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技能鉴定复习题---中级工部分

第二部分 中 级 工
一、中级接触网工知识要求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例1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 来代替。
答案:等效电源。
例2 确定接触线 的装置称为定位装置。
答案:平面位置。
例3 单位面积上土壤承受的压力称为 。
答案:土壤的承压力。
例4 棒式绝缘子用于承受 的悬吊部位。
答案:压力和弯矩。
例5 万用表的 测棒接“+”极:
答案:红色。
练习题
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任何一种要素,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就 。
2.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可用 来表示。
3.柔体约束反力的方向是沿着绳索,而 物体。
4.固定端约束反力为两种分量,即一个力和一个 。
5.当一力的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正向一致时,其投影值取 号。
6.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 。
7.力矩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等于零:(1)力等于零;(2)力的作用线通过 时。
8.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 。
9.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______的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10.力偶的三要素为:(1)力偶矩的大小;(2)力偶的 ;(3)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11.力偶不可能合成一个力,因此力偶 用一个力来平衡。
12.最大静摩擦力Fmax的大小与接触面上的法向反力(正压力)N成 。
13.静摩擦系数f的大小与两接触物体的材料及 有关。
14.轴向压缩的变形特点是:杆件沿轴线方向 。
15.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方向与截面相 。
16.对于节点数为n,支路数为b的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时,应列 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
17.两根平行导线通过相同方向电流时产生的作用力 。
18.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 来代替。
19.电容电路中,电容器不断地进行 ,可以使电路中产生交变电流。
20.当电容器电压为10V时,它的电量为10-3C,若它的电量变为3×10-3C,其电容值为 。
21.n个电容器串联时,各电容器极板上 相同。
22.用左手定则判断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时,拇指指向为 。
23.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线圈内 变化率成正比。
24.已知工频正弦交流电流Im=10 (1/2+j /2)A,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
25.已知u=220 sin(ωt+30)V,其复数表示为 V。
26.正弦交流电中,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为 。
27.纯电感电路中电压

总是 电流90°。
28.对称三相星形连接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倍。
29.接成三角形的三相对称负载中,相电流是线电流的_______倍。
30.三相电路对称时,总功率等于 的单相功率。
31.吸流变压器是在 供电方式中,为减少牵引电流对通信线的干扰而设置的。
32.吸流变压器是变比为 的特殊的变压器。
33.吸流变压器一次绕组串联在接触网上,二次绕组串联在 上。
34.隔离开关合闸时闸刀水平,两闸刀中心线相吻合,止钉间隙为 mm。 35.管型避雷器是由外部间隙、内部间隙和产生 的管子组成。
36.管型避雷器的外部间隙为 mm,施工误差为±10mm。
37.管型避雷器应竖直安装,开口端向 。
38.在正常情况下,火花间隙将 与支柱绝缘。
39.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时,两接触线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 mm的横向中间位置。
40.支柱与基础用于承受接触悬挂、支持装置的负荷,并把 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
41.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 和连接它们的零件。
42.BT供电方式沿线路架设一条回流线,每隔一定距离在接触网和回流线内串联接入 ,使电流沿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
43.AT供电方式沿线路架设一条正馈线,每隔一定距离在接触网与正馈线之间并联接入 ,其中性点与钢轨相接。
44.接触网的分段应考虑检修 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45.链形悬挂是接触线通过 悬挂在承力索上的悬挂方式。
46.链形悬挂具有弛度变化小、 、稳定性好等优点。
47.链形悬挂按线索的相对位置分为直链形悬挂、斜链形悬挂和 三种。
48.确定接触线 的装置称为定位装置。
49.施工中常用的手扳葫芦额定负荷有30kN和 两种。
50.吊弦应在 时处于垂直状态。
51.补偿器是一种能 线索张力的装置。
52.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用干闪电压、 和击穿电压三个指标衡量。
53.2英寸绝缘腕臂其外径为 mm。
54.接触线上部带沟槽,便于安装 。
55.绝缘子瓷体表面破损面积大于 时,不得使用。
56.绝缘子的泄漏距离是指沿绝缘子表面的 。
57.限界门限高高度为 。
58.电连接底圈距接触线高度 mm。
59.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区间和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60.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通过 符号反映所设计的内容。
61.隔离开关合闸时,两闸刀 相吻合。
62.杵环杆只能承受 力。
63.钢铝接触线下部为

钢,是为了保证接触线有足够的 和耐磨性。
64.接触线的功用是保证质量良好地向 供电。
65.接触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具备 和耐磨性。
66.承力索的主要功用是通过吊弦将接触线悬吊起来,提高 ,与接触线并联供电。
67.绝缘子的作用是保持接触悬挂 的电气绝缘。
68.接触网采用的避雷器有 和阀型避雷器两种。
69.避雷器是保护电气设备绝缘,免遭 的设备。
70.接触网常用的绝缘子有悬式、棒式、 四种类型。
71.拉线基坑的位置应在 方向延长线上。
72.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般应为 。
73.电连接的作用是保证接触网各导线之间 。
74.接触悬挂的弹性是指悬挂中某一点在受电弓的压力作用下,每 使接触线升高的程度。
75.衡量弹性好坏的标准:一是弹性大小;二是 。
76.接触网送电开通工作在牵引变电所空载 合格后进行。
77.送电开通后, 内无事故,交付运营单位接管。
78.吊弦一般分为 、弹性吊弦、滑动吊弦和整体吊弦。
79.吊弦布置应根据 和跨距大小决定。
80.棒式绝缘子用于承受 的部位。
81.悬式绝缘子主要用于承受 的悬吊部位。
82.接触网带电作业的三大关键问题是行车防护、 和绝缘工具。
83.限界门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尽量 公路。
84.绝缘子湿闪络电压是指雨水在降落方向与绝缘子表面呈 角淋在绝缘子表面时,使其闪络的最低电压。
85.绝缘子击穿电压指绝缘子瓷体被击穿而失去绝缘作用的 。
86.常用的隔离开关有GW4-35D和 两种。
87.软横跨所用绝缘子串,小站由 绝缘子组成一串。
88.接触网事故按性质的不同,分为设备事故和 事故。
89.接触网事故根据损失程度可分为:重大事故、 和一般事故。
90.每个工区都应有事故抢修备用材料,一般准备2~3个跨距的 。
91.已出现故障隐患的工具,在还未修复前,应 ,防止发生事故。
92.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 年开始修建,1961年开通的。
93.1958年利用 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我国首次成功的生产了6Yl型电力机车
94.皮尺、钢尺和游标卡尺三种工具中以 的测量精度最高。
95.万用表的 测棒接“+”极。
96.制造接触网零件所用的材料主要有: 、灰铸铁、铸钢、型材及有色金属等。
97.我国单线电气化铁路全部采用 边供电。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人空格内)


例1 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位是( )。
(A)中间 (B)两极 (C)N极 (D)S极
答案:(B)。
例2 基础螺栓孔偏差不得大于( )mm。
(A) ± 1 (B) ±2 (C) ±3 (D) ±4
答案:(B)。
例3 吸流变压器的变比为( )。
(A)1:1 (B)1:2 (C)1:3 (D)1:4
答案:(A)。
例4 电力机车通过分段绝缘器时( )通过。
(A)断电 (B)带电 (C)惯性 (D)降弓
答案:(B)。
例5 在任何情况下,接触线的拉出值不宜大于( )mm。
(A)300 (B)400 (C)450 (D)500
答案:(C)。
练习题
1.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该刚体( )。
(A)一定平衡 (B)一定不平衡 (C)不一定平衡 (D)暂时平衡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A)各力大小相等
(B)各力在同一直线上
(C)各力在某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D)力系的合力为零
3.对某一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 )。
(A)参考体 (B)约束体 (C)刚体 (D)变形体
4.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
(A)矢量 (B)标量 (C)几何量 (D)代数量
5.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称为( )。
(A)轴力 (B)正应力 (C)剪力 (D)剪应力
6.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 )。
(A)危险应力 (B)工作应力 (C)安全应力 (D)许用应力
7.将危险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所得的应力称为( )。
(A)工作应力 (B)许用应力 (C)极限应力 (D)安全应力
8.圆轴扭转时,截面上的内力是( )。
(A)剪应力 (B)力矩 (C)弯矩 (D)扭矩
9.剪切虎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A) ?L=NL/EA (B) σ=Eε (C)τ=Gγ (D) τ=Eγ
10.构件受到剪切作用时,其剪切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别是( )。
(A)内力为剪力,应力为正应力 (B)内力为轴力,应力为正应力
(C)内力为剪力,应力为剪应力 (D)内力为轴力,应力为剪应力
11.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包含( )两种量。
(A)轴力和剪力 (B)剪力和弯矩 (C)弯矩和轴力 (D)剪力和扭矩
12.一段导线其阻值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13.某一正弦交流电,在0.01 s时间内变化了2周,它的频率是( )。
(A)100Hz (B)200Hz (C)50Hz (D)1/50Hz
14.若将il=10sin(314t+90°)A, i2=10sin(314t一90°)A, i3=10sin314t A三个电流分别通过同一个电阻,通电时间相等,其发热量最大的是( )。
(A)il (B)i2 (C)i3 (D)三者相等
15.电容元件中通入正弦交流电其无功功率的表达式是( )。
(A) QC=U2ωc (B) QC=I2ωc (C) QC= i2XC (D) QC= U2/ωc
16.一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 V,短路电流为10A,当

外加10Ω电阻时,则电阻上的电流为( )。
(A)10A (B)5A (C)20A (D)50A
17.远距离输电,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则输电线上的电功率损失与输电的( )成反比。
(A)电压 (B)电压的平方 (C)电流 (D)电流平方
18.如图2-1所示电路中,下面答案正确的是( )。
(A)U=140 V I1=8A I2=2A (B) U=60V I1=-8A I2=2A
(C)U=60V I1=8A I2=2A (D) U=140V I1=-8A I2=2A
19.有两个电容器且Cl>C2,如果它们的端电压相等,则( )。
(A)Cl带电量多 (B)C2带电量多
(C)两个电容器带电量相等 (D)都不带电
20.有两个电容器,Cl=30μF,耐压12V,C2=50μF,耐压12V,若将他们串联后接到24V电压上,则( )。
(A)两电容都能正常工作 (B)两电容都被击穿
(C)Cl被击穿, C2正常 (D)C2被击穿,C1正常
21.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位是( )。
(A)中间 (B)两极 (C)N极 (D)S极
22.判断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用( )。
(A)右手定则 (B)左手定则 (C)安培定律 (D)楞次定律
23.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强弱与( )有关。
(A)导体长度 (B)导体位置 (C)电流的大小 (D)导体的截面
24.由线圈中磁通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 )。
(A)磁通的变化量 (B)磁场强度 (C)磁通变化率 (D)变化所用时间
25.已知两个正弦量为u1=20sin(314t+ /6)V,u2=40sin(314t— /3)V,则( )。
(A)u1比u2超前30° (B)u1比u2滞后30°
(C)ul比u2超前90° (D)不能判断相位差
26.在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式。
(A)i=U/R (B)I=U/R (C)I=u/R (D)i=Um/R
27.已知一个电阻上的电压为u=10 sin(314t- /2)V,测得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为20W,则这个电阻的阻值为( )。
(A)5Ω (B)10Ω (C)20Ω (D)40Ω
28.在RL串联的单相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
(A)P=UIcosφ (B)P=UIsinφ (C) P=UI (D)P=I2Z
29.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说的是( )。
(A)流入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
(B)流出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
(C)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D)一个回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30.一个2μF与一个4μF的电容器并联,其等效电容为( )。
(A)2 μF (B)3μF (C)5μF (D)6μF
31.钢筋混凝土柱埋深的允许施工偏差为;( )(从轨面算)。
(A) ±200 mm (B) ±100 mm (C) ±300mm (D) ±250 mm
32.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 )mm以下的可以使用。
(A)0.1 (B)0.15 (C)0.2 (D)0.25
33.检查火花间隙时,应用( )兆欧表测绝缘电阻,应不大于500MΩ。
(A)500V (B)1000 V (C)1500V (D)2500 V
34.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应

与接触线在该点随温度变化伸缩量相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 )。
(A)15° (B)18° (C)20° (D)22°
35.铜接触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大于其截面( )%时,应截断重接。
(A)5 (B)8 (C)10 (D)12
36.承力索钢绞线7股中,断( )股及以上时,应截断重接。
(A)1 (B)2 (C)3 (D)4
37.限界门支柱与铁路之间以1.4m间距每边布置( )根防护桩。
(A)2 (B)4 (C)6 (D)8
38.每个接触网工区在夜间和节假日必须经常保持( )个作业组的人员在工区值班。
(A)1 (B)2 (C)3 (D)4
39.当有二个及以上抢修组同时作业时,应由供电段事故抢修领导小组指定( )名人员任总指挥。
(A)1 (B)2 (C)3 (D)4
40.限界门板下沿距公路面不得大于( )mm。
(A)4 000 (B) 4500 (C)5000 (D)5500
41.距接触网带电体( )以内的金属结构应接地。
(A)3 m (B)4 m (C)5 m (D)6 m
42.支柱回填夯实,每回填( )m应夯实一次。
(A)0.2 (B)0.3 (C)0.4 (D)0.5
43.电连接线应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 )。
(A) ±0.3m (B) ±0.4m (C) ±0.5m (D) ±0.6m
44.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间的两接触线水平间距为( )mm。
(A)100 (B)200 (C)300 (D)500
45.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间的两接触线水平间距为( )mm。
(A)100 (B)200 (C)300 (D)500
46.吸流变压器的变比为( )。
(A)1:1 (B)1:2 (C)1:3 (D)1:4
47.绝缘子外观检查,瓷釉剥落总面积大于( )mm2不得使用。
(A)200 (B)300 (C)400 (D)500
48.铝导线断股( )及以下时可用铝线绑扎加固。
(A)1 (B)2 (C)3 (D)4
49.停电作业临时接地线应用截面( )mm2及以上的多股裸软铜线。
(A)15 (B)20 (C)25 (D)22.5
50.外径48mm腕臂与( )型绝缘子配套。
(A)XP-70 (B)XP-70T (C)QBN2-25 (D)QBN2-25D
51.外径60mm腕臂与( )型绝缘子配套。
(A)XP-70 (B)XP-70T (C)QBN2-25 (D)QBN2-25D
52.测接地电阻时,摇柄速度应达到( )r/min以上。
(A)60 (B)90 (C)150 (D)120
53.线岔的安装,应能保证在( )温度时,上部接触线位于线岔中央。
(A)最高 (B)最低 (C)平均 (D)接触线无弛度
54.在距分相绝缘器( )m处,应设立“禁止双弓”标志牌,通知司机不允许电力机车升双弓,以防造成短路。
(A)25 (B)30 (C)70 (D)75
55.电力机车通过分段绝缘器时( )通过。
(A)断电 (B)带电 (C) 惯性 (D)降弓
56.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 )根,可修补使用。
(A)1~2 (B)2~3 (C)3~4 (D)4~5
57.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大于( )根的不得使用。
(A)1 (B)2 (C)3 (D)4
58.锚柱拉线应在线索下锚方向的延长线上,允许向

田野侧偏差( )mm。
(A)250 (B)300 (C)150 (D)200
59.回流线一般采用的线材为( )。
(A)钢绞线 (B)钢芯铝绞线 (C)铝绞线 (D)镀铝锌钢绞线
60.下锚拉线与地平面夹角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 ) 。
(A)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