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适应性知识培训教材

轨道适应性知识培训教材
轨道适应性知识培训教材

轨道适应性知识培训教材

编写:蔡守乾

铁路天河建设股份

00九年九月

一、一般轨道结构

轨道也称线路上部建筑,它分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道岔。轨道由钢轨、轨枕及其连结零件和道床组成,如图一所示。

1、道订顶宽道床顶部两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站线轨道一般为2.9m,小半径曲线外侧另作加宽。

2、道床厚度一一轨道中心处轨我底至路基石的垂直距离。单层道床整个道床厚度围都是道碴,双层道床在道床厚度围上部为石碴(道碴),下部为底碴(配瓜子片或中粗砂)。

3、轨道高度一一钢轨顶面至路肩石的垂直距离

轨道高度二钢轨高度+轨下胶垫厚度+轨下轨枕厚度

+道床厚度+路拱高度

4、道床边坡坡度一一站线一般为1: 1.5

5、钢轨基础连接零件即轨枕扣件,以弹条I型扣件为例(图二所示)。

50kg/m钢轨砼枕轨道,一般都使用了弹条I型扣件,其轨距挡板有

14号和20号两种,尼龙挡板座有2—4号和0—6号两种。0—6号挡板座用于轨距加宽,弹条有A型、B型两种。B型弹条用于钢轨接头侧两根轨枕(钢轨接头两根轨枕应使用接头轨距挡板)。

针对不同轨距加宽量,应按下表安装轨距挡板和挡板座。该表的原

理是:轨距挡板的差数和挡板座的差数就是对轨距加宽的影响量。

注:根据轨距挡板和挡板座配置原理做好轨距加宽递减

二、曲线轨道

1、曲线轨道按线形分类

(1)具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轨道,这是曲线轨道的普遍形式,圆曲线两端的缓和曲线- 「般等长。

(2)单圆曲线轨道,圆曲线直接与直线连接,道岔后的连接曲线(也叫附带曲线,即线间不大于5.2M的岔后曲线),较低等级的企专线采用这种曲线。

2、曲线轨道特点

(1)曲线外轨超高

为平衡列车在曲线轨道上运行所受的高压力,曲线外轨应设置超高,超高应根据列车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计算确定。但9号、12号道岔后连接曲线。外轨超高可按不大于15mn设置,其超高顺坡应从曲线头(尾)向直线按不大于是2%。均匀递减。

(2)曲线轨距加宽

为使扣车车辆平顺通过小半径曲线,小半径轨道轨距应作适应加宽,R<350m加宽5mm R<300m加宽15mm道岔后连接曲线轨距加宽递减应从曲线头(尾)向直线按不大于1%(困难条件不大于是2%。)递减。具有缓和曲线的一般曲线其轨距加宽和外轨超咼递减一般应在缓和曲线围完成。

(3)曲线轨向圆顺度衡量

曲线轨向圆顺度用曲线正矢衡量。

a、曲线正矢定义:曲线弦长中点的矢距叫正矢。曲线轨道弦长一般为20m (每10m一个正矢侧点),但曲线较短时(为岔后连接曲线)弦长为10m (每5m—个正矢侧点)。

圆曲线正矢

圆曲线各侧点正矢:

F= mm(弦长为20m)

F=12500 mn弦长为10m)

R

圆曲线始(终)点正矢:

F始(终)=—F(圆曲线始终点在侧点上)

2

7、当圆曲线始(终)点不在正矢侧点上时,为图三所示。正矢侧点

8为圆曲线终点yz的邻点,令这二点的正矢分别为F圆和F直,则:

乙2

(m

4R

2a乙

(m

4R

式中乙一一侧点圆距圆曲线始(终)点的距离(m

a—正矢侧点点距(m R—曲线半径(m 当a=10m时(即20m弦长)

100 20乙L

(m

-F 直

4R 直

当a=5m时(即10m弦长)

25 10乙

(m

4R

b、缓和曲线正矢

缓和曲线各正矢侧点

正矢:(见图四)

f n= n f (mr)

式中n 正矢侧点编号

f ――缓和曲线正矢增量(mm

圆曲线正矢

缓和曲线长度段数

缓和曲线起(终)点正矢当起始点在正矢侧点上时

1 1 f 起二-f (mm

f 终二F-- f (mm 式中F 圆曲线正矢

6

6

当缓和曲线起终点不在正矢侧点上时(见图五) 缓和曲线起点的邻点正矢

甲3

(mm f 缓二(乙+——) 6

缓和曲线终点的邻点正矢

(竺)

6

甲乙丙丁分别为邻点距缓曲线起、终点的距离,单位为米,计算时

这些距离要除以10

圆曲线起终点式,缓和曲线起终点不在正矢侧点上,其邻点正矢也 可通过查表计算。

C 、曲线正矢容许偏差为下表:

曲线正矢容许偏差

测量曲线正矢应注意以下事项:

f ( mm

f 圆=F- (mm (m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