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报刊中的服饰时尚信息

民国时期上海报刊中的服饰时尚信息
民国时期上海报刊中的服饰时尚信息

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尚产业是典型的都市产业,跨越高附加值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是多种传统产业的组合。时尚产业涵盖品牌、文化、设计、技术、传播、服务等诸多要素,是文化与经济、艺术与技术、品牌与服务的有效结合,主要体现在时装与配饰产品上,包括服装、鞋帽、箱包、首饰珠宝、眼镜、手表等产品,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产品”,是狭义的时尚。而广义的时尚产品远远超越时装及配饰,还延伸到香水、化妆品、电子产品、汽车、家居用品、工艺品等各类消费品。对于狭义的、传统的时尚产业来说,按当下的市场定位,国际时尚可分为顶级奢华时尚、中高档成衣时尚与大众快速时尚三大类。国际市场 奢侈品消费将再创纪录 2009年来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给国际时尚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高档成衣时尚,但顶级奢华时尚很快摆脱危机影响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大众快速时尚却因其低廉实惠的价格在危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欧美真正富有阶层的消费能力其实并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贝恩顾问有限公司日前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商

协会合作发布的奢侈品市场报告称,奢侈品市场正在逐渐恢复,但是与以往相比,奢侈品品牌在欧洲的业绩却逐渐衰退,而亚洲市场是奢侈品真正的业绩增长点,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新富阶层带来了新的奢侈品购买力。2010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上升6%,而亚洲则达到22%,其中中国大陆的奢侈品销售量增长30%。 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奢侈品消费上,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从富豪新贵到中产白领,只要有机会出国都会在世界各地疯狂购买奢侈品。据有关方面统计,2010年中国大陆出国旅游的游客在各国机场免税店和飞机上购买的免税奢侈品总额达160亿欧元。 贝恩预测,2011年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将增长25%达到115亿欧元,2011年美国奢侈品销售量将增长8%达到520亿欧元。而201 1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量将增长8%,预计达到1850亿欧元,超过去年的1720亿欧元,将创下奢侈品产业发展史上最新纪录。 设计师品牌势头强劲 在欧美日发达的时尚市场,中产白领阶层还没有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消费十分谨慎,欧洲的中高档成衣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二线成衣品牌在欧美传统市场大多举步维艰。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中高档成衣业中,具有独特风格与明显个性的设计师品牌发展势头不降

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各种广告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报纸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6、高认知卷入 报纸广告多数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了解广告内容,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集中精力,排除其它干扰。一般而言,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读者的这种惰性心理往往会减少他们详细阅读广告文案内容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一般是比较低的。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7、注意度不高 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它们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只有当你的广告格外醒目时,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可能视而不见。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二、杂志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平面广告媒体,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它明显地缺乏时效性,而且覆盖面有限,但由于它精美的印刷,具有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故深受特定受众的喜爱。由于杂志种类繁多,雅俗均有,而且出刊周期短的杂志种类最多,影响颇大,因此,它成为现代广告四大媒体之一。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以往的单纯平面设计模式不断被打破,新的设计形式不断出现,这都体现着杂志广告的广阔前景。杂志的主要特点有: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杂志的读者不象报纸广大,但分类较细,专业性较强,这便于选择特定阶层的广告非常方便,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同类杂志的读者,在质的方面大体相同,因此,广告文案的制作也容易得多,反过来说,每一类杂志都拥有其基本的读者群,那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杂志。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杂志媒体,应该根据广告目标对象的。要求对能利用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装饰》2005年第11期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民国时期《良友》画报所刊载的有关服饰的内容,总结归纳出其对现代上海服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从中概括出当时上海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时尚特征。 关键词:《良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西风东渐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先生于1925年8月在上海创办,至1945年10月停刊,是一本民国时期百科全书式的画报。其大量涉及近现代中国军政学工商各界人物肖像、社会风貌和歌舞电影等内容,紧扣时尚生活,间接传播了服饰时尚的理念;又另辟专栏不定期刊登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发表画家兼设计师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具有“准时装杂志”的意义。 一、《良友》对当时上海服饰的推动作用 1. 专业性报道的时尚指导作用 首先,《良友》画报不定期地刊登国际流行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其主要通过摄影图片和文字来报道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各大时装中心的时尚动态。如《良友》总第60期发表的193 1年“欧美流行夏季时装”,以两幅版面介绍当季的连衣裙、套装等,并配有说明:“领缘皮袖口与黑色反映成趣,额前罩以半截面网,为巴黎流行新装。”再如总第36期在“欧美时装”栏目中,介绍了“巴黎、纽约春夏时装展览会中几种简单而美观之服”,也有说明:“出门旅行郊外散步此装束甚见精神”、“简便美观春夏咸宜中年妇女喜用之”。这对当时半推半就地认识、接受洋派文化的中国读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良友》画报经常刊登上海本埠“新装会”的消息。在总第103期发表的“夏装新案”,由当时的演艺明星梁赛珍、梁赛珠姊妹担任模特展示应季新装,其中有旗袍,更有西式套装与连衣裙。值得玩味的是,总第106期发表的“夏季新装”是由永安公司“为提倡国产丝绸起见,最近特举行一时装表演会”,但其款式也多为西式,即使旗袍也被披上西式披肩,佐以高跟皮鞋。 再次,《良友》总第13期发表“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由繁而简之变迁”,介绍了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的演变过程,并总结出由繁而简的规律。现在看来,这不能简单归结为一般的时尚报道,而应奉为具有教科书般指导意义的设计启蒙。 2. 设计作品的审美启蒙作用 《良友》画报还经常发表兼任“服装设计师”的画家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通过时装画的形式来体现。画家们把他们对外国时尚信息的把握,对当时的消费观念的感受,转化成具体的服装样式和穿着理念。当时引领服饰潮流的画家叶浅予、方雪鸪、万氏兄弟、张令涛、胡亚光等人都常常以《良友》为园地发表新作。将叶浅予1927年的“实用的装束美”与192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在民国时期,由于借鉴、效仿洋人的服饰,因此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慢慢改变。其中,“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一款服饰,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款式。朋友们,你们知道民国服饰的演变资料吗?下面,喜欢的朋友不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进入近代之后,一场西服东渐之风给中国服饰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在这风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中国人开风气先,他们效仿洋人,穿西服、西裤用手帕围巾等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模仿和追逐的对象。中国服饰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中西交汇的局面,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与蜕变。 近代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在1960和1970年代,

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 民国男子的服饰品 (一)帽子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 1、礼帽 清朝末年,礼帽传入中国。民国初年常见于礼仪场合,因此称礼帽。中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礼帽,先将羊毛擀压成毡坯,再盔烫成帽胎,整理、装饰成帽。 礼帽如果按风格来分,有大礼帽和小礼帽两种。大礼帽的帽冠较高,一般高度在14~19厘米之间最为普遍;而小

报纸媒体的影响力

报纸媒体的影响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中国市场逐渐趋向成熟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的企业仅靠借助市场外力作用销售产品将越来越难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胜,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必须在产品的内在竞争力上狠下功夫。一要凝聚企业的核心业务,打造企业的核心产品;二要紧密跟踪目标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使产品和消费需求零距离;三要坚持科技创新、科技领先,保持产品旺盛的生命力;四要提高顾客让渡价值,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 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并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标准。但稍加留意即会发现,受众甚至广大报人本身对“影响力”的定义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到底什么是报纸的影响力,什么决定影响力,衡量报纸媒体的影响力具体有哪些标准等依然存在许多的观点与争论。在有的报社,由于条块分工的不同,报纸广告经营遇到困难,直接原因就会归咎于报纸影响力的下降,至于什么导致报纸影响力下降,则是新闻、广告、发行几方面各有微词,发行认为是报纸质量出了问题,新闻会认为发行工作没做上去,广告同样会将影响力下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于发行的不到位。事实是怎样的呢?笔者试图通过本文从报纸本身的角度细致探讨有关报纸媒体影响力的话题。 一、何为报纸媒体的影响力? 关于报纸的影响力,最早的观点是马克思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一文中的描述:“报纸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这是对报纸影响力最原始、最根本性的定义。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国内报业市场的发展,业内对报纸影响力的关注与研究也不断成熟。2005年1月,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陆小华撰文指出:“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是指通过信息选择、处理、提供及分析、判断、见识等手段,影响新闻舆论的倾向、力度及构成……从而实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行为的能力。”是为目前国内对报纸媒体影响力较为权威的描述。可见,报纸的“影响力”实际上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对受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张报纸影响力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发行量通常由发行量稽核机构来认证。主动阅读率是指主动购买、订阅报纸的读者人数在整体读报人群中的比重。传阅率指的是印刷媒体平均每期被传阅的次数。而具体到我国媒介生存环境和媒介市场的实际情况,以上三个标准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反映报纸的影响力。比如发行量,国内目前并没有成熟规范的发行量稽核机构与制度,许多发行数据均是部分媒体的夸大其辞,其间水分不少;发行量是核定主动阅读率与传阅率的基数,发行量一旦不准确,主动阅读率与传阅率自然也难以求实。笔者以为,看一张报纸的影响力除了看三个发行指标外,还要看它的广告经营收入,知名度与美誉度等多种综合指标,从更理性的角度讲,实质可概括为两点:一是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忠诚度,这包括读者阅读或者主动购买报纸的频率和订阅的稳定性;二是读者对于报纸的情感忠诚度,即人们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满意和满足程度、报纸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分量即“口碑”好的程度等等。当然,这中间的读者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老报纸收藏的知识

老报纸收藏的知识 作为历史的直接见证者,报纸的时代属性远远强于其他出版物,这种时代属性使报纸拥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也令它成为受到不少人青睐的收藏对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作为收藏品的报纸的收藏方向、收藏渠道、保存方法以及收藏价值。 一、报纸收藏有哪些方向? 1. 特定时期的报纸 今天人们手中收藏的报纸可以被归入近一百多年来各个不同的时期。若从时间维度对这些报纸进行分类的话,有清代报纸、晚清报纸、民国报纸、抗战时期的报纸、解放战争时期的报纸、建国初期的报纸、文革时期的报纸、八十年代后的报纸等。将这些时期的报纸合在一起来看是这个国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分开来看则每个时期的报纸又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貌、含有独特的历史烙印。 那么什么时期的报纸能得到集报人们的青睐? ⑴时期越早的报纸可能越珍贵 通常来说报纸的时期越早,留存至今的数量便越少,因而也就越具有收藏价值。清代与民国早年的报纸都属此列。 《京报》是清代著名的报纸。虽然被称为“报”,但其内容直接来自清政府,主要包括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大臣奏章等,故严格来说不能算作现代意义的报纸,而更像公告板。现存的京报实物,大都在光绪、宣统年间出版,也有一些道光年间出版的。《京报》是许多收藏早期报纸的集报人不可缺少的藏品。 一份清代的《京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创办于1872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清代的《申报》历经了清代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是晚清社会变革的有力见证者。 一份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申报 报名下标注的出版日期为“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年七月初二日礼拜五”,在出版日期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写着“上海零售每张计钱十文,外埠以照远近酌加寄费”。 有网友曾在博客中讲述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自己的爷爷在结婚之日将两份所收藏的《申报》赠与奶奶作为“爱的信物”。可见在近一个世纪以前,这份报纸就已经成为了爱报之人的收藏对象。 一位姓胡的先生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他收集的早期报纸中,比较典型的便是《京报》和《申报》。他前几年曾以600元的价格从河北唐山一个老收藏家处买到了19世纪80年代的清代报纸,至受访时这份报纸价值已经上千。另一份1880年版的《申报》则是以700元从一位东北收藏者处买来,价值也已上千。 胡先生还提到了清朝时期的《北方日报》,1910年5月份创刊,由于当时的创刊词中一句词语触犯清政府,当天就被清政府查封。“这样的报纸很珍贵,最便宜也要2000多元。”据胡先生说。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石印画报,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创办于1884年。其“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内容主要包括当时的热点时事、科技新知、奇闻异事、市井百态。它以新奇的眼光打量东西方文化的冲撞,夹杂着诸多东方对西方的想象与理解。在这份画报的幕后是由当时的著名画家吴友如等组成了“最强画师团队”,画法中西合璧,内容贴近生活,可看性很强。在2015年秋季的一场文物拍卖会上,一部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上海申报馆石印本以17250元成交。还有

大上海时期和四大家族

大上海时期和四大家族 说到上海,总是给人一种在经济上无与伦比的气势,不管是鸦片战争以后还是民国解放后一直到现在,上海都是我国的经济重镇。大上海时期也能够概括民国时期的一部分,因为它代表的是那个时期中国经济的辉煌。民国时期的上海在当时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第一,当时的日本东京,香港,新加坡等等跟上海相差不是一点点。当时的大上海是亚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等都落户了上海,上海也是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有着中国钱包的美誉。民国政府还将上海建为上海特别市(其实就是直辖市),当时外国人在上海人口所占的比重也很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称那段时期为大上海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上海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四大家族的大部分经济政治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四大家族也是在大上海时期迅速的发家致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依赖政治地位,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攫取了巨额财富,形成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庞大力量,被合称为“四大家族”,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通过联姻等,四大家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蒋家: 蒋介石,孙文爱徒,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国家党、政、军核心领导人,也是四大家族的政治核心。 宋家: 宋嘉澍: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 宋子文: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历任国民党政府财长、外长及行政院长等职,后改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并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任中国银行董事会主任等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操纵著国民党的经济实权。 孔家: 孔祥熙,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操纵国家机器疯狂的榨取国家财富,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 陈家: 陈氏兄弟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陈氏兄弟之叔父陈其美为早期革命党人,青帮大头目,与蒋介石、黄郛为结拜兄弟,故陈氏兄弟称蒋介石为三叔,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 陈果夫,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负责国民党党务及监察工作,掌管以“中统”为核心的特务组织。利用其在国民党政府中数任要职,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后担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土地开发公司理事长、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与宋家、孔家瓜分中国的金融业。抗日战争期间在川、云、桂等省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抗战胜利后主持经营“党营生产事业。 陈立夫,中国国民党政治家,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 由此可以看出四大家族在民国时期显赫的地位,而上海在当时又是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民国政府的所有经济政策能否成功,就看在上海能否成功,足可见上海对当时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说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首都都不为过。因此,在经济上,上海就是四大家族控制的重点。四大家族控制着当时中国的财政大权 四大家族掠夺全国人民膨胀官僚资本主要通过以下的手段: (一)发行公债。(二)增加捐税。由于工业、商业发达的沿江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关税、盐税、统税三税收入大为减少。国民政府便通过扩大征税范围和增加税率的办法,来弥补减少的税收. (三)通货膨胀。抗战开始后四个月,国民政府决定用增发纸币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滥发钞票的结果,使四大家族的财富迅速集中,而广大人民则越来越贫困。 (四)外汇管制和买卖黄金。四大家族利用特权,以官价买进大量外汇和黄金,以黑市价格抛出,转手之间,牟取暴利。 (五)实行专卖制.对食盐、糖、卷烟、火柴、茶叶、酒等六类物品实行专卖。国民党官员和有关机构乘机营私舞弊,套取专卖品转投黑市,从中牟取暴利。 (六)统购统销。1937年9月,在国民政府之下成立贸易委员会,对国统区的丝、茶、桐油、猪鬃等主要出口物资,实行统购统销。 总之,国民政府用种种手段对人民实行公开的掠夺,使官僚资本在抗战期间迅速膨胀起来。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在抗战前即已开始,抗战中不但金融垄断更为加强,而且将垄断扩展到工商业的各个部门。民国后期,全国财富集于上海,四大家族掌控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在农村,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贷主。四大家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劳动人民的最大剥削者,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极大障碍。由于官僚资本残酷剥削所激起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民国服饰

民国服饰变化 (一)官方礼制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服饰文化的改变就是这一要求的外在表现。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参议院于民国元年七月公布《服制条例》,规定男女礼服制度。女子礼服为清代汉族女装的发展;男子礼服则分中、西式。中式为长袍马褂,西式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 男子常服。民国的男子常服主要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等,纯中式的大襟袄、中式裤、黑布鞋亦存在于广大的农村。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水平以及社交范围不同而形成,另一方面也是因职业、年龄、职务、修养等不同而出现。 1.西装。 在中西文化碰撞下,西装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西装流行原因有二:是传统礼教彻底崩溃;二是对西洋文化的崇尚,正如郁达夫所说:“大家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处,于是阿猫阿狗就都穿起了西装,穿上了皮鞋,提起乐手杖,以为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所以在中国民国成立后,西装迅速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正式社交服装。长袍、马褂,往往是旧派人物的穿着,思想开放的人士爱穿西装。西装在清朝末期传入中国。 最初,西装仅为来华西方人所穿,后来,广州等沿海通商口岸地区的买办、商人也开始穿着。 中国第一家洋服店,是1879年开设于苏州的李顺号洋服店。广州第一家洋服店,是1880年创办的信孚成记洋服店,它位于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现六二三路)。当时,这一带除了信孚成记洋服店外,还陆续出现了元祥号等多家洋服店。1892年,元发号洋服店在高第街开设,店主潘礼、潘伯良从日本学艺回国,有“洋服状元”之称。 但西装真正流行却是民国以后的事情。到了上世纪20年代,许多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出现国产名牌西装,不少报纸、杂志开辟专栏介绍西装。 当时在广州,穿西装的男子极多,有教师、学生,各机关的办事员和洋行职员。 岭大附中新生入学,要置备的服装规定必须有西装,还要有大褛一件、寒衣二三件、夏衣五六件、衬衣三四件、汗衫裤六至十件,黑袜六对、长袜一对、游泳衣一套、手帕六条。因“九同章”手艺出色,岭南大学师生的西装后来全都由它承做。 岭大学生外出,西装笔挺,洋派十足,当时广州的女孩子中流行着“法政公(老的意思),高师穷,一中广府唔中用(不合适),农业工业晒到黑,惟有岭南才做得(合格老公)”的顺口溜。 西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装平分秋色,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西装流行的同时,一些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学生装由西装改造而成,其样式比西装简便。它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穿时有纽扣扣紧,不用领带。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胸前还有一个明袋。穿着这种服装,有一种干练的感觉。 2.中山装。

外滩3号时尚解析

外滩3号时尚解析 撰文:本刊研发部 【摘要】商业地产遇上创意产业的一个经典实例:原中山东一路3号办公楼遇上开画廊从事创意产业时尚人物李景汉,外滩3号由此诞生。外滩3号之所以成为人们心仪的上海顶级时尚地标,是因为外滩建筑的历史底蕴,是因为李景汉中山东一路3号改建的不凡创意,包括李景汉本人经历和品位,给人们“故事、传奇、感情及生活方式”。 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在商品世界中,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想象、故事和情感。他断言,在未来,人们从商品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传奇、感情及生活方式。 时尚,与创意地产如影随行。 它基于人的生活方式精神性需求日益增长,通过开发具有创意性的会展、餐饮、娱乐、休闲、体育、购物、旅游等场所,建树和传播时尚,引领时尚消费经营。 时尚似乎是一种流行,创意地产需要的时尚不受时限,它是历久弥新的时尚,其重要特性是传承和创新。 时尚是传承。它根植于深厚的城市史,根植于城市绵延不绝的文脉;根植于城市人心灵史,根植于城市人梦魂牵绕的情结。 时尚是创新。它在集历史与现实、融西洋与中国、合高贵与浪漫,兼物质与文化的碰撞中,创造出气象万千的新世界。 这里以外滩3号时尚解析,以一系列相关的解读、解说、解码,探讨创意地产经营时尚方略。 14

一、当商业地产遇上创意产业:李景汉时尚人物解读 1996年10月29日,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买入中山东一路3号原有利银行大楼,拟作为办公楼。关于中山东一路3号成为“外滩3号”的缘起,李景汉有一段回忆:“我是1999年就想到上海来做一个画廊,做一些餐厅这样子,然后到上海来就看见这楼,我一看这个楼我就觉得很感动……马上就认为这个楼是很特殊的一个楼,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所以应该利用这楼做一件事情。”(上海电视台2005年1月22日1财经频道《寻梦外滩缔造时尚李景汉访谈》。尔后李景汉所做的事情就是外滩3号成为上海顶级时尚地标。 2000年,新加坡佳通公司和李景汉共同成立House of Three公司,投资3500万美元进行中山东一路3号改造,李景汉是为外滩3号新生注入灵魂的核心人物,他为外滩3号带来了顶级的画廊、酒廊、餐厅、音乐沙龙,来自法国依云小镇水疗中心,来自意大利的阿玛尼旗舰店…… 因为做外滩3号,李景汉被各种媒体评为时尚人物、时尚先生、时尚名人等等。 “李景汉已经是中国时尚的一个品牌,2005年10月出笼的TOP?中国时尚名人录所言: 而且绝对是高级品牌,作为资深的私生活设计者,中国顶级生活方式开发商。”可见,创意地产和时尚不可分离。 外滩3号的缘起,是一个商业地产遇上创意产业成为创意地产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其中关键的关键,是中山东一路3号原拟作办公楼的商业地产经营初衷被李景汉所改变。 李景汉: 1961年,生于美国华盛顿。 1988年,乔治城大学法学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0年,任文森·艾尔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990年,在北京建立“四合苑”画廊和餐厅。 2000年,任外滩3号联合会主席。 2004年,任金杜律师事务所主席。 2004年5月,开始经营“外滩3号”。 李景汉是一个对建筑非常痴迷的人,他在北京、河北、上海等地都有很漂亮的房子:故宫护城河边的四合苑、北京怀柔水库畔纯白色的别墅、河北清东陵边的别墅、上海欧式洋房……至于他何来如此多的钱到处买房子,这已经不重要,人们津 15

民国报纸上的那些绝妙标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12814722.html, 民国报纸上的那些绝妙标题 作者:刘继兴 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13年第05期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读者打开报纸,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对标题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 上世纪30年代,有一次,时任湖南省代省长的何应钦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报道这条新闻,并规定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巧妙地表明了文章的指向。这一语双关的标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同样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本人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人对我这样破口大骂?”丰子恺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有人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发表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先生拉出的二胡声齐声唱歌。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音乐带来的欢乐之中。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数笔,画出人物个性。人物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看什么;不画耳朵,人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听什么。艺术所表现的至高境界,就是这样。”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和油条也不例外。《新民报》编辑程大千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为一则物价飞涨的新闻拟了一个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抗战时期,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均不战而逃,广州沦陷。香港某报愤慨地将失地事件与这三个人的名字巧妙地嵌在标题之中: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离甫。此嵌名标题讽刺辛辣,使国民党军政要员的投降嘴脸暴露无遗。 解放战争时期,湖南、湖北一带的国民党报纸常刊登贺龙被活捉枪毙的消息。一次,某报纸又受命刊登这一“新闻”,标题定为“匪首贺龙昨日被活捉枪毙”。一位编辑实在无奈,便在编排时有意在“被”字的前面加了个“又”字,出报时,标题变成“匪首贺龙昨日又被活捉枪毙”。仅仅一个“又”字,使谣言不攻自破。

民国上海滩(图文)

这是一个充斥着自由因子的城市,人们在这里交换香烟、大米和情报。这里曾是租界,却因祸得福,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霸主。如今,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消息让人期待,自由的氛围将再次回归。 现代上海"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租界带来的市政管理和公用设施,科技发展带来的电报、电话,加上电影、舞会等西式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共同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上海。图为1902年,万国商团沿着南京路前进,参加检阅游行。万国商团成立于1853年,目的是保护外侨免受战乱威胁。(图片来源:《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后浪出版)

图为1906年,上海的商业街。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乃至全国最繁华的一个城市,贸易发达。 出于贸易沟通的需要,加上电报技术的发展,上海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金融枢纽之一。图为1913年,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万国储蓄会内景。万国储蓄会由法国人于1912年10月设立,它一直经营到1937年被国民政府取缔之时。

在经受租界带来的诸多不平衡感之外,上海本地人也接受了租界带来的红利。这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这里逃过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浩劫,这里的人们也最先感受真正的现代城市,接触媒体、广告、电影、高等教育等。图为二十世纪初的上海,虹口菜场附近,每天都有很多当地渔民、农民和屠户到这里出售货物。 1907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雇佣的工人们在南京路上铺设电车轨道。这是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沿线为主要商业街,从静安寺到上海总会,全长6.04千米,主要的站点设在上海总会。

1911年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在混乱的全国局势下,租界的局势相对稳定。一直到1936年,上海租界都处于高度繁荣期。图为1910-1912年间的上海怡和丝厂,经理和她的妻子在成排的缫丝机间摆姿势拍照。这家丝厂和后来的棉纱厂是上海早期工业产出的重要部分,作为怡和洋行最早的产业之一,向世界各地出口生丝。 20世纪初期,电影是上海人最重要的娱乐之一。20年代,上海拥有4万影院座位,上座率极高,最受欢迎的电影是武侠和家庭伦理剧。图为1922年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的办公室。这家公司制作了很多当时最成功的影片,也造就了一批上海滩最耀眼的明星。

小议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及其影响的诸因素

小议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及其影响的诸因素衣食住行的风俗文化中,服饰历来是涉及面最广,最能迅速与直观的反映社会时尚的部分之一。女性服饰从一个侧面,生动具体的反映了女性生活的景象,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其中,旗袍“国服”地位的确立,演绎了女性服饰的华采乐章。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总体来说是朝着自然、简便、时尚、美观的趋向演变的,这种趋势的背后是社会的进步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 一演变过程 1、清末民初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演变 中国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传统“冠服”制度既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表现出某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清代实行的是“满汉分途”、依制着装的制度,这是君主专制时代服饰的特点。历朝《大清会典》严格规定了上至皇后、太后,下至朝廷命妇的服制,包括朝服、吉服和一般礼服。其中女性官服中,其颜色、绣纹、质地、式样等方面,均按等级作出了具体规定。命妇的礼服,于凤冠、霞帔之外,在胸前背后的补子上以仙鹤、锦鸡、练雀等图案表示出不同的品级。清朝律例严禁着装方面的僭越行为。一般平民妇女在许可范围内,实行满汉分途,这与男性的全盘满化有所差别,是清初统治者默许在风俗习惯上“男从女不从”的结果。满族妇女的典型着装是上梳两把头,身着宽大旗袍,足登花盆底鞋;汉族妇女的典型着装则为,平头圆髻,上穿滚边袄衫,下着长裙,脚穿弓鞋。两种装束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服装式样最基本的两种形制,即衣裳连属制(深衣制)和上衣下裳制。 作为一种民俗,一种文化,服饰既有其承传性,又有其变异性。在君主专制的严格限制下,服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其仍是缓慢流动的活水。20世纪最初的10年,是清王朝最后的10年。由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及东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女子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式样的翻新主要表现为服装肥瘦长短、领袖尺寸、纽带位置、衣裤鞋帽搭配的变化,以及色调的匹配等等。其中,有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一是西式服饰开始受到女性青睐。洋布、洋绉、洋帽、洋装成了时髦的东西。妇女中也有人着西式服装,但主要限于男式西装、男式大衣和礼帽。一种头梳东洋髻,身穿高领窄袖长袄素长裙、足登皮鞋的中西合璧式着装亦称时髦。其二是女尚男装风气流行一时。一批妇女解放的先行者,为扫去女性柔弱之气,纷纷着男装。其三是女学生装颇引人注目。一些新式学堂的女学生身着无任何镶饰的窄袖袄、长裤,脑后垂辫,还有人戴鸭舌帽或有檐的分瓣帽,给女性着装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教会女学堂往往要求学生统一置办“操衣”,平时及参加集会统一着装,令人耳目一新。女性的传统服饰,在追新求异的潮流中,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绵亘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服装变革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制度,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作法被废弃。1912

媒介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报纸、广播、网络三种媒介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报纸是以刊登各种新闻和评论为主,通常为散页、无需装订、面向大众、以固定周期发行的一种纸质出版物;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时事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技术、文娱体育、文学和艺术等。是新闻传播的为主要基本功能的传媒印刷出版物。报纸是业内普遍认可的历史最为悠久,使用范围最为广泛, 传播最为有效的媒体平台。千百年来,人类的进步与报纸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电子资讯时代,以广电、网络、电子期刊、手机为首的五大新兴媒体正挑战着报纸传媒老大的地位,因此传统报纸在挑战面前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报纸在来势汹涌的电子媒体的冲击下并没有溃败,依然是向大众传播新闻的最为有效的媒体之一,而且在与新的媒介竞争、融合、共生中功能上获得了新的生机与发展。但是无论怎样发展,增加融合了多少新功能,对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不会变的。 1 报纸的特点 1)报纸需要读者视觉来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还需要思考, 可信度大为提升;2)保存性强,便于重要信息查找、收集和存档,目前各市图书馆都对报纸进行存档便于日后查找信息;3)读者有较大选择的空间和自主,目前各类特刊报纸与综合类报纸繁多,报纸内容包含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娱乐、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阅读; 4)适合传达深度信息,可反复阅读;5)报纸印制成本低、购买价格低廉,方便购买,便于携带,媒介接近容易;6)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传递性,传阅率高;;7)版面越来越多,新闻的及时性也逐步加强,内容上愈发丰富,具备大量刊载的条件。通过对报纸自身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具有的功能和优势, 因此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和高节奏的社会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我们必须继续做到将报纸传播新闻的基本功能发扬下去,引入新的辅助功能,使报纸可以继续良性的发展下去。 2 报纸的内容 报纸的内容除了可以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知识,还可以倡导新的观念、理念,如低碳生活理念等,报纸还可以引发热门话题的议论,发起娱乐和休闲,引导舆论、公共监督等等。由此可见,报纸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新闻传播向大家传递信息,树立典范, 惩恶扬善,提倡道德伦理,监控环境质量,引导教育方向,提供合理化意见,确定议程,传播科学知识,丰富娱乐等,报纸的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有告知功能、解释功能、监督功能。这些内容,决定了其他媒介无法完全取代报纸,报纸有着它自身独特的“看点与卖点”,报纸与新兴媒体比较适合深度阅读,继续思考。因此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广电、网络信息等快餐资讯更新迅速不具备深度阅读的条件。因此,报纸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应扬长避短保持优势。 报纸的发行量仍是以普通大众为主的大众报纸,但是面向中上层的高级报纸也逐步稳 定下来,可是大众化报纸和高级报纸的发展却互补干扰,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前者以数量获利,后者以品质获利,但读者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影响舆论的具有举足轻重的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3-0007-01

中国各个时期服装

[服饰]石器时代, 起源, 中国, 纺织业 神话及传说时代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发明饲蚕和丝纺,人们的服饰日臻完备。 夏朝 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商代的服装形式,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