等 , 演 唱通俗歌 曲 , 可 以帮 助 人 们 放 松 心 情 . 使 其 逐 渐 成 为一 项 大众 娱 乐 项 目 通 俗 唱 法 是 当 前 世 界 音 乐 文 化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 这种 唱法具有通俗 、 自娱 等 特性. 将 人的情感 进行抒发 . 虽 然 通 俗 唱 法 在 世 界 各 国均 有 不 同 的 发展 . 但是和 中 国通 俗 唱 法 相 比 , 远 不 及 中 国 通俗 唱法
歌 曲 的演 唱 是 为 了抒 发 情 感 . 而 歌 词 是抒 发情 感 的基 础 ,所 以 在 吐 字 要 求 上 。
二、 美 声 唱 法 和 通 俗 唱 法 的异 同 以 上 我 们 认 识 到 美 声 唱 法 和 通 俗 唱
通 俗 唱 法和 美 声 唱 法 在 众 多 差 异 性 的基础 上 . 也 有 相 同 的地 方 . 其 中 在 气 息
的 运 用 上就 是相 同 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采用 胸 腹 式 的 呼 吸 方 法 和 口鼻 吸气 . 通过 这种 气 息 的呼 吸 结合方法, 合 理 有效 地 对 气 息 进 行 控 制 f 四1 吐 宇要 求 相 同
有关 “美声”民族” “流行”三种唱法的异同 Microsoft Word 文档

我所撰写的第11篇学术专著文章《有关“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的异同》三种唱法的各自的风格特点与各自的科学发声训练方法在我国,很早就把声乐演唱分为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
而三种唱法他们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的不同点,和彼此相联系的共同点。
一、有关三种唱法之——“源”1.“美声唱法”的起源:意大利文中称美声唱法为Bel canto。
我国在开始引进这种唱法时,把Bel canto翻译为“美声唱法”,并把学习这种唱法的人统称为“美声学派”。
其实Bel canto这个词意大利语的真正含义是“完美的歌唱”。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美声唱法”与“完美的歌唱”之间,在含义上是不尽一致的。
“完美的歌唱”不仅仅包括声音,它还应该包括歌唱的内容及歌唱者的风度、仪表、气质等等。
而“美声唱法”很容易的被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具有“美好声音”的唱法。
把“完美的歌唱”理解为“美好的声音”,这种不全面、不准确的理解,使我国的声乐在发展中走了很多的弯路。
在很大程度上把美声唱法理解为只重视声音,声音高于一切,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学习。
因此致使不少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在学习和实际歌唱中,要么重声不重字,要么重声不重情,甚至有的歌者非但不重字和情,就连声音也是装腔作势,唱起歌来很是吓人。
第一阶段“美声唱法”的起源:圣咏音乐是“美声唱法”的萌芽:“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的产生不仅与欧洲音乐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同样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
随着古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欧洲进入了长期的教会统治的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中世纪”,教会教义几乎垄断了一切思想意识领域,歌唱同样成为各种宗教的附属品。
当时的教会演唱圣诗和朗诵《圣经》,这就成为了最早的合唱形式。
第二阶段“美声唱法”的形成:游吟歌手、恋诗歌手、民歌手是“美声唱法”的形成:在圣咏音乐流行的时期,从11世纪起出现了一些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丰富声乐艺术内容的音乐形式。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区别与联系引言唱法是指在音乐表演中,人们通过声音的发声和技巧的运用,传达情感和表达艺术性的一种方式。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三种不同的唱法形式。
本文将探讨这三种唱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指在特定民族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唱法方式。
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声音特点和唱法传统,因此民族唱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民族唱法注重表达情感和故事叙述。
它通常采用特殊的音域、音调和发声方式,以传递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比如,在中国的民族唱法中,常见的有京剧唱腔、苏州评弹等,具有岭南音乐、北方音乐等不同风格的唱法。
与其他两种唱法相比,民族唱法更注重声音的变化和表现力,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技巧和发声方式,展现出民族音乐的独特美感。
同时,民族唱法也经常与舞蹈、乐器等形式结合,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西方古典音乐中最常见的唱法方式之一。
它注重声音的清晰、纯净和技巧性,以展示歌唱者的声音音质和技巧水平。
美声唱法强调声音的技巧性和音质的优美。
它要求歌唱者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呼吸控制、声音共鸣等技术要点,以达到声音音质的完美。
同时,美声唱法也讲究音乐语言的准确和演唱的技巧性,以确保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美声唱法通常应用于歌剧、室内乐和合唱等西方古典音乐形式中。
它对歌唱者的音域要求较高,追求声音的高度和广度,以展示出音乐的壮丽和感染力。
通俗唱法通俗唱法是现代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唱法方式之一。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通俗唱法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不同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更加注重个人的表演风格和个性化的演唱方式。
通俗唱法强调歌曲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它通过灵活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将歌曲的情感和故事传递给听众。
通俗唱法注重歌唱者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舞台展现力,追求音乐的时尚和个性化。
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唱法规范,而是更加注重创新和变化。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是两种不同的唱法,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美感和技巧性,而流行唱法则更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和个性化的演绎。
尽管两者在理念和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可以进行相互借鉴和融合。
在美声唱法方面,它注重声音的美感和技巧性。
在声音的形成过程中,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发声等技巧来使得声音更加纯正、富有喜感和情感。
同时,美声唱法也十分注重音色的变化和掌握,不同的曲风需要使用不同的音色来进行表达,这样才能让音乐更加生动、具有打击力和感染力。
在使用美声唱法时,歌手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和练习,掌握好技巧才能将技术融入到歌曲中,使得歌曲的呈现更加完美。
而流行唱法则更多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和个性化的演绎。
在流行唱法中,歌手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加入自己的色彩在音乐中,使得音乐更加的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流行唱法也更加注重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的表现,需要跳出流行唱曲的固有思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演绎,尽可能的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特色。
虽然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两者的融合。
比如说,在使用美声唱法的同时,也可以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塑造,这样可以使得唱法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而在流行唱法中,也可以注重声音的变化和掌握,让音乐更加的具有技巧性和纯净度。
尤其在当今流行音乐市场中,许多歌手已经成功地融合了两种唱法,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唱法。
总而言之,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存在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在实践中也可以进行相互借鉴和融合。
在具体应用中,歌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感觉,进行相应的唱法选择和检测。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最终创造出自己的唱法风格,为音乐世界打造出不同于他人的精彩与独特的唱法特色。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是两种不同的唱法,分别代表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征。
美声唱法强调声音的技术和训练,注重声音的共鸣和音准,而流行唱法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个性化演绎。
在当今音乐市场中,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许多成功的歌手和歌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但增加了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也拓宽了歌手的演唱技巧和表现空间。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体现在声音的运用上。
美声唱法强调声音的清晰、响亮和准确,演唱时需要运用气息和共鸣控制技巧,使声音更加圆润和饱满。
而流行唱法则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变化,在演唱时会运用更多的发声技巧和音色调整来表现情感。
对于流行音乐而言,流行唱法更能表现出动感和个性,但在一些情况下,也缺少了美声唱法的技巧和显示力。
将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相结合,就能够在音乐表达上既有美声唱法的技巧和声音效果,又具有流行唱法的情感和个性化。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还体现在音乐产业和市场上。
由于现代音乐市场的竞争激烈,歌手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具备更多样化的演唱技巧和风格。
许多歌手都会在演唱时融合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通过呈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
音乐创作和制作方面也会更加倾向于融合风格的音乐作品,因为这样的音乐更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听众的需求,也更能够打破音乐的传统局限,创造出更加新颖和有吸引力的音乐作品。
在具体的音乐创作和演唱过程中,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如何体现呢?歌手在演唱时可以灵活地转换唱法,既有美声唱法的高音技巧,又有流行唱法的自由发挥。
制作人也可以在音乐制作时融合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元素,既有美声唱法的清晰和共鸣效果,又有流行唱法的情感和音色变化。
在音乐的编曲和编排上,也可以融合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创造出更加新颖和个性化的音乐风格。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都同样属于声乐的一部分。
对于歌唱艺术来说,当然是唱的好听就可以。
另外,不管是所谓的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都需要一定的科学发声基础,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发生方法,就没办法让声音具备长久的魅力。
然而,不管是从演唱的方法或者是风格来讲,这两种唱法仍然存在不小的差别。
1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1.1不同的评判标准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质量标准是最重要的区别,美声唱法使音乐达到纯粹的平衡,要求声音圆润,呼吸一致,而且音符的连接平顺均匀,具有柔韧、柔和的嗓音,演唱风格以柔和为主,美声唱法以柔和为主。
要求所有从业者的声音都向一个方向靠拢,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判断歌手唱歌的好坏,靠近这个方向的声音是好声音。
如果他们偏离了这个方向,他们就是坏声音。
流行歌曲没有固定的标准来评价歌手的表现。
流行歌曲强调个性化、时尚性、感染力和感染力。
在美声唱法中,一些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音调和唱法实际上被用于流行音乐中。
它的独特性值得称赞。
1.2喉咙位置的不同美声唱法要求喉咙张开,喉咙放低,保持在灵感的低部。
在美声唱法中,抬高喉咙被认为是非常错误的。
在流行的歌唱中,不同的声音区域、不同类型的歌曲都在歌唱,声带和喉咙的位置是不同的,并且在不同的声音区域中声带振动的长度和厚度是不同的,例如在中低声音区域中,声带的长度和宽度是不同的。
度稍有收缩,而在高音区,声带变得越来越细,头部声音增强。
这种变化需要喉部协调才能稳定。
国内流行的歌唱,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大多是真实的声音,喉位一般都很高,而且喉口也不大。
1.3发声方法的不同美声唱法要求充分利用混声,高音假声具有真音色彩,中低音假声渗透着假声成分,声音上下自由,高低音和中低音和谐统一,保持开放、高位,从低音到高音区域的过渡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和差异;流行歌唱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语音制作,如真实的声音,假声,混合的声音,声音,喊叫,呼吸等。
根据个人的声音条件和歌唱风格来选择,或结合使用流行歌唱要求歌手从高到低的声音不需要听起来完全相同,但它应该足够平滑。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是两种不同的声乐技巧。
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纯净、高亢和音乐性的表达,通常用于演唱古典音乐和歌剧。
流行唱法则更注重个性的展示,强调唱者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适合于流行音乐的演唱。
然而,这两种唱法并不是完全互相对立的,它们之间的通融性可以为歌手们创造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
在通融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时,首先需要了解不同声乐技巧的基本要素。
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纯净和高亢,唱者需要将气息集中于声带,使声音发出时保持稳定。
流行唱法则更注重个性的展示和情感表达,唱者需要通过调整音调、音色和音量等元素,为歌曲注入自己的情感和风格。
在唱歌时,通融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技巧的运用:歌手可以根据不同的歌曲表达需要选择不同的唱法技巧。
例如,在演唱一首轻松愉快的流行歌曲时,可以采用流行唱法并加入一些颤音等技巧,以增加音乐的娱乐性。
而对于一首悲伤的古典音乐曲目,则需要更多的美声唱法,强调声音的纯净和乐曲的音乐性。
2.调整音乐元素:调整音乐元素也是实现通融的另一种方式。
例如,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可以通过改变曲调和节奏等元素,使歌曲更适合于美声唱法。
同样地,在演唱一首古典音乐曲目时,可以通过调整音色和音量等元素来增强流行唱法的表达效果。
3.灵活转换:在唱歌时,需要根据歌曲需要进行唱法的转换。
这种灵活的转换可以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唱者的音乐表现力。
例如,在演唱一首流行歌曲时,可以使用美声唱法唱出高音部分,以表现歌曲的高潮部分。
同样地,在演唱一首古典音乐曲目时,可以使用流行唱法唱出一些复杂的音层,以表现曲目的爆发性。
总体而言,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之间的通融可以让歌手在演唱中更加具备表现力和魅力。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歌手需要根据曲目的需要和个人的风格,选择不同的唱法技巧和调整音乐元素,实现唱法的转换与灵活应用。
这样,才能在不同的音乐领域中都取得更加优秀的表现。
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异同

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异同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都属于声乐的范畴,两者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之上的。
没有科学的方法,声音就不会有持久的魅力,二者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能给人一种全新的听觉享受。
一、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美声唱法是应歌剧演唱的需要产生的,歌剧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17 世纪下半叶,歌剧的集大成者阿历山大?斯卡拉蒂,把声乐和器乐的作用加以区分,并确立了A-B-A 结构的咏叹调形式,在结构反复时,演员可以即兴发挥,以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
于是,重视优美的音质、华丽的演唱技巧,胜于戏剧表情的“美声唱法”也由此开始。
著名的男女歌剧主角成了独唱家,他们华丽的歌声和嗓音特点,就叫美声唱法。
20 世纪以来,培养出大批著名歌唱家,当代三大歌王: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
美声唱法自五四运动传入我国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各大院校都设有声乐系来专门学习美声唱法,它被人们称为“高雅的艺术”通俗唱法也即流行唱法,是指19 世纪在美国黑人中产生的布鲁斯和爵士乐,后来迅速传遍全世界。
在它的影响下发展,衍变出多种流行音乐,如POP、摇摆乐、迪斯科、摇滚乐、说唱乐和有鲜明特点的港台流行歌曲等。
其特点是轻松活泼,易于流传,并拥有广大听众。
近年来,随着欧美流行音乐的长驱直入,内地流行演唱开始与国外接轨,西方的索尔唱法、爵士唱法、说唱等唱法纷纷融进了中国本土音乐中,涌现出了许多流行歌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这一事业当中。
二、评判标准的差异美声与通俗演唱好坏的评判标准不同是二者最重要的不同之处。
美声唱法要求演唱者发出纯净平衡的乐音,要求的声音既明亮又圆润,气息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具有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美声唱法要求所有练习者的声音都往一个方向上靠拢,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评判演唱者演唱的好坏。
接近这个方向的声音就是好声音,如果与这个方向背离的,就是不好的声音。
通俗唱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评定演唱者演唱的好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美声唱法中常常会采用戏剧的表演方式,对于声音的美感比较注重,下面是搜集整理
的一篇探究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异同的,欢迎阅读查看。
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是现代声乐表演中较为常见的两种形式。这两种唱法在演唱风格
上既存在差异、也有相通之处。比如演唱流行歌曲的优秀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常巧妙利用
民族或者美声的发声技巧,使流行歌曲的唱腔更加富于韵味。美声唱法中也会融入一些流
行元素,增加与观众的亲和力,从而与听众的审美观念更加贴切。美声唱法、流行唱法都
是通过人的发声器官来完成,两者之间在发声方法方面肯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流行唱法
在发声基础上需要借鉴美声唱法,而美声唱法也会借鉴流行唱法的表演状态和乐感。
一、美声唱法、流行唱法的基本原理
(一)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最早是在17世纪的意大利发起、流行的演唱风格,美声唱法的音色非常优
美,而且变化多样,会严格区分声部,在音区方面一定要求整体的协调、统一。同时该种
唱法的气声也很统一,在两个音之间的衔接部分比较平滑、匀净,具有较高的音量可塑性。
目前我们所说的美声唱法主要是指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的传统欧洲声乐技术演唱风格。
其实回顾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种
唱法自传入我国后,很多歌唱家开始将其灵活运用在自己的歌曲演唱上,对于我国的声乐
艺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国际声乐比赛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
年轻的中国歌唱选手利用美声唱法而获奖,这也足以证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美声唱法
的艺术水平已经比较成熟。
从声音的层面上分析,美声唱法其实主要是根据音高比例混合真假音;从共鸣的层面
上分析,美声唱法主要是积极调动歌唱需要用到的所有共鸣腔体。当我们在聆听、享受美
声唱法的歌曲演奏时,总是能够非常清晰地感觉每一个演唱者个性化的独特音色。笔者经
过研究认为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种:“柔”(音色柔和)、“活”(声音灵活)、“纯”(音
色纯净)、“通”(声音通畅)、“亮”(音色明亮)、“实”(声音结实)、“松”(声音松弛)、“圆”(声音
圆润)。
(二)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最早流行于欧美,是美国黑人非常流行的蓝调,流行唱法的自娱性非常强,
主要是为了抒发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流行唱法一般声音都比较自然,基本上与平
时人们说话的方式接近,如果在高声区常常会利用假声,如果是中声区就会利用真声,共
鸣一般很少会用到,因此流行唱法的音量相对而言较小。在歌手演唱的过程中,常常会利
用音响扩音器将声音扩大,并且会借助舞台灯光效果来增强现场气氛,有机融合了伴舞、
伴唱、舞蹈表演、电声乐器伴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演唱的感情非常真实、细腻。就目
前声乐艺术发展现状而言,其实流行唱法是普及性最广、感染性最强、发展变化最大的一
种演唱方法。我国的流行唱法兴起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唱法风格多样化,较为常
见的有抒情、民谣、乡村、摇滚、爵士、rap、音乐剧等都几种形式。
二、美声唱法、流行唱法之间的差异
(一)声带要求差异
在声带要求方面,一般美声唱法会严格要求声带的天赋,人的声音可以按照声带的厚
薄、长短分为几个不同的声部,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其中男高音又可分为戏剧男高
音和抒情男高音;还有女低音、女中音、女高音,其中女高音可分为戏剧女高音、抒情女
高音、花腔女高音。很多声带天赋较好的人可以从中音音区一直到高音部。而流行唱法则
有很大不同,不会特殊要求人的声带,也不会划分声部,只有声音具有磁性、音质有特色
即可,即使声音沙哑也可以演唱。
(二)气息要求、共鸣要求差异
美声唱法在演唱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声门的对抗作用以及非常强的气息。而流行唱法
基本上和正常说话一样,不用很大的气压对抗动作。而且美声唱法需要人的骨骼、口腔、
胸腔、鼻咽腔、头腔、额腔等全部参与实现全共鸣,并且要求声音变化的强弱明暗明显,
音色圆润、纯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而流行唱法更加追求声音的甜美,主要会用到喉咽
腔、鼻腔、口腔等部位,不需要产生共鸣,音色能够美化即可,不需要很大的音量。
(三)演唱技巧要求差异
为了能够演唱出较好的声音,美声唱法坚决不能使喉头往上进行歌唱,在演唱过程中
口形应保持垂直,全用真假混声。而流行唱法并没有对喉头状态有特殊要求,因为一般流
行歌曲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和生活比较贴近,音域并没有很宽,因此一般都采用真声进行
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口形水平即可。
美声唱法中应该结合全共鸣的需要来吐字,只有在将喉咙打开的情况下才可以形成元
音。而流行唱法一般会将唇舌的动作尽可能夸大,咬字和平时正常说话一样自然。
美声唱法中常常会采用戏剧的表演方式,对于声音的美感比较注重。而流行唱法常常
会结合伴奏、舞蹈等表演艺术形式,节奏感非常强。具有较强的流行元素、时尚元素,可
以间接的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在表演服装方面,美声唱法比较典雅、庄重,因此主要是
晚礼服的样式。而流行唱法主要是根据歌曲演唱内容及其风格进行协调搭配,但是一般比
较随意、时尚。
美声唱法中,歌剧的形式比较多见,灯光背景应该和当时典雅、庄重的气氛保持协调、
一致性。而流行唱法的舞台美感要求就比较多,在演唱会上,主题设计得比较绚丽,而且
会配合烟花。在晚会上,一般背景的灯光应该安排得比较明亮。如果是音乐剧,也会根据
剧情需求,时黯淡时绚丽。
美声唱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训练声音,对于美声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不仅需
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求能够很好的钢琴伴奏。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声部,设计相应
的有效教学方法。而流行唱法主要是强调学唱者本人的音色特点,更加注重培养演唱者的
音乐感染力、表现力以及创作能力。同时流行唱法教师应该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和前卫的时
尚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走在时尚流行潮流的前面,在短时间内可以接受新鲜的事物,并
且极其敏感的嗅到新元素,培养演唱者的个性。
三、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美声唱法对流行唱法的借鉴
很多流行唱法爱好者经常会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嫌弃自己的音色不美,
高音较弱,一旦长时间演唱或者练习,自己的嗓子极易疲劳。如果在流行歌曲中,巧妙利
用美声唱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如果根据生理角度、物理角度分析,这两种唱法有
很多共通点。比“集中”“打开”“气息”是美声构成的三大支柱,而“集中”“气息”是流行唱法构
成的两大支柱,在演唱时都是运用相同的气息原理,需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横隔膜技巧,
使声道能够保持通畅,不要耸胸、耸肩,姿势应尽量自然。比如猫王在演唱
《LovemeTender》时,灵活采用了美声唱法中的边缘振动、真声的技巧,使得音色显得
深沉、宽厚,既柔和又非常典雅,大大提高了流行歌曲的欣赏价值。
(二)流行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美声唱法属于一种古典音乐艺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很多美声唱法学习
者常常会将学习目标定位为能够很好的驾驭高音C,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学习观念,这种
学习方法会压抑、限制演唱者的情绪,导致高音演唱时缺乏情感,感染力不强。而且美声
唱法的表演动作比较单一,很多听众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美声演唱过程中可以借鉴流行
歌曲的特征,在表演过程中多一点随意,多一点自然,在舞台上多一点表现力,学会将自
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自己的演绎中,可以增强美学演唱的舞台表现力。
(三)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有机结合
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声乐爱好者创新出有机结合美声唱法和流行唱
法的新唱法——“美通”唱法。其中最出名的是莎拉·布莱曼这名女歌手,最早她在l985年
和着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共同演绎了音乐剧《安魂曲》,在1988年又在美国百
老汇的舞台上成功演绎了《歌剧院幽灵》这首歌曲,还有她的《月光女神》《告别时刻》
《重返伊甸园》等都备受歌迷的欢迎,这种新的演唱方法在表演方式、表演技巧、表演组
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相信这种新型的“美通”唱法仍存在很大的发展市场和空间。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演唱方法也可以根据艺术表现方式来进行
选择,因此多种演唱方法共存互补是必须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应该
尽可能实现将严肃的音乐时尚化,将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目标,同时发挥这两种演唱方法的
优势。
:
[1]黄米.《我国流行纯音乐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漂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张子辉.《从<通俗唱法>谈电视大奖》.人民音乐,2012.9.
[3]李丛惠.《电视歌手大赛赛制之我见》.理论界,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