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完整word)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

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绝对实用)

目录

1 概述 (3)

2 测试概要 (4)

2.1 进度回顾 (4)

2。2 测试环境 (4)

2.2.1 软硬件环境 (4)

2。2.2 网络拓扑 (5)

3 测试结论 (5)

3。1 测试记录 (5)

3。2 缺陷修改记录 (5)

3.3 功能性 (5)

3.4 易用性 (6)

3.5 可靠性 (6)

3.6 兼容性 (6)

3.7 安全性 (6)

4 缺陷分析 (7)

4。1 缺陷收敛趋势 (7)

4.2 缺陷统计分析 (8)

5 遗留问题分析 (9)

5.1 遗留问题统计 (9)

1概述

说明项目测试整体情况,经过等.

2测试概要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B5版本推迟发布2天,测试增加2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B6-B11为计划外回归测试版本,测试增加5个工作人日的资源,准时完成测试。

XX测试通过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B1—B4测试阶段都有详细的bug分析表和阶段测试报告。

2.1 进度回顾

2.2 测试环境

2.2.1软硬件环境

2.2.2网络拓扑

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3测试结论

测试总的结论,明确是通过还是未通过。是否可以发布正式版本等。

3.1 测试记录

插入测试用例对象

3.2 缺陷修改记录

插入缺陷BUG单对象

3.3 功能性

系统正确实现了通过数据字典管理基础数据的功能,实现了数据内容的多语言功能,实现了中英文界面。

实现了基础数据管理,酒店集团管理,酒店基础信息管理,渠道管理,代理管理,用户管理的查询,添加,

修改,删除的功能,系统还实现了将权限控制细化到菜单按钮的功能。

系统在实现用户管理下的权限管理功能时,存在重大的缺陷,权限控制不严密,权限设计有遗漏。

3.4 易用性

现有系统实现了如下易用性:

✓查询,添加,删除,修改操作相关提示信息的一致性,可理解性

✓输入限制的正确性

✓输入限制提示信息的正确性,可理解性,一致性

现有系统存在如下易用性缺陷:

✓界面排版不美观

✓输入,输出字段的可理解性差

✓输入缺少解释性说明

✓中英文对应的正确性

✓中英文混排

3.5 可靠性

现有系统的可靠性控制不够严密,很多控制是通过页面控制实现的,如果页面控制失效,可以向数据库插入数据,引发错误.

现有系统的容错性不高,如果系统出现错误,返回错误类型为找不到页面错误,无法回复到出错前的状态

3.6 兼容性

现有系统支持window下的IE浏览器和傲游浏览器,支持linux系统下的IE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

现有系统未进行其他兼容性测试

3.7 安全性

现有系统控制了以下安全性问题:

✓把某一个登录后的页面保存下来,不能单独对其进行操作不进行登录

✓直接输入某一页面的Url能否打开页面并进行操作不应该允许。

现有系统未控制以下安全性问题:

✓用户名和密码应对大小写敏感

✓登陆错误次数限制

以上条目根据在计划中和实际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测试策略而增删条目.

(word完整版)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术语解释 (1) 1。4 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 系统简介 (2) 2.2 测试计划描述 (2) 2。3 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 测试执行情况 (3) 3.2 功能测试报告 (3) 3.2.1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 .................................. 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 .................................. 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 ................................... 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 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 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 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 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 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 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8) 4.1 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8) 4。2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8) 4。3 测试结果分析 (8) 4.4 建议 (8)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术语解释 (1) 1.4 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3) 2.1 系统简介 (3) 2.2 测试计划描述 (3) 2.3 测试环境 (3) 3测试结果及分析 (5) 3.1 测试执行情况 (5) 3.2 功能测试报告 (5) 3.2.1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2 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7) 3.2.3 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7) 3.2.4 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7) 3.2.5 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7) 3.3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7) 3.4 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8) 3.5 易用性测试报告 (9) 3.6 安全性测试报告 (10) 3.7 可靠性测试报告 (10) 3.8 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12)

4测试结论与建议 (14) 4.1 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14) 4.2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14) 4.3 测试结果分析 (14) 4.4 建议 (14)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完整word版)测试报告模板(标准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变更历史记录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标准版)] 0 [V1.0(版本号)] 0 [2010年9月9日] 0 第1章简介 (3) 1.1目的 (3) 1.2范围 (3) 1.3名词解释 (3) 1.4参考资料 (3) 第2章测试简介 (4) 2.1测试日期 (4) 2.2测试地点 (4) 2.3人员 (4) 2.4测试环境 (4) 2.5数据库 (5) 2.6测试项 (5) 第3章测试结果与分析 (5) 3.1对问题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5) 3.2遗留问题列表 (7) 第4章简要总结测试的结果 (7) 第5章各测试类型测试结论 (8) 5.1功能测试 (8) 5.2用户界面测试 (9) 5.3性能测试 (9) 5.4配置测试 (9) 5.5安全性测试 (9) 5.6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9) 5.7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9) 5.8业务周期测试 (10) 5.9可靠性测试 (10) 5.10病毒测试 (10) 5.11文档测试 (10) 第6章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0) 第7章建议的措施 (10) 第8章追踪记录表格 (11) 8.1需求—用例对应表(测试覆盖) (11) 8.2用例—需求对应表(需求覆盖) (11)

第1章简介 测试报告的简介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测试报告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等。 1.1 目的 阐明此测试报告的目的。 1.2 范围 简要说明此测试报告的范围:它的相关项目,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1.3 名词解释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及其定义 列出本计划中使用的全部缩略语全称及其定义 表1 名词解释表 1.4 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测试报告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任何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发布组织。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引用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图书管理系统软件测试报告Word版

软件测试报告(STR) 说明: 1.《软件测试报告》(STR)是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l,软件系统或子系统,或与软件相关项目执行合格性测试的记录。 2.通过STR,需方能够评估所执行的合格性测试及其测试结果。 1引言 1.1标识 详细描述对该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测试的测试过程 1.2系统概述 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运用与window操作系统,主要是帮助和协助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功能,图书管理系统是由我们6个组员共同分工合作完成的,在为期3周的开发时间中,对所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运行,维护和测试。目前运行一切正常。 1.3文档概述 本次测试针对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包括功能测试,界面测试,负载测试,文档测试。按照规格需求说明书中的功能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软件的漏洞不足并予以改正。 并严格对源代码进行保密。 2引用文件 主要是对文档的修订和改正,详见报告内容。 3测试结果概述 3.1对被测试软件的总体评估 软件本身的功能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想法,在众多的测试当中,性能和功能都在不断的进行完善,设计的合理,达到了人们的一些生活需求,在以后的测试极其维护该改进中都有非常良好空间。 3.2测试环境的影响 在现在使用的众多操作系统中,我们选择了主流操作系统,即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windows又有多个版本 win7、win8、win10等等,在win7和win10的测试环境中测试,所出现的问题,大同小异,很快进行了更正和修改,并且能够完美运行,但是在win8的使用中,图书管理系统偶尔会崩溃,并且出现乱码和电脑的不确定因素的故障。所以在消费者使用中,建议大家使用win7和win10的电脑, 3.3改进建议 无

(完整word)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完整word)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 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绝对实用) 目录 1 概述 (3) 2 测试概要 (4) 2.1 进度回顾 (4) 2。2 测试环境 (4) 2.2.1 软硬件环境 (4)

2。2.2 网络拓扑 (5) 3 测试结论 (5) 3。1 测试记录 (5) 3。2 缺陷修改记录 (5) 3.3 功能性 (5) 3.4 易用性 (6) 3.5 可靠性 (6) 3.6 兼容性 (6) 3.7 安全性 (6) 4 缺陷分析 (7) 4。1 缺陷收敛趋势 (7) 4.2 缺陷统计分析 (8) 5 遗留问题分析 (9) 5.1 遗留问题统计 (9) 1概述 说明项目测试整体情况,经过等.

2测试概要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B5版本推迟发布2天,测试增加2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B6-B11为计划外回归测试版本,测试增加5个工作人日的资源,准时完成测试。 XX测试通过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B1—B4测试阶段都有详细的bug分析表和阶段测试报告。 2.1 进度回顾 2.2 测试环境 2.2.1软硬件环境

软件测试报告(专业版)Word

软件测试报告(专业版)Word 1. 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本文档旨在提供对软件测试的详细报告,以便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了解软件的测试结果和建议。 2. 测试概要 本文档对软件测试的整体概述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保软件符合用户需求。 •测试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配置、网络环境等。 •测试方案:详细描述测试的方法、步骤和策略。 •测试资源:人员和时间的分配,测试工具的使用等。 •风险评估:分析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对策。 3. 测试过程 本章节详细描述了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3.1 前期准备 在开始测试之前,进行了以下准备工作: •定义测试范围和测试目标。 •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配置测试环境。 3.2 功能测试 对软件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以下方面: •功能覆盖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可以按照预期的方式操作。 •功能一致性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平台和不同版本下的一致性。 •边界条件测试:测试软件在边界条件下的表现。 •异常处理测试:测试软件对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3.3 性能测试 对软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以下方面: •响应时间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

•并发用户测试:测试软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的性能。 •资源利用率测试:测试软件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3.4 安全性测试 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了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用户认证测试:测试软件是否能正确、安全地验证用户身份。 •数据加密测试:测试软件对敏感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能力。 •权限控制测试:测试软件对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能力。 4. 测试结果 本章节提供了针对软件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4.1 功能测试结果 在功能测试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功能A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 2.功能B存在性能问题,在负载较高时响应时间较长。 3.功能C的界面设计不符合用户习惯,使用体验较差。 4.2 性能测试结果 在性能测试中,得出如下结论: 1.软件在低负载情况下响应时间良好,但在高负载情况下延迟较大。 2.并发用户数量超过200后,软件出现严重的性能问题。 3.软件的资源利用率偏高,存在优化的空间。 4.3 安全性测试结果 在安全性测试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用户认证模块存在漏洞,可能被非法用户绕过。 2.数据加密模块的性能较差,导致响应时间增加。 3.权限控制不够严格,存在权限溢出的风险。 5. 测试建议 本章节提供了针对测试结果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5.1 功能测试建议 针对功能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一、背景介绍 本次测试是针对软件系统进行的全面测试,旨在评估系统的功能、 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为系统的上线提供依据和改进建议。 二、测试目标 1. 确保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包括各项基本功能以及附加功能; 2. 确保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保证在大并发情况下的正常 运行; 3. 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排除潜在的漏洞和故障; 4. 提供针对系统的改进建议,优化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三、测试范围 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权限管理等; 2. 系统的性能测试,包括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等指标的评估; 3. 系统的稳定性测试,包括异常情况下系统的恢复和故障处理能力; 4. 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等环境下的 测试。

四、测试方法和工具 1. 手工测试方法,通过人工模拟用户操作进行测试; 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通过脚本模拟用户操作和数据输入,提高测试效率; 3. 性能测试工具,通过模拟高并发用户访问系统,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 4. 异常处理工具,模拟系统异常情况进行测试。 五、测试结果 1. 功能测试方面,系统的各项功能都能正常运行,无明显的功能缺陷; 2. 性能测试方面,系统在1000并发用户情况下,响应时间保持在2秒以内,性能表现良好; 3. 稳定性测试方面,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无明显的故障和崩溃; 4. 兼容性测试方面,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环境下的兼容性良好。 六、测试建议 1. 针对功能测试中发现的细微问题,建议进行修复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报告摘要 本次测试是针对某软件系统进行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系统在功能方面表现稳定,性能方面速度快,且符合预期结果。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强安全措施。本报告提供了详细测试结果和建议。 测试目标 1.功能测试 2.性能测试 3.安全测试 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CPUIntel(R)Core(TM)****************, 16GB 内存,500GB SSD硬盘 软件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Google Chrome浏览器,Python 3.7开发环境,Selenium测试库 测试准备

在进行测试前,测试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测试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内容: 1.需求文档 2.测试计划 3.测试用例 4.测试数据 5.测试环境 6.测试人员 测试过程 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针对系统规定的功能,测试覆盖全面,包括功能完整性、正确性、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测试过程使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忽略程序内部逻辑操作的过程,只考虑程序的输入输出行为特征,从系统接口和用户界面来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针对程序代码和内部逻辑的测试方法,根据程序结构进行测试,针对程序中的路径、语句、分支等详细信息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采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功能正常。具体测试覆盖如下: 1.用户登录功能:测试用户登录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用户注册功能:测试用户注册流程的通畅性和有效性。 3.首页展示功能:测试首页展示各类信息的完整性和优化程度。 4.信息发布功能:测试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消息通知功能:测试用户收到消息的通知准确性和及时性。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是指对系统执行过程中的速度、响应时间、存储、吞吐量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并确认是否满足系统所需的性能要求。 本次测试采用了负载测试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 1.系统响应速度:1.5秒左右即可响应请求。

(完整word版)在线考试系统测试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报告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在线考试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在线考试系统旨在实现考试的无纸化管理,对一些科目的考试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进行。它包括试题管理、考生管理、在线组卷、试卷审批等功能,实现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出卷、考试、阅卷、试卷分析、公布成绩全过程。 本系统旨在提高效率,方便广大用户,提供了一种通过Web方式进行在线考试的方式。 系统基于大容量的题库,支持随机从题库中抽取一定量的题目,也可自行调整生成一份考卷,提供给参加考试的考生在线答题,完成后提交至服务器。 2测试概要 2.1测试的主要功能点: 普通用户测试功能性如下: 1、个人培训分页浏览法规,并记录培训人的培训状况 2、模拟考试,提交试卷后显示答题情况 3、个人正式考试,提交试卷后显示并记录考试结果

管理员测试功能性如下:(在以上功能基础上增加) 4、试卷模块,包含试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按试卷名称搜索试卷信息,指定试卷的考试人员, 并对固定试卷指定试题功能 5、试题模块,包含试题的crud, 6、浏览用户考试和培训记录,并通过组织和姓名进行查询 7、对指定用户赋予管理员权限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CPU:inter core i3 内存:3*1024mb 操作系统:window 7 应用软件:myeclipse8.5/ sql server 2005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黑盒测试,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以下几类错误:功能不正确或遗漏;界面 3测试用例 1)在线学习功能用例: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一、测试概述 本次系统测试是针对XXX系统的测试,旨在发现问题并 改善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模块,本次测试时间为XX天,测试范围为系统的 核心功能和常用功能。 二、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 CPU:Intel(R)Core(TM)******************* 3.70GHz 内存:16.0 GB 硬盘:600 GB 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浏览器:Chrome、Firefox、IE 三、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发现并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3. 测试系统的安全性,确认没有安全漏洞,保障用户的 隐私和数据安全。 四、测试内容 1. 功能测试

2. 性能测试 3. 安全测试 五、测试结果 1. 功能测试结果 在本次功能测试中,我们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登录、注册、搜索、发表评论等。测试结果如下: 1.1 登录功能 测试结果:登录功能正常,可以成功登录。 问题描述:无 1.2 注册功能 测试结果:注册功能正常,可以成功注册账号。 问题描述:无 1.3 搜索功能 测试结果:搜索功能正常,可以返回符合搜索条件的结果。 问题描述:无 1.4 发表评论功能 测试结果:发表评论功能正常,可以成功发表评论。 问题描述:无 1.5 其他功能 测试结果:其他功能也正常,没有出现异常。 问题描述:无 2. 性能测试结果 在本次性能测试中,我们测试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并发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2.1 响应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为2秒。

测试报告模板(精选10篇)

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报告模板是软件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档,它是对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和测试结论的总结和归纳,是为了帮助测试人员更加系统化地记录和分析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和测试结论而设计的。一份完整的测试报告包括基本信息、测试计划、测试环境、测试执行、测试总结等内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测试报告模板的内容和编写要点。 I. 基本信息 在测试报告模板中,首先要提供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测试日期、版本号、测试人员等,这些基本信息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项目的背景和测试情况。此外,还可以提供测试报告编写者的联系方式,方便读者与之联系。 II. 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是测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时间和测试资源等。测试报告模板中应当详细描述测试计划,具体内容包括: 1. 测试目的:测试是为了发现问题和缺陷,确保软件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测试目的是为了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确定软件的质量要求,确保测试的具体目标和计划,以便在测试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执行测试。

2. 测试范围:测试范围是对测试工作的具体描述,它包 括测试的功能点、测试用例和测试要求等。测试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目标和测试要求来确定,具体范围要求应受到高度关注。 3.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是指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使用 的测试方法和技巧。测试方法应该根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和测试资源等因素来设计,使测试过程更加高效。 4. 测试时间:测试时间指的是测试计划中规定的测试时 间段,它通常包括测试开始日期和测试结束日期。测试时间的安排,应考虑到测试用例和测试任务的复杂性,从而合理安排测试的时间,确保测试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5. 测试资源:测试资源包括测试人员、测试工具和测试 设备等,在测试资源的确定时应充分考虑测试任务的复杂性、测试时间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等。 III.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是指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其他必要的测试设施,它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测试报告模板中应具体描述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 1. 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指测试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硬件 设备,包括CPU、内存、硬盘等,需要提供硬件设备的型号、配置和状态等信息。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术语解释 (1) 1.4 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 系统简介 (2) 2.2 测试计划描述 (2) 2.3 测试环境 (3) 3测试结果及分析 (4) 3.1 测试执行情况 (4) 3.2 功能测试报告 (4) 3.2.1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2 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12) 3.2.3 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13) 3.2.4 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15) 3.2.5 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17) 3.3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19) 3.4 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20) 3.5 易用性测试报告 (20) 3.6 安全性测试报告 (21) 3.7 可靠性测试报告 (21) 3.8 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22) 4测试结论与建议 (23) 4.1 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23) 4.2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23) 4.3 测试结果分析 (23) 4.4 建议 (23)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完整word版)测试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 测试报告 测试执行人员签:___________ _ 测试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 __ _ 开发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___ _ 项目负责人签字:________ ____ _ 研发部经理签字:_______ _ _____ XXXXXXXXXXX公司软件测试组 XXXX年XX月 目录 1 测试概要 (1) 1.1 项目信息 (1)

1.2 测试阶段 (1) 2 测试结果 (1) 2。1 测试结论 (1) 2.2 测试总结 (1) 3 测试环境 (1) 3.1 系统拓扑图 (1) 3。2 环境详细信息 (2) 4 测试分析 (2) 4。1 测试进度总结 (2) 4。2 测试需求覆盖情况 (3) 5 缺陷统计与分析 (3) 5。1 按功能模块划分 (3) 5.2 按状态分布 (4) 5。3 缺陷收敛情况 (4) 5。4 遗留缺陷 (4) 6 建议 (5)

1 测试概要 1.1 项目信息 1.2 测试阶段 [描述测试所处阶段,描述本次系统测试是第几轮和所涵盖的测试类型。如下示例]本次测试属于系统测试第一轮,测试类型包括:安装测试、功能测试、易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文档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2 测试结果 2.1 测试结论 [说明本轮测试完成后,是否存在遗留问题,是否通过测试,是否测试通过。] 2.2 测试总结 [对本次验收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3 测试环境 3.1 系统拓扑图 [使用Visio画出本次验收测试的测试环境框图。如下示例:]

3.2 环境详细信息 [列出本次验收测试使用到的所有软硬件设备信息,列表内容应该包含测试环境框图中的所有软硬件.] 4 测试分析 4.1 测试进度总结

(完整word版)软件测试报告模板1.0(word文档良心出品)

测试报告模板1.0 目录 测试报告模板 (1) 1 简介 (2) 1.1 编写目的 (2) 1.2 项目背景 (2) 1.3系统简介 (2) 1.4术语和缩写词 (2) 1.5参考资料 (2) 2 测试概要 (2) 2.1测试用例设计 (3)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3)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3) 3 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 3.1 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4) 3.2 覆盖分析 (5) 3.3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5) 4 测试结论 (6) 5 建议 (6)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实例: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提示:通常,用户对测试结论部分感兴趣,开发人员希望从缺陷结果以及分析得到产品开发质量的信息,项目管理者对测试执行中成本、资源和时间予与重视,而高层经理希望能够阅读到简单的图表并且能够与其他项目进行同向比较。此部分可以具体描述为什么类型的人可参考本报告XXX页XXX章节,你的报告读者越多,你的工作越容易被人重视,前提是必须让阅读者感到你的报告是有价值而且值得浪费一点时间去关注的。 1.2项目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这部分不需要脑力劳动,直接从需求或者招标文件中拷贝即可。 1.3系统简介 如果设计说明书有此部分,照抄。注意必要的框架图和网络拓扑图能吸引眼球。 1.4术语和缩写词 列出设计本系统/项目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语约定。对于技术相关的名词和与多义词一定要注明清楚,以便阅读时不会产生歧义。 1.5参考资料 1.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手册以及其他项目文档都是范围内可参考的东东。 2.测试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指标、公司规范和质量手册等等 2测试概要 测试的概要介绍,包括测试的一些声明、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等,主要是测试情况简介。(其他测试经理和质量人员关注部分)

(完整word版)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XXXX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部分 1.1 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 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 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 1 测试范围 产品模块子模块功能测试点优先级负责人 群邮件群邮件的删1、邮件的删除 高xxx QQ 邮除功能2、邮件彻底删除 收件箱 箱草稿删除功 草稿箱1、邮件的删除高xxx 能 2.2 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 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 测试组织 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业务负责人 3.1.2 测试时间 计划开计划结实际开实际结计划工作实际工作 测试始时间束时间始时间束时间量(人天)量(人天)阶段 3.1.3 冒烟情况 冒烟时间是否通过如不通过,请写原因 测试 3.1.4 测试用例统计 案例总数执行个数成功个数失败个数未执行个数案例成功率 3.2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 (如有,列表说明 )

完整word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作者:********

目录 一、引言 (3) (1)编写目的 (3) (2)背景 (3) (3)定义 (3) (4)参考资料 (3) 二、测试概要 (4) 三、测试结果及发现 (4) (1)测试1(系统登陆测试) (4) (2)测试2(医生就诊管理测试) (6) (3)测试3(管理员模块测试) (6) (4)测试4(药房管理测试) (7) (5)测试5(挂号测试) (7) 四、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7) (1)功能1(系统登录) (7) (2)功能2(添加管理员测试) (7) (3)功能3(药品信息查询测试) (8) (4)功能4(医生就诊测试) (8) (5)功能5(挂号管理测试) (8) 五、分析摘要 (9) 六、测试资源消耗 (9)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编写了此文档。 (2)背景 项目名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任务提出者:邵高昇 项目开发者:邵高昇 用户:管理员 (3)定义 A.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B.白盒测试: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测试报告模板(精选10篇)

测试报告模板 一、背景 测试报告是软件测试过程中产生的一份重要的文档,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记录测试过程中的结果和问题。测试报告模板是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报告书写时所使用的标准格式。在软件测试中,测试报告模板通常会被使用到多个测试阶段和测试项目中,因此,具备一个清晰、准确的测试报告模板是非常重要的。 二、测试报告模板的意义 测试报告模板主要是指为测试报告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发现问题和缺陷。测试报告作为测试过程的一个重要成果,能够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进而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序、可控的保证。 正常的测试报告模板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测试项目:列出被测试的项目名称、测试阶段、测试人员、任务描述等信息。 2.测试目标与结果:指定测试目标,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从测试结果反馈中提供结论,阐明测试项目是否合格或不合格。

3.测试环境:定义测试环境参数,包括硬件、网络、软件 以及测试配置等信息。 4.测试计划:依据测试目标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时间、测试范围、测试人员、测试用例、测试结果等信息。 5.测试报告结论:提供一个详细的测试总结,介绍测试过程、缺陷数量和处理情况、测试效率以及未能处理的缺陷等详细信息。 三、测试报告模板的建立 1.确定测试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测试报告模板的内容主要包括测试项目、测试目标和结果、测试环境说明、测试计划说明和测试报告结论。在建立测试报告模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项目和实际需要确定测试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根据测试阶段的需要进行模板优化 测试报告模板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阶段进行相应的优化。例如,对于单元测试,测试报告需要对每个单元测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以确定测试用例的质量;对于集成测试,测试报告需要基于测试结果整体性的分析。 3.明确测试报告模板的书写规范 为了保证测试报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建立测试报告模板时需要明确测试报告模板的书写规范,包括测试报告的格式、样式、语言和标点符号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